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优秀课件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ppt课件
CH 2OH O
OH
O
CH 2 O
OH
HO
OH HO
OH
O HO
CH
2OH O
O
OH
HO CH 2OH O O OH
HO
OH
人参皂苷Rb1
(ginsenoside Rb1)
HO HO
水解
HO
CH
2 OH O
OH
OH
HO CH 2 OH O O OH
HO
OH
整理版课件
CH2OH O
OH
O
CH2 O
OH
整理版课件
6
醌类(quinones)
具有醌式结构化合物。分子中多有酚-OH,有一定 酸性。
HO O OH
glc-OO OH
CH 3 O
CH 3 O
大黄酚
大黄酚-D-葡萄糖苷
(chrysophanol)
(chrysophanol-8-D-glucoside)
整理版课件
7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s )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整理版课件
52
(1)水蒸气蒸馏法
ª 原理:与水蒸气产生共沸点。 ª 范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 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 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如挥发油、小分 子量的生物碱等。
整理版课件
53
整理版课件
54
(2)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回流提取装置
溶剂 水浴
索氏提取装置
整理版课件
40
(5)连续提取法
为了弥补回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 作较烦的不足,可采用连续提取法。实验室常 用索氏提取器。此法需要溶剂量较少,提取成 分也比较完全,但一般需数小时(提取液受热 时间长)才能完成,因此对热不稳定易变化的 成分不宜用此法。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黄酮
(二)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一)黄芩中黄酮类主要效成分及结构
黄芩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为淡黄色针晶,熔点223℃,几 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易溶于碱性溶液。 黄芩苷经水解能生成苷元黄芩素,黄芩素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 为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这是黄芩在放置过程中或处理不当时易变绿的原因。
氧苷
O
O O OH
氮苷
O O CN OCH
NH2 N N N O N
NH2 N N O N N
红景天苷(醇苷)
O O O CH2 R CH2OH
苦杏仁苷(氰苷)
O glc
HO
巴豆苷
CH2OH
虫草苷
山慈姑苷(酯苷)
HPLC
色
谱
适用于各种 黄酮类化合物的 分离。原理:反 相柱色谱(黄酮 类化合物极性大 ) 固定相:ODS 流动相:水-乙 晴不同比例。
任务一
一 二
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
学习目标 任务导入
必备知识 相关知识链接及拓展 课堂互动 目标测试
三
四 五 六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黄芩中黄酮类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 离原理及操作技术。
+
O
7
O
4
'
O
+
O
O
O
有颜色
交叉共轭体系
无颜色
2.溶解性
游离黄酮 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 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 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 花色苷元(花青素)类以离子 形式存在,水溶度较大。黄酮 类甙元分子中羟基数越多,水 中的溶解度越大。
黄酮苷 游离黄酮的羟基被糖 苷化后,水溶性增加,脂 溶性降低,一般易溶于热 水、甲醇、乙醇、吡啶及 稀碱溶液中,而难溶于苯 、乙醚、氯仿、石油醚等 有机溶剂中。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黄酮
基数量)
• ③酚羟基数量相同:邻羟基的→对(
间)羟基的(酚羟基的位置)
• ④芳香核、共轭双键越多,洗脱越慢
(酚羟基所处母核的共轭程度)
• ⑤不同苷元: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
→黄酮→黄酮醇
•
母核共轭程度较后两者小 , 后者
比前者多一个羟基。
•(2)硅胶柱色谱
• 洗脱顺序:羟基越多,极性越大,越
后洗出(不分醇羟基、酚羟基)
•HPLC色谱 法
•理化检识
•色谱检识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 术黄酮
(一)提取方法—溶剂法
溶剂法 关键 溶剂的选择 选择依据 黄酮类成分的存在状态(游离、苷)及溶解性
¨
•
溶剂的溶解性能
•
•
提取方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等)的选择
•
• 溶剂
提取原理
游离黄酮
黄酮苷
备注
• 乙醇
溶解范围广
+
学习提示
•一
•黄酮的结构与分类
•二 • 黄酮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三•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PPT文档演模板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 术黄酮
•黄酮
•经典定义
•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的一大类天然有 机化合物。由于多 呈黄色,4位也多 有酮基
•分 布
•黄酮是广泛存在 于自然界的一类化 合物,它们在植物 体内大部分与糖结 合成苷,一部分以 游离状态存在。
• 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
鉴别意义
备注
• 盐酸-镁粉 黄酮、二氢黄酮、红~紫红 黄酮类特征性
假阳性
• 反应
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红~紫红 鉴别反应 (花色素)(最常用)
黄酮溶剂提取法PPT演示文稿
(1)水:最常用。可溶解苷类、生物碱盐、糖 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 有机酸盐、亲水性色素、无机盐。其中蛋白质 不溶于热水。
