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身抗体监测在GADA阳性LADA诊治中的意义
血清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ICA、IAA、GAD-AB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对糖尿病分型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107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 和IAA抗体,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正常人群33例;GADA、ICA和IAA抗体不同组合结果地诊断率运用矩阵决策法。
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67.7%、41.8%和38.7%,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组(Ρ <1.01),其中GADA阳性率显著高于ICA和IAA(Ρ<1.05 )。
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阳性预报率和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或双项测定。
结论GADA、ICA和IAA三种抗体是1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也是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相鉴别的重要免疫学标志,对糖尿病分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宜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22型糖尿病中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的应用目的了解和评估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状况、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门诊中随机抽取136名2型糖尿病患者,男59例,女77 例,年龄(57.88±9.27)岁。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共有70 道选择题,包括:糖尿病及并发症自觉症状(11题)、生活习惯(15题)、治疗情况(8题)、生存技能(15题)、治疗目标(7题)和糖尿病知识结构(14题)。
按照5点量表设计原理,每一题给予5种不同程度的表述作为答案,由0分到2分,间隔为0.5分,分数越高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状态越佳。
本研究比较了CSSD70得分与136例2型糖尿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胰岛素使用、拥有的糖尿病工具、糖尿病家族史、首发症状、并发症、随机血糖、HbA1c等诸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同时也分析了CSSD70与另一个国际糖尿病生活质量通用量表DQOL得分的内在相关性,并在1周内两次重复测定CSSD70的得分情况以了解CSSD70有效性和稳定性。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糖尿病筛查人群:高危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肥胖人群等
疾病诊断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
04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03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
02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1型糖尿病
免疫荧光法:通过荧光标记抗体,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反应,检测抗体
放射免疫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检测抗原
化学发光法:利用化学发光反应检测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意义
诊断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
01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2
指导治疗: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
03
评估预后: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
04
糖尿病自身抗体与疾病关系
糖尿病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01
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02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糖尿病易感性增加
03
演讲人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目录
糖尿病自身抗体概述
糖尿病自身抗体与疾病关系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的局限性
糖尿病自身抗体概述
抗体类型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针对胰岛素的抗体,与1型糖尿病有关
01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1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关键限速酶,由GAD65和GAD67两种异构体所组成,其中抗GAD65抗体为1型糖尿病中抗GAD抗体主要的靶抗原。
抗GAD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标志。
抗GAD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70-90%,在大龄儿童和迟发的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更高。
对于成人潜伏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因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尚存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口服降糖药有效,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
联合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抗胰岛细胞抗体,有助于早期识别LADA。
此外抗GAD抗体还与僵人综合征相关,该抗体在此病症中的阳性率为60-100%。
参考值:<10.0IU/ml2、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是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50-75%,是胰岛自身免疫活动的早期标志物,其出现通常预示着病情进展迅速。
在年轻初发病者中的阳性率更高,与初发病进展速度有关。
参考值:<10.0IU/ml3、抗胰岛素抗体IAA1型糖尿病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的绝对不足,故需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经常会刺激机体产生抗胰岛素抗体。
检测抗胰岛素抗体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依据。
抗体滴度高时,可适度增加速效胰岛素,抗体滴度低时,则改用长效胰岛素。
判断预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下而检测胰岛素抗体滴度偏高,说明患者不是胰岛功能衰竭,提示病情稳定。
相反则表明胰岛素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参考值:阴性4、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是诊断胰岛依赖性糖尿病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
