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55f10d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c.png)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子(1130-1200),字子美,号曾子,小名阿猛,又号智多星,为重要的诸子百家之一,亦是宋朝最著名的理学家。
他精通六经,熟悉儒家典籍,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学术积累。
朱子的学说反映着他的内在人格的精神,充满着仁爱、正义、诚实、节俭、勤奋等优良品质,也渗透着他的教育理念,为追求精神上的崇高意义而努力,他的家训语言简洁明快,发人深省,为后世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朱子的家训治家格言:1、“勤于书,不惰言行”。
书是获得知识来源,所以勤于书是爱学习,爱智慧之人才有的特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智慧,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言行要与内心相符,如果惰性言行,就会羞耻,无法成就大业;2、“爱众,守礼”。
爱众即父母,兄弟,朋友,官僚,劳动者,穷苦民众,人人有爱,关爱他人,慈悲为怀,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的有益行为;守礼是要求自己谨守习俗,具有文明礼仪;3、“不狎见,不劳诋论”。
不狎见是要慎重观察,不随便看,不随意接受,要有自己的独立看法,不劳诋论是指不轻易议论,以免见识不全面,造成错误;4、“不苟多嫉,不贪不求”。
不苟多嫉指的是不要比较多,别嫉妒他人,要让积极的态度发挥出来,不贪不求是指不能贪婪,不能挑拨是非,不能自私自利,要懂得分享;5、“弟兄有位,贵族有等”。
弟兄有位是指弟兄间要有秩序,要有自己的位置,贵族有等则指贵族要有自己的权威,拥有自己特殊的地位;6、“养老莫狎,与尊保节”。
养老莫狎,指的是尊重他人,要以极尽孝敬尊老,不能贪婪,与尊保节,即保护贵族的荣誉,拥有尊重他人的心态,遵守习俗文明的行为;7、“于乡尤孝,于乡尤色”。
孝道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核心原则,于乡尤孝即在乡间,要更加孝敬老人,自觉慎重;色指的是重视家庭道德,在乡间要注意言行,不发生不文明礼仪的行为;8、“让人而后己”。
让人是指让步,意思是当自己和他人有分歧时,要互相谅解,学会让步,学会谦让,当有人取代自己时,要宽恕让步,不故意对对方占有,而是学会爱护他人。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f1a9ccb9f3f90f77c61b0f.png)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朱子治家格言》介绍】《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朱子家训原文、翻译、评析
![朱子家训原文、翻译、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55f803a26925c52dc5bf6d.png)
朱子治家格言.正文 (10) (12) (15)《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着。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c2fab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欢迎阅读。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译作者朱柏庐(1617-1688)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
(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 修缮的意思),毋( wù ) 临渴而掘井。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1d6504ce28ea81c758f578f8.png)
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1627-1698年〕朱柏庐,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
昆山玉山人。
明诸生。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
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
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
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
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
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2023年朱子治家的格言
![2023年朱子治家的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f561da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7.png)
2023年朱子治家的格言2023年朱子治家的格言1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2、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6、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9、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0、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1、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12、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14、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5、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16、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7、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8、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9、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2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23、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2023年朱子治家的格言2《朱子治家格言》是一篇家庭道德教育的典范之作,劝我们要勤俭治家,邻里和睦,重视教育,与人为善,读圣贤书,守分安命……。
读后感觉内容十分的丰富、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
文中从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把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间。
文中谆谆的教诲和告诫,来告诉大家如何做人的行为规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说得很清楚,按照这个去做能让一个人变好,一个家庭变好,社会也就和谐了。
人人都追求幸福,说明都觉得自己还不幸福。
那么,为什么觉得不幸福呢?无外乎自身的浮躁,这样看事情比较表面,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深处,也就是不能务本。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944da30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4.png)
2020-xx-xx
朱子治家格言
目录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朱柏庐编撰,是我国古代一 部著名的家教文献。全文约一千五百字,五十九句话,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是集儒家做 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是待人接物、操行立身之典范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做个踏实人 黎明时分就起床,打水从厅堂门前经过,心思虑度 如果整天起得早,可以看到邻居家里的人拿着簸箕端着扫帚清扫街巷庭院 有这样勤快的人家,主人家的富贵气象就初露端倪了 如果起得晚,只看到隔邻人家晒簸谷物,飘散糠屑,那穷困寥落的景象立时显现出来了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因为某件事情而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怎么能肯定对方一定有错而自己一定没错呢?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 突。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与别人发生争执甚至互相指责对方。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认为自己一定正确而别人一定错误就 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升级为更大的冲突。因此我们在遇到矛盾时要冷静下来先反省自己有没有错的地方并且主动地去道歉和沟通这 样才能化解矛盾和冲突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居家之道:不宝厚葬,而贵不私;不重服殓,而厚祭祀;不妄求非分,而薄身外;不尚多积聚财货金银;不嫌于施惠追思子孙自食 其力不为苟得而常得安乐也!
