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20题详细解析)
高考物理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讲解
高考物理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讲解物理是研究世间万物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考物理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1.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1.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1.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高中物理题目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物理题目解题技巧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总结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题目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解题能力。
一、选择题在高中物理选择题中,有一些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 电路题例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2Ω、4Ω、6Ω,求电流I的大小。
解题思路: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总电阻R。
首先计算总电阻R,然后代入电压U的数值即可求得电流I的大小。
2. 动力学题例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a。
解题思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物体所受力F除以物体的质量m。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加速度a的大小。
二、计算题在高中物理计算题中,有一些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 功和能量例题:一个物体质量为0.5kg,从高度为10m的位置自由下落,求物体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大小。
解题思路:根据物体的重力势能公式Ep=mgh,动能公式Ek=1/2mv^2,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大小。
2. 电能和电功例题: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C=10μF,电压为U=12V,求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能。
解题思路:根据电容器的电能公式E=1/2CU^2,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能。
三、解答题在高中物理解答题中,有一些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 光学题例题: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离镜片的距离为20cm,求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解题思路: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像的位置。
放大率的计算公式为V=h'/h,其中h'为像的高度,h为物的高度。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求得放大率。
2. 热学题例题: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温度从20℃升高到50℃,求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高考物理的常考题型和解题方法详解
高考物理的常考题型和解题方法(一)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大学物理解题方法_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大学物理解题方法_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总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都反映高考物理比较难,主要是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第一类:基础知识识记类最典型的就是选做题部分的选择题,考纲要求以识记为主,所以考查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此类题目在高考选择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应对:对于“边缘”章节,要求不高,即使是选择题,需要理解的内容也不多,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可过于用力,公式、定理并不重要,推理性的问题也不需考虑:可以自己整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易于记忆的内容,在高考临近时可以再抽出一定时间背诵,一般不会失分分。
第二类:知识点相对独立的部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卷必有的电磁感应和天体运动知识这两类选择题,知识点相对独立,这一类问题有其对应的解题方法,如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和电压比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容易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题目.该类题目解题方法不难掌握,但是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小型的计算性质的题目,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要有相对应的计算能力,各个公式之间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
应对:对于此类问题,不必以常规的计算题的解法进行解决,只要解出最终结果即可,所以做题方法、步骤、逻辑推理都不需要,怎样简单怎样做,许多在做计算题时不易表达的方法都可以用,比如说极值法、特殊值法、图象法都可以应用,做题也没有必要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哪个选项容易得到结论,就先做哪个选项。
第三类:图象类图象类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题目;该类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特别是对学生的图象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力的考查非常高,常见的图象有速度-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功随位移变化的图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热学中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等。
高三生必读:高考物理各题型详解及应对策略
高三生必读:高考物理各题型详解及应对策略导读:2021高考刚刚完毕,又迎来了2021年高考温习的末尾。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当中,物理是高考中同窗们遇到困惑比拟多的学科之一。
怎样打好高考物理一轮温习总攻的第一枪?以下是2021高考物理各题型详解,请您看注释:一份试卷的压轴题,难度大,分值也大,是用来鉴别考生掌握知识与综合运用才干上下的分档题。
所以,拿下压轴题,就能胜券在握。
压轴题清楚特点综合的知识多普通是三个以上知识点融汇于一题。
譬如:电磁感应综合的压轴题,可以浸透磁场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功用原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力学平衡等多个知识点。
物理技艺要求高解题时布列的物理方程多,需求等量代换,有时用到待定系数法;研讨的物理量是时间、位移或其他相关物理量的函数时,那么经过解析式停止剖析讨论;当研讨的物理量出现极值、临界值,能够触及三角函数,也有用到判别式、不等式性质等。
难易设计有梯度虽说压轴题有难度,但并不是一竿子难究竟,让你望题生畏,而是先易后难。
通常状况下的第(1)、(2)问,估量绝大少数考生还是有才干和决计完成的,所以,相对不能全部坚持。
压轴题解答思绪压轴题综合这么多知识点,又能明晰地出现物理情境。
其中,物理效果的发作、变化、开展的全进程,正是我们研讨效果的思绪要因循的。
剖析物理进程依据题设条件,设问所求,把效果的全进程分解为几个与答题有直接关系的子进程,使复杂效果化为复杂。
有时压轴题的设问前后照应,即前问对后问有作用,这样子进程中某个结论成为衔接两个设问的纽带;也有的压轴题设问彼此独立,即前问不影响后问,那就细致地把该子进程剖析解答完整。
剖析进程,看清设问间关系才干使解答胸中有数。
剖析缘由与结果针对每一道压轴题,无论从全体还是局部思索,物理进程都包括有缘由与结果。
所以,剖析缘由与结果成为解压轴题的必经之路。
譬如:惹起电磁感应现象的缘由,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还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作变化,或许两者同作用。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是高考物理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答题技巧:
1. 理清题意: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仔细读题,理解题意,确定要求解的是什么,有什么已知条件和数据。
避免因为理解错误导致错误答案。
2. 熟悉公式和定律:掌握物理学中常用的公式和定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答题过程中,可以用已知公式代入已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记住公式和定律的关键是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参考实际情况。
3. 注意单位和量纲:解答物理计算题时,要注意单位和量纲的转换。
如果输入输出的单位和量纲不一致,应进行适当的换算。
4. 找准主要影响因素:对于解答有多个未知量的复杂计算题,要先找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简化计算过程。
5. 近似计算和估算: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和题目,可以使用近似计算和估算的方法来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
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精确计算。
6. 绘制示意图和标记坐标系:对于一些涉及图形和坐标的问题,可以绘制示意图和标记坐标系,使问题更加直观化,便于理解和求解。
7. 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在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些题目相对较简单,只需要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而有些题目则相对复杂,需要较长的计算过程。
根据题目的分值,可以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而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总而言之,对于高考物理计算题,理清题意、掌握基本公式和定律、注意单位和量纲、找准主要影响因素等是解题的重要技巧。
同时,通过练习和积累经验,可以提高解题
的准确性和速度。
高中物理常考题型总结和解题方法讲解
高中物理考试常见的类型无非包括以下16种,本文介绍了这16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还介绍了高考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供各类试题的答题模版,飞速提升你的解题能力,力求做到让你一看就会,一想就通,一做就对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题型4 抛体运动问题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题型5 圆周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思维模板: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题型6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GMm/R2=mg ②.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题型7 机车的启动问题题型概述: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思维模板:1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启动过程如图所示,由于功率P=Fv恒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牵引力F必将减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将减小,机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vm=P额定/F=P额定/f.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实际包括两个过程.如图所示,“过程1”是匀加速过程,由于a恒定,所以F恒定,由公式P=Fv知,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 达到额定功率P额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过程2”就保持额定功率运动.过程1以“功率P达到最大,加速度开始变化”为结束标志.过程2以“速度最大”为结束标志.过程1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s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P为变功率.