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理论

合集下载

药性理论——精选推荐

药性理论——精选推荐

第四章药性理论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邪气作用于机体,引起正邪斗争,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活动失常的结果。

因此,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药物所以能治疗疾病,是由于药物自身具有与治疗有关的若干特性,古人称之为药性或偏性。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五个方面。

第一节四气一、概念: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他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还包括大寒、大热、微温、微寒。

平性:此外,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寒热温凉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和平,作用和缓,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

然而平性能否入性,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多数本草学者认为虽然不少药物属于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寒偏热的不同,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范围,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为五气。

二、四气的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如感受风寒,恶寒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浮紧等寒症。

当服用生姜、紫苏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说明生姜、紫苏的药性是温热的。

又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属于热性病证,使用黄芩、板蓝根、山豆根等药物,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后,便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综上所述:凡能治疗热症的药物,一般属寒性或凉性;凡能治疗寒症的药物,一般属热性或温性。

三、四气的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药:温中散寒回阳,用于寒证。

四、应用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遵循的用药原则。

因而《内经》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

中药药性学说

中药药性学说

一、中药的性能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

(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等证。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1. 概述中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使用了数千年。

许多中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不少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应用的基础,药性则是中药应用的重要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旨在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药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中药的合理应用。

2. 中药药性2.1、中药药性的定义中药药性是指中药特有的“性”,包括五味、四气、归经等几个方面。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2、中药药性的组成(1)五味:中药的味道可以分为五种:辛、酸、甘、苦、咸。

五味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辛味具有散寒解表、散风止痛、行气化痰等功效;酸味具有收敛止泻、涩肠固表、收湿止泻等功效等。

(2)四气:中药的性味可以分为四种:寒、凉、温、热。

四气具有不同的功效,如寒性可以清热解毒、凉性可以解渴、清热、凉血止血等。

(3)归经:中药的性味与人体的经络有关,归经即是指中药味性对经络的归属。

药性归经对中药药性发挥作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的关系中药药性和中药药理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药性会直接影响到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比如,苦寒之品可以清热解毒,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甘平之品则有益气血、润肺化痰之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体弱、久病体虚及慢性气管炎等等。

3. 中药药理作用3.1、中药药理的定义中药药理是指中药在体内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包括药效、药效作用机制、安全性以及毒性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使用的基础,在中药药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中药药理作用的分类(1)生化作用:中药可以在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和传递信息,发挥生化作用,如清热解毒、滋阴补肾、行气活血、活化血脉等。

(2)生理作用: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调节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内分泌等。

(3)药效作用:中药的药效就是可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如治疗感冒发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沉浮、有毒与无毒等方面。
药性的范围
药性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性特点。
药性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归经、毒性等方面。
药性与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总概括。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 种滋味,是药物作用特性的总概
06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01
02
03
药效学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 或离体组织的作用,了解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药效持久性。
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致畸作用、致 突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指导药物炮制
01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 ,如生地黄经过炮制后变成熟 地黄,性质由寒转温,具有补 血滋阴的作用。
02
炮制还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和 副作用,如制首乌经过炮制后 能够减少肝脏毒性,提高治疗 效果。
03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同 的药效,如醋炒柴胡可以增强 疏肝解郁的作用,蜜炙黄芪可 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
括。
四气和五味是相互关联的,药物 的四气确定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五味则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02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沿革
药性理论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各种 草药,记录其功效和毒性,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帝内经》
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经典著作,其中详细描述 了中药的药性理论,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一、 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 和循行部位。
二、归经的确定 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1、辛:能散、能行
发散(含透疹等) 行气 行血
辛能散
生姜 辛辣 芳香
胡椒
紫苏
桂枝
羌活
防风
麻黄:辛 苦
辛能行(行气、行血)
行气药: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壳、沉香、木香、乌药 活血药:郁金、姜黄、川芎 化湿药:藿香、砂仁、豆蔻 开窍药:冰片、苏合香 温里药: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
燥 ➢ 苦寒燥湿 黄连 黄芩 ➢ 苦温燥湿 橘皮 厚朴
坚阴 –阴虚火旺 - 知母 黄柏
4、酸和涩: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
乌梅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5、咸:能软、能下
作用:⑴软坚散结 牡蛎 ⑵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芒硝


