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最新版)

合集下载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确保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职责1.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熟悉本规程,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本行业的安全操作技术。

2.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按照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及作业环境,依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水文地质观测工的安全技术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安全要求1.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定期进行职业体检和健康检查,并持续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停止工作,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2.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在作业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具、设备、仪器等安全可靠,并防止其与人员、物体发生碰撞。

3. 在进行测量操作时,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稳固的位置进行操作,并注意防止坍塌、滑坡等情况的发生,保证自身安全。

4. 在进行现场作业时,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要注意观察、发现和及时报告事故和隐患,并进行紧急处理,以防止事故引起的伤害和对环境的影响。

5. 在作业过程中,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6. 在作业过程中,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准确判断应急情况,并按照现场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控制。

第四章操作规程1.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在作业前应备好所需工具与器材,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可用。

2. 在水文地质观测时,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法规进行作业。

3.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在掌握所需测点位置后,应按照规定反复进行观测,记录实时数据,并做好资料管理,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在水文地质观测时,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注意降低作业难度和安全风险,严禁私自更改测点位置和偏离规定使用范围。

5. 安全事故发生时,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应第一时间报告应急领导,控制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援,并做好事故处理记录和报告,以便有关部门核查。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水文地质观测是研究地下水文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以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操作规程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基本要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操作规程。

一、观测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观测点:根据研究需求和预期目标,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位。

观测点的选择应考虑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系统的关系等因素。

2.准备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试剂、标准物质、野外设备等。

同时,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3.制定观测计划:根据研究目标和时间安排,制定观测工作的计划,包括观测内容、观测时间、观测频次等。

二、观测过程的操作规程1.水位观测: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次,在观测点设置水位孔,通过测量仪器(如水位计)记录并记录下水位数据。

为保证测量精度,须校准仪器,并避免误差的干扰。

2.水质采样:根据观测目的和要求,在观测点进行水质采样。

采样时,要求采样器具清洁无污染,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采样时间应覆盖不同季节和流量条件,以获取全面的水质信息。

3.井孔测井:通过井孔测井技术,获取地层和地下水相关数据。

测井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遵循孔壁清理、仪器校准、上下测井、数据记录等基本步骤。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包括验收和处理井孔条件、校准设备等。

4.水力参数测定:测定地下水流量、流速、渗透系数等水力参数,主要通过水位观测、流速测量、渗透试验等方法进行。

同样也要进行操作规程的操作,保证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地下水位描面的绘制:根据水位观测数据和测定结果,绘制地下水位描面图。

绘图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确保图像准确地反映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数据记录和处理1. 观测数据记录: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的观测数据包括水位、水质、地层和水力参数等。

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数值、仪器型号、仪器校准情况等信息。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3篇)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3篇)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引言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水资源勘查、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准确的水文地质观测数据对于水文地质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设备的准备1. 确保所需测量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同时检查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2. 根据观测工作的需要,准备相应的配套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等。

三、现场勘测前的准备1.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并分析现场环境和地质条件,确定观测点位;2. 现场前,做好必要的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地形、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基本信息,确保观测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放位置和布设方式。

四、现场操作流程1. 携带所需仪器设备到观测点,根据测量方案进行布设;2. 针对每个观测参数,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准确安装和调试;3. 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4. 完成校准后,进行数据采集的设置和调整,确保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5. 针对不同的观测参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6. 完成数据采集后,及时复核所采集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7. 按照任务要求,及时处理和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五、现场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现场观测操作时,应确保安全第一,注意个人防护,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4. 在观测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际情况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5. 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更改观测参数和操作方法;6. 在观测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筛选和计算等;2. 对初步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加工,得出相关水文地质参数;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4. 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地测水文观测员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地测水文观测员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

地测水文观测员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

2.制定和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3.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准备,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防护用品。

4.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强化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时排查和处理。

二、地测操作规范:1.在进行地测工作前,必须核实地质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工作地点安全。

2.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平坦、坚实的地面,避免工作区域存在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

3.在测量设备和仪器使用前,必须仔细核对设备是否完好,安装是否牢固,电源是否正常,并将工具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

4.在进行测量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技术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和指标。

5.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据采集频率,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稳定性。

6.在测量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停止电源,清理工作台面,归还仪器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7.在进行现场勘测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三、水文观测员操作规范:1.在进行水文观测前,必须核实水文部门发布的水利工程情况和水文预警信息,确保工作安全。

2.在选择观测点时,应避免选择人工干预较大的河流、湖泊等水域,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在进行水文观测时,必须配备合适的观测仪器和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在进行水位测量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测点和测高点,避免观测仪器受到外力干扰影响。

