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语言发展理论异同

合集下载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

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二】20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结构语言学)【三】20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1】先驱人物——威廉·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因为这年的9月27日有个名叫威廉·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三周年演说》。

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威廉·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

此后的100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

【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拉斯克认为,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doc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doc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摘要】本文综合相关资料,重点参考欧卫红《双语教学论》,整理出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行为主义学派、先天语言能力说和互动/发展理论,阐述主要观点及缺陷,以供学者参考。

【关键词】FLA;积极强化;LAD;ZPD一、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是1940s~50s,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理论。

关于语言学得心理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是B.F.斯金纳。

他在《言语行为》(斯金纳,1967)中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方式,像其他行为一样可以被学习。

他相信语言是一套习惯,能通过工具性学习被教会,比如开发特定的刺激(S)-反应(R)之间的关系。

当儿童模仿周围人说话时,他们努力重复听到的东西,并受到“积极强化”(得到成人的表扬或者仅仅是成功的交流)。

获得环境的鼓励,儿童将继续模仿和练习这些声音和模式,直到他们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根据这个观点,儿童听到的语言的数量和质量,并与环境中他人的强化保持一致,将形成儿童的语言行为。

这个理论指出了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有很多证据反对这个观点。

该理论假设:获得依靠一个特殊的输入结构,同时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儿童的语法生成能力。

这些假设不能解释儿童在语言习得中所展现的创造力,为什么他们能够完成这些阶段,为什么他们会犯这些错误而不是其他的?二、先天语言能力说斯金纳出版了《语言行为》两年后,针对行为主义学派的缺陷,乔姆斯基(1959)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语言习得观点。

乔姆斯基(1959)认为行为主义学派理论不能解释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事实上儿童开始懂得更多的语言结构,而不是以听到的语言作为样本基础进行学习。

因此,他假设儿童获得语言是一种天赋,语言在儿童时期的发展正好如同其他生物学功能的发展。

语言习得不仅是一套习惯,也是受规则制约的;随后,大脑负责认知和语言数据处理,遗传的语言机制使语言习得成为可能。

他称这种特殊的机制为语言习得机制(LAD)(乔姆斯基1965),推测它位于大脑,负责识别深层结构,强调普遍语法。

育儿理论经验-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最新年精选文档

育儿理论经验-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最新年精选文档

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最新年精选文档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语言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四只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的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不可比拟的。

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各种复杂而抽象的语言规则呢?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在获得语言过程中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关于语言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家关注的问题,由于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

[1]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种,一种是先天论,一种是环境论,还有一种就是相互作用论。

本为针对这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比便大家能够清楚每种理论存在的价值以及理论不合理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先天论先天决定论认为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先天禀赋的作用,代表人物有乔姆斯基和勒纳伯格。

(一) 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认为决定人类幼儿能够说话的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即普遍的语法知识。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获得的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转化成个别语法的过程,转化是由他提出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

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2]这个过程是儿童自己完成的,并非周围使用语言的成人所强加的,所以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是语言学家。

世界上很多儿童在语言学习的阶段同时学习几种语言,且能掌握的很好。

这些似乎能证明确存在着一种先天语言学习能力!但是学术界对乔姆斯基的理论却有如此评论:(1)先天普遍语法规则以及由语言获得装置建立语法假设的设想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2)根据先天普遍语法理论,幼儿在语言获得的开始阶段就具有了一套成人的语法系统,因而会“一下子”学会语言,实际上儿童的语言和成人的很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和模式。

4-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4-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1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言语发展三个理论

