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乙型肝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a3fca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1.png)
12
(1)表面抗原(HBsAg)
1)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2)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3)可刺激产生:抗-HBs—保护性抗体 和细胞免疫应答
制备疫苗
4)分亚型
抗原表位:a, d/y, w/r;
亚型:adr(汉)、adw(少数民族)、ayr、ayw;
5)抗-HBs:有免疫力;
13
PreS1Ag、PreS2Ag
DND多聚酶等
6
(2)小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中空颗 粒。为过剩的表面抗原,无DNA。
(3)管形颗粒
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集而成。
7
2.HBV基因结构与功能1)HBV基因结构:
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长链(负股):3200核苷酸
短链(正链):50~100% 粘性末端:5′-250个核苷
4
(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大球形颗粒: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毒颗粒。 直径:42nm 外层=包膜:脂质双层+HBsAg、
PreS1Ag、 PreS2Ag
主蛋白:HBsAg(226) 中蛋白:HBsAg-PreS2Ag(281) 大蛋白:HBsAg-PreS2Ag-PreS1Ag(400)
5
内层=衣壳:20面体、27nm 衣壳蛋白:HBcAg+ HBeAg 核心: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1)具有吸附表位;
2)与病毒的复制有关---病毒复制指标;
3)可刺激产生:抗- PreS1
抗- PreS2:
阻断结合
见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早期,
提示HBV正在或已经清除;
4)抗-PreS1:较长
抗-PreS2:急性期血清,持续时间仅2~3个月;
14
(1)表面抗原(HBsAg)
1)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2)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3)可刺激产生:抗-HBs—保护性抗体 和细胞免疫应答
制备疫苗
4)分亚型
抗原表位:a, d/y, w/r;
亚型:adr(汉)、adw(少数民族)、ayr、ayw;
5)抗-HBs:有免疫力;
13
PreS1Ag、PreS2Ag
DND多聚酶等
6
(2)小球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中空颗 粒。为过剩的表面抗原,无DNA。
(3)管形颗粒
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集而成。
7
2.HBV基因结构与功能1)HBV基因结构:
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长链(负股):3200核苷酸
短链(正链):50~100% 粘性末端:5′-250个核苷
4
(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大球形颗粒: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毒颗粒。 直径:42nm 外层=包膜:脂质双层+HBsAg、
PreS1Ag、 PreS2Ag
主蛋白:HBsAg(226) 中蛋白:HBsAg-PreS2Ag(281) 大蛋白:HBsAg-PreS2Ag-PreS1Ag(400)
5
内层=衣壳:20面体、27nm 衣壳蛋白:HBcAg+ HBeAg 核心: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1)具有吸附表位;
2)与病毒的复制有关---病毒复制指标;
3)可刺激产生:抗- PreS1
抗- PreS2:
阻断结合
见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早期,
提示HBV正在或已经清除;
4)抗-PreS1:较长
抗-PreS2:急性期血清,持续时间仅2~3个月;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项目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项目及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554bc4d1f34693dbef3e2f.png)
3
Company Logo
乙肝病毒的结构
乙肝表面抗原(澳抗) (HbsAg)
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 原(HBcAg)和E抗原 (HBeAg)组成 环状并且有缺口的 DNA双链,和依附在 上面的DNA聚合酶
4
Company Logo
乙肝的传播途径
1.输血传 2.性接触
播
传播
3.垂直传 播
4.密切生 活传播
5、抗病毒治疗乙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为治疗前的患者筛查(适应症 )和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尤其对抗HBe(+)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 物治疗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
19
Company Logo
乙肝两对半的32种组合及临床意义
序号 1 2
3 9 种 常4 见5 模6 式
7
8
9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14
Company Logo
HBeAg
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 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 的产物。其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一 般血清HBeAg阳性者,HBsAg亦为阳性。
HBeAg与病毒Dane颗粒、HBV DNA具有伴随 关系,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BeAg 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急性乙肝病人血清HBeAg持续 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23
Company Logo
三、乙肝的临床诊断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 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 HBV感染。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 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最新乙型肝炎常识ppt课件