朱子治家格言
居家过日子的道理在于不把积蓄钱财看作是宝物而把不私心贪念看作是贵重的东西;不把 厚葬当作重要的事情而把重视祭祀祖先看作是厚重的礼仪;不追求非分的欲望而把财物看 得很淡;不积聚很多财富而注重施舍和恩惠,追思子孙自食其力,不苟且得利而常得安乐
朱子治家格言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平时能够认真听课、及时复习,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 相反如果平时不努力,等到考试来临的时候才开始担心自己的成绩 因此要想做成事情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谋划在先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如果用的器具讲究实用而干净整洁,即使是瓦做的也可以胜过金玉做的;饮食节约而讲究 精美,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胜过珍贵的佳肴。节俭是一种美德。虽然拥有财富可以让人生 活得更加舒适和自由,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只会让人变得浮华和虚荣。因此我们应该 注重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要被物质所迷惑,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只有心态平和 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650c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e.png)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全文一、引言朱子(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大学,福建福州人,宋代理学家、儒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理学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是他在儿女出嫁时的一些教诲,是朱家世代相传的家训。
这些格言和家训蕴含了朱子的治家理念、道德观念和家规家训,对于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意义。
二、朱子治家格言1. 孝悌篇朱子家训中强调孝悌之道,认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人之本分。
以下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几条:•儿孝父母天之道,子敬父母儿之情。
•顺己则理,顺人则亲,敬长则和,养亲则孝。
•孝在至诚,悌在体物。
以至则大,事至则隆。
2. 诚信篇朱子非常注重诚信,他认为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以下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几条:•非言而信,非行而果,诚无所不至也。
•近人情则失信,事事顺己则失信,志欲无私则可信。
3. 忠恕篇朱子强调忠心和谦和的品质,以下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几条:•心忠则事死,恕己则人恕。
心忠有人忠之用,己恕有人恕之乐。
•做人行事必须恕己恕人,不可过于刻薄苛求。
4. 行谨篇朱子要求人们要严于律己,以下是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几条:•士不可不严训也,家不可不正礼也,本末不忘则终言备矣。
•事非细于勿取,言非急于勿出。
三、朱子家训1. 修身篇朱子的家训中,他着重讲述了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以下是朱子家训中的几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勤有功,戒有细,让有全,义有明,威有信。
2. 齐家篇朱子家训中指出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几个要点。
以下是朱子家训中的几条:•人世间,要反省家庭教育。
•妻须沉静,子须孝敬,嫂姑,娶妇必替母道父。
3. 治国平天下篇朱子家训中关于治国平天下,他提及了君臣之道、官员的品行和民众的待遇。
以下是朱子家训中的几条:•君子亲民如亲人,小人轻民如轻草。
君子众民之父母,民众君之子孙。
•尚德使民德,尊贤使民贤。
•忠臣忠国,而后国有忠臣;贤君贤国,而后国有贤君。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65acd31e16fc700abb68fcb6.png)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用纯、朱柏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原文注释编辑(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楷书《朱子家训》四屏(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必背部分】朱子家训
![【必背部分】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54d67dcd65ce05087732132c.png)
必背部分1.朱子家训(10句)《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
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狎昵(xiá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2.大学之法①【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②,当其可之谓时③,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④,相观而善之谓摩⑤。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4d9f78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4.png)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1〕,要外整洁。
既昏便息〔2〕,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
宜未雨而绸缪〔4〕,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5〕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6〕°器具质〔7〕而洁,瓦缶〔8〕胜金玉。