题型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思维模板:能量问题的解题工具一般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1动能定理使用方法简单,只要选定物体和过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动能定理适用于所有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所有过程,分析时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减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据减少的能量等于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力学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题目都可以用两种甚至三种方法求解,可根据题目情况灵活选取.题型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思维模板:用第一种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推论: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求加速度时还要用到逐差法.用光电门测速度时测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求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认为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即:v=d/Δt.题型10电容器问题题型概述: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思维模板:1电容的概念:电容是用比值C=Q/U定义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也是确定的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满足C=εS/4πkd3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抓住三个公式C=Q/U、C=εS/4πkd及E=U/d并分析清楚两种情况:一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充电后断开电源,二是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始终与电源相连.题型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思维模板: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路着手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①质子、α粒子、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一般不计重力;②液滴、尘埃、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一般考虑重力;③特殊情况要视具体情况,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判断.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画好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题型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思维模板:在处理此类运动问题时,着重把握“一找圆心,二找半径R=mv/Bq,三找周期T=2πm/Bq或时间”的分析方法.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f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作出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另外,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线上如图所示.看大图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并注意利用一个重要的几何特点,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于圆心角α,并等于弦AB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图所示,即φ=α=2θ.3运动时间的确定:t=φT/2π或t=s/v,其中φ为偏向角,T为周期,s为轨迹的弧长,v为线速度.题型1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在匀强电场中,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平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与电场线垂直,则做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在叠加场中所受合力为0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当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时做变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时做匀速圆周运动.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往往具有周期性,同时受力也有其特殊性,常常其中两个力平衡,如电场力与重力平衡,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思维模板: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应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注意电场力、重力与洛伦兹力间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及它们的特点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然后运用规律求解,主要有两条思路.1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解.2〖JP3〗功能关系:根据场力及其他外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的能量变化或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解决问题.该部分内容在试题调研高分宝典系列之高考决战压轴大题第72页到114页有更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参阅题型14以电路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该题型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学实验等方面.主要涉及电路动态问题、电源功率问题、用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源的U-I图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等.有关实验的内容在试题调研第4辑中已详细讲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思维模板:1电路的动态分析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电路中某一电阻变化而引起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即有R分→R总→I总→U端→I分、U分2电路故障分析是指对短路和断路故障的分析,短路的特点是有电流通过,但电压为零,而断路的特点是电压不为零,但电流为零,常根据短路及断路特点用仪器进行检测,也可将整个电路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进行推理.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反映的是导体的电压U与电流I的变化规律,若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若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电流与电压成非线性关系,此时曲线某点的切线斜率与该点对应的电阻值一般不相等.电源的外特性曲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画出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的关系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题型15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概述:此题型主要涉及四种综合问题1动力学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2电路问题: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就相当于电源,这样,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就涉及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图像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图像;二是由给定的有关物理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确定相关物理量.4能量问题: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感应电流在电路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或通过电阻发热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阻的内能等.思维模板:解决这四种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1动力学问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而求出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分析研究导体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2电路问题:明确电磁感应中的等效电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最后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求解路端电压、电功率等.3图像问题:综合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规律来分析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其大小和方向及在坐标系中的范围,同时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4能量问题:应抓住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分析清楚有哪些力做功,明确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然后借助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求解.题型16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问题题型概述:该题型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每年必有命题,可以说高考每年所考的电学实验都会涉及电阻的测量.针对此部分的高考命题可以是测量某一定值电阻,也可以是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还可以是测量电源的内阻等.思维模板:测量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常用方法有欧姆表法、伏安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
高三物理公式法高考物理解题方法大全(解析版)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公式法(解析版)高中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解题方法是公式法(不仅高中物理,初中物理亦然;不仅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亦然)。
高中物理公式林林总总、浩浩繁繁,大体分为定义式、决定式和关系式三种,或者定义、定理、定律三种,有些公式也可以叫方程。
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要知道公式的来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定义式速度t xv =,单位:m/s加速度tva ∆∆=,单位:2/s m电场强度定义式qFE =,单位:N/C 电势定义式qE P=ϕ,单位:V 电势差定义式B A AB U ϕϕ-=,单位:V 电流定义式tQI =:单位:A 电源电动势定义式qW E 非=,单位:V 电阻定义式I UR =,单位:Ω 电容定义式U QC =,单位:F电感定义式tI EL ∆∆=(E 为自感电动势),单位:H 弹簧劲度系数定义式xFk =,单位:N/m 电阻率定义式L RS=ρ,单位:m Ω 折射率定义式vcr i n ==sin sin二、 决定式重力势能:mgh E p = 弹性势能:221kx E P =动能:221mv E k =点电荷电场强度决定式2rkQ E = 电阻决定式S L R ρ= 电容决定式kdSC πε4=电感决定式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D--线圈直径,N--线圈匝数,d--线径,H--线圈高度,W--线圈宽度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
弹簧决定式弹簧的弹性系数k 与弹簧的直径,弹簧的线径,弹簧的材料,弹簧的有效圈数有关。
具体关系是:与弹簧圈的直径成反比,与弹簧的线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弹簧的材料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与弹簧的有效圈数成反比。
k =F/λ=Gd 4/8D 23=Gd/8C3n 上式中:k :弹簧的刚度(即所说的弹性系数,中学物理叫劲度系数或倔强系数k); F :弹簧所受的载荷;x :弹簧在受载荷F 时所产生的变形量;G :弹簧材料的切变模量(钢为8×104MPa ,青铜为4×104MPa); d :弹簧丝直径; D2:弹簧直径; n :弹簧有效圈数;C :弹簧的旋绕比(又称为弹簧指数)。
高考物理重难点及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重难点第一篇力学一、力学整体隔离法对于连接体和叠加体一般用整体隔离法,整体法的条件是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整体时忽略物体之间的力,只考虑外部的力。