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达60%~80%,治疗数周后阳性率迅速下降至50%以下,2~3年后,约20%的患者仍为阳性,提示ICA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现象,似与1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紧密相关,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少数患者ICA滴度可持续维持很高,数年不变;有个别患者起病时为阴性,以后转为阳性;糖尿病近亲阳性率可达19%,预示其家族成员患病的危险性较大。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熊东林;黄芬【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7 例1 型糖尿病(T1DM)患者、133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IAA 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DM 组中GADA、ICA、IAA 的阳性率分别为66%、40%、24%,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2%,T2DM 组中3 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30%.T1DM 患者的GADA、ICA、IAA 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 患者(P < 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抗体.结论血清GADA、ICA 和IAA 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 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 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7【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作者】熊东林;黄芬【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目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多是根椐患者年龄、发病的急缓、有无酮症酸中毒及胰岛素的测定,但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有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且有时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使得诊断非常困难[1]。
近年研究表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多种针对胰岛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对T1DM诊断和分型的临床免疫学指标[2]。
本文对67例T1DM和133例T2DM患者进行了血清GADA、IAA及ICA检测,旨在探讨这3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在DM临床分型的重要意义。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是存在免疫损害的有力佐证。
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们在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自身抗体,但目前认为主要以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以及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等五种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较大。
糖尿病分型1979年WTO提出了原发性临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依赖型与非依赖型的区别主要依据胰岛素β细胞功能受损的程度,临床是否依赖胰岛素而言,并不反映其发病的本质。
1997年WTO建议取消依赖型与非依赖型,改为1、2型,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要看病因是否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造成,1型与2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但2型非依赖型可发展成1型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缓慢进展型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的分型(ADA/WHO,1997)(1)1型糖尿病(T1DM)类型: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A型)非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B型)机制: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2)2型糖尿病(T2DM)机制: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障碍(3)特殊类型糖尿病(4)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1)遗传易感阶段(与HLA某些位点有关):据对孪生儿的研究表明,在单卵双胞胎发生的一致率为30%—50%,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一致性为2/3;(2)环境触发阶段:可能存在的因素为病毒、化学品、食物等,还有一种医学假说——卫生环境洁净假说,洁净的环境更易诱发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3)自身免疫激活阶段:该阶段产生自身抗体,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胰岛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最早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随后是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接着是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ZnT-8A);(4)代谢异常阶段(糖尿病前期):胰岛β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升高,以致出现糖尿病;(5)糖尿病阶段:胰岛β细胞残留量<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6)胰岛素依赖阶段: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受限,胰岛素绝对依赖,速发型:胰岛β细胞受损速度快、严重,残留胰岛β细胞少;迟发型:胰岛β细胞受损速度慢、不严重,残留部分胰岛β细胞。
I型糖尿病患者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I型糖尿病患者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作者:李清元李振燕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I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意义。
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在该院就诊的67例I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
将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61名健康人群纳入健康组。
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GADA、ICA、IA-2A、ZnT8A和IAA等。
结果在自身抗体单项检验方面,糖尿病组患者GADA、ICA、IA-2A、ZnT8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7.16%、68.66%、31.34%、70.15%和23.88%。
在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方面,糖尿病组患者2项阳性、3项阳性、4项阳性和5项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79.10%、83.58%、88.06%和94.03%,均高于健康组的健康人群,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I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单项检测;多项检测[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a)-0044-02I型糖尿病也成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群体与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体,而I型糖尿病患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1-2]。