言语发展三个理论
第四节 婴儿的言语发展
教学目标:
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操作条件论 先天论 相互作用论
言语发展的理论
(一)操作条件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代表观点:语言像其他行为一样
都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获取的。 模仿和强化
斯金纳和他的经典实验
婴儿怎么学会说话的?
当婴儿发音的时候,父母就用微笑、拥抱来 反馈来强化那些像词汇的声音。
婴儿又通过模仿来快速学到复杂言辞,比如
整个短语和句子。
理论的不足之处?
一、家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家长教不了孩子创新表达
操作条件论的意义:
对于那些言语和语言治疗家努力帮助语言发展
迟缓和有语言缺陷的儿童克服困难而言,行为 主义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言语发展的理论
(二)先天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代表观点:决定人类幼儿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
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 LAD)的语言能力。
婴儿怎么学会说话?
激 活 产 生
语言 输入
LAD
语言 处理技能
语言 理论
音韵学 词法 语义学 句法
儿童 语法 能力
对他人言语 的理解言语 产生
先天论的合理性:
一 语言普遍性 二 语言具有种属特异性
言语发展的理论
(三)相互作用论
主要观点: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与他人交流 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结合
工作内容与方法
3婴幼儿试听结合的训练(0-12个月)
1播放卡片,准备2到3张相同类别的卡片例如水果的卡片,将卡片放在脸的左侧缓缓 移动 2学发音游戏,拿一个带响的玩具,一边逗宝宝玩,一边让宝宝发出玩具发出的声响 3.铃儿响叮当。拿手铃距离宝宝30厘米,摇晃手铃问 “丁玲玲”在哪里?让宝宝拿在 手里发出声音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点: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内在认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它具体使用语言的行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并不是符合的,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直接反映。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念乔姆斯基在研究语言中发现,有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

例如,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的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这样容易。

这种现象,用“白板说”或“刺激—反应”论都解释不通。

在这一点上,“刺激—反应”或“模仿—记忆”等观点也不能自圆其说。

不仅如此,儿童所知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可能是教会的。

比如在He lost his pen和He lost his way中的his的区别,在He told her to leave the party和He promised her to leave the party中,由于两个谓语动词的不同,使to leave的施动者也改变了。

况且,儿童听到的话语并不都是标准的,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准、不合乎语法的、被简化了的话语(如中国妈妈们说的“吃甜甜”“吃果果”)。

但儿童最后学到的是标准的语言。

这显然不是靠简单模仿得来的。

儿童在五六年之内所接触的话语毕竟是有限的,然而,儿童能说出的句子却是无限的。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亦称“转换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

是指一种新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20世纪50-60年代创立。

用符号化和演绎方法描写自然语言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有:语言基本上不是习得的,而是天赋的。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随着儿童的发展,这种内在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发,儿童即能自然获得语言。

语言是一种结构,设想人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称LAD。

深层结构,指短语或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和语义,决定句子的内涵与意义,属语法的基础部分和语言能力。

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

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
( ) 二 强化说
先 天决 定论 认 为 儿童 语 言 的获 得 是 先 天 禀 赋 的作 用 , 表 代 人物 有 乔姆 斯 基 和勒 纳伯 格 。
( )乔姆 斯 基 的先 天语 言能 力说 一
乔姆 斯 基认 为决 定人 类幼 儿 能 够说 话 的是 先天 遗 传 的语 言 能力 , 种 “ 言能 力 ” 这 语 即普 遍 的语 法 知 识 。乔 姆 斯 基 认 为 语 言 获得 的过 程 就是 由普遍 语 法 转 化 成 个 别 语 法 的 过 程 , 化 是 由 转 他提出的语言获得装置实现的。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 构, 句子 的深层 结 构通 过 转换 规则 变 为 表层 结 构 , 而 被感 知 和 从 传达 .【 这个 过程 是 儿 童 自己完 成 的 , 2 并非 周 围 使 用 语 言 的 成 人所 强加 的 , 以乔 姆 斯基 认 为儿 童 生 下来 就是 语 言学 家 。 所 世界 上 很 多儿 童在 语 言 学 习 的 阶 段 同 时 学 习 几种 语 言 , 且 能掌 握 的很 好 。这 些 似乎 能证 明确存 在 着 一种 先天 语 言学 习 能 力 !但足 学 术界 对 乔姆 斯 基 的理 论却 有 如此 评 论 : ( ) 天 普遍 语法 规 则 以及 巾语 言 获得 装 置 建 立 语 法 假 设 1先 的设 想 都是 没有 事 实 根据 的 。 ( ) 据 先天 普 遍 语 法 理 沦 , 儿 在 语 言 获 得 的 开始 阶 段 2根 幼 就 具 有 了一 套 成 人 的 语 法 系 统 , 而会 “ 下 子 ” 会 语 言 , 因 一 学 实 际上 儿童 的 语 言和 成人 的 很不 一 样 , 自己的 特点 和模 式 。 有
评 析 儿 童 语 言 发 展 的 三种 基 本 理 论

