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d90e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7.png)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内容和结构,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内容和结构,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上下五千年》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教具:PPT、课件、课堂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展示一幅中国历史的时间轴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探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Step 2:导入新知(10分钟)Step 3:阅读活动(30分钟)选择教材中的一个章节或一个重要事件,请学生阅读,并在图表或文本中标记关键信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解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
Step 4:思辨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书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中国历史有持续五千年之久?中国历史中的哪些事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结论。
Step 5:写作活动(3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上下五千年》为素材,撰写一篇文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选取重点事件,如何组织文本结构等。
Step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提供互相的反馈和建议。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探索中国历史。
五、教学延伸1.设计相关扩展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并进行分享和讨论;2.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和厚重性;3.包括《上下五千年》的相关题材和内容的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和讨论,拓宽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和写作成果等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思辨能力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大课堂展示,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写作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包括描述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4c7325f0e7cd1842536ef.png)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
《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根据书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
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读书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有计划地读完规定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3、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
4、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件的看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配影像背景。
、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加上宏大的影视背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带入那一幅历史画卷中,很快地进入了情境,有利于本课的交流。
二、回顾课前任务,概谈读书体会。
课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
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
![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93ca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b.png)
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篇:一.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上下五千年阅读指导教案一、以“朝代歌”导入1、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朝代歌》,还记得吗?谁来背背看?出示《朝代歌》,齐读。
同学们,假如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年龄,我们的国家已经将近5000岁啦!二、回顾故事内容,接受考查。
1、前一段时间大家阅读了《上下五千年》的上古——秦汉部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老师今天先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2、学生抢答。
根据图片提示回忆你所读过的《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说故事的内容。
(1)荆轲刺秦王(2)黄帝战蚩尤(3)武王伐纣(4)苏武牧羊3、老师再来考考你,谁能将这些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1)黄帝战蚩尤——上古(2)武王伐纣——周朝(3)荆轲刺秦王——战国(4)苏武牧羊——汉朝老师想听听,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么多内容的?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把你做得好的地方展示给大家看。
小结:读书做记号,把认为重要的地方用各种符号画出来。
板书:做记号勤于摘抄;板书:摘抄师推荐读书笔记:同学们,我们读不同的书,就可以做不同的笔记。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简单的笔记,可以边读边归类,把朝代与故事名对应起来记录。
板书:归类大家看这个表格。
出示:表格秦朝秦始皇筑长城张良博浪沙行刺密谋沙丘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拉起了子弟兵小结:这样的读书笔记能让大家对朝代及主要的历史事件有个清晰的梳理,你学会了吗?三、交流人物之最最近,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在读《上下五千年》,读着读着,仿佛一个个人物都鲜活了起来。
我仿佛看到了正在跋山涉水的神农氏;看到了击剑而歌的冯愋;看到了一腔悲愤的屈原;看到了与人们意念中的“鬼”做斗争的王充。
相信你也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情绪涌上心头,敬佩、鄙视、同情、憎恶、惋惜……那就来说说你的感受吧!我最敬佩的人是,因为。
五年级上册 实践活动: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活动设计
![五年级上册 实践活动: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943a6d27d3240c8447efef.png)
实践活动(一)备课时间:活动内容: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
活动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活动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贡献。
活动难点: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活动方法:讨论法、谈话法。
活动准备:书《上下五千年》年。
活动进程: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包括课内外),选择自己喜欢的讲给大家听。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
该书作为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当代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集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
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00多个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1900——1972),浙江宁波人。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家。
他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3、教师选择《上下五千年》中一两个故事读给同学听。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1、上下五千年的版本很多,读的时候要有选择。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随手记下自己感想体会,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以供以后翻阅。
3、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主要是坚持每天看,读书进度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不宜太快。
三、后继活动,巩固阅读效果。
在了解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之后,可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
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
《上下五千年》教案
![《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250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2.png)
观众互动
观众可参与投票、点评等 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
提问与答疑环节
课前预习提问
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将疑问或感兴趣的问 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出。
课中随机提问
教师可在讲解过程中随机提问学生,检验 学生听讲情况和理解程度。
课后答疑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或新产生 的疑问,进行课后答疑和指导。
04
秦汉时期
阐述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兴起及盛世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三国两晋南北朝
概述三国鼎立、两晋兴衰、南北朝对峙的 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
经典故事选读
屈原投江
讲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解读《离骚》等作 品,理解其爱国情怀和文学成就。
卧薪尝胆
介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引导学生 体会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精神。
题型多样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分标准及权重分配
知识掌握程度(60%)
评估学生对《上下五千年》相关知识 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包括重要事件、 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能力(20%)
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和 分析等。
代背景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历史剧表演等多种教学 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爱 国情怀,使其形成正确的 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总览与导论(1课时)
介绍《上下五千年》的背景、意义及学习方法。
表达能力(10%)
评估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答题 的逻辑性、条理性等。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d3fa5bceb19e8b8f6ba7b.png)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
