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
0.06mol
0.3 L 0.3 L
=0.1 mol· L-1,故选D。
4.(1)将30%的硫酸与同体积的20%的硫酸混合得到a%的稀硫酸,则下列
关系正确的是
①a=25 ②a>25
。
③a<25 ④无法确定
(2)将30%的硫酸与同质量的20%的硫酸混合得到a%的稀硫酸,则下列 关系正确的是 ①a=25 ②a>25 。 ③a<25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
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 瓶中,故C错误;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故B 错误;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不能用烧杯 加水,故D错误。
2.(2016江西樟树四模)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配制1 mol· L-1 的稀H2SO4 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⑦玻 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 C.①③⑦⑤⑥ B.④③⑤⑦⑥ D.②⑤⑦⑥ )
V气体 1 22.4 L mol n c= m m气体 m水 溶液的体积V V ρ ρ 溶质的物质的量n
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根据密度计算溶液体积的单位一般是mL,要 注意单位换算。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1 000 ρω 计算公式:c=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 L-1;ρ为溶液密 M
答案 A 1.5NA个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NA个金属阳离子 的物质的量为1 mol,设金属离子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知,x× 1 mol=1.5 mol×2,x=3,故金属阳离子为+3价,所以该硫酸盐可以表示为
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例 欲配制 C ( Na2CO3) =0.5mol/L 溶液500mlL,如何配制? 固体溶质的质量 =0.5×0.5×106=26.5g
配法:1、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 26.5g 2、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 3、将碳酸钠在搅拌下加入到水中 4、加水稀释到500mL,混匀 5、装入塑料试剂瓶,贴好标签。
4、装入塑料试剂瓶,贴好标精选签ppt 。
8
名称 浓度 介质 日期 配制者
氯化钠溶液 ω(NaCl)=10%
2010.03.08 ×××
精选ppt
9
2、溶质是浓溶液
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的密度×浓溶液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的密度×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例 欲配制 ω(H2SO4)= 30% ρ=1.22 溶液500mL,如何配 制?(浓硫酸, ω(H2SO4)= 96% , ρ=1.84 )
例 欲配ω( NaCl)=10% 溶液500g,如何配制?
10%(w/W)NaCl
固体溶质的质量 =500×10%=50g
溶剂的质量= 500-50=450g
配法: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 50g
2、用量筒量取450mL水(最好用500mL量筒),倒入烧 杯中
3、将NaCl在搅拌下加入到水中,混匀
纯溶质的质量=稀溶液的体积L×稀溶液的浓度mol/L×溶质的摩尔质量 g/mol
纯溶质的质量=0.5×2×98=98g 浓溶液的体积=98/(0.96×1.84)=55.5mL 配法: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55.6mL
2、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浓硫酸在搅拌下慢慢倒入,冷却 3、用水稀释到500mL,混匀 4、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19
六、标准溶液
C(1/6K2Cr2O7)=0.1000mol/L重铬酸钾溶液1L
第2章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无法计算。
2.(1)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_m__o_l_·L_-__1______。
(2)0.3 L 2 mol·L-1 的硫酸铝溶液中 SO24-的物质的量为__1_._8_m__o_l___; 其中的 Al3+数___<___(填“>”“<”或“=”)1.2NA。
量,单位 g·mol-1)。
(4)溶液稀释及不同浓度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①溶液稀释
a.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b.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c.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②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 混V混。
(9)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 )
[提示] 二者c(Cl-)是相等的,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不
变,仍为1 mol·L-1。
(10)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
考点突破·训练提升
微考点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典例 1 (1) (2023·河北衡水高三检测)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1 mol/L的是( A ) A.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配成1 L溶液 B.将含有6.02×1022个SO3分子的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C.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 D.K+为2 mol的K2SO4溶液
高三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溶液中混有少量Y,提纯X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溶液中混有少量的X,提纯Y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 考:
题组三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3. 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
2~3
容量瓶
1~2 cm
相切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Hale Waihona Puke 因变量c/(mol·L-1)
m
V
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
_____
-
偏低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用滤纸称NaOH
_____
-
减小
减小
2.误差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⑴常见实验操作造成的误差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mol·L-1)
