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脑和动物脑

合集下载

情绪的生理基础和机制

情绪的生理基础和机制
有时候我们同时体验到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如小孩偷吃巧克力时可能会感到既高兴 又害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活动的记录表明,如果一个人是右利手,积极情绪的 加工主要在大脑左半球,而消极情绪的加工主要在大脑右半球进行,所以两种情绪是基 于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我们才会同时感到愉快和悲伤。
我们有时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因为情绪与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的认识相关;有时又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恐惧或无名焦虑,比如看立体电影时,面对一列迎面急驰而来的火车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避让,尽管明知这是看电视,火车不会开过来压伤自己。那是因为 还有一个叫杏仁核的大脑区域,它能不经大脑皮层直接而迅速地得到感觉信息,并使人 在没有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就对潜在的危险作出反应,这种原始的恐惧反应不 受大脑中枢的控制。杏仁核受损的人无法识别情绪,就是歹徒用枪对着他,他也感觉不 到害怕,所以他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会出现社交障碍。
Powered by TCPDF ()
(二)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
情绪能引起相关生理反应,如不愉快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心率加快 、烦躁、干渴、想吐、尿频、颤抖、对大的声音极为敏感,此外还有许多内分泌、免疫 等变化。这些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 两个系统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中,你是处于放松还是紧张状态完全取决于这两个系统的活 动状态。一般地说,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激发身体采取紧急行动——“战斗还是逃跑” ,这可以激活某些机体系统,而将其他进行抑制,这些变化的目的是:糖被释放到血液 中,使机体。快速获取能量;心跳加快保证肌肉供血;皮肤血流量受到限制,可以减少 受伤后的出血量;消化功能被暂时抑制,血流将提供到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大脑、骨骼 肌等等。这些反应都为人在危机中生存增加了机会。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平息情 绪的唤起:让身体平静和放松,恢复平衡并帮助身体储备能量。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

01
02
03
神经调节
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系统来 调节大脑的功能,如药物 治疗、心理治疗等。
认知训练
通过认知训练来提高大脑 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 记忆、思维等。
情绪调节
通过情绪调节来改善情绪 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04
三脑医学与心理健康
三脑与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与大脑的神经回路
三脑理论指出,情绪调节与大脑的神经回路,特别是边缘系统和额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
03
三脑医学理论还为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 方法,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02
三脑医学的解剖学基础
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
控制意识、情绪和运动,接收、处理和解释感官 信息。
中脑
调控生物节律、睡眠和觉醒周期,同时控制自主 神经功能。
小脑
负责协调肌肉运动和平衡,维持身体姿势和协调 。
拓展三脑医学应用领域
目前三脑医学主要应用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如用于 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三脑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三脑医学的发展。
三脑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前景
01
个性化诊疗策略
基于三脑医学理论,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个体差异,可以制定更加精
准的诊疗策略。
02
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开发
以三脑医学为基础,可以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改善和治疗各种
疾病。
03
对传统医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三脑医学理论对于传统医学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提
高医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大脑各区功能整理-附脑结构图吧)

大脑各区功能整理-附脑结构图吧)

大脑各区及功能
额叶运动中枢、言运(布)、视觉(眶回)、嗅觉(嗅三角)、听觉、注意、问题解决、动机、行为程序制定(计划)、
人格、记忆、情绪(左积右消)等高级认知活动、
顶叶初级感觉区(疼痛、触压、品尝、温度)
枕叶视中枢、言视中枢(角回)、视-听跨通道联合(角回)、记忆(近期,与视觉表象有关)、运动知觉(与视觉有关)颞叶听觉区、言听(威-语言的接受)、嗅觉中枢、味觉中枢、记忆、情绪
间脑丘脑-痛觉、睡眠觉醒、除嗅觉外的外界感官输入中转
(视听触味)
下丘脑-调节交感、副交感、进食饮水、情绪
小脑身体平衡、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动物本能活动、注意(注意神经元)(大脑内侧面最深处边缘一些结构)
脑干延脑-生命中枢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身体姿势、随意运动(红核-舞蹈症、黑质-手脚动作不协调、面部表情呆板)
桥脑-中枢外周的桥梁、睡眠
扣带回:(前下部)情绪加工、(后上部)认知功能
海马:记忆(LTP)、嗅觉、情绪背景调节(损害不该出现情绪时闹情绪)杏仁核:情绪、厌恶学习、危险线索识别边缘系统
脑干网状结构:情绪产生基础、上行网状结构-维持觉醒、注意、下行-调节肌肉紧张
弓形束:连接布和威,理解语义(因为不能接受来自威的信息了);左半球顶-枕部及颞-顶部:同时性空间图式-语义性失语症
(额叶为什么与听觉有关,没有找到资料,是重难点上的一个题里有)
大家解释言语、注意、情绪、记忆的脑机制,可以对应表看,不要漏掉了某个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补充或指正欢迎帖子上讨论啊
大脑半球内侧面
心理学小时收集各种脑认知方向资料,考研院校,有需要请扣扣联系二三九三五,六八四零
大脑半球的上外侧面观
大脑半球底部内面。

