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一.doc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7bb48cba9b89680203d8258e.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心灵相约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
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⑴陈老师这里就有一份小彼得的帐单(出示帐单)同学想知道这份帐单怎么来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
⑵你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帐单里知道些什么呢?(小彼得听话,懂事,或勤劳,)⑶但是当小彼得把他听话,懂事都标上了价钱,这个时候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不懂事,爱计较,有经济头脑)提到有经济头脑,将其引入第一自然段,解释其有经济头脑的原因。
二、真情告白1、但是妈妈看到小彼的帐单后,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她把她想说的话也写进了一份帐单里,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份帐单。
2、当两份分别由母亲和儿子所写的帐单放在你们的面前的时候,你们的心里有话想说吗?他们到底区别在哪里?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提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爱)4、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是10芬尼吗?100芬尼吗?1000芬尼吗?……6、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三、放飞心愿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e0806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e.png)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妈妈的账单》的主旨,掌握生字词和基本句子结构,如账单、支出、收入等概念。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感恩的能力,通过分析课文情感,学会感恩家人的付出。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账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制作家庭账单”的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记录家庭开支和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账单。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妈妈的账单》教案
一、教学内容
《妈妈的账单》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妈妈的账单》,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句子结构;通过阅读,了解账单的含义和作用,感受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与责任;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感恩。具体内容包括:
1.课文《妈妈的账单》的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尤其是与家庭消费相关的词汇,如“支出”、“收入”等。
-对账单的理解,包括账单的作用、内容以及如何从账单中看出家庭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创作家庭账单的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账单的概念和作用。在分组讨论和制作账单的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在展示成果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家庭消费的看法,以及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说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较为扎实。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6d03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c.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妈妈的账单篇1课前诵读: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一.谈话揭题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
(齐读课题)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3、反馈a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一份账单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他为妈妈做事的();当他()得到了想要的()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地把索取来的()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
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
抓住“十年生病时一直” 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
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
《妈妈的账单》的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2df46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f.png)
《妈妈的账单》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勤劳动。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体谅父母。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家庭开支的来源和去向。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让学生填写一份《妈妈的账单》,记录下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付出。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填写账单时的态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父母付出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第二章:家庭开支的来源和去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开支的来源和去向。
培养学生学会理财和节约。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家庭开支的常见来源,如工资、奖金、投资等。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开支的常见去向,如食品、住房、教育、娱乐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家庭开支来源和去向的了解。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家庭开支的实际情况。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观察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开支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妈妈的付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妈妈在家庭中的付出。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体谅妈妈。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妈妈在家庭中的各项劳动,如家务、照顾孩子、做饭等。
引导学生了解妈妈的付出对家庭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妈妈付出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妈妈在家庭中的付出。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观察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妈妈付出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第四章:感恩和体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和体谅父母的付出。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4.2 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感恩和体谅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付出。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感恩和体谅的理解和实践。
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如帮助家人做家务、关心家人的需求等,来回报父母的付出。
2022年《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2022年《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ec521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0.png)
2022年《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内容、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1)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__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教学重难点:"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
"所以我把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所以我把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课前预习:(1)读课文,找出自己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查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
(2)课文一共写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用"~~~"画出账单上的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句式,总结一下课文的内容。
(4)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感知大意。
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继续学习20课。
看老师写课题。
(有意把"账"写成"帐")(学生在发的纸上写"账单"这个词)检查生字词(课件:我会认--------彼得款项芬尼慈爱塞进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指名读、生领读)这些词回到课文中你还会读吗?抽生分段读课文(评价矫正读音)(课件: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学生读一读。
《妈妈的账单》公开课教学教案
![《妈妈的账单》公开课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aa2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妈妈的账单》公开课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账单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费用计算。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账单的能力。
训练学生进行预算规划和管理家庭经济的能力。
提升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强化学生对家庭经济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经济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妈妈在家庭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
掌握阅读和理解账单的基本方法。
学习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2.2 教学难点理解复杂账单中的不同项目及其含义。
进行预算规划和管理家庭经济。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妈妈在家庭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
讲解账单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
教授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家庭经济的看法和经验。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准备账单样本,用于展示和讲解。
准备计算器,用于演示数学计算。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
4.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家庭经济学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账单样本,引起学生对账单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家庭经济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2 讲解与演示讲解妈妈在家庭经济中的角色和责任。