![最新乙型肝炎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35cc136137ee06eef9180a.png)
抗原 抗体
HBsAg HBsAb HBcAg HBcAb HBeAg HBeAb HBV-DNA
常规检测的HBV血清标志物的基本解释
HBsAg HBV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 慢性病变活动的病原。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 HBsAg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
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
急性乙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
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 慢性乙肝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
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体“和平共处”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意义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
❖ 明确诊断 ❖ 衡量肝脏炎症活动度 ❖ 衡量纤维化程度 ❖ 决定治疗方案,预测药物疗效
对肝病而言 肝组织学检查是比血清ALT
更灵敏而精确的指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乙肝的治疗
急性乙肝的治疗原则
❖ 早发现,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 ❖ 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 避免病情发展成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
– 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乙肝患者的家庭 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BV携带者的管理,禁止献血, 不宜从事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血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 用理发刀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具。
乙型肝炎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介绍PPT
![乙型肝炎病毒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36db5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a.png)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致病机制 四、免疫性
传播方式
1、输血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垂直传播 4、口-口传播(唾液检测HBV-DNA)
医源性传播
输血或注射器、血透机、内窥镜等 消毒不严格
乙肝
垂直传播
主要途径:围产期(新生儿皮肤、粘膜 有破损而接触母血)和产后密切接触
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
(2)e抗原 HBeAg
HBeAg为可溶性蛋白质,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 由前C和C基因共同编码产生 可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 为92%左右
产生抗-HBe,具有一定保护力 (前C基因变异者除外)
慢性化否 否
是
血清学 抗HAV-IgM HBV M
检测 抗HAV-IgG
HCV RNA 血液/体液
是 抗-HCV
HDV
HEV
RNA
RNA
血液/体液 消化道
是
否
HDAg 抗HEV-IgM
抗HDV-IgM
抗HDV-IgG
本章小结
1、目前已发现的肝炎病毒的种类 2、HAV的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 3、 HBV的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血清学
仍阳性
可能与前C基因变异有关
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 α-干扰素疗效亦较差
PreC
乙肝
C HBeAg PreC区的变异使不能转译出HBeAg,
HBcAg 区
而出现HBeAg(-),抗-HBe(+)的HBV
DNA(+)患者
(3)核心抗原 HBc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结构的表面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是蛋白质,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HBc——
临床检验乙肝课件ppt
![临床检验乙肝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8452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3.png)
控制脂肪摄入
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 等,以降低脂肪肝的风险。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 改善免疫功能。
运动指导
适量运动
乙肝患者应进行适量运动,如散 步、慢跑、瑜伽等,以增强体质
和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 重肝脏负担。
定期复查
在运动过程中,乙肝患者应定期进 行肝功能等指标的复查,以确保身 体状况良好。
VS
详细描述
乙肝两对半检测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 (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 抗体(HBcAb)的检测。HBsAg阳性表 示感染了乙肝病毒,HBsAb阳性表示体 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HBeAg阳性表示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eAb阳性 则表示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 HBcAb阳性表示感染过乙肝病毒。
免疫调节剂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
新型抗病毒组合疗法
将直接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乙肝疫苗研究
新型疫苗研发
01
针对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乙肝病毒,研发更广泛覆盖的疫苗。
加强疫苗接种
02
针对已接种过疫苗的人群,研究加强接种方案,提高免疫效果
