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夏至是几月几日_节日庆典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c695d0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1.png)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夏至日照最长,意味着夏季正式开始,人们会从各种角度来感受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
本篇文章将通过介绍夏至的含义、庆祝活动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在农历六月中旬或阳历6月21日左右,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
夏至日照最长,是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方最北端时,太阳高度最大。
因此,在夏至之际,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最短。
这也意味着人们将会迎来阳光最为充沛的季节。
庆祝夏至的活动多种多样,从古至今,人们用各种传统方式来庆祝这一特殊的节气。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感谢太阳神赐予的光明和丰收。
此外,还有放河灯的活动,人们将灯盏放入河流中,寓意祈求平安和幸福。
另外,从古代开始,夏至也是端午节的前一天,人们将赛龙舟的活动与夏至相结合,成为了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夏至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人们在夏至之后将会感受到更加炎热的天气。
白天时间的延长也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户外活动,如郊游、登山、野餐等等。
此外,夏至也标志着农民们将会进入农忙季节,他们需要利用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全力投入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中,以获得丰收的希望。
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在自然界中也有着独特的现象。
在这一天,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达到了全年最北端,南半球则达到了全年最南端,标志着北半球的夏季和南半球的冬季的开始。
此时,北半球的阳光更加强烈,南半球则更多地被阴影所覆盖。
总体而言,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具有特殊的意义。
人们通过庆祝活动和农事活动来感受夏至的到来,同时也因为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生活和自然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夏至日照最长的一天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珍惜的时间点,它提醒我们享受阳光和生活,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夏至介绍由来
![夏至介绍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f3ac41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2.png)
夏至介绍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即是夏至。
夏至时节,我国南北方的气候明显不同,北方已经进入炎热的季节,而南方还在雨季,温度较为适宜。
夏至是汉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全国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夏至节庆活动。
本文将从夏至的起源、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民俗活动等方面进行介绍,带你深入了解夏至和中国文化。
起源夏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主要是因为古人发现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那一天,昼长夜短,意味着太阳运行到北半球的最南端,也就是开始进入夏季,故称夏至。
在中国古代,夏至是一个重要的农民节日,因为夏至是中国的农历六月初一,也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古时,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变换的节点,天地万物开始进入阳气最旺盛的时刻,同时也是农民生活中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期。
历史沿革夏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开始,夏至就备受重视。
在中国古代,《周礼》和《礼记》中都有关于夏至的详细记载。
《周礼》规定:“夏至日,士庶各埽墙壁,扫除田野,所生植物无不茂盛。
”这说明在古代夏至节之际,人们除了进行祭祀仪式,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清洁活动,以迎接夏天的到来。
在唐朝时期,夏至节的庆祝活动更加热闹,到了宋代,夏至也成为了一个节日。
此后,夏至的庆祝活动逐渐多样化。
明清时期,夏至则成为了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人们举办宴席,赏花,观赏龙舟比赛等等,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夏至的风俗习惯因地域和民族而异,但是却都和吃、喝、赏、乐有关。
以下是夏至的一些典型风俗习惯。
1. 吃面食夏至是吃面食的一个节气。
在南方,人们会吃一种叫做“蒸馍”的面食,用鸡肉或者午餐肉包着面团蒸,口感十分鲜美。
在北方,人们则更喜爱吃“糖葫芦”,一种用长条木棍挑起来的草莓或者山楂果,沾上糖浆,味道甜而不腻。
2. 喝水夏天天气炎热,容易中暑,所以夏至当天,人们要多喝水。
在南方的海南岛,人们会在夏至之际煮一种叫做“夏至汤”的清凉饮品,用花茶,玫瑰花等多种中草药煮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夏至白天最长的一天
![夏至白天最长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76fe0b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e.png)
夏至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是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被誉为“夏至白天最长的一天”。
在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达到一年中最高,白天的时间也相应最长。
本文将以夏至白天的特点为主线,介绍夏至的起源、庆祝活动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夏至的起源与意义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古代就有特殊的意义。
根据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夏至标志着一年中进入了夏季,农民们开始收获或者耕作,为后续的丰收做准备。
另外,夏至是太阳直射最北点的日子,也象征着阳气的充盈和万物生长的旺盛。
因此,夏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个吉祥的节气,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祈求平安幸福和好收成。
