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第一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1.1 化学能的定义与单位1.2 热能的定义与单位1.3 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1.4 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2.2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2.3 反应热与反应焓2.4 盖斯定律第三章: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变3.1 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2 焓变的计算与表示方法3.3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3.4 标准焓与标准反应焓第四章: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速率4.1 活化能的定义与意义4.2 速率方程与反应速率常数4.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4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第五章:化学动力学与热动力学的应用5.1 化学动力学与热动力学的联系与区别5.2 反应机理与速率定律5.3 化学平衡与热力学第一定律5.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第六章:燃烧反应与热化学6.1 燃烧反应的定义与特点6.2 燃烧热的概念与计算6.3 燃料的热值与燃烧效率6.4 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焓变第七章:中和反应与酸碱热力学7.1 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点7.2 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7.3 酸碱中和热的计算与表示7.4 酸碱平衡与pH值的关系第八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能量转化8.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类型8.2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8.3 化学电池与原电池原理8.4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及其应用第九章:化学反应的热分析与热力学应用9.1 热分析方法简介(如DSC、DTA等)9.2 热谱图的解读与应用9.3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9.4 热力学势与化学势的概念与计算第十章: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际应用10.1 化学反应热在工业中的应用10.2 热化学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10.3 化学能与热能的综合利用10.4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能与热能教学的核心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表现形式。
3.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4.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5.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及热量计算。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分类。
3.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
4. 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讲解热量计算方法。
5.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7.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
3. 课后练习:收集并批改学生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及其影响。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能与热能导论》等相关教材。
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一、教材分析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3、掌握吸热演示实验的根本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3、掌握吸热演示实验的根本知识2.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兴趣2、培养严谨化学的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难点: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的两条理论根据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放热吸热实验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根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化学能与热能〞,初步把握根底知识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㈠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与放热吸热反响的关系当拆开所有反响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所有产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响),反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能与反响放热吸热的关系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相对大小.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与反响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如下:吸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3)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简单示意图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1)常见的放热反响:①所有的燃烧反响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响;(CO2+C高温2CO为吸热反响)③酸碱中和反响;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响置换出氢气⑤缓慢的氧化反响(2)常见的吸热反响: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响;②以下几个反响是吸热反响:Ba(OH)2·8H2O +2NH4Cl =2NH3↑ +BaCl2+10H2O ;CO2+C高温2CO ;C +H2O高温CO +H2⑶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响其它为放热反响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响,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必须是- - - - - - - - - - -化学变化.某些常见的热效应:(a)放热:①浓硫酸溶于水②NaOH溶于水③CaO溶于水,其中属于放热反响的是.吸热:铵盐溶于水.(b)反响条件与热量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既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响不一定是吸热反响.九、板书设计化学能与热能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十,教学反思。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优秀4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以及化学反应在提供热量上的重要作用;2.通过讨论交流,加强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通过测定反应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展示“自热饭盒”的图片,观察一下自热饭盒与普通饭盒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回答】有一个“加热包”。
【教师引导】这个小小的加热包就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来提供热能。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那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提问】回忆之前所做的化学实验,想一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教师引导】能否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回答】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教师总结】放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吸热反应即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实验的方式感受一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实验1:【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打磨铝片能够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描述现象】有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这是因为酸遇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反应放热。
实验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将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磨成粉末、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是为了使反应迅速反应完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1.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有NH3生成。
高中化学能和热能教案

高中化学能和热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及区别。
2.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方式。
3.化学能和热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转化关系和应用。
难点: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学习,通过化学反应实验展示化学能和热能的转化关系。
3.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和热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燃烧火柴的实验,引出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
2.讲解:讲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特点及转化关系。
3.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反应实验,观察热能的释放情况。
4.讨论:与学生讨论化学能和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转化关系。
5.梳理:总结并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
1.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化学能和热能转化关系的思考题。
2.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3.课堂问答: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评价:
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化学能和热能的概念、转化关系和应用。
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 实验操作:测定反应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计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和热能的关系。