降 沉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
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
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风热目疾——菊花——清肝明目
项背痛——太阳膀胱经——羌活 藁本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

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降低。

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基本内容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

探讨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中药药性理论摘要: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指的是中药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和性质,如寒、凉、平、温、热等不同属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药理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中药性质和人体状况的综合分析,为中药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的特点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这些特点使中药应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中药药性理论的应用包括药物配伍、药物制剂和药物调配等方面,为中药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未来,应加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属性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基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

中药药性理论认为,中药在人体内的作用与其自然属性有关,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味特点和药理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中药药性的特点来进行配伍和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属性和特点,其中性指中药的温度和寒热性质,味指中药的味道和化学成分,归经指中药对人体经络的影响。

这些属性和特点决定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具有个体化、综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综合性是指中药药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中药的性味、功效、药量等;动态性是指中药药性随着时间和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中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类型和病情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1.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包括中药对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已逐渐从经验性的认识转化为系统性的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

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描述“四气”的文献见《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

”可见,在临床中,对于药性理论的认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四气又名“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

四性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了中药研究热点。

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重新定义“四性”的概念,即是具有纠正机体寒证或热证内在活性的一类中药。

具体表现在:寒凉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反之,温热药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欧阳兵[1]提出的“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

他认为四性属性相同、功效相近的中药理论上应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

“性效谱”即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

近期的相关研究显示,中药的四气属性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并总结出如下规律:温热药多含有生物碱类、挥发油;寒凉药多含有蒽苷、皂苷等苷类成分及薄荷脑。

此外,中药中锌、铜含量高者其药性多寒凉,反之则药性多温热。

由此可见,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含量多是中药药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2 五味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味道,也是对中药的功效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研究表明,五味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存在着联系。

金勇[2]选用60味涵盖所有性味归经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给小鼠服用,结果发现“五味”作用之间表现为各种药性影响各器官组织的性质(兴奋或抑制)及其强弱的不同,“五味”的作用主要影响间脑、大脑、小脑、脊髓、肺脏、肾脏、胰腺、头颅骨等器官组织,对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较小。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

《中药方剂学》中药的性能一、中药性能(药性理论),中药性能—中药的特性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药效机理。

二、中药治病基本原理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和脏腑机能失调。

以偏纠偏:(1)利用偏性,去除病因(2)平衡阴阳,调理功能→以平为期清代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三、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中药的功效、药效等。

(2)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

四、性能与形状的区别中药形状——感官可及的药物天然属性。

如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能——与治病相关的药物作用特征。

它是依据用药后机体的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区别:两者概念不同,不可混淆。

性能: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由人体用药后反应概括而成。

形状:以药物为观察对象——由药物的天然属性概括而成。

联系:两者又有一定联系。

如升降浮沉与质地轻重有关。

1.四气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

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四气的形成: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概括而成,是与所治病症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它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四气又有程度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表明药物作用强弱。

平性药寒热偏性不明显、相对平和。

《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四气的应用原则。

三、四气的作用与适应证1.寒凉药(属阴):清热泻火解毒,主要用于热证。

2.温热药(属阳):温里散寒补火助阳,主要用于寒证。

3.四气的临床意义:四气往往成为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1)针对寒热性质不同准确用药。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误用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2)根据寒热程度差异恰当选药。

小寒用温药,大热用寒药。

若病重药轻则不及,药重病轻则太过。

5药性理论

5药性理论

5-1 药性理论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干特性和作用。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

)中药治病的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药的性能,又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

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并用性状解释作用原理。

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治疗效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

即充分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效用,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亦称中药的功能。