情绪的大脑机制

情绪的大脑机制

情绪的大脑机制我们知道,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

具体说是是什么反应?大家众说纷纭。

但是,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情绪是大脑身体各部分共同完成的。

首先我们看看大脑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脑的上层是两个大脑半球,在大脑半球的下面的后部是小脑。

和大脑半球连接的是脑干,它包括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或称视丘、下视丘)、中脑(又称顶脑或四叠体)、桥脑和延脑(图3)。

大脑两半球包括表面灰质部分和里面白质部分。

灰质部分叫大脑皮层或大脑皮质,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的中枢,揭开头盖骨即可看到它,呈灰色的凹凸沟回状,约厚2-3厘米,面积约两千多平方厘米。

皮层有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由表至里共分六层:小细胞、颗粒细胞、锥体细胞、较密的颗粒细胞、较大的锥体细胞、梭状细胞。

每个半球有一条中央沟(又叫中央裂),横切半球,还有一条在半球的基底面沿着边缘转向后方的深谷叫脑侧沟。

中央沟和脑侧沟之前的部分叫额叶;枕骨上的半球后部叫枕叶;在枕叶之前、中央沟之后的半球顶部称顶叶;在脑侧沟后、枕叶前的半球侧部叫颞叶(图4)。

经生理心理学家研究鉴定,额叶的功能主要是主管人的智慧;额叶的后部主管人的动作,称为运动区;顶叶主管人的感觉、知觉,称感觉区;枕叶主管视觉,称为视觉区;听觉区在颞叶上部,嗅觉区在颞叶下部(图4)。

但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并非绝对的,各个功能区也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代偿作用,即当某一功能区发生故障时,其他功能区也可代行其部分功能;同样,大脑皮层某些功能受到损伤时,也往往会影响到该功能以外的其他一些功能。

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证实,大脑皮层除有功能定位外,还有功能联合和调节作用。

丘脑是传出、传入神经的“转运站”,起着神经通路的“中间站”作用。

下丘脑能控制延脑和自主神经,它的功能很多,人的情绪、动机、行为(如吃喝行为、性行为、攻击行为等)都受它支配。

小脑主管动作协调及平衡;中脑主管视觉(使瞳孔变化)和听觉;桥脑帮助人睡眠与觉醒;延脑是人的生命中枢,主管呼吸、血液循环、胃蠕动等等,维持人的生命。

揭开男女两性的大脑奥秘(深度好文!)

揭开男女两性的大脑奥秘(深度好文!)

揭开男女两性的大脑奥秘(深度好文!)说明:文章有点长,还不一定有趣。

但是,人的一生,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大脑,一定是终生遗憾!1你了解身体最重要的东东吗?您所能想到的每种动物都有脑,无论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还是两栖类。

但人脑是独一无二的,它让我们能够思考、计划、说话、想象……脑真是一个奇妙的器官。

人类的大脑因其复杂神秘被戏称为“三磅的宇宙”,就如同宇宙中神秘的黑洞,难以琢磨又令人神往。

人类大脑中有多少神经细胞?答案是将近1000亿。

为了便于比较,提供以下数据,水母只有800个神经细胞,蟑螂有100万个,而章鱼有3亿。

大脑有超过900亿个神经元,通过约150兆(万亿)神经突触形成相互连接。

基本神经元结构人类脑计划的基本概念起源于80年代早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dMRI、pMRI、fMRI等)可以获得更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和形式绘制出人类活体的大脑结构、功能图谱,人类对大脑的研究日渐成为可能。

“脑连接项目”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各国陆续启动了专攻神经科学的“脑科学项目”,积极开展了多项人类大脑研究计划,探索不同生命阶段的“脑图”,中国紧跟全球研究热潮。

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Katrin Amunts和她的团队仍然完成了这项工作,前所未有地展示了人类大脑的细节。

他们将一名65岁妇女的大脑分割成7400层20微米厚的切片、染色、成像,然后用两个超级计算机经1000小时将数据拼凑起来。

整个工程用了10年。

使用常规的电子显微镜,每次扫描只能构建立方毫米的脑组织,因此要花上几十年才能完成整个脑部的扫描,以目前的设备来进行人脑计划,超级计算机将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人类的大脑多么复杂!多么精密!多么奇妙!2左右脑理论左右脑理论 Chemoaffinity hypothesis罗杰斯佩里博士(美国心理生物学家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1952年开始,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理学三脑原理(一)

心理学三脑原理(一)

心理学三脑原理(一)心理学三脑简介心理学三脑是一种对人类心智运作机制的理论模型,它由认知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勒兰于20世纪末提出。

该模型将人类大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脑”,分别是原始脑、情感脑和理性脑。

这三个脑部负责不同的功能,相互协同工作,共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原始脑•原始脑位于大脑的较低部分,是人类最原始的部分,也是我们与其他动物共通的部分。

•原始脑主要负责生存和基本的本能反应,包括寻求食物、避免危险、繁殖等。

•原始脑的功能是非常自动化和直接的,它不受我们主观意识的控制。

•原始脑主导着我们的基本欲望和直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即时反应。

情感脑•情感脑位于大脑的中间部分,是哺乳动物独有的部分,也是人类情绪和感知的源泉。

•情感脑负责处理情绪、记忆和社会互动等信息。

它能够感知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

•情感脑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够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情感脑能够与原始脑互相作用,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情感和愿望。