二、夏至庆祝活动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夏至庆祝活动:1.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区的传统活动,也是夏至的重要庆祝方式。
人们将自己组成队伍,划着彩虹般装饰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划水竞赛,以求祈福平安。
这一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精神,也成为观赏和旅游的热点。
2. 吃糯米饭: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夏至这一天吃糯米饭,这一习俗也是希望祈求丰收和健康。
糯米饭有浓郁的香味和口感,吃后能增加人体能量,应对炎热的夏季。
3. 饮茶赛品:夏至正值茶叶的收获季节,人们会举行饮茶赛品的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品尝各种茶叶,并评选出最好的茶品。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优质茶叶的魅力。
三、夏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除了庆祝活动,夏至这一天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 天气炎热:由于太阳高度最高,夏至这一天通常是北半球最炎热的时候。
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中暑和晒伤,如避免长时间在高温暴晒的户外活动,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2. 日照时间延长:夏至之后,北半球白天将逐渐变短,而夜晚时间则变长。
这一变化会影响人们的作息习惯和活动安排。
夏至传统农事活动的日子
![夏至传统农事活动的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9e8408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b.png)
夏至传统农事活动的日子夏至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作为夏季的开始,夏至标志着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
在中国的农村,夏至也是一年中重要的农事活动日,农民会根据传统习俗来安排各种农事,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一、祭祀祈福夏至这一天,农民会在田间地头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神灵的保佑。
祭祀主要包括献糯米饭、鸡鸭等传统食物,并烧香、点三炷蜡烛。
农民们相信通过祭祀,可以感动神灵,得到丰收的庇佑。
二、插艾蒿夏至这天,农民们还会进行插艾蒿的习俗。
艾蒿是夏至的特色植物,被认为有辟邪、驱瘟疫等功效。
农民会采摘新鲜的艾蒿,并将其插在门口和床铺上,用以驱邪、避灾。
同时,农民还会将艾蒿叶插在农田里,希望能够祛除害虫,保护庄稼的生长。
三、纳凉戴香囊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人们为了应对酷暑,会纳凉、戴香囊。
农村的夏至习俗中,家家户户都会在树荫下摆放凉椅,享受清凉的风。
而香囊则被认为可以驱除蚊虫,吸引桃花运,因此很多人会制作香囊挂在家中、车内或者颈间,以求平安和幸福。
四、夏野钓鱼夏至也是农村里的夏野钓鱼的好时机。
农民们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夏至时节正是放松的好时机。
他们会在夏至这一天相约到河流或湖泊边,放下耕具,享受钓鱼的乐趣。
在静静的等待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也检验了自己一年来的劳动成果。
五、喝冷饮吃水果夏至天热,农民们会品尝各种冷饮和水果,以消暑解渴。
农村地区常见的冷饮有冰豆腐、凉粉、冰淇淋等,而水果中则以西瓜、荔枝、葡萄、樱桃等最受欢迎。
大家聚在一起,品尝冰凉的美食,不仅解乏消暑,还增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六、晾晒衣物夏至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也是晒衣服的好时机。
农民们会将家里的被褥、衣物、床单等都拿出来晒晒太阳,以杀菌和晾干。
夏至这一天,阳光炙热而强烈,晾晒出来的衣物会更加干燥和清爽,为整个夏季提供衣物的储备。
夏至传统农事活动的日子是农村人们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农民们会依据传统习俗开展祭祀、插艾蒿、纳凉戴香囊、夏野钓鱼、喝冷饮吃水果和晾晒衣物等农事活动。
夏至各地习俗详解
![夏至各地习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0ec506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夏至各地习俗详解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
从古至今,夏至在中国民间有许多独特且丰富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在这一节气中的庆祝活动百花齐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
以下将详细介绍全国各地区在夏至节气的风俗习惯。
一、北方地区的夏至风俗1. 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在夏至节气到来之际,会有一系列的讲究和活动。
(1)夏至面北京有吃“夏至面”的习俗,这一天吃面条被认为可以让人清凉避暑。
据说在夏至这天,家家户户要煮一锅热汤面,配以黄瓜、豆芽、凉皮等清凉配料,吃上一碗能够祛病消暑。
另有说法是“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个习惯源自北方人的节气饮食传统。
(2)水上活动河湖众多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天津,夏至期间有“划龙舟”的活动,虽然在南方端午划龙舟更为普及,但天津的河湖环境适宜此类活动。
此外,还有放水灯的习俗,象征驱邪避祸,祈求平安。
2.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夏至俗话说“吃饺子”,有着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活动。
(3)夏至饺子东北人习惯在夏至这一天吃饺子,因其容易消化,不会在炎热的天气中增加肠胃负担。
东北的饺子馅多样,有猪肉白菜、牛肉大葱、韭菜鸡蛋等,调味浓郁,口感鲜美。
(4)迎夏祭祖夏至也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日子,家家户户会在这一天打扫祖坟,供奉香火,祈求先祖保佑家族平安。
二、华东地区的夏至风俗1. 江苏、浙江地区江浙一带的夏至习俗丰富而有趣,包括吃食和节庆活动。
(5)蚕豆饭浙江一带夏至有吃蚕豆饭的习惯,这种食物清爽可口,具有消暑功效。
蚕豆饭是将蚕豆与米饭一起煮,略带咸味,吃后神清气爽。
同时配以凉拌菜,如黄瓜、胡萝卜等,成为夏日解暑佳品。
(6)祭社公在江苏、浙江乡村,夏至有祭社公(即土地爷)的习俗,以祈求丰收和保佑。
祭品多样,有酒、有饭、五色米,且仪式隆重,富有地方特色。
(7)吃馄饨苏州地区有夏至吃馄饨的习俗,这种传统在民间流传甚广,馄饨被认为是祈福的食物,象征着包裹住所有的好运和福气。
2019年节日一览表
![2019年节日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0132523003d8ce2f006623e8.png)