100 g溶剂
饱和状态
g
增大
2.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2)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_____,溶解度_____;压强_____,溶解度_____。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液中Cl-、SO4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C(B)和ω的比较与换算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单位无单位特点溶液体积相同,CB相同的任何溶液中,所含n(溶质)_____但m(溶质)————————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但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C(B)与质量分数ω的换算已知: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为溶液的密度为ρ(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练习:1、计算HCl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 g/cm3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2、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市售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3、常温下,在28.9g水中溶解12.1gCu(N03)2.3H2O,恰好达到饱和设该溶液密度为1.20g\cm3,求:(1)该溶液中Cu(N03)2.3H2O的物质的量(2)溶液的体积(3)该溶液中Cu(N03)2的物质的量浓度(4)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 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2、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中9.定容时俯视刻度线10.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例1、误差分析:根据 C = n / V 或(n = m / V)分析(以配制某浓度NaOH溶液为例,请将C 的结果填入表中)引起误差的操作m c V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放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定容时仰视标线定容时俯视标线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例2、欲配制250mL 1mol/L 稀硫酸,用量筒量取mL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再用取蒸馏水. 将缓慢注入到中,并用不断搅拌,待溶液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和2-3次,将洗涤液移入中。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考点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一、基本概念1.概念: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 。
2.表达式:c B =n BV (n 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3.单位:mol·L-1或 mol/L 。
二、物质的量浓度相关计算 1.根据公式c B =n B V可以求出: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之间换算公式:m =cVM =1 000Vρw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质的摩尔质量(M )和溶液的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3.浓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其中稀释可以按照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 1V 1=c 2V 2(c 1、c 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三、容量瓶的认识与使用1.容量瓶的构造:容量瓶是一种细颈、梨状平底的玻璃瓶,容量瓶上标有固定刻度线、温度20 ℃和规格(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磨口的瓶口配有磨口的玻璃瓶塞或塑料塞。
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容量瓶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把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重复上述操作,如果不漏水才能使用。
进行第二次检查的原因是瓶塞与瓶口可能只在某个方位上塞紧不漏水,但在其他方位可能不配套,塞不紧而漏水(瓶口或瓶塞不是很“圆”)。
3.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容积是在20 ℃标定的。
而绝大多数的物质在溶解时均引起溶液温度有较大的变化,且热膨胀系数是气体>液体>固体,因此物质的溶解必须先在烧杯中进行,待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才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配制
复习: 一定量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如何配制250g 10%的Na2CO3溶1、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2、仪器:天平(含砝码,镊子,两张同样大小的纸) 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问题] 如何用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的步骤及仪器,来 配制500ml 0.1mol/L的Na2CO3的溶液?
D、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要再加 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容纳量”式的玻璃器(指注入量器的 液体体积等于刻度所示的体积),用胶头滴管定容到液面正好和 刻度线相切时,溶液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之所以在 把容量瓶再振荡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的 现象,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湿润磨口处损失了。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黎江
N
NA
n 物质的量
V Vm 标况时,Vm=22.4L/mol
m
M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100%
配1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多少氯化钠和水?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Kg×16%=24Kg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150Kg-24Kg=126Kg
【思考】我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不是去称它的质量,而是去量 它的体积,这样溶质的质量分数便显得不太方便。能否有更好 的方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呢?
