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气息训练的作用
1. 拓宽课程的内涵: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的气息训练,不仅丰富了舞
蹈的表现形式,更可以拓展艺术课程的内涵。

由此可以增加舞蹈演出
中运用气息技巧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在腹腔体系及呼吸系统的练习中
取得更深刻和更丰富的体验感受。

2. 改善舞蹈的细节:呼吸节奏的练习可以提高古典舞蹈表演中的灵敏度,改善舞者的动作细节,使表演更具丰富性,表现出更多的灵巧和
神韵。

3. 增强节奏感:通过气息训练,可以使舞者能够知晓、掌握舞蹈的节
奏和节奏,从而有效增强节奏感。

4. 加强表演效果:气息训练可以赋予舞者以音乐或流苏的动态,因而
帮助增强舞蹈表演的表演效果。

古典舞蹈中的节奏、技巧有助于舞者
运用适当的气息来呼吸,进一步渲染气息的境界,以此达到艺术效果。

5. 提高艺术表现力:加强舞蹈学习者对表演的新感悟,更好的把握歌
唱的节奏,实现古典舞的节奏,起伏顺畅,有意增强表演的艺术表现
语言。

二、总结
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的气息训练,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舞蹈及音乐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拓宽课程的内涵,辅助改善舞蹈的细节,加强节奏感,提升表演效果,增强艺术表现力。

因此,气息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增强学习者艺术修养和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的训练价值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训练非常重要,“身韵”训练需遵循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取得实效。

笔者从事中国古典舞教学,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已的心得,现选择其中两点进行简要的探讨。

本文简要探讨了“身韵”的训练价值,也附带地介绍了几点“身韵”训练的注意事项,以期能够对中国古典舞教学有所助益。

1950年欧阳予倩先生首次提出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与国外的芭蕾舞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想要跳好中国的古典舞,形、神、动、律的展现尤为重要可谓是中国古典舞要素的灵魂。

一个优秀的中国民族舞演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技术、技巧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在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范围和在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手段,即“身韵”。

“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总称。

“身法”是外在的、直观的表现。

而“韵律”则是内在的,由心而发的表现。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成,就是从两者元素提炼开始,提炼“元素”即是把程式化的、凝固的造型抽象成为活的基因,如同音乐中的音符一样,找到其基质,以便其能获得多种合成方式,在新的组合排列中获得新的意义。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只有它們二者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审美上的神韵与风采。

想跳好中国古典舞,就必须熟练运用身韵,展现形、神、动、律的要素,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

传统的古典舞教学,训练内容有与舞台实际相脱离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还会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身韵”训练能够拉近教学和创作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在训练中就感知艺术表现的技巧,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身韵”训练能够达到“神”与“形”的独特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气韵、神态,可以大幅提高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效果。

1同基训内容有机结合,彰显古典舞艺术特色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身韵”训练应当同基训内容相结合,才能增加动作组织的规律性,增加舞蹈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

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源于中国古代宫廷里的女官舞蹈。

它具有优雅、自然、柔美的风格,强调身体的协调和统一性。

如下是中国古典舞身韵女班教材完整教程的相关参考内容:一、基本功训练1. 身体训练(1)伸展训练:包括各种伸展动作,如旋转手臂、伸直腰背、扭转腰部、拉伸腿部等,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力量训练:主要是腿部力量训练,如腿跃、蹲跳、腿立等,以提高舞者的承受力和稳定性。

2. 舞姿训练(1)身姿训练:包括各种基本身姿的练习,如平步并足、罗汉跪、马步站等,以使舞者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并具有优美的舞姿。

(2)手势训练:包括各种手势练习,如扇舞、提壶、拂尘等,以培养舞者的手腕柔韧性和手指灵活性。

3. 舞步训练(1)步伐训练:包括各种基本步伐的练习,如圆步、徐步、抬步等,以使舞者在舞台上能够自如地展现舞姿。

(2)转身训练:包括各种转身动作的练习,如转圆、转弯、转体等,以使舞者能够流畅地完成舞蹈中的转移动作。

二、舞蹈技巧训练1. 光影配合舞蹈不仅可以通过音乐和动作表现情感,还需要光影来加强氛围感。

舞者需要学习如何配合光影,使舞蹈更加精彩。

2. 表情和神态舞蹈需要舞者适时地表现出合适的表情和神态,以传达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布局和编排舞蹈编排需要准备各种道具、服饰以及舞台布置,以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丰富。