二、力学动态分析动态分析矢量三角形的条件: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个力大小变方向不变,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
动态分析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找到力的三角形和边的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
例1.如图7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图7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例2.如图所示,在光滑定滑轮C正下方与C相距h的A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B,用绝缘细线拴着,细线跨过定滑轮,另一端用适当大小的力F拉住,使B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与A 点的距离为R,B和C之间的细线与AB垂直。
若B所受的重力为G,缓慢拉动细线(始终保持B平衡)直到B 接近定滑轮,静电力常量为k,环境可视为真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逐渐增大B.F先增大后减小C.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不变D.B受到的库仑力逐渐增大第二篇 运动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x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比较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1)x -t 图象与v -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例1.在一条宽马路上某一处有A 、B 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则在0~t4这段时间内的情景是( ).图3A .A 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B .在t2时刻A 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 .在t2时刻A 车追上B 车D .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二、平抛运动 1.飞行时间 由t =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6所示,即x B =x A2.图6推导:⎭⎬⎫tan θ=y A x A -x Btan θ=v yv 0=2yAxA→x B=x A2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有tan θ=2tan α. 推导:⎭⎬⎫tan θ=v y v 0=gt v 0tan α=y x =gt 2v→tan θ=2tan α3.斜面上的平抛问题 (1)顺着斜面平抛(如图14)图14方法:分解位移. x =v 0t , y =12gt 2, tan θ=y x,可求得t =2v 0tan θg.(2)对着斜面平抛(如图15)图15方法:分解速度. v x =v 0, v y =gt ,tan θ=v 0v y =v 0gt,可求得t =v 0g tan θ.4.半圆内的平抛问题如图18所示,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h =12gt 2,R ±R 2-h 2=v 0t . 联立两方程可求t .图18例2.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 ,如图1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图1A .同时抛出,且v1<v2B .甲迟抛出,且v1>v2C .甲早抛出,且v1>v2D .甲早抛出,且v1<v2例3. (多选)如图17所示,斜面倾角为θ,位于斜面底端A 正上方的小球以初速度v0正对斜面顶点B 水平抛出,小球到达斜面经过的时间为t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7A.若小球以最小位移到达斜面,则t =2v0gtan θB.若小球垂直击中斜面,则t =v0gtan θC.若小球能击中斜面中点,则t =2v0gtan θD.无论小球到达斜面何处,运动时间均为t =2v0tan θg例4.如图19所示,薄半球壳ACB 的水平直径为AB ,C 为最低点,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 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9A.只要v0足够大,小球可以击中B 点B.v0取值不同时,小球落在球壳上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C.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三、圆周运动1.两类模型比较最高点无支撑最高点有支撑重力、弹力,弹力方向向下或重力、弹力,弹力方向向下、等于零或v2v22.(1)定模型:首先判断是轻绳模型还是轻杆模型,两种模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不同.(2)确定临界点:抓住绳模型中最高点v≥gR及杆模型中v≥0这两个临界条件.(3)研究状态:通常情况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只涉及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运动情况.(4)受力分析:对物体在最高点或最低点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F合=F向.(5)过程分析:应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将初、末两个状态联系起来列方程.例5.[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0.4 m,最低点处有一小球(半径比r小很多),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则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运动,v0应当满足(g=10 m/s2)()A.v0≥0B.v0≥4 m/sC.v0≥2 5 m/s D.v0≤2 2 m/s第三篇 天体考点一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易错点:上述规律仅适用于环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天体(或卫星),如环绕地球的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
高考物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高考物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高考物理作为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难度高、内容广泛,需要学生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高考物理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方面展开论述,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选择题高考物理选择题难度较大,考察范围广,且答案选项相似,因此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读题选择题需要精确的解析和理解,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干,把握重点,特别是对于某些表述不太清晰或难以理解的题目,需要反复阅读。
2. 答案排除法模糊或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通过排除法辨别正确答案。
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或限制,结合物理常识,依次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3. 验证答案在选择题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答案是否精确,无明显错误或不合适的选项。
即使已经确定了答案,在交卷前仍应重新核对答案,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错失千里之行。
二、解答题高考物理解答题通常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考生在解答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答题要求在阅读题目之前,要梳理一下题目中所问的问题和答题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思路和解题方法。
2. 利用公式选择公式是解答题中重要的一步,需要根据题目中所提示的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并按照公式的规定步骤进行计算。
3. 确保正确性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数值的变化和单位的转换,避免因计算上的错误而导致答案不准确或过大、过小。
三、实验题高考物理实验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实验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要求。
特别是需要注意实验条件或限制,进行实验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2. 安全第一在实验操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认真执行实验安全规定,特别是化学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
3. 妥善记录在实验中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尽量避免出现记录错误或漏记等情况。
同时需要保留好实验数据记录表等材料。
四、应用题高考物理应用题主要考察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考生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 阅读理解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认真分析题目的具体情况和背景。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物理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占据着高考科目中的一席之地。
而在物理中,有一些题型被认为是高考必考的,如果掌握好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就可以为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将对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物理中最为基础的题型,同时也是必考的题型。
因此,考生要特别重视这类题型。
选项的设置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水平和答题技巧的。
解题技巧:1. 针对公式题的选择题,可以先用量纲分析法筛选选项是否正确,再根据实际数据判定正确性。
2. 在物理实验、图象、曲线等类型的选择题中,需要认真观察图表、曲线、实验数据,根据自身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较难部分,也是考察物理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解题时通常需要一定的计算和推导,因此解题技巧的熟练程度至关重要。
解题技巧:1. 在计算中,多使用量纲分析法和单位换算法。
2. 对于给出的物理公式,需要明确其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理论计算方法,并注意保留合理位数。
3.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仔细审题,根据条件进行算式设定和数据代入。
三、简答题简答题通常考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虽然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它涉及到广泛的物理知识和思考方式,所以不容忽视。
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了解考点和答题要点,需要清楚明确地回答问题。
2. 在回答时,要尽量用思维方式去描述问题、解决问题。
在遇到概念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使回答更加清晰明了。
四、综合题综合题涉及到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理论,同时也需要考生对于物理认识的整体性和严谨性。
这类题型难度较大,考试中的分值也相对较高。
解题技巧:1. 综合题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逐级发展计算、推导运算等技能,要有系统性的和依次递进的解题思路。
2. 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和算式的合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时的准确性。
总体来看,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解题技巧和建议,精通这些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应对高考物理试卷,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20题
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20题高考物理中,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物理量纲是衡量物理量的属性特征,它是物理量的量纲或单位的组合。
了解物理量纲以及掌握特殊值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题目。
一、物理量纲物理量纲是物理量的属性特征,衡量物理量时所用的单位的组合。
常见的物理量纲有长度(L)、质量(M)、时间(T)、电流(I)、温度(Θ)等。
物理量纲的确定可以通过量纲公式来进行。
例如,物理量X的量纲表示为[X],则表示为[X]=L^a*M^b*T^c*I^d*Θ^e其中,a、b、c、d、e为X在上述五个基本物理量纲中的单位的个数。
