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孵化技术

合集下载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任务。

在孵化过程中,最后三天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以下是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孵化箱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7.5°C左右。

这样可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的热量或寒冷的影响。

2.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

在孵化箱内,湿度应该保持在60%到70%之间。

这有助于保持小鸡蛋内的水分和气体浓度适当。

3. 翻蛋: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将蛋翻转。

这有助于孵化箱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同时,也可以避免小鸡因为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导致畸形。

4. 增加通风: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增加孵化箱的通风量。

这有助于提高孵化箱内的氧气含量。

同时,也可以避免孵化箱内温度和湿度过高。

5. 监测孵化进度: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需要随时监测孵化进度。

特别是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发现小鸡蛋内的小鸟没有往外破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孵化小鸡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

在孵化小鸡的最后三天,对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

- 1 -。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养鸡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可持续性养殖项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饲养小鸡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孵小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孵小鸡的方法一、电褥子孵鸡法1、准备在火炕上用12根木条,根据需要做成一个立方体,用塑料布将立方体的六面全部包蒙好,除留一面不固定让人进出外其余全都寄存定在框架上。

在室内70厘米高处用木板或秫秸搭个架子、铺上碎干草并铺上草帘。

用木板做成长110厘米、宽65厘米的木框。

在贴炕处放3厘米厚的谷糖、铺两层订袋后放上固蛋框,框内再铺好塑料布、电褥子、棉褥子和床单。

2、孵化种蛋常规消毒后预热10小时、温度达26℃—27℃。

再将种蛋大头朝上摆好、放好温度计盖上床单、棉被再盖好塑料布包严。

并通过给电和停电使蛋温保持在37.8℃—38℃。

开始,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温度上下波动半度就应及时通过开关电源来调节。

湿度通过放水盘和喷洒热水的方法保持在60%—70%、每2—3小时翻蛋一次。

开孵第14天上摊。

先将蛋温提高到39℃、室温30℃,随上蛋随盖棉被。

孵化至19天开始破壳出鸡、此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并使之保持平衡、大部分鸡可自行破壳而出。

二、温水袋孵鸡法1、孵化用具长方形木框(长1.7米、宽0.8米、高0.17米)、棉被、温度计、塑料薄膜水袋等。

封口的水袋大小与木框相同,两头不封口的水袋尺寸略大于木框,以便袋内灌水后两头有向上折迭起来的余头。

2、操作方法把木框放在炕上、框底铺垫两层软纸,将水袋平放入框后框内四周与水袋之间塞上棉花或软布保温、然后往水袋中注入40℃的温水、使水袋鼓起4寸高。

把种蛋平放在水袋上,每个蛋盘装400—500个种蛋。

把温度计分别放在蛋面上和种蛋之间,用棉被将蛋盖严。

蛋温靠调节水袋中的水温。

第一周蛋温要保持38.5℃—39℃、第二周为38℃—38.5℃、18天后应降至37.5℃,蛋温超过39℃时则要向袋内加冷水,每次加水之前要先用一根胶管吸出等量的水、然后再加水。

小鸡孵化技术

小鸡孵化技术

小鸡孵化技术一、种蛋的选择种蛋应该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和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1:10-15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10;一半新鲜鸡蛋5-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看气室的大小,沙皮蛋、刚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和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二、种蛋的消毒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染病率和死亡率,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率强,水洗用量1‰,喷雾用量5‰,使用此药时,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三、室内温度和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四、装盘入孵装盘时应将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有孵化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入孵天数从温蛋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五.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六.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蛋;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18日胚龄~21日胚龄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7℃~37.5℃;出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4.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最后再拣1次雏,并扫盘;6.观察窗的遮光;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不利其他胚蛋出壳;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7.防止雏鸡脱水;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小鸡孵化步骤

小鸡孵化步骤

小鸡孵化步骤小鸡孵化过程步骤主要包括消毒、控温、控湿、通风、翻蛋、晾蛋、照蛋7个步骤:1.实施“双消毒”所谓的“双消毒”就是对孵化的机器设备消毒,对即将孵化的种鸡蛋也进行消毒,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

