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2

合集下载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学习目的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重点)2.知道沉淀的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难点)学习进程[基础·初探]1.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速率和速率相等时所到达的平衡形状。

2.溶度积(1)含义描画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溶度积,符号为。

(2)表示方法:对M m A n m M n++n A m-来说K sp=。

(3)影响要素K sp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与浓度有关,与沉淀量有关。

(4)意义溶度积(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才干。

对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AgI)而言,K 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才干越。

[思索探求]25 ℃时,CaCO3的存在溶解平衡式:CaCO3(s)Ca2+(aq)+CO2-3(aq),K sp=5.0×10-9。

效果思索:(1)写出CaCO3的溶度积K sp的数学表达式,并计算25 ℃的CaCO3的溶解度。

(2)25 ℃,含有CaCO3(s)的CaCO3溶液中,加热,CaCO3的溶解度和K sp有什么变化?为什么?(3)25 ℃时,CaCO3区分参与①水、②Na2CO3溶液中,到达溶解平衡后,两溶液中Ca2+浓度、CaCO3的溶解度和K sp有什么不同?(4)促使CaCO3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停止的方法有哪些?[认知升华]1.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要素难溶物质溶解水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自身的性质。

但改动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作移动。

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请剖析当改动以下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条件改动移动方向c(Mg2+) c(OH-)加水升温加MgCl2(s)加盐酸加NaOH(s)外界条件改动对溶解平衡的影响(1)温度降低,少数溶解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2份鲁科版1实用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2份鲁科版1实用教案

第章第节积淀溶解均衡第课时积淀溶解均衡的应用【教材剖析】课本供给了沟通·商讨、察看·思虑、追根寻源和许多阅读内容。

有益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利用比较与的大小来判断能否达到积淀溶解均衡状态,提高学生学致使用的能力,培育学生剖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守信息的能力,感觉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宽泛应用。

【学情剖析】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积淀溶解均衡成立的过程,知道溶度积的含义。

经过预习课本实例、,有益于学生深入认识积淀的生成和溶解,这是本节学习的要点。

如何利用比较与的大小来判断能否达到积淀溶解均衡状态,这是本节学习的难点。

积淀的转变,学生经过实验能够看到实验的现象,但看不到微观本质,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术:能够运用均衡挪动的看法对积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变过程进行剖析,知道积淀转变的本质并能够解说有关的实验现象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虑,依据实验现象,学会剖析、解决问题,领会综合、剖析、归纳、实验设计等方法在解决积淀溶解均衡中的应用。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知识迁徙能力、着手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要点难点】要点:积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变的本质;难点:积淀的转变。

【学习方法】实验研究——问题商讨——点拨引领——变式练习——拓展提高【仪器药品】试管(支)、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硫化钠溶液【学习过程】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回答下列问题:复习、写出积淀溶解均衡的化学方程式,复习回首,为、班:李恩汝,班:王博发问应用积淀溶并写出的表达式。

(),解均衡解决-()()+、反应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阴阳()[][-]本质问题做分钟准备。

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的越、班:杜长鸿,班范开祺溶解能力,难溶,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小,越。

数值大小与和有关,与没关。

高中化学四 3-4-2 沉淀溶解平衡(导学案)

高中化学四 3-4-2 沉淀溶解平衡(导学案)

3—4—2 沉淀溶解平衡【学习目标】1. 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理解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

2。

学会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学习难点: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

【自主预习】一、沉淀的生成1.沉淀生成的应用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方法(1)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转变为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Fe3++3NH3·H2O===Fe(OH)3↓+3NH错误!。

(2)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反应如下:Cu2++S2-===Cu2++H2S===Hg2++S2-===Hg2++H2S===二、沉淀的转化1.实验探究(1)Ag+的沉淀物的转化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变为黄色黄色沉淀变为黑色化学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AgCl+KI===AgI+KCl2AgI+Na2S===Ag2S+2NaI实验结论的沉淀可以转化成的沉淀(2)Mg(OH)2与Fe(OH)3的转化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3Mg(OH)2+2FeCl3===2Fe(OH)3+3MgCl2实验结论Fe(OH)3比Mg(OH)22。

沉淀转化的方法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3.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般说来,的沉淀转化成的沉淀容易实现.两种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沉淀溶解反应的溶解度积的方法;3. 能够解决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和概念;2. 计算沉淀溶解反应的溶解度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水中出现沉淀的情况?这是怎么发生的呢?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课的内容。