2019年节日一览表1月01日(元旦)1月01日(黑人日)1月05日(小寒)1月13日(腊八节)1月20日(大寒)1月28日(小年)2月节日大全:2月04日(除夕)2月04日(立春)2月05日(春节)2月10日(国际气象节)2月19日(元宵节)2月12日(送神)2月14日(情人节)2月19日(雨水)3月节日大全:3月01日(国际海豹日)3月06日(惊蛰)3月07日(女生节)3月08日(妇女节)3月08日(龙抬头)3月12日(植树节)3月14日(白色情人节)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3月17日(中国国医节)3月21日(春分)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国家气象日)4月节日大全:4月01日(愚人节)4月0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04日(寒食节)4月05日(清明)4月07日(世界卫生日)4月13日(泼水节)4月16日(复活节)4月20日(谷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6日(国际知识产权日)2019年所有节日表大全:5月到8月5月节日大全:5月01日(劳动节)5月03日(世界哮喘日)5月04日(青年节)5月06日(立夏)5月0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12日(母亲节)5月12日(护士节)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21日(小满)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节日大全:6月01日(儿童节)6月05日(世界环境日)6月06日(芒种)6月07日(端午)6月11日(中国人口日)6月16日(父亲节)6月21日(夏至)6月25日(全国土地日)7月节日大全:7月01日(建党节)7月04日(国际合作日)7月07日(小暑)7月23日(大暑)8月节日大全:8月01日(建军节)8月07日(七夕节)8月08日(立秋)8月15日(鬼节)8月23日(处暑)2019年节日表大全:9月到12月9月节日大全:9月03日(抗战胜利日)9月08日(白露)9月10日(教师节)9月13日(中秋)9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1日(国际和平日)9月23日(秋分)10月节日大全:10月01日(国庆节)10月07日(重阳节)10月08日(寒露)10月24日(霜降)11月节日大全:11月08日(立冬)11月07日(世界青年节) 11月22日(小雪)11月28日(感恩节)12月节日大全:12月0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07日(大雪)12月22日(冬至)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号?夏至是什么意思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号?夏至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b06ed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c.png)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号?夏至是什么意思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2019夏至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日2019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3:54:09,农历2019年五月(大)十九夏至是什么意思?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们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这一天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的意思。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在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长长达15个小时左右。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它是整个夏季中白天时间最长而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一般是6月21-22日。
夏至后,每天白天的时间逐渐缩短。
天文学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
夏至之后北半球白昼时数逐渐减少,同时夏至到来之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食俗:吃夏至面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到夏至人们都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苍天保佑灾消年丰。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
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
夏季受凉后往往会出现鼻塞恶寒、头痛身重等症状,煮一碗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趁热品尝,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
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40f3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c.png)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夏至是每年夏季的一天,标志着北半球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农历和太阳历中,夏至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但通常在6月20日至6月22日之间落定。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夏至的日期进行整理和解释。
夏至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中,当北半球的最高纬度(北纬23度26分)那一天恰好与太阳直射点重合的时刻。
夏至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最北的一天,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距离北极点最近,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晚上的时间也特别短。
夏至的日期不同于公历和农历。
在公历中,夏至的日期通常在6月20日至6月22日之间。
而在农历中,夏至的日期则不固定,可能在5月底到6月底之间,取决于阳历和农历之间的差异。
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夏至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在民间和宗教习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夏至往往与庆祝、祈福、安定和家庭团聚等相关。
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夏至是一个农事的重要时刻。
夏至之后,阳光照射最强,气温逐渐升高,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此时正值春耕夏种的关键阶段,许多农业活动需要在夏至之前或之后完成。
因此,夏至在中国的农业传统中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根据夏至的日期,中国传统还将一年分为三候。
在夏至之前的10天为初伏,夏至后的20天为中伏,而夏至之后的30天为末伏。
这一时间区间的划分在中国民间被广泛应用于农耕、渔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的规划和安排。
除了在中国,夏至也对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在北欧和北美的一些地区,人们庆祝夏至时,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例如篝火晚会、音乐会和户外运动等。
这些活动旨在欢迎夏季的到来,同时也是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
夏至这一天,还存在着一些民间传说和俗信。
有人相信,夏至这一天可以采集到有特殊功效的草药,或者说在夏至这一天,草药的药效最为强大。
