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信息学:关于医案工作和金匮要略案例教学的汇报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讲义PPT课件2024新版
![金匮要略讲义PPT课件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1215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6.png)
历史与发展
成书过程
据考证,《金匮要略》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后经王叔和整理编次而 成。
流传与版本
该书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流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所引 录的部分内容。宋代以后,该书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多种校勘和注释本。
学术价值与影响
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古籍之一,对 于研究中医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风燥伤肺
症状包括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 易咳出或痰中带血等,治宜疏风清 肺、润燥止咳,常用方剂如桑杏汤 。
哮喘辨证论治
冷哮
虚哮
症状包括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 促、喘憋气逆等,治宜宣肺散寒、化 痰平喘,常用方剂如射干麻黄汤。
症状包括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 促、动则喘甚等,治宜补肺纳肾、降 气化痰,常用方剂如平喘固本汤。
热哮
症状包括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 胸高胁胀等,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 喘,常用方剂如定喘汤。
胃痛辨证论治
寒邪客胃
症状包括胃痛暴作、恶寒喜暖、 得温痛减等,治宜温胃散寒、行 气止痛,常用方剂如香苏散合良
附丸。
饮食伤胃
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等,治宜消食导滞、和
胃止痛,常用方剂如保和丸。
针灸操作方法
包括毫针刺法、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等,根据病情 和穴位选择合适的操作方 法。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及操作示范
推拿按摩手法
包括推法、拿法、按法、 摩法、揉法、捏法、颤法 、打法等八种基本手法。
操作示范
通过演示和讲解,使学生 掌握各种手法的正确操作 方法和应用技巧。
推拿按摩作用
可舒筋活络、行气活血、 调整脏腑功能,对多种疾 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2024版金匮要略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金匮要略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fb43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1.png)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金匮要略》中的理论、方剂、药物等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金匮要略》的深入研究,旨在挖掘其学术内涵,阐发其理论精髓,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对该书的研究,也可以为现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研究方法与目的
辨证治疗
根据湿邪的性质和部位,采用健脾祛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等治法。
外感暑热之邪或内伤饮食不节,导致气阴两虚。
病因
暑热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
根据病情轻重和暑热的性质,采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和胃降逆等治法。
辨证治疗
暍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04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精神恍惚、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口苦、尿黄、脉象微数。
治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方药
柴胡截疟饮加减。
症状表现
较间日疟症状轻,但病程较长。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祛邪截疟,调和营卫。
治法
何人饮加减。
方药
03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01
症状表现
症状与间日疟相似,但病程更长,病情更重。
02
治法
祛邪截疟,清热保津。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05
疟病脉证并治
疟病分类
根据病程和症状的不同,疟病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四种类型。
疟病定义
疟病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金匮要略》中的理论、方剂、药物等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金匮要略》的深入研究,旨在挖掘其学术内涵,阐发其理论精髓,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对该书的研究,也可以为现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研究方法与目的
辨证治疗
根据湿邪的性质和部位,采用健脾祛湿、利水渗湿、芳香化湿等治法。
外感暑热之邪或内伤饮食不节,导致气阴两虚。
病因
暑热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病机
根据病情轻重和暑热的性质,采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和胃降逆等治法。
辨证治疗
暍病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
04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精神恍惚、沉默寡言、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口苦、尿黄、脉象微数。
治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方药
柴胡截疟饮加减。
症状表现
较间日疟症状轻,但病程较长。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祛邪截疟,调和营卫。
治法
何人饮加减。
方药
03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01
症状表现
症状与间日疟相似,但病程更长,病情更重。
02
治法
祛邪截疟,清热保津。
各类型疟疾辨证论治方法
05
疟病脉证并治
疟病分类
根据病程和症状的不同,疟病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四种类型。
疟病定义
疟病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流行病学特点
疟疾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
2024年度金匮要略ppt课件
![2024年度金匮要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7a7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3.png)
背景
该书成书于东汉时期,是在《伤 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内科杂 病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重要著 作。
4
历史与发展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历 代医家所重视,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整 理、注释和发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学术体系。
发展脉络
该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 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逐 渐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治 疗方法。
