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模与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分类
根据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分类 根据印模材料黏度分类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分类
分层印模法 分区印模法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操作步骤
藻酸盐水胶体印模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操作步骤
弹性体材料印模:冠、桥印模
✓ 双黏度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操作步骤
选择性压力印模:
✓ 将带有基托的支架放入口内试戴,修整托盘边缘,使之 比黏膜转折处短2~3mm,但要盖过磨牙后垫。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操作步骤
选择性压力印模:
✓ 将印模膏烤软后放在基托组织面上,形成薄薄一层。用 火焰枪烤软印模膏,浸入热水中,再放入患者口中,反 复进行边缘整塑,直到基托下方的组织有选择性地变形 和支架完全就位,此时的基托已形成印模稳定托盘。
第五章 印模与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一节 印模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定义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膏
印模材料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托盘
托盘的种类
✓ 金属托盘 ✓ 塑料托盘 ✓ 金属-塑料联合托盘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阴模表面是否存在气泡、皱褶。非工作区域小缺陷
印模材料是否与托盘分离,是印模发生变形产生的常见
原因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上颌 下颌
第五章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的消毒
印模与模型 修复

模型的类型
名称
材料
用途
研究模型 普通熟石膏 研究设计治疗方案,检查 保存治疗效果
工作模型 普通熟石膏, 制作修复体 高强度人造石
记存模型 普通熟石膏 治疗前后用了对比治疗效 果
精品课件
❖ 一般灌注 ❖ 围膜灌注 ❖ 分层灌注
灌注方法
精品课件
模型灌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模型的制取方法
❖ 围模灌注法
❖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解 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压力 式印模、非压力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
❖ 另外还有分层印模法和分区印模法
精品课件
印模分类
❖一次印模法
指用成品托盘和相应的印 模材料一次完成的工作印模 ❖多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 修复 ❖采用材料多为藻酸盐印模材
精品课件
器械准备 ❖橡皮碗、调拌刀 ❖量勺、量杯 ❖全自动藻酸盐搅拌机
精品课件
材料准备 ❖藻酸盐印模材(粉) ❖水
精品课件
调和比例 ❖粉:水=10g:23ml ❖先放水,再放粉
精品课件
调和姿势
❖ 左手握橡皮碗 与地平面呈45°角 ❖ 身体直立 两肩平齐 头略低注视碗口 ❖ 右手持调拌刀 采取大把抓的手法
分为双线排龈和单线排龈。 双线排龈缺点是排龈线可能粘到印模
材料上,导致材料撕裂或变形。
精品课件
(二)机械化学式排龈技术 使用含有血管收缩剂的排龈线排龈,常用于牙
龈出血病例。常用的血管收缩剂为肾上腺素。
精品课件
时机:肩台预备前或取印模前 目的:避免损伤牙龈
使视野清楚 使印模清晰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口腔修复学》

第6节 3/4冠 一、前牙3/4冠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前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邻面预备 2.切斜面预备 3.舌面预
备 4.邻沟预备 5.龈边缘预备及精修完 成 (三)前牙3/4冠的制作 1.蜡型制作 2.铸造完成
整理课件
二、后牙3/4冠 (一)后牙3/4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 1 2 3.邻沟预备 (三)后牙3/4冠蜡型制备
整理课件
第3部分 固定修复的可卸式模型制作
1.制取印模
2.灌注工作模型
3.模型修整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6.加模型底座
7.分割模型
8.分离代型
9.修整代型
10.涂布间隙涂料
整理课件
修整后的代型
整理课件
代型复位
整理课件
第3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类
整理课件
(三)直接固位体--卡环 1.卡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卡环各组成部分与基牙的关系 (1)卡环与观测线(导线)的关系 (2)卡环材料的要求 (3)卡环的种类 (4)常用的各种卡环 (5)组合式卡环的应用
整理课件
五、连接体 (一)大连接体 1.大连接体的作用 2.大连接体的要求 3.大连接体的种类 (二)小连接体
3.根据印模是否对口腔软组织加压分类
4.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类
5.根据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分类
6.分层印模法
7.分区印模法
整理课件
(三)口腔印模的基本质量要求 (四) 制取口腔印模的一般程序 (五)印模制取的原理 1.印模压力的选择 2.开口或闭口印模的选择 3.功能性整塑 4.托盘类型的选择
整理课件
(二)半固定桥
印模的制取与模型的灌注

