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2020级高三第六次语文语文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空间站,被称为航天员的“太空之家”,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为早日建好新的空间站,进而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无数中国航天人夙兴夜寐,殚精竭虑。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就是这一征途上的重要节点,它搭起了空间站通向太空的“天梯”,将中国人在宇宙建站的梦想勾勒得更加清晰。
如果把空间站比作一个房子,要想建得好,离不开牢固的材料。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使命,就是把主要建材运上太空。
搭好房子,还要添置物件,2017年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就像快递小哥,负责运输各类补给。
房子布置妥当后,需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通过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进去“居住”。
这三类火箭构成了我国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实现“房子+物品十人”的愿景。
所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全面验证了火箭总体和各系统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协调性。
这也说明:建设空间站,我们有能力正式动工了。
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航天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从“一室一厅”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由3个舱体组成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未来空间站,“户型”升级记录着中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科技探索与追梦历程。
从“装修”看,无论是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在轨停留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还是单翼翼展约30米、用以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的柔性太阳翼,都秉持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理念,展现了中国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
未来,除了核心舱“天和”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外,实验舱“问天”和“梦天”都将用于科学实验。
浩渺深空,行路漫长,接力“长征”,任重道远。
当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
现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让中国人在太空安家变为可能。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太空深处居住生活研究、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个“家”。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天使的礼物刘继荣(1)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
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2)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
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3)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4)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
”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
”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5)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6)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
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
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7)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
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8)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
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
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9)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
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10)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
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呼唤家国情怀。
《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进入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
“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
(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材料二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20%,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
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53.66%,90 后占33.41%。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联考语文试卷含详解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解释为“过度丰富且真假难辨的信息,让人们难以找到可信的信息来源和指导方法”。
从这个释义来看,“信息疫情”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指个体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产生“功能失调”的反应。
二是虚假信息,“信息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导致公众不听从科学的建议,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辟谣当中。
“信息疫情”并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独有,古往今来的大型传染病疫情往往会引发“信息疫情”。
但此次“信息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可谓史无前例。
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关于疫情的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急速传播,不但使有效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还助长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公众不但是疫情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
因此,了解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状态,明晰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有助于制定更优的“信息疫情”治理策略。
认知失调理论,能够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不适合”的关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新冠肺炎疫情使公众的认知产生了一对失调的元素——“生存的需求”和“新冠肺炎对生命的威胁”。