《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根据书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
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读书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有计划地读完规定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3、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
4、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件的看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配影像背景。
、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加上宏大的影视背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带入那一幅历史画卷中,很快地进入了情境,有利于本课的交流。
二、回顾课前任务,概谈读书体会。
课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
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
![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ae1e1cad02de80d5d84034.png)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2.使学生学会精读文章中集中表现思想情感的语句;3.指导学生归纳“读好一个故事”的基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读好一个历史故事”的方法。
并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同学们,在我校刚刚过去的读书节中,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演讲、朗诵和习作比赛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老师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了不起!但是我们要把读书渗透在课下的每一分钟。
出示《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抽生有感情朗读。
男女生对读。
齐读。
一、齐读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二、播放课本中学过的历史故事图片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课前所读的四句话写的是哪本书的主要内容吗生:《上下五千年》师:上节课我推荐大家阅读了这本书,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猜。
”2.出示图片,学生猜名字。
《开天辟地》《大禹治水》《虎门销烟》《郑和下西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李广射虎》《卧薪尝胆》三、指导读好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同读一个故事,分享读书方法。
1.过渡:同学们,通过猜刚才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历史故事、是按一定顺序猜的。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打开书一看究竟了。
2.但“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怎样才能把一页书好好的消化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点拨。
阅读《上下五千年》优秀教学设计
![阅读《上下五千年》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b9419376baf1ffc4fad8d.png)
我读书,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看大屏幕,播放世界读书日公益广告师:我爱阅读,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宝学之士,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生: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则的口号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根据市小学阅读工程必读书目的推荐。
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中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师:你真把书读到心里面去了,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齐背朝代歌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课件出示故事,生猜故事名字。
师:看了你们的表现,老师真高兴,不但你们的概括能力提高了很多,还能在读书的同时也加入自己的思考,真棒!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两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小结:主编推荐这本书,就是给渴望了解历史的青少年一份厚礼,这些优秀的代表,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光彩。
当我们重温这五千年的历史时,不禁为之而自豪,下面进入第三环节;5、播放《昭君出塞》四、交流读书方法1、你打算怎样读这本书呢?2、同座或分小组交流读书方法。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学设计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1095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5.png)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被认为是学生认识世界、增强语言能力和拓宽视野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提高他们对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了解,本文将设计一套阅读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历史阅读材料:选择一些有关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章、故事或者传记作为教学材料,确保内容准确、权威。
2.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
3.阅读理解: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4.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撰写一篇与上下五千年历史相关的作文。
可以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者对历史发展的思考。
五、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材料,并准备相关问题。
3.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所给材料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可以通过解释关键词、提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等方式进行。
4.阅读理解: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5.讨论与交流: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6.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
7.作品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让其他同学了解并进行互动。
六、教学评价1.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评估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写作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3.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的积极程度。
七、拓展延伸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自主扩展阅读,鼓励他们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深入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
![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c114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e.png)
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上下五千年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
《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根据书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
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读书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有计划地读完规定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3、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
4、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件的看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配影像背景。
1、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加上宏大的影视背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带入那一幅历史画卷中,很快地进入了情境,有利于本课的交流。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40a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0.png)
《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下五千年》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框架,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上下五千年》2.多媒体设备3.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上下五千年》的作者、出版背景以及本书的基本内容。
2.阅读第一篇:中华文明的起源让学生阅读第一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讨论篇目中的重点事件,如:炎黄子孙、夏商周等。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第一篇中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1.阅读第二篇:春秋战国时期让学生阅读第二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讨论第二篇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篇中的历史事件,如: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战国七雄争霸等。
3.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第三课时1.阅读第三篇:秦汉时期让学生阅读第三篇,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讨论第三篇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第三篇中的历史事件,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如:中央集权制度、丝绸之路等。
第四课时1.阅读第四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让学生阅读第四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讨论第四篇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第四篇中的历史事件,如:三国争霸、淝水之战等。
3.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漫画或手抄报。
第五课时1.阅读第五篇:隋唐时期让学生阅读第五篇,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讨论第五篇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第五篇中的历史事件,如:隋唐盛世、安史之乱等。
中国上下五千年教案
![中国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9f70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9.png)