三、舞蹈表现力训练1. 细节表现舞者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微小的动作和细节来表现情感,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内涵。

2. 舞蹈情感表现舞者需要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舞蹈的情感,以让舞蹈更有灵魂和生命力。

3. 舞蹈创新和表现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在舞蹈表现中有所超越和突破。

四、评估和评价1. 自我评估舞者需要通过自我评估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2. 教师评估教师需要对舞者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舞者不断提高。

舞蹈基础实践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舞蹈基础实践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 12 页
“行云流水、曲折婉转”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4 页
“划圆”艺术
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 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5 页
“划圆”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动作轨迹多以划圆为主,人体的任何路线都应呈 现出圆或圆弧的走向,强调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 线。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6 页
平圆动态的典型元素:云肩转腰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7 页
立圆动态的典型元素:双晃手。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8 页
八字圆动态的典型元素:风火轮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下)
第 19 页
中国古典舞基本身韵
培养学生“形”的特征和“神”的表现,初步掌握脊椎在躯体动作 中起到的主导和枢纽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 11 页
旁提,它是视躯干的“弧线”动律, 要掌握躯干上下弧线动势与拧的配合关系 ,注意以腰带肋、以肋带肩,一节一节往 上提,最后形成旁提状。经过上方提到最 大限度,头在过程中要随着旁提的动律转 动180度,眼睛也要经过环视屋脊线的180 度巡视,要在旁提完成后头才结束转动, 眼神仍要继续延伸,整个身体强调由上往 下的昌抻长感,绝不等同于下弯腰。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上)
第8页
它是躯干向后移动,形成“内收 ”的过程。是后肩缩力的向后动律。 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 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 空胸低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 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 找感觉,最终形成低头裹肩含胸。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神奇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啦!
先来说说提沉,这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魔法。

想象一下,我们吸气的时候像气球慢慢鼓起来,这就是提;然后呼气的时候像泄气的皮球慢慢瘪下去,这就是沉啦。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咱们开始练习咯!大家站好,先慢慢地吸气,把身体往上提,感觉自己像朵轻轻飘起来的云,哎呀,对啦,就是这种感觉。

然后再慢慢地呼气,让身体沉下去,像一片叶子悠悠地飘落。

嘿,别着急,慢慢感受这个过程。

在做提沉的时候,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哦,可别手忙脚乱的像只小猴子。

要让每个动作都流畅自然,就像小河流水一样。

练习过程中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但是别放弃呀!就像爬山一样,虽然累,但到了山顶那景色可美啦!等你们掌握了提沉组合,跳出来的舞蹈那可真是美极了。

好啦,大家继续加油练习,想象自己是舞台上最闪耀的明星,把提沉组合完美地展现出来。

等你们熟练了,就会发现自己仿佛能在舞蹈中自由翱翔啦!
哎呀,不知不觉就快下课啦,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哦!希望你们回去后也能多多练习,把提沉组合练得棒棒的。

下次上课的时候,我可要检查你们的成果哟!那就这样咯,拜拜啦,小舞蹈家们!
怎么样,同学们,是不是对中国古典舞身韵提沉组合有了更深的理解呀!记得要多练习,相信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