。
疫苗接种策略优化
性传播的预防
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 伴侣和无保护性行为。
加强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 澡、勤换衣,保持生活环境清
洁卫生。
4
乙肝患者生活指导
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
乙肝患者应遵循高蛋白、低脂肪、高 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确保摄入足 够的营养素。
乙肝病毒五项检测 ppt课件
![乙肝病毒五项检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1bfb3dd3383c4bb4cd294.pn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注意事项
本样品仅用于体外诊断,操作应按说明说严格进行。封板膜不能重复使用,不同 批号、酶标试剂和阴性对照不可混用,不能与其它厂家试剂混用。
避免在有挥发性物质及次氯酸类消毒液(如84消毒液)的环境下操作。 使用前请将试剂平稳至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实验前将试剂轻轻振荡混匀, 使用后立即回放2~8℃。未用完的微孔板条与干燥剂一起用自封袋密封2~8℃保存。 过期试剂请勿使用。 加液时必须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加样器的准确性。加入不同样品或不同试剂组 份时,应更换加样器的吸头和加样槽,以防止出现交叉污染。 洗涤时各孔均匀需加满洗液,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使用洗板机应设定 30~60秒浸泡时间。在洗版结束后,必须立即进行下一步,不可使用酶标板干燥。 避免长时间的中断实验步骤,以确保每孔实验条件的均一。 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读取结果时,应擦干酶标板底部,且孔内不能 有气泡。不要触碰孔底部的外壁,指引或划痕可能影响板孔的读值。 所有样品、废液和废弃物都应按照传染物处理。终止液为硫酸,使用时必须注意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3孔,阳性 对照2孔和空白对照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及阴、阳性对照各50µl。
加酶:每孔加人酶标试剂50u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 洗涤:小心撕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最后一次尽量扣干。 显色:每孔加人显色剂A、B液各50µl,轻轻振荡混匀,37℃避光 显色15min。 测定:每孔加终止液 50µl ,轻轻振荡混匀, 10min 内测定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ppt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1a314a192e45361066f5a3.png)
二、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
HBV基因组结构,1979年
•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 前HBV分为A-H八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 我国主要是B和C。
• IFN治疗HBV应答率:A>D,B>C,A、D>B、C基因型是 否影响核苷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
• 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如何治疗?
能治愈吗?
★ 目前极少能治愈! ★ 是可以治疗的! ★ 病毒DNA整合于宿主肝细
胞染色体
谁需要治疗?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 ★ 肝功能异常。
★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 等。
★ HBV DNA>103copy/ml)
抗病毒: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直接杀死清除乙肝病毒的 药物,最好的抗病毒药物疗效也仅能达到50%左右。目前 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 主要有两大类: 干扰素:重组人α-1b干扰素、α- 2a、 α-2b干扰素等。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PCR反应过程
3’
5’
5’
3’
Primers
d.NTPs
Taq 酶
反应组分
变
性
3’ 5’
3’
Taq
5’
3’
退
火
5’
Taq
延
伸
3’
重
复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3’
5’ 3’
5’ 3’
3’
循环2 4个拷贝
5’ 3’ 5’ 3’
5’ 3’ 5’ 3’
《乙型肝炎》课件
![《乙型肝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5ad0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9.png)
慢性期
经过6个月的感染后,若乙肝病 毒DNA仍然阳性,可能会发展 成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慢性肝 炎和肝硬化。患者可能还会出 现水肿、腹水等并发症。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使用卫生间和厨房用具前洗手。 • 不分享剃须刀、毛巾等日常用品。 • 不和有乙肝病毒的人共用注射器、牙刷等。 • 不通过性接触获得一种性传播的疾病。
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 血清总胆红素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HBcAb IgM)
正常值 < 40 U/ L 5-21μmmol/ L > 10 mIU/ ml 阴性 阴性
治疗方法与药物
利巴韦林
全球乙型肝炎流行情况
乙型肝炎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 病毒性疾病之一,估计有2亿人 感染了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目前,安全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 已经广泛应用,可预防乙型肝炎 的发生和传播。
病毒传播途径
血液接触
输血、注射毒品、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受污 染的器械或用品等可以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 播。
性接触
与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性交可以导致乙型肝炎 的传播。
做好家庭清洁
家庭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 通风,需要定期打扫、消毒。 特别是卫生间、茶几、茶杯、 电视机、空调等位置容易藏污 纳垢,打扫要慎重。
