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种境界
张载横渠四句
阐述对“横渠四句” 阐述对“横渠四句”的意义和第一句 “为天地立心”内涵的理解。 为天地立心”内涵的理解。
明确:本段首先简要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 明确:本段首先简要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 作者认为张载的四句话体现了人的特点, 作者认为张载的四句话体现了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 其他动物之所在。接着又说四句中“ 的主词“ 其他动物之所在。接着又说四句中“为”的主词“可 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 而张载就是哲学家,因此,作者的实际意思是“ 而张载就是哲学家,因此,作者的实际意思是“横渠 四句”应该是哲学家或哲学的神圣的使命和任务。 四句”应该是哲学家或哲学的神圣的使命和任务。因 为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 为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 之于禽兽者及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 之于禽兽者及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 义何在?哲学就是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 义何在?哲学就是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 天地即自然宇宙,天地本来无心,而人有心,人 天地即自然宇宙,天地本来无心,而人有心, 的心即是人的自我认识和对天地的认识; 的心即是人的自我认识和对天地的认识;人本来就是 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 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对于天地的认 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 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 是为天地“立心” 是为天地“立心”。
电视剧《金婚》中有一段台词“现今社 会分两种人:一种是痛苦的哲学家,另一种 是头快乐的猪。”如果让大家来选择,你更 愿意选择哪一种呢?痛苦的哲学家,常常思 索人生的真谛,因不得求解而困惑痛苦;快 乐的猪,没有思想,不去考虑今日明朝而简 单快乐。哲学家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对人生 意义的拷问却是一种必要,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冯友兰的《横渠四句》,了解人生的真 谛。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国学大师,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种境界的论述,引发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诗分别出自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作品,王国维借用它们来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从立志到成功的不同阶段
和心态。
第一境界是在迷茫中树立远大的目标。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独自登上高楼,在寒风中望着天边的路。
他心中有着无限的渴望和抱负,但也感到困难重重和孤独无助。
他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二境界是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为了心爱之人而消瘦憔悴。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和荣辱利禄,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他不畏艰险困苦,不惧风雨打击,只坚持不懈地奋斗。
第三境界是在平静中达成成就。
这个时候的人像是在茫
茫人海中寻找某个人。
他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喜怒哀乐。
但当他回头一看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和哲理,它告诉我们要有远见、有毅力、有平常心。
只有经历了这三种境界,才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王国维先生,一位伟大的文化名人,书法大家,散文家,学者,以及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文化名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着名的多才多艺的国学大家”和“’盛唐’之后开宗立派复兴古文化的第一人”。
在王国维的一生中,他提出了“人生三境界”的概念,这是指人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情境下,所面对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它主要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三种境界。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王国维所描述的人生的第一境界,它包括个人的学习成长,对某项事业的投入等等。
这种境界的特点是兴趣和欢快,对于新事物的学习也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对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很强。
这种境界也是人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状态之一,它为人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这样的阶段。
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掌握知识技能,了解自己,展示才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天赋和意愿。
这个阶段中,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热情,与世界保持联系,并运用这些得到的知识轻松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王国维所描述的人生的第二境界,它代表着个人面临生活压力和时光的消逝,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自己生之有限的认识。