2. 学习(1)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沉淀溶解平衡是指溶液中溶解度已达到饱和时,溶质以固体沉淀的过程,也是固体沉淀溶解为离子在溶液中溶解的过程。

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是溶解度积恒定。

(2)介绍如何计算沉淀溶解反应的溶解度积。

溶解度积是指溶质在饱和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所溶解的物质浓度的乘积,用符号Ksp表示。

根据溶解度积的定义以及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溶质溶解度的表达式。

3. 实践(1)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溶质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积,并进行比较分析。

(3)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加深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和掌握。

四、巩固让学生回答几个与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盐在水中会溶解,而有些盐则会生成沉淀?进一步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六、作业布置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习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计算出溶解度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讲解理论知识、实验实践和巩固拓展,能够激发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案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第1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目标要求]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原因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

尽管生成物的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

2.溶解平衡的建立以Agl溶解为例: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l-脱离Agl的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l-受Ag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l的表面析出——沉淀。

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得到Agl的饱和溶液,如Agl沉淀体系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gl(s) l-(aq)+Ag+(aq)。

由于沉淀、溶解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l-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Agl和AgN3;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 g 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

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说,001 g是很小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l•L-1时,沉淀就达完全。

二、溶度积1.表达式对于下列沉淀溶解平衡:+(aq)+nA-(aq)sp=[(n+)]•[(A-)]n。

2.意义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3.规则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在给定条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sp,溶液未饱和。

知识点一沉淀的溶解平衡1.下列有关Ag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A.Ag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达平衡后不再进行B.Ag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l-.升高温度,Ag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向Agl沉淀中加入Nal固体,Ag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答案解析难溶物达到溶解平衡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都不停止,但溶解和生成速率相等;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温度越高,一般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向Agl沉淀中加入Nal固体,使溶解平衡左移,Agl的溶解度减小。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33.4.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33.4.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案

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明课程标准扣核心素养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浓度商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不同视角认识沉淀溶解平衡。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识别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沉淀溶解平衡,建立相应的认知模型。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特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将少量碘化铅(PbI2,难溶于水)固体加入到盛有少量水的50 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

2.从烧杯中取2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

[问题探讨]1.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PbI2固体溶于水后得到PbI2的饱和溶液,静置后,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黄色固体,上层清液为无色。

取2 mL 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2.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提示:PbI2尽管难溶,但在水中仍有极少量的溶解,溶解后溶液中存在Pb2+、I-,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I-===AgI↓,产生黄色沉淀。

3.25 ℃时,PbI2溶于水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请用图像表示这一过程。

提示: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速率和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时,离子的沉积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浓度、难溶电解质的量不再改变,我们把这种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以PbI2固体的沉淀溶解平衡为例)一定温度下,PbI2固体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Pb2+和I-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而进入溶液的Pb2+和I-又有部分结合形成固体沉淀下来。

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相等时,Pb2+和I -的沉积与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不再增大,PbI2固体的量不再减少,得到PbI2的饱和溶液,这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2、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含义,知道溶度积是沉淀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过程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及其移动方向的确定的方法,树立对立统一转化的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的态度。

【学习重点】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学习难点】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回顾:1.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在20℃时电解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新知学习:学习过程:【实验探究】实验步骤:1、将少量PbI2固体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 mL 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

2、取上层清液2 mL,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解释:说明上层清液中存在__________,即说明Pb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沉淀溶解平衡一些电解质如AgCl在水中极少量溶解,称为______________。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________ _____。

1、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_____的速率和沉淀_____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练习:BaSO4、Mg(OH)2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3.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沉淀溶解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溶液中的该物质开始析出,析出物与溶解物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是溶解度积原理。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水中达到饱和时,其溶解度所对应的离子浓度的乘积,即溶解度积常数(Ksp)。

2. 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1)计算溶解度积计算溶解度积的公式为:Ksp = [A+]m[B-]n其中,A+和B-分别表示离子,m和n分别表示离子的个数,[A+]和[B-]分别表示离子的浓度。

(2)计算沉淀量计算沉淀量的公式为:m = V * C其中,V表示溶液体积,C表示沉淀物的浓度。

3. 沉淀溶解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水处理在水处理中,沉淀溶解平衡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