理性脑•理性脑位于大脑的最上部分,是哺乳动物中相对进化较晚的部分,也是人类的独特之处。

•理性脑是我们思考、分析和推理的源泉,它负责逻辑思维、决策和计划等高级功能。

•理性脑能够对原始脑和情感脑产生抑制和调节作用,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理性和客观。

•理性脑在决策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作出最佳的选择。

三脑的相互关系•三脑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运作,它们相互作用,协同工作。

•原始脑和情感脑往往是最先产生反应的,它们会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对刺激做出了评估和反应。

•情感脑和理性脑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决策偏向于情感还是理性。

•真正理性和成熟的决策需要理性脑的参与,而不是仅凭原始脑和情感脑的驱动。

结语心理学三脑的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原始脑、情感脑和理性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三脑之间的平衡,注重发展理性脑的能力,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探索大脑中的情绪中枢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探索大脑中的情绪中枢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探索大脑中的情绪中枢情绪是人类和动物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交交往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机制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领域。

科学家们对于情绪中枢在大脑中的具体位置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全面理解情绪形成的过程。

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主要结构是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

杏仁核是情绪处理的早期中枢,对于情绪的产生和识别起着关键作用。

当我们面对潜在的危险或威胁时,杏仁核会迅速反应,使我们感到害怕或紧张。

杏仁核与大脑中其他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了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

与杏仁核相连的结构包括前额叶皮层,它位于大脑的前部,是我们理性思维和情绪控制的关键区域。

前额叶皮层具有抑制杏仁核活动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在情绪激发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然而,当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时,我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和情绪障碍的发生。

此外,大脑中其他区域也与情绪密切相关。

例如,海马体在情绪记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马体与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这个回路在记忆和情绪之间建立了联系。

当我们经历一种情绪激发的事件时,海马体会帮助我们将这个事件记忆下来,并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

除了这些结构,神经递质也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是大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调节着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例如,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和血清素被认为与愉快的情绪(如快乐和满足)有关,而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等神经递质则与消极的情绪(如焦虑和抑郁)相关。

总结起来,情绪的生物学基础涉及多个大脑区域和神经递质的复杂互动。

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是情绪调节的关键结构,海马体在情绪记忆中发挥作用,而神经递质调节着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然而,这只是我们对大脑情绪中枢的初步理解,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情绪的生物学机制,为情绪障碍的治疗和情绪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法。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

三脑医学理论介绍三脑医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麦克莫里斯(Paul MacLea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脑功能和人类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基于动物研究和神经科学的发现,将人类大脑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或层次,分别是爬行脑、哺乳脑和人类脑。

这一理论提供了对人脑结构和功能的新的认识,对于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爬行脑,也称为“爬行动物脑”。

这一部分位于大脑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和本能反应,如呼吸、食欲、睡眠和逃避危险等。

爬行脑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基本的身体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作为生物生物体所需的最基本的脑功能。

其次是哺乳脑,也被称为“情感脑”或“边缘系统”。

哺乳脑位于爬行脑之上,它包括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体和扁桃体等结构。

哺乳脑主要参与情感、记忆和社会行为等高级功能的调节。

它能够识别和响应外部刺激,帮助我们形成情感体验和记忆,同时也调节着我们的社会情绪和行为反应。

最后是人类脑,也被称为“新皮层”或“理性大脑”。

人类脑是最先进的部分,位于爬行脑和哺乳脑之上,负责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如思考、判断和决策等。

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顶枕叶等区域。

人类脑允许人类具有高级思维、语言和抽象概念的能力,使我们在创造、解决问题和理解世界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

三脑医学理论对于理解和治疗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当我们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时,如焦虑、抑郁、适应困难等,往往是由于这三个脑区之间的失衡或不协调引起的。

因此,针对不同的心理疾病,三脑医学理论提供了不同的治疗策略。

对于爬行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来改善。

例如,通过规律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来维护爬行脑的正常功能。

对于哺乳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情感调节和防止恐惧情绪的泛滥来帮助恢复平衡。

例如,通过心理疏导、情感解释和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和建立更健康的情感反应。

对于人类脑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认知重建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三位一体脑理论

三位一体脑理论

三位一体脑‎理论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假设,设想人类颅‎腔内的脑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三个。

这三个脑作‎为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按照出现顺‎序依次覆盖‎在已有的脑‎层之上,如同考古遗‎址一样,保罗称其为‎“人脑的三位‎一体”构造。

麦克里恩现‎在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浦尔斯维的‎“脑进化与行‎为”实验室的主‎管,他说这三个‎脑的运行机‎制就像“三台互联的‎生物电脑,各自拥有独‎立的智能、主体性、时空感与记‎忆”。

他将这三个‎脑分别称作‎新皮质或新‎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或‎古哺乳动物‎脑,以及爬行动‎物脑,即脑干和小‎脑。