5.在收集数据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6.在测量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清洗、维护和存放,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7.在进行水文观测时,应注意防止雷电、火灾等天气因素对观测工作的影响,必要时应暂停观测。

四、地质采样工操作规范:1.在进行地质采样前,必须核实地质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确保工作安全。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指对地下水文地质等相关环境要素进行采样及监测、分析,获取数据的工作。

第三条操作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数据处理等环节。

第二章观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四条观测工作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观测项目、观测点、观测方法及频次等。

第五条观测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六条监测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观测工作的实施第七条观测点的选取应符合工程需要,并考虑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并尽量避免人工干扰。

第八条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观测要求,设备布置合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针对观测点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运行监测设备前,应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十一条进行采样和监测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确保采样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在采样和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和维护观测设备和现场环境,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十三条观测数据收集后,应及时进行整理和统计,并进行质量控制,消除异常数据。

第十四条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录入,以确保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十五条观测数据应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处理,形成报告和图表等形式,以表达观测数据的结果和趋势。

第十六条观测结果应与设计要求或相关标准进行比对,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第十七条观测数据的存档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五章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第十八条在观测工作中,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严格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九条观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的操作流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规程依据《水文地质观测技术标准》等相关法规进行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包括水位、流速、水质、地下水位等观测项目。

第二章岩土钻探工操作规程2.1 操作人员要求2.1.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持有有效的从业资格证书。

2.1.2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2.2 设备准备2.2.1 检查岩土钻探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2 确保所使用的岩土钻探钻头和配套工具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3 施工准备2.3.1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并确保钻孔周围没有障碍物。

2.3.2 根据工程要求,调整钻孔的倾斜角度和深度,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2.4 钻孔操作2.4.1 操作人员应按照工程要求,在钻孔位置处划定一个安全区域,并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4.2 使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作业时,应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2.4.3 在钻孔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掌握钻孔深度和钻孔岩土的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2.4.4 钻孔作业结束后,应清理现场,并恢复原状。

第三章地下水位观测工操作规程3.1 操作人员要求3.1.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持有有效的从业资格证书。

3.1.2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3.2 设备准备3.2.1 检查地下水位观测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2.2 确保所使用的水位计和配套工具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3.3 施测准备3.3.1 根据观测需要,选择合适的地下水位测量点,并清理测量点周围的杂物。

3.3.2 根据观测要求,设置测点标志,并确定观测的起始时间。

3.4 地下水位观测3.4.1 操作人员应根据测点的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地下水位观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新编版)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新编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新编版)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测资料。

2.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3.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4.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

5.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

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7.地面水文地质观测(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①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②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

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

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①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编录的内容包括:1、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

2、井巷及采面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

3、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量、水位(压)、水质、水温等的动态观测。

4、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录。

5、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如溶塌陷漏斗等)的水文地质编录。

6、调查、了解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破坏、冒落状况。

7、调查、了解矿井防排水设施的设置及疏排水系统的完好状况。

第2条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的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厚度、岩性、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岩溶发育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

第3条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含水层时,要绘制顶、两壁或底两壁三面展开图,应较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岩溶、导水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

绘制展开图时,两壁应采用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观测基线。

第4条观测岩溶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与上下层的关系,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

第5条绘制岩溶素描图或进行实测编录的步骤:1、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岩溶赋存的地点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

2、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绘成图。

3、重点地段的岩溶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摄影或录相记录。

第6条观测含水层裂隙,应在1~2 m2(较密集裂隙)或4~10 m2(稀疏裂隙)的范围内进行,观测内容主要为:1、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

2、充填程度及充填物。

3、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攻瑰图等。

4、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并按公式计算岩石的线(面)裂隙率。

2023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3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3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充分发挥水文地质观测的作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第三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指为获取地下水信息、研究水文地质特征而进行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落实责任到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条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基本工作要求、观测项目、操作方法和结果报告等内容。

第七条所有从事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水文地质背景知识和能力,并经过培训合格。

第二章基本工作要求第八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遵循规范要求,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九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工作安排和计划进行,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第十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积极采取先进的观测技术和设备,提高观测效率和数据质量。

第十一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重视观测数据的保密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第十二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共享数据和经验,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第十三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及时整理、归档观测数据和资料,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存。

第三章观测项目第十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主要项目包括: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温观测、水质观测等。

第十五条地下水位观测应采用标准井、压力计或自动计量装置进行,观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