中国上下五千年教案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为丰富历史遗产的国家之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普及中国的历史文化,本教案将以中国上下五千年为主题,呈现给学生们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机会。
【导入部分】1. 导入活动:播放国内知名历史纪录片的片段,以唤起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入话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如“你知道中国有多久的历史吗?”或是“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什么了解?”【第一部分:夏、商、周】(800字)介绍夏、商、周三大朝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内容。
可以配以图片资料或视频展示,让学生对这三个朝代有个直观的了解。
【第二部分:秦汉】(700字)概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朝的兴起,注重介绍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以及对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介绍汉朝的重要出现和对后世影响的历史事件。
【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600字)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军事形势的演变,以及文化艺术、科技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部分:隋唐】(600字)介绍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地位、政治制度、国家经济、文化繁荣等,特别突出唐朝的开放政策和世界影响。
【第五部分:宋元明清】(700字)概述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历史演变,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尤其要突出明朝的海上贸易和清朝的国家治理。
【第六部分:现代史】(400字)简要介绍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等现代史事件,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总结部分】1. 小结历史:对整个教案进行简要回顾,总结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2. 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在本次教案学习中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新认识和收获。
3. 拓展学习:提出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的途径,如阅读相关历史著作、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8fec4ce2f0066f53322a2.png)
五年级语文《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理念:《语文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外阅读,并对各年级学生的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
《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性极强,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根据书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节外阅读汇报交流。
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读书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前有计划地读完规定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学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重要历史故事及人物。
2、学习按时代记忆历史的方法,继续养成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3、学习多角度写读书感言。
4、激发、培养学生读史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汇报交流,了解每阶段的主要历史故事及人物,初步学会表达自己对这些人物、事的看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充分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部分,做好读书笔记。
2、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配影像背景。
、同学们,五千年对于宇宙是一瞬间,而对于中华民族却是一条漫长的历史长河,这条长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沧海桑田、江山更替中,在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上下五千年,谱写了一首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浩然正气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上下五千年》,走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畅谈我们心中无尽的感言。
【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加上宏大的影视背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带入那一幅历史画卷中,很快地进入了情境,有利于本的交流。
二、回顾前任务,概谈读书体会。
前老师让大家阅读《上下五千年》(上古——秦汉)的故事,都读了吗?有人说,读史书是枯燥无味的,你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体会。
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了解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不知道整个人类的命运及其发展过程,是多么遗憾的事!【设计意图】史书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枯燥的,然而事实怎样,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自己读《上下五千年》的体会,不难发现,一定有很多书迷。
上下五千年课教案
![上下五千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36c4765ce0508763213ff.png)
课外阅读备课授课内容课题《上下五千年》课时第1课时介绍课1、让学生初步认识《上下五千年》及作者,认识《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公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授课目的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经过导读,让学生连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3、经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录的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的授课重点过程中领悟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授课难点经过导读,让学生连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授课准备师生一人准备一本《上下五千年》活动设计一、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出示)2、过渡: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化:教五千年文化长河,积厚流光;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洋溢。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学事,出现了多少个气壮河山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过(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大禹治水》《休养生息》《李广射虎》《司马迁奋发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事的幻灯。
)程3、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
其实,它们还可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还有更多交口夸赞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板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二次备课二次活动设计备课二、简介《中华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好多同学已急不行待地对它进行了认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可能会说:1、我阅读了一下书目,发现书中的内容是准时间序次编排的。
与我们所背诵的朝代歌的时间相同。
2、《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各种版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了好多版本,时间也连续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国初期。
教师相机演示:(1)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案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9de194a7302768e9939c7.png)
读书交流《上下五千年》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让学生会运用阅读的方法读,读《中华上下五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3.让学好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交流中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以诗导入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句诗,谁来读一下。
师:这句诗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对,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爱学习,长大成为学富五车的宝学之士,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诗。
(齐读)师:我们班的读书口号是……生:我读书,我快乐师:在这则的口号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书。
根据市小学阅读工程必读书目的推荐。
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中上下五千年》,大家已读了一段时间,都读完了吗?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指名说)师:你真把书读到心里面去了,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二、精彩回放——我来描述你来猜1.你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形象特征或概括一个故事的大概内容,猜人名或故事名。
2.学生出题,学生猜。
3.师:看了你们的表现,老师真高兴,不但你们的概括能力提高了很多,还能在读书的同时也加入自己的思考,真棒!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三、畅所欲言——点击人物论英雄1.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他们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请欣赏一组人物图片(出示图片)2.在这组图片中,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并适当评价一下。
3.两分钟作准备。
4.汇报交流:(林则徐)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无能,鸦片开始入侵,你知道鸦片的危害吗?道光帝为了维持统治,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从这段历史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说)经你们介绍,这些人物就变得栩栩如生,在老师头脑中越发清晰,还有自己崇拜的人吗?(指名说)小结:主编推荐这本书,就是给渴望了解历史的青少年一份厚礼,这些优秀的代表,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光彩。
五年级下册《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