这两个元素所占权重极高,因为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所以,当这对元素存在“不适合”的关系时,公众的认知就发生了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如下后果:首先,公众认知失调容易加剧信息过载。
公众要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寻找新的认知元素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社交媒体海量性、智能化等特性,公众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信息过载。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学年高三线上中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学年高三线上中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线上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普及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且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要想深入了解汉字问题,必须回顾历史。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
远在周代,在宫廷教育中“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就是说,王室子弟可由老师教授汉字分析的六种条例。
汉字因为是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被称为“小学”。
汉代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把分析汉字形、音、义作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使文字学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几乎同等的地位。
对汉字的崇敬,逐渐变成一种统治文化的观念,这种上层文化的观念对底层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
民间“敬惜字纸”之风,便反映了这种崇尚汉字的观念对民众心理的浸透。
对汉字的崇敬背后,固然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在内,但其中暗含着两个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复古。
汉字只能被少数人学习和掌握,下层民众多数没有学习的机会。
迟至民国初年,国内的文盲到80%以上,这与汉字的复古与垄断是很相关的。
以前正统的文本都是文言,但文言早已不是适用的口语,不经过严格训练是写不好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首先起来对此发难,展开了三次关于汉字问题的大辩论:第一次,是19-20世纪之交,发生的“切音字运动”,代表人物卢戆章和王照。
他们特别强调复古思潮在主观上加深了汉字学习的难度,主张以切音辅助汉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汉字的繁难。
可以看出他们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初衷。
第二次,是20世纪初,在振兴民族文化前提下的“汉字存废之争”。
吴稚晖鼓吹中国应废除汉文汉语,改用“万国新语”。
同年国学家章炳麟发表《驳中国改用万国新语》进行针锋相对的论争。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论琵琶①琵琶,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除了可以用作独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之外,还可作为一种主要的伴奏乐器,广泛应用于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音乐的伴奏。
无论是国粹京剧、苏州评弹、还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豫剧、曲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都离不开琵琶的伴奏。
②在秦、汉之前的“琵琶”,又称之为“批把”。
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有“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的记载,由此可知,琵琶是以演奏手法来命名的乐器。
其形制:秦代为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演奏,又称“直项琵琶”;东晋时期,又有“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传入我国,这种琵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横抱演奏;唐代以后,琵琶在乐器制作上,将上述几种琵琶巧妙地结合起来。
由于乐器的改革,演奏艺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琵琶”亦成为这种乐器的专有名称。
古代琵琶的视觉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的诸多壁画中,有着极为生动的描绘,尤其以著名的反弹琵琶彩绘驰名中外。
③琵琶演奏曲目按传统习惯常被分为“武曲”、“文曲”、“大曲”三大类。
琵琶武曲,气势恢弘,场景壮观,多描绘战争场面的悲壮激烈;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将军令》等。
琵琶文曲,高雅清新,委婉细腻,多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表达深刻的内心感情,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夕阳箫鼓》等。
而琵琶大曲指的是综合运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兼具二者演奏风格特点,不受传统文曲、武曲格调束缚,风格新颖、活泼欢畅的乐曲。
其特点是既具有文曲的抒情性、写意性特点,又具有武曲的叙事性、写实性特色;同时在演奏技法的运用方面也比较自由、丰富多样。
代表作品有:《阳春古曲》等。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ɡ),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意蕴丰富,雅俗共赏。
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一些古镇,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相得益彰,显然比某些文人创作的某些不接地气的对联更能打动人心。
比如一个作坊的对联“打金打银打世界染山染水染江山”,看了就不由得喜欢,喜欢里面透着的那种粗犷和豪气。
②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
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
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
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
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
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
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
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
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
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③其他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
如以下几联:【甲】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乙】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丙】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丁】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
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君子文化未溃。
何谓君子?据考,“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流行于西周。
《说文解字》中“君,尊也。
从尹,发号”,“君”本指奴隶社会中的国君,“子”是对男性的尊称。
“君子”最初是对统治者的泛称,常常与被统治的百姓、民众相对立。
后泛指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敦厚、儒雅、端庄、从容,具有道德隐喻性。