第十六条地下水温观测应采用专用温度计或自动计量装置进行,观测频率不低于每季度一次。

第十七条水质观测应采用标准水质采样器或自动水质监测仪进行,观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

第十八条对于特殊地质或水文地质环境,可以增加或调整观测项目,具体操作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章操作方法第十九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二、上岗条件第2条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

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第9条发现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及时汇批,紧急情况应直接向矿凋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第10条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

严禁擅自进人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四、操作规定第11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编录的内容包括:1、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

2、井巷及采面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

3、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量、水位(压)、水质、水温等的动态观测。

4、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录。

5、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如溶塌陷漏斗等)的水文地质编录。

6、调查、了解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破坏、冒落状况。

7、调查、了解矿井防排水设施的设置及疏排水系统的完好状况。

第2条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的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厚度、岩性、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岩溶发育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

第3条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含水层时,要绘制顶、两壁或底两壁三面展开图,应较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岩溶、导水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

绘制展开图时,两壁应采用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观测基线。

第4条观测岩溶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与上下层的关系,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

第5条绘制岩溶素描图或进行实测编录的步骤:1、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岩溶赋存的地点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

2、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绘成图。

3、重点地段的岩溶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摄影或录相记录。

第6条观测含水层裂隙,应在1~2 m2(较密集裂隙)或4~10 m2(稀疏裂隙)的范围内进行,观测内容主要为:1、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

2、充填程度及充填物。

3、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攻瑰图等。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一、工作目的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为了对煤矿井下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观测和记录,为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的操作行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工作职责1. 根据煤矿的要求和规划,准确安装和维护水文地质观测设备,包括水位计、压力计、流量计等。

2. 定期对井下的水文地质观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根据煤矿的要求,按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包括记录水位、压力、流量等数据,并及时上报。

4. 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相应的图表和报告,为煤矿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及时发现和报告井下的水文地质异常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三、工作流程1. 设备安装与维护1.1 根据煤矿的要求和规划,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水文地质观测设备。

1.2 确保设备安装坚固、稳定,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正确连接和调试。

1.3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1.4 维护设备的清洁和防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观测工作2.1 按照煤矿的要求和规定,制定观测计划和频次。

2.2 按照观测计划,准时进行观测工作,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3 观测水位时,应使用专业的水位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4 观测压力时,应使用合适的压力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2.5 观测流量时,应使用精密的流量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2.6 观测工作完成后,将数据记录在观测记录表中,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 数据分析与报告3.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相应的图表和报告。

3.2 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水文地质的演化规律和趋势。

3.3 根据煤矿的要求,编制详细的观测报告,并及时提交相关部门。

3.4 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水文地质知识和技能,熟悉观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观测设备的安装、操作人员的操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第三条规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和术语应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应规范中的定义解释。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科学、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第二章观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第一节观测设备的选择第六条在选择观测设备时,应根据观测任务的不同需要,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参考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

第七条观测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成本适中。

第八条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产地和生产厂家等应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二节观测设备的安装第九条观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设备安装前应对安装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第十一条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地质状况较稳定、水文地质特征较典型的地点,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十二条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设备,并进行测试和校准。

第十三条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停止安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设备厂家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安装完成后,应将安装情况、设备校准结果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水文地质观测和仪器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观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服从观测任务的安排,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第二节设备操作要求第十九条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例如电源是否接通,传感器是否连接正确等。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水利、水文、地质观测单位和相关科研单位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第三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确保参与观测的人员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准确记录观测数据。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观测方案执行,确保观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单位应定期开展观测人员培训和业务技术交流,提高观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观测人员管理第六条水文地质观测单位应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并负责对其进行管理。

第七条观测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

第八条观测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符合相关工作健康要求。

第九条观测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本规程的内容,确保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观测工作。

第十条观测人员应定期参加观测资料质量评估和技能培训,提高观测工作的质量。

第三章设备设施管理第十一条观测单位应确保观测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第十二条观测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第十三条观测设备设施的记录和台帐应及时更新和完善,做到完备、准确、可靠。

第十四条观测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设施正常使用。

第四章观测方法第十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第十六条观测前应熟悉和了解观测点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水资源状况,以便合理选取观测点和确定观测方案。

第十七条水文地质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测点的稳定性和观测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观测方法和参数,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观测方案的,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九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第1条、水文地质观测必须由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并经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担任。

第2条、必须掌握水文地质观测、试验仪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制度。

二、安全规定第3条、在茬面观测时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掉活石后再进行观测。

第4条、在上、下山巷道观测时要注意车辆的运行情况,车辆运行时停止观测。

第5条、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三、观测准备第6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第7条、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配齐观测、记录用具,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钉子、线绳等。