有时候,一些物理量纲表示为1,例如面积的量纲为L^2,表示为[面积]=L^2,即面积的单位没有单位个数。
物理量纲的确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公式中的运算规则确定量纲的维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量纲分析来进行估算。
二、特殊值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特殊值,如0、1和无穷大等。
这些特殊值在解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其特性和使用方法。
1.零值零值在物理中常用于表示物理量不存在或无效,如体积为0表示没有物体,电流为0表示没有电流通过等。
在解题中,需要根据物理问题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使用零值。
2.单位值单位值指的是物理量等于1时的情况。
单位值在物理中经常用于简化运算、表达式简写和计算单位等。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单位值。
3.无穷大值无穷大是一种特殊的数值,表示一些物理量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趋近于无限大或无限小。
在物理中,常用无穷大表示其中一种极限情况。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无穷大的性质进行简化或求解特殊解。
例如,在极限情况下,如果分子的增长速度快于分母,那么极限值将趋于正无穷大;如果分子的增长速度慢于分母,那么极限值将趋于0或负无穷大。
总之,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参考答案)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附详细例题与完整想看答案)一、比较排除法二、特殊值代入法三、极限思维法四、逆向思维法五、对称思维法六、等效转换法七、图象分析法八、类比分析法边长为 d 的等边三角形金属框的 AB 边与磁场边界平行,金属选择题在高考中属于保分题目,只有“选择题多拿分,高考才能得高分”,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选择题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练准度:高考中遗憾的不是难题做不出来,而是简单题和中档题做错;平时会做的题目没做对,平时训练一定要重视选择题的正答率.二是练速度: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解答选择题时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妙招,针对题目特性“不择手段”,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一、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 1] 如图 1 所示,宽度均为 d 且足够长的两相邻条形区域内,分别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总电阻为 R ,4 33框从图示位置沿垂直于 AB 边向右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逆时E Φ -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通过金属框的电荷量 q =It = t =t 针方向电流为正,从金属框 C 端刚进入磁场开始计时,下列关于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图 1【解析】 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荷量,其中第一象限面积取正,第四象限面积取负.金属框R R=0,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也应该为零,B 、C 选项显然不符合.金属框在最后离开磁场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越来越大,故产生的感应电流也越来越大,排除 D.【答案】 A【点评】 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尝试应用]如图2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图2B[0~1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A、C项;2~4s内,磁感应强度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0~1s内的一半,排除D项,所以B项正确.]2D. F +F二、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 选项进行判断.[例 2] 如图 3 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F 和 F (F 和 F 的方向 1 212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图 3A. F 12B .2F2C. F -F 1 2 1 22【解析】 取 F =F ≠0,则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 1 2代入后只有 C 满足.【答案】 CB【点评】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尝试应用]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 a 以大小为 v 的速度向右运动,物块 b 以大小为 u 的速度向左运动,a 、b 发生弹性正碰.已知 a的质量远小于 b 的质量,则碰后物块 a 的速度大小是()A .vC .v +2uB .v +uD .2u -vC [给物块 a 的速度 v 赋值 0,即 v =0,物块 a 与物块 b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物块一定分离,否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项v +u =u ,故排除 B ;碰后两物块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A 项 v=0,排除 A ;给物块 b 的速度 u 赋值 0,即 u =0,物块 a 与物块 b 发生弹性正碰,物块 a 肯定反弹,但其速度大小肯定是正值,D 项 2u -v =-v ,故排除 D.]三、极限思维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例3](多选)如图4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有理想边界,用力将矩形线圈从有边界的磁场中匀速拉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B.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1C.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2D.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多【解析】假设线圈的速度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安培力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A正确;假设线圈边长L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E=BLv,线圈中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趋近于零,拉力做功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B正确;假设线圈边长1L非常小,趋近于零,根据功的定义式知W=FL,拉力做功趋近22于零,由此可知,线圈边长L越大,拉力做功越多,选项C正2确;假设线圈电阻非常大,趋近于无限大,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趋近于零,线圈所受安培力趋近于零,匀速拉线圈的拉力趋近于零,由此可知,线圈电阻越大,拉力做功越少,选项D 错误.【答案】ABC【点评】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尝试应用]如图5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和m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12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T,已知下列四个关1于T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1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图5B .T =D .T =m +mm +m A .T = m +2m m + m +mm + m +mC .T =m + m +mm + m +mm g21 1 12m +2m m g1 1 1 12m +4m m g2 1 1 12m +4m m g1 2 1 1 2C [设滑轮的质量为零,即看成轻滑轮,若物体 B 的质量较大,m -m由整体法可得加速度 a = 2 1g ,隔离物体 A ,据牛顿第二定律1 22m m可得 T = 1 2g .应用“极限推理法”,将 m =0 代入四个选项1 12分别对照,可得选项 C 是正确的.]四、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常常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例4]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图6A.5m/s B.10m/s C.15m/s D.20m/s【解析】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把汽车的运动看作逆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m、15m,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m-15m=340m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s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s,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B【点评】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往往逆向等同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法的O A.3 3gR 2= 3 y ,因为 tan θ= ,则竖直位移 y = 4 3v y = gR ,所以 tan 30°= ,v =2物理情境还有斜上抛运动,利用最高点的速度特征,将其逆向等同为平抛运动.[尝试应用]如图 7 所示,半圆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斜向左上方抛出,到达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 R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 A 点正上方的水平速度为()图72B.3gR 2C.3gR 2D.3gR 3A [小球虽说是做斜抛运动,由于到达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小球的速度刚好水平,所以逆向看是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这样就可以用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因小球运动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则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tan 30°角为 30°,设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则 tan θ=y 3R6 x =3 ,而 v 2y =2gyR 23gR2 v 02 3 = 3 3gR,故选3项 A 正确.]五、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5]如图8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8A.P、Q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CD上电场线沿DC方向向上,所以P点电势一定低于Q点电势,A、C错误;若在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P、Q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P点与在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正确;在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微粒,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错误.【答案】B【点评】非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一般可用微元法求解(很烦琐),在高中阶段,非点电荷的电场往往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常常用对称法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求解.[尝试应用](多选)如图9所示,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A、B、C、D四点,A、D两点与B、C两点均关于O点对称.A、B、C、D四点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EB、EC、ED,电势分别为φA、φB、φC、φ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9A.EA=ED,φA>φBB.一定有EA>EB、φB>φAC.一定有φA=φD、φB=φCD.可能有ED>EC,一定有φB>φDCD[由对称性可知,A、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O点,电场强度为零;在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为零.可见从O点沿中垂线向两端,电场强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一定存在电场强度最大的点P,从O到P,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P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于题中没有给出A、B(或C、D)到O点的距离,不能判断A、B(或C、D)两点哪点电场强度大,可能有EA>EB,ED>EC.