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4.4.4 输血与血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输血与血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掌握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血型鉴定和输血的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相关知识的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血型鉴定试剂盒、模拟血液样本(红墨水代表红细胞)。

实验报告表格、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后练习题和答案。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输血时为什么需要考虑血型匹配吗?”引发学生思考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简要介绍输血的历史背景和血型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25分钟)1. ABO血型系统(10分钟)利用图示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讲解A型、B型、AB型和O型血的特点和区别,强调红细胞表面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2. 输血原则与血型匹配(5分钟)讲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为主,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注意:现实中并不推荐O型血作为“万能供血者”,此处仅为知识点讲解)。

强调血型匹配的重要性,解释血型不匹配可能引发的输血反应和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3. 血型遗传规律(5分钟)利用遗传图谱或表格,展示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遗传图谱或表格的展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血量,何种情况需要输血;2.了解血型的发现,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和“小组扮演献血活动”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2.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献爱心”游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2.通过丰富的献血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2.同型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安全输血(血型匹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2.利用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记忆“供血者血型必须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的各种关系。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或准备“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或“小组扮演献血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学生表演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血液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7世纪,就有人对大出血的病人进行输血抢救,有的病人输入血液以后,能够起死回生,但多数病人输入血液以后,却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就得要学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播放医生抢救病人的视频。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以后,我们会在想,人体里究竟有多少血液呢?失去多少血液后,就必须输血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一、血量与输血”。

探究新知一、血量与输血1.正常成年人血量: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2.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出现的症状:危及生命。

处置:及时输血。

3.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出现的症状: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

处置:考虑输血4.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

输血与血型总

输血与血型总

一、章节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输血和血型二、教材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的知识,认识到了血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有些同学知道自己的血型,但他们并不知道血型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血型,自己可以接受哪些血型的血液,自己又可以把血液给什么样的人,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献血对身体有没有伤害等。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

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

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简单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⑵说出安全输血原则⑶简要介绍血型鉴定的过程。

能力目标: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五。

、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教室、课前资料收集与PPT制作七、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种型,知道人体的血量及安全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了解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d.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输血案例,如影视剧中的输血场景、新闻报道中的献血活动等,引发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的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血型吗?”“输血时为什么要注意血型的选择?”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多元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7.教学策略:
a.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c.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掌握知识。
5.能够运用所学的血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输血反应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血型与健康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型与输血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收获。

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

血量输血和血型的教案

血型与输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血液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知识。

3. 知道输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 能够正确判断和选择血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血型的分类和输血的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输血不当导致的后果。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如何正确选择血型进行输血。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观看与血型和输血有关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ABO血型系统:介绍A型、B型、AB型、O型血的特点。

2. 讲解Rh血型系统:介绍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输血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输血的重要性。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讨论如何判断和选择血型进行输血。

第二课时五、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输血的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可适当放宽。

2. 讲解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检查血型、避免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六、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输血过程。

2. 引导学生掌握输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血型和输血的知识结构图。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知识测试:进行血型和输血的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血型与遗传教学目标:1. 了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