君子的能指和所指皆增值,除却国君、诸侯、公卿大夫以及德才兼备的男子,还包括妻子对丈夫的爱称和品行高洁的女子等,品德成了君子的核心。
藉此,君子的来源渠道更广泛,君子群体便日益壮大。
从庙堂到民间,从贵族到平民,从精英到大众……君子的身份变迁昭示了君子文化的包容性。
周公制礼作乐,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仪式规定,保持政治生活稳定有序的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仪容、言行、道德、知识、修养的陶冶浸染,塑造出一个支撑起整个社会骨架的君子集团。
君子集团居高位,锦衣玉食,制订规约,拥有话语权,甚或是话语霸权。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
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
他们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
做一个君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和信仰。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
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
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
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
欲实现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得富有文人雅趣,懂得享受人生。
2020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考评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考评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在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呈现。
瓦当,起源于春秋晚期。
最初,瓦当上的主要纹饰多是兽面纹半瓦当,后来才普遍向卷云纹发展。
到东周列国,瓦当就成了一些大型建筑的构件,发展迅速,鼎盛一时。
到了汉代,在继承秦代瓦当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瓦当的图案装饰上一时涌现出大量的文字瓦当,成为汉代瓦当的一大特色。
汉代瓦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瓦当纹饰的取材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
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世界。
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瓦当的造型具有艺术的浪漫色彩。
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地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
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高三线上中期考试 语文 考试试题卷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 级线上中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汉字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普及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且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要想深入了解汉字问题,必须回顾历史。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
远在周代,在宫廷教育中“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就是说,王室子弟可由老师教授汉字分析的六种条例。
汉字因为是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被称为“小学”。
汉代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把分析汉字形、音、义作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使文字学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几乎同等的地位。
对汉字的崇敬,逐渐变成一种统治文化的观念,这种上层文化的观念对底层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
民间“敬惜字纸”之风,便反映了这种崇尚汉字的观念对民众心理的浸透。
对汉字的崇敬背后,固然有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继承在内,但其中暗含着两个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复古。
汉字只能被少数人学习和掌握,下层民众多数没有学习的机会。
迟至民国初年,国内的文盲到80%以上,这与汉字的复古与垄断是很相关的。
以前正统的文本都是文言,但文言早已不是适用的口语,不经过严格训练是写不好的。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首先起来对此发难,展开了三次关于汉字问题的大辩论:第一次,是 19-20 世纪之交,发生的“切音字运动”,代表人物卢戆章和王照。
他们特别强调复古思潮在主观上加深了汉字学习的难度,主张以切音辅助汉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汉字的繁难。
可以看出他们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初衷。
第二次,是 20 世纪初,在振兴民族文化前提下的“汉字存废之争”。
吴稚晖鼓吹中国应废除汉文汉语,改用“万国新语”。
同年国学家章炳麟发表《驳中国改用万国新语》进行针锋相对的论争。
2020年6月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在两国边境聚集军队,朝廷选择出使的人,群臣都因为契丹的情况不能预测,没有谁敢前往,执 政官推荐了富弼。富弼说:“君主有忧患是臣下的耻辱,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到达以后,见 到契丹君主,富弼说:“契丹如果发动战争,那么利益就归于大臣,君主要承担祸患。”契丹君主 惊讶地说:“怎么说?”富弼说:“如今宋有百万精兵,契丹能确保自己一定获胜吗?就算获胜了, 损失的军士马匹,群臣承担呢,还是君主承担呢?如果互通友好不断绝,岁币全部归于君主,群 臣有什么利益呢?”契丹君主彻底醒悟,点头了很久。升迁为翰林学生,富弼恳切地推辞,说: “增加岁币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因为刚刚征讨了西夏元昊,没有空闲与契丹争斗,所以不敢用生 命抗争,怎么敢接受呢!”被进谗言的人离间,外放做青州长官。河朔发生洪灾,辗转迁移向东 边来的流亡百姓有六七十万人,富弼都招引接纳了他们,劝说自己统辖下的民众拿出粮食,加上 官府仓库的粮食,获得公私房屋十余万处,使那些流亡百姓分散居住。大概五天,就派人拿着粮 食慰问流亡百姓。有人劝说他这不是用来处于被怀疑的状态消除诽谤的正确做法,祸事将要危及 生命,富弼不理会,说:“我怎么能用自己一条命换上万人的性命呢!”第二年,麦子大丰收,灾 民接受粮食回去了,总共救活了五十多万人。仁宗听说这件事,授予富弼礼部侍郎的官职。富弼 说:“这是地方长官的职责。”推辞不接受。在此之前,救灾的人都聚集灾民到城中,湿气蒸腾, 导致疫病流行,有的灾民等待喂食数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饥饿倒毙,说是救济灾民,实际上是杀害 灾民。自从富弼确定了简便周到详尽的赈济方法后,天下流传,把它作为榜样。至和二年,被任 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弼担任宰相,遵守典制,按过去的办法处理问题,用众人的议论辅助, 对于议论中对自己的毁誉不曾留心。元丰六年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太尉,谥号文忠。 14. C(颈联用金樽中美酒凸起和敲起激烈的羯鼓这两个比喻,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描写了大雨倾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
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
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
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
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
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
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