四、水文观测(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第8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

第9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第10条、地面气象观测,由于矿区距华亭县气象站较近,因此气象观测不另设气象站,定期或不定期与华亭县气象站联系,采用气象站资料。

第11条、降雨量和汭水河流量的观测,矿大门外河流上有华亭县建立的水文观测站,对降雨量和汭水河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的观测,直接采用华亭县水文观测站的数据。

第12条、地下水动态观测主要是对地表井、泉的水位和流量的观测,以及在井巷主要淋水、流水地点的流量和水位的观测。

第13条、砚峡沟流量的观测,主要是对流经塌陷区沟内水量的观测,以确定沟内水量是否渗入井下,要在塌陷区上下两端地表稳定地段布置观测站进行观测。

第14条、观测井、泉、井下淋水点、巷道涌水量、地表沟渠流量时,应根据水量大小,分别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浮标法、流量计(水表)法等不同方法。

第15条、用水堰观测涌水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堰要坚固,槽(箱)内壁要光滑,不易变形。

水堰要安装在平直、坡度不大于 0.5﹪的水流平稳的水沟内,安装时要用水准尺找平。

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4篇)

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4篇)

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地质观测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地质观测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包括地质勘察、钻探、测量等地质工作环节。

第三条所有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相关工作规范和安全规定。

第四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效的操作证件进行工作。

第五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二章工作准备第六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前,应对工作场地、工具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其符合工作要求和安全标准。

第七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鞋、手套等,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工具。

第八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仔细研究工作方案和任务书,了解工作要求和方法,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

第九条在工作准备阶段,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和其他安全提示,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危险情况时,应暂停工作并报告上级。

第十条在工作准备阶段,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与相关部门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可控。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十一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勘察时,应严格按照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案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工作内容和方法。

第十二条在进行钻探工作时,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确保钻头和钻杆的质量和稳定性,及时清理钻孔,合理选择钻进速度,避免堵塞和卡钻等情况的发生。

第十三条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随时关注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时,地质观测工作人员应严禁吸烟、饮酒、乱丢杂物等行为,确保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安全。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水文地质观测工平安技术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需由具有肯定的专业技术基础学问,并经过专业技术人培训的人员担当。

第2条把握矿井水文地质观测、试验仪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定期校验、保养和使用。

第3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二.水文地质观测(一)地面水文地质观测第4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合《煤矿防治水细则》的要求。

第5条地表水观测。

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依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第6条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

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

观测要求:1.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

2.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3.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第7条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1.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薄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发觉有错误或不全时,应依据实际状况加以改正。

2.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月、日最大降水量及消失日期。

必需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其四周地面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江水渗透状况、疏水力量,对渗透状况,要在井下设点定期观测,并对地面相关水体、水量等进行监测。

第8条地表水位观测站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1.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坚固,观测便利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实测观测站基面坐标、高程,测定不同高程的断面积,以便计算不同水位的过流量。

实测水位标尺标高。

第9条对地面井、泉、水文钻孔、河流、渠道、湖泊、水塘、水库及塌陷积水区等设立的观测站,要统一编号,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复测一次,发觉有变化应随时补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水文地质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文地质调查、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来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一、观测设备的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深度,并进行标识。

2. 准备好必要的观测设备,如水井、水泵、水位计、水质采样器等。

3. 检查观测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水文地质观测方法1. 水位测量(1)选择合适的水位计进行测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浮子式、电阻式或压阻式水位计。

(2)测量时,应将水位计与地下水保持持续的联系,避免气泡的产生。

(3)记录水位测量数据时,应注意记录日期、时间和具体的水位数据。

2. 地下水位观测井的安装(1)选择合适的井材和井径,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施工。

(2)安装地下水位观测井时,应确保井管垂直并牢固,防止倾斜和变形。

(3)安装完地下水位观测井后,进行井口密封,防止污染和外界干扰。

3. 地下水样采集和水质监测(1)选择合适的样品采集器具,如采样器、采样瓶等。

(2)采样前,应将采样器具充分清洗和消毒,确保采样的净化。

(3)采集地下水样品时,应注意标本的数量、深度和位置,并记录相关信息。

(4)进行水质监测时,应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仪器和试剂,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录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结合现场情况和前期观测数据,形成相应的地下水地质模型和水文地质图。

3.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建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安全措施1. 在进行现场观测时,应注意安全操作,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观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3. 在进行地下水位观测、井的安装和维护等工作时,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谨慎操作。