人类的语言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语言起源和发展

1.语言起源理论语言起源一直是语言学和人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探索语言起源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和假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起源理论:•口头传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通过口头传递信息的需求。

根据这一观点,早期的人类通过模仿和表达声音来进行交流,并逐渐发展出了语言。

这种理论强调了语言作为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自然语言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演化的现象,与人类的生物进化过程密切相关。

根据这一观点,语言起源于人类祖先的认知能力和沟通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现代语言。

这种理论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物学和认知机制。

•语言演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语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根据这一观点,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系统,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文化的交流而逐步形成。

这种理论强调了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和发展的动力。

这些语言起源理论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影响。

深入研究语言起源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人类认知能力、社会互动和文化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人类语言与动物沟通人类语言在沟通交流方面与其他动物的语言存在许多显著的区别。

以下是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一些不同之处:•语法的复杂性:人类语言具有复杂的语法结构,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层面。

相比之下,动物的语言系统通常较为简单,缺乏人类语言中的复杂语法规则和结构。

人类语言的语法能够支持更高级别的信息表达和交流。

•词汇量的丰富性:人类语言具有广泛的词汇量,能够涵盖丰富多样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动物的语言词汇量相对较为有限,通常局限于基本的沟通需求,如警示、求偶和食物寻找等。

人类语言的词汇量丰富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表达想法和情感。

•创造性的运用:人类语言具备创造性的特点,我们能够创造新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以应对不同的沟通需求。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222 -校园英语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王玲【摘要】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关于该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

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相互作用论为二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即语言学习的内因和外因应当同时并重。

【关键词】二语习得 环境论 先天论 相互作用论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涉及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复杂过程,它研究的是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到目前为止,关于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有三大派别,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Environmentalist Theories),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Nativist Theories),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list Theories)。

这些理论为人们加深对二语习得的认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角,下面是本文对这些理论的简要探讨。

一、二语习得三大主要理论1.环境论。

环境论认为环境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和文化适应模式等理论在讨论二语习得时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语言学习是模仿、练习、反馈和习惯形成的结果。

根据行为学家的观点,所有的学习都是以同样的过程进行的。

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形成文字和物体或事件之间的“关联”,通过重复强化这些关联经验。

学习者模仿正确就会获得鼓励,或收到反馈以纠正他们的错误。

行为主义者把二语学习者视为“语言生产机器”,而语言环境则被看作是关键的决定因素。

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s)也把二语习得大部分归因于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学习者本身固有的内在能力,并主张人与生俱来就是很简单的学习力,没有任何具体的语言结构。

论语言发展理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

论语言发展理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


要: 教 育者必须 了解 学前儿童语 言发展 的 内在机 制 , 才可能开展 成功的教 育活动 , 促进 学前儿童语 言的发
展 。关于学前儿童语 言的发 生、 发展 机制 问题 , 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 目前 , 对此 问题 主要有三种理论 : 环境
决定论 、 先天 决定论 和环境 与主体相互作 用论 。三种语 言发展理论 虽然都 有不足之 处 , 但各 自从不 同角度对学前儿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4 . 0 6 . 0 4 8
论 语 言 发 展 理 论 对 学 前 儿 童 语 言 教 育 的启 示
王 学 坚
( 黑龙江农垦 职业 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2 5 )
s i ”

生活在其 中的学前儿童也 容易形成平 翘舌不分 的特点 。
又例如 , 有些地 区有状语后置 ( 如“ 你走先” ) 或 宾语前置 ( 如 “ 饭吃 了吗 ” )等现 象 , 儿童 生活在 其 中也会 受其 影 响。所
模仿说又包括传统模仿说 和选 择性模仿 说 : ( 1 ) 传统模
学前儿童更好地学 习和发展语 言 , 我们该如何 开展语言教 育
呢?
从 以“ 学” 定“ 教” 的角度考 虑 , 教育 者想要 成功 地 开展
教育活动 , 促 进学前儿童 语言 的发展 , 就 必须 了解学 前儿 童 语 言发展的 内在机制 。学前儿 童语 言发 生发展 的内在机 制 是当代心理语言学和 发展心 理学 中最尖锐 复杂 的基 本课 题
明。
当重视这三种语言发展理论 的合理 之处 , 探讨 它们对学 前儿

