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二拍看中国明后期社会现状
从_三言_二拍_中的商人形象看明代中后期经商意识的新变
第26卷第4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6 No.4 2008年7月JOURNAL OF G U I ZHOU UN I V ERSI TY(Social Sciences)Jul.2008从“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看明代中后期经商意识的新变王菊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 454650)摘 要:“三言”“二拍”两部古代白话小说集都对商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作了大量描写,塑造了一大批新型的商人形象,揭示明中叶以后商人的经商意识及思想观念的崭新变化。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形象;经商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8)04-0071-04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和凌濛初创作的“二拍”当推中国白话小说之翘楚,“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从众多方面展示了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风情,成为反映明代中后社会生活的一面多梭镜。
伴随着晚明社会经济的繁荣、新思潮的兴起、商人意识的形成,在充分吸取前代商贾小说的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三言”“二拍”中的商贾小说也迎来了繁荣的局面。
“三言”“二拍”这五部作品所囊括有的近二百个短篇,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作品,试图越过中世纪思维范畴的固有轨道,通过对商人致富过程的描述,全面展示了商人的生活,塑造了一大批新型的商人形象,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商人态度的渐变过程,表达了我国特有的儒商情结。
一、崭新的商人形象明代以前的文学作品几乎很少写到商人的相貌形神,既便偶有提及也谈不上美。
长期以来,受中国思想史上形成的“无商不奸”的群体偏见的影响,几乎所有商人身上都盖上了“卑鄙龌龊、满身铜臭”的印章。
而“三言”“二拍”中商人,则相貌俊美,穿着品味高雅入时,像吕大郎、文若虚、程宰、程元玉等,则全然是一副重情义、讲信义具有儒雅风度的商人形象。
“三言”中的商人“眉清目秀,齿白唇红”,“生得一表人物,虽胜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两人之下”,是女性心目中的理想情人。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导语"三言二拍",即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成书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都处在转折点的明代中后期,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之作。
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宋元话本旧篇与明代拟话本新作并列其中,作品描写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变为市井小民、妇女商贩,反映了宋元至明中后期市民阶级的生活常态和心理动向,描摹出一幅丰富的市井生活画卷。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涉及当时社会女性的故事很多,这些女性角色丰富多彩、性格各异、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各有差别,她们或温婉大方,或敢爱敢恨,或世俗贪婪,有令人或敬佩或同情的正面形象,也有令人或愤慨或叹息的反面形象。
但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点,就是生动而鲜活,展现出当代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女性生活图景。
这些女性人物,无论是大家闺秀的日常生活,市井小妇的社会交往,还是农村妇女的家长里短,无论是传奇侠女的精彩人生,普通平民的婚姻感情,还是青楼女子的无奈叹息,都是古代女性世俗生活的体现。
"三言二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话题和故事,丰富多彩、曲折动人,不仅行文构思巧妙,细节刻画也细致入微。
透过"三言二拍",可以对明代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真切的了解,也能够重现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及她们思想观念的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女性的社会生活1. 女性闺阁生活"闺阁生活"是古代女性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时女子,特别是宋明以后的女子,因受封建礼教的严格规范,所以越是世家大族、高门大户的女子,她们所要遵循的礼法和闺训就越严格。
在"三言二拍"中,上至皇室女眷,下至奴仆村妇,都或多或少要遵循条框的规矩,这就使得闺中生活变得相对丰富。
从_三言二拍_看晚明社会的变迁
138 理论研究
新视角
的宣扬, 以及许多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 , 都反映了社会风气 的污浊与堕落。 风气盛行其中, 社会上弥漫着一股 重商风气 。! 赠芝麻识 破假形∀ 就有云: 经商亦是善业 , 不是贱流。 一反对商业 的鄙夷态度, 徽州风俗甚至 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 次着 。商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 以商人为主角的小说 在 三言二拍 中比比皆是。并且, 商人不再是 无商不奸 的 形象, 作品中热烈颂扬了商人们在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所 表现出来的忠厚、 正直、 恪守信义等优良品德。! 吕大郎还金 完骨肉∀、 !刘小官雌雄兄弟∀、 !施润泽滩阙遇友∀ 等都刻画了 一个个道德高尚的商人形象。 不过, 商业思想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金钱 显示了它的巨大诱惑力 , 许多商人为了一本万利、 发财致富 而不惜冒险经商。!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这个故事, 就在客观 上反映了在货币关系日益扩大的情况下 , 商人为了金钱不惜 在海外冒险经商以牟取暴利。希求发财致富、 对金钱顶礼膜 拜, 已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思想风潮。 再次, 在商业思想的带动下 , 人们的平等自由等思想渐 渐兴起 , 妇女对待婚姻和爱情的观念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这一点将在下文继续论述。
三、 妇女权益思想的觉醒