例如,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沉淀下来。

(2)药物制剂在药物制剂中,沉淀溶解平衡可以用来控制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例如,一些药物需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溶解,而在碱性条件下会析出沉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讲授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溶解度积和沉淀量。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4. 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沉淀溶解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3、培养学生对化学原理的运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2、沉淀溶解平衡的实验方法。

3、沉淀溶解平衡的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应用。

2、理论讲解:介绍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沉淀的形成、溶解和转化等。

3、实验操作:带领学生开展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4、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步骤1、复习相关概念:回顾沉淀、溶解、酸碱中和等基本化学概念,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引入沉淀溶解平衡:通过实例介绍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3、理论讲解:介绍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包括沉淀的形成、溶解和转化等。

让学生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4、实验操作:带领学生开展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5、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和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深入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1、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程度。

2、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作业布置1、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

2、针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和应用,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通过小论文的撰写,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八、教学资源准备1、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教案: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概念;2.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理解和应用溶解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点: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概念;2.计算平衡常数;3.溶解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场景(1)通过实际例子引起学生对平衡的思考,例如:为什么在冬天,暖气片上常常会结水垢?(2)引导学生思考水垢形成的原因,进而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溶解和沉淀平衡。

步骤二:学习沉淀溶解平衡原理(1)讲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介绍如何计算平衡常数,并带领学生进行计算实例。

步骤三:探究溶解平衡的应用(1)通过诱导学生思考溶解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水垢的清洁、盐类的提取等。

(2)分组讨论并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溶解平衡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步骤四:总结复习(1)总结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归纳溶解平衡的应用场景,强化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1.板书:“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定义;2.PPT和多媒体;3.分组讨论和展示;4.实物实验和观察。

六、教学资源:1.PPT课件;2.板书笔记;3.沉淀溶解平衡实验器材。

七、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设计几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实际案例分析评估: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个实际问题,并提出利用溶解平衡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八、教学拓展: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观察溶解平衡的变化;2.通过计算平衡常数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溶解平衡原理。

九、课后作业:1.预习下一个单元的内容;2.思考并写一个将溶解平衡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4沉淀溶解平衡同步学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4沉淀溶解平衡同步学案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1.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判断溶液中难溶电角质的沉淀和溶解情况。

3.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理解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

4.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理解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沉淀转化的实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溶度积的意义,建立根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思维模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会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进行沉淀转化等实验探究。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知识点一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20 ℃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g >10 1∼10 0.01∼1 <0.012.难溶电解质(以AgCl 为例)的沉淀溶解平衡(1)从固体溶解和沉淀生成的角度,AgCl 在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过程。

a .溶解: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 + 和Cl − 脱离AgCl 的表面进入水中。

b .沉淀:溶液中的Ag + 和Cl − 受AgCl 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 的表面析出。

(2)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① 沉淀和溶解 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 的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动态平衡:AgCl(s)⇌沉淀溶解Ag +(aq)+Cl −(aq) ,人们把这种平衡称为② 沉淀溶解 平衡。

(3)沉淀、溶解之间这种动态平衡决定了Ag + 与Cl − 的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但一般情况下,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③ 1×10−5mol ⋅L −1 时,化学上通常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完全了。

判一判1.BaSO 4 难溶,所以将BaSO 4 加入水中,溶液中无Ba 2+ 和SO 42− ( ×)2.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即溶解和沉淀仍然同时进行着,只是v(溶解)=v(沉淀)( √ )3.含等物质的量的AgNO3与NaCl的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生成AgCl沉淀,溶液中不存在Ag+和Cl−( × )4.在沉淀、溶解的动态平衡中,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可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 )3.溶度积常数(1)概念: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④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 sp,K sp的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教学内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学会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实验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吗?它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应用呢?3.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二、讲解1.通过实验的方式演示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讲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它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三、实验操作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感受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

2.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总结实验结果。

四、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并就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构想,分享个人对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1.教师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做好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它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同时,本节课强调了实验操作和讨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可以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2)

沉淀溶解平衡教案 (2)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引入】播放溶洞景观的图片,指出溶洞里有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钟乳石,这道这些地貌的形成的原因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从反应原理上弄清这个问题。