饮食约〔9〕而精,园蔬愈珍馐〔10〕°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11〕,实淫盗之媒〔12〕。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虽愚,经书〔13丨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1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15〕。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16〕,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17〕°长幼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1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9〕。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恃〔20〕,悔误必多;颓惰自甘〔21〕,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22〕,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23〕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24〕,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25〕,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26〕而施暗箭,祸延子。
家门和顺,虽饔飧〔27〕不继,亦有馀欢;国课〔28〕早完,即囊橐〔29〕无馀,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30〕;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1〕。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朱柏庐《朱子家训》原文翻译
![朱柏庐《朱子家训》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3129225844769eae009edee.png)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Hale Waihona Puke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详解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着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着。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194c9ada960590c69ec376cd.png)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1〕,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2〕,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
宜未雨而绸缪〔4〕,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5〕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6〕。
器具质〔7〕而洁,瓦缶〔8〕胜金玉。
饮食约〔9〕而精,园蔬愈珍馐〔10〕。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11〕,实淫盗之媒〔12〕。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13〕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15〕。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16〕,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17〕。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
〔1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9〕。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恃〔20〕,悔误必多;颓惰自甘〔21〕,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22〕,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23〕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24〕,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25〕,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26〕而施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27〕不继,亦有馀欢;国课〔28〕早完,即囊橐〔29〕无馀,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30〕;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1〕。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32〕。
【注释】〔1〕庭除:厅堂院落;除:台阶。
〔2〕既昏便息:既昏,天刚黑时;息,歇息。
〔3〕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e5b62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d.png)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摘要:1.朱子治家格言的背景和作者2.朱子治家格言全文3.朱子治家格言的解释4.朱子治家格言的意义和影响正文:1.朱子治家格言的背景和作者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家庭道德规范书籍。
其作者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1130-1200 年),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理学宗师”。
2.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共56 句,分为上下两篇,每篇28 句。
下面是全文:上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应答,勿得高声;子弟有犯,必严加督责。
纵遇饥荒,也要守节;遇疾风暴雨,不可冒险。
亲戚故旧,有所借贷,要即时偿还;不然,岂非负心。
凡此百条,事虽小,而关风化。
子弟若失教,必至悖德。
务须各尽其心,各尽其力,合家和睦,门庭光耀。
下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外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颜回,自苦实多,其心志不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费而难,乱而丧其所为,已而为之,而获丰。