V
n
m
一、物质的量浓度 概念: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 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B。 溶质的物质的量 表达式: 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体积 nB cB=—— V 单位:mol/L、mol· -1或mol/m3 L
高三化学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计算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计算
明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方法。 3.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主干脉络
1.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中 溶质 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 值。 (2)表达式:w=mm溶溶质液×100% 。
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
(× )
解析:错误,二者c(Cl-)是相等的,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
c(Cl-)不变,仍为1 mol/L。
(8)将10 mL 1 mol/L的H2SO4稀释成0.1 mol/L的H2SO4,可向该
溶液中加入100 mL水。
(× )
解析:错误,应该加入水形成100 mL溶液。
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配制480 mL的NaOH溶液应用500 mL的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胶 头滴管。 (2)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0.5 mol·L-1×40 g·mol-1=10.0 g。 (3)称量时,左盘放NaOH固体,右盘放砝码,也就是左物右码;天平 静止时指针偏右,说明右边质量大,左边质量小,称量时加砝码的顺 序由大到小,精确度为0.1 g,所以小烧杯的质量应为32.6 g。 (4)玻璃棒的作用通常为搅拌和引流,在溶解的过程中作用是搅拌, 加速溶解。
2.物质的量浓度与其他量的换算
(1)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体积为V L,密度为ρ g·cm-3的溶液,含有摩尔质量为M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学会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2.理解溶液的配制的原理,学会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溶液的配制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提问:你以前听说过物质的量浓度吗?你们知道物质的量浓度是什么吗?第二步:讲解物质的量浓度(3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思考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
2. 讲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定义:C = n/V,单位为mol/L。
3.指导学生通过示例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并强调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步:物质的量浓度练习(30分钟)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完成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练习。
2.指导学生在计算中注意保留有效数字,并帮助学生纠正常见错误。
3.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错误的计算过程进行指正。
第四步:讲解溶液的配制(3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溶液的配制的原理和步骤。
3.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溶液的配制,并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计算溶质的质量并配制溶液。
第五步:溶液的配制实验(2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
2.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和仪器的正确使用。
3.帮助学生解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配制的理解程度。
2.批改学生在练习和实验中的答案,并指出错误和改进的地方。
3.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探索其他与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配制相关的知识,如摩尔质量的计算、溶质的溶解度等。
2.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练习题目和参考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PPT课件
1 度:c=Vn=821 mol=5802ρ mol·L-1,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802ρ mol·L-1×2
50ρ L
=5401ρ mol·L-1。
答案:5401ρ mol·L-1
3.在标准状况下,将V L氨气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 cm-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解析:解法二:直接利用换算公式计算,
c(MgSO4)=1
000
cm3·L-1×1.20 g·cm-3×24.0% 120 g·mol-1
=2.4 mol·L-1。
答案:(2)2.4 mol·L-1
(3)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 解析:(3)根据 MgSO4 的质量分数为 24.0%,可知 100 g 溶液中含溶质 24 g, 溶剂 76 g;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40∶7168≈1∶21。
5.(1)在 100 g 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密度为 ρ g·cm-3 的硫酸中加入一 定量的水稀释成2c mol·L-1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填“=”“>” 或“<”,下同)100 mL。 (2)若把(1)中的 H2SO4 改成氨水,应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100 mL。 (3)若把(1)(2)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加入水的体积 ________100 mL。
(3)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 mmol/L之间。若某人的血糖检测结果 为92 mg/dL,他的血糖正常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3)19820mgg/m/doLl=5.11 mmol/L,在正常值范围内。
第4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考点互动探究
(续表)
数据 洗涤烧杯 2~3 次 液面离容 量 瓶颈刻度 线 1~2 cm 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 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溶液浓度偏低 要求或解释 移液时洗涤烧杯 2~3 次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否则会 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考点互动探究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 cB (2)表达式: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用溶液中 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 (2)表达式:w= ,单位为 的百分比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 ;单位: mol/L 。 。
[答案] (1)0.5 mol/L (2)1 mol/L 2 mol/L (3) 0.25 mol/L 1 mol/L
考点互动探究
题组训练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 L-1的是 A.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互动探究
知识梳理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00 mL
250 mL
刻度线 500 mL
1000 mL
考点互动探究
(2)容量瓶的使用 ①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具体操作如下:
②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考点互动探究
2.配制过程示意图
图1-4-1
考点互动探究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 称量时间过长 NaOH 放在滤纸上称量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溅出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揭示]可以与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类比,提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设想。
溶液表示
溶质表示
优点
溶液的质量分数
单位质量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
用于“质量”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
溶质的“物质的量”
实验1-5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讲]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实验所需的仪器。
[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1)天平
[投]天平的使用方法:
1、称量前先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左右摆动是否平衡。若未达到平衡,可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左物右码。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里。砝码用镊子夹取。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重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
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知
识
结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 amount –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of B)
[讲]容量瓶要注意它的拿法,为防止因受热而使容积变大或液体体积膨胀,不能用手掌握容量瓶,振荡或倒转容量瓶时,要用一只手指顶住瓶塞。
[投影小结]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榛身要在瓶中央位置。
2、加水到刻度线1-2㎝处改用胶头滴管。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配制
必须重新配制!!!