中药学《药性理论》讲义

中药学《药性理论》讲义

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证、阳证。

温热药—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寒证、阴证。

要点二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一、热性疾病用寒凉药物,寒性疾病用温热药物。

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程度上的差异。

三、寒热错杂之证,寒药与热药并用。

四、真寒假热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寒药。

细目二五味辛:能散、能行。

功效: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

适用: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中焦等证。

药物: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

功效: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

适用: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

药物:人参、饴糖、甘草等。

酸:能收、能涩。

功效:收敛、固涩。

适用: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出血、肺虚久咳等。

药物:酸枣仁、五倍子、乌梅等。

此外,酸味尚有生津作用,如五味子、乌梅。

苦:能泄、能燥。

功效:1.泄: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

适用: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喘咳等证。

药物:栀子、大黄、杏仁等。

2.燥:燥湿。

适用:寒湿和湿热证。

如苍术、草果,黄连、黄芩等。

咸:能软、能下。

功效:软坚散结、泻下。

适用: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证。

药物:海藻、瓦楞子、芒硝等。

淡:能渗、能利。

功效:渗湿利尿。

适用: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药物:茯苓、猪苓等。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的功效相似。

药物:龙骨、牡蛎能涩精,赤石脂、禹余粮能涩肠止泻,莲子能固精止带,海螵蛸能收敛止血等。

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二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升浮药,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

沉降药,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

2.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同病位,逆病势”。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

病势上逆者,宜降;病势下陷者,宜升。

细目四归经要点一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归经理论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2.四气的确定及作用 (1)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 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 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 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 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 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泄利、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等。

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
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 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 作用趋向了。

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 《素问· 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 以坚之。” 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 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 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 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 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 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 关。

2.归经理论的形成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 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 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 热。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 重。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 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3)升降浮沉与炮制和配伍的关系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 配伍。 炮制: 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 水炒则下行。

配伍: 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 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 制约。 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 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3.归经的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 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 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一般来说: 药性升浮--多具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多具酸苦咸涩味和寒凉之性。 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 浮,热无沉。”即属此意。此“无”字, 应理解为“多数不”。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确定味的主要依据: ①是药物的滋味,②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 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 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 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3.五味的作用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 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 损害。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 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 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

(2)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 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 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 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 回阳救逆等作用。




3.四气的意义 (1)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不得违反。 《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 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指出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 (2)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会加重病情。 (3)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 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反之,当用温药反用热药,或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 阴或伤阳。 (4)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并用。 (5)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 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6)“寒无犯寒”、“热无犯热”(《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指 出使用寒热药物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药物的影响。
第二节 五 味
1.五味的含义 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味。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 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 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 “滋味说”。

2.五味的确定

(1)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即口尝。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 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 (2)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 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 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 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 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2)就病势而言:
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 如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当用半夏、生姜 降逆止呕; 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 如久泻、脱肛当用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

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二)
制剂室 王三成
2015年 4月20日
第四节 归 经
1.归经的含义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 经--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 择性作用,即某药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 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 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故前人谓:“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 皆降,苍耳独升。”

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 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 全。 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 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 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第一节 四 气
1.四气的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 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 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 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 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 的。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
质。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 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 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 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 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 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 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上升提举(向上) 降--下达降逆(向下) 浮--向外发散(向外) 沉--收敛固藏(向内) 泄利二便(向下)。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顺病位,逆病势。
(1)就病位而言:
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不宜降。 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疏散; 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降不宜升。 如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芒硝泻下。
3.中药的性能与性状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 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 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 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 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 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 药 的 药 性 理 论(一)
概 述
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扶正祛邪,消除病因, 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 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 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 称之为药物的偏性。 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 盛或偏衰。即“以偏纠偏”。

(3)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 不同之处。 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 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 散风热。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 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 益气作用。

(4)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 不同之处。 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 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主治虚热证。 5)一药兼有数味者,则代表其治疗范围的 扩大。


酸:能收、能涩, 有收敛固涩作用。
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证(五味子) 生津止渴--津伤口渴(乌梅)。 (附: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相似)
④ 苦:能泄、能燥、能坚, 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坚阴作用。 清泄火热--火热证(栀子); 泄 降泄气逆--气逆证(杏仁); 通泄大便--便秘证(大黄); 燥湿--寒湿证(苍术); --湿热证(黄连); 泻火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