三大语言发展理论异同

三大语言发展理论异同

三大语言发展理论的异同摘要:长久以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理论通过不断的发展研究形成了三派主流观点,包括:“经验习得论”、“先天论”以及“交互作用论”。

三派观点都围绕自身的主张,提出了诸多假设并得到了充分的理论证明,虽然其中仍可能存在不能解释的疑问,但都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并且每一派中的许多不同的主张有丰富了对于儿童语言理论研究的深入讨论。

关键词:语言理论观点我们要看到,三派观点虽然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立场,但三者之间也是存在联系。

研究三者之间的异同,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其中各派观点缜密的理论逻辑,有助于理解语言发展理论体系的全貌,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立场,总结有意义的经验与思考。

经验习得论(行为主义理论)中强调了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这个理论观点的代表人物B.F.斯金纳(B.F.Skinner)认为,由于儿童合乎语法的言语得到强化,所以他们学会了正确讲话。

这就符合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

在他的观点下,可以这样理解:言语跟其地行为功能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使儿童所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增的过程。

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联结的选择性强化的基础上。

比如,如儿童在咿呀学语期间,会自发、无目的地发出各种声音,其中有些声音近似于成人的说话声,于是父母就对这些声音加以强化,使这些声音逐渐在儿童发声中占了优势地位。

以此类推,在儿童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环境刺激,或者通过模仿他人而产生的言语习惯,通过成人或者父母的强化,并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儿童实现了语言的发展。

先天论的观点指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是一种本能的和自然的过程。

于是由语言学家N.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提出了人类配有“语言获得装置(LAD)”的观点,这样就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眼中极简单的语言结构对于认知不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是相对复杂到无法通过父母直接教授或者尝试错误的方式来习得的。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一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二)评价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但它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20世纪语言研究三个阶段的回顾和反思范文

20世纪语言研究三个阶段的回顾和反思范文

202120世纪语言研究三个阶段的回顾和反思范文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家通过总结前人的观点,汲取研究成果,并对他们认为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设想,共同推进语言的研究和发展。

因此,语言研究必不可少的是对各个阶段的回顾和反思。

一、语言学研究发展历程 赵世开认为,语言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代:传统语言学或称“语文学”(公元前 5 世纪到 18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19 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20 世纪上半叶);生成语言学(20 世纪下半叶);认知语言学(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

1.传统语言学。

主要是对词汇的意义进行解释,只是一种前语言学时期的理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门学科。

2.历史比较语言学。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属关系,通过对各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比较来寻找共同来源。

刘润清在《西方语言学流派》中概括了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的特点提出人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大量语言现象的研究,证明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提出了许多语言是从同一始源语演变而来的观点,而且划出了语言“谱系”. 整个19 世纪,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占统治地位 ,并得到空前的发展。

历史比较语言学着力于需找语言的规律,但由于其理论落脚点是语言成分历时变化的事实,因而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成分间的结构关系。

二、20世纪语言学三大革命的回顾和反思 语言学史上发展最活跃、最快速的是 20 世纪的语言学研究。

20 世纪前六十年,语言学研究主要是索绪尔倡导的结构主义倾向,以描写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特点、结构关系为主。

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TG 学派)从描写语言行为转为解释人的语言能力,关注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这是对结构主义学派的一次变革。

之后的认知语言学从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出发,强调认知、现实、语言三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另一场革命。

孩子言语的发展的趋势

孩子言语的发展的趋势

孩子言语的发展的趋势孩子的言语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刚开始发出单个音节的声音到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和进行交流。

这个过程通常在0-5岁之间发生,但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

下面将从早期言语能力的发展、词汇和语法的发展以及两种主要语言发展理论的观点来探讨孩子言语发展的趋势。

早期言语能力的发展通常从出生开始,在前两年里会有最明显的进展。

刚开始,孩子会通过练习发音器官来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如“咿呀”和“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学习到更多的音节,并开始发出有意义的声音,如“妈妈”和“爸爸”。