缺点:用水提取易酶解苷类成分,且易霉 坏变质。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 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沸水提取时,中草 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 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 煮。
稀氢氧化钠溶出能力强
+
石灰水除杂质效果好
39
碱溶酸沉法注意:
(1)碱性不宜过强,尤其在加热时易破坏黄酮。 (2)酸沉淀时,酸性不宜过强,否则,黄酮形
成烊盐而损失。 (3)用Ca(OH)2,可沉淀杂质,有利于纯化。
40
稀NaOH:浸出能力强,杂质多,酸化后需迅速过滤除杂 石灰水:浸出能力中,能形成钙盐沉淀除去鞣质、羧基多
28
4. 回流提取法
• 常用溶剂:有机溶剂。 • 仪器装置:回流加热装置。 • 提取范围:不适用于对热不稳定及易分解的
成分。 • 提取优缺点: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但装置
较复杂。
29
• 操作过程:将药材粗粉装于园底烧瓶中 加入适量溶剂 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 1 h 过滤(残渣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 提取液。
糖等杂质(如:芦丁的提取) 5%NaOH/EtOH:浸出效果好,但收率降低 浓碱:破坏母核。具邻二酚羟基加硼酸保护
41
• 播放录像
课堂活动
回流法 索氏提取法
42
7
2、极性大小
亲
水(H2O) 甲醇(MeOH )
水 性 溶
乙醇(EtOH)
剂
丙酮(Me2CO)
正丁醇(n-BuOH)
亲
乙酸乙酯(EtOAc) 脂
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ppt
基本知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定义: 1952年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 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AC
B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黄酮)
15
基本知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定义: 1952年以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 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12
基本知识
1、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苷的提取分离: 原生苷:避免酶解,尽可能在中性条件下,用极
性溶剂提取 次生苷:利用酶、酸、碱的水解作用
苷元: 酸水解,中和,弱极性溶剂提取
13
基本知识
1、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苷的检识: 化学检识:碱性酒石酸酮(Fehling试剂)
氨性硝酸银(Tollen试剂) α-萘酚浓硫酸(Molisch试剂) 色谱检识:纸色谱、薄层色谱 苯胺-二苯胺磷酸试剂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O CH
O
橙酮
24
基本知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O+
花色素
25
基本知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O
OH
黄烷醇
26
基本知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主要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O
O O
双黄酮 O
27
基本知识
3、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内容提要
1
基本知识
2
芦丁的提取分离技术
3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技术
1
基本知识 1、苷类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苷类的定义 苷类又称配糖体(glycoside),是由糖或
黄酮的分离提取PPT课件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如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制定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详细描述
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色泽、气味等方面的规定。品质控制则涉及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优 化、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黄酮提取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满足市场需 求。
05 黄酮分离提取的应用与展 望
黄酮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分布
黄酮在植物中的分布因种类和生长环境而异,一些常见的富含黄酮的食物包括 柑橘类水果、苹果、豆类、洋葱、绿茶等。
02 黄酮的分离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原理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 的性质,通过浸泡、回流或渗漉
等方法从植物中提取黄酮。
步骤
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将植物材料 浸泡或加热回流,提取液经浓缩、 沉淀、过滤等步骤得到黄酮粗品。
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可分为 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 黄酮醇等不同类型。
黄酮的生物活性与用途
生物活性
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 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
用途
黄酮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 病。
黄酮的来源与分布
来源
黄酮主要来源于植物,特别是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茶叶是黄酮含量较为 丰富的食品之一。
原理
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使植物细胞内 的水分和有机溶剂迅速升温、产生压 力,从而使黄酮类化合物从细胞中释 放出来。
步骤
特点
提取效率高,时间短,但设备成本较 高,且易引起有机溶剂的挥发和爆炸。