2. 讲解化学能和热能的基本概念:解释化学能和热能的定义,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具体反应为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4. 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以具体实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5. 实验操作:测定反应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定特定反应的热量变化。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能和热能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测定反应热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手段:评估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效果,优化教学手段。
八、教学拓展1.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介绍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 热力学定律:简要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及教学反思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及教学反思化学能与热能化学教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因此,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三个具体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使其把握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规律。
进而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的原因,使思维具有全面性;最后借助能量—反应过程图,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基于化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本节课采用自热饭盒题材导入又以它结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就。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如何从感性化学逐步过渡到理性化学。
通过多角度的设问等开放性措施,让学生真心实意的参与课堂。
学生参与的程度越高,课堂的实效性才会更好。
本节课使用手持技术测量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不仅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一些化学知识,还应着重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以致用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1课时,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4》中均有安排,体现了知识生长与学习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要注意前后呼应与衔接,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
学生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
化学能与热能一节课是新课程高中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较高要求,是化学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两条主线之一,是建构完整的化学反应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下一节化学能与电能学习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能够制造新物质之外,还能够提供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响原理范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观点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有关内容的提高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确立必需的基础。
能量是本章最中心的一个要点词,能源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节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宽泛的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有关。
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经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感情,领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知道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由;知道一个化学反响是汲取能量仍是放出能量的决定要素;经过实例和实验,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认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经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观点;经过科学研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认识和感觉化学能和热能之间互相转变,领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响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变,能源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深刻领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成立正确的能量观;经过实验培育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察看、思虑的能力,表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材重难点要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互相转变。
难点: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观点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成立。
四、教课方法阅读、沟通议论、实验研究。
五、教课器具①多媒体课件;②试管、6mol/L盐酸、砂纸、铝条、温度计、Ba(OH)2·8H2O晶体、NH4Cl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璃棒、2mo/L盐酸、量筒。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宏观和微观解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3)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个化学实验产生热能的现象进行导课,进而以两个实验的视频演示,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明白吸热反应和放热放热反应的概念。
(2)学生观看具体反应例子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以生活中常见问题为例,水往低处流等形象的描绘出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3)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并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以及中和热的概念。
(4)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和生活实例,了解生产生活中对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利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在教师的导学下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后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实验的乐趣。
(3)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原因(宏观与微观解释)。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课】同学们,我们上课啦,大家做过和看到过不少的实验,有看过滴水生火的实验吗?我们向一团棉花里滴水,结果棉花着火了!没看过没关系,今天就让大家开开眼。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教案题目:化学能与热能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掌握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定义;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方法;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锌粉、稀硫酸、烧杯、温度计、坩埚、酒精灯、火柴等;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学生手册;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能?什么是热能?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答案。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指导学生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和定义。
2.展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3.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并引导学生理解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热能。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将锌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实验室摇床上摇晃一定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溶液的温度变化。
2.通过实验演示实验来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以及热能对温度的影响。
3.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分析(15分钟)1.让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会导致溶液温度升高?热能的变化与化学反应是否有关?五、巩固拓展(2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解答以下问题:如何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生活中有什么例子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班级分享。
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1.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发言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3.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 1、什么是化学键?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导入新课]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它们燃烧时释放出热能,这些热能从何而来?这种热能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推进新课]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
为什么化学反应有的表现吸热有的表现出放热呢?化学能与热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分析]2H→H2 中能量变化?1mol H2 中含有1molH-H,在25℃101kPa 条件下,由H 原子形成1molH-H 要放出436kJ 的能量,而断开1molH-H 重新变为H 原子要吸收436kJ 的能量。