古典舞身韵8大元素要领古典舞是一种优雅、精致的舞蹈形式,它注重身体的优美线条、舞姿的协调与和谐。

古典舞的身韵8大元素是在舞蹈表演中需要注意的要领,下面将介绍这些要素,并拓展一些关于每个要素的详细信息。

1. 身体姿态:古典舞强调正确的身体姿态,包括挺胸、收腹、挺直脊椎和身体的对称性。

舞者应该保持一个优雅而稳定的姿势,以展现舞蹈的优美和力量。

2. 手臂线条:古典舞中的手臂线条非常重要,舞者应该学会控制手臂的形状和运动,使手臂看起来优美而流畅。

手臂的动作应该与舞蹈的旋律和情感相匹配。

3. 头部和颈部:古典舞的舞者应该注意头部和颈部的姿势,头部应该保持正直,颈部应该修长。

头部的动作应该与身体的动作协调一致,展现出舞者的优雅和自信。

4. 腿部技巧:古典舞中的腿部技巧是舞者的重要表现力之一。

舞者应该掌握正确的腿部姿势,如收腿、弹腿和伸展腿等。

腿部的动作应该准确、有力且流畅,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灵活性。

5. 脚部技巧:古典舞强调脚部的灵活性和技巧。

舞者应该学会控制脚部的姿势和动作,如脚尖着地、踮起脚尖和旋转脚尖等。

脚部的动作应该轻盈而准确,以展现舞者的优雅和舞蹈的节奏感。

6. 跳跃和转体:古典舞中的跳跃和转体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技巧。

舞者应该学会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和动作,如腾空、扑腾和着地等。

转体的动作应该准确、平衡且流畅,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舞蹈的动感。

7. 肢体协调:古典舞中的肢体协调非常重要,舞者应该学会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它们协调和谐地动作。

舞者的动作应该流畅、自然且有力,以展现舞者的技巧和舞蹈的整体美感。

8. 表情和情感:古典舞强调舞者的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舞者应该学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舞蹈中的情感和意境。

舞者的表情应该与舞蹈的旋律和动作相匹配,以展现舞者的情感和舞蹈的艺术性。

总结而言,古典舞的身韵8大元素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需要注意的要领。

舞者应该注重身体姿态、手臂线条、头部和颈部的姿势,掌握腿部和脚部的技巧,学会跳跃和转体的动作,保持肢体的协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

身韵元素舞蹈表演中“眼神”训练方法及口诀一、眼神的含义:1、“眼神”,从字面意义上看,指的是眼睛的神态。

通过眼睛可以传达各种情感和精神信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恰恰是受着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

2、在舞蹈表演中,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合理运用能够使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刻画得更加淋漓尽致,单独的舞蹈动作和语言文字则略显苍白甚至不能够完美表述,因此可以说眼神是贯穿在舞蹈表演中的灵魂。

3、“眼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灵魂,准确地把握中国舞蹈“眼神”的神韵,其功夫在舞外,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探索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方法。

二、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眼神的作用:1、舞蹈演员所付出的辛勤训练以及完美演绎都是为了让观众了解所表演的舞蹈的含义,无论用什么舞蹈动作都只有这一个目的。

而眼神传情更是传达舞蹈内涵以及表现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眼神的传情在整个舞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眼神”以艺术处理方法与舞蹈情急中心中潜藏的孤寂,苦闷,彷徨,悲哀,欣慰,憎恨,愤怒,狂热,祈祷,宽容,向往,喜悦,冥冥细细的与观众融合交流,舞蹈语言才具有传情达意,表达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和叙述一定情节的作用。

身韵是古典舞的艺术灵魂之所在,其中“形、神、劲、律”作为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身韵的所有内涵,是一个成熟的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的动作必须具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2、在平时的身韵练习中要做到“形神兼备”,除了赋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外,还应该有眼神的配合进行表演,合理而巧妙地运用眼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表演效果。

试想,如果舞蹈演员眼神苍白无物,无论他的舞姿表现力如何到位,其舞台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三、舞蹈眼神的运用:1、作为素质全面的舞者,除了舞蹈肢体的处理、把握民族气质、恰到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外,还要通过“眼神”的表现去达到艺术上的再升华。

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训练

浅谈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训练

动 l有静 、 r有动 的 节 奏 巾进 行 的。这 就 要 求 舞 蹈 者 动 作 l } J 静 } l 时婴 有轻 重 、 急 、 短 、 缓 长 顿挫 、 伸等 的 对 比和 区别 。如 果 能真 延 正做 到 童一点 就能 说明基 本 握 并 懂得 J 用 “ ” , 运 劲 。
古 代舞 蹈 荚 学 以 及 当代 审 美 观 点 , 出 了 身 韵 概 念 。身 韵 以 提 “ 、 、 、 作 为 基 本 动 作 要 素 , 现 形 神 兼 备 , 心 用 , 形 神 劲 律” 体 身 是 占典 舞 的精髓 。