将植物材料破碎后,加入有机溶剂, 在微波反应器中处理一定时间,过滤 后得到黄酮提取液。
药学医学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A
B
C
D
构效关系研究
通过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了解 化合物的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为药物 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结构多样性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获 得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药物研 发提供更多候选药物。
05
黄酮类化合物在药学和医 学中的应用
05
黄酮类化合物在药学和医 学中的应用
定义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具 有多种生物活性。
详细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由两个芳香环通过一个三碳链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通常含有羟 基和羰基。它们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的一大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 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分类
总结词
黄酮类化合物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 多个亚类,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 酮、二氢黄酮醇等。
详细描述
根据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多个亚 类,如黄酮(Flavones)、黄酮醇 (Flavonols)、二氢黄酮 (Dihydroflavones)、二氢黄酮醇 (Dihydroflavonols)等。这些亚类化合物在 植物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功能,如防御、繁殖 等。
0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与药理作用
通过添加沉淀剂使黄酮类化合物沉淀下来,再进行分离纯化。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纯度 较低。
结晶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使黄酮类化合物结 晶析出,再进行分离纯化。该方法纯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
色谱分离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色谱材料上的吸附作用进行分离纯化,常用的色谱材料包括硅胶、 氧化铝、大孔树脂等。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纯度高,但操作较复杂。
模块五黄酮讲义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教 案 首 页课 题 模块五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结构与性质班 级课时422课型理论课教学目标1.解释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2.能够认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并根据结构判断其类型;3解释黄酮类化合物颜色的结构基础,并进行颜色深浅的比较; 4.解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酸性的结构基础,并能进行酸性强弱的比较。
德育渗透 揭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了解事物本质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新知识 新技术或 参阅资料超声波提取法:(Ultrasonic Extraction) 此法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较高的家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加速药材中化学成分进入提取溶剂的 一种提取方法。
据报道,超声波强化提取20~40 分钟,即可达到最佳提取效率,所用时间仅为一般提取方法的1/3或更少双语教学 Flavonoids 黄酮类化合物课后小结 黄酮类化合物虽然是首次接触,但同学们专心听讲教学效果良好。
教案授课人:课题模块五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结构与性质时间地点教室教学目标1.解释黄酮类化合物颜色的结构基础,并进行颜色深浅的比较2. 解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酸性的结构基础,并能进行酸性强弱的比较学生情况班级:人数:出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过程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他们的基本结构为2-苯基色原酮。
由于分子中有酮基,其颜色又常呈黄色故有黄酮之称。
(一)结构黄酮类化合物以前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的化合物,现在是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个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时间5min20min教法教具OO12345678色原酮2-苯基色原酮6'5'4'3'2'1'CBA87654321OO黄酮()ABC6C3C6教学设计黄酮(2-苯基色原酮)的结构特点:①A环上的共轭大π键与4-羰基上π键的形成π-π共轭;②B环上的共轭大π键与2,3-上的π键及4-羰基上的π键形成π-π-π共轭;③二条共轭链以4-羰基为交点,形成一交叉共轭体系,因此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形成一平面型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pptx
第12页/共28页
11
黄酮类化合物在Sephadex-LH20(甲醇) 上的Ve/Vo
黄酮类化合物
取代情况
Ve/Vo
芹菜素
5,7,4’-三OH
5.3
木犀草素 槲皮素
杨梅素 山奈酚-3-半乳糖鼠李糖-7-鼠
李糖苷
5,7,3’,4’-四OH 3, 5,7,3’,4’-五
OH 3, 5,7,3’,4’,5’-
O
OH O
[L-8]
HO rha glcO