每个脑通过‎神经与其他‎两个相连,但各自作为‎独立的系统‎分别运行,各司其职。

该假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脑研究范‎式,催生了对人‎脑功能机制‎的从新思考‎。

在此之前,研究者们认‎为新皮质作‎为人脑的最‎高层,控制着其他‎的低端脑层‎。

麦克里恩否‎定了这一说‎法,指出,控制情感的‎边缘系统,虽然生理上‎位于新皮质‎之下,但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干‎扰甚至阻止‎新皮质高阶‎精神功能的‎实现。

有趣的是,许多带有神‎秘色彩、年代久远的‎灵性修行团‎体也宣扬过‎与此类似的‎观点,比如“意识的三种‎境界”,甚至同样有‎人提出过“三个不同的‎大脑”一说。

例如葛吉夫‎,他曾经称人‎类是“有三个大脑‎的生物”,他们分别掌‎控着人的意‎识、灵魂和身体‎。

卡巴拉教、柏拉图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也可‎以见到类似‎的观点,他们基本上‎都提出了“意识—脑袋(真实的大脑‎)”、“灵魂—心脏”、“身体—腹腔”这类功能与‎器官的对应‎关系。

我们不由想‎到了脉轮范‎式(chakr‎a,音译为:查克拉),它与以上那‎些说法一脉‎相承且更加‎细化,认为人类的‎身体或脊椎‎一侧依次分‎布着若干个‎穴位,分别与不同‎的意识节点‎相对应。

1、爬行动物脑‎.旧皮质,又称原始(爬行动物)脑或“基础脑”,包括脑干和‎小脑,是最先出现‎的脑成分,麦克里恩称‎其为“R-复合区”。

情绪管理2:人有三个脑子

情绪管理2:人有三个脑子

情绪管理2:人有三个脑子展开全文了解人的情绪如何产生,首先要了解人类大脑的结构。

美国皮克斯公司曾出品一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形象的描绘了大脑的工作机制:大脑里有一个总控制台,5个情绪小人控制着人的情绪,他们或者争吵或者合作,人的情绪也随之改变。

尽管情绪的产生未必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简单直接,但人的情绪肯定跟大脑相关。

1848年,有一个叫菲尼亚斯·盖奇的建筑工人,他态度温和,待人友善,有一次工地发生爆炸,一根钢管刺穿了脑袋。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死,不幸的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从一个顾家好男人变成一个打架、酗酒、骂人的人。

从进化角度来看,人的大脑分为原始脑(大脑核区)、情绪脑(大脑边缘)、思维脑(大脑皮质)3个区域。

原始脑又称为“本能脑”,掌管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比如心跳、呼吸、睡眠、血压和新陈代谢等。

它与身体直接联系,无法用意识控制,比如我们无法让自己的心跳加快或减慢,也不能让胃肠蠕动得快一点或慢一点,更不能想睡就睡、想醒就醒。

原始脑做出的是应激反应。

如果觉得不安全,原始脑就会出现三种反应:战斗、逃跑或僵住,也是人类自我保护或攻击的本能反应。

所有动物都有原始脑,代表动物是蜥蜴,所以原始脑又叫“蜥蜴脑”。

有本书叫《蜥蜴脑法则》,讲的就是如何运用原始脑的特点说服别人。

情绪脑又称“哺乳脑”。

情绪脑是在群居交往中形成的,关系着社交、互惠和育儿等,渴望被尊重、被爱、被接纳、被信任。

所有哺乳动物都拥有情绪脑,代表动物是猴子。

猴子之间互相梳毛,就是一种带有情感的社交行为。

人的情绪就源于情绪脑。

最后进化出来的是思维脑,它主管理性思维,分析问题、计算推理、展望未来主要用这个区域。

人接受到信息,在大脑中的反应过程大概是这样:首先进入的是原始脑,如果判断有危险,立刻做出应激反应;如果安全,就传递给情绪脑。

应激反应是即时的,几乎不花时间。

情绪脑如果感觉不舒服,立刻做出情绪反应以保护自己;如果舒服,就传递给思维脑。

大脑情绪控制系统——边缘系统

大脑情绪控制系统——边缘系统

大脑情绪控制系统——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英文名字为limbic system。

limbic 源自于拉丁语,意为“边界”,意指边缘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边界位置。

边缘系统在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学习、记忆、行为中起关键作用。

边缘系统命名来源大脑边缘系统最早是由美国神经学家Paul D. MacLean提出并命名的。

边缘系统也叫古哺乳动物脑,是Paul提出的三重脑模型的“一重脑”。

另外“两重脑”分别是爬行动物脑、新哺乳动物脑(或叫新皮层)。

三重脑模型三重脑模型是从大脑进化的角度划分的。

爬行动物脑位于大脑的最底部,主要是中脑和后脑组成的脑干。

爬行动物脑在进化上也最早出现。

爬行动物脑控制着动物的攻击、领地意识、等级意识等跟生存密切相关的行为,Paul认为这些行为起源于爬行动物。

最顶部是新哺乳动物脑,也即大脑新皮层。

夹在新哺乳动物脑和爬行动物脑之间,即脑干和新皮层之间的一系列脑组织,便是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位于脑干和新皮层之间边缘系统的构成控制情绪的边缘系统,究竟包括哪些脑结构,并没有一个大家都一致认可的答案。

