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大纲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一、林学的基础知识
1、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1.1森林的概念、特点
概念: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特点:a.寿命长,生长周期长;b.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c.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d.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e.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能;f.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影响力
1.2森林的植物成分:
根据其所处地位分为林木、下木、幼苗(1年内)幼树(超过1年,但高度未达乔木林冠层一半)、活地被物和层外植物(层间植物)
林木(立木):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
优势树种:建群树种,在森林中,株数材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对群落的形态、外貌、结构及对环境影响最大,决定着群落的特点以及其他植物的种类、数量、动物区系、更新演替的方向。
主要树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伴生树种:陪伴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一般比主要树种耐荫,促使主要树种干材通直、抑制其荫条和侧枝的发育。
下木: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度的1/2。层外植物(层间植物):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
林分:将大片森林按其本身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
林分调查因子:能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
林分起源:森林发生形成特点,一般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种子起源称为实生林,根上萌生或抽根蘖萌芽形成的林分称为萌生林。
树种组成系数:为表达各树种在林分中的组成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量(胸高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胸高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2%~5%用+,<2%用-。
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我国划分林层的标准:(由上到下I、Ⅱ、Ⅲ)
a.次林层平均高度与主林层平均高度相差20%以上(主林层为100%)
b.各林层林分蓄积量不少于30m2/hm2
c.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
d.主林层林木疏密度不少于0.3,次林层疏密度不小于0.2。
1.3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
标准地种类: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
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a.标准地必须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b.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
c.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远离林缘
d.设在混交林中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e.未经人为破坏。
每木调查: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起源、年龄、活立木、枯立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整化径阶记录、统计,取得林木株数按直径分布序列的工作。
每木检尺步骤:a.径阶大小确认,b.起测径阶(最小径阶)c.划分材质等级d.每木检尺(由坡上方沿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
1.4蓄积量测定
标准木法、立木材积表法、标准表法和平均形数法、角规测树法
2、森林植物学基础:
2.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通常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低等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形态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大多数为单细胞,合子不形成胚而是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高等植物:绝大多数是陆生,出苔藓植物外,其他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植物体。
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发育成种子的胚珠是裸露的,木质部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
被子植物: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子房中,不裸露,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生殖器官—花,木质部有导管和纤维,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
被子植物根据形态特征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胚具2片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中有形成层,能进行增粗生长;叶为网状脉,花通常为4至5基数,大多数的木本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植物,稀为木本。胚具有一片子叶,须根系,维管束中无形成层,一般不能进行增粗生长,叶脉为平行脉,花基数为3。
2.2植物分类方法、系统、单位
分类方法: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系统发育分类法)
植物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假花说)、哈钦松系统(真花说)、克朗奎斯特系统
假花说: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中的单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的,被子植物的花不是一朵真花,是一个演化了的花序。
真花说:被子植物的花是裸子植物本类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成,即孢子叶球的主轴演化成花托,主轴上的大小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苞片演化为花被。
2.3植物的命名
林奈双名法:每种植物由两个拉丁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用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完整的学名还要加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2.4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2.5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林学概论》P52-67
2.6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生态多样性
景观要素可分为嵌块体、廊道和基质。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a.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b.物种多样性高度丰富
c.物种的特有性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
d.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丰富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原因:人口增长,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生境的破坏和退化;过度捕捞、过度利用,加速了生物资源物种的减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其他原因,外来物种入侵,不可抗力和法制的不完善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
2.7我国主要造林绿化树种的分类特征、分布范围及主要用途P80-90
3、森林与环境的关系:
3.1森林环境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体生存的一切事物总和。
森林环境因子:气候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质对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