沉 、 、 、 、 、 、 提 等元 素 , 冲 靠 含 腆 移 旁 概括 r身韵 的动作 规 则 , 典 古 舞 作 品《 萋 长亭》 l 诸 多 造 型 都 有 上述 特 征 。它 的 动 作 轨 萋 l, 迹 多 以圆形 为 主 , 这与 l 罔几 千年 米 传 统 的 宁宙 观 和 审 美 观 分 } l 不 ” , 些 都充 分体 现 了我 们 民族 对 圆形 审美 的追 求 。 这 神 足指 内涵 、 采 , 调神韵 和内 心情 感 。 形 与 神的 关 系 神 强 t 把神放 了白位 , 以神领彤 , I t, “ 以彤传神” 正是此意念情 , 感升华 r身韵的韵律。“ 形米动, 神先领 , 已止 , 形 神 止” 形象
的 、 确的解释 r 7 佧 形和神 的联系。例如 0 5年 C T C V舞蹈大赛古
典舞 作 品 《 书韵 》 演 可 以 说是 用 在 泼 墨 , 心 在 书 法 , , C 用 “ 一想 , 于腰 、 于肋 、 于肩 、 于 臂 ” 把 中国 丁 年来 书 心 归 奔 行 跟 , 法 术 的神 韵通 过古 典 舞 身韵 的一 招一 式 允分地 展 现 m来 。 劲 足指 赋 予外部 动 作 的 内存 节 奏 , 对 动作 有层 次 、 足 有对 比 的力 度处 理 。 【 『 ‘ 舞更 多 的情况 是 枉舒 『不 缓 、 而不 乱 , 1刊山典 l f 『 『 紧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和 体 系 ” 。
而身韵可 以说是 中国古 典舞这一学科在舞蹈本体观 、舞蹈 方 法 论 方 面 成 熟 的标 志 。 它体 现 了 中 国 古 典 舞 的 风 貌 及 审 美 的
精 髓 并 以其 丰 富 多变 的舞 姿 、浓 郁 的 民 族 风 格 及 强 有 力 的表 现 能 力 成 为 中 国古 典 舞 的核 心 和 主 要 标 志 ,它 是 中 国古 典 舞 艺 术 灵魂的所在 ! 在 舞 蹈 教 学 中 , 过 中 国古 典 舞 的精 髓— — “ 韵 ” 分 的 通 身 部 训 练 , 学 生 掌 握 身 体 运 动 的规 律 , 够 在 一 定 的 音 乐 节 奏 与旋 使 能 律 中协 调 自如 的运 动 , 养 良好 的舞 蹈 感 觉 , 学 生 掌 握 中 国舞 培 让 蹈 艺 术 所 特 有 的 韵 味 , 强 民族 自豪 感 。 增 古 典舞 身韵 的艺 术 特 征 凝 聚 着 中 国舞 蹈 文 化 精 神 与 民 族 审 美 观 的 中 国古 典 舞 身 韵
掌握古典舞身韵 “ 、 、 、 ” 拧 倾 圆 曲 的美 感 特 点 , 展 学 生 身 体 协 调 发
配 合 的能 力 ,使 其 对 中 国古 典 舞 身 韵 的 内 涵 和 审 美 规 范 等 有 初 步 的认 识 , 在 切 身 的 训 练 中去 体 验 、 并 了解 中国 古 典 身 韵 的独 特
以戏 曲 、 术 等 民 族 美 学 原 则 为 基 础 , 收 借 鉴 芭 蕾 等 外 来 艺 武 吸 术 的 有 益 部 分 , 其 成 为 独 立 的 , 有 民 族 性 、 代 性 的 舞 种 使 具 时
突破 了戏 曲舞 蹈 的 “ 、 ” 式 化 动作 模 式 , 成 了 自己 独 特 的 做 打 程 形 以神 韵 带 动 形 体 的艺 术 特 征 。 “ 、 、 、 ” 形 神 劲 律 的高 度 融 合 , 中 国古 典 舞 身 韵 的重 要 表 现 是 手 段 。身 韵 元 素 动 作 中 以 “ 、 、 、 ” 拧 倾 圆 曲 的体 态 美 为 重 点 , 以腰 部 的 动 律 元 素 为基 础 , 循 “ 于 心 、 于 腰 、 于 体 ” 艺 术 规 遵 起 发 行 的 律 , 求表 演者 的动 作必 须遵 循 “ 圆 ” 作轨 迹 和“ 、 ” 要 三 运 动 静 , “ 、 ” 含 的 审 美 原 则 , 一 点 集 中体 现 了 古 典 舞 民族 性 的 点 线 互 这 “ ” 神 ” 一 的艺 术 特 征 。 形 “ 统 二 、 典 舞 身 韵训 练在 舞 蹈 教 学 中的 重 要 性 古 笔 者 所 在 院校 音乐 专业 的 学 生 绝 大 多 数 都 没 有 任 何 舞 蹈 基 础 ,是 普 通 高 中 的毕 业 生 ,人校 前 没 有 受 过 舞 蹈 基 本 功 专 业 训 练 。 于 这 种 情 况 , 了进 行 基 本 的 身 体柔 韧度 和软 开 度 的基 本 对 除 功训 练外 , 还要进 行系统的古典舞身韵训练 。 身韵的训练从 动作 元 素 人 手 , 呼 吸 中寻 找 本 源 , 过 系 统 的 练 习 , 学 生 体 会 和 从 通 让