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存在不足、遗传因素、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的感染等,均可致病。
发病后,症状表现与2型糖尿病患者类似,既同样表现为多饮、多食和多尿等,但所不同点在于患者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且病情进展迅速[3],因此越早对患者的病情加以诊断,对患者后期血糖的控制越为有利。
在I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方面,发现患者血液中可检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相应的从自身抗体的角度加以研究,已经成为I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主要依据。
但同时发现I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图谱有所差异,以此为出发点,2017年1月—2018年6月对I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项自身抗体进行联合检测,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GADA+IA2A+IAA
100%
>80
*Juvenile Diabetes Foundation 糖U尿ni病ts自:身青抗少体临年床糖意尿义 病基金会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19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其致病机理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 “分子相似学说”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诱发自身
免疫的最可能途径,病毒非结构蛋白2C中的由6 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与胰岛β细胞中自身抗原 GAD65抗原相同(脯-谷-缬-赖-谷-赖),2C蛋白 是诱发1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产生的交叉免疫反 应激活T细胞。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糖尿病分型诊断
➢临床现状(临床特点):
糖尿病
阴性
特发性
1型
抗体
阳性
自身免疫性
2型
抗体 阳性
LADA 抗体 阴性
2型糖尿病
➢现代标准(抗体状态):按病因发病学划分(ADA 1997/WHO
1999)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
1型DM
胰岛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性 1型DM
– 特发1型DM
ICA阳性预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害,ICA阳性 与将来成为临床期1型糖尿病有一定相关性,高 滴度的ICA预测性更强,如ICA > 40 JDF则有高 度预测性。
儿童中ICA阳性亦对l型糖尿病有较高的预测率。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32
胰岛细胞抗体(ICA)
在新诊断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5%~ 85%,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诊断后2~5年阳性率降至20%。
酪氨酸磷酸酶 (IA2*)
* 胰岛细胞瘤相关抗原2
糖尿病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LADA
抗体 阴性
2型糖尿病
现代标准(抗体状态):按病因发病学划分(ADA
1997/WHO 1999)
1型糖尿病
1型DM
胰岛自身抗体
+ 自身免疫性 1型DM
急骤
– 特发1型DM
隐匿
经典1型DM
起病年龄 ( 20 岁 ) 青少年 青少年1型 DM 成年 成人 1型 DM 高
LADA
GAD-Ab 滴度 (0. 3) 低 LADA-2型
LADA-1型
1型与2型糖尿病的部分类似性
一、发病机制: 1.炎症、细胞因子 2.胰岛素抵抗 3.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 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2.肥胖 3.酮症倾向
糖尿病表现为连续的疾病谱
100 %
Beta Cell Mass 0%
LADA-2 LADA-1 T1DM T2DM LADA
Insulin resistance
儿童中ICA阳性亦对l型糖尿病有较高的预测率。
32
胰岛细胞抗体(ICA)
• 在新诊断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5%~
85%,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
诊断后2~5年阳性率降至20%。
33
羧肽酶—H自身抗体(CPH-Ab)
• 羧肽酶—H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胰岛抗原,是胰
岛细胞分泌颗粒中的一种糖蛋白酶,可催化胰岛
应激活T细胞。
20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 GADA可作为1型糖尿病预测的指标,在初发1型
糖尿病患者中,GADA的检出率很高,一般为 60%~80%,最多的可达96%,而2型糖尿病和正
常人中的检出率很低(1%~2%)
• 国外报道在1型糖尿病前期个体中有82%的GADA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_Ab_ICA_IA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_郭莉
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Vol.26No.2Ju ne2004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郭 莉,单路娟,邱 阳,刘越坚(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1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用ELISA法测定43例1型糖尿病(ID-DM)患者、55例2型糖尿病(N IDDM)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GAD-Ab、ICA、IAA。
[结果] 1型糖尿病组中GAD-Ab、ICA、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6.7%、37.2%、25.6%;2型糖尿病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10.9%、10.9%;正常对照组中GAD-Ab、ICA、IAA均为阴性。
1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b、ICA、IAA阳性率都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及正常对照组(P <0.05)。
[结论](1)测定GAD-Ab在糖尿病分型及预测中优于ICA和IAA。
(2)GAD-Ab、ICA、IAA的联合检测是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3)在预测1型糖尿病发病及早期诊断中,GAD-Ab、ICA、IA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阳性率,避免漏诊,也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95(2004)02-0136-03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糖;它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通过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及/或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有抵抗性或耐受性,或者两者兼有而使血糖升高[1]。
根据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2型糖尿病或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 IDDM)两大类。
糖尿病5项抗体检测意义
糖尿病五项抗体检测意义糖尿病五项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1.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是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GAD 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很多年前甚至是10 年前就已经存在,在最初发的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中阳性率可达到60%~80%。
