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节 百家争鸣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理想观念,没有统一的国家制度,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 对宽松自由 (3)经济:奴隶制(井田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 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4)人才:私学的兴盛(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造就了一批知识分子。 (5)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6)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第 1课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 人物和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 家思想的形成。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
1、概念呈现
2017/10/12 33
2.战国庄子
(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
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 (2)提出“齐物论”,追求“逍 遥”自得的精神境界。 (3)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 书中。
2017/10/12 34
思想评价 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 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 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 领域 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 主要内容 是“齐论”。“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 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 1."道"是万物的本源 思 哲学 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 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 想 思想 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 2. 朴素辩证法思想 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 学 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 政治 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 说 “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主张 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 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 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
材料
1、子曰:“仁者爱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子曰:“有教无类。” 4、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依据前面材料、结合教材回答孔子的主要成就和 文化贡献。
领域
政治 思 “为政以德”(德治) 思想 想 “敬鬼神而远之”(务实) 学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 说 教育 思想 发展 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礼”是一种外在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儒家的“礼治” 儒家的“礼治” 的根本含义为“异”,即 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 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 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 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 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3、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先秦 儒家集大成者
阅读下列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
稷下学宫
战国时代,齐都 临淄的稷下学宫, 是当时学术文化的 交流中心和诸子百 家争鸣的重要场 所。稷下学宫的创 建,稷下百家争鸣 的展开,不仅形成 稷下百家争鸣 了先秦百家争鸣的 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 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 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 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 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 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 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把“仁”(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 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 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弟(悌: 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忠(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
“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A、包含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含 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暴政,具有 一定的进步性。 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伦理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实质:维护奴隶制 C、“爱人”是由阶级性的 反对苛政和任意 的等级秩序 主要内容 刑杀,有利于缓 和矛盾,构建和 “仁”(核心)和“礼” 谐社会秩序。
2017/10/12 26
知识归纳:
荀子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 “君舟 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唯物思想
结合孔子与荀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 析孔子与荀子的“礼”有什么不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提 倡“礼”是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 目的的;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 提倡“礼”的目的是缓和农民与 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 能适应社会需要。
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恕( “恕”要求
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
(中国古代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礼,这“礼”既指 周礼的礼节、仪式)、知(“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 勇(指果断、勇敢)、恭(指为人处世要谦恭)、宽(指处事要宽松,存 心要宽厚,待人要宽容)、信(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敏(做事 勤敏)、惠(仁惠,对人的给予)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 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想为 如什 此么 活会 跃在 的春 局秋 面战 呢国 ?时 期 出 现 思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特征: (1)思想自由,思想家有创新精神 (2)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 变的生活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期,没有统一的思想信念,没有统一
2017/10/12 28
【探究】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比较
人物
治国理念 “仁”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历史观 克己复礼,较 保守
孔子
“为政以德” 性相近
孟子
荀子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主张社会进步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性恶论 主张社会进步
结论:他们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都以“仁”为核心,提出民本思想,对人性进行研究;但是孔 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统治,而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孔子的思 想是保守的,而孟子、荀子的思想则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
孔子在汉城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柏林
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 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 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是中国哲学最具影 响力的代表,他闪烁着智慧 的人生哲理不 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 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 影响。 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
“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 阴阳(邹衍)、杂(吕不韦)、名(惠施、公孙龙)、纵横(张仪、 苏秦)(+兵(孙膑、吴起)、小说家(小说家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 谈巷语的人)等十家)或(+农(许行)=九流+小说家=十家+ 兵、医=十二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在前 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表现为合流,争鸣是在 争鸣中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争鸣只是探讨问 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说说孔子的名言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德不孤,必有邻。
2017/10/12 20
放眼世界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一)儒家学派
1、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2017/10/12 9
思考: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为政》 孔子在政治上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除了“仁 ”和“礼”外还要注重什么?
德治
儒家的“德治” 儒家的“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 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 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 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 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 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孔子的介绍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 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长九尺六寸, 俗谓长人而异之。”
2017/10/12 10
《论语· 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 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 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 去努力的。 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 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 话去做。
2、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 子——继承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知识归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主要思想
孟子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意义,影响深远。
文化贡献
孔子的活动
整理六经:《诗》、 《书》、《礼》《易》、 《乐》、《春秋》
留下言论集:《论语》
2017/10/12
1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对孔子这段言论,你有什么感想?
2017/10/12
讲析:孔子这段言论,用简单的几句话 来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 做学问的经验: 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 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 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 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 完善自己的一生。 19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伦理道德: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 税) 个人修养: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二)道家学派(老庄之学)
1、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阅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列材料: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 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老子的思想 主张:
(1)“道”是世界根本。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 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都是无条件 的。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 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3)“无为而治” (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 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