因此,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夏至这天采摘草药,用来饮用或制作草药饮品。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45c6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8.png)
夏至是哪一天几月几日(夏至时间)整理夏至是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同时也是农历的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
它是指太阳到达黄经90°时的时间点,也就是太阳直射地球最北点的时间。
夏至的确切日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和地球的自转来确定的。
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太阳直射地球最北点的时间会有一定的浮动。
一般来说,夏至的时间在公历的6月20日到6月22日之间。
夏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重要,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夏天的到来。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国古代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夏至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并且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
夏至也是中国传统农事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
夏至之后,阳光照射时间逐渐加长,温度逐渐升高,是一年中最适宜种植夏季作物的时候。
许多农民会在夏至后开始播种水稻、玉米、黄瓜等夏季作物,为秋季的丰收做准备。
在中医理论中,夏至也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盛,阴气到达极虚。
中医认为人体在夏至时容易出现一些与心血管、脾胃、情绪等方面相关的问题。
因此,夏至时,人们要注意调节饮食、休息和情绪,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当然,夏至并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节气。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夏至也是有着自己的独特庆祝方式和习俗的。
比如,北欧的一些国家在夏至期间会庆祝“白夜节”,人们会通宵玩乐,享受日光灿烂的夜晚。
而在南美洲的一些原住民部落中,夏至是丰收庆典的时间,人们会跳舞、唱歌,感谢大地的赐予。
总之,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
它不仅标志着夏季的到来,也是农事活动和中医保健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无论是传承古老的传统,还是感恩自然的馈赠,夏至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庆祝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迎接夏至的到来,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夏天吧!。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6d9379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7.png)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夏至是农历五月廿三,阳历时间6月21日,星期二。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头从北回来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
夏至节气气候特点1、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剧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黄昏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奇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秀丽,经常带来局地灾难。
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
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2、暴雨天气多数状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消失暴雨天气,简单形成洪涝灾难,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逼,应留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夏至季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特别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4、高温天气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头。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头从北回来线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头渐渐变短,对于北回来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头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对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连续上升,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的气候特点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
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分,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一、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剧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黄昏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ee93d9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1.png)
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正式到来。
在炎炎夏日的节气中,人们享受着较长的白天和短暂的黑夜,感受到夏季的热情和活力。
夏至的日期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农历的变化而改变。
它大约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夏至最早的一天。
夏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最长,这也意味着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夏至是太阳的能量和热量达到全年最高水平的时候。
在中国,夏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夏至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来庆祝这一特殊的节气。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是中国人民在夏至这一天的传统,主要是为了驱邪避邪,保佑居住在东南亚的祖先平安健康。