![五年级下册《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139d15f0240c844768eaee19.png)
五年级下册《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优秀《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让同学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和作者。
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教学重点;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教学难点:让同学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介绍自身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请一两个同学讲中国历史故事。
3、小结并过渡:在我们祖国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了多少曲折动人的故事啊!在我们的课文中学过的就有不少,如:《大禹治水》《卧薪尝胆》《三顾茅庐》《郑和远航》等,这些故事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其实,这些故事就是老师手中拿这本《上下五千年》书里的。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璀璨的故事啊。
你知道哪些故事?你知道哪些课文之外的故事?你又想起哪些课文学过的故事?(这儿提到的不算)二、简介《上下五千年》和其作者。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
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资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和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
2、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
”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三、教师讲《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
进一步激发同学兴趣。
四、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
![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edd9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8.png)
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第一篇:上下五千年公开课教案《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2.使学生学会精读文章中集中表现思想情感的语句;3.指导学生归纳“读好一个故事”的基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4.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历史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读好一个历史故事”的方法。
并享受读书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同学们,在我校刚刚过去的读书节中,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演讲、朗诵和习作比赛中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老师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了不起!但是我们要把读书渗透在课下的每一分钟。
出示《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抽生有感情朗读。
男女生对读。
齐读。
一、齐读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二、播放课本中学过的历史故事图片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课前所读的四句话写的是哪本书的主要内容吗?生:《上下五千年》师:上节课我推荐大家阅读了这本书,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猜。
”2.出示图片,学生猜名字。
《开天辟地》《大禹治水》《虎门销烟》《郑和下西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李广射虎》《卧薪尝胆》三、指导读好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一)同读一个故事,分享读书方法。
1.过渡:同学们,通过猜刚才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历史故事、是按一定顺序猜的。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
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打开书一看究竟了。
2.但“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怎样才能把一页书好好的消化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其实,它们还只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
(板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简介《中华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许多同学已迫不及待地对它进行了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可能会说:
1、我浏览了一下书目,发现书中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与我们所背诵的朝代歌的时间一样。
2、《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各种版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了很多版本,时间也延续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国初期。
教学方法
1、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3)教师选择《上下五千年》中一两个故事读给学生听。
2、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上下五千年》有多种版本,在布置阅读时要视具体情况不要统一规定某种版本,以免增加学生负担。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成语是我们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很多的成语就源于这些故事,所以我们也应多积累成语的来源,成语的喻义等。
(3)这是一本历史读物,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又一代,涌现出的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读这本书,我想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但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像奸臣秦桧、窃国大盗袁世凯那样的民族败类。所以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多借鉴,多思考,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好词佳句常积累历史知识要记牢
遇到疑惑善提问多读多思知识多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过渡语: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现在就看看用得怎么样了。(板书:课外活用)
2、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如:《苏武牧羊》,《王猛扪虱谈天下》、《王戎评李》、《诸葛恪添字得驴》、《白痴皇帝》、《指鹿为马》等。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
2、过渡:
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
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
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
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归纳读书方法。
(一)你打算怎样读这本书中呢?
1、学生汇报自己所学的读书方法。
(1)读通故事全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读懂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3)知道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4)品味并积累好的语言,好的段落;
(5)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6)常读常新,读而不厌,寻找新知。
(7)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也可全班学生选择一个故事,共同阅读)
3、指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
4、学生结合的内容、积累的成语、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方面来交流。)
5、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五)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只要同学们读完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一定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小组讨论怎么有效读完一本书。
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3、在扉页上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4、鼓励学生每周精选一篇故事,写读后感,持之以恒,做好读书笔记。
(在归纳方法的空白处补上板书:读书笔记需坚持)
(六)小结:
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七)作业
课后继续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中的故事,为《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交流会作准备。
(2)最早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汉达教授。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板书:林汉达。(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教师相机演示:
(1)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鸦片战争前。
(8)坚持写读书笔记(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2、过渡: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很不错。但同学们还发现这本书与我们所读的其他书有什么不同吗?针对这本书,同学们还有什么读书方法吗?
可引导同学们再从这几个方面说: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有许多的历史知识,跟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事情发生的朝代,人物,主要事件等有关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们不但要读,有时也应记一记。
(4)这本书不能作为历史教材来学,如果还想知道有关具体的事件的介绍,会有许多的资料可查,如:把《上下五千年》这一书中的内容与网络结合起来,查找收集资料,筛选整理加工成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读书卡片,相信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一种好的读书的方法。
(二)归纳总结读书方法:
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文章内容应理解读书感受能标注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重点: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难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导读先以我们课文里学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后介绍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说明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阅读《上下五千年》,旨在落实《标准》关于“少做题目,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和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