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复习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复习 时 化学平衡状态优秀PPT完整PPT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标志: (1)速率:v正=v逆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注意:
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若某一物理量在平衡 建立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则该物理量可以作为可逆反 应已达到平衡的标志,否则,不可以。
4.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对于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如果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逆反应速 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容器内总生物质成的量物不随的时间浓而变度化 ,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
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
速
率
v正
v逆
时间
注意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微观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宏观特征: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2)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分 的含量一定。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 新的平衡。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注意:
(1)对于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 作一个常数,改变它们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所 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2)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 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 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小于原 平衡状态。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数据表明:N生H3%成随着物压强的的增浓大而度增大,,即逆平衡反向正应反应速的方率向移减动。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化学平衡复习课件
k1
2
c 2 ( NO ) c(O 2 )
c( N 2O 4 ) K2 2 c ( NO 2 )
2NO2 (g)
N2O4 (g)
N2O4 (g)
2NO (g) +O2(g) c( N 2O 4 ) K3 2 c ( NO) c(O 2 )
c 2 ( NO 2 ) c( N 2 O 4 ) 2 2 c ( NO ) c(O 2 ) c ( NO 2 ) K1 K 2
生成物D: c平(D) = c0(D) +△c(D)
(3)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 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A):△c(D)=a:d
例: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0mol混合物充 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H2)=0.0080mol/L,求: (1)反应的平衡常数 (2)其它条件不变,充入的H2(g)和I2(g)各0.20mol,求 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方法:三段式 答案:
K≥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K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 较完全)。
(4) 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 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反应: mA (g)+nB(g) pC(g)+qD(g)
c (C )c ( D) QC m n c ( A)c ( B)
p
3.平衡常数的单位 对于反应: mA (g)+nB(g) pC(g)+qD(g)
cp(C)· q(D) c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 cm(A)·n(B) c 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
2
c 2 ( NO ) c(O 2 )
c( N 2O 4 ) K2 2 c ( NO 2 )
2NO2 (g)
N2O4 (g)
N2O4 (g)
2NO (g) +O2(g) c( N 2O 4 ) K3 2 c ( NO) c(O 2 )
c 2 ( NO 2 ) c( N 2 O 4 ) 2 2 c ( NO ) c(O 2 ) c ( NO 2 ) K1 K 2
生成物D: c平(D) = c0(D) +△c(D)
(3)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 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A):△c(D)=a:d
例: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0mol混合物充 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H2)=0.0080mol/L,求: (1)反应的平衡常数 (2)其它条件不变,充入的H2(g)和I2(g)各0.20mol,求 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方法:三段式 答案:
K≥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K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 较完全)。
(4) 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 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反应: mA (g)+nB(g) pC(g)+qD(g)
c (C )c ( D) QC m n c ( A)c ( B)
p
3.平衡常数的单位 对于反应: mA (g)+nB(g) pC(g)+qD(g)
cp(C)· q(D) c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 cm(A)·n(B) c 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教学课件
衡
①容器内N2、H2、NH3三者共存 ②容器内N2、H2、NH3三者浓度相等 ③ 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比恰为1:3:2
状 态 的 判
④t min内生成1molNH3同时消耗0.5molN2
断
⑤t min内,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 H2
⑥ 某时间内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
A. 加入催化剂
Z%
B. 增大Y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 增大体系压强
b
a
0
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学目 标
• 课标要求: • 1、知识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 让学生认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 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 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 活领域的认识。
S2O32 - + 2H + → S ↓ + SO2 ↑ + H2O
(2 )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变浑浊的先后顺序是:D__C___A____B_
A.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5ml,反应温度为10OC B.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10OC C.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30OC D. 0.2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30OC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任 务 02
2.1 化学平衡的建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反应刚开始时:
速
率 v
v正
v逆
0
反应过程中:
v正 = v逆
化学平衡状态
t1
时间t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 大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高
炉尾气中CO的比例,原因是:
C+CO2
2CO是一个可逆反应,不
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在
高炉中Fe2O3与CO的反应也不能全部转 化为Fe和CO2。
任 务 01
×100%
课堂检测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表示正、逆
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教学》课件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可以 02 调节化学平衡,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在制药、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化学平衡的计 03 算和分析对于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意
义。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01 化学平衡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大气 中温室气体的平衡、水体中污染物的平衡等。
02 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迁移转化 规律,可以预测和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有效的治 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平衡图解法
通过作图和观察图像,利用平衡 常数和温度的关系,求出平衡常
数和温度的关系。
代数法
通过建立化学平衡的代数方程组 ,求解未知数。
微分法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建立微分方程,求解未知数。
04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 01 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等。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等。
05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原理,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 理解。
实验原理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实验 将通过具体反应来展示化学平衡的形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反应容器、温度计、搅拌器、可逆反应的试剂等。
《化学平衡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化学平衡的原理 • 化学平衡的计算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化学平衡的移动复习课件