O OH O
OH OH
284, 340
OH
270, 336
[L-9]
O glc rha
OH
HO
O
OH O
270, 330
[L-10] HO
OCH3 O
OH O
OCH3 OH
O glc
258, 27 , 344
[L-11] rha glcO
OH/共28页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梯度pH萃取法 和分离
乙醚液
5% NaHCO3
乙醚液
碱液(7,4’-二OH黄酮)
5% Na2CO3
乙醚液
碱液(7或4’-OH黄酮)
0.2% NaOH
乙醚液
碱液(一般酚OH黄酮)
4% NaOH
乙醚液 (脂杂)
碱液(3或5-OH黄酮)
第16页/共28页
水溶性部分
(38.55g)
(134.47g)
溶于1500ml水中,加220gP b(OH)Ac饱和水溶液
黄色铅盐沉淀
加20g NaHCO3 饱和水溶液,搅拌1hr,静置,过滤
滤液
生成 PbCO3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五)橙酮类
结构特点:可看作是黄酮的C环分出一个碳 原子变成五元环,其余部位不变。是黄酮 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苯骈呋喃的衍生物, 又名奥弄。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橙酮在中药中不多见,主要存在于玄参科、 菊科、苦苣苔科及单子叶植物莎草科中。 如在黄花波斯菊花中含有的硫磺菊素就属 于此类。
扩冠作用: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成
的力可定。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樨草素
精选ppt课件最新
34
芦丁片
芦丁是从中国所独有的国槐的花蕾中提取的植物 药,也称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 透性和脆性的作用,是心脑血管保护药,国内用 于心脑血管药品制剂的主要成分,国外还大量用 于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如:黄芩
黄芩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抗
菌成分主要有黄芩苷
(baicalin)、次黄芩素
精(选ppwt课件o最g新onin)等。
10
槲皮素(quercetin)具有抗 芦丁(rutin)是槲皮素的3-O芸
炎、止咳祛痰等作用。槲皮素 香糖苷。用于治疗毛细管脆弱引
片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此外还 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压的辅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甘草苷(liquiritin): 具有溃疡抑制作用;
橙皮苷(hesperidin)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肌 梗塞的药物,医药工业中用作制药的原料,是 中成药脉通的主要组成之一。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甘草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水飞蓟素是二氢黄酮醇与苯 丙素衍生物缩合成的黄酮木脂素 类成分。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 疗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代谢 中毒性肝损伤。
中药化学32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75页77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中药化学32黄酮类化学成分 的提取分离技术 75页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中药化学32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二氢)异黄酮:黄色
黄酮(醇):黄色至橙色
二氢黄酮:橙色(冷时)至紫红色(热时)
查尔酮:橙红至洋红
橙酮:红色至洋红
(五)显色反应 酚羟基和γ-吡喃酮环的反应。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方法: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粉振
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即可。 现象:泡沫呈红色。 结果:黄酮(醇)、二氢黄酮(醇)为阳性反
OH O
R2 H 银杏素 CH3 异银杏素 H 白果素
OH O
HO
O
HO
O
OH 柏黄酮
OH
OH O
HO
O
OH
HO
O
O
OH O
扁柏黄酮
OH O
九、其他黄酮
口山酮(双苯吡酮或苯色原酮),高异 黄酮,黄酮木脂素,生物碱型黄酮等。
Glc
HO
O
OH
HO
O
OH
异芒果素 止咳祛痰
O
O
高异黄酮
HO
水飞蓟素
H O
二、黄酮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HCl-Mg:黄酮(醇)、二氢黄酮(醇)---红色 四氢硼钠:二氢黄酮(醇)---红~紫红色 醋酸镁:二氢黄酮(醇) ---天蓝色荧光 锆盐-枸橼酸:区别3-OH、5-OH黄酮 ---黄色减退 氨性氯化锶:邻二酚羟基黄酮 ---绿~棕~黑色 碱性试剂:查尔酮 、橙酮 ---红~紫红色 五氯化锑:查尔酮 --- 红~紫红色
(3)溶剂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
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或氨水 <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4)色谱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练进行黄芩、 葛根、银杏叶中 黄酮的提取分离 操作;
能进行补骨脂、 槐花中黄酮的提 取分离操作。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教学内容
学习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 提示 及提取分离知识
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任务一 技术
实训
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及检识
见
OH O
山
黄
OH 山柰酚
OH OH
杨梅素
酮
HO
O
类
OH
OH O
(3,5,7,4ˊ HO 四羟基黄酮)
O OH
( (3,5,7,3ˊ4ˊ5ˊ O H -六羟基黄酮) -
化
OH O
合
物
芸 芸香糖 O
结
OH
OCH3
CH3
O
橙皮苷 HO
O
OH
杜鹃素
构
式
RO
OH O
O
R=H O大H 豆素
O
=glc 大豆苷
CH3 OH O
黄酮的结构与分类