注意个人卫生
家庭成员应该关注自己的个人 卫生,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感 染源。
怀孕期间的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
乙肝阳性妈妈
乙肝阳性妈妈应该注射乙肝免疫 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在出生后 12小时内进行免疫。
《乙型肝炎》PPT课件
乙肝检查指标参考PPT课件
![乙肝检查指标参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ee7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5.png)
确诊:必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不同的临床类型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一)急性乙肝
临床表现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实验室检查
– 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 HBsAg阳性 –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 HBcAg ),抗-HBc – 是HBV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 生的抗体,提示HBV的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 抗-HBcIgM阳性,表明患者为急性HBV感染 抗HBcIgG阳性,但抗-HBcIgM阴性或低水 平,表示慢性或既往感染。
– 当肝细胞炎症、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 ALT可释放人血,使血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升高
– 故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学指标
一、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
– 全球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
–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பைடு நூலகம்口达到8%以上的地 区是乙肝流行的高发地区
– 3、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 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 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确诊慢性乙肝
1、第一个确诊组合
– 急性HBV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 现HBsAg超过6个月;
– 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 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二、诊断分类
不同的临床类型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一)急性乙肝
临床表现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实验室检查
– 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 HBsAg阳性 –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 HBcAg ),抗-HBc – 是HBV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 生的抗体,提示HBV的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 抗-HBcIgM阳性,表明患者为急性HBV感染 抗HBcIgG阳性,但抗-HBcIgM阴性或低水 平,表示慢性或既往感染。
– 当肝细胞炎症、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 ALT可释放人血,使血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升高
– 故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学指标
一、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
– 全球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
–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பைடு நூலகம்口达到8%以上的地 区是乙肝流行的高发地区
– 3、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 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 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确诊慢性乙肝
1、第一个确诊组合
– 急性HBV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 现HBsAg超过6个月;
– 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 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d0eb415901020207409c72.png)
2
·
HBV基因组
HBV DNA是由长链L (负链) 和短链 S (正链) 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短链的长度相当于长链的50% ~85%。 HBV DNA长链载有病毒蛋 白质的全部密码,有4个开放读码 框架(ORF),分别称为S、C、P和X 区 。编码7个蛋白质。
HBV DNA易发生变异,特别是前S或 S区基因较易突变。
HBeAg 阴性,HBV DNA 载量> 104 copies/ml, ALT > 2 ×ULN;
HBV DNA持续阳性,年龄>40岁,ALT大于正常上限, 也可给予抗病毒治疗;
HBV DNA持续阳性,年龄>40岁,ALT持续正常,应密
切随访,动态观察疾病进展,必要时行肝组织检测,
有病变证据时,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
简单、快速,对混合型检测非常敏感,已商品化,适 于大样本检测,但检测费用较高而且灵敏度和特异度 还有待提高。
简单、快速,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于流行 病学研究和临床大样本检测。但特异度还有待提高。
29
B型特异性“引物对”的特异度分析
·
B型特异性引物HB(正义链):5’-ACC GTG AAC GCC CAC MGG AA-3’
HBV DNA 定量检测
病毒复制水平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与传染性和疾病 进展密切相关;