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B>φA,根据对称性,一定有φ=φD、φB=φC,选项C、D正确,A、B错误.]A因数均为 μ ,重力加速度为 g ,若鸡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 就能运动可转换为经典的滑块—滑板模型,所以对鸡蛋有 = a t 2,μ mg =ma ,对纸板有 d + = a t 2、F -3μ mg -μ mg =ma ,六、等效转换法等效转换法是指在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求解那些有新颖情境的物理问题时,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采用等效转换法将陌生的情境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情境,进而快速求解的方法.等效转换法在高中物理中是很常用的解题方法,常常有物理模型等效转换、参照系等效转换、研究对象等效转换、物理过程等效转换、受力情况等效转换等.[例 6] 如图 10 所示,一只杯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纸板盖在杯口上并在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快速抽出,鸡蛋(水平移动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到)落入杯中,这就是惯性演示实验.已知鸡蛋(可视为质点)中心离纸板左端的距离为 d ,鸡蛋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所有接触面的动摩擦d10保证实验成功,则所需拉力的最小值为()A .3μ mgC .12μ mg图 10B .6μ mgD .15μ mg【解析】 本题物理情境较新,但仔细分析发现鸡蛋和纸板的d 110 2 1d 11 102 2 min 2联立解得 F =15μ mg ,D 对. min【答案】 DA. tB. tC. tD. t属杆的加速度为 a ,经时间 t ,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 x =1Δ BΔ tR 2r【点评】 对于物理过程与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相似的题目,可尝试使用转换分析法,如本题中将鸡蛋和纸板转换为滑块—滑板模型即可快速求解.[尝试应用] 如图 11 所示,间距为 L 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r ,导轨的端点 P 、Q 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相连,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 t 均匀变化(B =kt ),一电阻也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在 t =0 时刻,金属杆紧靠在 P 、Q 端,在外力作用下,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t 时刻金属杆所受安培力为()图 11k 2L 2 k 2L 2 3k 2L 2 2k 2L 2 2rr2rr0 0C [初看本题不陌生,但细看与我们平时所做试题有区别,既有棒切割又有磁场变化,为此可实现模型转换,转换为磁场不变的单棒切割磁感线与面积不变的磁场变化的叠加,为此令金2at 2,此时杆的速度 v =at ,所以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E =BLv +S =ktLv +kLx ,而回路的总电阻 R =2xr ,所以金属杆所受E 3k 2L 2安培力为 F =BIL =BL = t ,C 正确.]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有 h =v t - gt 2,可知小七、图象分析法物理图象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象解题时一定要从图象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象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 7] 每隔 0.2 s 从同一高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初速度大小为 6 m/s的小球,设小球在空中不相碰.g 取 10 m/s 2,则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 3 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A .6C .8B .7D .9【解析】 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10 2球位移—时间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 t =1.2 s ,每隔 0.2 s 抛出一个小球,故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线的交点表示两小球位移相等,可数得在抛出点以上能和第 3 个小球所在高度相同的小球个数为 7,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B[以向B板运动为正方向,分别作出从0、、时刻释放的粒子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看出,若0<t<或<t<T或T<t<,粒子在一个周期内正向位移大,即最终打到B板;若<t<,粒子在一个周期内负向位移大,最00000【点评】v t图象隐含信息较多,我们经常借助v t图象解决有关运动学或动力学问题,而忽视对x t图象的利用,实际上x t图象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有其独特的作用,解题时要会灵活运用各种图象.[尝试应用]如图12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图12T T3T3T9T A.0<t< B.<t< C.<t<T D.T<t<042448T T42T04 3T9T48T3T24终打到A板,故B正确.]八、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例8](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 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图14B.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C[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高考物理方法之量纲及特殊值法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专题量纲及特殊值法1.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m 的滑块B放在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mM +msin 2θ g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0︒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答案:D解析: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与实际不符,说明该解可能是错误的。
2.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
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
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B ) A .12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 B .2222122()E k x x R x R πσ=-++C .122222122()E k x Rx Rπσ=+++ D .2222122()E k x x Rx Rπσ=+++当x=0时,E=0,C 项错,当x 无穷远时,E=0 ,AD 错 选B3.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量纲及特殊值判断法解题
考点十一 量纲及特殊值判断法1、(08北京卷)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mM +msin 2θ g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2.(2009北京)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
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
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 A.2E k x πσ=B.2E k x πσ=C.2E k x πσ=D.2E k x πσ=3.(2011福建0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高中物理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题技巧
从2016高考评卷看高中物理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策略每年高考成绩出来,总有一些考生的得分与自己的估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有的甚至相差甚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答题不规范,必然会造成该得的分得不到,不该失的分失掉了,致使所答试卷不能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
因此,要想提高得分率,取得好成绩,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训练外,还必须强调答题的规范,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形成规范的答题行为。
在这我就结合我参加2016高考评卷的体会,从考生答题的现状及成因,规范答题的细则要求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
下面我们先来看2016高考理综25题的标准答案和高考评卷给分标准:(2016年全国卷课标一25题)(18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面内。
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 点,AF=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1=4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取34sin 373755︒=︒=,cos )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
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
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标准答案:(1)根据题意知,B 、C 之间的距离l 为R R l 27-= ①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221cos sin B mv mgl mgl =-θμθ ② 式中,37=θ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gR v B 2= ③(2)设BE=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 由B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210cos sin B P mv E mgx mgx -=--θμθ ④ E 、F 之间的距离1l 为x R R l +-=241 ⑤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0cos sin 11=--θμθmgl mgl E P 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R x = ⑦mgR E P 512= ⑧ (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x 1和竖直距离y 1分别为θsin 65271R R x -= ⑨ θcos 65651R R R y ++= 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20题
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1、(08北京卷)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mM +msin 2θg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0︒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答案:D解析: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与实际不符,说明该解可能是错误的。
2.(2009北京)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
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
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B ) A .122222122()R R E k x x R x R πσ=-++ B .222212112()E k x x R x R πσ=-++C .122222122()R R E k x Rx Rπσ=+++ D .222212112()E k x x Rx Rπσ=+++当x=0时,E=0,C 项错,当x 无穷远时,E=0 ,AD 错 选B3.(2010福建)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高考物理(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20 计算题的解题