过去认为:黄酮基本母核 为 2-苯基色原酮
8 7
6 5
1
2'
O 2 1'
3 6' 4
O
3' 4'
5'
主要的天然黄酮类 化合物分为以下几 类(见下页)
现在认为:黄酮类化合物是由
两个苯环(A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
8
7 A
6
1
2' 3'
学习提示
一
黄酮的结构与分类
二 黄酮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三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黄酮
经典定义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的一大类天然有机 化合物。由于多呈 黄色,4位也多有 酮基
分布
黄酮是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的一类化合 物,它们在植物体 内大部分与糖结合 成苷,一部分以游 离状态存在。
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 理活性强而广,有 的可降低血脂,有 的具有很强的保肝 作用,有的还具有 抗炎和扩冠作用。
O 2 1'
B 4'
C
3 6' 5'
5
4
类型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二氢异黄酮 查耳酮
基本结构
类型 二氢查耳酮
花色素 黄烷-3-醇 黄烷-3,4-二醇 双苯吡酮( 酮) 噢哢(橙酮)
基本结构
OH
木犀草素
OH (5,7,3ˊ4ˊ
HO
O
OH
芹菜素
HO
O
常
-四羟基黄酮)
OH O
5,7, 4三羟基黄酮)
在紫外灯光下 普遍具有荧光
黄酮苷均有旋光性, 且多为左旋。游离的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 醇、二氢异黄酮和黄 烷醇等具有旋光性。 其余的游离黄酮则无 旋光性
交叉共轭体系的存在:
能形成交叉共轭体系的黄酮类化 合物,常有明显的黄色,并且共轭程 度大小、共轭链的长短决定了颜色的 深浅。黄酮本身其色原酮部分并无颜 色,但当2位引入苯基后,即形成交 叉共轭体系,且能通过电子的转移和 重排使共轭链连续地延长,而呈现出 颜色。
查耳酮
分子间排列不紧密,
(交叉共轭)
水分子易于进入
水溶度小
水溶度大
H
2
O R
OH R=H 二氢黄酮
R=OH 二氢黄酮醇
★黄酮苷(亲水性)
水 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 氯仿 乙醚 稀碱
+ ++
+- - - +
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极性)规律:
三糖苷 > 双糖苷 > 单糖苷 > 苷元 3 - O - 糖苷 > 7 - O - 糖苷(平面性分子) 花色素(平面性分子,离子型) > 非平面性分子 > 平 面性分子
glc
HO
O
O
葛根素(C-苷)
OH
二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检识
物理性状
溶解性
游离黄酮
黄酮苷
酸碱性 酸性
碱性
显色反应
金
属
还
盐
原
类
反
试
应
剂
的
硼 酸 显 色
络 合
反 应
反
应
1.物理性状
多为结晶性固体, 少数(如黄酮苷 类)为无定形粉 末
多呈黄色,且 颜色与分子中 的交叉共轭体 系(发色团)及助 色团有关
查耳酮、橙酮
(-)
儿茶素类、异黄酮 (-)
假阳性 (花色素)(最常用)
四氢硼钠 还原反应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特有
其它黄酮类
(-)
钠汞齐反应
游离黄酮
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 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 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 花色苷元(花青素)类以离子 形式存在,水溶度较大。黄酮 类甙元分子中羟基数越多,水 中的溶解度越大。
黄酮苷
游离黄酮的羟基被糖 苷化后,水溶性增加,脂 溶性降低,一般易溶于热 水、甲醇、乙醇、吡啶及 稀碱溶液中,而难溶于苯 、乙醚、氯仿、石油醚等 有机溶剂中。
模块五中药中黄酮 类化学成分的提取
分离技术
学习情景二
——中药中黄酮(Flavonoid)类化学 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学习情境二 中药中黄酮类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技术
1
2
3
掌握中药中黄酮类 掌握黄芩、葛根中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 黄酮的提取分离原 离原理及操作技术。 理及操作技术;
熟悉银杏叶和槐花 中黄酮的提取分离 原理及操作技术;
3.酸碱性
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
性水溶液、吡啶和甲酰胺等中 。 其酸性强弱与酚羟基数目的多少和位置有关。
7,4′-2OH>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
7,4′-2OH者,由于ρ-π共轭效应,使酸性增强而溶于碳酸氢钠 水溶液。
7-或4′-OH者,只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不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 具有一般酚羟基者只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仅有5-OH者,因可与C4=O形成分子内氢键,故酸性最弱。 因此,可用pH梯度萃取法来分离黄酮类化合物。
助色团对颜色的影响:
助色团(-OH、OCH3等)能使颜色加深 ,但主要指助色团处于7 或4′位时,由于能形成pπ共轭,可促使电子的转 移和重排而形成交叉共轭 体系,从而使颜色明显加 深,但-OH、-OCH3引入 其他位置时,对颜色的影 响较小。
+O
O
7
4'
O
+
O
有颜色
O
交叉共轭体系
O
无颜色
2.溶解性
3.酸碱性
碱性: 因母核中γ-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有未共用电
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溶于浓硫酸、浓盐 酸等强无机酸生成 盐,该盐极不稳定,加水后即 分解。
4.显色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鉴别特征
鉴别意义
备注
盐酸-镁粉 反应
黄酮、二氢黄酮、红~紫红 黄酮类特征性
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红~紫红 鉴别反应
★游离黄酮 水 甲醇乙醇 乙酸乙酯 氯仿 乙醚 稀碱水
-+ ++
+
+ + +(酚羟基)
溶解性取决于
分子的立体结构
取代基团的性质、数目、连接位置
引入羟基,数目多,7、4‘-位,水溶度较大 羟基甲基化(-OCH3), 水溶度降低 R=H
平面型分子
非平面型分子
黄酮
二氢类(C-环半椅式结构)
黄酮醇
异黄酮(羰基与B-环立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