由于各种封建伦理纲常的压制 , 妇女在中国历史上的很 长一段时期里都处于非常低的地位。她们的合理权利受到 限制, 她们的人身自由受到禁锢, 恋爱和婚姻的自主权 , 往往 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因此经常造成妇女的爱情悲剧。但 是, 到了晚明社会, 随着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意识逐渐兴 起, 妇女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 妇女对爱情和婚姻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 对封建家 长制开始了勇敢的反抗。处于市民阶层的女子敢于冲破封 建礼教所规定的门第、 等级的观念 , 冲破 父母之命、 媒妁之 言 的封建陈规 , 大胆而热烈的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与幸 福。!宿香庭张浩遇莺莺∀ 中, 莺莺的勇气就令我们叹服 , 私定盟约在那个时代已不容于礼法 , 但她竟还敢诉之公庭 , 这在过去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而 !张溜儿熟布迷魂 局∀ !中, 已婚之妇也可抛弃不好的丈夫而重新恋爱、 结婚 , 这对封建的婚姻观实在是一种大胆的反叛。在 三言二拍 中, 最精彩的莫过于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们对自己婚 姻幸福的追求。杜十娘就是其中的代表。她的勇敢、 执着、 机警, 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 她 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 , 她 代表底层的姐妹们喊出了要求人权、 要求尊严、 要求幸福的 心声。妇女们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 , 实际上也象征着一场严 峻残酷的阶级斗争。 其次, 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允许女子为自己的婚姻和 爱情呐喊争取, 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视女子的观点体现。而 且, 不少作品都表现了女性的勇敢与智慧, 肯定她们在品德 ∀ 和能力上比男子毫不逊色。凌濛初在 !满少卿饥附饱 飏∀ 一文中 , 就有对封建婚姻中男女的不平等提出了异议 : 天下 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 , 女人再嫁 , 便道是失 了节, 玷了名, 污了身子, 是个行不得的事 , 万口訾议。及至 男人家丧了妻子, 却又凭他续弦再娶, 置妾买婢 , 做出若干的 勾当 − −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 −−方晓得男子也是负不得
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
从“三言二拍”看市民意识的觉醒摘要: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各种思潮百花齐放,市民阶层异军突起,与之相适应的通俗小说蓬勃发展。
“三言二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集中地体现了在商业经济的繁荣下市井细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透漏出明显的市民意识,描摹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堪称一副晚明的“清明上河图”。
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女性形象也颠覆了以前小说中的原型,成为后世的经典。
细究这些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而是与当时的经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市民意识在此时期的觉醒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它反映了自我意识高涨的市民社群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平等的心态,特别是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渴求以及对节日游艺活动的兴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充分显示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共享心理。
关键词:三言二拍;市民意识;商品经济;传统道德From "three erpai" see the awakening of public awareness Abstract: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 all kinds of thoughts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the public sectors of a meteoric rise, corresponding popular fiction to flourish. "three erpai" is the masterpiece of this period,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economic prosperity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place under the fine people in the lives and thoughts and emotions, reveal a clear sense of the people depicting the marketplace and customs, life phenomena, called a night out in the "painting." Merchants in the works, women subverted the image of the prototype before the novel became a classic later. Careful study of these phenomena are not isolated, accidental existence, but with the prevailing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are clos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awakening of this period shows a great vitality, it reflects the rising self-consciousness public community for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quality of the mind, especially the public thirst for the arts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festival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 it shows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middle class share the psychological.Key Words:three erpai; public awareness; commodity economy; traditional morality目录引言 (1)一、“三言二拍”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1)(一)结构巧妙以巧寓真 (1)(二)道具运用点石成金 (1)(三)人物形象颠覆传统 (2)二、市民意识的概念及其在“三言二拍”中的体现 (2)(一)市民意识的概述 (2)(二)“三言二拍”中市民意识的体现 (3)三、市民意识觉醒的原因 (4)(一)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市民意识的觉醒奠定了经济基础 (4)(二)市民意识觉醒的文化成因 (6)四、市民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矛盾 (7)(一)人性的觉醒与封建迷信之间的冲突 (7)(二)对统治者的反抗与市民阶层习惯性妥协之间的摇摆 (7)(三)追求新生活的觉悟与遵循旧秩序的麻木之间的抉择 (8)(四)市民阶层进步的道德观与小生产者落后的私有观念之间的较量 (8)参考文献 (9)引言文学作品是时代精神的缩影。