但大体上,边缘系统可分为两类,一类隶属于皮层,也称为边缘皮层(limbic lobe)。

另一类是一系列皮层下结构。

我们分别来看。

边缘皮层边缘皮层,形象地看,即为大脑皮层的边界(limbic),位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之间。

大脑边缘叶(limic lobe),红色部分边缘皮层包围着胼胝体,形成一个指环状结构。

这一系列结构包括扣带回、胼胝体下区(Subcallosal area)、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等。

也有人认为,边缘系统也包括眶额叶、岛叶。

扣带回既可以调节血压心跳等身体的自主功能,又参与认知、注意以及情绪的调节,这些功能参与情绪的表达。

扣带回,绿色部分海马位于颞叶深处,是最重要的记忆脑组织,参与长期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提取,当然也包括情绪记忆。

大脑海马眶额叶位于眼眶之后,是处理价值的重要脑区,在基于价值的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请看:神秘的眶额叶,核心功能到底是什么?)。

第4章 情绪与脑

第4章 情绪与脑

前额叶皮层
• 因此,与杏仁核联系的前额叶皮层的功 能,在高等动物和人类中,已经超越了 仅仅为维持生存而起作用的原始情绪的 功能。 • 人类认知的意义加工赋予情绪以更高级 的社会适应意义是由前额叶皮层以及其 他脑的高级部位的功能实现的,是在情 绪的低级结构产生的原始情绪的基础上 发生的。
三.扣带回皮层
回路模型
• 在似身体回路中,依据个体过去的经验或情景 想象等心理表征,触发中枢脑区躯体状态表征 的激活,即在躯体状态实际上并未发生变化的 情况下产生了相应的情绪感受。 • 与身体回路相比,这种神经机制并不涉及实际 的躯体状态,岛叶和躯体感觉皮层接收的信息 直接来自腹内侧前额皮层和杏仁核等脑区。
一般而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抑制活动二者的功能是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瞳孔扩张瞳孔收缩颌下腺抑制颌下腺兴奋心率加快心率减慢气管扩张气管收缩冠状动脉舒张冠状动脉收缩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度增加肌肉紧张度下降胃收缩抑制胃收缩增强肠蠕动抑制肠蠕动增强肝糖分泌增加肝糖分泌下降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分泌下降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比较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关系的研究始于詹姆斯1884在他看来当有机体受到来自情境的情绪刺激时生理唤醒水平提高所发生的情绪激动程度或紧张程度也随之提高
• 扣带回皮层是位于大脑两半球中央两侧 从前到后的长形区域。 • 许多研究都表明,前扣带皮层(ACC)在 注意和情绪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前扣带 皮层是整合内脏信息、注意信息、情感 信息和监视信息冲突的脑部位,而这些 信息对于自我调节和适应又非常重要。
前扣带皮层的认知与情感次级区
扣带回皮层
• 研究发现,ACC的不同部位在功能上是不同 的,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次级区域:情感次 级区(affect subdivision) 和认知次级 区(cognitive subdivision )。 • 前扣带皮层的喙、腹部等部位是情感次级区, 与边缘系统如杏仁核、眶额皮层、前脑岛 (anterior insular,AI)、自主性脑干运 动核这些涉及内脏反应,对紧张行为、情绪 事件、表情、社会行为作出自主反应的区域 存在广泛的神经联系。

情绪与脑

情绪与脑

情绪与脑神经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化学研究在20世纪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把心理学, 包括情绪,从神秘莫测中解脱出来,为心理学进入科学殿堂迈进了一大步。

应当说,情绪研究的进展,是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而得到的。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情绪生理学已被关注。

随着近年来高科技的发展,许多生理心理学家对心理学脑机制研究的兴趣正在增长。

然而脑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范围似乎更集中在认知方面。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情绪在本质上并不比其他心理过程更主观。

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并不认为只有脑科学才能解释心理现象。

应当说,没有主观的行为学的解释而只有脑的知识,心理学就将化为乌有。

而心理学、神经学和行为科学三方面的结合,才是探索情绪基本性质和机制的完整途径。

一、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理论取向由于脑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的难点,心理学又是脑科学中的难点,所以脑的心理科学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取向是自然的。

尤其情绪的主观体验方面令人难以琢磨,理论观点的分歧也常常发生在这一点上。

(一)普遍化情绪论(generalized emotion theory,简称GET)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思考和近十几年情绪生理心理学的探讨,情绪的脑科学思路逐渐明晰起来。

以勒杜(Ledoux,1996)为代表,研究者认为情绪普遍地存在于脑的认知网络之中。

例如,在学习和工作记忆中,情绪是必要的成分。

他们是一些情绪生理心理学家,与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不同,强调情绪在认知中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一般不重视感情的主观体验本质,不把感情体验作为有重要功能的情绪属性,甚至摈弃体验作为脑的整个心理机构的一种成分。