主要用于HBV感染的判断,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及抗病毒疗 效的判断。
HBV基因分型
基因分型的必要性; 基因分型的主要方法;
HBV耐药突变的检测
23
慢性HBV感染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
HBeAg 阳性,HBV DNA 载量> 105 copies/ml, ALT > 2 ×ULN;
·
HBV基因组
HBV DNA是由长链L (负链) 和短链 S (正链) 组成的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短链的长度相当于长链的50% ~85%。 HBV DNA长链载有病毒蛋 白质的全部密码,有4个开放读码 框架(ORF),分别称为S、C、P和X 区 。编码7个蛋白质。
HBV DNA易发生变异,特别是前S或 S区基因较易突变。
HBeAg 阴性,HBV DNA 载量> 104 copies/ml, ALT > 2 ×ULN;
HBV DNA持续阳性,年龄>40岁,ALT大于正常上限, 也可给予抗病毒治疗;
HBV DNA持续阳性,年龄>40岁,ALT持续正常,应密
切随访,动态观察疾病进展,必要时行肝组织检测,
有病变证据时,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
简单、快速,对混合型检测非常敏感,已商品化,适 于大样本检测,但检测费用较高而且灵敏度和特异度 还有待提高。
简单、快速,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于流行 病学研究和临床大样本检测。但特异度还有待提高。
29
B型特异性“引物对”的特异度分析
·
B型特异性引物HB(正义链):5’-ACC GTG AAC GCC CAC MGG AA-3’
HBV DNA 定量检测
病毒复制水平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与传染性和疾病 进展密切相关;
主要用于HBV感染的判断,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及抗病毒疗 效的判断。
HBV基因分型
基因分型的必要性; 基因分型的主要方法;
HBV耐药突变的检测
23
慢性HBV感染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
HBeAg 阳性,HBV DNA 载量> 105 copies/ml, ALT > 2 ×ULN;
最新浅谈乙肝病毒检测ppt课件
![最新浅谈乙肝病毒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d736df4a7302768e9939f7.png)
地区的特点和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7
【分析】题干主要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性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 选D项。①与题意不符,不选;民族平等是实现民 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说法错误,不选。
答案 D
38
•
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
自己管理自己”
7.洗涤
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完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 泡时间)
8.显色
每孔加入A、B底物50 μL,混匀,37℃暗置15分钟
9.终止
每孔加50 μL终止液50 μL,混匀
10.测定
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630nm测定各空OD值,记 录结果,30分钟内测定完成)
4.结果判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党和
政府坚持依法行事的体现。
31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性
•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
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
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
自治法所规定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但不同于特别行政区的
高度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30
•
④明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原因。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
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
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次,民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 (HBsAg,抗-HBs) •e 抗原抗体系统 (HBeAg,抗-HBe)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 (HBcAg,抗-HBc)
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
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 HBsAg阳性见于
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慢性乙肝 病毒携带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抗-HBc IgM 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 示HBV 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 要标志
抗-HBc IgG 在抗-HBc 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 存在
临床机构一般常规检测抗-HBc ,抗但-HB检c测Ig抗M-H≠B抗c-HIBgcM,相对较少(
▪ 新增检测指标
➢ Pre–S1抗原等
19
3. HBV分子生物学检测
➢HBV基因型和基因变异研究:
必要性 主要方法
➢HBV-DNA病毒载量测定:
PCR结合荧光探针技术 病毒复制水平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与传
染性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主要用于HBV感染的判断,治疗适应症的选
择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F
G (甘) R (精)
99
137--S-S- 149
164
107 S-S 138 139 S-S 147 D
E
145 144 G R
D E
Loop 2 of “a”determinant
Vaccine escape mutant
PCR扩增相应区段 PCR 产物直接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信息挖掘
22
121 S-S 124 Loop 1 of “a”determinant