2.做好控温温度控制是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关键,这里可以采取懒人孵化法,也叫恒温孵化法,就是从第1天至第21天始终将孵化器内部温度控制在37.8度;也可以采取变温孵化法,主要保持“前高、中平、后低”的温度控制原则,前1-6天,温度控制在38.5℃,中间的4-16天温度控制在37.8℃,后面的17-21天温度控制在37.6℃。

3.控好湿度湿度的控制对于小鸡孵化也很重要,整个孵化过程中湿度按照“前高,中平,后更高”原则控制,也就是前1至7天,湿度控制为60-65%之间,中间的8-18天湿度控制为50-55%之间,后面的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

4.良好通风良好的通风是小鸡孵化过程中胚胎存活的基础,在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部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如果超过了1%,就有可能出现死的胚胎,或者孵化出弱雏。

5.定期翻蛋在整个21天的孵化期的前18天内,智能的孵化机器都会每隔2个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45℃。

6.适时晾蛋晾蛋就是指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孵化器打开,让孵化器的内部温度下降一些的操作,晾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

如果孵化条件在冬季或者早春,外界气温低,孵化器内温度适宜则可不晾蛋;如果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0℃,就需要在孵化中期时晾蛋。

7.适时照蛋照蛋是对孵化蛋进行体检,在孵化期间共照蛋3次,第一次白蛋在第五天,褐蛋在第七天照蛋,及时照出无精蛋、死精蛋、血坏蛋并清理出孵化器;第二次照蛋在第11天进行;第三次照蛋在第18天进行,同时根据种蛋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器的温湿度。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方法
孵小鸡有以下两种方法:
1.母鸡孵小鸡:母鸡在产蛋一段时间后,会找个有各种干草或者有稻草的地方抱窝。

这时需要找个纸箱垫些干草或稻草,然后放入鸡蛋,再把抱窝的母鸡放到里面。

2.机器孵小鸡:首先挑选种蛋,要选择新鲜、受精、个头均匀的作为种蛋。

然后给孵化器消毒,把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

最后,在温度为35-40℃的环境下进行孵化,孵化期间要定时翻蛋,每天翻大约5-6次。

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孵小鸡的方法。

孵小鸡的其他注意事项:
孵化前需要进行消毒,可以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或者用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孵化期间需要控制湿度,前期湿度大约为60%,后期湿度大约为70%。

如果孵化期间湿度不足,可以在孵化室内洒水或者使用加湿器进行加湿。

孵化期间需要注意翻蛋,防止出现死胚或者形成高低不平的鸡胚。

翻蛋的角度可以以90度为宜。

孵化期间还需要控制通风,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同时保持温度稳定。

孵化完成后,需要及时移走种蛋,清理消毒孵化室,为下一次孵化做好准备。

1。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的方法
鸡蛋孵化是将鸡蛋放入适宜的环境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

下面是常见的鸡蛋孵化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法:购买或制作一个专门的孵化箱,箱内设有恒
温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装置。

将鸡蛋放入孵化箱内,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孵化。

2. 温暖环境孵化法:将鸡蛋放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如温室、
温暖的房间等。

保持环境温度在37-38摄氏度,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使用湿毛巾或喷雾器增加湿度。

3. 媒质孵化法:将鸡蛋放在适宜的孵化媒质中,如稻草、刨花板、沙子等。

孵化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孵化器孵化法:使用专业的孵化器进行孵化。

孵化器具有恒
温和湿度控制功能,只需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适宜的参数,孵化器会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

无论使用哪种孵化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鸡蛋的质量要好,无破损和污染。

- 孵化箱或孵化器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为鸡蛋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

- 鸡蛋孵化过程中要定期翻动鸡蛋,以保证胚胎均匀受热和供氧。

- 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光照,不要让鸡蛋暴露在强光下。

- 孵化期通常为21天,孵化后的小鸡要及时转移到合适的育雏
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的孵化过程需要经验和技巧,初次孵化者建议先学习相关知识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村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和产量。

正确的孵化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小鸡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保证养殖业的效益。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孵化小鸡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择应该根据孵化的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小规模的孵化可以选择家用孵化器,而大规模的孵化则需要专业的孵化设备。

无论是哪种孵化器,都需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其次,要选择健康的种鸡蛋。

只有健康的种鸡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种鸡蛋时,要注意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裂纹,是否有异味等,这些都是选择种鸡蛋的重要指标。

接着,对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

种鸡蛋在储存前需要进行清洁消毒,然后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储存,以确保种鸡蛋的质量。