普遍化情绪论者的大量工作在研究单一情绪系统(如恐惧)时所得的结果认为, 各种情绪是在认知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成分,在特定的情境中可能发生,它们是习得的。

这一学派的工作在情绪的神经环路上有很多发现,已经在神经科学中被普遍接受,但很少涉及感情体验这一情绪的根本话题。

(二)核心感情程序论(central affective program,简称CAP)以麦克莱恩(MacLean,1990)、潘克塞普(Panksepp,1998)为代表,提出脑的核心部位存在着感情的程序系统,这个系统是脑在进化中发生的各类具体情绪的内在机制,情绪是脑的整体机制中产生的主观体验状态。

动物的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

动物的神经系统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对于感知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和维持内部稳态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动物行为和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动物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是动物神经系统的最高控制中心,负责感知和处理各种信息。

在脑内,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感觉、运动、记忆和情绪等。

脊髓是与大脑相连的一部分,负责传递信息和调控反射动作。

2.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的传导路径,它们负责将大脑和脊髓传递的信息传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外界的感觉信息传回大脑。

神经节则是神经纤维的集合点,其中包含了神经元细胞体和突触。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传导、调控和控制。

下面将对每个功能做详细介绍。

1. 感知功能: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如光线、声音、味道和触觉等,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经过神经纤维传递至大脑处理和解读。

2. 传导功能:神经系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使得信息能够在神经元之间快速传递。

大脑接收到的神经信息会被传导到脊髓,再通过脊髓传送到相关的肌肉和器官。

3. 调控功能:神经系统能够调控身体内部各系统的功能和活动,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参数。

4. 控制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控制动物的行为。

大脑中的运动区域能够发出指令,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肌肉,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三、神经系统在动物行为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对于动物的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神经系统在动物行为中的几个方面。

1. 运动行为: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动物的运动行为。

大脑中的运动区域发出指令,经由脊髓传递到肌肉,使得动物能够做出各种动作。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你说现在的女人都看中硬件条件,我承认这是存在的事实,但是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是人类!只有是人类就是由感情的动物,估计你这娃跟本没有看过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当然这是我新书的节选部分,本来不想透漏太多,不过今天可以让你开开眼,正好可以让你完全推翻你所推崇的那些片面的你所认为正确的把妹学理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原始任务”就是“制造”出下一代,从而继承自己的优良基因。

也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本能之一就是“性”。

这种原始的本能驱动着我们去不断的繁殖下一代。

但是在繁衍下一代的过程中,男人与女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结构:男人每天都会产生出数以亿计的精子,而女人却差不多一个月才排一个卵。

由于这种生理上的差异性,使得男女在性行为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繁殖策略。

男性的精子多就造成了他想与更多的女性发生性行为,让更多的“孩子”携带着自己的基因,同时又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

而女性的“卵” 却很少,同时她还要经历怀孕、生下婴儿、哺乳、照顾孩子这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女人不得不重视对于男性的选择上。

为了确保她可以获得“最好的繁殖”机会,女人就会运用大量的“屏障”、“弯路”、“抗拒”之类的技巧,来清除“软弱无能”的精子。

这些都不过是女人们发展出来的“测验” 。

同时女人们还拥有一些潜意识的、心理的测试,用以检验你的“繁殖价值” 。

分为以下两种:一是“优良的基因” ,主要针对女人潜意识所认为的最具男人魅力的男性的基因,这才是女人内心深处最想与之发生性关系的男人,通常女人在潜意识里把这类男人归于“优良的基因” ,但是女人的这种潜意识是虚幻的,不真实,完全凭感觉的。

通常这类男人都具有很高的XT。

二是“可以给未来的子女更好的生存环境” 。

这种则是女人在潜意识里为了自己的孩子所选择的,为了让孩子生下来后可以更好的生活。

通常这类女人会选择ZT比较的高的男人。

你知道吗?很多女人喜欢跟一些高大威猛,有男性魅力的男人(XT 高)发生性关系,同时和那些有钱有权的男人(ZT高)结婚生育小孩。

三位一体脑理论

三位一体脑理论

三位一体脑理论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假设,设想人类颅腔内的脑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三个。

这三个脑作为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产物,按照出现顺序依次覆盖在已有的脑层之上,如同考古遗址一样,保罗称其为“人脑的三位一体”构造。

麦克里恩现在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浦尔斯维的“脑进化与行为”实验室的主管,他说这三个脑的运行机制就像“三台互联的生物电脑,各自拥有独立的智能、主体性、时空感与记忆”。

他将这三个脑分别称作新皮质或新哺乳动物脑,边缘系统或古哺乳动物脑,以及爬行动物脑,即脑干和小脑。

每个脑通过神经与其他两个相连,但各自作为独立的系统分别运行,各司其职。

该假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脑研究范式,催生了对人脑功能机制的从新思考。

在此之前,研究者们认为新皮质作为人脑的最高层,控制着其他的低端脑层。

麦克里恩否定了这一说法,指出,控制情感的边缘系统,虽然生理上位于新皮质之下,但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干扰甚至阻止新皮质高阶精神功能的实现。

