2018年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全面、实用)
2018届高考 作文审题训练 PPT课件
![2018届高考 作文审题训练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46f6e6050876323012121c.png)
•
穷,算得了什么,况且穷也有他的好处,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磨砺意志的舞台,让我们更 早的懂事,真正去懂得父母亲的辛酸,更早的 去为他们分担家务。穷也会让我们远离世俗的 纷争,尔虞我诈。而自己也可以独自清闲享受 自己的美好生活。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果 我们不能安之,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 去争,光明正大的争。但是我们不能丢掉志气 ,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去与别人争的条件与 法宝。
•
其次,考生应该弄清楚这几则材料之间的关 系。这些看似杂乱的几则材料,实则有着内在联 系。总体来看,这五个材料可以分成两个大类。 材料①⑤为一类,谈的是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 人的处境困厄(拥有的东西少)时,其志向也就 小(认知和判断力也就减弱)了。而材料②③④ 应该为一类,谈的是普遍认知规律下的社会实践 工作。这两类材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因为人类 在认知方面存在“人穷志短”的普遍规律,因此 ,要达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就应该转 变贫困群众的观念,发挥贫穷者的主观能动性(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改变扶贫的 方向(“经济扶贫”到“智力扶贫”)。
写作要求
1、两者一定要有关联(有的学生虽然写了两者,但提 炼出的关键词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2、两者论证时所占篇幅应均等 3、写作时结构要合理,条理应清晰(总分总,两个人 物的前后顺序,中间的过渡。) 4、立意的要深远(决定高分的重要依据,陈旧的话题 尽量少谈) 5、写作应开门见山,一定要在文中关键之处(每段的 开头)让阅卷老师看到你涉及的人物。 6、题目应具有艺术性(假大空、文不对题、生硬晦涩) 7、适当的引用 8、写好开头和结尾(排比、引用、比喻等) 9、字字字字···工整,标点使用准确(尤其是开头
• 人穷,志不穷 • 俗话说:人穷,咱志不穷呀! •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如今生活可以 称之为富裕生活,放眼回想过去生活可以 称之为贫穷生活。那时的生活只有我们上 一辈的人亲身经历过,如今我们这一辈的 人只有亲身享受生活。摆在我们面前如此 富裕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它擦肩而过呢?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8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6e32bb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4.png)
审题:抓住“时光瓶”的口吻和面 向2035年的18岁青年一代这两个 关键信息,理解代际沟通的意图
构思:以“时光瓶”的口吻,从回顾 过去、展现现在、展望未来三个阶段 展开演讲,体现时代变迁和个人成长
实例二:2018全国卷Ⅱ作文题
添加标题
题目:以“改革开放 三部曲”为题材,写 一篇名为“我与改革
开放”的文章
Part Seven.