同时,在 1 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验室诊断,锌转运蛋白 8 抗体可作为其诊断的预警信息,出现在临床症状之前,可以早期预测并指导临床治疗。
所以GADA和抗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是目前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首选免疫学指标,对 1 型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用血清抗体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比如GAD 抗体早在 1 型糖尿病出现症状 10 年前就已存在了,再比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免疫学工作组在"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研究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临床上确诊并进行干预治疗的1型糖尿病的标准。
就是这些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中,患者必须存在至少一种以上为阳性。
如果是IAA阳性的,还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如接受过胰岛素治疗,其疗程必须小于2w IAA抗体阳性才可以作为患者诊疗的评判标准。
3.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ICA的阳性预测值可达74%,而GADA和(或)IA-2A 则为47%。
通常GADA和/或IA2A高水平常提示可能出现了完全的β细胞功能衰竭,而低水平者可仅出现缓慢进展的β细胞功能不全。
4.预测治疗的疗效对于临床上应用的干预治疗的患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去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如环孢霉素治疗,患者血清ICA、IAA水平降低,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的。
所以综合起来,这些抗体与I型糖尿病高度相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预测及提高检出率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
各项抗体的检测意义:1.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为Ⅰ型糖尿病的出现的最早的抗体,GADA 阳性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GAD—Ab、ICA、IAA联合检测对糖尿病临床分型的鉴别意义
有 1例 6 岁 女 性 患 者 用 药 第 7天 出 现 肾 功 能 异 常 ( 素 氮 , 1 尿
7 8mmo/ 肌 酐 2 3v lL . 即停 药 , 用 无 肾 毒 性 抗 . lL, 3 mol ) 立 改 生 素 继 续 治 疗 ,0d后 肾功 能恢 复 正 常 。 1见 , 疗 常 首 选 青 霉 急 治 素 。 由 于 细 菌 耐 药 性 的产 生 , 年 来 青 霉 素 较 难 取 得 好 的 疗 近 效 。 酸 奈 替 米 星 作 为 新 一代 半 合 成 氨 基 糖 甙 类 抗 生 素 。 要 硫 主
现 肿 瘤 细 胞 。另 择 结 核 性 胸 腹 水 患 者 2 9例 ( 性 组 )男 1 良 . 3 例 、 1 例 . 龄 】~7 女 6 年 9 4岁 。均 经 胸 膜 活 检 和 影 像 学 检 查 确 诊 。采 集 空 腹 静 脉 血 . 心 取 血 清 备 用 AD 检 测 采 用速 率 离 A 法 . 用 罗 氏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 E C 0 用 放 免 法 。检 使 C A、 A5 使 测结果 以 0 表示 . 用 £ 验。 - 土S 采 检 结 果 : 性 组 行 AD 检 测 3 恶 A 1例 . 中胸 腹 水 为 ( . 土 其 88 1 4 U/ . 清 为 ( . 土 12 U/ 结 核 组 分 别 为 2 .) x 血 93 . ) i; 9例 , ( 2 3 1 . ) (3 1 5 1U/ 恶 性 组 行 C A 检测 5 5. 土 3 1 、1 . 土 . ) L。 E 3例 ,
成 尿 酸 AD 大 量存 在 于体 外 中型 粒 细 胞 和 淋 巴 细 胞 中 . A 当 细 胞 破 坏 时 可 释放 大 量 AD 导 致 结 核 性 胸 腹 水 中 的 A A A, D 活 性 明显 升 高 。 文 两 组 血 清 AD 无 明显 差 异 . 核 性 胸 腹 本 A 结 水 AD 含 量 显 著 高 于 恶 性 胸 腹 水 . E C 0含 量 显 著 低 A C A、 AS
糖尿病抗体三项临床意义
糖尿病抗体三项糖尿病抗体三项分为: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三个项目。
1、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IAA应为未曾用过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
IAA的产生与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2、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抗胰岛细胞抗体的发生率在90%以上。
通常在确诊一年后该抗体水平下降。
ICA可更早期发现I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可能以后会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称I~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的慢性疾病,IDDM具有一个独特的无症状糖尿病前期,该期甚至可持续多年,在此期间,患者胰岛素的早期释放在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时表现较弱。
对于多数病例来说,这些患者血液中含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及/或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ICA能够在临床表现IDDM症状八年前被检测,所以它可作为IDDM的早期指标及防治手段。
ICA阳性的患者表明胰岛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当胰岛素早期释放过程完全终止时,临床出现IDDM病症。
在IDDM高发病率的人群中及IDDM患者的亲属中进行ICA的早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3、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GAD是使谷氨酸转变为神经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及人的脑和胰岛组织中,并认为GAD可能是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靶抗原,用于Ⅰ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预测。
总之糖尿病为β细胞群高危人群做这三种自身抗体(ICA、IAA和GAD)的筛查,有助于防止或减慢该疾病的发生,血清GADA、ICA和IA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胰岛自身抗体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1型糖尿病预测中应用最早的免疫学标 志,1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一级亲属 正常人中ICA阳性者30%
6
胰岛细胞抗体(ICA)
目前,ICA测定已有国际统一标准, 其单位确定为JDF。
ICA阳性预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害, ICA阳性与将来成为临床期1型糖尿 病有关,高滴度的ICA预测性更强, 如ICA > 40 JDF则有高度预测性
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对于IAA阳 性者,还需要注意是否接受过胰 岛素治疗,如接受过胰岛素治疗, 其疗程必须小于2周。
30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预测治疗的疗效
31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对新近诊断的成年起病的糖尿病患 者进行随访研究,观察血清ICA、 GADA、IA-2A 3种抗体与胰岛β细 胞功能之间的关系。
部分患者移植后血清GADA和IA-2A抗体 水平可升高,原来阴性者可出现阳性,这 提示胰岛移植引起了自身抗原再次暴露给 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这部分患 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低
47
预测治疗的疗效(胰岛移植)
移植前后自身抗体均为阴性的糖尿病患 者,移植成功、不依赖胰岛素的比例较 高。