有趣的是,许多带有神秘色彩、年代久远的灵性修行团体也宣扬过与此类似的观点,比如“意识的三种境界”,甚至同样有人提出过“三个不同的大脑”一说。

例如葛吉夫,他曾经称人类是“有三个大脑的生物”,他们分别掌控着人的意识、灵魂和身体。

卡巴拉教、柏拉图主义,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也可以见到类似的观点,他们基本上都提出了“意识—脑袋(真实的大脑)”、“灵魂—心脏”、“身体—腹腔”这类功能与器官的对应关系。

我们不由想到了脉轮范式(chakra,音译为:查克拉),它与以上那些说法一脉相承且更加细化,认为人类的身体或脊椎一侧依次分布着若干个穴位,分别与不同的意识节点相对应。

1、爬行动物脑.旧皮质,又称原始(爬行动物)脑或“基础脑”,包括脑干和小脑,是最先出现的脑成分,麦克里恩称其为“R-复合区”。

它由脑干—延髓、脑桥、小脑、中脑,以及最古老的基底核——苍白球与嗅球组成。

对于爬行动物来说,脑干和小脑对物种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把旧皮质称为“爬行动物脑”。

认知觉醒知识点梳理

认知觉醒知识点梳理

认知觉醒知识点梳理一、大脑相关知识。

1. 三重大脑。

- 人类的大脑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组成。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它的结构简单,主要功能是保证身体的基本生存需求,例如呼吸、心跳等本能反应。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它能让动物感知到危险、快乐等情绪,对环境产生情绪性的反应,比如在遇到危险时产生恐惧情绪并促使身体逃跑。

理智脑是人类独有的,它最晚进化,虽然高级但力量相对较弱。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本能脑和情绪脑会主导我们的行为,因为它们的力量强大且运行速度快,而理智脑则需要我们刻意去锻炼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大脑的天性。

- 避难趋易:大脑倾向于做简单、轻松的事情。

例如,人们更愿意刷短视频(简单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而不是去阅读一本有深度的书籍。

- 急于求成:大脑总是希望快速看到结果。

比如很多人在减肥时,锻炼了几天没有看到明显的体重下降就放弃了。

二、学习成长相关。

1. 学习的本质。

- 学习的本质是在大脑中建立有效的神经元连接。

通过不断地输入信息并进行思考加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不断增强。

例如学习一门外语,不断地记忆单词、练习语法、进行对话,就是在大脑中构建关于这门外语的神经元网络。

2. 学习的方法。

- 舒适区边缘学习:既不是完全在舒适区内(做已经熟练掌握的事情,没有成长),也不是一下子进入困难区(容易产生挫败感而放弃),而是在舒适区边缘,做那些稍微有点挑战性的事情。

比如对于一个英语基础一般的人来说,不是直接去阅读高深的英文文献,而是从简单的英语读物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需要专注,是一种主动的、沉浸式的学习方式。

与浅度学习(如单纯的死记硬背、浮于表面的阅读)相对。

例如深度阅读一本书,需要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分析,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并且能够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成长的规律。

- 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就像一颗种子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浇水、施肥、接受阳光照射等过程。

人脑中存在着两条情绪激活的通路

人脑中存在着两条情绪激活的通路

人脑中存在着两条情绪激活的通路
人脑中存在着两条情绪激活的通路:情绪脑和理性脑
脑中存在着两条用来处理情绪激活信息的通路,一个是情绪脑,另一个是理性脑。

情绪脑(情绪思维)和理性脑(理性思维),这是西方心理学的称呼;道家称识神和元神;佛家叫妄心和真心。

情绪脑和理性脑都是人脑中具体的生理结构,大脑的前额叶就是理性脑的部分。

人在遇到事情时,接收的信息一般通往情绪脑的速度会快于通往前额叶的速度,所以人在遇到事情后会控制不住情绪,会像动物一样自然地反应,就是俗称的本能反应。

因为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并没有区别,所以又称为动物脑。

所以人一般都是等情绪发泄完了后,才会知道后悔,因为这时候信息已经到达理性脑了。

我们修行,练呼吸、观想、正念就是让五官收集的信息不通往情绪脑的区域,而是直接通往前额叶。

能经常这样练习,就会将外来信息直接通往前额叶,而成为时时都能保持理智和觉照的人。

经过思考的、有理智的就是理性脑。

三脑原理

三脑原理

爬行脑爬行脑位于大脑的最里层,是最古老的一层大脑。

这个是我们和其他动物共有的大脑结构。

无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还是直立行走的人类,都拥有爬行脑。

爬行脑,也称爬虫脑,已经进化了超过1亿年。

这个小小的脑干突出部分位于脊柱顶端,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身体的安全。

因此,当你感到恐惧时,本能脑就会被激活,自动作出战斗、逃跑或静止的反应。

在爬行动物脑的操控下,人与蛇、蜥蜴有着相同的行为模式:呆板、偏执、冲动、敏感、一成不变等,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我们“在记忆里烙下了祖先们在蛮荒时代的生存印记”。

爬行脑控制着身体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动机能,脑的这个部分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不会休息,24 小时处于工作状态。