专题20 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考向解读】 计算题命题立意分类⎩⎪⎨⎪⎧单个物体小球、物块、木板、星球、卫星等―→各类运动问题多个物体物块、木板、小球、弹簧传送带等―→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带电粒子、带电小球等⎩⎪⎨⎪⎧ 带电粒子在弧立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各种形状的线框―→电磁感应问题【命题热点突破一】各类运动问题(1)各类运动问题主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这四种运动. (2)破解运动学问题关键是抓住运动的条件,即受力分析而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物体的运动. (3)该类问题主要包括,单个物体的多个运动过程问题,多个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板块问题,传送带问题,天体的运动等问题.例1、[2016·四川卷] 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 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 ,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 =10 m/s 2.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图1【答案】(1)5 m/s 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98 m(2)设货车的质量为M ,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 =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 0=38 m 的过程中,用时为t ,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 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 ,F 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 倍,k =0.44,货车长度l 0=12 m ,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 ,则Mg sin θ+F -f =Ma 2 F =k (m +M )g s 1=vt -12a 1t 2 s 2=vt -12a 2t 2 s =s 1-s 2 l =l 0+s 0+s 2联立并代入数据得l =98 m.【变式探究】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 0=20 m/s 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 =1.8 m .在车正前方竖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 =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 =90 m 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的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10 m/s 2)【解析】 (1)对装甲车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 2t -v 20=2as ,代入v t =0、v 0=20 m/s 、s =90 m ,解得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209m/s 2(2)第一发子弹相对地面的初速度为v ′0=v +v 0=820 m/s ,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其运动为平抛运动,设从射出到击中靶的运动时间为t 1,则x 1=L =v ′0t 1,y 1=12gt 21=1.25 m ,h 1=h -y 1,代入数据解得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h 1=0.55 m .同理,对第二发子弹的运动有x 2=L -s =vt 2,y 2=12gt 22=0.8 m ,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Δy =y 1-y 2=0.45 m(3)这个题目在理解上有困难,即“靶上只有一个弹孔”,如果两发子弹打在同一个孔,这个距离是个定值,y 1=12gt 21=12g (L820)2,y 2=12gt 22=12g (L -90800)2,即y 1=y 2,L =3 690 m ,这个距离对应的下落时间t =L 820=4.5 s>2yg=0.6 s ,不符合题意.【答案】 (1)209 m/s 2(2)0.45 m(3)492 m<L ≤570 m【变式探究】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 0.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1,求比值F 1F 0的表达式,并就h =1.0%R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2,求比值F 2F 0的表达式.(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 、太阳的半径为R s 和地球的半径R 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一年将变为多长? 【解析】 (1)设小物体质量为m a .在北极地面GMmR 2=F 0 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GMm R +h2=F 1F 1F 0=R 2R +h2=0.98b .在赤道地面,小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万有引力,有GMm R 2-F 2=m 4π2T 2R 得F 2F 0=1-4π2R 3T 2GM【答案】 (1)a.F 1F 0=R 2R +h2=0.98 b.F 2F 0=1-4π2R3T 2GM(2)不变【命题热点突破二】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1)该类问题主要包括,单个物体参与的多个曲线运动、连接体问题、含弹簧的问题等. (2)破解这类问题关键明确哪些力做功衡量哪些能量的变化,有几种能量每种能量的增加和减少. 例2、【2016·全国卷Ⅱ】 轻质弹簧原长为2l ,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为l 的光滑半圆轨道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 ,然后放开,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 的质量为m ,求P 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 上的位置与B 点间的距离; (2)若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图1【答案】 (1)6gl 2 2l (2)53m ≤M <52m【解析】(1)依题意,当弹簧竖直放置,长度被压缩至l 时,质量为5m 的物体的动能为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长度为l 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5mgl ①设P 的质量为M ,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B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 p =12Mv 2B +μMg ·4l ②联立①②式,取M =m 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 B =6gl ③v D 满足④式要求,故P 能运动到D 点,并从D 点以速度v D 水平射出.设P 落回到轨道AB 所需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 2l =12gt 2⑦P 落回到AB 上的位置与B 点之间的距离为 s =v D t ⑧联立⑥⑦⑧式得s =2 2l ⑨(2)为使P 能滑上圆轨道,它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不能小于零. 由①②式可知5mgl >μMg ·4l要使P 仍能沿圆轨道滑回,P 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 2B ≤Mgl ⑪ 联立①②⑩⑪式得 53m ≤M <52m ⑫【变式探究】(2015·江苏)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OA 、OC 、AB 和CB 与两小球以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 ,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 ,O 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套在转轴上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 与小环之间,原长为L ,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32L ,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环缓慢上升.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AB 杆中弹力为零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ω0;(3)弹簧长度从32L 缓慢缩短为12L 的过程中,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W .(2)设OA ,AB 杆中的弹力分别为F 2,T 2,OA 杆与转轴的夹角为θ2 小环受到弹簧的弹力:F 弹2=k (x -L ) 小环受力平衡:F 弹2=mg ,得x =54L对小球:F 2cos θ2=mgF 2sin θ2=m ω20l sin θ2且cos θ2=x2l解得ω0=8g 5L(3)弹簧长度为L /2时,设OA 、AB 杆中的弹力分别为F 3、T 3,OA 杆与弹簧的夹角为θ3 小环受到弹簧的弹力:F 弹3=k L2小环受力平衡:2T 3cos θ3=mg +F 弹3且cos θ3=L4l对小球:F 3cos θ3=T 3cos θ3+mgF 3sin θ3+T 3sin θ3=m ω23l sin θ3解得ω3=16gL整个过程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为零,则弹力做的功为零,由动能定理: W -mg (3L 2-L 2)-2mg (3L 4-L 4)=2×12m (ω3l sin θ3)2解得W =mgL +16mgl2L【答案】 (1)4mg /L (2)ω0=8g5L(3)mgL +16mgl 2L【变式探究】如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 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 在B 点水平相切.点A 距水面的高度为H ,圆弧轨道BC 的半径为R ,圆心O 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 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 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1)若游客从A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 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上的D 点,OD =2R ,求游客滑到B 点时的速度v B 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 f ;(2)若游客从AB 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 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 点后滑离轨道,求P 点离水面的高度h .(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F 向=m v 2r)【解析】 (1)游客从B 点做平抛运动,有2R =v B t ①R =12gt 2②由①②式,得v B =2gR ③ 从A 到B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H -R )+W f =12mv 2B -0④由③④式,得W f =-(mgH -2mgR )⑤【答案】 (1)2gR -(mgH -2mgR ) (2)23R【命题热点突破三】带电粒子在孤立场中运动的问题(1)该类试题包括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可以采用运动的合成分解法,也可以采用功能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一般需要画出轨迹结合几何关系求解.例3、【2016·四川卷】如图1所示,图面内有竖直线DD ′,过DD ′且垂直于图面的平面将空间分成Ⅰ、Ⅱ两区域.区域Ⅰ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于图面的匀强磁场B (图中未画出);区域Ⅱ有固定在水平面上高h =2l 、倾角α=π4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顶端与直线DD ′距离s =4l ,区域Ⅱ可加竖直方向的大小不同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C 点在DD ′上,距地面高H =3l .零时刻,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P 在K 点具有大小v 0=gl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θ=π3的速度,在区域Ⅰ内做半径r =3lπ的匀速圆周运动,经C 点水平进入区域Ⅱ.某时刻,不带电的绝缘小球A 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在某处与刚运动到斜面的小球P 相遇.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P 所带电荷量对空间电磁场的影响.l 已知,g 为重力加速度.(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若小球A 、P 在斜面底端相遇,求释放小球A 的时刻t A ; (3)若小球A 、P 在时刻t =βlg(β为常数)相遇于斜面某处,求此情况下区域Ⅱ的匀强电场的场强E ,并讨论场强E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及相应的方向.图1【答案】(1)m π3lqgl (2)(3-22)l g(3)(11-β2)mg q (β-1)2 极大值为7mg 8q ,方向竖直向上;极小值为0 【解析】(1)由题知,小球P 在区域Ⅰ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有m v 20r=qv 0B 代入数据解得B =m π3lqgl .(3)设所求电场方向向下,在t ′A 时刻释放小球A ,小球P 在区域Ⅱ运动加速度为a P ,有s =v 0(t -t C )+12a A (t -t ′A )cos α mg +qE =ma PH -h +12a A (t -t ′A )2sin α=12a P (t -t C )2联立相关方程解得E =(11-β2)mgq (β-1)2对小球P 的所有运动情形讨论可得3≤β≤5由此可得场强极小值为E min =0;场强极大值为E max =7mg8q,方向竖直向上.【变式探究】(2015·山东)如图所示,直径分别为D 和2D 的同心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 为圆心,GH 为大圆的水平直径.