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 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 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致 ”,并认为经济学家有
责任解决这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 从 “ 公共产品 ”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
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 从而提出了征收 “ 庇古税 ”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 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 庇古税 ”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 叫庇古手段。
制度变迁联系起来,将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使 人们对外部性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由于科斯的主要理论建立在较强的假定前提之下, 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使其理论难以成为政 策依据。尽管如此,他提出的通过确立产权以消除外 部性的思想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仍具重要意义。
(5)米德的观点:1962 年米德发表了《竞争状 态下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全面分析了生 产上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他将外部经济产生的 原因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无偿生产要素的作用。 他以苹果园和养蜂场为例,认为苹果园面积的增 加可以使养蜂场的蜂蜜的产量增加,但是养蜂场 不必为蜂蜜的增加向苹果园支付费用。对这类外 部性调整的方式有:(1)对养蜂场进行课税,补 贴给苹果园。(2)对养蜂场增加的产量课税,用 税金来补偿苹果园增产的生产要素的投入。(3) 将养蜂场和苹果园联合起来经营。 二是环境的影 响。环境对于企业具有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如 小麦生产者和林场,林场林业的发展可以使雨水 增加,从而增加小麦的产量。
2、分类:
(1)外部成本: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 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未补偿后者, 就称为外部成本,或负的外部经济;
(2)外部收益:如果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 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 就称为外部收益,或正的外部经济。
3、外部性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1)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大致内容是:一个厂商的生产成本既取决于该工业的规模, 也取决于各个厂商本身的规模。在分析这一问题时,马歇 尔直接使用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正确分析外部性问题奠 定了基础。
(3)奈特的观点:奈特在 1924年发表的《社 会成本解释中的一些错误》源自文库论文,对庇古外 部性成本的计算提出了异议。奈特认为,庇古 在平均成本计算时没有把土地的费用计算在内, 而只是把可变生产要素的成本计算在内,这种 方法是错误的。其观点是:由于土地是私有的, 只有将地租计算在平均成本之内才能得出最优 的产量。此外,对于“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 因奈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部不 经济”源于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 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则“外部不经济”将 得以克服。可见,奈特已注意到了“外部不经 济”产生的产权原因,开辟了对“外部性”问 题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第二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环境属于公共物品, 而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争性,这就意味着某一个人对物 品的消费不妨碍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因此环境污染和资源耗 竭等问题的形成根源在于环境的非竞争性。治理这种由非竞争 性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市场体 系,在公共环境资源使用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 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治理外部性。二是强调环境管制的作用, 主张环境管制者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来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一章 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概述 第二节 解决外部性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外部性与产权界定
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概述
外部性的基本概念 1、含义:外部性( Externality) 是指在缺乏任
何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一方所承受的、由另一方 所导致的后果。用效用函数表示为: U A = U A ( X1 , X2 , X3 , X4…… ; Y )。其中 X i (I=1,2,3 ……,n) 表示 A 的行为, Y 表示除 A 以 外的所有其他个体的行为。其经济学含义是:一 个人的效用除由其自身决定外,还受他人行为的 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不能由其自身控制的。换 言之,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而 且还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
第三用时空转移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认为外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 以转移的,环境外部性的风险可以在空间上转移到其它地点,在时间 上转移到下一代,形成环境损害的代际转移,这样当代人生产活动的 负效应要由未来人口承担。时空转移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分散性, 各代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险转移给下一代,形成环境 风险的时间转移。而不同区域的人出于对区域利益的考虑,将环境风 险转移给了其它地区,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空间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由于这类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 发生枯竭或产量下降,而替代资源又未能发展起来,人类社会将面临 巨大的资源危机。
(6)外部性理论的新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的凸现,特
别是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日益严重,西方经济学家对外部性理论又 进行了新的发展,从新的视角形成了对环境外部性理论的解释: 第一用不可分割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 。 奥尔森从 “ 集体行动 ” 问题入手,通过研究,认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的消费公 共产品,即 “ 外部性具有不可分割性 ” ,由于大部分环境因 子和自然资源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中会 产生搭便车行为,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不付费,使供给方无 法获得其优化配置生产的收益指标,而需求者又不愿意真实表 达自己对公共物品的主观需求,使生产者的需求曲线无法确定, 从而形成外部性。
(4)科斯的外部性理论:1960 年科斯发表了题为 《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与庇古等人所持观点不同, 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非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而 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因此,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和 实施可解决外部性问题。同时他认为 庇古在对外部经
济进行治理时只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一方进行限制是不 对的,相反,双方都应当承担责任,只对一方进行限 制,不利于该厂商的经营。 科斯将外部性与产权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