2. 掌握血型遗传规律。

3. 能够分析血型在家族中的遗传特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及遗传规律。

2. 家庭调查法:调查家族中血型的遗传特点。

教学内容:1. 讲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介绍血型基因的分布和遗传方式。

2. 讲解血型遗传规律:介绍孟德尔遗传规律在血型遗传中的应用。

七、血型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血型与健康的关系。

2. 掌握不同血型的人群易患疾病。

3. 能够根据血型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输血与血型”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梳理:请学生绘制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包括血液的组成、血型系统、输血原则等核心概念,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每个概念的含义。
2.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鼓励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多媒体展示:播放血液组成和功能的相关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神秘之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并详细讲解它们的功能。
2.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讲解ABO血型的分类、特点以及Rh血型的分类,通过实例说明不同血型之间的相容性。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血型鉴定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输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具体的输血案例,让学生了解输血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实践题: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回答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注意事项等问题。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型系统、输血原则等关键点。
2.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献血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输血原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需理解同型输血的重要性,以及血型不符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所属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首页【课标要求】1、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2、概述血液循环;3、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4、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及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说出血液的成分及功能;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并比较分析三种血管,描述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心脏模型及血液循环模式图,描述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通过了解血型发现史及模拟探究实验,说出血型的类型并描述输血和血量、血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单、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及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增强分析、观察、动手能力;通过模拟血型鉴定实验,尝试推测输血的原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形成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单元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人体的营养与呼吸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吸收的营养以及从大气中获得的氧气怎样供给全身利用还不知道,这时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体的整体性,同时为之后的人体的排泄做铺垫。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学生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单、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能认识血液的成分及功能;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并比较分析三种血管,能认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心脏模型及血液循环模式图,能认识心脏的结构并了解血液循环途径。

至此,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地认识。

最后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单独安排一节,学生能更有兴趣的获得有关输血、献血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除此之外,血液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不是单纯的人体生理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周围环境中,引导学生分析人体生理或人体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 掌握人类血液中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

- 了解输血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 培养学生对于血液安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2. 教学内容:A.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作用和功能。

- 血液的凝结机制及其在止血中的作用。

- 血浆中包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

B. 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 A、B、AB、O四种血型的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间的亲缘关系。

- Rh阴性和Rh阳性血型的遗传规律及其在输血中的影响。

C. 输血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血型配对原则及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 输血的步骤和操作规范。

-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3. 教学活动:A. 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 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探究不同血型的分布规律和遗传规律。

B. 讨论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型配对原则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型进行输血。

C. 实践活动:-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输血的过程和操作规范。

- 学生观察和记录模拟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讨论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教学评价:A. 学生个人报告:- 学生撰写关于血液基本组成及功能的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 学生撰写关于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的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B. 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其对于血型配对原则和输血安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C. 实验报告:- 学生撰写关于模拟输血实验的报告,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安全注意事项。

5. 教学延伸:- 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参观输血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了解实际输血操作和质量控制流程。

- 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血型与健康、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课题,并撰写科研报告。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解读《课程标准》是备课的前提。

《课程标准》对《输血和血型》没有明确的具体内容标准,但有理解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活动建议,以及珍爱生命,提倡义务献血的情感目标。

基于此,通过模拟实验、献爱心游戏和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

所以,我从《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选取模拟实验加以改进,帮助学生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知道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技能;学习模拟实验等间接实验的方法。

二、教学分析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中介,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管、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

但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仅凭教材内容很难落实,所以我把它们列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血和血型》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血和血型》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昆三中经开区学校张春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

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二)能力目标1.通过情景小品“验血和输血”,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2、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概述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二)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引入血型鉴定的原理。

(展示鉴定反应的图片,以及表格)大家觉得前面影片里通过滴血来验亲这种做法是否可靠。

组织学生讨论。

《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描述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说出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3.尝试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释安全输血原则。

4.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血型、输血、献血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教学实验】模拟血型鉴定》视频资源、《【情境素材】输血与血型视频资源》、《【生物世界】输血关系表》知识卡片资源、《【生物世界】倡导无偿献血》知识卡片资源、《【教学图片】红细胞凝集现象》图片资源、《【知识解析】输血和血型》微课资源、《【生物世界】不同血型与血清的凝集图》知识卡片资源、《【生物世界】“熊猫”血》知识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滴血验亲这种民间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可靠吗?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血与血型的知识。

【讲授新课】(一)血量与输血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受伤,其中赵、钱、孙、李4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讨论1.人体内血量正常值为多少?讲解: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尝试计算一个60 kg的人体内血量有多少,感受人体血量的多少。

用一个大饮料瓶放入红墨水,直观展示体重为60 kg的人,体内总血量约为4 500 mL。

讨论2.一次性失血多少会危及生命?讲解: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了解输血和血型发展史科学思维:通过“输血和血型发展史”以及“模拟血型鉴定实验”,使学生达到锻炼资料分析、实验操作等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模拟血型鉴定”实探究验,了解ABO血型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无偿献血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