38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血清抗体在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时, ICA的 阳性预测值要高于GADA和IA-2A。
在诊断糖尿病后,大多数患者GADA可持续 阳性
而ICA阳性患者随病程进展可变成ICA阴性, 这种阴性亦提示已经出现β细胞功能的衰竭。
39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指导糖尿病临床分型 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预测治疗的疗效
糖尿病患者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以胰 岛 B细 胞 功 能 受 损 为 主要 特 征 , 2型 糖 尿 病
等 。G A D — A b 、 I C A测定 采 用 酶联 免 疫 吸 附法 测 定
照 组 。比较 三 组 研 究 对 象 G A D — A b 、 I C A和 I A A等 指 标 的 差 异 。 结 果 G A D — A b 、 I C A和 I A A 单 独 检测 , T I D M 组 各 指 标 均 高
于T 2 D M组及对 . Nt MP < o . 0 5 ) ; T 1 D M组 G A D — A b的阳性率高于 I C A和 T A A f P < O . 0 5 ) ; G A D — A b + I C A + I A A联 合检测 的阳性 率
G A D— A b 、 I C A和 I A A单 独 检 测 。 T 1 D M 组 各
月收 治 的住 院的 D M 患者 9 5例 , 病 例 纳 入标 准 t 4 ] : f 1 1 均符 合 WHO有 关 D M 诊治 和 分型标 准 ( 1 9 9 9年
版) ; ( 2 ) 无 感 染 性疾 病 、 无 恶性 肿 瘤 、 肝 肾功 能未 见
分 型 糖 尿病 的发 生和 发展 过 程 [ 3 1 本 文 重 点探 讨
和 联合 检测 f 取 同一份 样 品 同时测定 2个 以上 的指 标1 ,所 有操 作均 样 按照 仪器 和试 剂盒 使用说 明进
行。 1 _ 3 统 计学 处 理 所 有研 究数 据输 入 E x c e l 表格 进 行 统计 分 析 应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学软 件进 行数 据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张新房;胡影【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ELISA法测定41例1型糖尿病(ID-DM)患者、45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6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AD-Ab、ICA、IAA水平。
结果1型糖尿病组GAD-Ab、ICA、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6%、24.4%;2型糖尿病组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11.1%、11.1%;对照组健康人GAD-Ab、ICA、IAA均为阴性。
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AD-Ab、ICA、IAA阳性率均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清GAD-Ab、ICA、IA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且GAD-Ab、ICA、IA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阳性率,避免漏诊。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detection of the serum glutamate dehydrogenated shuttle antibody(GAD-Ab), islet cell antibody (ICA) and insulin auto antibodies (IAA) and its clinical signiifcanc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The serum GAD-Ab, ICA, IAA of 41 cases of type 1 diabetes、45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patients and 46 healthy human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GAD-Ab, ICA, IAA were 75.6%, 36.6%, 24.4%;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of 3 kinds of antibodies were 8.9%, 11.1%, 11.1%; the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human GAD-Ab, ICA, IAA werenegative.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serum GAD-Ab, ICA, IAA posi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serum GAD-Ab, ICA, IAA detection had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ifcance in early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It was an important serological index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ype 1 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GAD -Ab, ICA, IAA joint detection could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to avoid missed diagnosi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30【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糖尿病;GAD-Ab;ICA;IAA【作者】张新房;胡影【作者单位】桓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桓台256400;桓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桓台 25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系统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1],各种不同的病因通过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及/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而致血糖升高[2]。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在糖尿病分型中的诊断价值何小媚;罗裕旋;李贻汉;梁高洲;蔡剑辉【摘要】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正确分型、早期预报、病因分析,提供实时诊断依据及与治疗方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8例患者血清中抗胰岛素抗体(IAA-Ab)、抗胰岛细胞抗体(ICA-Ab)、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水平.结果 118例糖尿病患者GAD-Ab阳性率为18.64%,ICA-Ab阳性率为9.32%,IAA-Ab阳性率为15.25%,联合GAD-Ab及ICA-Ab阳性率为24.4%.抗体阳性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AA-Ab、ICA-Ab、GAD-Ab,能为糖尿病患者正确分型、早期预报、病因分析提供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5【总页数】2页(P1835-1836)【关键词】糖尿病自身抗体;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作者】何小媚;罗裕旋;李贻汉;梁高洲;蔡剑辉【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预防保健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预防保健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预防保健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预防保健所,518109【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