《形体礼仪》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件

《形体礼仪》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件

06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
【背景音乐】 青花瓷 [1]~4拍:体态小八字步背手站姿,双手从后背向侧旁位展开再收回。 5~8拍:下蹲跪左脚,再右脚,双手收回,双脚跪地背手坐好。
图7-33古典舞身韵形体组合源自图7-34图7-35
图7-36
图7-37
[2]~8拍:左手背手,头随右手到单山膀位亮相。如图7-34所示。 [3]~8拍:右手经过下弧线到胸前单按掌位亮相,眼随手走。如图7-35所示。 [4]~8拍:右手走下弧线经过单山膀位到头顶上方单托掌位亮相。如图7-36所示。 [5]~8拍:右手向内翻打开摊掌,如图7-37所示。提腕落回背手位。
【要求】 基本要求同小八字步垂手 站,但双臂背于身后,双肘微向内旋, 双手手背贴于胯下。
图7-2
三、丁字步垂手站
图7-3
丁字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典舞最 典型、最基本的站式,因为它的身体方 向和头部方向配合成一种有特定古典韵 味的造型,俗称“子午式”,如图7-3所 示。
【要求】 脚站丁字步,头和前脚尖 对8点,身体向2点,小腹收紧,气息上 提,双目平视凝神,双臂自然下垂。
圆场的开始阶段,可采用半步,即行进脚脚跟落在 另一脚的脚弓处,其他要求同上。这样做能使学生更好 地掌握重心,并突出了勾压脚的过程。
圆场有快、慢两种训练,对于初学者,一般从慢圆 场开始,强调勾脚,要求脚跟压至脚掌的过程要十分清 楚。在膝盖微弯的情况下,应保持小腿以下的松弛。
图7-14 圆场
二、十字步(四方步)
三、拳形
1.女握拳形 拇指与食指和中指相搭贴,其他两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如图7-19(a)所示。 2.男握拳形 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 形成拳形。如图7-19(b)所示。

古典舞身韵热身训练教案

古典舞身韵热身训练教案

古典舞身韵热身训练教案古典舞是一种优美、高雅的舞蹈形式,它要求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优美的身姿。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古典舞的魅力,舞者需要进行专门的热身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套古典舞身韵热身训练教案,帮助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美的身姿和动作。

第一部分,身体拉伸。

在进行古典舞热身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身体的拉伸。

这样可以有效地放松肌肉,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以下是一套适合古典舞热身的身体拉伸动作:1. 肩部拉伸,站立直立,双手交叉放在头顶,轻轻向右拉伸,保持15秒,然后换边。

2. 腰部拉伸,站立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举过头顶,向右侧弯曲身体,保持15秒,然后换边。