历代医家对《金匮要略》的注释 、发挥与争鸣。
《金匮要略》学术思想及辨证论 治规律的探讨。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
2024/3/24
19
临床实验研究
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
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探索与实践。
经方配伍规律及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2024/3/24
20
方剂学研究
《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原则及配伍规律 。
29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程学习中所取 得的成果,如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有 效方法和经验,如如何理解抽象
概念、如何记忆复杂方剂等。
学习困难与反思
学生诚实地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针对
这些困难的反思和应对策略。
6
02
金匮要略核心内容
2024/3/24
7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
阐述脏腑经络疾病的 病因、病机和治法。
提出“见肝之病,知 肝传脾,当先实脾” 等治未病思想。
2024/3/24
强调脏腑经络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整体观念 。
8
痉湿暍病脉证治
论述痉病、湿病和暍病的病因、病机 和治法。
提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等 治湿原则。
该书成书于东汉时期,是在《伤 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内科杂 病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重要著 作。
4
历史与发展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历 代医家所重视,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整 理、注释和发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学术体系。
发展脉络
该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 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逐 渐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治 疗方法。
历代医家对《金匮要略》的注释 、发挥与争鸣。
《金匮要略》学术思想及辨证论 治规律的探讨。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
2024/3/24
19
临床实验研究
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
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探索与实践。
经方配伍规律及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2024/3/24
20
方剂学研究
《金匮要略》方剂组成原则及配伍规律 。
29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在课程学习中所取 得的成果,如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有 效方法和经验,如如何理解抽象
概念、如何记忆复杂方剂等。
学习困难与反思
学生诚实地反映自己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针对
这些困难的反思和应对策略。
6
02
金匮要略核心内容
2024/3/24
7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
阐述脏腑经络疾病的 病因、病机和治法。
提出“见肝之病,知 肝传脾,当先实脾” 等治未病思想。
2024/3/24
强调脏腑经络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整体观念 。
8
痉湿暍病脉证治
论述痉病、湿病和暍病的病因、病机 和治法。
提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等 治湿原则。
金匮要略绪论PPT课件
![金匮要略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edafa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7.png)
《局方发挥》:“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
金 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融
理
论 与
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为
实
务
课 件
202无4/3/2穷7 之应用。”
5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临床价值:
徐忠可:“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 略,医家之六经也。而其金匮即为后世杂病方书之祖,乃有药 味有方论之灵素也。”
一、《金匮要略》的作者、沿革
(三)沿革
1、东汉:
《伤寒杂病论》共16卷,完成后因战乱而散失。
2、西晋:
王叔和搜集整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十卷,未见到杂病部分。
金 3、北宋:
融
理 论
王洙发现《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共三卷,上卷论伤
与 实
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片语,即是治
金 融
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
理
论
与 实
亦已足矣。”(《世补斋医书》)
务
课
件 2024: 方有执:昔人论医,谓前乎仲景有法无方,后乎仲景有
方无法。方法具备者,唯仲景此书。(《伤寒论条 辨》)
金融 病证结合,脉证合参。
理 篇名冠以“病脉证治”即示人病证结合,脉证合参,辨证与施治紧密结合。
论
与 条文论述方式
实
务
先论疾病的病因、病机或基本症状,后列证侯、症状、治法、方药。
课 件
(脉因证治,理法方药)
2024/3/27
36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系
《金匮要略》绪论ppt课件
![《金匮要略》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e87c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02
《金匮要略》历史沿革
古代医学典籍传承
医学典籍的重要性
01
古代医学典籍是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对后世医学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医学典籍的传承方式
02
古代医学典籍通过师徒传承、官方编纂、民间流传等方式得以
传承至今。
《金匮要略》在医学典籍中的地位
03
《金匮要略》是古代医学典籍中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方
举一反三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中去,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和思路。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针对《金匮要略》的 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 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 思考。
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组 回答,加深学生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中的 注意事项
强调在临床应用经典方剂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 注意事项,如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等。
05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阅读原文,理解精髓
精读原文
认真阅读《金匮要略》原文,逐 字逐句理解其含义。
领悟精髓
深入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方 法,领悟其精髓和要旨。