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Ⅰ区)和小圆内部(Ⅱ区)均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间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极板间有一匀强电场,上极板开有一小孔.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由小孔下方d /2处静止释放,加速后粒子以竖直向上的速度v 射出电场,由点H 紧靠大圆内侧射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求Ⅰ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若Ⅰ区,Ⅱ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2mv /qD,4mv /qD ,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H 点,求这段时间粒子运动的路程.【解析】 (1)粒子在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Eq ·d 2=12mv 2,解得E =mv 2qd(2)若粒子的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则当内切时,半径为r 1=D -D22=D4由qvB =m v 2r 1,解得B =4mvqD由当外切时,半径为r 2=2D -D22=3D4由qvB =m v 2r 2,解得B =4mv3qD粒子重复上述交替运动回到H 点,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Ⅰ区和Ⅱ区做圆周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可得t 1=360°α×θ1×2360°T 1 t 2=360°α×θ2360°T 2设粒子运动的路程为s ,由运动公式可知:s =v (t 1+t 2) 联立上述各式,可得s =5.5πD【答案】 (1)mv 2qd (2)4mv qD 或4mv3qD(3)5.5πD【变式探究】如图所示,离子发生器发射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离子,从静止经PQ 两板间的加速电压加速后,以初速度v 0再从a 点沿ab 方向进入一匀强电场区域,abcd 所围成的正方形区域是该匀强电场的边界,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L ,匀强电场的方向与ad 边平行且由a 指向d .(1)求加速电压U 0;(2)若离子恰从c 点飞离电场,求ac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c ;(3)若离子从abcd 边界上某点飞出时的动能为mv 20,求此时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 . 【解析】 (1)对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qU 0=12mv 20 解得U 0=mv 202q(2)设此时场强大小为E ,则ab 方向,有L =v 0t ad 方向,有L =qE2m t 2U ac =EL解得U ac =2mv 2q(3)根据E k =12mv 2可知,离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v =2v 0,方向与ab 所在直线的夹角为45°,即v x =v y ,根据x =v x t ,y =v y2t ,可得x =2y ,则离子应该从bc 边上的某点飞出.ab 方向,有L =v 0t ad 方向,有y =v 02t解得y =L2,根据动能定理,有Eqy =mv 20-12mv 20,解得E =mv 2qL【答案】 (1)mv 202q (2)2mv 20q (3)mv 20qL【思路点拨】 (1)对直线加速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2)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3)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速度公式和分位移公式列式,再结合动能定理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本题关键是明确粒子的运动是类平抛运动,然后根据类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列式求解,不难.【命题热点突破四】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问题(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粒子依次进入不同的有界场区,二是粒子进入复合场区. (2)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什么运动,取决于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外力及初始状态的速度,因此应把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3)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等值反向,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4)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是变力,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由于带电粒子可能连续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复合场区,因此粒子的运动情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运动过程可能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5)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临界问题,这时应以题目中的“恰好”“最大”“最高”“至少”等词语为突破口,挖掘隐含条件,根据临界条件列出辅助方程,再与其他方程联立求解.例4、(2016·四川理综,11,19分)如图所示,图面内有竖直线DD ′,过DD ′且垂直于图面的平面将空间分成Ⅰ、Ⅱ两区域.区域Ⅰ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于图面的匀强磁场B (图中未画出);区域Ⅱ有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高h =2l 、倾角α=π4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顶端与直线DD ′距离s =4l ,区域Ⅱ可加竖直方向的大小不同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C 点在DD ′上,距地面高H =3l .零时刻,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P 在K 点具有大小v 0=gl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θ=π3的速度,在区域Ⅰ内做半径r=3lπ的匀速圆周运动,经C 点水平进入区域Ⅱ.某时刻,不带电的绝缘小球A 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在某处与刚运动到斜面的小球P 相遇.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P 所带电量对空间电磁场的影响.l 已知,g 为重力加速度.(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若小球A 、P 在斜面底端相遇,求释放小球A 的时刻t A ; (3)若小球A 、P 在时刻t =βlg(β为常数)相遇于斜面某处,求此情况下区域Ⅱ的匀强电场的场强E ,并讨论场强E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及相应的方向.小球A 释放后沿斜面运动加速度为a A ,与小球P 在时刻t 1相遇于斜面底端,有mg sin α=ma A⑤hsin α=12a A (t 1-t A )2⑥联立以上方程解得t A =(3-22)l g⑦(3)设所求电场方向向下,在t A ′时刻释放小球A ,小球P 在区域Ⅱ运动加速度为a P ,有s =v 0(t -t C )+12a A (t -t A ′)2cos α⑧mg +qE =ma P⑨ H -h +12a A (t -t A ′)2sin α=12a P (t -t C )2⑩联立相关方程解得E =(11-β2)mgq (β-1)2⑪对小球P 的所有运动情形讨论可得3≤β≤5⑫由此可得场强极小值E min =0,场强极大值E max =7mg8q,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1)m π3lq gl (2)(3-22)l g (3)(11-β2)mg q (β-1)2;E max =7mg 8q,方向竖直向上;E min =0 【变式探究】(2015·福建) 如图,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MN 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MN 下滑,到达C 点时离开MN 做曲线运动.A 、C 两点间距离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滑块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v c ;(2)求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3)若D 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当小滑块运动到D 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 点.已知小滑块在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D ,从D 点运动到P 点的时间为t ,求小滑块运动到P 点时速度的大小v P .【解析】 (1)由题意知,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滑块在下滑的过程中受水平向左的洛伦兹力,当洛伦兹力等于电场力qE 时滑块离开MN 开始做曲线运动,即Bqv C =qE 解得v C =E /B【答案】 (1)E /B (2)W f =mgh -12m E2B 2(3)v P =mg2+qE2m2t 2+v 2D【变式探究】(2015·天津)现代科学仪器常利用电场、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在真空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多层紧密相邻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的宽度均为d .电场强度为E ,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磁场的边界互相平行且与电场方向垂直,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在第1层电场左侧边界某处由静止释放,粒子始终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不计粒子重力及运动时的电磁辐射.(1)求粒子在第2层磁场中运动时速度v 2的大小与轨迹半径r 2;(2)粒子从第n 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n ,试求sin θn ;(3)若粒子恰好不能从第n 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试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进入第n 层磁场,但比荷较该粒子大的粒子能否穿出该层磁场右侧边界,请简要推理说明之.(2)设粒子在第n 层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v n ,轨迹半径为r n (下标表示粒子所在层数),nqEd =12mv 2n qv n B =m v 2n r n由此可看出r 1sin θ1,r 2sin θ2,…,r n sin θn 为一等差数列,公差为d ,可得r n sin θn =r 1sin θ1+(n -1)d当n =1时,由下图可看出r 1sin θ1=d联立可解得sin θn =Bnqd 2mE(3)若粒子恰好不能从第n 层磁场右侧边界穿出,则 θn =π2,sin θn =1由sin θ=Bnqd2mE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粒子的比荷越大,粒子穿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n越大,所以比荷较该粒子大的粒子不能穿出该层磁场右侧边界.【命题热点突破五】电磁感应问题(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电磁感应问题往往与力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①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②求电路中的电流.③分析导体的受力情况.④根据平衡条件或者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2)抓住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问题:①抓住能量转化.电磁感应现象中出现的电能,一定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具体问题中会涉及多种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内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②利用功能关系.明确有哪些力做功,就可知道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摩擦力在相对位移上做功,必然有内能出现;重力做功,必然有重力势能参与转化;安培力做负功就会有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安培力做正功必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然后利用能量守恒列出方程求解.例5、【2016·浙江卷】小明设计的电磁健身器的简化装置如图110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50 m,倾角θ=53°,导轨上端串接一个R=0.05 Ω的电阻.在导轨间长d=0.56 m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 T.质量m=4.0 kg的金属棒CD水平置于导轨上,用绝缘绳索通过定滑轮与拉杆GH相连.CD棒的初始位置与磁场区域的下边界相距s=0.24 m.