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规定

合集下载

QHSE管理体系文件

QHSE管理体系文件

Q H S E管理体系文件为满足施工建设管理的需要,做到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保证员工的安全,保护周边的环境,本着“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借鉴先进的HSE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生产实际,对项目部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建设QHSE管理体系,通过执行HSE管理制度融入日常生产管理,基层领导切实做到有感领导,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HSE意识,纠正不安全行为,从而有效控制过程风险,预防施工发生。

把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合,打造四位一体的科学、系统、完善、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项目部及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场所。

3、术语和定义引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SY 2.1)、《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指南》(Q/SY 2.3)和《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Q/SY 2.2)4、职责4.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并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管理项目颁发的管理类文件,组织、编制受控文件总清单。

4.2项目经理负责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批准与发布。

4.3项目总工代表组织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核、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

4.4工程部负责质量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编制技术文件清单。

4.5其它责任部门设专职或兼职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5、工作程序5.1文件的分类①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方针目标;②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③管理体系程序文件;④项目管理标准、项目技术标准;⑤其它文件,包括管理性作业文件、技术性作业文件、记录样表等;⑥外来文件。

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

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

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都应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对环境因素的评价可按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施工现场逐项打分,以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1、发生频次:偶然发生(1分);间歇发生(3分);连续发生(5分)。

2、影响程度: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小(1分);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大(3分);对环境或健康影响严重(5分)。

3、影响范围:场界内(1分);周围社区(3分);超出社区(5分)。

4、相关方关注程度:关注程度较小(1分);关注程度一般(3分);强烈关注(5分)。

5、资源消耗:资源消耗较小(1分);资源消耗一般(3分);资源消耗较大(5分)。

6、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符合(1分);超标(2分);严重超标(5分)。

打分时,既可以采取个人打分评价,也可以采取集体讨论确定分值的方法。

若参评人员不能达成一致,应以半数以上人员的意见为准。

这里特别要求参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及施工经验。

若某一环境因素经汇总,分值≥14,应列为重大环境因素。

对重大环境因素,应制定相应目标和指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或治理方案,施以有效的控制。

建筑行业建筑产品大部分为主外即露天作业工序繁多,工序之间交叉作业情况也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程度相对较高,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更多,诸多可变参数都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组织需要及时、准确地对环境因素予以识别和评价,以确保环境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环境绩效的提高。

项目重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

项目重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
1.设置临时渣土场。
2.建筑垃圾定点贮放,集中处理。
6
地层损失
基坑开挖及隧道开挖
资源破坏及其他
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参数,信息化动态施工。
2.及时处理。
7
地下水流水
基坑降排水及管涌等
资源破坏及其他
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参数,信息化动态施工。
2.及时进行必要的地下水回灌。
8
夜间≤55db
1.加强机械保养。
2.消音装备。
3.减少夜间施工。
2
污水排放
基坑/隧道废水及桩孔施工泥浆外流
水质污染及废物管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地下水道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相关行业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市地下水道标准、执行相关行业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
分类、分级处理和排放按标准划的排水去向排水,严防施工废水造成环境污染。
3
扬尘、粉尘及烟尘排放
粉尘材料/施工便道清扫等
社区影响及人体健康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建设项目关键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150mg/m3
节能减排
常流水、常明灯及材料损耗
资源浪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节能目标为总能耗的2.0%
1.组织培训,加强节能、环保意识。
2.优先设计方案及资源配置
3.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1.场内车辆限速行驶。

环境因素控制标准

环境因素控制标准

环境因素控制标准1、项目部对噪声的控制①可能产生噪声的因素:电锤、砂轮切割机等材料的装卸设备及施工作业。

②对电锤、砂轮切割机等应有封闭式的隔音、吸音设施,防止噪声超标。

③对开槽、凿洞施工作业,控制其作业时间,以减小对附近区域的影响。

④对脚手架搭拆及材料装卸作业应该加强职工的文明施工作业的教育,采取工具包传递、轻起轻放、禁止抛掷作业。

⑤噪声的控制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⑥施工中噪声日常监测由项目部组织进行,每个施工现场基础、主体、装修施工阶段或产生噪声比较严重的分项工程开始前三天内对噪声每天进行昼夜各进行两次监测,以后在施工每半月期间内昼夜各进行一次监测,当监测结果不满足要求时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形成噪声监测记录。