法语虽曰远,行之则不远。
言多必失,行多必践。
是以君子行而不言,则无过失矣。
此谓知本,知本则事终而有始也。
3.朱子治家格言的解释《朱子治家格言》的内容涵盖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勤俭节约、教育子女、亲戚交往、道德修养等。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向世人传授了治家之道。
例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打扫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告诉我们在招待客人时要有节制,不要过于奢华。
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治家格言朱子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528e09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6.png)
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一、修身之道1. 勤学修德:治家之本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勤学。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诚信、正直、勤奋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2. 知足寡欲:我们应该懂得知足,不要贪得无厌,不要被欲望所控制。
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二、待人之道1. 仁爱宽厚:对待他人要以仁爱宽厚之心相待,以理解、包容、尊重的态度去接纳他人。
只有宽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我们应该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要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三、处世之道1. 谦逊有礼:我们应该以谦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要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同时要以礼待人,礼貌待人,让人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善意。
2. 慎言慎行:我们应该言行谨慎,不要轻率地说话和做事。
在言行之前要认真思考,做到言行一致,不要说谎话,不要做错事。
四、教育子女1. 教子重德:德为立身之本,子女教育应以德为先。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具备诚实、正直、勤奋的品质。
2. 培养习惯:子女教育应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等。
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
五、节俭持家1. 勤俭节约:我们应该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钱财,不要浪费资源。
只有勤俭节约,才能让家庭更富裕,更和谐。
2. 量入为出:我们应该根据家庭的收入来安排支出,不要过度消费,不要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
只有量入为出,才能让家庭更稳定,更健康。
六、和睦家庭1. 夫妻和睦: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共同经营好家庭生活。
只有夫妻和睦,才能让家庭更稳定,更幸福。
2. 亲子和谐:我们应该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只有亲子和谐,才能让家庭更温馨,更美好。
七、勤学苦读1.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朱子家训(全文)
![朱子家训(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0111f4a417866fb84a8ea8.png)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全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子家训 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 治家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fd8d480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b.png)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是古代智士朱熹写的一部治家学的著作,其名字就把这本书的宗旨一言蔽之:治家要有格言,治家要有引导。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中,朱熹总结了其格言分为三个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治家之策,引导百姓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
首先,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提出家庭观念,强调父母之间的尊重、父母对子女的管教、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强调要做一个好父母,尊重子女,教育子女。
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其次,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提出长辈之间的关系,强调长者对晚辈的教育和礼仪,强调要对晚辈表示尊敬,孟子曾言:“尊长贵老,所
以有仁义。
”让子女敬畏父母,让长辈孝敬长辈,采取正确的行为,
进行积极的教育,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再者,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提出了家庭责任,强调家庭成员要尽责,融洽相处,传播爱心,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弘扬家庭精神,孟子有云:“君子爱人,先爱其家;子孝父母,先孝其家”,家庭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
总之,朱子家训之治家格言,给我们提供了家庭关系的正确观念,清晰地说明了家庭关系中各参与者所应具有的角色:父母要尊重孩子,晚辈要尊敬长辈,家庭成员要尽责,家庭成员要相互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我们按照朱子家训的治家格言,认真地去学习和实践,将会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营造出和谐的家庭环境。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注音解析版打印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注音解析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327291cda8114431b80dd850.png)