F (苯丙) Y(酪)
E (谷) D (天冬)
I (异白) M (蛋)
W (色) S (丝)
158 Y
M (蛋) I (异白) D (天冬) E (谷)
➢HBV耐药突变的检测
HBV基因型/基因亚型
病
疾病进展
临床表现
对
毒
干耐
基
扰药
因
素变
HBV DNA
HBeAg
(HCC) (LC)
突 变
急 性 乙 型 肝 炎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肝
肝细 硬胞 化癌血
清 学 转 换
生 化 学 改 善
清 除
应异 答
21
血清与资料收集 HBV DNA 提取
乙肝病毒基因分析技术路线
▪ 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超过 2 000万例,占全 世界慢性乙肝患者的1/3;
▪ 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显著,1-4岁组仅为 0.96%。
3 3
HBV基因型的世界分布
基因型 血清型
分布的国家和地区
A
adw2 ayw1 西欧、北欧、北美、中非
B
adw2 ayw1 东南亚、中国、日本
﹣
﹣
﹣
﹣
﹣
﹣
+
+
-
﹣
+
﹣
﹣
﹣
﹣
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
生物化学检测
2 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3 HBV 分子生物学诊断
17
乙型肝炎的生物化学检测
▪ 主要指标:
➢ALT, AST,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 ➢血清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 其它
18
2. HBV 血清标志物检测
▪ 方法学的发展 ➢ ELISA:灵敏性高,成本低,适用于普通病人筛查;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急诊 病人快速检测或无偿献血人员粗筛检测HBsAg; ➢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价格昂贵,可用于HBVMs为 临界值的病人的确证;在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 应答、疗效和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现 健康携带者 慢性乙肝,病毒长期携带 HBV近期感染,恢复期 HBV既往感染,已恢复 乙肝疫苗接种
HBs 抗A HB gs
+
﹣
+
﹣
﹣﹣
抗-HBc IgG Ig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Be A 抗-HBe g
+/﹣ ﹣
+
C adw2 adrq+ adrq- ayr 东亚、中国、日本、波利尼西亚等
D
ayw2 ayw3 南欧、地中海、印度
E
ayw4
西非
F adw4q- adw2 ayw4 美国土著人、波利尼西亚、中南美
G
adw2
美国、法国
H
?
尼加拉瓜、墨西哥、美国
机体感染HBV后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 多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
抗-HBs 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抗-HBs阳性可见于 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
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 力
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HBeAg 与HBsAg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
意义 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判断预后的指标:HBeAg转阴,表示HBV复制减少或
乙肝6项)。
检测试剂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同,需正
确区分
急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变化
Symptoms
HBeAg
anti-HBe
Total anti-HBc
滴
度
IgM anti-HBc
HBV DNA
HBsAg
anti-HBs
Window Period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暴露后时间
52
乙型肝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 检测技术
乙肝病毒研究历史
1963年Blumberg 在澳洲土著人血清中发现, 简称澳抗。
1970年Dane发现HBV病毒颗粒,称Dane颗 粒
1983年将HBV归为嗜肝病毒科
我国HBV感染概况
▪ 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高达7.18%;现有慢性HBV感 染者约9 300万人,占全世界的1/4;
100
慢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变化
Acute (6 months)
HBeAg
Chronic (Years)
anti-HBe
HBsAg
Total anti-HBc
滴 度
IgM anti-HBc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2 暴露后时间
HBV感染血清学常见模式
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 潜伏期末期 急性乙肝,病毒长期携带 HBsAg阴性的急性感染 感染消除,抗-HBs尚未出
终止,预后好;若HBeAg持续阳性,则预后不良,易转为 慢性
抗-HBe HBeAg消失后出现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
慢性肝炎患者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 弱或消失
HBcAg 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
抗-HBc 非中和抗体、分IgM和IgG
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
HBsAg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
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 HBsAg阳性见于
乙肝的潜伏期、急性期 慢性乙肝 病毒携带 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抗-HBc IgM 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一般持续约6个月,提 示HBV 复制,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 要标志
抗-HBc IgG 在抗-HBc 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可伴随感染者终生 存在
临床机构一般常规检测抗-HBc ,抗但-HB检c测Ig抗M-H≠B抗c-HIBgcM,相对较少(
▪ 新增检测指标
➢ Pre–S1抗原等
19
3. HBV分子生物学检测
➢HBV基因型和基因变异研究:
必要性 主要方法
➢HBV-DNA病毒载量测定:
PCR结合荧光探针技术 病毒复制水平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与传
染性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主要用于HBV感染的判断,治疗适应症的选
择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F
G (甘) R (精)
99
137--S-S- 149
164
107 S-S 138 139 S-S 147 D
E
145 144 G R
D E
Loop 2 of “a”determinant
Vaccine escape mutant
PCR扩增相应区段 PCR 产物直接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信息挖掘
22
121 S-S 124 Loop 1 of “a”determinant
F (苯丙) Y(酪)
E (谷) D (天冬)
I (异白) M (蛋)
W (色) S (丝)
158 Y
M (蛋) I (异白) D (天冬) E (谷)
➢HBV耐药突变的检测
HBV基因型/基因亚型
病
疾病进展
临床表现
对
毒
干耐
基
扰药
因
素变
HBV DNA
HBeAg
(HCC) (LC)
突 变
急 性 乙 型 肝 炎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肝
肝细 硬胞 化癌血
清 学 转 换
生 化 学 改 善
清 除
应异 答
21
血清与资料收集 HBV DNA 提取
乙肝病毒基因分析技术路线
▪ 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超过 2 000万例,占全 世界慢性乙肝患者的1/3;
▪ 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显著,1-4岁组仅为 0.96%。
3 3
HBV基因型的世界分布
基因型 血清型
分布的国家和地区
A
adw2 ayw1 西欧、北欧、北美、中非
B
adw2 ayw1 东南亚、中国、日本
﹣
﹣
﹣
﹣
﹣
﹣
+
+
-
﹣
+
﹣
﹣
﹣
﹣
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
生物化学检测
2 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3 HBV 分子生物学诊断
17
乙型肝炎的生物化学检测
▪ 主要指标:
➢ALT, AST,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 ➢血清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 其它
18
2. HBV 血清标志物检测
▪ 方法学的发展 ➢ ELISA:灵敏性高,成本低,适用于普通病人筛查;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急诊 病人快速检测或无偿献血人员粗筛检测HBsAg; ➢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价格昂贵,可用于HBVMs为 临界值的病人的确证;在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病毒学 应答、疗效和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现 健康携带者 慢性乙肝,病毒长期携带 HBV近期感染,恢复期 HBV既往感染,已恢复 乙肝疫苗接种
HBs 抗A HB gs
+
﹣
+
﹣
﹣﹣
抗-HBc IgG Ig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Be A 抗-HBe g
+/﹣ ﹣
+
C adw2 adrq+ adrq- ayr 东亚、中国、日本、波利尼西亚等
D
ayw2 ayw3 南欧、地中海、印度
E
ayw4
西非
F adw4q- adw2 ayw4 美国土著人、波利尼西亚、中南美
G
adw2
美国、法国
H
?
尼加拉瓜、墨西哥、美国
机体感染HBV后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 多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
抗-HBs 特异性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
抗-HBs阳性可见于 乙型肝炎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
间抗-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自身产生了免疫 力
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后,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HBeAg 与HBsAg平行出现,较HBsAg消失早
意义 体内HBV复制、传染性强的标志 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判断预后的指标:HBeAg转阴,表示HBV复制减少或
乙肝6项)。
检测试剂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同,需正
确区分
急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变化
Symptoms
HBeAg
anti-HBe
Total anti-HBc
滴
度
IgM anti-HBc
HBV DNA
HBsAg
anti-HBs
Window Period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暴露后时间
52
乙型肝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 检测技术
乙肝病毒研究历史
1963年Blumberg 在澳洲土著人血清中发现, 简称澳抗。
1970年Dane发现HBV病毒颗粒,称Dane颗 粒
1983年将HBV归为嗜肝病毒科
我国HBV感染概况
▪ 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高达7.18%;现有慢性HBV感 染者约9 300万人,占全世界的1/4;
100
慢性HBV感染的血清学变化
Acute (6 months)
HBeAg
Chronic (Years)
anti-HBe
HBsAg
Total anti-HBc
滴 度
IgM anti-HBc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2 暴露后时间
HBV感染血清学常见模式
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 潜伏期末期 急性乙肝,病毒长期携带 HBsAg阴性的急性感染 感染消除,抗-HBs尚未出
终止,预后好;若HBeAg持续阳性,则预后不良,易转为 慢性
抗-HBe HBeAg消失后出现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
慢性肝炎患者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 弱或消失
HBcAg 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
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
抗-HBc 非中和抗体、分IgM和IgG
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