(8)摇匀
如图示: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右手 握住瓶颈,食指顶住瓶塞,左手 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 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9 ) 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 放溶液,因此要把配 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 剂瓶中,贴好标签, 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 度。
2、实验步骤:
5.9gNaCl
3、误差分析
(6)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洗 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 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容
250mL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 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体凹液面 与刻度线相切。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 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
无影响
思考:
某实验要用到100ml 0.5mol/ L盐酸溶液, 已知实验室只有2mol/L盐酸溶液,应该如 何配制?要用到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呢?
稀释定律: C V = C V 浓 浓 稀 稀
仪器:量筒或移液管、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容量瓶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 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
练习: 配制500mL1mol/ L的硫酸溶液,需 要密度为1.836g/mL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 98%)多少mL?
倒立
观察 倒立 观察
瓶塞旋转180oC
4、使用之前用蒸馏水洗净
例如:配制100mL 1.00mol/L NaCl溶液 2、实验步骤:
(1)计算:NaCl物质的量=1.00mol/L×0.10L=0.10mol 则NaCl质量=0.10mol×58.5g/mol=5.85g
(2)称量:
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 应如何操作?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2)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3)会简单的实验误差分析。
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3)学会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实验误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类比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悟各学科的很多思想方法是相通的,应该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学习;(2)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计量的发明对于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通过对实验细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定量”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分析配制过程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步骤。
3、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学生归纳总结;多煤体使用。
4、课前准备:多煤体课件、实验用品。
5、教学流程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
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
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
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
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
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
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课时
5
教材
教法
分析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课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第二节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为将来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垫定基础。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是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定量实验,由于初中学生掌握了质量百分比浓度的配制,对于实施操作并不是很困难。但这个教学内容可以延伸帮助学生认识到定量实验原理的由来,操作步骤的设置的目的性,以及实验仪器的实用性。在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之前,先介绍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应用,并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好处,以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的介绍可采用边讲边演示的方法,然后总结配制的步骤要点,有利于学生掌握。
(相等)
2、1mol/LHCl和1mol/LH2SO
4中,c(H+)是否相等?c(SO42-)和c(Cl-)是否相等?