印模的制取与模型的灌注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印模材料和模型的性能特点。
2熟悉选择托盘的要求。
3熟悉制取印模是医生和患者的体位。
4掌握制取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准备器材】
一次性口腔器治疗盘(口镜弯镊探针弯盘)有孔托盘藻酸盐印模材模型石膏橡皮碗调拌刀漱口杯
【方法步骤】
印模的制取
1调整椅位
2选择托盘上颌托盘后缘应覆盖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则盖过磨牙后垫。
3调拌印模材按照水粉比例(质量比)2~2.5:1调拌,时间30~45S,调拌好后置于托盘内,左手,持口镜牵拉患者左侧口角,右手将托盘自左侧旋转放入口内,托盘手柄对准牙列中线,均匀轻压,托盘就位。
第六章 固定义齿印模及模型

明.30min的消毒处理可以达到可靠的
消毒效 果。而且在有效的杀菌时间之
内,不会对模型的精度和强度产生影
响。
臭氧净化消毒
5.紫外线消毒
对模型的精度和物理性能没有影响。况且该方 法对操作者无损害,清洁、无污染。但是,由 于模型的外形不规则,表面结构较复杂,因此 常常照射不全,影响消毒效果。另外,传统的 紫外线消毒方法耗时较长,不利于提高实际工
3. 口腔印模用托盘的分类
成品托盘、个别托盘 局部托盘、全颌托盘 有牙颌托盘、无牙颌托盘 金属托盘、塑料托盘
成品托盘
局部托盘
4. 选择托盘
应与牙弓协调一致,能覆盖所需印 模的部位,托盘内侧壁与牙弓内外 侧应有3~4mm 间隙,不可影响软组 织功能运动,上颌后缘应盖过上颌 结节和颤动线,下颌后缘应盖过磨 牙后垫区。 成品托盘不合适时,应制作个别托 盘。
作效率。
紫外线灭菌灯
五、模型修整方法与要求
(1) 修整模型底面使其与牙合平面平 行,并且模型底座的厚度不应薄于 10mm。
(2) 修整模型的后壁、侧壁及后侧壁,使 模型的后壁与底面及牙弓中线垂直,使 两边的侧壁与前磨牙、磨牙、颊尖的连 线平行,后壁与侧壁所形成的夹角磨去 一段形成后侧壁,并使其与原夹角的平 分线垂直。
(2)模型的远中部分石膏一定要足够。
(3)灌注后放置时要在托盘下加一衬垫物,使 模型远中离开台面,防止印模材接触台面 而变形。
四、模型的消毒
(一)脱模
1.弹性印摸材的脱模方法
• 模型灌注完成后约半小时,待石膏凝固、发热、
冷却后,用小 刀去除托盘周围多余的石膏,使 托盘和印模的边缘不被石膏包埋;一手握住模型 底座,一手持 托盘,小心的顺着牙长轴的方向 轻轻将印模松动后取下,分离出模型。如遇有 牙齿倾斜、缺牙 多或有孤立牙等,脱模时先去 掉托盘,将弹性印模材破成碎片,再完整取出 模型。
印模与模型