这个阶段,我们会明白:时间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源,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勇敢面对,不气馁,保持积极。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不息的进取心和勇气,升华自己,丰富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切勿停滞,自我沉溺。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生命中经历失败,经历不如意,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区别就在于失败后能够继续向前,关注前方机遇而非后面挫折。
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王国维所描述的人生的第三境界,它代表着个人在事业和生活上的顶峰,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把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超越个人的目标,从而对整个世界贡献自己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具备参透事理,融会贯通的眼光,要对社会、对自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注重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人生的六大境界
人生的六大境界(一)第一境界:志于学。
学什么?学习解放自己,学习规则,学习磨炼自己的性格、意志、毅力,按规则行事。
让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相符。
这就象孩子学走路一样,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学而时习之。
孔子这句名言提到六个十年,是说每经过一个阶段需要十年十年。
现代科学已证明完全掌握一门技术,一般都需要十年。
第二境界:立。
主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了明确的人生观念,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技能,知道怎么做,并能够那样去做。
一般人都理解成家立业,也可算为一个表面的标志,但不一定谁都能做到。
第三境界:不惑。
即使你确定了人生观念,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也成家立业了,但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如果到了四十岁,你还处于犹豫徘徊时期,那一生就不会做出什么象样的事情了。
四十岁,人必须坚定自己的信仰,成为事业上的专家里手,毫不犹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四境界:知天命。
我觉得最好的标志就是安居乐业。
知道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性,安心生活,安心工作,乐在其中。
很多不到50 岁的人说自己现在就是安居乐业,其实还是会受到许多外界诱惑,容易不自量力,或妄自菲薄的。
第五境界:耳顺。
一个人越能成为自己,就越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不惑是心不迷惑,能够坚持自己,但耳顺却还需要修炼。
外界什么流言蜚语,谩骂诽谤,都能象大人对孩子一样一笑了之,不仅需要的是定力,更主要的是心胸和爱心。
举个例子说,如果不爱自己的孩子,你对孩子无理取闹的话就不会耳顺。
第六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最高境界,孔子说要到自己70 岁才达到这种境界,而孔子只活了72 岁。
它指的是什么?是自由,是符合规则。
能够把各种规则便成本能,下意识地按照规律行事。
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打破束缚,完全的解放、放任自流,为所欲为。
这需要经过一生的磨炼,并不是知道什么是规则,就能按规则办事。
所以我现在还是认为知易行难。
孔子说的这个境界是你已经不需要意志、毅力去控制自己,完全游刃有余了。
状态是平静的,既不洋洋得意,也不勉为其难。
做人的三种境界
做人的三种境界
做人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想有一番大作为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长远的目光,然后确定自己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第一境界,就是立志,越是形势危急,人生迷茫,越要立志。
做人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立下志向之后,那便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立下了宏图伟志之后,那便要去实现,不管多苦多难,都要勇往直前,从不轻言放弃。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乃是最高境界,往往前两层境界已经拦下了90%的人,甚至更多,由此可见这一境界的可贵!
为何说这层境界可贵?因为它代表成功了,苦苦追寻,历经磨难,终于看到了惊喜。
经历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境界的磨练,大部分不合格的人都被淘汰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只差一步就能成功,可他们还是放弃了。
如果第一层境界是“立”,第二层境界是“守”,这第三层境界就是“得”,是功到事成。
成功人生的三大境界
成功人生的三大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意思是:一夜的风吹的树叶都落了,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独自到高处才能看清到达成功的路。
(遇到挫折的境界)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意思是指为寻找他心中的佳人身体都瘦了,衣服都变得肥大了,人也憔悴了,但是不后悔。
喻意:成功者为了事业,人变得憔悴了,衣服宽大了,但是不后悔。
(在坚持的境界)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表达了坚持到成功的境界。
这就是说我们一天坚持一点点,一天努力一点点,总不回头,我们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达成功!
“有恒心为成功之本”,每个人的智慧、才能、学识皆有所不同,但是成功一定要有恒心,有坚持的心态,成功者相同之处,就在于事业能够支持到底持之以恒。
成功、胜利是需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成功的往往比别人多走几步的人。
成功最简化的步骤就是:第一、选定你的目标;第二、放弃所有与你目标无关的东西;第三、接下来就是按邱吉尔的话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到成功。
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的三重境界人的一生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如果你到现在依旧为了房子、车子、存款、结婚在犯愁,在努力,在奋斗,那么你也就处在人生第一重境界,就是趋利。