各地的粽子有着不同的风味和做法,但都包裹着糯米和各种馅料,用竹叶或者芦苇叶包裹成三角形或者锥形,然后蒸煮而成。
吃粽子的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赛龙舟也是夏至的重要活动之一。
龙舟赛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位忠诚的爱国诗人。
龙舟赛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要求参与者以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激烈的竞争态度划桨。
这项活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人们观看和参与,成为了夏至节气中最具吸引力的活动之一。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夏至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比如,在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会与家人一起在江边或桥头将五色丝线系在竹竿上,寓意着祈求顺利和幸福。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庄稼丰收和家庭平安。
夏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除了文化和习俗方面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医学和健康价值。
夏至之际,阳气最旺盛,人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免受暑热伤害。
人们多吃清凉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可以帮助身体降温。
同时,夏至是一个畅快活动的季节,人们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和健康。
总的来说,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标志着夏季正式到来。
夏至这一天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让人们迷恋并期待着夏季的到来。
夏至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夏至是每年的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449407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6.png)
夏至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
每年的夏至都是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具体日期与阳历并不完全相同。
夏至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地球北半球的时刻,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夏至作为一个节气,不仅仅标志着天文上的变化,更代表了人们生活的变化。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代表着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的季节的到来。
在夏至之后,阳光照射时间的增加,气温的升高,使得农作物有了更好的生长条件,农民们开始忙碌于田间地头,为丰收做准备。
夏至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特殊时刻。
由于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照射最强烈,人们在夏至这一天会特别注意遮阳和防晒。
古人亦有“夏至至,此日衣短”之说,意思是在夏至这一天,衣服要尽量减少,以保持清爽。
现代人在夏至这一天也会选择避免户外活动,尤其是高温时段,以免受到太阳的暴晒伤害。
此外,夏至的到来也标志着一些传统节日的临近。
中国的端午节便是在夏至之后不久,它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以示纪念。
夏至和端午节的相互关联,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期待。
夏至这一天,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也会有所改变。
由于白天时间的增长,夏至后的日子里,夜晚来得比较晚,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在夏至之后,晚上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
夏至也被视为度假和旅行的黄金季节,人们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出门旅游,享受美好的夏季。
在当代社会,夏至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农耕和节日庆祝。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夏至也成为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的一个节点。
由于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夏至这一天,人们会倡导绿色出行、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环保行动,以期改善生活质量和减缓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之,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人们生活中一个特殊的时刻。
夏至是每年农历是哪一天
![夏至是每年农历是哪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574c43c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8.png)
夏至是每年农历是哪一天夏至是每年农历几月几日发布时间:03月01日夏至是农历五月廿三,阳历时间6月21日,星期二。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头从北回来线(北纬23°26)向南移动。
夏至禁忌1、忌讳剃头理发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夏至日忌讳剃头的风俗来源于清朝时期,据说这天不仅要按时起居,不准撒谎骂人,而且这天假如剃头理发则影响人的财运。
2、忌坐门槛江苏、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门槛,俗信坐门槛就会患疰夏,夏至日气温比较高,因此最好坐在阴凉的地方。
3、忌有雷雨农谚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
”对农夫来说,最可怕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由于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
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忌讳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简短夏至〔祝愿语〕1、夏季匆忙地来到,阳光炎炎地普照,问候静静地缠绕,郁闷轻轻地丢抛,暑气慢慢地消掉,欢乐紧紧地拥抱,好运急急地追跑,愿你在这个夏天,自由又逍遥。
2、春去夏至热炎炎,心静自凉自淡然。
掌握心情展笑颜,关系融洽好心情。
唱支山歌爬爬山,吹曲玉笛荡秋千。
运动可使人康健,冷冲之后好安眠。
心平气和休息好,游山玩水享自然。
夏至养生,祝您安康!3、夏至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凉爽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愿,祝你健康平安又如意!4、夏至到了,“夏”跑了忧烦,欢乐“至”了;“夏”退了惆怅,美好“至”了;“夏”走了疾病,健康“至”了;“夏”飞了晦气,好运“至”了;“夏”呆了落寞,问候“至”了:夏至欢乐!5、岁月如流水,你别舍不得喝;光阴似利箭,你得可劲儿地躲;人生是旅途,你要快乐地走;生活像大餐,你得认真地尝。