演示如何阅读和理解账单,包括不同项目及其含义。
教授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
5.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5.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妈妈的账单》
![教案《妈妈的账单》](https://img.taocdn.com/s3/m/a6c527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3.png)
教案《妈妈的账单》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支出。
2.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务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和理解家庭账单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务。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账单对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支出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务。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件。
2.学生练习册《妈妈的账单》。
3.《妈妈的账单》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先问学生家里是否有一个账单记录着家庭的花费。
为什么要有账单呢?2.引导学生思考账单的作用,如了解家庭的月度支出、合理规划家庭支出等。
二、展示(10分钟)1. 老师用PowerPoint演示介绍《妈妈的账单》的样本,解释账单上的几个主要项目:水电费、食品杂货、房租等。
2.请学生观察样本账单并回答问题:上个月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最高的支出是什么?三、讨论与分析(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查看《妈妈的账单》样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家庭的一些典型支出项目,如交通费、休闲娱乐费等。
2.提出问题:你认为在家庭支出中哪些项目可以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节省开支?为什么?3.扩展讨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陈述改变或减少其中一种开销的好处。
四、练习(15分钟)1.学生打开《妈妈的账单》的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
2.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五、总结(10分钟)1.老师向学生总结家庭账单的重要性和意义,重点强调合理规划和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务的意识和能力。
2.老师提醒学生继续保持账单记录的习惯,并适时调整和控制家庭支出。
3.学生回答总结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六、拓展(5分钟)1.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个人理财和家庭经济的图书和网站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财经验和方法,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dc0d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5.png)
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3篇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表现得极为动人。
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二、教学预设( 一)、心灵相约1、初读《妈妈的账单》对文本有初浅认识2、初步探讨母亲的情怀。
(二)、真情告白1、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拥有自己的感悟体验2、深入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三)、心愿之旅1、聆听真诚诉说2、感恩的心放飞心愿。
二、设计理念让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的尝试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
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让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从而进一步加强情感的体验、升华。
在学习《妈妈的账单》这课时,课前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血奶》,为这一堂课的学习作好了情感铺垫。
朗读是本课(独立自读课文)的一个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此,我们将“读”贯穿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环节,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
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ab9a61d195f312b3069a574.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者:周芬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课前谈话师: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你们平时在家里都有帮妈妈做家务吗?那你们有没有向妈妈要报酬呢/2、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个妈妈和他孩子之间的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
)什么是账单?(出示一份账单):账单上都有什么?师:同学们都找得很好,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份妈妈的账单上都有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已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要求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老师出示学习建议:(1)碰到难读的词句可以画下来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1)检查词句(自由读,指出读轻声的词语,读难读的词语,学生领读)。
(2)理解重点词语。
师:“芬尼”是什么意思?师:什么情况下是“蹑手蹑脚”的?师:那什么时候我们走路要蹑手蹑脚呢?(3)出示“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师:这两个词语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你能用这两个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吗?三:研究两分账单,体会母爱的无价师:让彼得如愿以偿的是账单,让彼得羞愧万分的也是账单,这究竟是怎么的账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笔画出这两份账单(学生个别回答,老师出示两份账单)1、课件出示两份账单,自由读,对比读。
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cf95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妈妈的账单是什么,知道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2. 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珍惜家庭劳动成果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妈妈的账单的含义及其意义。
2. 如何理解并关爱妈妈的付出。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观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妈妈账单背后的付出。
2. 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家庭生活,感受妈妈的付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父母,如何合理消费。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账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账单。
2. 准备一份妈妈的账单样本,用于展示和讲解。
3. 准备相关理财知识材料,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观念。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妈妈的账单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账单是什么。
2. 讲解妈妈的账单:详细解释妈妈的账单,让学生明白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每组模拟一个家庭,体验家庭生活,感受妈妈的付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父母,如何理解妈妈的账单。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账单,体会妈妈的付出。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妈妈的账单,让学生计算家庭的日常开支。
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妈妈的日常家务,记录下来,并计算一下妈妈每天的家务时间。
2. 让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家庭预算,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理解了妈妈的账单,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关爱父母的情感,以及是否引导学生建立了初步的理财观念。
十、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妈妈的文章,描述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妈妈的账单》教学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fcb8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妈妈的账单》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母爱主题。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3.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母爱,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 理解故事主题,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妈妈的爱和孩子的成长过程。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作业本。
3. 教学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妈妈的账单》。
1.2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解答疑问。
2.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妈妈的爱和孩子的心路历程。
3.2 学生讨论:故事中孩子为什么会有账单的想法?妈妈的态度如何?3.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母爱的伟大。
4. 朗读感悟4.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4.2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4.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5. 拓展延伸5.1 学生讨论:我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回报父母的爱?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实际行动。
6. 总结课堂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和回报的重要性。
6.2 学生齐读课题,结束本节课。
7. 布置作业7.1 学生回家后,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7.2 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朗读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感谢信评估他们对母爱的感悟和感恩之情。
3. 通过作业本的批改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优秀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6621c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8.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优秀3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
(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重点解决:报酬,收款的意思。
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的读音三、整体感知课文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请听老师读:小彼得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1)有什么问题吗?(2)为什么要读着读着呢?(3)也许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小彼得展开帐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妈妈的账单》教案