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2020-2021学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演员于是之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
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
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
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
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
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
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
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
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
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
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
“他没让你看到那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
”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
《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
“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
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
”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
高三南开中学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校模拟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
绘制于这些古建筑之上的彩画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识。
中国古建筑彩画分为官式彩画与地方彩画,它们各具特色,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修缮保护仍沿用传统的人工修复方式,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少,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已。
近年来,专家们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数字存档,这既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又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
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的。
运用数字技术完整记录、整理、修复、存储古建筑彩画遗存信息,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搭建新的学习平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多样性刻不容缓案例B.自成一家普遍性事不宜迟案例C.自成一家多样性刻不容缓个例D.独树一帜普遍性事不宜迟个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B.建筑彩画的技艺传承都是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灭亡C.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逐渐缺少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D.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儿家梅寒城东老王,自小爱玩,玩得花样儿迭出,且是越老越会玩,人便送他一个“老顽童”的美称。
老顽童出身美术世家,舅舅、母亲都挺了不得。
舅舅曾是民国初年某画院的头头,母亲的花鸟虫鱼画曾名动京城。
老顽童自小跟着他们,耳濡目染,加之天性聪颖,十几岁年纪,就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爱好太多,人就容易浮飘。
老顽童先是跟着舅舅学画研究画。
临摹,创作,画论,皆有涉猎,眼看他在画画领城里已渐成气象,他的兴趣就拐了弯儿了,迷上了古典音乐。
新书店,旧书摊儿,旧物交易市场,舍命地逛,看到与古音乐沾边儿的书与物,不惜代价带回家来。
窝在屋里苦读苦研,几年过去;等众人因他的介绍发现古典音乐的魅力时,他站起来,转身走了。
他发现蛐蛐儿更好玩。
斗蛐蛐儿自古有之,比如玩虫误国的贾似道之流,老顽童对此嗤之以鼻;也有坊间那些以娱为赌的庸人将蛐蛐儿当成一种赚钱工具,其实也是贾之流毒,老顽童对他们简直恨之入骨。
老顽童玩蛐蛐儿,听其鸣,观其战,要的是一份怡情。
他手里的蛐蛐儿,不赠送,不交易,遇到双雄交战的机会,他一准会带着自已的蛐蛐儿躲起来。
怕的是双雄相斗,必有一伤。
他的蛐蛐儿,都能在他手里安详终老。
一片绿叶儿包了,一捧黄土埋下。
老顽童手里的蛐蛐儿,是有福的。
除了玩蛐蛐儿,老顽童还玩儿过很多东西,养鸽子,他能讲出一部鸽子经来,赶庙会看到人家玩抖空竹,他回来又兴致勃勃地研究半天。
人好玩,又好客,家中承袭了祖上留下的十几间大房子,家里常常是文人雅客云集,有在他的画案前挥毫泼墨的,有在他的乐器室里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的,也有坐在客厅里谈笑风声反客为主的,那会儿,老顽童常常在厨房里,光着膀子,腰间系条花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得满头汗。
朋友们来,谈诗论文是一回事,来打牙祭过馋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老顽童是圈儿里有名的美食家。
老顽童一路玩着乐着就进了中年的门槛儿,他还是玩儿。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微塑料入侵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这一概念是2004年由英国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来的。
微塑料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很多形态,由于体积小,肉眼常难以辨别。
微塑料多见于各种海洋生物,主要存在于鱼类的组织器官中。
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认为,海洋中微塑料与大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相同。
2018年1月,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中,发现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说明微塑料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依据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制造出来时体积就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这些微小的塑胶颗粒,被众多洗护产品用来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
而次生的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塑料耐用、成本低、可塑性高,已经广泛使用在工业及日常用品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同时,普通的塑料无法生物降解,只会碎裂成更小的塑料碎片,这些都是微塑料的来源。
有关资料显示,海洋中大约有80%的塑料碎片来自陆地的污染,还有20%来自船舶的活动。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亿件,至少25万吨的塑料浮在海洋中。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按照常理,应该是经口进入人体的,我们食用的海产品、饮用的瓶装水等,可能是人体内微塑料颗粒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甚至饮用水、海盐、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如此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大量微塑料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应该说,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关心的问题,许多机构和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7年的调查认为,人体摄入的微塑料90%以上不会被人体吸收,微塑料可能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