新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实例分析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新材料作文概述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
新材料作文是一种 结合了材料和话题 的作文形式
考生需要根据材料 内容提炼观点,并 围绕观点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要求考 生具备一定的阅读 能力和分析能力
新材料作文在高考 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求考生认真审题 立意
抓住本质:透过表面现象,把 握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新颖独特
避免与大多数人的 观点雷同,提出独 特的见解
结合材料内容,从 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和分析
挖掘材料中的深层 含义,提出有深度 的观点
关注社会热点和时 代背景,结合实际 提出有现实意义的 观点
Part Five 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训练
方法
多角度思考
其含义
避免断章取义, 要全面理解文 章的主旨和意
图
抓关键句法
单击添加标题
关键句的含义:指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对文段主题或中心有重要影响 的句子
单击添加标题
抓关键句的方法:寻找文段中的主旨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这些句子 往往能够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单击添加标题
审题技巧:在阅读新材料作文时,要特别关注文段中的关键句,这些句 子往往能够提供审题立意的线索和启示
2018届高三作文审题训练
![2018届高三作文审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e02a81816fc700abb68fc56.png)
❖考场作文“三关键”(专指考场议论文的写作)关键一:审题万变不离其宗审材料(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特别关注材料蕴含的思想冲突)审要求(看清一般要求、特殊要求/特殊问题:有特殊问题的,从特殊问题的答案里立意;无特殊问题的,从材料的焦点问题立意;另,有“讨论示例”的,选择讨论示例中的某观点立意,或抓住讨论示例辩论点立意)关键二:写作A.立意的选择:刻意求新要谨慎,能证明者是首选B.题目的拟定:题目即观点,字数不过十,最好有辩证C.材料的使用:文首必转述,文中有涉及,文尾需照应D.论证的层次:就事论事不可少,抽象升华必须有E.结构的安排:引-议-联-结是主干,详略变化出特色F.论据的叙述:紧扣论点关键词,“假设情境”有妙用G.段落的完整:分论点后有阐释,论据之后有分析,论证之后扣材料,扣材料后有拓展关键三:书写A.提纲莫忽视,稿纸有价值B.字丑不可怕,工整能加分❖近两年常见作文题目类型及审题指导一、漫画(图画)型材料【审题指导】①描述漫画内容,将漫画材料转换成文字材料——描述要准确,要素要全②以转换后的文字材料为出发点,抓住核心立意。
例1.(2016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描述漫画内容:概括内容关键要素(压缩文字,字数要少、信息要全):我的立意:①②③例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引发你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描述漫画内容:概括内容关键要素(压缩文字,字数要少、信息要全):我的立意:①②③二、文字型材料·无特殊要求类(一)叙事型材料A【审题指导】①压缩材料②概括材料主要对象的特征,以之为立意出发点;③概括材料核心事件,抓住主要事件因果,以之为立意出发点。
2018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训练(全)
![2018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训练(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86a1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d.png)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 镜子就被拿走了。
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 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此时, 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 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 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分析】2.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这部俗称“好人法”的条例, 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 并且紧急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 对患者造成损害的, 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此条例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针对这一《条例》, 有市民认为发现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 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 无需制定法律条文;但也有人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出台这个条例很有必要, 出台前述免责条例, 让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分析】3.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雨倾盆而下, 悟远坐在禅院里想到自己屡遭挫折, 不免黯然神伤。
师傅见状对他说: “悟远, 雨有声吗?”悟远说: “当然有了, 师傅, 你听这雨声, 噼里啪啦的, 多壮观呀!”师傅回答:“不, 你错了, 雨本没有声。
当它落下来的时候, 遭遇了阻拦, 砸在了屋檐上, 砸在了雨棚上, 才反弹出了有力的声音。
2018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答案(高考真题)
![2018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答案(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2b7938bcd126fff7050bbb.png)
一、[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出自2014年3月份宋方金与宋丹丹之间的一场口水战。
宋方金撰写了一篇长微博,指出在拍摄电视剧《美丽的契约》期间,80%的台词都是宋丹丹现场改编的。
于是便引发了娱乐界对于演员能否改剧本的讨论。
可见这则作文材料紧贴时事要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旨在要求学生能对现实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
这则材料有以下角度。
1. 从剧作家的角度来说,可以谈遵从、遵守规则。
表演艺术家改动剧本是对原著的不尊重,是对规则的破坏。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破坏规则,那么就无规则可言。
考生可以写规则的重要性,它旨在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整个社会井然有序。
诸如遵守交通法规、遵守道德底线、遵循学习知识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等。
2. 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可以谈不唯命是从、创新突破。
表演艺术家改动剧本,是对权威态度的不迷信盲从。
艺术是允许个人发挥的,社会也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表演艺术家改剧本,可能是因为剧本不好,或者是因为剧本不太能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或者是它违背了表演艺术家的底线,等等。
艺术家对剧本的改动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该赞扬,因为他在剧本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这是创新,它给剧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
小到实验,大到社会发展,亦是如此。
3. 从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冲突的角度来说,可以谈辩证分析。
能否改动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如果是正确的、积极的,就应该提倡;如果是错误的、消极的,就应该剔除。
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创新。
二、[解析]所给材料中除列举北京老规矩外,还有一句话很重要,即“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这就说明题目不只是说北京老规矩,还涉及如何看待老规矩,其实也是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
材料中列举的“老规矩”,考生在读的时候应有意识地分析其内涵:“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是恪守孝道;“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则是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不许管闲事儿”这个规矩要对“闲事”做一个界定,要有前提条件,这个规矩可破可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这是传统文化中大众推崇的家风。
2018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
![2018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f25ea4960590c69ec376fc.png)
2018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文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③审导思。
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
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
”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