![《妈妈的账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d64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2.png)
《妈妈的账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意,增进亲子关系。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展示,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 分析故事中妈妈的爱和付出,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3. 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提出具体的行动措施。
4. 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和付出。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产生感恩之情,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主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3. 实践法: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付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课文《妈妈的账单》,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 分析故事中妈妈的爱和付出,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开展亲子活动,如:为父母洗脚、做饭、打扫房间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付出。
5. 总结本课,强调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关爱家人。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回报父母的爱”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3. 评价学生在亲子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4. 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作文中提出的行动措施和实际体验。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感恩的文学作品,如《背影》、《小王子》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父母的工作场所,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
3. 开展“孝心少年”评选活动,表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孝顺学生。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妈妈的账单》原文。
2. 与课程相关的故事视频或音频资料。
3. 亲子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妈妈的账单》教案讲义
![《妈妈的账单》教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9a4da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1.png)
《妈妈的账单》教案讲义《妈妈的账单》教案讲义「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1、揭题直接导入。
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同学真的懂事了,下面这篇文章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齐读课题,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引导比较,发现区别。
(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
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教师引说: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
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4、引导对比,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793cc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0.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涵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可贵的沉默》讲的是什么吗?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
(从学过的课文导入,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把新旧课文相关的内容渗透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2、对,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许多同学都懂得了要回报自己父母之爱。
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彼得,你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同学们一定高兴地说:“想!”这节课我们就自己阅读一篇课文,题目叫《妈妈的账单》。
(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妈妈写的是一张怎样的账单?为什么妈妈要写账单?妈妈给谁写账单?(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没有信心自己去读懂这篇课文?你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就停下。
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什么是芬尼?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有没有遇上特别难读的词语?2、老师第一次接触课文时,觉得有些词语真的特难读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收款付款款项芬尼3、请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语大家最容易读错。
你来带大家读怦怦直跳(感觉心跳是不是特别快,该怎么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再试试)小心翼翼(真好,谁能让大家感受到非常小心的样子)蹑手蹑脚(你有没有这样走过路,什么时候?请你读)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1元人民币收款就是收钱;付款就是付钱;款项就是发生交易后的各种记录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df7e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c.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篇1【教材和设计理念说明】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教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人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努力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品读、评说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通过学文,激活生活的记忆,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让学生体会母爱的无声、无私与无价,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
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质疑的能力,发挥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在前一天,布置预习课文,解决如下问题:1、了解课文大意,写出主要内容。
2、生字注音,难词释义。
3、对其中有感触的句子和段落写感想。
4、让学生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账单、芬尼、关于母爱的诗词、名句、歌曲等。
5、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跟伙伴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基本解决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障碍,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达到课堂学习效果,并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二、小组交流预习内容,综合疑难之处。
1、要求各小组汇集难字、难词,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并集体订正。
(“索取报酬”“账单”“芬尼”“款项”“羞愧万分”等)2、要求各小组综合一两点不懂的问题,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并发表见解,老师相机点拨。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3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6a052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0.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别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防止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展筹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实在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帮大家的《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阅读的才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1、首先,教师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060来比比哪个大?(指名答复)也就是说我们在中间填上小于号,大家同意吗?我相信上了这节课,0和60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2、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
(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
)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过渡: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出示要求为:a.读读课文,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过渡:今天我们来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生字。
A、自由读词语。
B、小教师带读词语。
C、开火车读词语。
D、全班一齐读。
3、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课文两份账单的内容。
2、学生汇报账单的内容。
(出示彼得账单)3、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等)小彼得有经济头脑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哪一自然段有写到这方面的内容?(指名生读第一自然段。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a317d511a37f111f0855b40.png)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20课《妈妈的账单》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切入角度独特,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看到妈妈给他的报酬和账单时,他羞愧万分,深刻感受到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价的。
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私、无价和无声表现得极为动人。
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水平,基本能够在独立阅读课文后,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语言表达上会有些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协助。
因为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处于形象化阶段,所以在体会人物感情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形象的引导,协助他们更好的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水平,使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妈妈无私无价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
它像数字中的几?(零)零代表什么意思?(什么都没有) 不错,可有时这个像圈一样的零却能无所不包。
2、老师在圈中写词语:妈妈(轻声读),这两个字,每个人都能轻松读出,可感觉却是既甜蜜又沉重。
今天就让我们来理解一位妈妈,走进课文《妈妈的账单》3、板书课题“妈妈的帐单”,强调“账”和“帐”的区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小组学习,出示要求:(1)选择小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一-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
(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