在孵化前,还需要对种鸡蛋进行预处理,包括转卵、浸蛋、喷雾等,这些预处理可以帮助孵化的成功率。

然后,控制好孵化的环境。

孵化小鸡需要一个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的环境。

在孵化过程中,要不断监测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保持孵化环境的稳定。

最后,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

孵化成功后,要及时将小鸡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

同时,要对小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确保小鸡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选择健康的种鸡蛋,进行储存和预处理,控制好孵化的环境,对孵化后的小鸡进行护理,这些都是孵化小鸡的关键。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小鸡的健康生长,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孵化小鸡技术

孵化小鸡技术

孵化小鸡技术小鸡的孵化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孵化技术,可以提高小鸡的孵化率和存活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孵化小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孵化环境准备1. 温度控制:孵化小鸡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在37-38摄氏度之间。

可以使用孵化箱或孵化器来控制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2. 湿度控制:孵化小鸡时,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孵化率。

一般来说,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较为合适。

3. 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孵化环境的新鲜,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但是要注意不要让直接的风流吹到孵化箱内,以免影响孵化效果。

二、鸡蛋的选择和处理1. 鸡蛋的选择:选择无损伤、形状完整、无异味的鸡蛋作为孵化用蛋。

鸡蛋的大小、品种和孵化前的存放时间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2. 蛋壳的清洁:在孵化前,要将鸡蛋表面的污垢清洗干净,避免细菌感染。

可以用温水或消毒液擦拭鸡蛋表面,但要注意不要弄湿蛋壳上的孔。

三、孵化过程管理1. 孵化时间控制:不同品种的鸡蛋孵化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为21天左右。

在孵化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孵化导致小鸡的生长发育不良。

2. 孵化过程观察:孵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包括蛋壳上是否有细微的裂纹,小鸡是否有正常的胚胎发育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温度湿度或进行人工孵化。

3. 孵化箱清洁:为了避免细菌感染,孵化箱要保持干净。

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鸡蛋的残渣和鸡粪,保持孵化箱内的卫生环境。

四、孵化后的管理1. 温度逐渐降低:小鸡孵化后,要逐渐降低温度,使其适应外界环境。

温度降低的过程要缓慢,避免对小鸡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饮水和饲料供应:孵化后的小鸡需要及时提供饮水和饲料。

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饲料要适当补充,保证小鸡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防控:小鸡在孵化后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小鸡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控制:在孵化的最后三天,需要严格控制孵化箱内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在37.5℃左右。

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加热器或通风装置的工作。

2. 湿度控制:孵化期间,适宜的湿度对小鸡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在最后三天,应保持湿度在50%至60%之间,可通过加湿器或喷雾器调节湿度。

3. 通风换气:保持孵化箱内的空气流通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适当调节通风装置的工作,保持新鲜空气的流动,排出废气和二氧化碳,维持良好的氧气供应。

4. 蛋的旋转:最后三天内,应停止对蛋进行旋转,以使小鸡在蛋内正确的位置孵化。

5. 监测孵化进程:通过观察孵化箱内的蛋壳,可以判断孵化的进展情况。

正常情况下,孵化的最后三天内,蛋壳会出现一些裂纹,小鸡即将破壳而出。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保证小鸡在孵化的最后三天内获得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顺利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技术指导,一直37度能孵出小鸡吗

孵化小鸡技术指导,一直37度能孵出小鸡吗

孵化小鸡技术指导,一直37度能孵出小鸡吗回答小鸡孵化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自然孵化就是母鸡孵化鸡蛋,自然孵化可以提供比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自然孵化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母鸡,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光照和母鸡进食等活动。

人工孵化要注意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事项。

一、孵化小鸡技术指导小鸡孵化分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自然孵化就是母鸡孵化鸡蛋,这样可以节省人工,还可以为鸡蛋提供比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1、自然孵化(1)自然孵化先选择适量受精了的鸡蛋,选择适合孵化的母鸡品种,抱窝比较好的品种有乌骨鸡、交趾鸡、奥平顿鸡和旧英游鸡等。