zhū zǐ zhì jiāɡé yán朱子治家格言——————————————————————————————————lí mínɡ jí qǐ,sǎ sǎo tínɡ chú,yào nèi wai zhěnɡ jié;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jì hūn biàn xī,ɡuān suǒ mén hù,bì qīn zì jiǎn diǎn 。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译】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yī zhōu yī fàn ,dānɡ sī lái chǔ bù yì。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bàn sī bàn lǚ,hénɡ niàn wù lì wéi jiān。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yí wèi yǔér chóu móu , wú lín kěér jué jǐnɡ。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译】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zì fènɡ bì xū jiǎn yuē, yàn kè qiē wù liú liá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1〕,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2〕,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3〕。
宜未雨而绸缪〔4〕,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5〕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6〕。
器具质〔7〕而洁,瓦缶〔8〕胜金玉。
饮食约〔9〕而精,园蔬愈珍馐〔10〕。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11〕,实淫盗之媒〔12〕。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13〕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15〕。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16〕,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17〕。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无计厚奁。
〔1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19〕。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恃〔20〕,悔误必多;颓惰自甘〔21〕,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22〕,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23〕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24〕,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25〕,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26〕而施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27〕不继,亦有馀欢;国课〔28〕早完,即囊橐〔29〕无馀,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30〕;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1〕。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32〕。
【注释】〔1〕庭除:厅堂院落;除:台阶。
〔2〕既昏便息:既昏,天刚黑时;息,歇息。
〔3〕物力:可供使用的物资。
〔4〕未雨而绸缪(móu):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绸缪,天未雨之时,剥桑根以缠绵其牖户。
语出《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5〕自奉:自己日常生活的供给或消费。
〔6〕宴客切勿流连:宴客,宴请宾客;留连:乐而忘返或依恋不舍。
〔7〕质:质朴、朴素。
〔8〕瓦缶:泥制的盆罐,指粗劣的餐具。
〔9〕约:少,简约。
〔10〕珍羞:贵重珍奇的食品。
〔11〕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泛指穿堂入室、搬弄是非的妇女。
〔12〕淫盗之媒:淫乱偷盗的媒介。
〔13〕经书:儒家经典著作。
〔14〕义方:做人的正道。
多指家教。
〔15〕温恤:体恤,给以温暖。
〔16〕乖舛:违背,差错。
〔17〕分多润寡:富有的周济贫穷的。
〔18〕厚奁:丰厚的嫁妆。
〔19〕莫甚:指没有比此更严重了。
〔20〕乖僻自是:执拗孤僻,自以为是。
〔21〕颓惰自甘:颓废怠惰,自甘情愿。
〔22〕狎昵(xiá nì)恶少:亲昵品行恶劣的浪荡青年;狎昵,过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23〕屈志老成:曲意迁就年高有德者。
〔24〕谮(zèn 音怎,去声)诉:进诉谗言,说人坏话。
〔25〕施惠无念:给人恩惠,不要挂在心上。
〔26〕匿怨:对人怀恨在心,面上却无表露。
〔27〕饔飧:早餐和晚餐。
〔28〕国课:公家的钱粮课赋。
〔29〕囊橐(tuó音驮):口袋。
〔30〕科第:科举考试。
〔31〕身家:自身和家庭。
〔32〕庶乎近焉:差不多便近于是个好人了。
【译文】天刚亮时就起床,打扫庭院,不论室内、屋外都要整齐清洁;天黑了就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
晚上睡觉前关锁门窗,一定要亲自检查。
不论是一粒饭或一口粥,都要想到它得来很不容易,粒粒都是农夫辛勤耕耘的结果;纵然是半丝半缕的布匹,也要珍惜物力制造的艰难。
(惜福与修福同样重要)凡事应该事先做好准备,不要等到下雨了,才想到要修补房子;口渴了才想到要挖井取水。
至于自已常生活所需,应力求节俭朴素不要浪费。
参加宴会时,餐会结束了就回家,千万不要沉迷在宴席热闹的气氛中,捨不得离去。
日常学用的餐具,只要实用干净就好,即使是很普通的瓦罐、碗盘,也胜过价格昂贵如金似玉、却不实用的器皿;饮食要合乎自然简单、营养均衡与卫生三个原则,不能偏食,即便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普通蔬菜,也胜过稀有珍贵的佳肴(山珍海味不易消化)。
不要建筑华丽的豪宅,不要图谋肥沃的土地,一心一意希求累积财产。