就是在追求物质上的温饱,并非真正的肚子上的温饱,很多人都是不满足物质上的温饱,要有房子、车子、存款,才能结婚。
你看我们这个年代,多少人都卡在第一重境界,无法自拔,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三四十岁了,依旧单身,无法生育二女,无法传宗接大,这是让很多男人感到很自卑的,看着同龄人结婚,如今儿女成双,多少都会很羡慕。
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个阶段,肯定是你已经有了房子、车子、存款了,有些钱了,或是创业成功了,就会想要名声,想出名。
或是会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就好比曾经没有钱的时候,一直来不及去做的梦。
就如马云一样,曾经的教师梦、武侠梦,如今他都实现了,相信马云已经步入第三重境界。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卡在了人生第一重境界。
能步入第二境界的人,就很少,第三重更少了。
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阶段就走不动了。
人创业成功了,事业有成了,该圆梦的都圆梦了,无所追求了,就会开始享受生活,就会去追求诗和远方,就喜欢安静,喜欢灵魂得到安静,不被嘈杂的社会所影响,就喜欢居住在便宜的小山村里,享受那种道法自然的超脱。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到了名利阶段,就走不动了呢?因为只要你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会被名利所害。
因为名利看似是个好东西,但给人带来的机会和机遇太多了。
记得叔本华说过,“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允许,人人都想作恶的。
”那么,当一个人名利双收了,是最应该克制自己的时候,克制不住,就会被名利所害就会去沾花惹草,就会去逛高级娱乐场所,就会过度放纵自己,花钱如流水,铺张浪费,甚至会去仗势欺人,结果就会走上不归路。
人生三境界 忍界持界悟界
人生三境界忍界持界悟界第一境界:忍界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智慧。
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
忍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时则是心灵深处对魔邪的一种自律。
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
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应手。
当忍时,俯首躬耕,无语自显品质。
不当忍时,拍案而起,奔走呼号,刚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气。
懂得忍,才能知道何为不忍。
只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挥舞得筋皮力尽。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
是故忍界其实也是不忍之界。
第二种境界:持界人只有两只手,能抓多少东西?抓住一样东西,就意味放弃了更多的东西。
放弃和失去,其实始终是人生的大局。
不要以为得到了什么,其实人时时刻刻都在失去,失去时间,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财富,失去更多的机会。
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
持到手的莫要沾沾自喜。
未持到手的,也莫要手的,也莫要灰心丧气。
生命的旅程太短,世间的精彩太多,持有什么,不持有什么,都不是人生过程的关键,关键是选择,选择是人生过程最精彩也是最具有诱惑的课题。
而持有,只是选择之后的一种随机可必然的结果。
当选择的命题被完成之后,所选事物的结果于个体的生命来说,虽然影响可能很大,但已不是生命的个体所能完全左右的了,所以也就无足轻重了。
人生关键的课题是选择,但人生最难的却是人要不停地选择。
有时刚完成一个选择,又得另一个选择。
有时在开头选择对了,在第二步却可能选择错。
有时一直都做了合适自己的选择,到最后一个选择前却走到了另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上。
是故,持界不是讲持有什么,而是讲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而我们往往却不明确我们自己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毕竟我们心的欲望太大,而我们的手太少。
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更好地持有。
放弃才是人生的大学问。
持界其实更是一种弃界。
人生三重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给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第二重境界:战胜自我,继续追求。
第三重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宋代禅宗巨匠青本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禅中彻悟,看山依然山,看水依然是水。
宋代禅宗修行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曾说人的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第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三种层次不同的生活,代表三重不同的人生境界。
劍客、劍道的三個境界: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劍,心中有劍,人劍合一。
第二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殺人於無形。
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仁者無敵。
当今读书之人,也存在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不为读书而读书”。
第二重境界:“为读书而读书”。
第三重境界:“读书就是读书”。
做读书笔记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提要钩玄”;第二重境界:“采花酿蜜”;第三重境界:“开山铸铜”。
成功人生里的三种境界: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
并且,越是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而谦卑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自甘流向低洼之地;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从不向万物索取。
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周济天下。
雾虽无力,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
聚可成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