”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2018年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8年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e2a63453b3567ec102d8a7f.png)
【审题原则与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做到“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 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所谓“三性”: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 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 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 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 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 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尽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 可说。
分析喻义: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
“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 “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 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 里去。人生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你的脚步肯定会随波逐流。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 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 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 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颠 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 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 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 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 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这就道出了创作的艰辛。 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 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等。
6、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 例1: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 “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 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 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 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 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 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思维训练(精品)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思维训练(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a2519ccc5da50e2534d7f40.png)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思维训练(精品)一、什么叫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题意作文或后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
它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审题不是从“话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
二、材料类型及审题举例(1)材料的类型有叙述评论(寓言、故事、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等)类、哲理类、组合类、图画图片类等。
(2)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类型虽然多样,但其基本的审题要求和写作思路是不变的。
新材料作文要求从整体或自选角度进行创作,但自选角度也应与材料整体紧密相关,知道命题者的基本命题意图,否则,就容易走入偏题的歧途。
(3)由于新材料作文要求将材料融入写作中,我们就应该注意适当引述,尽可能地将与立意中心有关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而引述时要做到准确和言简意赅。
认识到位了,写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一)寓言类材料1、寓言的含义及特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2、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寓意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2018高考语文作文审题列举
![2018高考语文作文审题列举](https://img.taocdn.com/s3/m/c289cb36e2bd960590c67784.png)
作文审题立意示例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
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天津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一)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
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材料类型审题指导从材料内容的繁简看单一材料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多则材料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从材料主旨的表达看含蓄类材料(如寓言类材料)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直观性材料(如新闻类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话题性材料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新材料作文题型的材料组织与表述类型各异,类型不同,审题关注点也有所区别。
(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新材料作文的立意,是指在审读、理解了材料的内涵之后,确立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无一不受主题的约束。
在明确了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之后,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立意。
下面谈一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指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词语和句子,即评议性词句。
抓住这些词句,深挖它们与材料的关系,即可正确立意。
【材料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8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8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43f85a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63.png)
2018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新材料作文的概念。
所谓“新材料作文”,命题者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二、内容与形式。
内容类型:1、事实材料: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类。
2、哲理材料: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短诗歌类。
3、比喻材料:带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类。
4、寓意材料: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
5、漫画材料:提供一幅或几幅漫画。
形式:文字型,图画型。
数量:单则材料,多则材料。
三、新材料作文的内容类型及各自的审题方法。
(一)事实材料这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
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
评论的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而且角度要小,切合材料,不要扣上大帽子。
3、要有说理性。
定要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审题方法:第一步:概括现象(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
现象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
第四步:确定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
典题引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
“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
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是在《金瓶梅》里,都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的西门庆,眼下却成了“红人”。