论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与社会价值_古代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论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与社会价值_古代文学论文【精品论文】论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与社会价值_古代文学论文论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与社会价值,摘要:“三言”、“两拍”继承了唐代传奇与宋代话本的叙事风格以及章回结构模式,吸取了外来游记小说的纪实风格以及心理剖析特点,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学以诗词曲赋一统天下的文学格局,开创并尝试了“文白语境”下的文学语言表述方式,将明末社会现实进行了艺术化的写真,并谈化了政治影响,体现了平民生活,具有值得称颂的文学继承与创新意义以及反映特定社会现实的历史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与社会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给予其特定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三言” “二拍” 文学意义社会价值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来,关于“三言”、“两拍”以及冯梦龙、凌濛初的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的提高,已经不再将其斥为“淫书”,对其价值和意义能够根据当时的历史现实给予较为客观的评价。
但新中国建立之前文学研究界对“三言两拍”的评价有些有失公允了。
不少学者较多的注重对作者生平及著作的考述上,如容肇祖《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等,而对其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并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五十年代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于何时,大部分的史学家都认为明末清初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由此,明末清初的逐步城市化乃是“三言两拍”出现的社会基础。
八十年代以来,开始了对“二拍”的再评价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二拍”的思想倾向,如赞美市民,肯定人欲,都与个性自由的要求相通,同时在反对程朱理学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
本文无意在“三言”、“二拍”的评价上再次作更多的剖析与论证,就其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三言”、“两拍”的文学意义1(继承了唐代传奇与宋代话本的叙事风格以及章回结构模式很明显,就小说的叙事方式而言,“三言”、“两拍”继承了我国叙事文学的结构模式,这种叙事结构主要呈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从“三言二拍”看晚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
从“三言二拍”看晚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作者:李陆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摘 ;要:明代中后期,随着封建王朝的文禁稍驰,商业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社会思潮随政治经济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主要通过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文学中呈现出的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从义利观、商业、爱情婚姻等方面阐述晚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变迁。
关键词:三言二拍;文化价值取向;社会观念作者简介:李陆根,男(1976.6-),江西新余人,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明清短篇小说研究。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2明代中后期,由于封建王朝内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皇帝沉湎于享乐,荒于政务,官吏结党营私,文禁稍弛。
在经济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城市商业日趋活跃,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使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经济的母胎里萌芽出来。
政治经济的变化,影响到了社会思潮的变化,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学派逐渐取代了程朱理学,占据了时代思潮的主导地位。
当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李贽,对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公开的挑战。
这种社会思潮对当时的市井百姓产生很大的影响。
每当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关头,人们必然会调整或改造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必然对人们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产生影响,进而呈现新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变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任何价值观念都要面临功利和道义,即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的关系。
中国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重义轻利。
义和利这对范畴,始出于孔子的观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志。
孔子提倡“见利思义”。
是一位“罕言利”的典型。
孟子则更为极端,完全排斥物质利益。
他在回答梁惠王时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价值取向上,仁义高于一切,焉有利益和功利的位置。
“三言”“二拍”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三言”“二拍”市民社会的风情画一、“三言”“二拍”中不少借历史故事,阐发善恶伦理观念,但主要篇幅和精彩部分是写世俗人情百态,商人成为时代宠儿。
(一)“三言”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职业,商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如《杨八老越国奇遇》杨八老,《赠芝麻识破原形》马少卿小说描写这种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表现了晚明时代的鲜明特点,反映新的价值取向。
(二)“三言”、“二拍”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传统观念不同:1.商人多数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而往往是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市商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小商人施复等,《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