情绪脑情绪脑,包裹在爬行脑的外面,这部分同样可以称为中间脑,这是一个具有五千万年历史的大脑,主管着情绪与情感,是哺乳动物共有的特点。

情绪脑与情感、情绪、直觉、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统更是爱恨分明的,要么喜欢,要么厌恶,根本没有缓冲地段或中间状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诚实的大脑。

在恶劣的环境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依赖这种简单的“趋利避害”原则,生存才得到保证。

其实大脑的这两个结构是互相交织在一起并紧密配合的,它们不能完全被分开,因为它们在一起工作已经五千万年了。

爬行脑的自动运行系统,让我们能够避开危险而生存下来。

情绪脑让我们能够因为拥有心理和情绪的安全感而生存下去。

视觉脑视觉脑只有人类才拥有!视觉脑就是我们所讲的高级脑或理性脑,它几乎将左右脑半球全部囊括在内,也称为新皮质。

正是视觉脑所具有的高阶认知功能,才使得人类从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

在整个人类大脑中,新皮质,即视觉脑占据了整个脑容量的三分之二,脑皮质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的左右脑。

左侧的脑皮质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右侧的脑皮质控制着身体的左侧。

右脑更多地决定了人的空间感、抽象思维、音乐感与艺术性,而左脑则更多控制着人的线性逻辑,理性思考与言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脑和动物脑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人类思维的深层剖析:为什么热恋中的女人都是盲目的
女人大多是“感情动物”,容易冲动、容易动情——这际上并不是女人的错,而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透视你的大脑: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保罗·麦克里恩博士提出一种“三位一体大脑理论”。

他提出,大脑是逐渐进化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分化出一个独立的部位。

这三个部位分别是爬行大脑、情绪脑和理性脑。

每一部分都对应大脑的某个区域(如下图所示)。

这套理论指出,我们思考过程中的“意识”,实际上,要受到其他的“非意识”因素影响。

换句话说:我们很多的决策与判断,实际上都是“非理性”的。

最底层(也就是最早出现的),称为“爬行脑”。

这部分处理身体活动,比如身体的协调性运动,应激反应等。

比如,一只蜥蜴从你面前飞速爬过,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吓得缩下手脚。

这就是“爬行脑”操控的结果,引起下意识的活动。

此外,还有:心跳、呼吸、消化……
中间层是“哺乳脑”(或叫“情绪脑”)。

它负责处理我们的情绪反应。

情绪的变化,很容易被我们察觉。

你同样也能在哺乳动物身上看到。

比如,当你度假回来,你会看到在家中等待已久的宠物狗,见到你之后,会热情洋溢地摇着尾巴,欢迎你回来。

情绪是表现痛苦与快乐的方式。

我们不仅通过身体的反应,也通过情绪反应来表达内在。

我们会躲开有威胁的人,对那些致病的食物感觉恶心,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感谢,对于成功过的事物充满自信。

大脑的最高层,是“思考脑”(或叫“理性脑”),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及推理能力发挥作用的地方。

它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帮助我们预先评估某种事物。

看到别人触电而痛苦的样子,我们就会记住要注意“用电警告”。

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解说及示例中学会捕猎及烹饪。

爬行脑负责我们的“身体运作”。

哺乳脑管理“心情”。

“思考脑”才是我们常说的“理性思维”所在的地方。

每一层级的复杂性都逐渐递增,以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

首先发育出来的爬行脑,就是应对身体感觉的,比如饥饿、触摸……接着,我们发展出更高级的器官,来应对“幸福”、“悲伤”等情绪反应。

最后,我们开始拥有应对未来的反应机制——思考。

每一层级,都是建立在较低层级基础之上的。

根据三位一体的大脑理论,我们的脑袋里,装的就是这三个部分:“性格”,对应“爬行脑”,形成了人的基本生活、行为习惯。

“感情”对应“情绪脑”,喜怒哀乐都在其中。

“物质”对应“理性脑”,分析问题、理性思考的依据。

所以,运用人脑科学原理来解释——可以直接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婚姻与爱情,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为什么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归根结底,“爱情”属于“感情”的结晶,它是“情绪脑”部分产生的化学变化。

因此,产生“爱情滋味”并不难,只要满足“情绪脑”的要求就可以了——所以才出现所谓“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现象。

刺激“情绪脑”反应很容易,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沟通技巧即可。

而“婚姻”则必须同时满足“爬行脑”、“情绪脑”和“理性脑”的要求。

“爬行脑”意味着性格匹配、繁衍后代等生理需要。

“理性脑”意味着物质生活、思维理念、知识涵养等理性因素。

所以,让“婚姻”得到满足,比让“爱情”满足,其难度要大得多。

而很多女人恰恰把两者等同起来,以为“爱情等于一切”,所以常常导致婚姻的不幸。

因此,恋爱中的女人常常是盲目的。

她们把“感情”看作一切,忽略了“性格”与“物质”。

然而,太在意“物质”的女人也往往是不幸的;因为她们忘记了“性格匹配”才是幸福的基础。

这就是人类思维的深层原理:必须“性格”、“感情”、“物质”三个维度来解释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切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