(否是)
3、1mol/L HCl和1mol/LHAc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
(是)
[小结]溶质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溶质是难电离的物质时,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讲解]在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我们若知道上述四个量中的三个量,就可以解决稀释问题。
[过渡]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下面就让我们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1-5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之间存在联系也有差别,完成下列对比: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物理量和单位
物质的量mol
质量g kg
溶液的物理量和单位
体积L m3
质量g
计算公式
特点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液体积也相同的不同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不同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也相同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物质的是浓度的概念,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小结]容量瓶使用前
a、检查是否漏水
方法: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旋转180°,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验
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
[小结]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玻璃棒身要在瓶中央位置。
[板书](2)容量瓶
[讲解]容量瓶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100 mL、250 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容量瓶颈部有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容量瓶只能配对应体积的溶液。因此,在选择时,要使容量瓶的容积等于或略小于所配溶液体积。容量瓶的使用要有一定温度限制,容量瓶不能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或反应容器使用,也不能加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引入]: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上一般都有试剂含量的数据,化工产品和药品的说明书中一般都标明主要成分的含量。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
[讲解]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
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必定需要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过溶液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可用来直接计算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但是在化学研究中,更需要一个可以直接计算溶质的“n(溶质)”的物理量。
(4)移液:将小烧杯中液体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若不慎洒出,必须重新配制。
(5)洗涤:溶液转移容量瓶时,必须用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
[学与问]
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的内壁上还沾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中的溶质就会减少,即容量瓶内容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会偏低。为了减少溶质的损失,应用
5、c=
6、稀释定律:c(浓溶
液)×V(浓溶液)
= c(稀溶液)×V(稀溶液)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1)天平(2)容量瓶
2、步骤: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或稀释4、移液5、洗涤
6、定容7、摇匀8、装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
CB=
由m、V决定实验误差
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后的溶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例1]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解:n(NaOH)==c(NaOH)·V[NaOH(aq)]=0.1 mol/L *0.5L=0.05 mol
m(NaOH)==n(
NaOH)·M(NaOH)=0.05 mol*40g/ mol=2g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
重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
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液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
2、公式c(B)=
3、单位:国际单位:mol/m3常用单位mol/L
[讲渡]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实验所需的仪器。
[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1)天平
[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1、称量前先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左右摆动是否平衡。若未达到平衡,可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左物右码。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里。砝码用镊子夹取。
[讲解]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主要的容量瓶:
[问]那么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板书]5、c=
[例3]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市售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C=(1000ml×1.84g/cm3×98%)/(98g/mol×1L)=18.4mol/L
[过渡]前后溶质的质量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有了m(浓溶液)×ψ(浓溶液)= m(稀溶液)×ψ(稀溶液),那么将溶液用水稀释或去水浓缩的时候,溶液体积发生变化,但溶质质量不变,即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对此,可用怎样的公式来表示呢?
3、单位:国际单位:mol/m3常用单位mol/L
[过]下面,我们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进行计算。
[例1]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解:n(NaOH)==c(NaOH)·V[NaOH(aq)]=0.1 mol/L *0.5L=0.05 mol
m(NaOH)==n(NaOH)·M(NaOH)=0.05 mol*40g/ mol==2g
2、加水到刻度线1-2㎝处改用胶头滴管。
3、视线与刻度线平行。当液体凹液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恰好相切时,停止加水。
[讲解]容量瓶的使用时,要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时,不要让溶液洒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浓度的溶液的过程:
[板书]2、步骤
[投影实验]实验1-5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2、2mLMgCl2溶液,已知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则n(Cl-)=___,n(Mg2+)=___
3、0.1mol/LAl2(SO4)3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已知2LAl2(SO4)3溶液,Al3+的个数为9.03*1023个,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
解:n (Na2SO4)=
===
=0.2 mol
c (Na2SO4)=
==0.8 mol/L
Na2SO4==2 Na++SO42―
c(Na+)==2c(Na2SO4)==2*0.8=1.6 mol/L
c(SO42―)==c(Na2SO4)==0.8mol/L
答:略
[练习]
1、1mol/LMgCl2溶液,c(Cl-)=__________
学情
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学生易在具体问题中出错,学生自主阅读总结后教师要重点强调,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能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步骤学生易漏掉,排序时易排错;实验仪器选用不完整;误差分析易出错。主要是学生没有弄清每一步骤设计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配制原理,然后指导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在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实际情况不断追问学生修正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弄清楚了那么实验仪器的选用、误差的分析必然水到渠成。
2、对于易电离的物质,如AaBb的溶液浓度为c mol/L,在溶液中AaBb的电离方程式为AaBb==a Ab+ +b Ba-;则溶液中Ab+的浓度为ac mol/L,Ba-溶液为bc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