2.表现商人凭经商智慧,灵活应变而获厚利(《徐老仆义愤成家》);商业竞争和雇工剥削,但都被“好人致富”思想冲淡:“利”被蒙上传统道德之“义”而显得温情脉脉;“二拍”作品更重写商人逐“利”而非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商业活动的本质。
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故事源于明周元《泾林续记》;直接从经商获利的角度写商人,赞美他们囤积居奇、投机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活动,更贴近经商活动的本质特点。
二、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
(一)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肯定“情”对“礼”的挑战。
(二)“三言”中这种男女爱恋之情包蕴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三、尊重女性的意识,流露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一)突破贞节观念是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一种表现,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究人生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权利。
(二)“二拍”中对女性“失节”问题表现得更宽容,如《李将军错认舅》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谅解、同情的笔触写到丈夫与失节之妇重归于好,甚至“越相敬重”;这种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三)赞颂女性为追求人格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从三言二拍看中国明后期社会现状
从三⾔⼆拍看中国明后期社会现状我们都知道,⽂学的发展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定时期的⽂学作品必将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说也不例外。
⼩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它来源于现实, 却⼜⾼于现实, 其内容往往暗含着当时社会的⼤体情况。
因此,阅读⼩说,是⼀个了解社会背景与⽂化的好途径。
明代的三⾔⼆拍从多⽅⾯多⾓度展⽰出了明后期的社会现状。
仔细游⾛于其中的每⼀个故事, 你就会从中挖掘出当时社会⼀张⼜⼀张的缩影。
⽽各⽅⾯的变迁和新特点的出现, 是当时社会最显著的特征。
也正因如此, 明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朝代之⼀。
⼀、商⼈社会地位的提⾼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得到不断壮⼤,明代后期的商⼈,⼩贩,作坊主以及⼯匠等成为社会⽣活中最活跃的分⼦,也成为⼤部分⽂学作品中的主要⼈物,很显然商⼈地位得到了很⼤地提⾼。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写到:“⼀品官,⼆品客”,商⼈已凭借⾦钱的⼒量树⽴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刻”中的《赠芝⿇识破假形》就有云: 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
⼀反对商业的鄙夷态度, 徽州风俗甚⾄以商贾为第⼀等⽣业, 科第反在次着。
在《两县令竟义婚孤⼥》中,王奉把原来许配给官家之⼦的⼥⼉与侄⼥掉包后嫁给了富商之⼦,这就从侧⾯反映出百姓对商⼈的追逐已经⾼于对官员的追逐。
⽽与商业相对⽴的门第和仕途则显得有点黯然失⾊。
⽽且,商⼈不再是奸诈狡猾为富不仁的形象, 反⽽是忠厚、正直、恪守信义等具有优良品德的⼀批⼈。
《吕⼤郎还⾦完⾻⾁》、《刘⼩官雌雄兄弟》、《施润泽滩阙遇友》等都刻画了⼀个个道德⾼尚的商⼈形象。
⼆、社会⾛向⿊暗与腐朽与商业的兴起相悖的是明后期社会逐渐⾛向⿊暗,皇帝⽆能、宦官专权,官府愈加腐朽,社会秩序紊乱。
这些现象, 在三⾔⼆拍的故事中, 也有着深刻的反映。
⾸先,“三⾔”中的《沈⼩霞相会出师表》详细地展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争。
明朝嘉靖年间,圣⼈在位,风调⾬顺,国泰民安 ,然⽽还是出了⼀个奸⾂----严嵩。
三言二拍与晚明
二、冯梦龙与凌濛初
1、生卒年与籍贯 冯梦龙(1574—1646)· 苏州 凌濛初(1580—1644)· 湖州
2、家世 冯梦龙书香门第,与哥哥梦桂、弟弟梦 熊被誉为“吴下三冯” 。 凌濛初的家世比冯梦龙显耀。
3、科举考试的失败者 冯梦龙57岁补岁贡
《麟经指月》序:“余兄犹龙幼治《春秋》· · · 居 恒研精覃思,曰:吾志在《春秋》。墙壁户牖 皆置刀笔者二十余年· · · 而至今未得一以《春秋》 举也。
7、《丹客半黍九还》 《赵县君乔送黄 柑》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与晚明社 会的经典骗局 提罐 扎火囤 赌局+美女
总结: 阅读《三言》《两拍》,不仅要注意到 他反程朱理学、高扬人性的进步的一面, 也要看它们过于肯定人的欲望的局限性。 做人可以有个性和自由,但应当有道德 底线;人应当享受物质快乐,但不能以 此作为终极目标,而应当有精神信仰与 追求。
四、《三言》《两拍》的影响
1、明清的模仿和改编热潮 引发拟话本创作热潮:40余部 产生许多选本:《今古奇观》《警世奇观》 等 类似的命名:《三刻拍案惊奇》《二刻醒 世恒言》等 改写创作:《苏门啸》《虎媒记》等
2、《三言》《两拍》在国外 中国小说最早被译为西文的作品:《中 华帝国全志》之《庄子休》《吕大郎》 《怀私怨》; 大量的翻译作品集:《今古奇观:不坚 定的庄夫人及其它故事》《中国的十日 谭》《中国爱情故事集》等 日本人的改写:《英草纸》《卖油郎》 等
五、课外阅读篇目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卖油郎独占花魁》 《施润泽滩阙遇友》 《灌园叟晚逢仙女》 《陆五汉硬留合欢鞋》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叠居奇程客得助》 《同窗友认假作真》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三言二拍论文
说不尽的“三言”和“二拍”——生动鲜活的明末社会市民风情画摘要:“三言二拍”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堪称明末最为鲜活的市井画卷,从中可以了解到明末的社会思潮,生活情境,市井民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商人被看成不正当的职业,居于末端,而在“三言”中已是另一番光景。
晚明时期,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商人正在取代读书文人成为时代的宠儿,他们开始瞧不起官宦士大夫和文人雅士,门第和仕途在钱财面前显得不足为道。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经历婚恋自主社会政治提纲:一、描写市民生活、商人经历及思想(一)以《施润泽滩阙遇友》为例认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风貌;(二)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认识明代进步的思想观念;二、对爱情婚恋的描写(一)以《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认识明代婚姻自主意识的张扬;(二)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认识明代新的妇女观;三、对社会政治的描写(一)以《硬勘案大儒争闲气》为例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二)以《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为例认识清官的市民化;四、神仙怪异题材(一)《灌园叟晚逢仙女》(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五、其他题材(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为凌蒙初。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