完整 范围合适 清晰 与托盘无分离
牙冠部分清晰准确 无气泡 无变形
调和均一、光滑、表面致密 藻酸盐印模材会发生失水收缩 在取印模后应尽快灌模型 避免印模失水造成模型不准确
印模消毒的常用方法 消毒对印模质量的影响 消毒剂的选择
用于制取印模的材料
常用的有:印模膏、藻酸盐水胶体、
琼脂水胶体和弹性橡胶类
1、金属托盘 2、塑料托盘 3、金属-塑料联合托盘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二、牙弓高低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一、牙弓大小与形态: 1、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2、托盘略大于牙弓 3、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毫米间隙
二、牙弓高低: 1、托盘边缘止于距黏膜皱襞2毫米处 2、不能妨碍系带、唇、舌 3、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三、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
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解剖式印模和功
掌握:印模技术的定义以及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熟悉:模型技术分类、操作步骤以及注意
事项
第一节 印模 印模定义 印模材料 托盘 印模的操作步骤 印模的消毒 第二节 模型 模型的基本要求 模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印模是用印模材料制取口腔有关软
印模与模型制作课件

Making the Tray – Tray Resin
Mix approximately ¼ cup of tray resin for each tray and apply a thin layer of vaseline to your fingers
二次印模法制取无牙颌工作印模
1. 初印模——公用托盘 ➢ 初模型 个别托盘
2. 工作印模——个别托盘 ➢ 工作模型
思考
初印模的制取方法和 要求是什么?
如何制作个别托盘?
初印模的制取
Maxillary Alginate Impression
Insert tray Seat posterior portion Rotate the anterior portion into position Border mold the impression
下颌个别托盘
Mark the vestibular region as previously described with red and blue pencil. Block out the undercuts. The usual areas are:
• Mylohyoid ridge • Frenum • Lingual side of the mandible opposite the retromylohyoid
相关知识回顾 —无牙颌的特点和修复难点
固位!!!
相关知识回顾
— 固位力的主要来源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制取一副规范的印模
印模和模型技术

印模与模型技术印模材搅拌机贺利氏印模材通用型1000g...387x259 16k jpg寒天印模材的临床使用_口腔...160x133 4k jpg印模材变色第一节印模技术印模是物体的阴模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反映了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一般都要经过预备印模,灌注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制作完成印模与模型质量的好坏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首要的和重要的前提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1、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2、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的了解3、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种技术和技巧4、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一、印模的分类二、印模原理三、托盘的选择和分类四、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五、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六、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七、印模消毒印模分类1、按取印模的次数分类(1)一次印模法:指用成品托盘和相应的印模材料一次完成的工作印模多用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固定义齿的修复。
采用材料多为藻酸盐印模材优点:一次完成,节省时间,操作简便缺点:当成品托盘不合适时,印模不易取完全,影响印模质量技巧:选择合适托盘,必要时可用蜡等材料修改托盘操作技术熟练,做好功能性整塑(2)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指通过取两次印模完成工作印模,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初印模分为两种情况多用于全口义齿印模,某些固定修复印模及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优点:印模准确,质量高,容易掌握缺点:操作较繁琐,费时费工1.口腔印模技术的定义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i它反映了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2.常见的印模种类(1)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2)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可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3)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解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
(4)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压力式印模、非压力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
第五章印模与模型技术 (2)

3mm 2mm 10mm
后堤区制作和要求
2 4-5 1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修整模型: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画基托边缘线: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倒凹区与缓冲区的处理:
模型的基本要求
能准确反映口腔组织解剖结构,要求尺寸稳定、 精确度高、模型清晰、无表面缺陷等。 模型要有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模型的最薄厚度应在10mm以上。 模型的基底面要与假想咬合平面相平行。 模型的后面及各侧面要与基底面垂直。 模型的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 模型表面应光滑,硬度高,能经受修复体制作 时的磨损。
模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超硬石膏 硬石膏 普通石膏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一般灌注法:指预备印模后不做处理直接灌 注模型。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围模灌注法:
围模灌注法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分段灌注法: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检查与要求:
3mm
2mm 10mm
印模的操作步骤
选择性压力印模:
支架和印模重新放回模型,用黏蜡固定以防止包埋盒和 灌模型过程中支架移位。 置换好的矫正工作模型的颊棚区记录在功能状态,其他 区域记录在解剖状态。
印模的操作步骤
全口义齿印模:
步骤: 1.选择托盘:
印模的操作步骤
全口义齿印模:
步骤: 2.取初印模:
印模与模型 修复ppt课件