(2)然后判断母鸡是否抱窝,这就要看它是否在窝中打盹,并且在晚上还是否待在窝里。

或者可以找一只底部皮肤裸露的母鸡,如果它对人大声鸣叫甚至啄人,说明母鸡在孵化期;还可以把鸡蛋放在窝中,看母鸡还会不会一直待在窝里,如果母鸡一直待在窝里就说明这只母鸡正在孵化期。

(3)然后把孵化母鸡放在单独的房子里,这样可以进行孵化,还可以进行养育雏鸡。

在孵化区域内修筑一个比较舒适的窝,放入柔软的铺垫物,比如刨花或者稻草。

孵化场所应该选择在一个安静、避光、清洁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潜在的捕食者。

(4)把鸡蛋放在母鸡的窝中,母鸡会在24小时内开始进行孵化,而且不能担心翻蛋,因为母鸡会在孵化过程中进行翻蛋。

(5)母鸡一旦开始孵小鸡是没有时间找吃的,然后加上母鸡在孵化小鸡的时候会比较害怕人类,所以一般在母鸡开始孵化小鸡之前给母鸡一次性准备几天的食物和水分,尽量不要经常去看母鸡,避免引起母鸡恐慌。

(6)母鸡孵化小鸡并不是在所有的季节都可以,一般在春天和夏天天气比较暖和后才可以孵化小鸡,因为鸡蛋孵化的适宜的温度是35-40℃之间。

当温度过低的时候,鸡蛋的胚胎不发育;当温度过高的时候,鸡蛋胚胎比较容易死亡。

(7)如果是在春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孵化小鸡,这个时候需要加长母鸡的光照时间,光照充足的母鸡才可以产生更多的热量,一般照明时长在12-14小时之间即可。

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

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

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1、选蛋:将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受精蛋作为种蛋。

2、消毒:对孵化器和鸡蛋做消毒处理。

3、温湿度:保持适温,湿度根据孵化天数做出调整。

4、通风:合理通风,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5、翻蛋、晾蛋:孵化前1-18天,定时翻蛋和晾蛋。

6、照蛋:孵化期间照蛋3次。

7、出雏:雏鸡开始啄壳时,将种蛋移至出雏筐。

一、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1、选蛋将受精蛋作为种蛋(若公鸡、母鸡的比例达到1:7,所产下的蛋便能当作种蛋),一般可使用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鸡蛋,若产出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

2、消毒对孵化器进行消毒,再将鸡蛋的头部朝上放置于蛋盘中,然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按照1:2的比例调合,做熏蒸消毒处理。

消毒前,温度需升至20°C以上,因为低温消毒的效果比较差。

3、温湿度(1)采用恒温法进行孵化,温度一般可始终保持在37.8°C。

(1)孵化1-7天,湿度控制在60-65%;孵化8-18天,湿度控制在50-55%;孵化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

4、通风胚蛋周围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常要求不能达到0.5%以上,若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1%,则胚胎发育缓慢,死亡率高,导致弱雏数量增加。

5、翻蛋、晾蛋(1)孵化前1-18天,每隔2小时翻蛋1次。

(2)翻蛋时,同时进行晾蛋工作,如果孵化条件比较适宜,则可以不用晾蛋。

夏季孵蛋时,气温达到30°C以上就要晾蛋。

6、照蛋白蛋的第5日、褐蛋的第7日进行第1次照蛋,无精蛋、死精蛋、血环蛋要及时剔除,孵化第11天进行第2次照蛋,孵化第18天进行第3次照蛋,温湿度可根据种蛋的发育情况做出调整。

7、出雏(1)孵化第18天雏鸡一般就会开始啄壳,此时可将种蛋移至出雏筐内,让雏鸡在筐内破壳。

(2)若大部分雏鸡出壳后仍有少数种蛋还未破壳(但蛋内有叫声),则要人工助产,方法为用手轻敲蛋壳,若听到空响,则表示其中的血管已枯干。

孵化机孵化小鸡教程,怎么用普通方法孵小鸡

孵化机孵化小鸡教程,怎么用普通方法孵小鸡

孵化机孵化小鸡教程,怎么用普通方法孵小鸡选择种蛋:选择受精蛋且时间以在产出的7天内为宜。

消毒:把将孵化器消毒后,再把蛋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注意蛋要大头朝上。

温度:以恒温法为例,通常可把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

湿度:孵化时间不同,湿度也不同,比如1-7日的湿度为60-65%,8-18日为50-55%。

一、孵化机孵化小鸡教程1、选择种蛋种蛋必须为受精蛋,要求公母鸡的比例至少达到1:7,所产出的蛋便可作为种蛋,种蛋的时间以在产出的7天内为宜,时间越长,孵化率便越低。