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的制度。

确立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基于前面内容的基础上,相对比较简单。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大量失血就要输血,因此必须了解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先通过输血的发展史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输血的相关问题。

关于血量和输血,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并通过矿泉水瓶类比,让学生明确正常人的血量,以及不同程度失血时对人体的影响。

最后,说明当人因大量失血而影响健康危及生命时,就必须进行抢救,输血就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

关于血型,先通过资料了解兰德斯坦纳ABO血型的发现及常见类型,再根据学生情况拓展血型鉴定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明确输血要以输入同型血。

关于安全输血,先引导学生得出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通过表格填写输血关系图,通过思考题,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的前提下,可输入异型血。

同时通过复习血液的成分,介绍成分输血的内容及原则。

最后,通过视频和资料了解无偿献血,进行情感的升华和责任态度的渗透。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新课学习】新课导入:十七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的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第四节的内容。

在学习了血液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血液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

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三、教学策略:通过丰富的的视频使学生对“血型的发现”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区分ABO 血型”,无偿献血者的心声使学生对无偿献血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层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学生在观看视频、分析表格中学会思考,学会小组分工、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能说出ABO血型系统的类型,知道如何区分ABO血型。

(2)知道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3)知道失血量与健康的关系,了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能通过对视频、表格和所学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2)学会小组分工、合作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能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激发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1)ABO血型的类型、同型输血的有关知识以及输血与献血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8. 血型与性格
血型与人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是绝对的。不同血型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A型血的人较为紧张、焦虑,B型血的人较为轻松、随和。
9. 血型与疾病
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例如,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10. 血型与输血反应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实验材料(如血液样本)、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科教学平台等。
3. 信息化资源:血型知识相关视频、图片、PPT课件、在线测试系统等。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讲解、互动提问、案例分析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ABO血型系统:讲解ABO血型系统的特点、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输血原则:阐述输血时血型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血型的分类、 ABO血型系统和输血的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1. 血型分类图解:以图解形式展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分类,突出四种血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输血原则流程图:用流程图展示输血的原则和步骤,包括血型鉴定、血型选择等关键环节。
3. 血型与遗传关系图:以图解形式展示血型的遗传规律,包括父母基因与子代血型的关系。
4. 血型与疾病关联表格:以表格形式列举不同血型与某些疾病发生的关联,简洁明了。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②概述人体的血量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②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概述输血与血型的关系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人难免有不测之风云,如512的汶川地震,房屋倒塌,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

如果你是一线的医生,你会怎么处理呢?生:轻伤的进行消毒包扎,如果重伤就需要输血。

引入新课:那是否可以把血输给任何人呢?为什么呢?引出今天学习《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一)血量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究竟占人体体重的比例的多少?2、你的体重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成年人的计算比例,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二)输血1、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要输血呢?少量的失血用不用输血呢?2、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会危及生命?超过多少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3、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却产生了严重反应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二、血型ABO血型是谁发现的呢?(一)、血型的发现血型又是如何发现的?(二)、血型的鉴定为什么有些血浆遇到另一种血浆会凝集,有些又不会呢?红细胞凝集原血浆凝集素凝集反应原理:含有A 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 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 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 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三)、血型的类型ABO 血型包括A 型、B 型、AB 型和O 型,并提到RH 血型。

三、安全输血2、输血原则(1)输血的原则是什么?学生根据鉴定结果,谈谈该给病人输入那种类型的血液。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教案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教案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常见的血型及其遗传规律。

2.理解血型不匹配会引发的输血反应。

3.掌握输血原理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血型的概念和分类。

2.输血时的注意事项和风险。

教学难点:
1.理解血型遗传规律。

2.掌握输血原理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包含血型分类和输血原理的PPT。

2.实验工具:玻璃管、不同血型的血液模型。

3.实验材料:血型配型板、输血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讨论血型对人类有何重要意义。