勤于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不断 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分组进行讨论,每组 选取代表回答问题, 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 与碰撞。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和体会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金匮 要略》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谈 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分享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 启发和激励。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金匮要 略》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临床场景中。
金匮要略课件演示课件
![金匮要略课件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f5ee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f.png)
背景
当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疾病流行,人民健康受到严重 威胁。因此,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治疗杂 病的理论和方法,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匮要略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
金匮要略共分为二十篇,包括各种杂病的治疗方法和方剂,涉及内科、外科、妇 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金匮要略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1 2 3
深入挖掘
对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病证治法、方药应用等 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精华和深层内涵。
与现代医学结合
将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展 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和疾病的防治水 平。
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金匮要略学术思想的同时,开展创新研究 ,探索新的病证治法和方药应用,推动中医药学 术的进步和发展。
金匮要略的未来展
06
望
金匮要略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术传承
随着中医药学术的不断发展,金匮要略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经典之 一,其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将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临床价值
金匮要略所阐述的病证和治法方药等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 的指导价值,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其临床应用的优势。
国际化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金匮要略作为中医药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和理论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金匮要略的发扬与创新
发扬
金匮要略作为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不仅需要得到传承,更 需要得到发扬。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发掘其现代应用价值 ,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
在发扬金匮要略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手段, 进行创新和发展。如利用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深 入研究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组成和作用机制等。
当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疾病流行,人民健康受到严重 威胁。因此,金匮要略的作者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治疗杂 病的理论和方法,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匮要略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
金匮要略共分为二十篇,包括各种杂病的治疗方法和方剂,涉及内科、外科、妇 科、儿科等多个领域。
金匮要略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1 2 3
深入挖掘
对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病证治法、方药应用等 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精华和深层内涵。
与现代医学结合
将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展 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和疾病的防治水 平。
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金匮要略学术思想的同时,开展创新研究 ,探索新的病证治法和方药应用,推动中医药学 术的进步和发展。
金匮要略的未来展
06
望
金匮要略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术传承
随着中医药学术的不断发展,金匮要略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经典之 一,其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将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临床价值
金匮要略所阐述的病证和治法方药等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 的指导价值,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其临床应用的优势。
国际化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金匮要略作为中医药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和理论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金匮要略的发扬与创新
发扬
金匮要略作为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不仅需要得到传承,更 需要得到发扬。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发掘其现代应用价值 ,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
在发扬金匮要略的同时,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手段, 进行创新和发展。如利用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深 入研究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组成和作用机制等。
金匮要略-6PPT课件
![金匮要略-6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32e6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9.png)
跨学科融合
促进金匮要略与现代医学和其他学科 的交流融合,拓展其应用领域和研究 视野。
学术普及与推广
加强金匮要略学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提高全社会对中医经典的认知和认同。
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文献的保 护力度,确保其长久传承和发展。
金匮要略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供独特诊疗思路和方法