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看点。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参考答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371faaef8941ea76e056d.png)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答案)一、寓言故事类第一组3..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
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
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4.. 一个巴格达商人在山谷中匆匆赶路,没有星月,夜黑如漆。
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别忙着赶路,俯身拾几块石头带走吧,明天你一定会既惊喜又懊悔。
”商人一时搞不清这是神谕还是魔咒,思忖再三,随意拣了几块又继续赶路。
天亮了,商人发现他拣拾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石。
5..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第二组6..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
”乙说:“用火烧。
”丙说:“撒上石灰。
”丁说:“连根拔去。
”哲学家说:“都试一下。
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
”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
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7..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8.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干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2018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18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8894b3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9.png)
2018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位同学在本班墙报提到,课本里的有些内容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劝说》中说“蟹六跪而二螯”,而实际上,正常蟹有一对像钳子一样的足来掘洞、防御和进攻,叫做螯足;还有四对足是用来步行或划水的,叫做步足。
说“六跪”不对,应该说“八跪”。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里说“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古今其他诗歌中也往往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忠贞厮守。
但研究发现,鸳鸯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关系。
这位同学发问道: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他的发问作出回应。
要求:800字以上,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考生对材料中那位同学的发文作出回应,这是写作任务的核心。
那么,那位同学的问的是什么问题呢?“对这类出现在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应该怎么对待?”首先,我们必须搞清问题的对象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而不是“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这个修饰成分。
有不少同学看了一遍题目提笔就写出“对于经典我们要批判的继承”,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作文任务要求,是偏离题意的。
在弄清楚了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回答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仅仅是回答如何对待“不科学的内容”这个问题,那么很简单:既然不科学,那我们就更正它,让它成为科学的内容不就可以了吗?然而,这个问题的对象还有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经典文章中、习惯认知和说法里的”这个关键性的限定条件。
那么,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限定条件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思考“经典文章、习惯认知和说法”对我们人类的价值意义,从而明确立意的方向。
显然,人们阅读经典文章,认可习惯认知和说法,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客观世界,另一个层次是针对主观世界。
2018年新材料作文题集-精选word文档 (10页)
![2018年新材料作文题集-精选word文档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c4d32234431b90d6c85c78f.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材料作文题集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新材料作文题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画面(看图说话)
桌上四条鱼、桌旁四只猫、 一只老鼠,一句话:“都什么时 代了,有鱼吃还要捉老鼠。”
猫分为两类:虽有鱼吃但仍 奋力地捉老鼠的;只顾吃鱼、有 鱼吃反对捉鼠的。
4只猫的表现:(从左至右)
第1只:吃完了鱼,双手抚肚,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心 满意得,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精准立意:定准范围,精炼观点
螃蟹的角度: 接受别人的意见(思想)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 况进行变通。学会思考,切勿“照搬”。认清自 我,走适合自己的路。 青蛙的角度: 指导(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要 懂得换个角度,换位思考。 (从螃蟹与青蛙角度立意才是最佳立意) 整体的角度: 一个有效意见(正确的思想)应该从提出和接受 两个方面来检验。
①
例2、同学关系(2013新课标卷二)
核心立意应在材料的第四段 也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 理解和包容上,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 同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尊重他人,才能 获得他人的尊重,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才 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 中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的做法, 更是当今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一剂良药。
(2)提取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 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 (3)由果及因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 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4)展开联想 围绕故事的中心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 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螃蟹与青蛙的误会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 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 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 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 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 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 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 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 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 边。”
2018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
新材料作文类型
(一)寓言类材料 (二)故事类材料 (三)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 (四)哲理类材料 (五)多则材料组合类 (六)漫画类材料
2、寓言类材料的审题
(1)确立陈述对象 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 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 中所产生的结果。
培养多角度思考
(四)哲理类材料
1、认真阅读材料,标记重点语句。 2、思考材料的寓意哲理。 3、类比联想社会人生现象,思考印 证哲理。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 作文。(2010年高考四川卷)
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 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 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 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 体……
审题思路
