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高考物理答题攻略(集锦10篇)
高考物理答题攻略〔集锦10篇〕篇1:高考物理答题攻略高考物理答题攻略1.整体把握预备铃响,考生应在指定的座位上坐好,摆好文具和证件。
试卷下发后,不要抢着答题,先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
然后注意清点试卷张数和页码号,检查自己的试卷有无漏页、漏印、损破、字迹不清等。
假如试卷有问题及时向监考教师反映。
用三五分钟把试卷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有多少个题,各题分数、分布如何,对试卷题目容量、难易程度有个全面、初步的理解,防止下笔时出现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的现象。
2.先易后难刚进入考场,心情一般比拟紧张,记忆、思维未到达最正确状态。
这时先做容易的题目,不仅有利于顺利地拿到根本分,而且因为“顺利”还会使自己增添信心,稳定情绪。
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肯定有一定的区分度。
假如先从难题入手,往往会出现思维“卡壳”现象,使自己有“开局不利”之惑,从而加剧自己的情绪冲动,还会白白挤掉做容易题的时间。
3.冷静稳健保持平和、稳重、冷静的考场心态至关重要。
努力做到战略上重视,行动上沉着冷静。
题目难时,不焦虑,要想到“我难人亦难,我做不出来时,别人也不见得就比我顺利”。
题目容易时不狂喜,要想到“我易人也易,我做得顺手,别人肯定也做得顺手。
要想拉开间隔,那就靠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了”。
保证会做的题不丢分是一种本领。
题目实在太困难了,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做不出来时,可暂时放一放。
但在交卷前一定注意,试卷上的题目不要空着不做,实在不会做的,可大胆地蒙,没准能蒙到一两分。
做了或许得不到分,但你空着,绝对一分也得不到。
4.胆大心细能否审清题意,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根底重心工程”,审题要慢,解答要快。
(1)细选择题要看清是要求选对的,还是错的;是选全对的,还是选对的最多的;是选只有一个错的,还是选错的最多的。
尤其是选考部分的判断类选择题,似是而非、容易设陷阱,切忌思维定势或麻木大意,否那么就容易出错。
高考物理解题思路拓展如何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
高考物理解题思路拓展如何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高考物理是理科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解题思路并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至关重要。
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只有拓展解题思路,才能在解答复杂问题时取得突破。
本文将介绍如何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以应对高考物理题目。
1. 物理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在解题过程中,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思路拓展的前提。
考生应该通过系统学习,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在解答问题时迅速联想到相关概念和原理,从而灵活运用。
2. 多维度思考问题解题思路的拓展需要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
当遇到一道题目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尝试寻找不同的解法,并比较其优劣。
通过对题目的综合分析,可以避免陷入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同时也能激发出更多的解题灵感。
3. 善于归纳总结在解题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总结经验,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归纳总结也有利于将不同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找出,进一步拓展解题思路。
4. 多做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题目在训练解题思路和培养灵活思维的过程中,多做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题目是非常有效的。
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题目通常结合了不同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需要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深度思考。
这样的题目能够帮助考生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培养解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 学会借鉴他人的思路解题思路的拓展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思路来实现。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同学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和见解。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书籍,扩展自己的解题思路。
总之,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思考问题的多个维度,总结归纳经验,练习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题目,借鉴他人的思路等方法,考生可以逐渐培养灵活的解题思维。
在备战高考物理时,考生应该注重解题思路的拓展,不拘泥于固定方法,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解题思路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解题思路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解题思路: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
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
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
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
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解题思路: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6. 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高考物理解题思路整理
高考物理解题思路整理高考物理考试是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和解题能力的一项重要考试。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物理解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高考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家提高物理解题的能力。
一、理清题意首先,在解题之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题目,并理清题意。
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只有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
二、利用物理定律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物理定律和公式。
我们可以回忆起相关的物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例如,对于力和运动的题目,我们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解答。
三、画出图像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出图像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题。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等。
画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四、分步拆解有些物理题目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概念和步骤。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将其分步进行拆解,将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简化的小问题。
通过逐步解决小问题,我们可以最终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五、列出已知和未知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列成表格,以便清晰地了解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和需要求解的结果。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六、代入公式求解在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后,我们可以代入相应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在代入计算之前,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确度的保留,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将问题中的各个条件和未知量与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对应起来。
七、合理估算在一些大致问题和近似计算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合理估算和近似处理,简化计算过程。
这样可以使解题过程更加高效,减少复杂运算和繁琐计算。
八、多做习题最后,为了提高物理解题能力,我们需要多做一些物理习题。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熟悉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提高解题的能力。
新课标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及备考要求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二)新课标高考带来的主要变化