指导新药研发和方剂研究
病机
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 机理,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 血不和等。
辨证论治理论
辨证
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等,辨别疾病的病因 、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 。
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针灸 、推拿等。
治则治法理论
治则
是指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扶正祛邪、调理气血、调和脏腑等。
学术研究价值
金匮要略所蕴含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诊疗方 法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中医 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传承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不仅对 中医,还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 用。
金匮要略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现代化研究
加强金匮要略的现代化研究,挖掘其 科学内涵,提高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实 用价值和影响力。
痈疽
分为内痈和外痈,分别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等治疗方法。
丹毒
分为阳丹和阴丹,分别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等治疗方法。
瘿瘤
分为气瘿和肉瘿等证型,分别采用理气散结、活 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其他科别的证治分类与特点
妇科证治
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型,分别采用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课件
![《金匮要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ba8a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8.png)
王不留行散
01 02
组成
王不留行(八月八日采)、蒴藋细叶(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 ,三月三日采)、甘草、川椒(除目及闭口者,去汗)、黄芩、干姜、 芍药、厚朴(炙)。
功效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03
主治
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痈肿疮毒。
三物备急丸
组成
大黄、干姜、巴豆(去皮心膜,熬外研如脂)。
功效
攻逐寒积。
学术价值与贡献
该书所创立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方法、理法方 药体系等,对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学 术价值。它系统阐述了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
此外,《金匮要略》还收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和 药物配伍方法,为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 时,该书所体现的医者仁心、济世救人的医德精神也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不断前行。
辨证论治原则
强调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则和治法, 实现个体化治疗。
方药运用规律
探讨中药的配伍禁忌、剂量掌握等运用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传承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古代传承
《金匮要略》自问世以来,历代医家不断研究、注释、发挥,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流派。
现代传承
近年来,《金匮要略》的研究逐渐深入,不仅局限于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还涉及到临床 应用和基础实验研究等多个领域。
影响。
内伤七情
喜、怒、忧、思、悲、 恐、惊七种内伤情志的 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饮食劳倦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 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及引
起的疾病。
痰饮瘀血
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的形成原因、致病特点
金匮要略PPT讲义.ppt
![金匮要略PPT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5e613969dc5022abea0028.png)
6、在治疗上 ⑴提出治未病:包括无病防病;即病防传;有病早治 ⑵注重正气的综合调治是治疗杂病的主导思想。正气虚弱, 无力抗邪,疾病蔓延恶化,加重病情;反之,正气充足, 正气能抗邪,疾病易于康复。主要有两种手段①扶正以祛 邪(正气亏虚较严重),如血痹病。②祛邪以扶正(用于 邪实为主的病证)。此法在祛邪的同时要注意顾护正气, 如果不顾护正气,邪不易去,还会造成新的正气损伤。为 了顾护正气,手段可以采取①在祛邪药中加入扶正药(鳖 甲煎丸);②就近导邪外出(水气病:腰以下肿,当利小 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③逐邪的峻剂,小剂量递 增,中病即止,药后糜粥自养等。
(5) 判断预后 (水气病)“水病脉出者死”
3、审慎灵活的治疗学特点(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1)治未病 ①无病防病 ②既病防传 ③有病早治
(2) 邪正兼顾,平调阴阳 疾病过程是由正邪消长和阴阳盛衰这两组基本矛盾构成, 因而根据邪正消长和阴阳盛衰的度,可以决定“扶正以 祛邪”,或“祛邪以扶正”或“扶阳抑阴”,或“抑阴 扶阳”。这种对杂病治疗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观念,既 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
5、肝虚的治疗: 《素问》: “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补用酸:酸能养肝(酸枣仁、山萸肉、五味子、白芍) (2)助用焦苦(入心):焦苦助心之少火(焦白术、 炒枳壳)
①心为肝之子,心感气于肝,子令母实; ②心少火旺可以制约肺金,肺金受制,木不受克 (3)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①补土制水,肾的阴寒水气受脾土制约,则水不凌心,则心的少 火气旺; ②脾为心之子,子令母实; ③培土荣木,脾气健旺,有助于改善肝虚
6、甘酸苦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1)五味子,味酸,能补肝降酶,慢性肝炎多用 (2)茵陈,大黄,苦寒,能泻肝退黄,用于急性(黄疸性)
金匮要略优秀课件
![金匮要略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388c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2.png)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分析《金匮要略》中方剂的配伍规律,揭示其组 方原则、用药特点及其对后世方剂学的影响。
3
治未病思想研究
挖掘《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的思想,探讨其在预 防医学、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临床应用拓展与新领域探索
经典名方的现代应用
将《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应 用于现代临床,观察其疗效,探 索其适应症、禁忌症及加减变化 规律。
02
CATALOGUE
金匮要略核心内容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
01
阐述脏腑经络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
02
论述疾病的传变规律和预防原则。
03
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重视养生 和调护。
伤寒杂病论治
介绍伤寒杂病的常用方剂 和药物。
阐述伤寒杂病的辨证方法 和治疗原则。