人生的三层境界
人生的三层境界
人生的三层境界分别是:物质层、精神层和灵魂层,每一层既相互渗透,又自成一格。
现感悟如下:
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物质层:指的是肉体能感受到的事物或情感,通常被七情六欲所主导。
这一层的人把物质生活调理得很好,往往都会为锦衣玉食、尊容富贵、孝子贤孙穷其一生。
这也是一种人生观。
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人生的第二层境界
精神层:精神层或称思想层。
指的是博览群书后,利用所学所闻所悟达到物我一体。
如艺术家能看见花笑、听清鸟歌;会“举杯邀明月,开门迎白云”;能把自然看成人,能化无情为有情。
如斯,便是物我一体。
人生的第三层境界
灵魂层:指万法从心,用神性来主导。
如南怀谨先生所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此阶段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
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
你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这个世界本是一个幻象,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也没有了痛苦。
神性意识与身体完整合一,体会到了所谓的极乐世界,信基督者为有福,修道为得道,学佛为开悟,灵修为觉醒,终获真正解脱,得大自在,真正意义上做自己的主。
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人生三种境界--“与人为善”、“随遇而安”、“宠辱不惊与人为善——人际融洽、社会和谐的基础随遇而安——一种坦荡旷达的理性心境宠辱不惊——一种淡泊而坚定的人生沉淀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是《人间词话》的一段名言,王国维用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的断句,描绘了作词的艰苦历程。
同时,他又引申到成大事业、大学问方面去。
这三个境界是作为诗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修养和锻炼的问题。
审美主体(作者)对人和物的审美把握,形成待物化的意识客体,第二自然、第二人生以及第二之我,再将此用艺术形式表现为意识性的客体(作品),其间有一个渐悟到顿悟的过程。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破除一切我执,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达到观物之微。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作者)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
这种美必须将事物个别的、外在的、偶然的东西跨越过去,得出普遍性的、内在的、必然的一种理念,用审美的把握塑造出美的意象,诗人在此境界的心情是平静、纯净、自然的,寻求一种自然的乐趣。
一方面,这种寻求是艰辛的,使人憔悴和消瘦,同时,另一方面,这种寻求又是使作者的感情得到升华,达到完美的意境,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
人生三种境界是哪三种
人生三种境界是哪三种
第一种境界:看破人的一生,总会经历无数的事情。
拥有智慧的人,与没有智慧的人,看待事物就截然不同。
没有智慧的人,总是习惯站在自身的角度看问题。
第二种境界:舍得俗话说,有舍就有得。
舍了才能得。
有时候一个人失去什么,并非是你不能拥有。
而是为了得到更多。
第三种境界:放下能够放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人的苦恼,大多来源于人对事物的执著。
当你放下了,执著没了,烦恼也就没有了。
有一个樵夫,每天砍柴,早出晚归,经常快乐地唱着山歌。
山脚下有个富翁看到了,便去问他:“为什么我家财万贯,却做不到你这般快乐呢?”
樵夫于是指着自己肩膀上的柴说:“这柴重吗?”富翁说:“很重。
”樵夫又问道:“那要怎样才能变得轻松?”富翁不知所指,于是沉默。
樵夫将肩膀上的柴放到地上,朝着富翁笑了笑。
富翁仍然不解。
樵夫说:“万事学会放下。
砍柴的放下柴,会得到轻松;有钱人放下钱,会得到轻松。
人轻松了,自然就会快乐。
”
富翁恍然大悟:自己那么多的钱财,总是“背”在心上,压在心里放不下,怎么会快乐呢?于是富翁不再吝啬自己的钱财,广做善事,由此变得快乐起来。
一个人放下了,才会从容。
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如何让自己拥有得更多,以为拥有了才是幸福,却不知道有时候放下,会让自己更幸福。
人生最高的十大境界
人生最高的十大境界人生最高的十大境界,是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以下是其中的十个方面:一、顿悟境界顿悟境界是指在某一瞬间,心中豁然开朗,顿悟人生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这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层次,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领悟到。
二、物我合一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与周围事物融为一体,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与自然界相互交融,呈现出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
这是一种高度的境界,需要经过心灵的磨练和锻炼才能达到。
三、大爱无疆境界大爱无疆境界是指心中充满着无限的爱与关怀,不仅仅是对自己亲近的人,也包含对陌生人、动植物以及整个世界的关注和关爱。
只有心灵善良、情感深刻的人,才能真正地领悟到这个境界。
四、虚怀若谷境界虚怀若谷境界是指心胸宽广、豁达,对外界事物持开放的态度,及时处理好自己遇到的问题。
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谦虚,乐于向别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五、无私奉献境界无私奉献境界是指有人自愿为了别人的利益而献身。
他们不惧困难,始终抱持着一颗热爱人类的心,用行动践行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界的热爱。
六、自强不息境界自强不息境界是指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他们依然坚定不移,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孜孜以求不断成功。
七、双赢共赢境界双赢共赢境界是指与他人互利互惠,使两方获得共同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既有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考虑到了他人的利益。
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需要付出双倍努力才能实现。
八、超脱世俗境界超脱世俗境界是指人们抛弃功利的想法,不为外在的金钱和物质所追求。