2、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满足施工能力的适宜设备。

应加强对动力、机械施工设备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能力和清洁,对设备滴、漏油现象应采取油槽等方法予以收集,统一处置。

按《基础设施管理程序》执行。

3、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现场施工有各施工作业组对各自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现场清理,生活垃圾由项目部指定专人清理,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并统一到指定的现场堆放点,定期进行清理4、车辆离开工地、运货地点以前,须清洗车身和车轮以免泥土、粉尘、垃圾及污秽物等带到公共场合。

5、对施工现场粉尘进行控制,每日设专人清扫,必要时洒水降尘。

原材料、物料等采用集中堆放和覆盖,不允许乱堆、散落,并做到到场清料结。

6、在进行钻孔、切割、磨光、割碎及木制作作业时,须尽可能装设吸尘过滤器,并进行封闭作业,否则须在作业前及作业期间不断进行表面洒水降尘。

7、对废气排放的控制,应符合国家的废气排放标准。

8、对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的装饰装修材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对其采购及使用管理进行控制。

9、对危险品的控制措施:①油类及天那水等易燃液体须适当的包装和标识,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环保型产品。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八BJHX-HSE-A2-2008-011/1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所有危险源与环境因素予以辨识和评价,判定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加以控制,切实履行基本法律义务,确保安全生产、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办公区域和工程项目监理区域管理。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复审工作。

3.2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区域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3项目监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监理区域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并将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报技术质量安全部备案复查。

3.4各职能部门参与公司办公区域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做好本部门的实施工作。

4工作程序4.1公司办公区域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

4.1.1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办公区域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综合办公室进行汇总、修改、补充和整理。

4.1.2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措施表》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措施表》,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

4.1.3.综合办公室根据评价结果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复审后传递给各相关部门,以便按要求进行控制,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4.2工程监理区域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

4.2.1由项目总监组织全体职工,由专业工程师对各专业及负责区域内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由各专业及区域负责人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分别填写专业及区域的《危险源清单》和《环境因素清单》,交项目HSE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整理和进行评价,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

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docx

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docx

施工现场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工程名称:编制单位:审核人:编制人:日期:一、评价目的识别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三、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四、评价方法:1 、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 GJ59-2011)》)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 、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

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

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

定性评价不是简单“拍脑袋” ,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3、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

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定量评价方法是“LEC法” ,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这种方法考虑构成危险源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C),取三者之积来确定风险值(D),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式中 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建设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建设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建设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减少建设工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立本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地的垃圾处理、化工品使用管理、水资源保护、噪音和震动控制等。

三、环境评估1. 在建设工地选址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水质及生态系统等。

2. 如评估结果显示在选址处建设工地有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应及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确保符合相关环保规定。

四、垃圾处理1. 建设工地产生的垃圾应分类收集,干、湿垃圾分开收集,并送到指定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2. 尽量减少建设现场产生的垃圾,降低建设工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 增加建设工地周边的垃圾箱数量,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清理和处理。

五、化工品使用管理1. 建设工地使用的化工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必须购买合格证明,并在标签上明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建设工地在使用化工品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严禁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化工品,如有必要使用,应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许可。

4. 及时清理和处理使用过的化工品包装,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水资源保护1. 建设工地的废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确保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2. 在使用水资源时,应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减少浪费。

3. 建设工地不得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污水,应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七、噪音和震动控制1. 建设工地应尽量减少噪音和震动的产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周末进行大声施工。

2. 在施工周边设置噪音和震动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施工引起的噪音和震动水平,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 对于产生较大噪音和震动的施工活动,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
物污染
1
2
4
4
2
1
2
16
6
汽车
尾气排放
大气污染
2
2
4
2
4
2
2
18
7
噪声排放
噪声污染
2
2
4
2
4
2
2
18
8
耗油
资源浪费
1
1
4
2
4
1
2
15
9
空调
氟里昂泄漏
臭氧层
破坏
2
1
1
2
4
1
2
13
10
电脑
辐射
辐射污染
1
1
5
2
2
1
2
14
11
电器老化
耗电
资源浪费
1
1
4
2
2
1
2
13
12
环境卫生
脏、乱、差
景观污染
2
2
3
2
3
3
1
1
2
2
2
2
2
2
13
32
钢板桩的除锈产生锈渣
粉尘、固废污染
1
2
2
2
2
2
4
15
33
钢板桩保养刷油漆,油漆、机油的外泄,产生的废油
土壤、水体污染
1
2
2
2
3
2
3
15
34
使用过的废砂轮、废钢丝刷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2
2
2
2
3
2
4
17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有哪些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有哪些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有哪些建筑工程环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安全施工。