分析伤寒杂病的病因、病 机和治法。
消、托、补法
根据外科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消法、托法和补法进行治疗。消法适用于初期肿疡,以消散为主 ;托法适用于中期肿疡,以托毒外出为主;补法适用于后期肿疡,以补益正气为主。
外治与内治相结合
在采用外治法如敷贴、熏洗、手术等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配合内治法如中药汤剂、丸剂等进行治疗 。
妇科疾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学术价值及影响
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古籍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它系统地阐述了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 和治疗方法,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影响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为中医内科、外科 、妇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金匮要略》还对中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作为中医 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金匮要略》中方剂的配伍规律,揭示其组 方原则、用药特点及其对后世方剂学的影响。
3
治未病思想研究
挖掘《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的思想,探讨其在预 防医学、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临床应用拓展与新领域探索
经典名方的现代应用
将《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应 用于现代临床,观察其疗效,探 索其适应症、禁忌症及加减变化 规律。
02
CATALOGUE
金匮要略核心内容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
01
阐述脏腑经络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
02
论述疾病的传变规律和预防原则。
03
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重视养生 和调护。
伤寒杂病论治
介绍伤寒杂病的常用方剂 和药物。
阐述伤寒杂病的辨证方法 和治疗原则。
分析伤寒杂病的病因、病 机和治法。
消、托、补法
根据外科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消法、托法和补法进行治疗。消法适用于初期肿疡,以消散为主 ;托法适用于中期肿疡,以托毒外出为主;补法适用于后期肿疡,以补益正气为主。
外治与内治相结合
在采用外治法如敷贴、熏洗、手术等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配合内治法如中药汤剂、丸剂等进行治疗 。
妇科疾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学术价值及影响
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古籍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它系统地阐述了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 和治疗方法,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影响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为中医内科、外科 、妇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金匮要略》还对中医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作为中医 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在安排教学日历时专门安排了病 例讨论课。我们的做法是解释原文意 义、方解后,再讲金匮方常治疗的病 种,然后讲一、两个较典型的病例。
例如,陈某某,女,48岁。2009年5 月8日就诊。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肿痛 反复发作伴晨僵6年,经某三级医院诊 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迭经中西医治疗, 不见起色。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患者已2年不能生活自理,此次是由患 者儿子抱着患者进诊室。患者除全身 关节肿痛、不能走、站外,还有腰酸, 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极 度消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微尺弱等表现。
其诊断、辨证、治法、方药如何?经 同学们讨论后,由老师小结。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诊断为金匮历节病;辨证为气血两虚、 肾虚兼夹风湿之邪,并作了辨证分析; 立益气养血补肾祛风湿为法;方药选 薯蓣丸、金匮肾气丸加减化裁改汤 (具体方药略)。治疗6周,疼痛大减, 已能站走。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1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虽然古代与现代的疾病谱有一定的差 别,但大多数是相同的。为了搞好金 匮要略案例教学,我们选择了金匮要 略案例教学的病种:湿病、狐惑病、 中风病、历节病、血痹病、虚劳病、 肺痿病、肺痈病、咳嗽上气病、胸痹 病、心痛病、腹满病、寒疝病、宿食 病、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二、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金匮要略是中医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 业必修课之一,也是四大经典课程之 一。金匮要略是汉朝医学家张仲景所 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 1800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载有内、 外、妇产科等40余种疾病,载方262首。
2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来源,一是《金匮要略讲义》中 【临床应用】栏目的案例;二是古医 案;三是期刊临床报道的案例;四是 授课者个人总结的案例;五是《金匮 要略教与学》(黄仰模.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金匮要略•案例版》 (姜德友,黄仰模.科学出版社,2007)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五脏中风病、五脏中寒病、肝着病、 脾约病、肾着病、心伤病、癫病、狂 病、三焦病、积病、聚病、谷气病、 痰饮病、溢饮病、悬饮病、支饮病、 消渴病、小便不利病、淋病、水气病、 黄疸病、惊悸病、吐血病、衄血病、 下血病、瘀血病、呕吐病、哕病、下 利病等40余种(不包括外、妇产病)。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医案工作的汇报
4.刘丽娟,黄仰模,林昌松,等.编写中医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金匮教材的体会.长春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9,25(增刊):186. 5.黄仰模,田黎,林昌松,等. 谈《金匮要 略》案例教学的体会.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5(增刊):51. 6.林昌松,陈纪藩,黄仰模,等.中医学专 业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学法初探. 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02):41-42
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我教研室1984年划归临床管理后,有 了自己管理的病区。我室同伤寒教研 室共管一个病区到2008年。2009年起, 我室创建了一个61张病床的病区—— 八内科(风湿病科)。30年来病区为 金匮
我教研室开展金匮要略案例教学已多 年,有一些心得体会,下面谈谈我们 开展金匮要略案例教学的一些做法, 与同道交流、探讨。
医案工作的汇报
7.黄仰模,刘浩,姜迎萍.病案讨论教学法在 《金匮要略》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8,26(6):1135 . 8.刘清平,林昌松.浅谈名医验案在《金匮 要略》教学中的引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13(11):109-110.