在第一年中,孩子会逐渐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单词,如“水”和“吃饭”。

第二年中,他们会开始说出两个单词的简单短语,如“我要水”,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沟通。

在词汇和语法的发展方面,孩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在早期,孩子会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汇,如身体部位的名称、家庭成员的称谓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学会更多的词汇,并开始运用动词、形容词等词性。

在语法方面,孩子会从最简单的句子结构开始,如“主语+谓语”,到逐渐学会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加入从句和修饰语等。

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和发展阶段,以建立更丰富和复杂的语言能力。

对于孩子的言语发展,有两种主要的语言发展理论。

一种是“自然主义理论”,认为孩子是通过天然的发展过程来学习语言的,就像学习行走和吃饭一样。

根据这一理论,孩子在早期会自主地观察和模仿成人的说话方式,从而逐渐学会语言。

另一种是“社会交往理论”,认为语言发展是通过与成人和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而获得的。

根据这一理论,孩子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来学习语言,并通过接受和给予反馈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总结起来,孩子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在早期,孩子会通过模仿成人的说话方式来学习语言,并逐渐发展出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的语言能力。

他们会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并逐步掌握语法的规则和结构。

第三章儿童语言获得三大理论及全语言理论

第三章儿童语言获得三大理论及全语言理论
• (一)主要观点
• 斯金纳在著作《言语行为》中,广泛运用“强化”来解释各 种言语行为,并提出“自动的自我强化”概念,即:儿童的 模仿性发音会对儿童产生强化作用。
• 斯金纳的基本观念:所谓“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 在语言行为之后发生,它有两个特点:
• (1)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的偶然发生的动作。反应和强化只 是一种时间上的关系,并非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
• 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 • 在吸收其他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都承认语言的发
展受先天与后天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先天的能 力和社会的、人知的、语言的诸因素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且认为,语言的发展在 很大程度上是语言规则的获得。
• (一)主要观点
• 1.规则学习说
• 儿童具有一种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但主要是一种学习和 评价的能力,而不是具有如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普遍特征。儿 童学习母语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不是演绎的过程。即:儿童 用先天的语言处理机制,通过对语言输入的处理归纳出母语的 普遍特征和个别特征。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对规则的学习。
• 如: 一个三岁的儿童说自已的母亲“He a girls”(她 是一个女孩),孩子的母亲回答“That’s right ”(对 啦),并没有改正其语法上的错误。当孩子指着灯塔说: “There’s the animal farmhouse ”(这里是一个养 动物的农舍)时,虽然语法结构正确,但内容不对,母却 立即给以纠正。
三、中介说(传递说)
• 是传统的“刺激—反应”论的改良主张。
• (一)主要观点
• 提出外显的刺激和反应、隐含的刺激和反应的区别,认为在 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听话人有一系列的因联想而产生的 隐含的刺激和反应。隐含的刺激和反应被称为传递性刺激和 传递性反应。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 标签:语言学, 发展史阶段 ] .才小貓、 2009-07-29 15:47语言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各是什么?满意答案好评率:85%一、传统语言学(一)古希腊语言学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

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

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

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

“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

“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

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

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

“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

“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

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

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

“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

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语言三要素发展速度的比较

语言三要素发展速度的比较

语言三要素发展速度的比较
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而语音和语法发展变化则相对较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语法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语音和词汇的变化,因此它会比较慢一些。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拉丁语的词序慢慢变成固定的SVO,是因为拉丁语名词宾格尾部的/m/逐渐脱落、不再起区分格的作用,词序固定变得重要起来,慢慢稳固成SVO。

法语用ne……pas搭配表示否定是因为ne语义减弱,引入了pas来增强语气,本来pas是有实义的,经过语法化后彻底变成了语法部件。

这些都是语法变化。

大部分语音变化、单词变化都不足以影响到语法系统,而且语法本来范畴就不多,比起语音系统来说可以变更的部分太有限了。

这是因为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反应也最为灵敏。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随时都在词汇中反映出来,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发展变化等。