因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118例糖尿病患者作抗胰岛素抗体(IAA-Ab)、抗胰岛细胞抗体(ICAAb)、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水平。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糖尿病组为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2009年1~12月门诊经临床确诊的11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5例,年龄12~73岁,平均38.5岁;女63例,年龄23~67岁,平均35岁。
血清ICA、GAD抗体检测在LADA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ICA、GAD抗体检测在LADA中的临床意义
温志刚;陈泰祺
【期刊名称】《逻辑学研究》
【年(卷),期】2001(021)006
【摘要】研究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检测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筛查出成人缓慢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了LADA46例、ICA、GAD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35例及成人Ⅰ型糖尿病17例的临床特点,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等.结果:LADA组GAD抗体阳性率为93.5%,明显高于ICA(47.8%),除自发酮症外,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无显著差异.随病程的延长,β细胞功能的减退并不显著.结论:LADA诊断虽依赖于ICA、GAD抗体测定,但早期胰岛素应用与否应根据个体化而定.
【总页数】5页(P182-186)
【作者】温志刚;陈泰祺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529070;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529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血清GAD-Ab和ICA测定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预测价值
2.协和中医临床诊治经验荟萃(2)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的非
LADA患者3.GAD-Ab与ICA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LADA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DA患者ICA与GAD-A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5.血清ICA、GAD抗体检测对LADA病人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和ICA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和ICA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陈志军;胡翠莲【期刊名称】《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011)001【摘要】目的:了解GAD-Ab、ICA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法ELISA技术,测定血清中GAD-Ab的值;ICA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血清中的含量.结果:测定46例糖病尿病患者,其中1型糖尿病组21例,GAD-Ab阳性率71.41%,ICA阳性率42.86%;2型糖尿病病组25例,GAD-Ab阳性率8.00%,ICA 阳性率4.00%;正常对照组20例,GAD-Ab和ICA均为阴性.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ICA、GAD-Ab阳性率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2型糖尿病患者(P<0.05),提示ICA与GAD-Ab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鉴别的重要血清学标志.1型糠尿病的GAD-Ab阳性率高于ICA,则提示测定GAD-Ab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及预测优于ICA的测定.【总页数】2页(P25-26)【作者】陈志军;胡翠莲【作者单位】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景洪,666100;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云南景洪,6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和ICA测定及临床意义 [J], 许中;陈尔旦;吕国萍;陆迅2.糖尿病患者血清ICA、IAA、GAD-Ab、IA-2-Ab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余振东;吴波;李卫宁;孙春明;陈宏础3.糖尿病患者血清ICA、IAA、GAD-Ab、IA-2-Ab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余振东;吴波;杨曦;孙春明4.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郭莉;单路娟;邱阳;刘越坚5.糖尿病患者血清GAD-Ab、ICA、IA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 [J], 张新房;胡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临床论著·糖尿病自身抗体监测在GADA阳性LADA诊治中的意义于磊,金国玺,毕娅欣,张士荣【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胰岛功能和糖尿病自身抗体监测的意义。
方法新诊断的LADA患者26例,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糖化血红蛋白,并记录口服75g葡萄糖粉试验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2h胰岛素、空腹C肽、0.5h C肽、2h C肽,血脂;在治疗6个月后复查各个指标,比较治疗前后胰岛功能与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改变。
结果①本组LADA患者初诊断时GADA均为阳性,ICA阳性为19例,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GADA滴度比治疗前下降(P<0.01),3例转为阴性,ICA阳性比治疗前减少8例(P<0.05)。
②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下降明显(P均<0.01);空腹C肽、餐后0.5h C肽、餐后2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分别<0.01,0.01,0.05);③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下降(P分别<0.01,0.05)。
结论对新诊断LADA患者早期行胰岛素治疗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胰岛的免疫原性,从而缓解LADA的急性进展。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免疫;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中图分类号】R587R446.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33-03Autoantibodies Tests in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Positive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 YU Lei,JIN Guo-xi,BI Ya-xin,et al.