1.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试题命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跟社会、经济发展 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 用,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 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 实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目标从一维拓展到三维,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更加重视对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 并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11
匀变速运动 机械能
12
平抛运动
力学物理学史 电学物理学史 右手安培定则 惯性 天体运动、万 胡克定律 有引力 电磁血流计 v-t图象
物体平衡、动 态分析 F-t图象、功率 电场中的轨迹 交流电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平衡状态下物 安培力、匀变 带电粒子在电 体的运动 速运动 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
做功与F-t、v-t 电场、电势 图象的关系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一)命题特点的转变
4.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有利于提高考生的 综合素养:试题情境设计注重加强物理与 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各种物理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推理 能力的极好机会,也是新课程“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社会”理念的体现,更是终身学习的 要求所在。
二.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动向分析 (三)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动向分析 1.选择题部分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点分析(2007年~2012年)选择题(8题,共48分)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
物理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及趋势一. 教育改革对考试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在新标准的理念里,明确提出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课改的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实现双基的学习;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意念溶于其中。
教育考试的内容不能够仅有知识或经验的结论,必须有“方法、程序、思路、步骤、观察、猜想、提问、评价…”等内容。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要促进教学的发展。
高考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高考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高考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从被求量出发,追求被求量公式中每个量的表达(当然是用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去追求),直到找到未知量。
这样一种“目标明确”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好方法,应该熟练掌握。
二、综合方法
综合法是“零整”的思维方法。
是在各部分(简单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后,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整体解决问题。
综合方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开始,结合与每个已知量相关的量(根据标题中给出的条件)。
其实“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是分不开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而综合要以分析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
物理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理解问题。
所谓理解问题,是指问题中描述的现象是否被理解。
不可能不明白。
有什么问题?你不明白的重点是什么?要集中精力解决“困难”,注意挖掘“隐藏条件”。
养成不懂就不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果练习涉及到复杂的现象、很多的对象、很多要用的规则、复杂的隐藏的关系,那么练习就要“拆成几部分”,变成几个过程,每个过程都要分析。
第二步: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每个过程写下过程应该遵循的规则,然后求解每个过程形成的方程。
第三步:讨论练习的答案。
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可以让读者得到更好的理解,拓宽知识面。
1。
新课标下高考物理命题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高考物理命题的几点思考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的角度,强调了命题改革的重要性,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对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四层四翼"构成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分别规定了高考的考查目的(为什么考)、考查内容(考什么)和考查要求(怎么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考查载体(试题情境)。
高考评价体系在考查内容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考查的转变,在考查模式上实现了由传统"考查内容"一维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模式的转变。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的认识。
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一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以物理中重要的大概念为中心,突出考查概念规律的深度理解,以检测考生物理观念的形成情况。
例如:例1:(2022全国甲卷18)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平面)向里,电场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运动。
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正确描述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A.B.C.D.【命题立意】本题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共同作用下的运动为素材创设确定粒子运动轨迹,创设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考查静电力、洛伦兹力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例2:(2022全国乙卷14)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
高考物理命题的理念与特色
高考物理命题的理念与特色作者:李兆伟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4年第08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要求不断完善,对各阶段各学科做出相应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对高考相关方面也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本文以高中物理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高考命题的理念和特色,进一步促进高中生学好物理,用好物理.一、高考物理命题的理念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较高,因为其涉及到很多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理论知识,因此高考物理命题倾向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其实际应用能力.在该部分,本文主要从考查知识、思考理念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阐释高考物理命题所坚持的几种理念.1.坚持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理念物理高考是对考生综合性掌握物理知识的一种考核方式,学生能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是对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新课标如何变化,高考物理整体上还要坚持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命题理念.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高中生自身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相对较慢,有的则很快,而高考是面向所有高中生,理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命题过程中60%的题目还是以考查物理基础知识为主.比如,在高考物理试卷中,不管什么类型的题目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设计的,经过三年的高中物理学习,虽不是所有学生都熟能生巧,但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较为熟练,因此,高考物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理念能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一定信心,一方面还能促使其打破思维定式,进行发散思维思考.2.坚持探究性理念探究性命题理念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重视物理探究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我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将探究性学习方法引进课堂教学中,旨在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此物理高考命题理念的推动下,学生可以在相对生动、开放的物理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究,改变之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被动学习局面,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其自身探究能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高考物理探究性题目命题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首先让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然后大胆假设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实验以解决自己的疑问.