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
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
“三言”“二拍”“一型”
“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 三言”包括《喻世明言》 三言 警世通言》 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每部40篇 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每部 篇,共120篇。 篇 其中包括宋、 其中包括宋、元、明三个时代的作品,约有三分之一 明三个时代的作品, 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 是宋元话本;三分之二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也包括 冯梦龙自己的创作,前人的作品也大多经他修改润色。 冯梦龙自己的创作,前人的作品也大多经他修改润色。
• 《型世言》全书四十篇,基本是反映明代现实之 型世言》全书四十篇, 现实性很强,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 作,现实性很强,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 • 一是来自《明史》、《明书》、《稗史汇编》、 一是来自《明史》 明书》 稗史汇编》 升庵文集》 宋学士文集》 续藏书》 《升庵文集》、《宋学士文集》、《续藏书》、 智囊补》等明代的史料、野史、笔记、 《智囊补》等明代的史料、野史、笔记、民间传 说等。 说等。 • 二是通过“广征海内异闻”编写而成,在由陆云 二是通过“广征海内异闻”编写而成, 龙编选、峥霄馆刻制的《皇明十六家小品》 龙编选、峥霄馆刻制的《皇明十六家小品》一书 发现一则广求异闻为编撰《型世言》 中,发现一则广求异闻为编撰《型世言》二集之 用的征文启事。 用的征文启事。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对王三巧“失节”的宽容与破镜重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对王三巧“失节” 表现了对情欲的肯定和理解, 圆,表现了对情欲的肯定和理解,显示了在晚明进步思潮和资 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影响下市民阶层新的爱情婚姻观念, 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影响下市民阶层新的爱情婚姻观念,是对封 建婚姻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有力批判。 建婚姻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有力批判。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写曾做过乞丐头子的金老大,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写曾做过乞丐头子的金老大,发迹 后想改换门庭、荣耀自家门户, 后想改换门庭、荣耀自家门户,便把女儿金玉奴嫁给了穷秀才 莫稽。莫稽也因衣食不周、无力婚娶,愿意入赘金家。 莫稽。莫稽也因衣食不周、无力婚娶,愿意入赘金家。莫稽在 玉奴的资助和鼓励下,连科及第,中了进士。 玉奴的资助和鼓励下,连科及第,中了进士。随着社会地位的 提高,莫稽怕出身贫贱的玉奴有碍他的前程,便在赴任途中, 提高,莫稽怕出身贫贱的玉奴有碍他的前程,便在赴任途中, 把玉奴推入江中。玉奴堕入江中,被新上任的淮西转运使、 把玉奴推入江中。玉奴堕入江中,被新上任的淮西转运使、莫 稽的上司许德厚搭救,并收为义女。不久,莫稽攀上了高枝, 稽的上司许德厚搭救,并收为义女。不久,莫稽攀上了高枝, 二次入赘,到上司家里做女婿。他兴高采烈,可一入洞房, 二次入赘,到上司家里做女婿。他兴高采烈,可一入洞房,劈 头盖脸的一阵竹棒打将下来,接着被人扯耳朵、拽胳膊, 头盖脸的一阵竹棒打将下来,接着被人扯耳朵、拽胳膊,扯到 新人面前。他举目一看,新人不是别人,正是玉奴。 新人面前。他举目一看,新人不是别人,正是玉奴。经过一番 周折,两人和好如初。小说批判了嫌贫爱富、背义忘恩、 周折,两人和好如初。小说批判了嫌贫爱富、背义忘恩、富贵 易妻的负心汉,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 易妻的负心汉,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市民阶层 对爱情的观念。 对爱情的观念。
浅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征
浅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征古代文学浅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征冯娜黑龙江大学摘要:“三言”、“二拍”是冯梦龙和凌濛初创作的通俗话本小说的合称。
冯梦龙和凌濛初作为通俗文学家,他们透过自己对于时代的特殊感受,用他们的如椽巨笔创作出了像三言二拍这样的优秀作品。
其中尤为世人瞩目的是三言二拍中出现了一批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勇于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时代新女性形象。
除此之外,三言二拍中描写商人生活的作品也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体现了作家对于商人这一特殊群体前所未有的关注。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婚恋观;时代特征一、引言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思想的变革,催生出新的价值观念。
正因为冯梦龙和凌濛初率先捕捉住了这种变化,所以,他们才创作出了诸如“三言”和“二拍”这样杰出的作品。
“三言”、“二拍”描写的是市民生活,表现的是下层人民诸如商人、妓女、手工业者等人的生活与婚恋状态。
这些作品中有很多的都以商人为小说的主角,在此之前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大量表现商人生活的作品。
冯梦龙和凌濛初虽然从来没有从事过商业活动,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处在特殊的时代和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下层人民的生活。
所以,本文旨在分析“三言”和“二拍”中所体现出来的新型婚恋观与商业理念。
二、新型婚恋观(一)情欲与礼教的矛盾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情欲与礼教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
统治者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残忍压制情欲的滋长。
明初,统治者极力推崇程朱理学以此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压抑人们的真实感情与本能欲望。
青年男女不能自由恋爱,一旦发现男女有私,就会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讨伐。
情欲与礼教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而情欲则处于不利地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情欲开始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逐渐占据上风。