中国传统节日夏至节
![中国传统节日夏至节](https://img.taocdn.com/s3/m/ed6772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3.png)
中国传统节日夏至节夏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一或初二庆祝。
夏至,意味着夏季的开始,也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在这一天,中国人民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界变化的敬意,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夏至这一节日在中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中国人重视自然的变化,将夏至作为重要的农事时间点之一。
夏至时天气炎热,是一个繁忙的季节,农民们要开始播种、耕作和照料庄稼。
因此,夏至节日也被视为农民工作的标志。
在夏至这一天,中国人有许多传统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日。
其中一项最为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包裹而成,通常填充有肉、豆沙或者其他馅料的传统食物。
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防病,并带来好运。
家庭通常会一起制作粽子,这也成为了一种家庭团聚的机会。
此外,龙舟赛是夏至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
龙舟赛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在古代,中国的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在夏至这一天划龙舟寻找他的遗体。
现在,龙舟赛已经成为夏至节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
人们组成队伍,在精心装饰的龙舟上摇橹划桨,争取胜利。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
此外,中国的一些地方还有其他夏至独特的庆祝方式。
比如,江西省庐山地区的人们会在夏至这天徒步登山,以迎接夏季的到来。
山脉之间的绿树成荫,清风拂面,登山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与夏至有关的还有一种中草药叫艾蒿。
夏至节时,人们会用艾蒿来驱除蚊虫和疫病。
他们会烧艾蒿叶,然后将其熏烟散发到屋内。
这种被称为“艾蒿熏”的方法据说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总的来说,夏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是登山祈福,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通过这些传统庆祝活动,中国人民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夏至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
![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56da36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0.png)
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认为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那么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欢迎阅读!每年的夏至是哪一天夏至大约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夏至三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
鹿是山兽,角向前;麋,形大,角向后。
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
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
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
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
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是一种中药材。
夏至习俗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吃什么面好伏面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山西民间多吃凉面开胃消暑。
山西凉面,又叫伏面,古称“冷陶”,虽非珍馐名点,却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时令变迁,传承千年习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遗韵的晋地美食。
2019夏至是几月几日
![2019夏至是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03bf01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5.png)
2019夏至是几月几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通常意味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极北点,从而标志着北半球的夏季开始。
那么,2019年的夏至是在哪一天呢?根据中国农历和阳历计算,2019年夏至落在6月21日。
农历的计算方式基于月亮运行的周期,而阳历则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基础。
根据这两个计算方式,夏至的日期会有一定的浮动,通常在6月20日至22日之间。
夏至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气,被许多文化视为一个重要的时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夏至被认为是阳气最盛的时刻,也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人们在夏至这一天常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仪式,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夏至这天,一些地区还会庆祝“水宴”,人们会在江河湖海中游泳、戏水,以迎接夏季的到来。
此外,一些民间习俗也与夏至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在江南地区,人们会吃一种特殊的鸡蛋,以祈求健康和幸福;而在北方,人们则会吃饺子和馄饨,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而在西方文化中,夏至被视为夏季的开始。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夏至这天举办各种节日和庆典。
比如,在北欧的瑞典,人们会庆祝“仲夏节”,烤火、跳舞、欢唱成为这一天的主题,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庆祝夏至的到来。
总的来说,2019年的夏至将会在6月21日这一天。
夏至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连接人们和大自然的纽带,是人们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夏至都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它让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蓬勃。
