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2.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3.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4.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信息的获取要全面、信息的加工要准确、信息的表达要规范、信息的传输要安全。

5.信息处理的工具:算盘、电报、电话、计算机等。

6.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准确。

7.B与b: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由8个二进制位(bit,简写为b)构成。

(1)1B=8bit

(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最小单位是比特(bit)

(3)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8.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0,1

(2)十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

(3)十六进制的数码是:0,1,2,3,4,5,6,7,8,9,A,B,C,D,E,F

9.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2

(2)十进制的基数是:10

(3)十六进制的基数是:16

10.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1)二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23,22,21,20

(2)十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03,102,101,100

(3)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163,162,161,160

11.二态逻辑:电阻的大和小及电路的通和断等都可以认为是二态逻辑(或二态现象)。

12.进位法则:二进制的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

13.数制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按权相加”和“除2倒取余”。14.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1)信息编码的意义: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

(2)生活中信息编码的例子:身份证号码、商品的条形码、邮政编码15.汉字编码的作用:汉字可以被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和交换等。

16.汉字编码的种类:输入码、内码、字形码。

(1)输入码: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而设计的。可以有多种,如拼音码、五笔字型码等。因此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输入码。

(2)内码: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工作时统一使用的代码。因此,对于同一个汉字来说,机内码是唯一的。

(3)字形码:为显示和打印汉字设计的汉字编码。汉字字形点阵有16*16,24*24和32*32,其中一个16*16点阵的汉字占用32(16*16/8)个字节,一个2

4*24点阵的汉字占用72(24*24/8)个字节。一个32*32点阵的汉字占用128(3 2*32/8)个字节。

17.汉字的存储:一个汉字存储时占用2个字节。

18.关于ASCII码:

(1)由7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存储时占用1个字节。

(2)共有27=128种不同的组合,表示128个字符。

(3)其中94个字符(可打印,包括10个数字符号,26个大写英文字母、26个小写英文字母、标点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和34个控制符(不可打印)。19.声波数字化:基本过程是采样和量化。

20.图像数字化:基本原理是把一幅图像看作是纵横分割的许多图像元素的组合,对每个图像元素进行采样并量化。

21.图像像素:像素数量就是图像的分辨率,通常以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量乘以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来表示。

(1)一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图像,即1024*768=786432,约80万像素。

(2)“24位位图”的一个像素需要24位二进制代码(24/8=3个字节)来表示。

如:一幅1024*768分辨率的“32位位图”需要的存储空间是1024*768*32 /8=3145728B=3072KB=3MB

22.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mp3,wav,mid等。

23.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bmp,gif,jpg等。

24.数据压缩:是一种编码方式。常见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格式软件都是用了压缩技术。VCD、DVD、IP电话等都用到了数据压缩技术。

25.有损压缩:适用于图像、音频和视频格式的文件。

26.无损压缩:适用于程序、文档数据等。

27.压缩和解压缩的操作。

28.压缩软件:有WinZip,WinRAR等(均属于无损压缩软件)。

29.信息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如:视频会议、网上购物、多媒体教学。

30.了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双重影响。3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如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32.信息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计算机系统

33.“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二进制思想”: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值基础。

(2)“存储程序思想”:把预先编制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中,让计算机自动执行。

34.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5.计算机硬件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36.计算机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7.系统软件组成: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38.操作系统的功能:

(1)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

(2)控制程序运行;

(3)改善人机界面;

(4)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支持。

39.常见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

40.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Pascal、C、C++、VB、Java。

41.应用软件的功能:针对某种需求开发的软件。

42.正确的装机顺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

43.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总线:可分为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1)控制总线传输控制指令

(2)数据总线传输数据

(3)地址总线帮助控制器找到数据存放的存储单元。

44.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等。

45.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绘图仪等。

46.显示器:主要有CRT和LCD两种。显示器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尺寸、分辨率。如分辨率为1024*768的显示器,行像素点为1024个,列象素点为768个。分辨率越高,显示器的清晰度就越好。

47.中央处理器:简称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主频是衡量CPU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所说的多少Hz就是“CPU的主频”。

48.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1)内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包括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一旦断电,RAM中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我们平时说的内存就是RAM。指挥计算机开机的程序等被固化在ROM中,不可以被更改,断电也不会丢失。

(2)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3)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存储容量的单位分别为B、KB、MB、GB、TB五个等级。关系如下:1KB=1024B,1 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49.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器ENIAC正式投入了运行。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4)、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 2)、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2-现在)。发展趋势:"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

50.指令:指挥计算机执行一个基本操作的命令。

51.程序: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的有序指令集合。

52.软件:除了程序以外还包括与程序有关的各种文档。

第三单元因特网信息搜索、信息安全和道德规范

53.多关键字搜索中的逻辑连接符号

(1)“and ”、“+”、空格:显示同时包含多个关键字的信息。

(2)“or ”、“|”:显示包含多关键字中任意一个或全部的信息。

(3)“not ”、“-”:显示仅包含前关键字而不包含后关键字的信息。54.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55.对信息安全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和黑客。

56.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除了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人为破坏因素外,还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如地震、火灾、电磁干扰、设备使用寿命等,也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