2. 施工噪声、粉尘控制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噪音和粉尘,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必须制定噪音、粉尘控制制度,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采取相应的降噪、除尘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废物处理制度建筑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水,如果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应当包括废物处理制度,规定对施工废物和污水的处理方法和标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安全排放。

4. 能源节约制度建筑工程耗能大,能源消耗量大,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应当包括能源节约制度,提倡使用节能建材和设备,优化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

5. 水资源利用制度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用水,同时会产生废水和排水,对水资源造成影响。

必须建立水资源利用制度,规定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使用和节约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6. 绿色建筑制度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改造和拆除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影响,提高建筑可持续性的建筑。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应当包括绿色建筑原则,鼓励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7. 生态修复制度建筑工程施工可能破坏周围自然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建筑工程环境制度应当包括生态修复制度,规定对施工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环境制度是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

只有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和引导,才能有效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立环境保护制度既是对环境负责的表现,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需要。

总承包项目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节能环保统计监测管理办法

总承包项目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节能环保统计监测管理办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节能环保统计监测管理办法1.1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监测统计管理。

项目部应根据现场设备设施、作业工序变化,及时进行识别与评价,更新管理台账。

1.2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七大类别: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与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危险废弃物、其他。

1.3安全环保部应在项目开工前向建设单位获取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

2职责2.1本办法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解释并归口管理。

2.2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数据监测统计管理。

3工作内容3.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3.1.1安全环保部应组织开展项目全作业周期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具体步骤为:确定活动范围一识别环境因素一>确定环境影响—►制定控制措施一>判断时态和状态一A 确定评价方法一►评价环境重要程度。

a)活动/产品/服务应涵盖项目生产、生活所有范围,并对其进行适当归类。

b)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项目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过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社区或地方性环境问题的影响。

c)对于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逐一确定其风险的影响,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会有多种影响。

d)采取的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可考虑制订目标、制订管理方案、制订项目部标准、运行控制、监视测量、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培训等。

e)确定环境影响因素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of)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有综合打分法、环境影响评分基准法、矩阵评价法、对比法、是非判断法、专家判断法等,*安全环保部在应根据项目情况确定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3.1.2根据辨识出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安全环保部应对其制定进一步控制措施,并进行实施监督。

3.1.3安全环保部应对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形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表》(见附录A)、《重要环境影响因素清单》(见附录B),评价表和清单应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发布。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是用来评估环境因素对于特定项目、策略或决策的重要程度的标准。

通过评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其对项目成功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

1.影响范围: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范围。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影响范围广泛,则其重要性较高,反之亦然。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对于许多项目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其重要性较高。

2.影响强度: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强度。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强度较大,则其重要性较高,反之亦然。

例如,自然灾害对于一些地区的建设项目可能会带来巨大破坏,因此其重要性较高。

3.可控性: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的可控性。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可控性较高,则其重要性较低,反之亦然。

例如,政府政策对于一些项目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因此其重要性较低。

4.紧迫性: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对项目的紧迫性。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需要立即解决或处理,则其重要性较高,反之亦然。

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因此其重要性较高。

5.持续性: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的持续性。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是持续性的,则其重要性较高,反之亦然。

例如,资源短缺将长期影响一些项目的运营,因此其重要性较高。

6.可预测性: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的可预测性。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则其重要性较低,反之亦然。

例如,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因此其重要性较高。

7.相关性:该准则评估环境因素与特定项目或决策的关联程度。

如果一些环境因素与项目密切相关,则其重要性较高,反之亦然。

例如,环境保护法规对于环境敏感型项目的重要性较高。

在评估重要环境因素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反映其对项目的实际影响。

评估结果可用于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管理环境风险,确保项目的成功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需注意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以进行多次评估并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观点。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GB 55016-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环境质量,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祉,并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法规将为改善建筑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更高品质建筑环境的良性发展。

