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位阀与电磁阀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保位阀是阀位保护装置。当仪表的气源压力中断或气源供给系统发生故障时,保位阀能够自动切断调节器与调节阀气室或定位器输出与调节阀气室之间的通道,使调节阀的阀位保持原来的控制位置,以保证调节回路中工艺参数不变。这样,介质的被调作用不中断,故障消除后,保位阀立刻恢复正常位置。

图8-33所示为一个气动保位阀的结构原理。当气源信号进入气室B时,作用在比较部件2上的力与弹簧1的作用力进行比较。正常状态时,膜片比较部件的推力大于给定弹簧的力,此时平板阀3抬起,打开喷嘴4,通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气源发生故障而供气中断时,B室压力下降,在弹簧力作用下,平极阀芯盖住喷嘴,切断了气室A与输出口的通道。也就是将气动执行机构的气室密封住,使调节阀的工作位置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起到保持阀位的作用。

2 、TN-C:三相四线制供电,分别引出L1,L2,L3,PEN。PEN为【保护接零】方式,即设备外壳连接到工作零线上(通常PEN 要在用电侧进线处做重复接地)。节省线路有色金属,工业供电常用(三相负荷相对平衡运行时,PEN线上的电流一般不太大),民用建筑不用。

TN-S:三相五线制供电,分别引出L1,L2,L3,N,PE。N为工作零线,PE为专用【保护接地】线,即设备外壳连接到PE上。因为用5线配电,有色金属用量大,多为民用建筑配电选择方式,对于大量单相负荷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因为N为专用,平时PE不导电,安全性好。

TN-C-S:变压器引出为TN-C方式,在某级配电系统开始将PE与N从PEN中区分开(二者此后不得再见面握手),也就是该分歧点之前为TN-C型式,此后类似TN-S(不是真正的TN-S)。对于要求不严格的民用建筑可以选用,如变压器及一级配电用TN-C,在建筑电源进线总箱处将PE从PEN中分离,建筑二级配电仍为5线制。

无论什么方式,变压器的中性点一般都是接地的(包括外壳),所以对变压器来说,PE、N是连接在一起的。

补充:

对变压器,TT、TN-S中性点接地方式相同,比如用扁钢将变压器外壳接到【总接地装置】上,变压器的N排也与之连接(可以有不同做法),但通过工作电流的N线(到开关柜)和五线制的PE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仍是铜排、母线。

TN-S系统中,PE、N是共同接到变压器(已经接地的)N端的。

3 、电磁流量计由传感器和转换器两大部分组成。传感器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测量管上下装有励磁线圈,由转换器提供励磁电流产生磁场充满测量管道,一对或多对电极装在测量管内壁(与磁场方向垂直)与液体接触来检测并引出感应电动势,通过电缆送到转换器进行信号处理。测量管内壁安装有绝缘衬里,形成高阻抗非磁性测量管道。衬里与被测流体接触,不同腐蚀性、磨损性和温度的流体选用不同类型的衬里。

智能电磁流量计测量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导电液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

体中产生感应电势,其感应电势E为:

E=KBVD

式中:

K---------------- 仪表常数

B---------------- 磁感应强度

V---------------- 测量管道截面内的平均流速

D --------------- 测量管道截面的内径

测量流量时,导电性液体以速度V流过垂直于流动

方向的磁场,导电性液体的流动在测量电极上感应

出一个与平均流速成正比的电压,由此可以得出通

过管道的体积流量为:

Q=0.785DE / KB

式中:

Q---------------- 体积流量

E---------------- 感应电压

由此式可知,当测量管结构、磁场磁感应强度一定

时,体积流量与感应电势成正比。测量出感应电压

就可得到流过管道的体积流量。将感应电压信号通

过一对或多对与液体直接接触的电极检出,并通过

电缆送至转换器通过智能化处理,然后LCD显示

或转换成标准信号4~20mA、频率信号或Hart协

议通讯的输出。

4 、OPC全称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它的出现为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建立了桥梁。在过去,为了存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每一个应用软件开发商都需要编写专用的接口函数。由于现场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产品的不断升级,往往给用户和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通常这样也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集成商和开发商急切需要一种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开放性、可互操作性的即插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OPC标准应运而生。OPC标准以微软公司的OLE技术为基础,它的制定是通过提供一套标准的OLE/COM接口完成的,在OPC技术中使用的是OLE 2技术,OLE标准允许多台微机之间交换文档、图形等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