二、学习血型
1.呈现不同的血型图示,让学生了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

2.讲解不同血型对输血匹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要进行血型配型。

三、探究输血原理
1.介绍输血的定义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输血的目的和过程。

2.示范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血型之间的反应。

四、总结与讨论
让学生总结血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和输血的注意事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正确应对输血相关的问题。

五、作业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血型与输血的小结,包括血型的分类、输血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

教学反馈:
结合学生的作业、课堂讨论和实验结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加深对血型与输血知识的理解。

教学延伸:
邀请专业医务人员或献血者来校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输血过程,加深对血型和输血的认识。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作业答辩等形式,评价学生对血型与输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②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分析归纳的过程和方法
②合作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真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无偿献血、安全用血献血的观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二、教学重点
重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难点: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珍爱生命情感的培养及无偿献血观念的树立。

三、教学突破
1、通过竞赛和抢答的形式突破出重点,突破难点。

2、通过阅读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及观念。

四教师准备
1、准备竞赛和抢答题15~20题;将学生分成4个组,学生自己选择组长。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然课堂生动活泼,制作ppt。

五学生准备
学生分成四组,自己选择组长,预习教材。

六、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二、输血原则
三、血量和献血
八、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一、导入新课
1.投影流动献血车的图片提问:见过这种车吗?在哪见过的?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2.投影一组图片:大学一年级学生晓华周末在文化宫广场看到流动献血车,就主动上前要求献血。

医生询问了他的年龄后,要求他填写关于健康情况的表格,然后为他验血型,是B型。

身体检查合格后,晓华无偿献血200毫升。

提问:读完这则资料,你有哪些疑问?
整理学生的问题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 血型的发现
教师(以故事形式声情并茂地):17世纪以前,很多病人仅仅是由于失血太多而死亡,尤其在战争中,医生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援救他们的生命,他们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猪血、羊血等),结果病人死亡更快,后来医生又把某个人给另一位病人,即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些人还是死了,“为什么呢?”
学生先是震惊然后回答:血型不同。

(但具体也说不清)
同学们,你知道你的血型吗?你知道其他人的血型吗?我们进行一个现场调查好吗?你可以调查你的同桌、前后桌。

学生相互调查,然后总结ABO血型系统中血型的四个种类。

我们知道了血型,输血对于失血过多的人就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措施了。

可是在血型发现之前,有很多人因为失血过多和不正当的输血而死亡,那么究竟是谁第一个发现血型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教师进行思想教育:1930年兰德斯坦纳因为对人类做出的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我们要学习他善于发现问题、刻苦钻研的精神
2.同型输血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可是如果没有知识也许会事与愿违。

那么,你的血可以输给哪些人?你可以接受哪些人输的血呢?我们每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输血的关系表。

(参见教材第70页表3)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假如老师失血过多需要大家输血,你们愿意为我献爱心吗?(愿意)那我就要看看谁真正可救我,谁会好心办坏事了。

学生情绪激动!积极做这个游戏: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各种血型,然后老师任意说出一种血型,问:谁可以为我输血?学生对照表格分析思考并举手尝试。

(学生有错误)
认真听、思考、总结规律: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

教师利用投影片一步步演示输血关系表。

表格演示完以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这个表格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各种血型的血都很充足时,应该输入什么血?(强调输血的原则:输入同型血)
3.血量和输血
引导学生看书后抢答。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了什么样的献血制度?(无偿献血)
献血影响人的健康吗?(不影响)
什么样的人可以无偿献血?(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播放每年医院组织的本校教师无偿献血的片段)出示老师自己的献血证,讲述一些我国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等,并列举我国和世界上无偿献血的典型例子。

虽然我们还没到献血的年龄,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无偿献血的义务宣传员。

三、课堂小结
复习本节内容,提高学生理解。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71页“练习”第1、2题。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