探究学习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一,要求学生以基础知识为跳板进行发散思维思考.高考物理命题过程中坚持探究性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通过设计探究性强的题目锻炼学生物理探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定基础.3.坚持方法性的命题理念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很多解决问题的物理方法,比如,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物理之所以有其独有的魅力除了典型的物理理论知识外还因其特有的物理解决方法,学习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学生学习物理教科书的过程中接触过v-t图象,利用时间和速度求物体位移的方法,物理高考试卷中就出现过明确要求,让学生根据v-t图象理论解决速度、加速度的相关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物理类比方法解决问题的高考题.这样考查学生的目的是让其更好地掌握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要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方法.尤其需要说明,高考备考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针对性训练,将这些解题方法运用其中,以便于学生在高考中能够游刃有余.二、高考物理命题的特色1.物理知识覆盖面广物理高试卷大体包括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几类大题型,每类题型题目设计也非常有限,但是这些试题却涉及了学生学过的所有的物理知识,即力学、光学和电学,甚至原子知识也有涉及.根据对近几年物理高考试卷的分析表明,不管高中必修还是选修物理知识,试卷中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因此,高考物理的命题特色首先是知识面覆盖广,这一特色进一步加强高考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备战高考的准备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系统复习各种层次的知识,将其有机融合并加入相关知识,以此来有效应对物理高考对考生综合知识储备的考察.2.题目要求人性化根据对最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的分析发现,物理高考题目设计越来越人性化,打破传统意义上严肃、僵硬的命题模式,采用一些活泼、亲近、自然的词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人性化的命题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避免过度紧张情绪对其考试结果的影响.知道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部分物理问题都源于日常生活,物理高考题目设计新颖、有趣的的物理情境让试题更具考核意义,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高考更人性化.3.试题选拔性高高考其实质目的就是选拔合格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如何恰当设计高考试卷的选拔性是值得注意的问题.高考物理试卷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现状和新课标要求,秉持选拔性原则,合理、恰当的设计物理试卷.因此,物理高考试卷具有难度适中、效较高和区分度较强的命题特点,在有限的物理试卷中既出现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题目也有考查学生推理和探究能力的题目,既有考查理解力的题目也有考查动手能力的题目,可谓是合理、全面.除此之外,试卷中还会出现个别具有难度的题目,利用这些题目区分出学生物理能力的高低,具有很高的选拔性.结语俗话说“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中生备考压力非常大,教师教学任务也很重,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能只顾认真学,还需要对近几年的高考趋势有所了解.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我们在理性分析物理高考理念和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学习、复习与备考,唯有如此,才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其高考梦.。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思路与模板
【高考物理】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思路与模板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比赛经验分享
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比赛经验分享一、引言在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比赛中,参赛者需要结合自身对物理学科的理解,设计出一套具有挑战性的模拟试题。
同时,参赛者还需要清晰地阐述出题目的设计思路、考察点和解题方法,以便评委和其他参赛者理解。
本文将从选题、题目设计、解题思路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分享一些在物理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比赛中的经验。
二、选题选题是命题说题比赛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选题能够让整个比赛事半功倍。
在选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物理学科核心知识。
选题应围绕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以确保题目考察的内容符合物理学科的教学大纲。
2.结合时事热点。
将物理知识与当前的时事热点相结合,能够增加题目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注重层次性。
题目难度要有梯度,从易到难,逐步提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题目的区分度,以便于选拔优秀学生。
三、题目设计题目设计是命题说题比赛的核心环节,好的题目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在题目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新性。
题目设计要力求新颖,避免常规题型和解题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题能力。
2.实践性。
题目设计要尽量贴近实际,联系生活和实践,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探究性。
题目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等过程,发现物理规律和本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
4.综合性。
题目设计应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涵盖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以检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命题说题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的解题思路能够让评委和其他参赛者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考察点和解题方法。
在阐述解题思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简洁明了。
解题思路的表述要简洁明了,抓住重点和关键点,避免过于冗长和繁琐的表述。
新课标卷高考物理试题特点与命题思路的研究(2013版)
(ii)水的温度。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33.[物理——选修3-3] (10全国课标) (1)(5分)(10全国课标)关于晶体和非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 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一、研究高考命题的基本素材 4、《**年试题分析》 难度 区分度 立意 正解 典型错误 建议
一、研究高考命题的基本素材 5、《高考物理测量理论与实践》 题型功能 能力要求的层次 考试测量学 例题分析
二、试题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 示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1)运动和力的关系 (2)能量观点分析问题 (3)电路的基本理论(表现在实验中) (4)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角度进行分析) (5)电磁感应 的基本规律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2. 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34.[物理——选修3-4](15分) (10全国课标) (1)(5分) (10全国课标)如图,一个三棱镜 的截面为等腰直角ΔABC,∠A为直角。此截面 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 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 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 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为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 字母)
02广东
例.下面是一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A 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位置高得多的地方。 A是某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球,质量m1=0.28kg,其顶部的凹 坑中插着质量m1=0.1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 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 板的高度H=1.25m处由静止释放,实 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 B m2 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 球A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 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重力加 速度g=10m/s2。 A m1
