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 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 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 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 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 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上升提举(向上) 降--下达降逆(向下) 浮--向外发散(向外) 沉--收敛固藏(向内) 泄利二便(向下)。
3.归经的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 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 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3)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 配伍。 炮制: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 水炒则下行。
配伍: 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 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 制约。 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 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3)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 不同之处。 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 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 散风热。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 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 益气作用。
(4)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 不同之处。 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 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主治虚热证。 5)一药兼有数味者,则代表其治疗范围的 扩大。
(2)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 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 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 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 回阳救逆等作用。
3.四气的意义 (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不得违反。 《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 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指出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 (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会加重病情。 (3)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 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反之,当用温药反用热药,或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 阴或伤阳。 (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并用。 (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 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6)“寒无犯寒”、“热无犯热”(《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指 出使用寒热药物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药物的影响。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故前人谓:“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 皆降,苍耳独升。”
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 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 全。 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 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 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①
辛:能散、能行、(能润), 有发散、行气行血、润养作用。
发散--外感表证(薄荷);
行气--气滞证(橘皮);
活血--血瘀证(川芎);
润养--润肺(款冬花)、滋肾(菟丝子)
开窍--闭证,湿浊证(麝香)。
②
甘:能补、能和、能缓, 有补益、和中和药、缓急作用。
补益--虚证(人参); 调和药性--用在复方中(甘草); 缓和毒性--配有毒药物(大枣); 缓急止痛--拘急疼痛证(芍药)。
第二节 五 味
1.五味的含义 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 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 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 “滋味说”。
药性的确定: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 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 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 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 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 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 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2.五味的确定
(1)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即口尝。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 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 (2)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 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 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 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 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第一节 四 气
1.四气的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 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 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 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 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 的。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
质。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 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4.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 一般来讲: 药性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 吐、开窍等功效; 药性沉降--大多具有泻下、清热、利水 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 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
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顺病位,逆病势。
(1)就病位而言:
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不宜降。 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疏散; 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降不宜升。 如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芒硝泻下。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一般来说: 药性升浮--多具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多具酸苦咸涩味和寒凉之性。 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 浮,热无沉。”即属此意。此“无”字, 应理解为“多数不”。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2.四气的确定及作用 (1)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 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 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 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③
wenku.baidu.com
酸: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作用。
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证(五味子) 生津止渴--津伤口渴(乌梅)。 (附: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相似)
④ 苦:能泄、能燥、能坚, 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坚阴作用。 清泄火热--火热证(栀子); 泄 降泄气逆--气逆证(杏仁); 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 燥湿--寒湿证(苍术); --湿热证(黄连); 泻火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
2.归经理论的形成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 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 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 热。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 重。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 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3.中药的性能与性状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 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 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 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 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 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 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 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泄利、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等。
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
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 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 作用趋向了。
(2)就病势而言:
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 如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当用半夏、生姜 降逆止呕; 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 如久泻、脱肛当用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
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二)
制剂室 王三成
2015年 4月20日
第四节 归 经
1.归经的含义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 经--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 择性作用,即某药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 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 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一)
概 述
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 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 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 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 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 盛或偏衰。即“以偏纠偏”。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 ①是药物的滋味,②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 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 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 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3.五味的作用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 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 损害。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 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 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
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 《素问· 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 以坚之。” 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 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 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 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 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 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 关。
⑤
咸:能软、能下, 有软坚和泻下作用。 软坚散结--瘰疬,瘿瘤(海藻); 泻下通便--便秘证(芒硝)。 另咸味尚有引药入肾和补肾作用; 催吐作用,如盐汤探吐。
⑥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淡渗利水--水肿、小便不利(茯苓)
4.性味合参 (1)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 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 用和性能。 (2)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 味不同,作用有别。 如辛温药物大都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甘温 之品则多具补气助阳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