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魅力课堂”中语文课魅力之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魅力课堂”中语文课魅力之思考
有魅力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有魅力的语文课也一定是
让学生继承传统国学、彰显文学功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个人品质,提高国人素质、挖掘文学艺术魅力的魅力天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的“魅力课堂”又如何打造呢?
一、利用教材本身魅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语文教材与其它课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而每一篇好文章,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如果教者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选用教材,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去钻研教材:
1、钻研教材内容的自然美与社会美
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兴趣,如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借题发挥,他要通过游山阐明一个哲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苏轼的《石钟山记》,用一具体而生动的事实说明“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对的,他们的见解和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美好思想的结晶,因而是美的,优美的事物和思想感情加以挖掘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2、钻研教材内容的艺术美
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这类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也很多,如孙犁的《荷花淀》,写的是伟大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作者简直把那几个青年妇女那种纯洁的天真无邪的心理写活了,真是情态毕现,细致入微,作品充满诗情画意,象一首散文诗,既写了战争残酷和紧张,也写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乐观主义,他们的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思念、上进和欢笑。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都给人展现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好境界,让学生仔细领略,定能趣味无穷。
二、做生活有心人,做一名“情感”的语文老师。
语文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情感这把钥匙,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在爱的氛围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勃发。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我与地坛》《祭十二郎文》《陈情表》《项脊轩志》《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运用情感这把钥匙,来开启学生求知的心灵,使学生动情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去。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课:那天是感恩节,老师播放一首《老师的目光》,当学生们听完这首歌曲后,老师有用幻灯片放出自己对全班同学的祝福与期待,此时全班同学感动不已、激动不已,他们彼此注视着,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了感恩的真谛。此时,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师生之间的真情里。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告诉同学们,若心中有了感受,就把这份感悟记录下来大家一同交流。然后,老师点出了本节课的写作内容。聆听着轻柔甜美的音乐,学生们快速地用自己的笔描绘着此刻的心灵图画。下课铃声响起,当老师把“亲爱的同学们,感恩节快乐!”这一祝福献给大家的时候,班级响起了“老师,我们爱您!”的回声,并且为老师深深鞠了一个恭。这一情景让我也深受感动。可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真实的感受走进课堂,就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的情感得到真正地交融。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老师首先要把学生当作孩子般呵护,然后再把他们看成是求知的学生。如果教师不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学生的回报也是求不来的,更谈不上“亲其师,信其道”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利用语文文本这个有利的先决条件,教师教给学生的第一堂课应是:在自己得到爱的同时学习如何去爱别人。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想要成功,想要在语文教学中看到你的成果,那么就请你付出长久的关爱和真挚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施教,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的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