4 金匮要略案例见习实习门径 5 金匮要略案例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授课教师中心发言, 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学生发言的面要 宽,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讨论中去,充分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进行小结。
医案工作的汇报
在床边教学中,带教教师诊察病人后, 带教教师扼要报告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作简短的中心发言,引导学生对病 人的诊断、辨证、病因病机、治法、 方药等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小 结。
医案工作的汇报
3 有关论文
1.刘丽娟,刘清平,陈光星,等. 《金匮要 略》教学医案引入技巧小议.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12,10(09):58. 2.黄仰模,黄奕蕾.从金匮要略医案谈金匮 要略案例式教学.中外健康文摘,2011 (43):90-91. 3.雷旭杰,刘晓玲,林昌松. 案例式教学在 中医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11,9(01):75.
医学信息学论文:关于医案 工作和金匮要略案例教学的
汇报
关于医案工作和金匮要略 案例教学的汇报
黄仰模(1946-),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 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 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综合科主任。从事 教学、临床44年,擅治内科杂病、内分泌病、风 湿病等;主持各级科研与教学课题多项,获教学 成果、科研成果多项;获省教学二等奖、校科研 二等奖、新南方教学优秀教师奖、广州中医药大 学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等称号。发表70余篇教研、 学术论文;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 要略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等教材、 专著26本。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本例患者,前医多以祛风湿为主而效 不显,而患者患病日久,正气已虚, 气血两虚,肾亦虚衰,故治疗应按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和“肾 主骨”之意,补气养血,补肾壮骨而 获效。此为运用金匮要略扶正思想治 疗历节病之实例。(黄仰模治案)
医案工作的汇报
一、关于医案工作的汇报 1 教材编写《金匮要略•案例版》(姜 德友,黄仰模.科学出版社,2007)。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材。 2 教学课题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开展 金匮要略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 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立项,
医案工作的汇报
例如,陈某某,女,48岁。2009年5 月8日就诊。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肿痛 反复发作伴晨僵6年,经某三级医院诊 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迭经中西医治疗, 不见起色。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患者已2年不能生活自理,此次是由患 者儿子抱着患者进诊室。患者除全身 关节肿痛、不能走、站外,还有腰酸, 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极 度消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微尺弱等表现。
其诊断、辨证、治法、方药如何?经 同学们讨论后,由老师小结。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诊断为金匮历节病;辨证为气血两虚、 肾虚兼夹风湿之邪,并作了辨证分析; 立益气养血补肾祛风湿为法;方药选 薯蓣丸、金匮肾气丸加减化裁改汤 (具体方药略)。治疗6周,疼痛大减, 已能站走。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1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虽然古代与现代的疾病谱有一定的差 别,但大多数是相同的。为了搞好金 匮要略案例教学,我们选择了金匮要 略案例教学的病种:湿病、狐惑病、 中风病、历节病、血痹病、虚劳病、 肺痿病、肺痈病、咳嗽上气病、胸痹 病、心痛病、腹满病、寒疝病、宿食 病、
金匮要略案例病种选择
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二、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金匮要略是中医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 业必修课之一,也是四大经典课程之 一。金匮要略是汉朝医学家张仲景所 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 1800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全书共25篇,载有内、 外、妇产科等40余种疾病,载方262首。