⑶温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 _吸__热__反_应__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放__热__反__应_的方 向移动。 注意:
只要是升高温度,平衡一定移动,且新平衡状态的速率
> 一定________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反之亦然。
⑷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状态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在速率改变 过程中,始终保持着v正= v逆。
NaCl、NaHSO3、NaHCO3、NaHS…… 溶 液 以 除 去 可 能有的酸性气体,且抑制要收集气体的溶解。
2溶解平衡NaNO3 s
(加热促进溶解)
Na NO3H 0
Ca OH s Ca2 2OH ?H 0 2
(加热溶解度降低)
3电离平衡如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改变
平衡 条件
v 正= v 逆
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程度相同(v 正 = v 逆)
速 率 改程 变度
不 同
平衡不移动 v 正 > v 逆,平衡右移 v 正 < v 逆,平衡左移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⑴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_增__大__反__应_物__浓__度__或__减_小__生__成__物__浓_度_,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__大__生__成__物_浓__度__或__减__小_反__应__物__浓_,度
所以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但使用催化剂可改变达到化 学平衡所需的时间。
3、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1)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如 浓、度 、压强
或 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
移动。
(2)适用
①该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
化学平衡复习课PPT课件
A. 20 mol·L-1·s-1
B. 40 mol·L-1·s-1
C. 60 mol·L-1·s-1
D. 15 mol·L-1·s-1
2020年10月2日
5
二、化学平衡
①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
概 念
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
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才能应用
浓 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物浓度,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影响 移动 因素
压 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 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温 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 方向移动
2020年催10月化2日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率
其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影 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
响
因
素 2020年10月2日
2
活化分子 内因(决定):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有效碰撞
影
响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
因
应速率
素
压强: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可以增
外 大反应速率
因 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加正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 率
NaCl 801 1413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推知用Na与KCl反应制取 金属钾的适宜温度是( B
A. 低于770℃
B. 850℃
C. 高于882.9℃
D. 1413~1500℃
2020年10月2日
14
[例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p2<p1,逆反应放热 C.p2>p1,正反应吸热
B.p2>p1,正反应放热 D.p2<p1,逆反应吸热
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 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加催化剂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C ) A. 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
B. C.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 率 D. 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 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已知 Fe+2Fe3+==3Fe2+)
D.1.9
2. 下图是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
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影响该平衡的原因是( D )
A.
B.
C.
D.
B
[例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0.25
,c= 1.5
(3)a、b、c取值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
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______a_+_c_=_2______、 b+c/2=_1__________。
如上述反应改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进行,又如何?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24
其它因素:略
某温度时,在2 L的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Z的
平均速率分别是( D )
A. 3X+Y
2Z 0.05 mol·L-1·min-1
B. 2X+Y
2Z 0.1 mol·L-1·min-1
C. X+2Y
Z 0.1 mol·L-1·min-1
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
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如 果a、b、c取不同的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
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含量仍与
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 2
(2)若a=0.5,则
b=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平衡 移动
反应 物转 化率
方程 式
反应 特征
MA(g)+nB(g) pC(g)+qD(g)
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瞬间
达到新平 衡前
平衡 移动
反应 物转 化率
m+n> p+q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m+n< 改变 增大压强 p+q 压强 减小压强
m+n= p+q
任一 催化 反应 剂
率
其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影 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 响 因 素
活化分子 内因(决定):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有效碰撞
影
响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
因
应速率
素
压强: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可以增
外 大反应速率
因 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加正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 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单元复习
一、化学反应速率
意 义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 学 反 应
表 ①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 示 生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方 ②公式:V = △C/△t
法 ③单位:mol / L · min 或 mol/L · s
速
④用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2)
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例4]可逆反应:2A(g)+B(g) 2C(g)在温度分别为
T1、T2,压强分别为p1、p2条件下测得C的体积分数与时间
某温度下,C和H2O(g)在密闭容器中 发生下列反应:
C(s)+H20(g)
CO(g)+H2(g);
CO(g)+H20(g)
C02(g)+H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H2)=1.9 mol/L,c(CO)=O.1
mol/L,则CO2的浓度( B )mol·L-1
A.O.1
B.O.9
C.1.8
立新平衡
平衡移动
影响移动因素
平衡 移动
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 结果:速率、各组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方向 V(正)=V(逆)原平衡不移动
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才能应用
浓 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物浓度,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时生成3n mol 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方程 式
mA(g)+nB(g) pC(g)+qD(g)
反应 特征
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瞬间
达到新平 衡前
v正 V逆 V正与v逆
气体液中 的反
改变 浓度
减小c(C) 增大c(C) 减小c(A)
应适 用
增c(A)减c(C)
正向 放热 改变 正向 温度 吸热
2019SUCCESS
THANK YOU
2019/5/24
D. X+3Y
2Z 0.05 mol·L-1·min-1
C
二、化学平衡
①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
概 念
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
化
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衡状态
学
动:动态平衡
平 衡
特 征
定:外界条件一定,各组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而建
影响 移动 因素
压 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 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温 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 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体积不变容器中的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
的标志是( AB )
A. A、B、C
B.