1、键能:拆开1 mol 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kJ/mol。
破坏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类比分析]CH4→4C+4H(吸收4mol×415kJ/mol=1660kJ)[讲]不同物质形成的化学键能量不同,而化学键存在于不同的物质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这样的过程就出现了能量变化。
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只要有化学反应就一定有能量变化。
[问]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2.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计算方法;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2.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3.能够运用热能和化学能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关系;3.热能与化学能的计算方法;4.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将铁块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铁块与水接触后产生的现象。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铁块会发热?热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导入问题:热的产生是与什么有关的?与化学能有什么关系?2.学习(30分钟):a.讲解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b.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
c.讲解热能与化学能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
3.锻炼(30分钟):给学生几个实例,要求他们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量,以及热能的转化情况。
实例1:将1g的蔗糖完全燃烧,需要释放多少热量?(已知:蔗糖燃烧热为16.7J/g)实例2:将100g的水加热到100℃,需要消耗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J/g℃)4.拓展(20分钟):通过相关资料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a.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如何利用?b.热能的利用对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影响?五、作业: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2.查找资料,总结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化学能与热能的概念、相互转化关系以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相关计算练习和拓展知识的讨论。
通过小实验的引导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
同时,通过相关资料和实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化学能与热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Ⅱ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一些知识,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同时化学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一节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本节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已有了解。
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而且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 , 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 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
而本节内容具体讲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可以归纳为“能量守恒定律”。
而本书上一章最后一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已经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断开旧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本节将引导学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学习化学反应与热能。
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来帮助学习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我们的学生属于基础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于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感觉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应在讲解的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辅以图示,反复强化,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方程式判放热吸热在掌握规律后比较容易掌握。
三、教学目标:1、能从化学键和反应物总能量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体会化学从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两个角度的分析的学习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形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化学专业*班级:化学乙班姓名:翟娜娜学号:09507115联系方式:《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
能量是本章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能源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节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材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
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
能量是本章最核心的一个关键词,能源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节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总之,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阅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用具
①多媒体课件;
②试管、6 mol/L盐酸、砂纸、铝条、温度计、Ba(OH)
2·8H
2
O晶体、
NH
4
Cl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璃棒、2 mo/L盐酸、量筒。
六、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
1. P35“科学视野”。
2. 问题思考:
①. 糖类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是否不同?
②. 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是什么?新能源主要指的是哪些?
③. 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化学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学生回答:
1. 本质相同,最
终产物相同,所放出
的能量相等。
但反应
条件和进行方式不
同。
能量的转化率和
利用率不同。
2. 煤、石油和天
然气;太阳能、氢能、
核能、生物质能和地
壳地表能。
3. 研制新型材
料,提高能源的利用
率和开辟新能源。
让学生感知
生物体内生命活
动过程中的能量
转化,能源与人
类的密切关系,
深刻体会到化学
知识的价值,激
发学习兴趣。
思考与交流:
1. 木材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
)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生成生石灰(CaO),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 生成新物质,
释放能量。
2. CaCO
3
分解需
要能量。
从初中熟悉
的反应引出新问
题,切入本节课
教学内容。
使学
生产生进一步学
习的需求。
追问:
上述两个例子,一个释放热能,一
个吸收热能,你能得出热能与化学物质
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吗?
思考!
问题启发引导:
1. 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什么学生回答:
1. 化学键。
引导学生解
决问题从已有知
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1. 物质具有一
定的能量,一种形式
的能量可以转化为
其它形式的能量。
2. 依据能量守
恒定律。
体,帮助学生形
成概念,使学生
不仅知其然,而
且知其所以然。
追问2:看图回答:
依据什么判断反应吸热还是放热?
思考与交流:32页学生回答:
化学反应的基本
特征是:
有新物质的生
成,有能量变化。
升华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
归纳小结,完成探究2结论。
1. 化学反应不
仅生成新物质,而且
伴随能量变化。
2. 反应物的总
能量>生成物的总能
量,反应放热;反应
物的总能量<生成物
的总能量,反应吸
热。
归纳、小结,突出重点内容。
课堂练习:PPT 检测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在适量盛水的烧杯中,分别慢慢加入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硝酸铵晶体,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又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
前面三者感觉烧
杯壁变热、最后一个
感觉烧杯壁变冷。
从学生熟悉
化学反应现象切
入到本节内容。
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回答:反应
放出能量,反应吸收
能量。
引入本节课题。
课后思考:
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如果
1.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
要通过实验来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你准备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
2. 调查家里或学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现状(燃料来源、主要用途、使用方式、存在问题等),写出调查报告并与同学交流。
八、板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本质: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 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 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2、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放出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第二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一、实验探究
实验一:铝与盐酸反应
↑+2ALCL
方程:6HCL+2AL=3H
2
结论:铝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实验二: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方程: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