2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来源,一是《金匮要略讲义》中 【临床应用】栏目的案例;二是古医 案;三是期刊临床报道的案例;四是 授课者个人总结的案例;五是《金匮 要略教与学》(黄仰模.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金匮要略•案例版》 (姜德友,黄仰模.科学出版社,2007)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五脏中风病、五脏中寒病、肝着病、 脾约病、肾着病、心伤病、癫病、狂 病、三焦病、积病、聚病、谷气病、 痰饮病、溢饮病、悬饮病、支饮病、 消渴病、小便不利病、淋病、水气病、 黄疸病、惊悸病、吐血病、衄血病、 下血病、瘀血病、呕吐病、哕病、下 利病等40余种(不包括外、妇产病)。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医案工作的汇报
4.刘丽娟,黄仰模,林昌松,等.编写中医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金匮教材的体会.长春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9,25(增刊):186. 5.黄仰模,田黎,林昌松,等. 谈《金匮要 略》案例教学的体会.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5(增刊):51. 6.林昌松,陈纪藩,黄仰模,等.中医学专 业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学法初探. 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02):41-42
金匮要略课程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我教研室1984年划归临床管理后,有 了自己管理的病区。我室同伤寒教研 室共管一个病区到2008年。2009年起, 我室创建了一个61张病床的病区—— 八内科(风湿病科)。30年来病区为 金匮
我教研室开展金匮要略案例教学已多 年,有一些心得体会,下面谈谈我们 开展金匮要略案例教学的一些做法, 与同道交流、探讨。
医案工作的汇报
7.黄仰模,刘浩,姜迎萍.病案讨论教学法在 《金匮要略》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8,26(6):1135 . 8.刘清平,林昌松.浅谈名医验案在《金匮 要略》教学中的引入.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13(11):109-110.
4 金匮要略案例见习实习门径 5 金匮要略案例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授课教师中心发言, 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学生发言的面要 宽,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讨论中去,充分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进行小结。
医案工作的汇报
在床边教学中,带教教师诊察病人后, 带教教师扼要报告病人的临床资料, 并作简短的中心发言,引导学生对病 人的诊断、辨证、病因病机、治法、 方药等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教师小 结。
医案工作的汇报
3 有关论文
1.刘丽娟,刘清平,陈光星,等. 《金匮要 略》教学医案引入技巧小议.中国中医药现 代远程教育,2012,10(09):58. 2.黄仰模,黄奕蕾.从金匮要略医案谈金匮 要略案例式教学.中外健康文摘,2011 (43):90-91. 3.雷旭杰,刘晓玲,林昌松. 案例式教学在 中医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11,9(01):75.
医学信息学论文:关于医案 工作和金匮要略案例教学的
汇报
关于医案工作和金匮要略 案例教学的汇报
黄仰模(1946-),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 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 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综合科主任。从事 教学、临床44年,擅治内科杂病、内分泌病、风 湿病等;主持各级科研与教学课题多项,获教学 成果、科研成果多项;获省教学二等奖、校科研 二等奖、新南方教学优秀教师奖、广州中医药大 学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等称号。发表70余篇教研、 学术论文;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 要略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等教材、 专著26本。
授课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本例患者,前医多以祛风湿为主而效 不显,而患者患病日久,正气已虚, 气血两虚,肾亦虚衰,故治疗应按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和“肾 主骨”之意,补气养血,补肾壮骨而 获效。此为运用金匮要略扶正思想治 疗历节病之实例。(黄仰模治案)
医案工作的汇报
一、关于医案工作的汇报 1 教材编写《金匮要略•案例版》(姜 德友,黄仰模.科学出版社,2007)。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材。 2 教学课题 经典与临床方向班开展 金匮要略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 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立项,
医案工作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