• 3、以下情况常采用龈下肩台,除了( ) • A、前牙 • B、牙合龈距离短 • C、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明显 • D、美观要求高 • E、以上不能采用龈下肩台
2021/4/16
• 4、下列哪一项不是龈下肩台的优点( ) • A、美观 • B、增加修复体固位力 • C、减少龋病的发生 • D、减少对牙周组织的刺激 • E、以上都是
2021/4/16
模型的要求
• 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 其是粘膜反 折线和系带处 。
• 边缘宽度以3-5毫米为宜 ,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 毫米。
• 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 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 的1/2。
模型的设计
标记基托边缘线
2021/4/16
后堤区
2021/4/16
2021/4/16
• 模型范围大小符合要求。 • 模型有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 模型表面硬度高,抗压强度大。 • 模型表面光滑,容易脱模
2021/4/16
模型的定义
• 用模型材料灌注印模内,得到的阳模。
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叫做工作模型 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和记录口腔情况的模型成为研 究模型
2021/4/16
模型的类型
2021/4/16
印模分类
• 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指通过取两次印模 完成工作印模
• 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 • 二次印模法多用
1、于全口义齿印模。
2、某些固定修复印模
3、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
2021/4/16
托盘的种类
• 按制作托盘的材质分有 1.金属托盘(有孔型、无孔型) 2.塑料托盘 3.金属支架外部涂塑托盘
名称
材料
用途
研究模型 普通熟石膏 研究设计治疗方案,检查 保存治疗效果
固定义齿印模及模型