【教师强调】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和溶度积的计算【板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1】根据已学知识,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特点为:逆、等、动、定、变;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因素:一、难溶电解质的本身性质,这是决定因素;二、1.温度,一般升高温度,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加水稀释,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同离子效应,加入相同离子,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问题2】完成课本实验3-3、3-4、3-5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动手实验回答】【教师总结】实验3-3,原理: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实验3-4,实验3-5结论:沉淀只是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沉淀可以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

【问题3】阅读课本科学视野,掌握溶度积的定义、溶度积与Qc的关系,溶度积的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 m A n mM n+(aq)+nA m-(aq), K sp =c m(M n+)×c n(A m-),溶度积规则溶度积规则:比较K sp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K 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c=K sp时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c <K sp时,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影响溶度积的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并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K sp;溶度积的物理意义:K 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020年高中化学 沉淀溶解平衡导学案2(无答案)鲁科版选修4

2020年高中化学 沉淀溶解平衡导学案2(无答案)鲁科版选修4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第2课时一、课程学习目标重点:理解溶度积K SP和浓度商Q的关系,能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学会利用K SP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难点:明确溶度积K SP和浓度商Q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二、预习案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1)难溶电解质的K sp数值越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2)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量无关( )(3)改变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会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但K sp不变( )(4)当浓度商Q等于溶度积K sp时,沉淀处于平衡状态,溶液为饱和溶液( )(5)BaSO4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BaSO4为弱电解质( )(6)沉淀溶解平衡PbI2(s)Pb2+(aq)+2I-(aq)的K sp=[Pb2+]+[I-]2( )2.25℃时,AgCl的溶解度是0.001 92 g·L-1,求它的溶度积。

3.溶度积规则Q>K SP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

Q=K SP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Q<K SP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沉淀三、课内探究探究点一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规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胃酸主要是盐酸,其的PH值为0.9-1.5,误服钡离子0.2-0.5g会引起中毒。

BaCO3和BaSO4都难溶于水,其K SP分别为5.1×10-9mol2•L-2和1.×10-1 0mol2•L-2。

在医学上常用BaSO4作钡餐透视,而不能用BaCO3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本P96文字解释之。