3. 腿部拉伸,坐在地板上,一条腿向前伸直,另一条腿弯曲放在大腿外侧,双手抱住前腿,向前弯曲身体,保持15秒,然后换腿。

4. 脚部拉伸,坐在地板上,双腿伸直,双手抓住脚尖,向身体靠近,保持15秒。

这套身体拉伸动作可以有效地放松身体肌肉,增加身体柔韧性,为后续的古典舞训练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基础动作练习。

在完成身体拉伸之后,接下来进行一些基础动作的练习。

这些基础动作可以帮助舞者熟悉古典舞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适合古典舞热身的基础动作练习:1. 扑克牌练习,站立直立,双手伸直向前,手指并拢,像扑克牌一样将手指一张张地展开,然后再一张张地合拢。

2. 脚部练习,站立直立,双脚并拢,脚尖向外,然后向内转,保持15秒。

3. 腰部练习,站立直立,双手放在腰部,向左右转动腰部,保持15秒。

然后换腿。

这些基础动作练习可以帮助舞者熟悉古典舞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后续的古典舞训练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舞蹈动作练习。

在完成基础动作练习之后,接下来进行一些具体的舞蹈动作练习。

这些舞蹈动作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古典舞的舞姿和动作要领,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和美感。

以下是一些适合古典舞热身的舞蹈动作练习:1. 扇形动作,站立直立,双手伸直向前,手指并拢,像扇子一样展开手指,然后再合拢。

古典舞身韵实训总结报告

古典舞身韵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身韵作为古典舞的核心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为了提高自身舞蹈素养,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和表现力,我参加了古典舞身韵实训课程。

现将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韵基本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等。

(2)步伐训练:慢步、快步、蹲步、滑步等。

(3)技巧训练:倒踢紫金冠、云手、小五花、云肩转腰等。

(4)组合训练:包括单人和双人组合,如《柔美组合》、《观竹》等。

(5)表演性训练:培养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实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古典舞身韵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渊源。

(2)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身韵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

(3)观摩学习:观看优秀舞者的表演,学习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4)相互交流:与同学互相观摩、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实训收获1. 提高舞蹈素养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古典舞身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舞蹈素养。

在训练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身韵的基本元素和动作要领,培养了良好的舞蹈感觉和表现力。

2. 增强身体素质古典舞身韵训练对舞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通过本次实训,我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

3. 培养审美情趣古典舞身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实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典舞的艺术魅力,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在表演性训练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伴配合,共同完成舞蹈作品。

5. 提高自信心通过本次实训,我逐渐树立了自信心,敢于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同时,我也认识到,舞蹈艺术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四、实训体会1. 身韵训练要注重形神兼备古典舞身韵强调“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和表现力。

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

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

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古典舞融合了优雅的动作和精湛的技巧,表达了独特的情感和故事。

其中,云间转腰是古典舞中一种重要的技巧,通过身体的协调和细致的动作呈现出独特的韵律。

在舞台上,舞者们通过训练和技巧的练习,将云间转腰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

它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节奏感,通过舞者精湛的功底和练习的技巧,呈现出令人赞叹的独特舞姿。

云间转腰是古典舞中的一个关键动作,要求舞者通过身体的转动和扭动来展现出柔美而流畅的舞姿。

由于这个动作需要舞者的上半身和腰部的协调配合,所以需要进行徒手训练,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在云间转腰的徒手训练中,首先需要进行身体的热身活动,如转动头颈、摆动肩膀和手臂等,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接着,舞者可以进行一些拉伸动作,如扭转身体、屈伸腰部等,以放松肌肉并准备开始训练。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舞者可以采取一些特定的动作来提高云间转腰的技巧。

例如,腰部扭动训练可以通过扭动腰部,并配合上半身的转动来增加腰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舞者可以选择适当的音乐,根据节奏和动感来进行练习,以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此外,舞者还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脚踮脚、站立腿立正等,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这些训练有助于舞者在展示云间转腰时保持良好的姿态和形态,并使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除了徒手训练,舞者还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练习云间转腰。

例如,舞者可以使用练功球或腰绳进行训练,以加强腰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技巧,并增加训练的难度。

在进行云间转腰训练时,舞者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并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舞蹈技巧来进行适当的训练。