2、消毒首先将孵化器消毒后,再把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消毒一般可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福尔马林溶液),并按照1:2的比例调合熏蒸消毒。

注意:消毒前,应先升温至20°C以上,在低温下消毒的效果较差。

3、温度以恒温法为例,一般可将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

4、湿度1-7日的湿度为60-65%,8-18日为50-55%,19-21日为65-70%。

5、通风一般要求胚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一般二氧化碳的含量若超过1%,易导致胚胎发育慢,死亡率高,弱雏增加。

6、翻蛋在鸡胚21日发育期间,只需要前1-18日翻蛋,要求每2小时翻蛋1次。

7、晾蛋晾蛋一般与翻蛋同时进行,若孵化条件在适宜的范围内便可以不用晾蛋。

若在夏季,气温超过30°C时便需要晾蛋。

8、照蛋孵化期间应照蛋3次,第一次在白蛋的第5日,褐蛋的第7日进行,并及时挑出无精蛋、血环蛋和死精蛋,第二次在第11天,第三次在18天,并根据种蛋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温湿度。

9、出雏(1)通常种蛋孵化到18天时便开始啄壳,需要将种蛋挪到出雏筐中,在筐内出雏。

(2)当大部分雏鸡出壳后,个别种蛋未出壳(蛋中有叫声),需要进行人工助产,首先需用手轻轻敲蛋,若听到空空的声音,代表血管已枯干。

(3)在助产时,将雏鸡头部拉出后,便可任其慢慢出壳,若雏鸡与蛋膜粘连,需用温水浸湿,然后轻轻剥离开,在助产时遇到血,应立即停手。

孵化小鸡的技术

孵化小鸡的技术

1、种鸡蛋的保护,不能磨损、破裂;2、孵化的温度;3、孵化的环境、条件;4、卫生、防疫;5、过程的管理。

购买变压器上使用的线圈温度计上面有可调温度断电的功能,如果要求测试精度很高的话买数控的一个指针的大概2000 (杭州仪表的还可以把)还有AKM的很好不过很贵鸡胚胎母体外的发育,主要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

(一)温度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鸡。

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

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

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

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1)高温影响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

雏鸡质量下降。

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

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

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

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

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

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

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是关键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技术。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
1. 温度控制:在孵化箱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最后三天,应该保持稳定的温度,以确保小鸡能够孵化成功。

温度的控制可以使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监测和调整。

2. 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孵
化小鸡造成影响。

在最后三天,应该保持适宜的湿度,以帮助小鸡从卵壳里孵化出来。

湿度的控制可以使用湿度计等工具进行监测和调整。

3. 翻卵: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卵,以确保小鸡能够充
分地接触卵壳内的营养物质,并且不会黏在卵壳上。

在最后三天,翻卵的频率应该逐渐减少,一般每天翻转一次即可。

4. 空气流通:空气质量也是很重要的,需要保证孵化箱内的空
气流通良好,以确保小鸡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在最后三天,可以使用通风设备进行调节。

5. 理智观察:在孵化最后三天,需要密切观察小鸡是否成功孵化,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卡在卵壳内无法出来、没能成功孵化等,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孵化小鸡最后三天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翻卵、空气流通等技术,同时密切观察小鸡的情况,以确保孵化的成功。

- 1 -。

机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机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机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1、选择种蛋以及消毒:选择受精蛋作为种蛋,将孵化器消毒后再将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

2、温湿度: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可将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1-7天的湿度为60-65%,8-18天的湿度为50-55%,19-21天的湿度为65-70%,即前高,中平,后更高的原则。

一、选择种蛋以及消毒1、种蛋需为受精蛋,以选择保存时间在7天以内的种蛋为宜,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就越低。

2、选好种蛋后,先给孵化器消毒,随后把种蛋大头朝上,静放在蛋盘上进行消毒,消毒一般可按照1:2的比例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注意: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可在消毒前先将孵化器升温至20°C以上。