###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是一份涵盖了建筑环境设计和运行规范的全面综合文件,该文件旨在为建筑行业建立标准,具体定义建筑中空气、光照、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气味、其他环境因素、影响和控制规范,以及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规范。

一、空气质量1. 空气新鲜度:采用改善空气新鲜度的技术,室内更换空气的频率不少于一次/h,确保空气新鲜度,降低CO2浓度,解决低频率风筒抽风系统会产生的气温、湿度空气质量问题;2. 净化空气:采用物理除湿、净化空气及空气净化技术,室内采用静电去除PM2.5等空气污染物,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目标;3. 节能: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引入建筑的热负荷减少设备的节能减排,建立室内照明节能、空调系统智能模式和个性化定制节能管理系统,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二、光照1. 室内光源:根据室内环境需求,设计可以满足照度需求的室内光源,同时可以节能更省电,并实现日亮、日暗、可调光灯甚至是自主发光照度满意等多种模式;2. 外源光照:建筑外墙和窗户设计考虑充足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最大限度缩窄建筑内室内灯光的使用;三、温度1. 内部控制:采用室内温度调控技术,根据使用状态的变化和外界气候条件,系统自动调整室内温度,保证室内温度合理,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2. 外部控制:通过控制室外温度和室内热源,在热气输入前先进行调温处理,进一步减少室内温度,实现节能减排;四、湿度1. 日常模式:室内湿度保持在合理的(45%-55%)范围内,并采用空气循环及加湿减湿技术,有效调节室内湿度;2. 特殊场合:按照使用场合的不同,根据湿度的不同特性,设计独立的加湿调节模式,以适应普通室内使用者和对湿度要求苛刻的制造场所;五、噪声1. 噪声控制:采用多种噪声隔绝技术,包括外墙、窗台施工,采用高效吸音或隔音材料,减少室内外噪声源;2. 噪声阻隔:采用适当的隔音技术,将室内噪声降到45dB以下,保证室内外用户活动使用的基本要求。

建筑行业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建筑行业环境监测管理,维护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环境和相关法规的合规性,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监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排放物的监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挥发性有机物(VOC)、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源的监测。

三、监测标准监测标准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同时结合具体项目的环保要求、审批文件及环评报告,制定更为严格的监测标准。

四、监测责任建筑项目部为主要责任单位,项目部建立环境监测责任制度,明确环境监测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排污治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五、监测措施1. 噪音监测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环评要求,设立噪声监测点,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进行监测。

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应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粉尘监测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环评要求,设立粉尘监测点,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监测,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废水废气监测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环评要求,设立废水废气监测点,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废水废气进行监测,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意见,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达标情况的说明。

监测报告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不达标情况应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七、监测数据保存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并保存,对监测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八、监测评估建筑项目部应当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评估和总结,按照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不断改进管理措施。

九、法律责任建筑施工单位有义务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并对环境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违反行为处理对于违反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行为,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

建筑工程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标准
在建筑工程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标准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可能出现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
过去时态:以前曾发生的环境问题。

现在时态:现有的污染和环境问题。

未来时态:新、改、扩建项目以及产品交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 七种环境(污染)因素类型: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废物和副产品污染。

能量释放污染。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浪费。

3. 环境因素评价:
直接判定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因素,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① 一旦发生将产生重大污染和影响。

② 超标排放的污染。

③ 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污染物。

④ 相关方经常或强烈投诉的环境因素。

评分判定法:除直接判定为重要因素以外的其他环境因素,可逐项采用评分判定法,判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具体项目和工程的特点,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标准,并遵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地环境管理,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保护,维护员工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包括建筑、装修、拆迁等项目。

工地环境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工地环境管理的负责人是工地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监督和检查工地环境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责任制定,施工单位需明确工地环境管理责任人员,并确保其有能力履行相应职责。

第二章工地环境管理要求第五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工地环境管理目标和责任。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案、隐患排查方案等。

第六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施工区域,明确施工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第七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并做好施工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理。

第八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对空气、水质、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三章工地环境管理措施第九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方案等。