一位健身者用恒力F=80 N拉动GH杆,CD棒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过程中CD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当CD棒到达磁场上边界时健身者松手,触发恢复装置使CD棒回到初始位置(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53°=0.8,不计其他电阻、摩擦力以及拉杆和绳索的质量).求:(1)CD棒进入磁场时速度v的大小;(2)CD棒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F A的大小;(3)在拉升CD棒的过程中,健身者所做的功W和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图110【答案】(1)2.4 m/s (2)48 N (3)64 J 26.88 J【变式探究】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解析】根据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答案】 (1)方向为C →D 大小为3B ωr 22R(2)9B 2ω2r 44R +3μmg ωr 2【特别提醒】(1)掌握导体棒扇形切割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中等效电路的处理方法;(3)掌握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分析.【方法技巧】1.思维焦点思维的起点一般是问题,问题将成为第一个思维焦点,“思维焦点”要随着思考的深入而逐渐转移,“思维焦点”的转移与确定要依附于试题所给的条件,“思维焦点”可以确定在一个较为难于理解的条件上,也可以确定在某个运动过程的细致研究上,还可以是一个几何关系上……2.定性分析贯通全题定性分析只关注物理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而不关心它们之间具体的细节关系,在寻找物理量间的定性关系时也要有依据,要环环相扣,不能盲目,最终定性分析能将试题的问题与条件之间建立一种软联系,该分析过程在解题中必不可少.定性分析需要对关键条件逐步的转化和明确,在许多试题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难于理解的条件,需要我们将该条件逐步的转化,最终成为更具体的方程式之间的关联.定性分析可源于一种几何关联,例如:“平抛运动受到斜面的限制、受到圆弧的限制、与其他的运动相遇、与其他运动相衔接,都需要我们来利用定性分析建立几何关联”;定性分析也可源于数学的函数关联,利用数学上的函数关联定性分析,需要明确谁是自变量,谁是函数.高考明确要求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此种分析不仅普遍且变得非常重要.3.关注细节、展开细节定性分析过后要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过程、规律、方程的细节.关注细节也要有顺序.第一要解决审题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因为通过审题需要构建客观的物理场景,例如:“光滑、粗糙、连接、固定、缓慢、迅速、不计电阻、不计重力、恰好……”.第二要关注运动过程中的细节,有时需要将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个状态拍一个特写并将细节进行放大分析;有时又需要将运动的某一个转折进行反复的咀嚼,从而转化为明确的物理条件,进而转化为方程;有时又需要将一个运动过程动态的展现,从而找到临界;还有时需要提取出某个问题单独进行研究.第三要关注列方程的细节,逆向推理,正向列方程,对于某个确定的方程还要明确各物理量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量纲及特殊值解题方法1、(08北京卷)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力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
把质量为m 的滑块B放在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 M +mM +msin 2θ g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
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0︒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答案:D解析: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与实际不符,说明该解可能是错误的。
2.(2009北京)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
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
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的距离为x ,P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
下面给出E 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E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B ) A.2E k x πσ= B.2E k x πσ=C.2E k πσ= D.2E k x πσ=+当x=0时,E=0,C 项错,当x 无穷远时,E=0 ,AD 错 选B 3.(2010福建)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 (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
两圆环的圆心O 1和O 2相距为2a ,联线的中点为O ,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 (r<a )。
是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 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 D )A .()()21222221kqR kqR E R a r R a r =-⎡⎤⎡⎤+++-⎣⎦⎣⎦B .()()212332222221kqR kqR E R a r R a r =-⎡⎤⎡⎤+++-⎣⎦⎣⎦C .()()()()222221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D .()()()()2332222221kq a r kq a r E R a r R a r +-=-⎡⎤⎡⎤+++-⎣⎦⎣⎦与公式2rQkE =对照,AC 量纲不相同,假设把A 点移到O 2点,当r=a 时,R 2圆环在A 点产生的场强为零(后项为R 2产生场强),B 项错 选D4.(2010宣)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小滑块B 放在斜面体A 的顶端,高度为h 。
开始时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然后B 由A 顶端沿斜面滑至地面。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且忽略一切摩擦力,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支持力对B 做的功为W 。
下面给出的W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可以通过分析,对下列表达式做出合理的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W 的合理表式为 (B ) A. W=0 B. g m M m M h Mm W )sin )((cos 222θθ++-= C. g m M m M mh M W )sin )((cos 222θθ++=D .g m M m M mh M W )sin )((cos 22θθ++-= 解析:从能量守恒知,支持力对B 一定做负功,AC 错,与W=mgh,比较量纲,D 错,B 对。
5.(2010年海淀)20.如图8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沿斜面下滑。
关于物块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大小的解答,有如下四个表达式。
要判断这四个表达式是否合理,你可以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根据你的判断,下述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D )A .θθ2sin sin m M Mmg -B .θθ2sin sin m M Mmg +C .θθ2sin cos m M Mmg -D .θθ2sin cos m M Mmg +当θ=0时,压力为mg,AB 错,当m 》远大于M 时,压力趋于零,非为负,C 错。
图86.(2010年东城)20.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
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
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R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B ) A . R=ab a b πρ2)(+ B .R=ab a b πρ2)(-C .R=)(2a b ab -πρD .R=)(2a b ab+πρ与电阻定律R=ρsl比较量纲,CD 错,当b=a 时,R=0,B 对。
7.(2010年延庆)20.图示为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
取环面中心O 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 轴。
设轴上任意点P 到O 点的距离为x ,以无限远处为零势,P 点电势的大小为Φ。
下面给出Φ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电势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Φ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 A.222xR k R +=ηπφ B.222xR Rk +=πφC.222x R k R -=ηπφ D.x x R k R 222+=ηπφ解:从公式Φ=Ed=k2r Q d= k 2r lηd 知,含η式中无长度单位,D 错。
公式中应与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有关,B 错,x 可以大于R ,C 错,只剩下A 。
8.(2010年海)20.两个相距很近的等量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称为电偶极子。
设相距为l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构成电偶极子。
如图10所示,取二者连线方向为y 轴方向,中点O 为原点,建立如图10所示的xOy 坐标系,P 点距坐标原点O 的距离为r (r >>l ),P 、O 两点间连线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P 点的电势为φ,真空中静电力常量为k 。
下面给出φ的四个表达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
你可能不会求解P 点的电势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φ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C )A .rkql θϕsin = B .2cos l kqr θϕ=C .2cos r kql θϕ=D .2sin r kql θϕ=当θ=90o 时,φ为零,AD 错,当r 无穷远时,φ为零,B 项为无穷大,错,C 项对。
9.(2010年崇)20.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绳的上端固定于O 点。
现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松手后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在小球摆动过程中绳突然被拉断,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若想求出cos α值,R+q -q你有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根据你的判断cos α值应为 (D ) A .cos α =m g m g F 4+ B .cos α =m g m gF 2-C .cos α =m g F 32 D .cos α =m gF 3 解析:当α为0时F=3mg ,cos α为1,C 错,当α=90时,F=0, cos α=0 ,AB 错。
直接求解: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F -mg cos α=m lv 2mgl cos α=221mv 得D10.(2010年朝)20.图甲中,MN 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
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的距离为d 的一个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
P 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 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
几位同学经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
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A )A .289kq d B .2kq d C .234kq d D .2109kqd 用点电荷场强公式直接求解。
E=2228(3)9kq kq kqd d d -= 11、2011年福建:解析:可设滑轮质量m=0,且设m 1=m 2,在此情况下,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滑轮也不转动,容易知道T 1=m 1g=m 2g将条件“m=0,m 1=m 2”代入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验算,可知只有C 是正确的。
12.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 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 、倾角为θ。
一质量为m (m <M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机械能损失。
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顶端。
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D ) A .h B .h M m m+C .h MmD .h Mm M+ 动量法/极限法 因M 动,不可能还是h ,A 错, 当M>>m 时,为h ,D 对。
13.如图所示,有一匀强磁场分布在一个半径为尺的圆形区域内,并以变化率tB∆∆均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