(2)可溶性钡盐(如BaCl2等)当作食盐食用,会造成钡中毒。

中毒患者常用5.0%的Na2SO4溶液洗胃的原因是什么?(3)写出溶洞中美丽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解释探究点二 沉淀的转化 1.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 -1的ZnSO 4溶液,再滴加1 mol·L -1的Na 2S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4《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参考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4《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参考教案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响原理?专题三第四单元.它包含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含溶度积) (第|一课时)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第二课时)两局部内容,是无机化学电离理论中的一局部.此局部在?化学反响原理?模块中的内容标准为: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考纲要求为: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不要求计算) .所以,总的看来,总体难度不大,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适当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和份量.由于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较多,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响、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中,学生将继续应用化学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学生对与沉淀相关的生成、溶解、转化过程的认识,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响的本质.二、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开展认识和指导应用,表达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采用类比思想,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根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认识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溶解平衡及其特征,理解K SP的含义及初步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常见实例引课,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通过沉淀的生成、溶解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的平衡.(2)难点:通过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以及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 .(3)突破方法:演示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幻灯片][知识回忆]1、什么是溶解度?你如何理解溶解度?2、请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以下问题,并说明溶解的可逆性.(1)NaCl在水溶液里到达溶液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 (溶解与结晶平衡:"逆、等、定、动、变〞)(2):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变化不大.那么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 固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加热浓缩或降温结晶等)(3)在饱和NaCl溶液中参加浓盐酸或通入HCl气体有何现象? (有晶体析出)3、根据上述[交流与讨论]答复:什么是溶解平衡?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溶解平衡的实例. (气体的溶解与挥发平衡:如汽水、啤酒、氨水、氯水;易溶物质的结晶与溶解平衡等)[幻灯片][问题1]易溶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时,存在着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物质是否也存在着溶解平衡呢?[幻灯片][探究实验]向0.1mol·L-1AgNO3溶液中逐滴参加略过量的0.1mol·L-1NaCl溶液,即不再观察到产生沉淀为止.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白色沉淀Ag++ Cl-=AgCl↓ )[幻灯片][问题2]此实验后的溶液中还有Ag+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学生讨论,老师指导)[幻灯片][信息提示]Ag2S是一种比AgCl更加难溶的黑色沉淀物,如溶液中c(Ag+) =10-17mol·L-1时,只要参加含c(S2-) =10-16mol·L-1的溶液,即可出现Ag2S黑色沉淀.[幻灯片][探究实验]取上述实验的上层澄清溶液,参加1.0mol·L-1Na2S溶液.观察现象. (出现了黑色沉淀! )[学生归纳]黑色Ag2S沉淀的生成,说明了实验后的上层澄清溶液中还有Ag+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Ag+和Cl-的反响并没有进行到底,即该反响存在着限度,说明反响具有可逆性.因此,严格来讲, 两者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作: Ag++ Cl-AgCl 更为科学的表示为: Ag+(aq) + Cl-(aq)AgCl(s)[幻灯片][学生活动1]阅读P87 -88 (第|一段) ,并依据模仿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原理,讨论Ag+和Cl-的反响没有进行到底的理论依据,归纳总结溶解沉淀平衡的特征.[幻灯片][学生活动2]阅读P88第二段和以下材料,进一步认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 [材料]物质的溶解性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很大,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为易溶,介于1g -10g之间的为可溶,介于0.01g - 1g的为微溶,小于0.01g的为难溶.溶解度表中的"不溶〞就是指难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可能为0 .所谓沉淀完全,在化学上通常指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 .[幻灯片][学生活动3]完成以下习题,并归纳定量判断沉淀溶解是否平衡的方法.1.写出Ag2S、Fe(OH)3溶度积表达式.2.假设取10mL 0.01mol·L-1NaCl溶液,参加0.1mL 0.01mol·L-1AgNO3溶液,是否有AgCl沉淀?假设有沉淀,Ag+沉淀是否完全?(K SP(AgCl) =1.8×10-10,又离子浓度小于10 -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幻灯片][归纳总结][板书]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一、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最|||大的质量.常见的溶解平衡:气体溶解平衡、易溶物的溶解结晶平衡等二、沉淀溶解平衡定义:特征:"逆、等、定、动、变〞实验1:Ag++Cl-=AgCl↓ Ag+(aq) + Cl-(aq)AgCl(s)实验2:2Ag++S2-=Ag2S↓ 2Ag+(aq) + S2-(aq)Ag2S(s)实验结论:沉淀的反响存在着限度,反响具有可逆性,即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三、溶度积K SP1.表达式2.沉淀溶解平衡的定量判别:浓度积QcQc =K SP 饱和,即达沉淀溶解平衡Qc>K SP 过饱和,析出固体Qc<K SP 未饱和[课后作业]五、教学小结本节课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并重,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多让学生或引导学生书写或表达,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和问题驱动下感悟知识、形成方法,使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完整版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完整版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沉淀的转化的基本原理;2.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 )教学难点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 四 )教学过程【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我们要求大家要学会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这里我们以AgCl悬浊液为例,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在这个体系中,沉淀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脱Cl和【学生】微观上说,在AgCl悬浊液体系,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的Ag+-受AgCl和Cl表面阴、AgCl离表面进入水中,这是沉淀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这是沉淀生成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形成AgCl饱和溶液,这种平衡就是沉淀溶解平衡。

【教师】我们可以用平衡表示式表示沉淀溶解平衡。

1 / 6【教师】【教师】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省略相关标注。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也会因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移动。

影响沉淀溶解【教师】等。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pH平衡的因素有温度、离子浓度、悬浊液体系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大AgCl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例如,当--的浓度,反之,如果减小体系中Cl的浓度,平衡就会向生成AgCl沉淀的方向移动;体系中Cl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习目标1.知道沉淀溶解平衡建立的过程。

2.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知道溶度积的含义,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习过程知识点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1.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性(1)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中PbI2于水②中产生色沉淀①PbI2水溶液中含有,证明PbI2在水中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以AgCl(s) ,溶解沉淀Ag+(aq)+Cl-(aq)为例:2.沉淀溶解平衡(1)含义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

(2)特征①“难” ——研究对象:。

②“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并不为。

③“等”——。

④“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

⑤“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达到新的平衡。

(3)影响因素内因:难溶物质本身性质——主要决定因素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方向移动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方向移动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气体时,平衡。

「特别提醒」沉淀溶解平衡是针对与难溶电解质而言的,其状态为形成饱和溶液,特征是固体溶解的速率和离子沉淀的速率相等,固体的质量和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