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
A.p2<p1,逆反应放热 C.p2>p1,正反应吸热
B.p2>p1,正反应放热 D.p2<p1,逆反应吸热
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 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加催化剂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C ) A. 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
B. C.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 率 D. 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 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已知 Fe+2Fe3+==3Fe2+)
D.1.9
2. 下图是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
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影响该平衡的原因是( D )
A.
B.
C.
D.
B
[例1]在一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 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0.25
,c= 1.5
(3)a、b、c取值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
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______a_+_c_=_2______、 b+c/2=_1__________。
如上述反应改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进行,又如何?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24
其它因素:略
某温度时,在2 L的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
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Z的
平均速率分别是( D )
A. 3X+Y
2Z 0.05 mol·L-1·min-1
B. 2X+Y
2Z 0.1 mol·L-1·min-1
C. X+2Y
Z 0.1 mol·L-1·min-1
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
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如 果a、b、c取不同的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才
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含量仍与
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填写下列空白:
(1)若a=0,b=0,则c= 2
(2)若a=0.5,则
b=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平衡 移动
反应 物转 化率
方程 式
反应 特征
MA(g)+nB(g) pC(g)+qD(g)
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瞬间
达到新平 衡前
平衡 移动
反应 物转 化率
m+n> p+q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m+n< 改变 增大压强 p+q 压强 减小压强
m+n= p+q
任一 催化 反应 剂
率
其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影 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 响 因 素
活化分子 内因(决定):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有效碰撞
影
响
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
因
应速率
素
压强: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可以增
外 大反应速率
因 温度: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催化剂:加正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 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单元复习
一、化学反应速率
意 义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 学 反 应
表 ①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 示 生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方 ②公式:V = △C/△t
法 ③单位:mol / L · min 或 mol/L · s
速
④用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2)
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例4]可逆反应:2A(g)+B(g) 2C(g)在温度分别为
T1、T2,压强分别为p1、p2条件下测得C的体积分数与时间
某温度下,C和H2O(g)在密闭容器中 发生下列反应:
C(s)+H20(g)
CO(g)+H2(g);
CO(g)+H20(g)
C02(g)+H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H2)=1.9 mol/L,c(CO)=O.1
mol/L,则CO2的浓度( B )mol·L-1
A.O.1
B.O.9
C.1.8
立新平衡
平衡移动
影响移动因素
平衡 移动
原因:反应条件改变引起 结果:速率、各组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V(正)>V(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方向 V(正)=V(逆)原平衡不移动
V(正)<V(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才能应用
浓 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物浓度,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时生成3n mol 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方程 式
mA(g)+nB(g) pC(g)+qD(g)
反应 特征
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瞬间
达到新平 衡前
v正 V逆 V正与v逆
气体液中 的反
改变 浓度
减小c(C) 增大c(C) 减小c(A)
应适 用
增c(A)减c(C)
正向 放热 改变 正向 温度 吸热
2019SUCCESS
THANK YOU
2019/5/24
D. X+3Y
2Z 0.05 mol·L-1·min-1
C
二、化学平衡
①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
概 念
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
②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
化
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衡状态
学
动:动态平衡
平 衡
特 征
定:外界条件一定,各组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而建
影响 移动 因素
压 强:增大(或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 小(或扩大)的方向移动
温 度: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或放热) 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体积不变容器中的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
的标志是( AB )
A. A、B、C
B.
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