行为不端正,好说是非,喜欢挑拨离间的人就是三姑六婆,也是淫乱偷盗的媒介;婢女美丽侍妾妖艳,并非闺房之福。
选用做事的仆人,不要选择外貌俊美的(又不是选美),妻妾最忌浓妆艳抹,争奇门艳。
(容易争风吃醋,竞相奢华,醇成家祸。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当饮水思源常念祖宗之德,逢年过节祭祖时,一定要心存诚敬;子孙即使再愚笨,也不能不教导他读经,更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接受圣贤的教诲。
立身处世务必节俭朴素;教育子女要因材施教,使用适当的方法,更要合乎义理。
不要贪图意外(侥幸)之财,饮酒要有节制不可过量(酒能乱性,酒醉醇灾,时有所闻,不可不慎!)。
与肩挑货物的小贩交易,应当体恤他们靠体力谋生不易,不要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看见生活穷苦的亲戚或邻居,必须温和地给予关怀和照顾。
以居心刻薄(现实、势利)创业起家者,其福报享受绝无长久的道理,违背伦常道德的家庭(父不父,子不子),很快就会导致衰败灭亡。
兄弟叔侄等至亲,在财物的分配,须帮助孤寡者多分一些,长幼有序内外责任要分别清楚,家规须严谨分明,执行要严格认真。
听信不明理的妻子所说的话,因而造成父子、兄弟之间亲情失和,甚至分离,不是大丈夫应有的作为?过份重视钱财,却亏待父母,即是不孝,没有资格为人之子。
嫁女儿选女婿要注重品德,不要贪图金钱物质的享受,索取丰厚的聘礼,娶媳妇应该寻求贤淑女子,不要计较嫁妆丰盛与否。
(女子贤淑才能相夫教子,协助丈夫成家立业。
)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家,就表现出巴结奉承的样子,是可耻的行为;遇到贫穷的人,就摆出轻视骄傲的样子,这种行为最是低贱。
在乡(族)里要避免与人争斗甚至打官司,打官司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既劳民伤财,又失和气。
)待人处事应避免多话,因为言多必失(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要避免因多话而伤人)。
不要倚仗势力欺凌孤儿寡妇;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贪吃),而任意杀害动物。
性情古怪、孤僻又不合群,还自以为是的人,错误和后悔的事必定很多;颓废消沉自甘堕落的人,难以成就事业。
喜欢亲近不良少年,结交流氓,日子久了,必定受到连累;与老成持重,能够约束自已(管理情绪)的人为友,遇到急难时,就可以得到他的指导与帮助。
轻易听信他人的议论,未经查证,怎么知道不是对方藉机诬陷,挑拨离间呢?应当忍耐,再三思量、查证,以明辨是非、善恶;因事与人相争,怎么知道不是自已的错?必须平心静气地想清楚,不要意气用事。
帮助别人的好事,不要记在心上;接受别人的恩惠不能忘怀,要常存报答之心。
凡事不要做过头了,应适可而止,要记取[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得意之时,要懂得谦让,不可以沾沾自喜,执著、捨不得放下。
人家有喜庆,应该诚心祝福,不可以嫉妒(量大福大);人家遭遇不幸时,应当同情怜悯,不可幸灾乐祸。
做善事希望人家看见,不是真善;做坏事怕人家知道,便是大恶。
见到美色而与起淫欲的念头,要小心自已的妻女也会遭到同样的外境;把怨恨藏在内心,外表装作若无其事,却暗中害人,是最损阴德的事,灾祸将会连累到子孙。
只要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平安顺利的过日子,虽然三餐不继,也觉得幸福快乐;该纳的税早目缴完,即使口袋毫无剩余,依然心安理得欢喜自在。
读书志在学习圣贤,做官能把思放在国家百姓身上;谨守本分,安于命运不妄求,一切顺乎时局、天理而行。
能够做到这样,差不多就可以接近圣贤的境界了。
【简评】《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顺治二年(1645)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
朱昼夜恸哭,痛不欲生。
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幼,从商遗腹未生。
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
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
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康熙曾多次徵召,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
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遗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因易与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相混淆。
因而世人改称《朱柏庐治家格言》或《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治家格言》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勤劳俭约。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勤俭都是必须具备的品质。
在历史上,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说;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也载有“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之语。
朱用纯继承了先人的这一思想并有所发挥,文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其深刻隽永、通俗易记而脍炙人口,成为家喻户晓的警句。
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羞”等,也给人教益良多。
二是正直朴实。
诸如“居身务期质朴”,“勿贪意外之财”,“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句,均属此类。
诚实质朴,崇德尚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本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是和睦安顺。
古语云:“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正确地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对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作者指出:“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
”并进一步提出处理家庭关系的一些原则,如“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妇求淑女,勿计厚奁”,“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等等,反映了一种重亲情、轻钱财和严己宽人、与人为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