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平静,享受快乐与和谐的生活。
九、遵循本心境界遵循本心境界是指人们抱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立足实际情况,遵从自己的原则。
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是一种强烈的心态境界。
十、脚踏实地境界脚踏实地的境界是指做事稳健、脚踏实地,遵循实际情况,不轻易地去做决定,不为所思所想所动。
他们总是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实现目标。
人生最高的十大境界,是大众心中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磨练,方可达成。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的三重境界入世出世与通世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的三重境界——入世、出世与通世写作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入世、出世、通世”是人生的三种妻态。
“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就会陷入“通世”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
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澈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该作文材料提出了人生的三种态度:"入世"、"出世"、"通世",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考生需要从这些材料中获得启示,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来写作。
考题重在考察考生对人生态度和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姿态的理解,以及对不同生活态度的评价和思考。
二、审题立意不同生活态度的价值:探讨"入世"、"出世"、"通世"三种生活态度的不同价值,并论述它们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作用。
选择合适的生活态度:强调在人生奋斗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提出如何把握好"出世"的度,以免陷入消极逃避和心灰意冷的境地。
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姿态:论述在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应对,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成就。
三、构思要点"入世"的意义与作用:阐述积极进取、当仁不让的态度,以及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积极参与社会和事业的益处。
"出世"的意义与作用:解释与社会保持一定心灵距离的重要性,以便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治学三境界:悬思——苦索——顿悟”2.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
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
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第一境界: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界:王国维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
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幸福人生的三个境界
幸福人生的三个境界
幸福人生的三个境界,是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会有所不同。
第一个境界是物质幸福。
在年轻时,我们往往会被物质世界所吸引,认为拥有越多的金钱和物质财富就能带来幸福。
我们会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而拼尽全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这种幸福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物质的空虚感所取代。
第二个境界是心灵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意识到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我们开始关注内心的平静和情感的丰富。
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保持心态平衡。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灵时,即使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第三个境界是精神幸福。
当我们经历了物质和心灵的追求之后,我们会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
我们开始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属。
我们会逐渐发现,只有通过内心的成长和对生命的深入思考,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因此,幸福人生的三个境界,是一种随着年龄和经历而逐渐升华的人生追求。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 1 -。
人生感悟 境界三种 是那三种
人生感悟境界三种是那三种
人生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王国维说大凡成大事者必经阶段是这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姝诗.我的理解是一夜的西风把碧绿的树叶都吹黄了,大有悲秋的感觉,人生的路还很长,刚刚开始功不成名不就,就像一个人站在高楼上想找到他的出路。
看前途渺茫,不知往何处走,不知何处是我要找的方向。
第二境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柳永的诗,要想达到你的目的不论是古人的科举还是今人的考大学都要付出辛苦,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经历了“劳其劲骨、饿其体肤”为了达到目的尽管是衣带渐他也是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经历了、你付出了、这时的你已忘记了你苦苦寻找的目的。
你的目的已达到了。
这就是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这是辛弃疾的诗.
这三种境界可以应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不论是求学还是做生意,还是人的生活.都是如此.