随着明末新思潮的涌现,文人把“情”进一步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给予了很大程度的认可。
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
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刺激着人们经商致富。以往 的作品多描写士子皓首穷经,以求及第,而“三言”、“二拍” 的某些篇章则表现市民经商发迹的执着精神。《初刻拍案惊 奇》卷八《乌将军一饭必酬》的头话讲了一个商人坚定不移 走经商道路而终成巨富的故事。《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则是 一个海外冒险者的故事。文若虚等一行商人为了赚得那“八 九倍的利息”,而远渡重洋。小说生动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 人们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和贪婪追求。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3 No.3 Mar. 2012
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
刘群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市民登上社会舞台,逐渐改变着古老的价值观念和生 活理想。有人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人们帝王梦的寄 托,而“三言”、“二拍”则打破了这种“治国、齐家、平天下”的 传统价值取向,其中的角色多半做起了“经商致富梦”。
在传统观念中,“士、农、工、商”,商居其末。而在“三言” 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 提高。《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写到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常 言”:“一品官,二品客。”客商凭着金钱的力量,已在百姓的 心目中建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杨八老越国奇遇》中的 杨八老,“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决定改行经商,其妻也不以 读书科考为唯一出路,劝夫不要迟疑。后虽经千难万险,终 也安享荣华。“二拍”中的重商思想表现的更加明显,如《叠 居奇程客得助》中写道:“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次着”,人生的价值就在得利的多少来衡量。这充 分说明了生气勃勃的商人正在取代读书仕子而成为时代的 宠儿。小说描写的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表现了晚明时代的 鲜明时代特点,反映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三言”与“二拍”的比较研究
its contents,narrative techniques and literary thought.A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we can see,the nuances of Feng Menglong’S and Ling Mengchu’S
Overall,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ystem was rare.Actually,the”
San Yan¨and¨Er Pai”though belong to a same series,but both are similar and different also.This article,based on this,and put the¨San Yan ¨and¨Er Pai¨as same subj ect for three points on microcosmic
近几十年来,有关“三言"“二拍"的研究的单篇论文多达千余 篇,研究专著也有好几十本。诸如孙楷第、谭正壁等权威学者的研究 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综观这些年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将“三言”和 “二拍”视为一体,从其思想、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近些年 更多人关注个体的研究,如聂付生的《冯梦龙研究》、赵红娟的《拍 案惊奇——凌漾初传》等,使得“三言"“二拍"的研究进入了极为 深入、全面的境界。
然而本人在对这些资料搜集和阅读时,发现“三言"和“二拍” 还是有诸多不同之处的,诚然,“三言"和“二拍"有太多共同点, 但就微观分析而言,两者确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就说他们同为 拟话本小说,而事实上,“三言”中某些作品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 “拟",而“二拍"就算是名副其实的“拟"了。其它方面如思想倾 向、创作技巧和文艺思想等方面也有诸多不同。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
尽管主题 嗣绕着善文化 中, 透露 出当时人们
代统 治者 极 力排 挤汉 人 . 传统 知识 分子
的从政 空 间很小 , 于是 他们纷 纷离 开主 流文化体 系即庙堂体 系. 走向江湖 , 走向 个人 兴趣 , 并 以此 为生 。因 为不能 在体 制 内分 一 杯 羹 , 只 有 到 市 场 上 去 找 饭 吃 。书 画家 不再 靠摹写圣 贤故 事来装潢 冠冕 , 小说 家也要 编写 大众喜 闻乐 见的 故事来迎合 民间趣味 , 于是 , 植 根于宋代 话本 的说 唱艺术 就风靡 起来 , 在写法 上 更讲究 情节 和人 物 , 主题 上更 接近写 人 性, 写 凡夫俗子 的爱好 和趣味 , 而非 局限
的赤 诚和处 心积 虑 的设 计 , 还 是无法 对 抗封 建礼教 的压 力和 人性 的卑怯 , 最终 只能 当众怒 斥奸 人和 负心汉 , 抱 箱投 江 而死 。杜 十娘 不仅 美 丽 、 热情 、 心地 善 良、 轻财 好义 , 而 且有 忠于爱 情的 勇烈 。
她 用 决绝 的死 维 护 了 自 己人 格 和 尊严 。
重双倍 嫖资 以作谢 。不 久 , 油 店朱 老板
病亡, 朱 重接手 了 店面 。这时 美娘生 身
父母来 到临 安寻访 失散 的女 儿 , 到朱 家
油店讨 了份事 做 , 也 就是 在朱重 那里 打
T。一 年后 , _ 美 娘 被 福 州 太 守 的 八 公 子
羞辱, 流落 街头 , 寸步难 行 , 恰巧 遇 见经
和美 , 思 想上 总是抱 定 因果报应 的宿命
论, 这不仅 为下层大众喜 闻乐 见 , 也符合 了儒佛 道i 家的精 神 , 统 治者也 愿意 默 许 。这一 点 , 在“ ■言” “ 二拍 ” 中表现得 很是充分。 比如《 卖油郎独 占花魁》 中的 那 个朱重 , 在为昭庆寺送油后 , 碰巧看 见
从“三言二拍”看晚明社会的变迁
一
七命》 。等故 事 更 是把 封 建 官府 的草菅 人命 、 昏聩 无能 推 向
了顶峰 , 揭示 出 了社 会 的黑 暗 与封 建 法制 的 虚伪 本 质 , 映 反 了被压迫 者对 统治 阶级 的憎 恶 。正是 这 种黑 暗加剧 了市 民 阶层与封 建统 治 阶级 的 冲突 , 后 来 的反 抗 与 起 义 埋 下 了 为
污腐 败 的现 象 , 总体 说 来 还算 是 清廉 与 高 洁 。可是 , 了 但 到
明朝 中后期 , 皇帝 的无能 、 官专权 等现象 不断发 生 , 重 的 宦 严 影 响了 国家 的治理 和社 会 的管 理 。开 国 时的辉 煌 与 荣耀 早
眼球 , 但更 大一部 分原 因 , 旨在折射 出 当时官场 的种种 丑态 。
关 键 词 : 会 ; 商 业 ;妇 女 问 题 社 众 所 周 知 , 说 是 现 实 社 会 的 反 映 , 来 源 于 现 实 , 又 小 它 却