让我们在夏至这一天,一起庆祝夏季的到来,享受温暖和阳光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2019年什么时候夏至夏至时间几点几分
![2019年什么时候夏至夏至时间几点几分](https://img.taocdn.com/s3/m/b7bb122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4d.png)
2019年什么时候夏至夏至时间几点几分夏至是什么时候2019年夏至时间:6月21日23:54:09,农历2019年五月(大)十九。
夏至就是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时,北斗指向乙。
太阳黄经为90°。
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
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夏至三侯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蜩始鸣: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介绍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
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
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
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是哪天
![夏至是哪天](https://img.taocdn.com/s3/m/9298ac4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b.png)
夏至是哪天夏至是哪天夏至是公历每年6月22日前后,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来线(北纬230 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开始,但是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热仍比地面反辐射放出的热量多,气温继续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节。
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快速滋长扩散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
夏至风俗夏至有许多风俗,最盛行的是吃面。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夏至吃面的风俗。
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道:"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不过同是吃面,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
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先炸好酱,然后再把面条煮熟,用凉水过一下,再调上炸好的酱,就可以吃了。
有些人家还拌上些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等,味道更佳。
而在南方一些地方,经常把面拼为薄饼,烤熟后夹上豆荚、青菜、豆腐和腊肉等,先祭祖,祭完祖再吃,还可以馈赠亲友。
有些地方这一天还时兴称重量。
据说在夏至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都不怕。
如今夏至称重的风俗很少了,不过古时候缺医少药,一旦生病就难以很快痊愈,人们对夏至称重情有独钟。
这也寄予了人们期望自己健康长寿的美妙愿望。
称重时,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还有人报重,场面十分喧闹,就像过节一样。
称完重,还得吃麦饭或麦粒。
麦饭怎么做呢?夏至前一天晚上,妇女就要把新元麦用凉水浸泡,泡上一晚后,元麦就变得圆滚滚的。
夏至的来历_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的来历_夏至是几月几日](https://img.taocdn.com/s3/m/993edb6caa00b52acec7ca98.png)
夏至的来历_夏至是几月几日夏至快到了,中国的节气都有很美的名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至的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夏至的来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
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是几月几日】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中文名:夏至外文名:Summer Solstice别名:夏节、夏至节代表寓意:炎热将至气候特点: 暴雨、梅雨天气,高温桑拿季节: 夏季时间: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90度前一节气: 芒种后一节气:小暑风俗活动:祭神祀祖、消夏避伏风俗食物:麦粽、夏至饼农事活动: 蓄伏前雨水养生:多吃苦味食物,调养精神三候: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属性: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夏至日介绍】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夏至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
2019夏至就要到来,你知道2019夏至在几月几日吗?夏至是最早确定的节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19夏至在几月几日。
2019年夏至在几月几日
2019年夏至在6月22日 00:37:53,农历 2019年五月初七星期一
夏至日期计算
夏至日期=[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37,20世纪=22.20。
举例说明: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例外:192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近年夏至的时间
2019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06:34:09
2019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12:24:06
2019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18:07:12
2019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23:54:09
2020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05:43:33
1 / 2
2021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11:32:00
2022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17:13:40
2023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22:57:37
2024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04:50:46
2025年夏至时间 06月21日 10:42:00
夏至习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
”招远吃水饺,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