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产生了诸如“网络、网友、网吧、网页、网恋、上网、网民、网管、网关、黑客”等大量新的词语。

总的来说,越靠外层的变化越快,越靠内层的变化越慢。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这正是由表及里的关系。

换个角度,语音每天都能感知到,想改变就比较容易。

语法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其中,习焉不察,想改变它就变得比较难。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摘要:两千多年前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就开始了各种语言的研究,只是古代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未能揭示出语言的本质。

直到19世纪比较语言学产生后,语言研究才开始发掘语言发展的规律,才使语言的研究变成了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功能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理论并把语言学真正变成科学之后,现代语言学便呈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索绪尔的理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索绪尔是把语言学研究明确为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论直接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语言的本质。

他的理论可归纳如下:1.语言符号的本质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的,即“所指”和“能指”。

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能指的线性特征。

2.语言单位的关系性质由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一个能指与所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属性。

所指只是一个系统里的一员,通过同一系统内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界定。

3.语言系统与语言现象的区分这是语言系统与语言的实际现象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系统。

4.共时与历时的区分语言学上的共时与历时之区分,就是静态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布龙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为语言事实的共时研究方法做了理论上的开拓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特征3.强调语言在知己语言社团中所发挥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语言发展理论的异同
摘要:
长久以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理论通过不断的发展研究形成了三派主流观点,包括:“经验习得论”、“先天论”以及“交互作用论”。

三派观点都围绕自身的主张,提出了诸多假设并得到了充分的理论证明,虽然其中仍可能存在不能解释的疑问,但都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并且每一派中的许多不同的主张有丰富了对于儿童语言理论研究的深入讨论。

关键词:语言理论观点
我们要看到,三派观点虽然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立场,但三者之间也是存在联系。

研究三者之间的异同,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其中各派观点缜密的理论逻辑,有助于理解语言发展理论体系的全貌,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立场,总结有意义的经验与思考。

经验习得论(行为主义理论)中强调了语言习得过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这个理论观点的代表人物B.F.斯金纳(B.F.Skinner)认为,由于儿童合乎语法的言语得到强化,所以他们学会了正确讲话。

这就符合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观点。

在他的观点下,可以这样理解:言语跟其地行为功能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使儿童所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增的过程。

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联结的选择性强化的基础上。

比如,如儿童在咿呀学语期间,会自发、无目的地发出各种声音,其中有些声音近似于成人的说话声,于是父母就对这些声音加以强化,使这些声音逐渐在儿童发声中占了优势地位。

以此类推,在儿童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环境刺激,或者通过模仿他人而产生的言语习惯,通过成人或者父母的强化,并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儿童实现了语言的发展。

先天论的观点指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是一种本能的和自然的过程。

于是由语言学家N.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提出了人类配有“语言获得装置(LAD)”
的观点,这样就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眼中极简单的语言结构对于认知不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是相对复杂到无法通过父母直接教授或者尝试错误的方式来习得的。

而LAD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处理器,通过输入语言将其激活,只要儿童获得有足够的词汇,就可以通过LAD将单词组成新的,受规则限制的语言,并理解他所听到的许多内容。

类似的包括斯洛宾提出的儿童先天的“语言制造能力(LMC)”,从用作的机制来看,在先天论观点支持者看来,LAD 和LMC这些天生的机制都使儿童有能力处理语言输入,并推断输入的语言的语言关系和句法规则等语言知识,从而习得了语言的使用规则并最终促使了自身的语言发展。

交互作用观点(认知发展理论)可以说是经验习得论和先天论观点的两者结合。

承认了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他们强调智力成长和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在观察中认为:语言发展来源于生理成熟、认知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语言环境受到儿童与同伴之间沟通情况的很大影响。

生物和认知因素的贡献,使儿童具备了接受环境刺激的条件基础,形成了处理复杂词句的可能。

而环境对语言发展的支持表现在了社交需要促使了合乎语法的言语的形成,并且通过环境认知的成熟,使儿童的语言发展更具社会性。

显然,三派观点是存在共同点的。

首先,三派观点都指出了外部环境给予了语言学习的刺激(虽然刺激的性质存在差异)或者刺激的过程。

在经验习得论的观点中,儿童在形成对于语言行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前,需要对于成人言语的模仿的过程,虽然不是完全的模仿,但是也需要成人的言语刺激对儿童的作用。