会时 , 科举 制度 已经是 一项 较 为 腐朽 的 制度 了。“ 中 自由 书 黄金屋 , 中 自有颜 如玉 ”追 求荣华 富贵 而非报 效 国家成 为 书 , 了许多读 书人报 考科举 的唯一 目的。科 场 中的众 生相 , 在冯 梦龙 的笔 下被 刻画得 淋 漓尽 致 。《 钝秀 才 一朝 交 泰 》 《 门 、老 生三世报 恩 》 。中 的男 主 角 , 是 很才 华 横 溢 、 明机 灵 的 , 都 聪
高于现 实 , 内容往 往可 以折射 出当时社会 的大体 情况 。因 其 此, 阅读小说 , 一个 了解社会 背景与 文化 的好途 径 , 是 被合 称
《三言两拍》中万历时代的社会风貌
《三言两拍》中万历时代的社会风貌《三言两拍》中万历时代的社会风貌明朝万历年间留下的可以称得上是珍贵文化遗产的文学作品,至少有署名为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和汤显祖的千古绝唱《牡丹亭》。
但是,如果说更能反映万历时代各个社会阶层精神面貌的,恐怕还得推“三言”和“二拍”,也就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虽然这几种书的结集出版是在天启乃至崇祯年间,但早在嘉靖、万历时期,其中的许多著名故事已经成为说书人的经典、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
放下“二拍”,我们可以算算“三言”中的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以上《喻世明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吴衙内邻舟赴约(以上《醒世恒言》),等等。
如果我们认真读读这些作品,也许会发现一个现象,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凡是能够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为人处世的,其结果一定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是执著认真、爱钻牛角尖,那一定是既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悲剧也因此而发生。
我们重点说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是整个“三言”的第一篇,主人公是蒋德,又称蒋兴哥。
一、恩爱夫妻这位蒋兴哥是湖广襄阳府枣阳县(湖北今县)的一位青年商人。
小伙子人长得帅气,爱动脑子,从小跟随父亲做生意,不仅生意做得很好,还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枣阳县人人称道。
十七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
在邻里的帮助下,蒋兴哥娶了一位王姓姑娘为妻。
王姑娘在家中排行第三,又是七月初七日出生,所以小名叫三巧儿。
三巧儿聪明漂亮,蒋兴哥十分疼爱,小两口日子过得美美满满、甜甜蜜蜜。
但是,好日子过得总是嫌快。
转眼三年过去了,蒋兴哥为父亲守孝的日子也过了,想起父亲生前留下的许多生意还得打理,一些账目需要清理,于是和妻子三巧儿商量,要去广东一趟。
三巧儿也是明白事理的女子,好男儿志在四方,总不能把男人拴在裤腰带上吧?但小夫妻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从“三言”看明代后期市民的思想转变
从“三言”看明代后期市民的思想转变从“三言”看明代后期市民的思想转变郑家飞内容提要:“三言”白话短篇小说集对各种普通市民和商业贸易活动做了大量的描述,塑造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重要的是小说通过这些描述反映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普通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主要通过对“三言”中各种普通人物的经历、言行进行分析,以此探讨明代后期普通市民阶层在思想意识上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三言; 商品经济; 婚姻恋爱观; 钱财观;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势头,封建经济结构开始松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种新鲜而充满着活力的经济因素注入到当时的社会肌体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这一切在“三言”中得到了非常形象而丰富的反映,小说在展现明代社会多姿多彩,斑斓纷呈的活动画面中,反映了人们思想领域的很多方面。
研究它们既具有历史的认识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就小说中各种人物进行分析,以此反映明代后期普通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婚姻恋爱观”、“贞操节烈观”的转变在明代的短篇小说中,无论是文言的还是白话的,都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写得多而且好。
跟以往同题材的作品相比,这些小说不但在形象塑造,情节安排上显得手法高明,别具匠心,而且还体现出了与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迥异的意识观念。
正是这种新的意识观念使这些小说别具神采,面貌全新。
这种全新的迹象发轫于瞿佑的《剪灯新话》,而大成于晚明的“三言二拍”。
《剪灯新话》中最能体现这种新迹象的代表作品是《联芳楼记》和《翠翠传》。
《联芳楼记》写薛兰英、薛蕙英姐妹,秀外慧中,虽身在深闺,却名播于外。
偶见郑生船头洗澡,产生爱慕之情,并投下荔枝以示爱。
晚上便垂下竹兜,将郑生吊上高楼,“相携入寝”,“自是无夕而不会”,并表示此生非郑生不嫁。
双方父母知情后,非但没有训斥责骂,以礼教相逼,反而非常开明通达,成全了他们的好事。
虽然其中仍有一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但已明显表现了一种观念上的更新。
从“三言二拍”看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开题报告
从“三言二拍”看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开题报
告
开题报告:
随着明末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的法律意识逐渐得到提升。
其中,“三言二拍”作品是反映明末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重要历史文献。
本文通过梳理“三言二拍”作品中的法律意识元素,分析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其变迁,以期加深对明末社会的认知。
论文框架:
第一部分:前言
介绍研究背景,明末社会为什么会涌现“三言二拍”作品,本文以哪些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论述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部分:“三言二拍”作品中的法律意识元素
梳理“三言二拍”作品中的法律意识元素,主要包括:1.法律观念的呈现;2.法官形象的刻画;3.法律语言的运用;4.诉讼和审判程序的描述等。
第三部分: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其变迁
通过分析“三言二拍”作品中的法律意识元素,探讨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其变迁。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法律观念的形成与变迁;2.诉讼意识的提高;3.法律秩序的建设。
第四部分:结论
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总结明末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其变迁的历史意义,并指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都知道,文学的发展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必将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小说也不例外。
