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授课时间
第9周
课题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②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③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的成功,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2、良好的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引导理解:提高精神境界——自我完善——增强幸福感——促进成功——人际关系和谐
2、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二人身上体现出的家庭道德。)
3、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什么?
明确: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尊敬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作为重点。
学生活动:讲一讲《我的敬老故事》。
2、看36页漫画,说说其不符合道德之处。请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必要性。
3、那么我国社会公德有哪些主要内容?(Pຫໍສະໝຸດ Baidu7)
4、阅读漫画线面文字内容,这些行为你的身上有没有?谈谈“我”的功的表现,说说公德意识和人品的关系。
在教学时加入了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学生短暂讨论扶不扶的问题。
仍然结合操场上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才是受身边人欢迎的人,既感受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正确的行为习惯。
罗映珍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因公负伤昏迷不醒。在守候丈夫的600多个日日夜夜里,罗映珍用爱和信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人旋律。在罗映珍的感召和呼唤下,她丈夫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暴走妈妈。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55岁时患有重度脂肪肝,然而为了割肝拯救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疾病的儿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7个月的暴走陈玉蓉的体重由66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医生连称“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她用行为阐释了母爱齐天,也让陈玉蓉得到了“暴走妈妈”的称号。陈玉蓉的感人事迹也以“暴走妈妈”为名翻拍成一部电影。
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那么,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
明确:
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6、讨论:生活富裕了,勤俭持家应该提倡还是已经过时?
7、小结:想起我们曾经的《最美家庭》演讲比赛,真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让我们遵守家庭美德,创美好幸福生活。
二、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合称新时代“四德”,个人品德为其中关键,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提示: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例如:封建伦理、“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效果与反思
一、学习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1、案例:谢延信、罗映珍、暴走妈妈陈玉蓉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担起了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和痴呆的妻弟的责任,无微不至,精心照料,33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演绎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被评为“中华孝老敬老之星”,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提问: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提示:“丁丁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肇事逃逸者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个人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
二、学习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明确道德的概念(P35)
报纸针对丁丁的遭遇,就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通过丁丁与老太太的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对丁丁行为的赞扬与激励,对老太太及亲属的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就连当初撞倒老太太后逃之夭夭的那个年轻人也给报社写了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3、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教学难点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效果与反思
一、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案例:“丁丁现象”
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的。
案例分析过程学生反应很好,但用时过长,实际授课时间拉长。学生对“暴走妈妈”印象深,对“六尺巷”特别感兴趣,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来说体会,效果很好。
3、说说你的某个同伴个人品德让你赞赏的亮点。
三、以周恩来的七条修身要则总结:①加紧学习;②努力工作;③习作合一;④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⑤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⑥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⑦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2、新的时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明确: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追问:以上20字,你有哪句不理解?理解了哪句?能说说你的想法,举出例子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说符合20字的行为。根据学生发言点评,并补充或总结)
三、学习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
1、什么是社会公德?(P37)
交流问题:如何与老人沟通?
(通过此活动,从情感到理性,认同和接受“尊敬老人”的道德观念,学会与老人交流沟通,强化亲情。互动过程中,为增强情感渲染效果,可以使用手机与家长即时沟通。)
5、谈体会:处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准备案例:安徽桐城六尺巷,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张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