1、确定事件主体:尚先生、捡到手机的年轻人 2、抓关键词句(重点) 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很受感动,我不 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 像……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3、谁——事——结果——原因——立意(因果分 析法)
年 轻 人
不 想 归 还
友善 善心 善行
爱心(善心)传递 被尚先 爱能净化心灵、化 生爱心 解贪欲(冷漠) 感动 舍利取义 多一些善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 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 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 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 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 从钻石的角度立意 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 “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 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从第一个角度切入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成功源自勇气》 《一“勇”天下无难事》 《成长的路上,别丢了勇气》 《摆脱顾虑,勇往直前》 《勇气,是智慧的名片》 《勇往直前,经验做伴》 《有勇气方能成功》
(三)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
捡到手机之后
(2013年广西卷)
(二)故事类材料 抓主体人物 抓主体事件 抓主体语言 抓结果析原因 抓材料中的提示语 抓材料中的关键句(议论句、抒情句、 哲理句、结果句) 抓情感倾向
(2013新课标卷)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 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 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 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 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 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 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 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就把钻石切成了两 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 “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 事,手就不会发抖。”
故事的梗概: 迷路——问路——指路 关键句: “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 当然到不了河边。”
分析寓意:
(关键句) “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 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螃蟹之所以问路失败,是因为它对青蛙 的意见生搬硬套,没有考虑自己横着爬 的特点。 青蛙之所以指路失败,是因为它没有站在 螃蟹的角度考虑,忘记了它的行走方式和 自己不一样。
如果单就一个方面写,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从材料一引发的立意: 1、为理想而拼,其乐无穷。 2、为了寻求美,不怕苦和累。 3、走自己的路,别怕别人的质疑。 4、成功需要付出。 从材料二 引出的立意: 1、家庭和谐,需要相互理解。 2、爱,需要付出。 3、让理解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六)漫画类材料
漫画材料型,漫画是以图画方式来评 判社会时事、人间百态的一种方式。漫画 式材料,表达婉曲,完全靠阅读者自主思 考来表达对漫画的理解。 除了注意画面内容的讽刺性等基本寓 意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画面的语言、漫画 的标题来揣摩漫画的深意,提炼出符合题 旨的立意来。
漫画作文大体有两类。一是限定性较 强的漫画。这样的漫画画面有环境限定并 且提示文字较多。 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的漫画《摔了一 跤》,画面是孩子踩到了西瓜皮,家长、 学校、社会异口同声的一句话“出事了 吧”,不管是画面人物身份还是文字部分, 限定性都很强,明显指向了对孩子的教育 问题,所以此类漫画写作内容就比较狭窄。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 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 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 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 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 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 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 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庐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 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 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 友善。”
例2、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 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 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 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准确审题 材料第一句突出“反思过去”,是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总结;第二句 突出“梦想未来”,并对“从未发生的 事情”的探索。
(五)多则材料组合类
1、求同分析法 它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 的多则材料。 方法:逐则分析材料内涵 再比较找出共同点 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求异分析法 它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相反, 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 方法: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再比较出相异点(对比) 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作文的 立意所在。
(2013湖南卷)
材料一: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 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 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 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 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材料二: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 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 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 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 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或议论文。
二是限定性不强的漫画。运用象征、 夸张等手法,起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的效果。此类作文是“小漫画,大社 会”,可以运用发散思维,由此及彼, 联系现实,生发开去。写作时应该联想 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社会、国家、 人生、生活中的此类现象,也就是要联 系现实展开想象,写出深度、广度来。
漫画作文在审题上,值得注意的是 漫画往往是以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因此, 考生在观察漫画时,应尽量注意到每一个 细节,不出现任何遗漏。 认真揣摩作者的意图(审题思路):这 幅画表达了什么,画面的每个细节表示什 么,画面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观念,与 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等,最后 确立写作的主题及内容。
从尚先生的角度选立意: 1、好人有好报;付出与回报。 2、失而复得。 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榜样的力量。 2、善良是攻打贪心的利器。 3、利与义。 4、战胜心魔。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 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 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 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②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 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 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③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 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 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④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 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 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