(三)使用方法
4.去除概形印模表面的薄膜。 5.于概形印模的印模窝内涂上混合均匀的中稠
度或高稠度硬管装印模料。 6.依据印模表面的复位标志线使概形印模复位,
进行肌能修整,待印模料固化后就可以获得高 精度的印模。
若石膏凝固后未能及时脱模,印模可能会与模 型材料发生粘结,造成脱模困难。此时应采 用
的脱模方法是将模型和印模托盘一道放在热水 中浸泡15~20min,再脱模。
2.印模胶的脱模方法
石膏凝固变硬,先用小刀去除托盘周围多余的 石膏,去掉托盘,放 入55~60°C的热水中浸 泡,待印模膏软化后再脱模(切不可在印模膏未 软前脱模,否则易使石 膏牙折断)。
弹性印模材料
可逆性 不可逆性
琼脂
藻酸盐 纤维素醚 合成橡胶
非弹性印模材料
可逆性
不可逆性
印模膏 印模蜡 油泥
印模石膏 氧化锌丁香 酚水门汀 可溶性淀粉
固定义齿印模法
藻酸盐印模法 硅橡胶印模法 琼脂印模法 石膏印模制取印模 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联合印模
(三)口腔印模的制取步骤
1.体位调节 2.选择托盘 3.按印模材要求调拌印模成膏状 4.取印模
对于模型消毒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 消毒方法的杀菌效果,还要考虑其对模 型的精度和表 面物理性能的影响。
1.浸泡/喷雾消毒
美国ADA就建议石膏模型采用消毒剂喷 雾到足够湿度,或者用1:10的次氯酸钠 或碘伏浸泡的方法。 常规流程是流水冲洗--浸泡/喷雾--流水 冲洗。
次氯酸钠
2.熏蒸消毒法
常用的熏蒸消毒剂有甲醛和戊二醛,因为醛 类消毒剂容易气化,穿透力 强,杀菌效率 高,不仅能杀灭一般细菌,对芽胞亦有杀灭 作用,属于高效杀菌剂,而且对模型影 响 极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模时间
• 将调和好的印模材在1分钟内置于 托盘内并放入口腔
• 总工作时间为1分25秒至2分30秒
印模时间
• 在口腔内放置一分钟左右 • 待印模完全变色取出 • 固化时间为2分30秒至3分30秒
印模时间
• 藻酸盐凝固时间(23℃) 2’10¨ 1.搅拌时间 30¨ 2.操作时间(23℃) 1’10¨ 3.口内时间 1’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原理
• 印模压力大小的选择
• 开口或闭口印模方式的选择 • 功能性整塑 • 托盘类型的选择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印模分类
• 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
• 一次印模法 • 二次印模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印模分类
• 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
• 指通过取两次印模完成工作印模 • 分为初印模和终印模 • 初印模分为两种情况
二次印模法多用于 • 全口义齿印模 • 某些固定修复印模 • 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印模
二次印模法
• 优点:印模准确 质量高 容易掌握 • 缺点:操作较繁琐 费时费工
印模分类
•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
• 开口式印模
• 闭口式印模
印模分类
•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 可分为
• 解剖式印模 • 功能性印模
印模分类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
• 压力式印模、 • 非压力印模 • 选择性压力印模
印模分类
• 分层印模法
• 分区印模法
印模技术
口腔修复体的制作完成
• 一般都要经过预备印模,灌注模型,然后在模型 上制作完成
• 印模与模型质量的好坏是制作优良修复体的首要 的和重要的前提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调和比例 • 粉:水=10g:23ml • 先放水,再放粉
调和姿势
• 左手握橡皮碗 与地平面呈45°角
• 身体直立 两肩平齐 头略低注视碗口 • 右手持调拌刀 采取大把抓的手法
调和方法
• 右手调拌刀逆时针紧贴碗壁连续搅拌 • 左手橡皮碗配合调拌刀不断变换位置
• 避免气泡产生 • 印模材将变色 • 调和时间30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硅橡胶印模材料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 调椅位
• 选择合适托盘 • 取印模 • 检查印模质量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 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
• 弹性印模材料
• 非弹性印模材料
弹性印模材料
• 琼脂(可逆性) • 藻酸盐
• 纤维素醚 • 合成橡胶等(不可逆性)
非弹性印模材料
• • • • • 印模膏 印模蜡 油泥等(可逆性) 印模石膏 氧化锌等(不可逆性)
口腔印模材料的种类
• 根据印模材料能否重复使用分为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的定义
• 印模是物体的阴模 • 口腔印模是指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 • 反映与修复有关的口腔软、硬组织的情况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患者口腔内与修复有关的软、硬组织 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 对印模材料的性能、操作要求等要有详细 的了解 • 熟悉预备印模的基本要求,掌握印模的各 种技术和技巧 • 在预备印模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获 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印模与模型技术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托盘的种类
•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有
• 全牙列托盘 • 部分牙列托盘 • 无牙颌托盘
如何选择托盘
• 牙弓大小与形态 • 牙弓高低 • 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如何选择托盘
• 牙弓大小与形态:
• 托盘大小、形态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 托盘略大于牙弓 • 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毫米间隙
如何选择托盘
• 牙弓高低:
• 托盘边缘止于距黏膜皱襞2毫米处 • 不能妨碍系带、唇、舌 • 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如何选择托盘
• 缺牙数目与部位、修复方法:
•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 的范围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您信任这样的面孔吗
印模技术
• • • • • • • • • 印模的定义 预备一个理想印模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的分类 印模原理 托盘的选择和分类 印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几种常用的印模材料及其应用 印模操作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印模消毒
印模分类
• 按印模的次数可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 模法 • 按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 模和闭口式印模 • 按制取印模时是否进行肌功能整塑可分为 解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 • 按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可分为压 力式印模、非压力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 • 另外还有分层印模法和分区印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