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文学中的爱国情怀

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历经无数个朝代的变迁,也有着无数的分分合合,那种对于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引来了无尽的思绪,于是每朝每代都有各种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一片痴心挥洒于爱国情怀中。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悠久的古训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精粹的概括,而文学永远是现实生活和作者深沉情感的表达。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历史典籍《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

屈原是早期爱国文学者的一个代表。《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在《离骚》的结尾屈原写到,他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在光耀陆离当中他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的故土,脚下是他的故土,他的车夫哭了,他的马儿也不走了,他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舍不得楚国,舍不得脚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离骚》是屈原寄托自己深沉的爱国情怀的载体,里面流淌着屈原的泪水和灵魂。

一代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用此句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何等地赤诚满怀、豪情满天啊。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和志存高远的胸怀,在几千年中华历史长

河中,一直激励着正直人士发奋向上。

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这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品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值得当代人学习,汲取其精神滋养。

明代诗人杨继盛的《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这是诗人面对死亡高唱的充满凛然浩气的爱国壮歌。前二句大笔挥洒,极力渲染浩然正气,意在说明“天地有正气”。杨继盛本来就是个刚直不阿、胸怀浩然正气的人,仕进后更以忠直敢谏著称。后被迫害入狱,在长期监禁后被杀害。后二句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炽热无比的爱国热情,至死不忘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最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并不认为就义便是报国的尽头,临刑前他想到的是“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即活着未能斩除佞臣、尽到报效国家的责任,死后要继续用自己的忠魂实现报国之志。

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无论是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还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抑或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强烈的民族豪气、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古代文人墨客都在笔墨间流漏出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用诗句记录着内心翻涌的情感,这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感受,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