二、温湿度1、温度(1)恒温孵化法温度始终控制在37.8°C。

(2)变温孵化法以“前高,中平,后低”为孵化原则,即1-6天的温度为38.5°C,4-16天的温度为37.8°C,17-20天的温度为37.6°C。

(3)注意当室温在15°C以下时,需根据孵化室内的实际温度去设置孵化温度。

2、湿度孵化湿度的原则为“前高,中平,后更高”,即1-7天的湿度为60-65%,8-18天的湿度为50-55%,19-21天的湿度为65-70%。

三、通风和翻蛋1、通风(1)胚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不宜超过0.5%,若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会增高死亡率。

(2)孵化机中一般在出厂时会自设通风换气程序,通常每隔0.5小时,换气扇会自动换气25秒钟,为胚胎提供充足的氧气。

2、翻蛋一般在孵化小鸡的21天中,通常只需在前1-18天进行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45°C。

四、晾蛋照蛋1、晾蛋(1)晾蛋一般与翻蛋同时进行,若孵化条件适合一般不需要晾蛋。

(2)如果在夏季,气温高于30°C且种蛋孵化到中期后,自身了产生大量体热,孵化箱内的温度又偏高,一般就需要进行晾蛋。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孵化小鸡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特别是在最后三天,更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孵化小鸡最后三天的技术。

第一天:孵化箱湿度调整
在孵化箱中,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孵化的前几天,湿度应该保持在50%左右。

但是在孵化的最后三天,湿度需要调整到60%以上。

这是因为孵化的最后三天,小鸡需要更多的湿度来帮助它们从蛋壳中孵化出来。

第二天:温度调整
在孵化的前几天,温度应该保持在37.5℃左右。

但是在孵化的最后三天,温度需要调整到37.2℃左右。

这是因为孵化的最后三天,小鸡的新陈代谢会减缓,需要更低的温度来保持身体的温度。

第三天:蛋壳湿度调整
在孵化的最后三天,蛋壳的湿度也需要调整。

这可以通过在孵化箱中放置一些湿度调节剂来实现。

这些调节剂可以帮助保持蛋壳的湿度,从而帮助小鸡更容易地孵化出来。

总结
孵化小鸡最后三天需要注意的技术包括湿度调整、温度调整和蛋壳湿度调整。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小鸡更容易地孵化出来,并且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

如果您正在孵化小鸡,一定要注意这些技术,以确保您的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鸡孵化技术
一、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该来自健康的鸡群,如果就是用自己养殖的鸡所产的蛋孵化时,使用种蛋期间,要注意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添加剂,应多喂些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的饲料:如鱼粉、豆饼与青菜之类,要注意防病、治病,使公、母比例1:10-15为宜(轻型蛋鸡),肉食鸡1:8-10。

一半新鲜鸡蛋5-7天孵化率最高,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检查存放时间长短,可瞧气室的大小,沙皮蛋、刚皮蛋、畸形蛋过大、过小与有黑点受细菌污染的蛋都不能用来孵化。

二、种蛋的消毒
消毒种蛋能提高孵化率与减少出壳后雏鸡染病率与死亡率,现在孵化提倡用新洁尔灭(医院、药店有售)来给种蛋消毒,此药无色无味,不污染蛋壳,且杀菌率强,水洗用量1‰,喷雾用量5‰,使用此药时,
须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0℃,超过40℃药效会有所下降。

三、室内温度与湿度
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加湿方法:在地面上洒水或在炉上放水盆。

四、装盘入孵
装盘时应将种蛋大头朝上,盘装满后,如有空隙,可塞些碎纸。

每个蛋盘上都有编号,并有孵化记录,以防调盘时混乱。

当机内温度稳定在38℃持续几个小时后,方可上蛋。

入孵天数从温蛋达到37、9℃时计算,每24小时为一天。

五、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六、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
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就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与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与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就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1日胚龄~7日胚龄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3、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

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

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

另外,应剔除破蛋。

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

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

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

18日胚龄~21日胚龄
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就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与出雏,壳内病
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

为解决供氧与散热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

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

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

一方面就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就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

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

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7℃~37、5℃。

出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

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

4、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就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就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
体温表测蛋温。

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

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

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

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

最后再拣1次雏,并扫盘。

6、观察窗的遮光。

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

不利其她胚蛋出壳。

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

7、防止雏鸡脱水。

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就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与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与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

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