小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它来源于现实, 却又高于现实, 其内容往往暗含着当时社会的大体情况。
因此,阅读小说,是一个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的好途径。
明代的三言二拍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出了明后期的社会现状。
仔细游走于其中的每一个故事, 你就会从中挖掘出当时社会一张又一张的缩影。
而各方面的变迁和新特点的出现, 是当时社会最显著的特征。
也正因如此, 明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朝代之一。
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得到不断壮大,明代后期的商人,小贩,作坊主以及工匠等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分子,也成为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很显然商人地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写到:“一品官,二品客”,商人已凭借金钱的力量树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二刻”中的《赠芝麻识破假形》就有云: 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
一反对商业的鄙夷态度, 徽州风俗甚至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次着。
在《两县令竟义婚孤女》中,王奉把原来许配给官家之子的女儿与侄女掉包后嫁给了富商之子,这就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对商人的追逐已经高于对官员的追逐。
而与商业相对立的门第和仕途则显得有点黯然失色。
而且,商人不再是奸诈狡猾为富不仁的形象, 反而是忠厚、正直、恪守信义等具有优良品德的一批人。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
弟》、《施润泽滩阙遇友》等都刻画了一个个道德高尚的商人形象。
二、社会走向黑暗与腐朽
与商业的兴起相悖的是明后期社会逐渐走向黑暗,皇帝无能、宦官专权,官府愈加腐朽,社会秩序紊乱。
这些现象,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 也有着深刻的反映。
首先,“三言”中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详细地展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斗争。
明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然而还是出了一个奸臣----严嵩。
以他和其儿子严世蕃为首的一群从上到下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权尊势重,朝野侧目,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凡有与他作对的,立见奇祸真是忠臣番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
而与之相对峙的, 则是一组反抗权奸恶势力的正面人物,其中的代表,当属沈襄沈小霞。
他的正直高洁机智勇敢,都深深的烙在了读者的心中。
正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明王朝以希望的保留。
然而,正势力与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斗争激烈, 也明显的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与王朝的没落邪恶分子竟然能在朝野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势力, 这在明朝前期是难以想象的。
再者,官场异常黑暗, 封建制度充满了虚伪与腐朽。
《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就刻画了一个凶恶残忍的官吏形象。
杨佥宪“自道日暮穷途,所为愈横。
家事已饶,贪心未足,终日在家设煤运局,为非作歹”,仅为了一点私利,就毫不手软地杀害了张贡生等四人, 其手段之残忍、动机之可怕都令人发指。
这些无不揭示出了社会的黑暗与封建法制的虚伪本质,。
三、婚恋自由和女性意识的苏醒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封建伦理纲常的压制,妇女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非常低的地位。
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限制, 她们的人身自由受到禁锢, 恋爱和婚姻的自主权, 往往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经常造成妇女的爱情悲剧。
但是,到了晚明社会,随着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意识逐渐兴起,妇女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首先, 妇女对爱情和婚姻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宿香庭张浩遇莺莺》中, 莺莺的勇气就令我们叹服, 私定盟约在那个时代已不容于礼法, 但她竟还敢诉之公庭, 这在过去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而《张溜儿熟布迷魂局》中, 已婚之妇也可抛弃不好的丈夫而重新恋爱、结婚, 这对封建的婚姻观实在是一种大胆的反叛。
另外, 男女平等思想的兴起。
如三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主人翁杜十娘,她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
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
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她是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典型代表。
小说也充分赞扬了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凌濛初在《满少卿饥附饱飏》一文中, 就有对封建婚姻中男女的不平等提出了异议: 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
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 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 万口訾议。
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
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方晓得男子也是负不得女人的。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思想中的平等、民主等观念已初生萌芽。
以上所论的三个方面, 只是三言二拍的故事在政治、经济和妇女地位上所反映出的一些社会变迁状况和新特点,可是晚明社会, 总体来说是一个处在下坡路的社会。
然而, 商业的发展和种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 给这个社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使得它在中国的历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细细的品味三言二拍中的每一个故事, 都可以找到那个时代的缩影。
也正是时代的背景, 成就了这几部作品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