新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及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 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 科学思维
8
多项
选择 9
题
10
4 电荷守恒、电场线、等势面、电势和电势能相关概念的理解 4 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 4 力学:动量和能量综合
2 理解能力
科学思维
3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5 模型构建、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实验 11 7 光学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 题 12 10 竖直方向上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测重力加速度及误差分析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和备考策略
真题剖析
关联探寻
二、试卷命题立意及总体评价
2、阅读量较大,2021 年和2022年高考湖北物 理卷都是11道选择题(其中 7道单选4道多选),202 3年和2024年高考湖北 物理卷都是10道选择题(其 中7道单选3道多选),都是 两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 题.3400~3600字左右 (选择题约1800字,主观 题约1700字)(全国卷约 3000字),文本阅读能力和 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知识点
氢原子能级跃迁 天体运动规律 点电荷电场的性质 机车功率 感生电动势的计算 折射、全反射 机械波、振动图像 运动图像(a-t) 动力学分析、摩擦力做功
学业质量水平 1 3 2 2 2 2 3 2 3
考查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4 力电综合、临界极值问题
4
推理论证能力
科学思维
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竖直面部分圆周运动
3
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
2019高考冲刺: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一、物理解题概述近年来解题研究指出:一个问题是指一个不能及时达到的目标,为求达到这个目标所作的体力或心理的行动叫做问题解决。
解题时必须要遵从一定的法则。
故一个问题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始态(initialstate)──问题所给予的已知情况,物理习题中的已知条件;(2)终态(goglstate) ──解题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物理题中的所求;(3)操作法则(operator)──应用这些法则把问题由始态转变成终态,在高中物理解题技巧中包括要符合的物理定律原理也要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
在解题过程中,解题者要由始态开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态,到达终态。
由始态到终态的所有问题态构成了问题空间,而问题态的转变需要解题者作出某些心理操作,这样就构造了解题的心理图象。
这心理图象是个人化的,它因人而异,它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较问题本身的信息为多或为少,它是受解题者贮存在长期记忆里知识的影响。
也就是说,解题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造心理图象和寻找题解。
许多时,问题空间很大,容许操作的法则也很多。
就是一题多解;有时问题空间虽然很大,容许操作的法则却很有限,相应的问题解法也就较少。
解题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解题者则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解题就是系统跟问题的相互作用。
解题取决于这个信息处理系统的特性和问题结构。
问题结构限制解题的过程,提供一些可行的行动;解题者的特性是指他短期记忆的容量,长期记忆贮存的知识和贮藏及提取这些知识所需的时间,贮藏的知识“模块”(基题)越多,提取这些“模块”的速度越快,解题的效率就越高。
二、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解题时,将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译成物理图象输入大脑暂时储存,而后大脑将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
进行心理操作,一是要有操作对象,二是要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包括操作的先后次序)。
物理解题中的心理操作对象是贮存于大脑长久记忆中物理知识的基本模块。
高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指导及命题方向
高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指导及命题方向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
⑴关键词语的理解。
⑵隐含条件的挖掘。
⑶干扰因素的排除。
①第一遍读题(通读)②第二遍读题(细读)③第三遍读题(选读)在高考中要得到高分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字母和方程书写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齐全,结论的正确表达等等。
⑴必要的文字说明应有:⑵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⑶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⑷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读题通读:读后头脑中要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
由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细读:读后头脑中要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
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
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选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之后,对题目要有清楚的认识。
最终确定本题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分清已知量和未知量;物理量的矢标性;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竖直面、水平面还是斜面。
括号里的文字含义;重力是否考虑(特别是带电粒子)。
关键词,如“缓慢”、“匀速”、“足够长”、“至少”、“至多”、“刚好”、“最大”、“最小”、接触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是“导体(或绝缘体)”、物体与弹簧“连接(或接触)”、电池“计内阻(或不计内阻)”等;隐含条件,如:“刚好不相撞”表示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表示两物体仍然接触,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刚好不滑动”表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表示绳子拉力为零,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刚好飞出(或飞不出)磁场”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磁场的边界相切;“物体轻轻地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表示物体初速度为零等。
第二步:答题(1)文字说明、必要必有物理量要用题中的符号,涉及题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物理量或符号,一定要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2023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物理科目命题思路
2023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物理科目命题思路2023年江苏小高考物理科目的命题思路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 基础知识考查:考察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掌握程度,例如力学中的运动、力和能量等概念。
可以设置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可以设计实验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实验装置、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3.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能力。
可以设计简答题,要求学生解释一些常见物理现象的原理,如声音传播、光的反射等。
4. 应用题:考察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计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力的大小、物体的加速度等。
5. 推理与证明题:考察学生的推理和论证能力。
可以设计推理题,要求学生基于已知条件和物理原理,推导出未知的结论,或证明物理定律的合理性。
此外,考题应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要考虑命题的复杂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匹配,保持命题难度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
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
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
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
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
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
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
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
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