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233004,Anhu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value of islet function and diabetes auto-antibodies in the patients with new-ly-diagnosed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mellitus in adults(LADA)after insulin therapy for6months.Methods All26patientswith newly-diagnosed LADA were given insulin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 measured the level of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islet cell antibody(ICA),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and recorded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hours blood glucose(2hPG),fasting insulin(FINS),2hours insulin(2hINS),fasting c-peptide(FCP),0.5 hours C peptide(0.5h CP),2hours C peptide(2h CP)and blood fat before and after the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The changeof islet function antibodies was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①All the patients with GADA positive and19ca-ses with ICA positive when they were diagnosed.After insulin therapy for6months,the level of GADA dropped significantly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1),3cases GADA turn negative,and ICA positive rate have reduced than(P<0.05)before treatment.②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FPG,2h PG,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LADA(P<0.01).The level of FCP,0.5h CP,2h CP rose in LADA than before treatment(respectively,P<0.01,0.01,0.05).③The level of 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and serum three-acyl glycerin(TG)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1or P<0.05).Conclusion Early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diagnosed LADA can recover pancreaticβcell function,reduce islet immunogenicity and lighten the acute progress of LADA.【Key words】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Immunology;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mellitus in adults;Islet cell antibody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in adults,LADA)是1993年被命名的成年起病、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
该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上还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诊断的主要依据有:成人发病、糖尿病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GAD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ICA)等阳性[1],发病时没有酮症倾向等。
虽然多数研究[2-3]提示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保护LADA患者胰岛功能,但在临床上胰岛素使用的时机和持续时间的判断标准却无定论。
本研究对26例较典型的LADA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治疗6个月,检测胰岛功能和GADA、ICA,以探讨它们在LADA的诊断和胰岛素治疗时的胰岛功能恢复中的判断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6例新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作者单位:233004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通讯作者:金国玺,电子信箱:120262010@qq.com 糖尿病(LADA)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例,LADA的诊断根据以下标准[4]:①发病年龄>15岁;②糖尿病(DM)诊断后半年内无酮症发生;③GADA阳性。
本组26例LADA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24 52岁,平均(37.40ʃ6.09)岁,有DM家族史者2例,本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在10.0mmol/L以上。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应用口服75g葡萄糖粉试验测定(0、0.5h、2h)胰岛素、(0、0.5h、2h)C 肽、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滴度、胰岛细胞抗体(ICA)定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6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
治疗方法为:除糖尿病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外,每日应用2次或3次人胰岛素(诺和灵R或30R),住院患者调整血糖稳定后院外坚持胰岛素治疗,部分为门诊治疗患者。
有高血压、高血脂者给予降压、降脂治疗。
1.3仪器与检测方法GADA用放免法测滴度,试剂盒由德国MEDIPAN公司提供,ICA酶免试剂盒由德国BIOMERLCA公司提供,结果为阴性或阳性。
血糖采·33·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January2013,Vol.11,No.1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用免疫比浊法,血脂为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竞争放免法,试剂盒购自中国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C 肽测定范围为0.20 12ng/ml,胰岛素测定范围5 160mIU/L,批内变异系数(CV)≤1.7%,批间变异系数(CV)≤2.7%。
所有试验对象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及时分离血清,置-20ħ保存。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ICA阳性率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其它计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的GADA等数据取ln值后进入统计分析。
2结果2.1治疗前后的抗体检测结果比较本组LADA患者初诊断时抗体检测结果为:GADA均为阳性,滴度较高,为(93.16ʃ81.57)U/ml,ICA阳性为19例,占73.08%;经糖尿病基础治疗及胰岛素治疗6月后,GADA滴度降低为(43.84ʃ43.00)U/ml,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另有3例转为阴性;治疗后ICA阳性为11例,占42.31%,比治疗前减少8例(P<0.05)。
见表1。
表126例LADA患者治疗前后的抗体检测结果比较(xʃs,n)时间n GADA(U/ml)ICA(n)阳性阴性治疗前2693.16ʃ81.57197治疗后2643.84ʃ43.001115t值6.963P值<0.010.0482.2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和其它生化指标的改变本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下降明显(P均<0.01);空腹胰岛素(FIN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胰岛素(2hINS)比治疗前升高(P<0.05);空腹C肽(FCP)、餐后0.5h C肽(0.5 h CP)、餐后2h C肽(2hCP)也均较治疗前升高(P分别<0.01,0.01,0.05);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下降(P分别<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