1。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论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也就是无知境、问答境和歌唱境,是一种意象化的阐释,很好地表达了人的生活一直在充满着对未知的求索、挑战与进取的宿命。
久而久之,大家开始用这三种境界去细细地品位、感知生活本身,以及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实践过的无数个瞬间,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来。
以无知境为例,这个状态是人们在起点之前的一种自然态度,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许多一知半解、無可奈何的情况,就像一条普通的小溪,此时此刻,一切都相对地应该还处在初始境界,没有定论,随着求索的继续,人们的认知开始凸显出不同的态度而改变自身,就像若干条小溪,把整个河系一步步地汇集起来,可以发现体会到大地之美,尤其是在夜晚,星辰繁星點綴其间,令人惊叹不已。
狭义地说,问答境就是人们在体验着真理与智慧之后,若有所悟,就要用问题回转它,体现出对真理的认知性、探索性与推论性。
也就由此可以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推论,这就是智慧的体现;而智慧的管家就是问题,因为问题可以去梳理一段故事,从而获得更多的细节,从完整的角度去解释真理,有时候也可以让更多有关内容对称地出现,去探寻本质真理。
最后,歌唱境是高度感性化的一种状态,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内心情感,在生活的汲取中,拥有了一颗热血的心,经过自我的充实,获得了一种高度自豪的感触,一种穿透心灵的、深沉理性的能量,所以有征义的思想,凝视着人生对一切的追求,就要把那份力量发挥出来,大声地歌唱,表达自己的看法,发出精神的,思维的能量,那也是生命最精彩的部分。
总之,王国维用“人生三境界”可以较好地概括自身生活的变化,无论哪一个境界,只要懂得从它看出价值,就必定会从中获得满足。
所以,生活之旅就在于每一次求索中去感知生活,以及通过不断求索去感受精彩,去学会变得聪明一点,每一段旅程都让自己桀骜不驯的去探索真理,走出偶然发现的智慧体现出的绚烂,最后大声歌唱自己的故事,是一种最独特的追求,带给自己太多欢笑和泪水的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乃国学大师王国维总结自己人生三境界。
二、人生四种大智慧
1、因果法则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是因果法则。
看似简单,可人们做事似乎只重结果,忽视了方法与过程。
播的种子与方法错了,怎会收获理想的果实?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懂得并运用因果法则,物质富裕、身心健康就会变得容易。
2、心有定力
由于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变化的,所以,对待周边发生的一切事物变化,从现象上就会以平和心接受。
本着凡事内求的原则,以内省心探究其源,不论顺逆,皆是成长之因。
心有定力,就会有生命圆满的力量!心有定力的具体体现是能够做到放下过去,珍惜现在发展未来,心灵即刻得到解脱,即是活在当下的快乐。
相反若是活在过去,不满现在,只希望未来之人,则是缺少智慧的人,烦恼不断。
心有定力就会清楚:只有“现在”才是你唯一能真正拥有和掌握的!若把握的不好,“现在”就可能变成不幸的“过去”;若把握得好,“现在”就会造就美好的未来。
3、中庸思想
不是骑在墙上,是两条腿走路;不是折中调和,是不走极端;是辩证处事,而非偏激待人。
“中”是做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狠,坚定不移。
“中”是智慧,“庸”是勇气,“中庸”之人是智勇双全之士!
4、道法自然
道是规律;法是效仿,依据;自然是规律的本源,宇宙运行的原则。
做人做事应该求的就是个“道”——自然。
做人的“道”体现的是真诚、平等、清净、精进;做事的“道”体现的是
看开、随缘、感恩、内求。
◇真诚:一心一意,不虚假。
搞假骗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诚心是道。
◇平等:人与人的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多是我大你小、我优你劣这种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净:不沾染恶习,待人不分高低贵贱,处事不计较你我多少。
◇精进:不懈努力,不停追求。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开: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人生的本质是体验中成长,目标设定后的过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收获什么或多少,计算而不计较,所谓“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才是快乐的智者境界!
看开就不会去执著结果的不变,就会少生烦恼这个副产品。
看开的人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乃至无我利他的事!
看开的人追求的都是过程中的成长!
看开的人由于没有了名利结果的包袱,反而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更易成功!
◇随缘——缘是条件,做事成功离不开条件,有些条件,尤其是客观条件非主观努力所能为。
那么“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善尽心力,随缘变化有多好!一直在努力,又不执著条件,轻松自在啊!智者会意识到外在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唯一能改变的是内心的状态。
我们不可改变事情的结果,但可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心不随境转=不随境起舞=不随烦恼起舞。
◇感恩——凡事感恩!好也感谢——理所应当;坏也感谢——亮眼明心;顺也感谢——阳光是美丽的;逆也感谢——成功总在挫折后。
别拒绝困难与挫折,困难在古希腊语中,意为“上帝授予之物”!接纳后才有惊喜,感恩心一定快乐!曾国藩的成功秘诀:“平生长进,全在承辱受挫之时。
”
◇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将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是否想得对、说得对、做得对上。
真正的财富源自内心!世人做事不得要领的一个主要误区是向外求,顺则罢,一旦是逆、苦,心中便也跟着逆、苦起来,多可怜!真心不变,调整自我,适应外界,进而改造外界——此适者生存之真谛!
遇事多做内省是一大成功秘诀。
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每日三省:
1、做事是否忠乎——一心一意、竭尽全力。
2、与人交往是否信乎——言而有信、行而守约。
3、传授习乎——所学知识是否复习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