应该注意到:沉淀溶解平衡同化学平衡相似,也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

知识点2 溶度积1.含义难溶电解质达到溶解平衡时,其称为溶度积常数,即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的幂之积,简称溶度积,用K sp表示。

2.表达式(1)如AgCl Ag++Cl-,K sp=。

(2)如Fe(OH)3Fe3++3OH-,K sp=。

3.意义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4.规律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 sp越小,溶解能力越。

5.影响因素只与有关。

6.溶度积与离子积的关系通过比较溶度积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 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1)Q c 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

(2)Q c K 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3)Q c K sp,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7.溶度积与沉淀溶解能力的关系溶度积(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 sp的数值越,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

(2)对于阴、阳离子个数不同的电解质,K sp小的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比K sp大的溶解度,如K sp(Ag2CrO4)<K sp(AgCl),但Ag2CrO4的溶解度大于AgCl的溶解度。

因此,不能通过比较K sp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溶解度的大小。

思考1.已知FeS和CuS的溶度积常数:K sp(FeS)=6.3×10-18,K sp(CuS)=1.3×10-36,你能确定相同温度下CuS和FeS的溶解度的大小吗?2.要将等体积的4×10-3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能析出Ag2CrO4沉淀?[已知K sp(Ag2CrO4)=9.0×10-12]课后反思课堂巩固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易溶电解质在溶液中才存在溶解平衡B.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只存在溶解平衡,不存在电离平衡C.溶解平衡只能通过电解质溶于水时建立D.溶解平衡时,电解质表面上的离子或分子脱离电解质的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回到电解质表面的速率相等3.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出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

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少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小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D.pH减小4.难溶盐CaCO3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0.1 mol·L-1 CH3COOH B.0.10 mol·L-1CaSO4C.纯水D.1.0 mol·L-1Na2CO3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5×10-16,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6.把Ca(OH)2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B.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C.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7.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Ca2+)=2.0×10-6 mol·L-1,c(PO3-4)=1.58×10-6 mol·L -1,Ca3(PO4)2的K sp为()A.2.0×10-29B.3.2×10-12C.6.3×10-18D.5.1×10-278.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9.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大量SO2-4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B.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 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C.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 sp为1×10-3D.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10.已知常温下,AgBr的K sp=5.4×10-13、AgI的K sp=8.5×10-17。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①加入固体AgNO3,则c(I-)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②若改加固体AgI,则c(Ag+)________;③若改加AgBr固体,则c(I-)________,而c(Ag+)________。

(2)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与AgBr、AgI无关),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D.难溶盐电解质的K sp和温度有关E.加入与原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 sp变小(3)现向含有NaBr、KI均为0.002 mo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4×10-3mol·L-1 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答案】学习过程知识点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1.(1) 难溶黄I-有极少量溶解(2) Ag+和Cl-Ag+和Cl-2.(1)溶解生成(2)①难溶电解质②0 ③v溶解=v沉淀④不变⑤发生移动(3) ①溶解②溶解③沉淀④正移知识点2 溶度积1.平衡常数离子浓度2.(1) c(Ag+)·c(Cl-)。

(2) c(Fe3+)·c3(OH-)4.小5.温度6.(1)>(2)=(3)<7.(1)大大(2)小思考1.提示:依据FeS和CuS的K sp可知,相同温度下,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

2.提示:混合后c(Ag+)=c(CrO2-4)=2×10-3mol·L-1Q c=c2(Ag+)·c(CrO2-4)=(2×10-3)2×2×10-3=8×10-9>9.0×10-12,故有Ag2CrO4沉淀析出。

课堂巩固1.B解析:A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错误;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错误;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

2.D解析:难溶和易溶电解质都能建立溶解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还能建立电离平衡。

从构成平衡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建立平衡。

3.A解析:原溶液已饱和,加入BaO粉末与水反应生成Ba(OH)2,由于反应消耗了水,使得平衡逆向移动,Ba2+与OH-的数目减少,但浓度不变,pH也不变。

4.A解析:CaCO3(s)Ca2++CO2-3,B、D分别使溶液中Ca2+、CO2-3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CO3溶解度减小;加水可使CaCO3溶解量增多,但溶解度不变;加入CH3COOH后CO2-3+2CH3COOH===2CH3COO-+CO2↑+H2O,使溶液中CO2-3浓度减小,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CO3溶解度增大。

5.C解析:分析各离子浓度的数量级即可比较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