而后,为了形成言语行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还需要来自外界的强化。

先天论的阐述中,无论激活LAD还是LMC使其产生作用,处理并分析语言成分,都需要语言输入的过程,这个输入语言的过程就是来自与来外部的语言刺激儿童接受,并输入LAD或LMC中开始进行处理分析。

另外,在交互作用论的立场上,正因为结合了上述两者的观点,更强调了语言发展的社会性因素,指出了其离不开社交需要的条件,体现了交互作用论是更需要外部环境刺激的作用。

其次,三派观点都承认是早期认知对与语言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于经验习得论观点来说,儿童之所以开始接受并模仿成人的言语行为,而往往儿童首先习得的词汇出现在常接触的玩具中,说明了儿童的早期认识促使他们能理解在身边能接触到的事物,提供了语言发展的需要。

在先天论的观点看来,如果没有早期形成的认知,哪怕是微弱而不成熟的认知,都能使向LAD或者LMC中输入语言成为可能。

同样的道理,对于交互作用论者的来说,生物和认知因素是一个语言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是具备接受环境刺激的基础。

最后,三派理论都承认了儿童习得语言存在最佳时期。

从经验习得论观点来看,早期出现模仿和强化的刺激行为的时机,正是儿童语言与词汇形成的高峰,其中更多的是父母用来实现强化的玩具等等。

在先天论中,更提出了语言习得敏感期假设。

因为LAD水平会由于年龄不断增长而减弱,并且更多实验表明,大脑的偏侧化现象也决定了儿童时期习得语言比青春期更有利。

而交互作用观点介于两者之间,也认可了这一论点。

然而三派观点由于立足点不同,因此三者互相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经验习得论的侧重点在外部环境的作用,所以指出了儿童最初的语言是由于成人选择性地强化婴儿咿呀声中最类似单词的那些语言,来塑造儿童的言语,因此增加了这些声音被重复的可能性。

而一点儿童讲语音塑造成单词,就会停止进一步强化,直到能开始组织单词,组合句子等阶段以后。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验习得论中,重点是成人(外界因素)的重要作用。

包括对与儿童的强化刺激。

这就与交互作用论存在差异。

在交互作用论中,外界因素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被考虑在内,但是没有被过分而普遍的强调。

因为在交互作用观点中,儿童自身的成熟以及认知或者大脑的生理发展被得到了重视。

在交互作用论中儿童生理上做好了习得语言的准备,这取决与大脑的成熟,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知识,这是一个主观能动性行为的表现,因此在投入社交活动,接受外界因素刺激之前,个体习得语言的过程,是以具备生理上的基本条件为基础的。

但这又有别与先天论对于个体主观实现语言发展的观点。

先天论中提出的LAD以及LMC的观点是将生理因素更深入地加以分析,虽然没有完
全阐述清楚LAD与LMC的运作原理,但强调的LAD与LMC对与言语分析处理的强大能力。

这也是个体与生俱来预设好的,外部刺激变成了一个仅仅影响细微,不过是为LAD与LMC提供“原料”的客观因素。

进而深化了个体生理上习得语言能力的强大条件。

另外,三派观点对于语言习得的过程也有各自的阐述。

在经验习得论中,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被视为言语行为的形成,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阐述,通过外界刺激和选择强化最终使儿童语言发展成熟。

在先天论中,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被看做是个体内部的处理过程,外部刺激通过内部LAD和LMC的复杂处理得到分离的过程,使儿童习得了语言的要素,实现自我组合,最终是儿童语言发展成熟。

对于交互作用论来说,折中了两种观点的同时,本身指出了,外部定向刺激与自身理解处理与社交性需要等因素的反复交叉作用形成了儿童的语言发展机制,使语言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三派观点都存在互相间的联系又相对独立,使其既保持着共同性,有具差异性,使语言发展理论系统更为充实。

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水平看、要对语言获得过程及其机制提出结论性意见,还为时过早,三派观点各具特点,尚有待于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

参考文献:
《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