同时,舞者还应该注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并定期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自己的舞技水平。

总体而言,云间转腰是古典舞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通过徒手训练和练习,舞者可以提高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展现出优雅而流畅的舞姿。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的练习方法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的练习方法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的练习方法关于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的练习方法下面是yjbys网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内容,希望为您提供帮助。

沉:在坐的姿态上经由过程呼气,生气息下沉,感受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年夜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提:在沉的基本上,感受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年夜微弯状一节一节竖立,感受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跟着头顶虚空而感受向上延长,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冲: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年夜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连结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受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标的目的一致。

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记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出,感受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连结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含:过程和“沉”一样,但增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垂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受双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受。

腆: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睁开。

注重:“含腆”是里含外开形成的前后行为。

【基本要】形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

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

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

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

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

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手位

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手位

学习手位组合
路 遥

路 遥
托掌位:
手臂保持山膀状抬至头上方,手心向上,兰花指,抬头时可以看到手(分 为单托、双托)。
山膀按掌:
手臂一臂为山膀,一臂为按掌位。
顺风旗:
一手托掌位,一手山膀位。兰花指手心朝外。
斜托掌:
右手扬掌位,左手低于山膀位,手心向上。
提襟位:
手臂在身体的旁边弯曲成弧形,小臂内旋,双手握拳,虎口对着髋关节斜 前方,提起衣襟的感觉。
中国古典舞身韵
——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位





















教学视频分析
路 遥
手位分解学习
路 遥
准备位(背手):
手兰花指状,双手背在身后左右髋关节处,手指向斜下方身体的内侧相对。
山膀位:
手臂在身体的旁边起至90°,小臂内旋,腕部下按外推成弧形,肘部稍曲。
按掌位:
兰花指,手抬至身体前方,手与上腹部保持平行,掌心向下,手臂保持半 圆状。

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

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

中国古典舞‎身韵徒手训练云间转腰音乐舞蹈系‎曹玮一、导言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课的‎核心要素是‎“形”、“神”、“劲”、“律”,大家在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后从已‎学过的知识‎点中能不能‎发现“形”、“神”、“劲”、“律”是如何运用‎的?他们指向的‎分别都是什‎意思?以及各要素‎之间横向的‎关系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带着上述的‎疑问开始今‎天课程的学‎习——站立元素主干动律:云肩转腰。

当然,在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之‎前,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在地面元素‎部分的学习‎中,出现过的云‎肩转腰的组‎合练习,都包含着那‎些要素?同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思考这些要‎素是如何运‎用的?二、教材分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而进本节课是针‎对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行的‎教学设计。

本章的内容‎主要阐述的‎是身韵课的‎主干动律,在第一节的‎内容里,系统全面的‎讲述是云肩‎转腰这一主‎干动律,文章详细的‎阐述了云肩‎转腰的由来‎,以及云肩转‎腰这一典型‎的平圆动律‎里的七种基‎本存在形式‎,以及每种存‎在形式的详‎细的做法和‎与要求!侧重点在于‎规范。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实现‎从地面基础‎的练习向站‎立中间舞姿‎训练的过渡‎,进而将已经‎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高层面‎上的训练,提升与丰富‎学生的表现‎张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主要‎针对的是大‎二年级的下‎学期男班学‎生,在学生刚刚‎结束的地面‎徒手部分的‎训练后开始‎的教学。

该阶段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地面训‎练中,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基本的‎身韵元素。

在站立部分‎身韵的支干‎动律教学中‎能较好的运‎用盘手、穿手、晃手、摇臂、刀花等基本‎元素,所以在接下‎的教学中就‎要不断的穿‎插各单一元‎素,使其在复合‎元素的组合‎训练下,达到较高的‎训练层面,曾强学生的‎表现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云肩‎转腰这一元‎素的学习,除了在把学‎生的腰部练‎得更加灵活‎以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圆在古‎典舞中是一‎切平圆动作‎的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
沉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沉丹田,以沉气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眼皮随沉气慢慢放松。

提在沉的基础上,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从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顶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憋住,随着头顶虚空而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逐渐张开,瞳孔放神。

冲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致。

靠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含做法: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觉。


做法: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