第十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一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第四章工地环境管理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工地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第十三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设立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第十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制定违规处罚制度,对违反环境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责令停工整改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修改,由工地环境管理负责人负责,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导言环境影响评估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旨在评估任何工程、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各行业必须按照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本文将重点探讨各行业应该遵循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估概述环境影响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估计划或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它涉及了识别、评估和预测可能的环境影响,并提供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减轻不良影响。

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估能够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小节一:环境影响评估程序环境影响评估程序应包括如下步骤:问题确认和范围确定、数据收集和分析、影响评价和决策支持、环境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

在每个步骤中,必须遵守事先确定的准则和标准。

小节二:环境影响评估的关键因素环境影响评估的关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健康、人类健康、资源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环境敏感性评估是评估环境对潜在影响的容忍程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确保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功能和稳定性。

第二节:各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各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根据不同的领域和工作性质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典型准则。

小节一:建筑与建设业建筑与建设业是一个对环境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领域。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应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应考虑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原则。

小节二:能源行业能源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应涵盖能源开发对水和土地资源的影响,废弃物的管理,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内容。

此外,应该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小节三:农业与食品生产业农业与食品生产业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利用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应包括水资源管理、土地保护、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控制、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应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环境因素识别1 各项目根据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结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本区域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2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八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与能源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光能等)、废物和副产品产生;空间的使用。

3 项目部根据公司下发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识别、评价本项目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4 辨识和评价方法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表法;专家评价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水平对比法等。

可单独或综合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经验判断等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

12 环境因素评价121 多因素打分法(污染物排放与能源资源不同)122 对污染物(含噪音)排放环境因素的评价。

污染物(含噪音)排放环境因素打分。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当总分∑≥14,或a,c,d有一个为5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23 对能源、资源消耗环境因素的评价对资源能源消耗环境因素打分当f或g为5时,可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13 项目部根据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结合项目特点,识别出本项目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并评价确定本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项目经理审批。

14 建筑施工现场典型的环境因素有:噪声排放:各种施工机械,电动工具,施工噪声等;粉尘排放:土方施工,散料贮存,运输遗洒,砼搅拌等;污水排放:施工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等;废酸液、碱液;固废排放:施工垃圾,各类包装物,包括危险废物的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建材中甲醛苯的排放,氨气的排放等;火灾爆炸的发生:电气焊作业,化学品仓库等;资源、能源消耗:主要建材,能源的使用。

15 环境因素更新项目部识别出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之外的因素时,及时填写《信息交流单》,向安全生产部确认。

建筑行业环境因素识别

建筑行业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WD /CX 3——04A1、目的对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引用IS01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4.1 生产安全处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 ,报公司生产安全处汇总。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5、工作程序5.7 环境因素的识别5.1.1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覆盖公司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及相关方的影响。

5.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1.3 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土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社区问题和当地环境问题。

5.1.4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

5.1.5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 ,报公司生产安全处。

5.1.6 生产安全处汇总各部门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 ,编制“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

5.2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评价方法521.1是非判断法,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⑶当地政府、相关方高度关注并有明确要求的。

价,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评价表”5.2.3生产安全处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到各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WD/CX 3——04A
1、目的
对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引用IS0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生产安全处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生产安全处汇总。

4.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工作程序
5.7环境因素的识别
5.1.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覆盖公司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及相关方的影响。

5.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1.3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土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社区问题和当地环境问题。

5.1.4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

5.1.5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生产安全处。

5.1.6生产安全处汇总各部门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编制“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5.2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评价方法
5.2.1.1是非判断法,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2)有较大节约潜力的能源、资源消耗:
(3)当地政府、相关方高度关注并有明确要求的。

5.2.1.2评分法,本法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影响范围 (2)影响程度
(3)发生频率
(4)社区关注程度
(5)可改进程度
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2.2生产安全处组织有关人员利用是非判
断法和评分法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评
价,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评价表”。

5.2.3生产安全处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
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管理者代
表批准后,发放到各部门。

5.3环境因素的更新
5.3.l公司每年第四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更新环境因素和重
要环境因素。

5.3.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需重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a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本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场
所发生较大变化时;
c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d当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e新建项目施工或施
工项目变化时。

6、相关记录
6.1环境因素清单
6.2环境因素评价表
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需要更多的管理制度,请到v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