总结起来,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观测设备的准备、水文地质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工作安全措施等方面。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为水文地质观测工提供一份操作规程,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1.2 术语和缩写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缩写的含义如下:•水文地质观测:指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的工作。

•观测工:指从事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人员。

2. 观测工具和设备2.1 工具准备在进行水文地质观测之前,观测工需要准备以下工具:•水位计•土壤探针•地下水测量仪•数据采集器•GPS定位设备2.2 设备保养观测工需保证观测工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每次观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观测操作流程3.1 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水文地质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水位观测的操作流程:1.使用水位计测量水位,保持水位计与水面垂直。

2.在测点记录水位数据,并标记观测地点的位置。

3.2 土壤含水量观测土壤含水量观测是水文地质观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以下是土壤含水量观测的操作流程:1.使用土壤探针测量土壤含水量。

2.将测得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记录下来,并标记观测地点的位置。

3.3 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是水文地质观测的关键任务之一。

以下是地下水位观测的操作流程:1.在井口安装地下水测量仪,并将测量仪下放到井内。

2.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地下水位数据,确保数据准确。

3.将测得的地下水位数据记录下来,并标记观测井的位置。

3.4 地下水流量观测地下水流量观测是水文地质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地下水流量观测的操作流程:1.使用地下水流量计测量地下水流量。

2.将测得的地下水流量数据记录下来,并标记观测点的位置。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工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

以下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操作流程:1.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

2.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和统计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最新版)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最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

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测资料。

2.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3.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4.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

5.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

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7.地面水文地质观测(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①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②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

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

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①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②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

③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

④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⑤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

⑥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⑦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

⑧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

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

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

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①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不足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

历时记至分钟。

②每日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③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段观测制,时段及其相应时间如表:降雨量观测时间分段表段数时间(时)1段82段20、84段14、20、2、86段12、16、20、24、4、88段11、14、17、20、23、2、5、812段10、12、14、16、18、20、22、24、2、4、6、824段从本日9时至次日8时,每小时观测一次④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

但降雨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

⑤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10)降水量的量法:①将储水瓶内的水倒入量杯,量杯呈垂直状态,使视线与量杯水面平齐。

②观测量杯中水面的凹下面,记至0.1毫米。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记入记录簿中。

③如降水量较多,不能一次量完,可分次量,将总数记入记录簿内。

④每次水量待复测后方可倒去。

⑤自计雨量计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使用。

(11)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①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簿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

发现有错误或不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

②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月、日最大降水量及出现日期。

③自计雨量计的记录还要作时间订正、虹吸订正和虹吸记录纸倾斜订正等工作。

必须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对渗漏情况,要在井下设点定期观测,并对地面相关水体水量等进行监测。

必要时,取水样作全分析、放水试验与连通试验等工作。

(12)地表水位观测站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牢固、观测方便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②实测测站基而坐标、高程,测定不同高程的断面积,以便计算不同水位的过流量。

③实测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

④根据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重新计算水位,并用红墨水填在“水位”栏内。

(13)对地面井、泉、水文钻孔、河流、渠道、湖泊、水塘、水库及塌陷积水区等设立的观测站,要统一编号,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发现有变化应随时补测。

(14)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若达不到同步,则应按顺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15)地表水体的水位观测,必须使用水位标尺或自计水位计。

①水位标尺读数应读至厘米,记载以米为单位。

直接观测读数时,应使视线尽可能地接近水面,读取水面截于水位标尺上最近的一个读数。

当水面落到水位标尺零点以下时,使用标尺量取的水面到水位标尺零点的距离为负数。

②内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将波浪的峰顶和谷底在水位标尺上所截取的最大和最小值读数都记下来,取其平均值。

③必须保证测得关键地形点的最高洪水位,如发现漏测,应立即在断面附近找出两个以上的可靠洪水痕迹,及时测下高程。

④如果在断面附近找不到洪水痕迹,则应在断面上游及下游各找出一组洪水痕迹记录下来。

(16)使用自计水位计观测水位,应在每日8时或经指定的其他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和校正。

性能良好的长期自计水位计,在水位变化不大时,可改为每2~5日检查校正一次。

自记纸应按其周期记录形式,每个周期结束时及时更换。

检查和校正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将携带的时钟对准。

②观测校对水位标尺的水位。

③在纪录纸上记录准确的时间和水位。

④调整自计水位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17)井、泉和钻孔水位观测需遵守下列规定:①在使用铅钟、电极、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等器具测量水位时,严禁使用标志不准或滑动的测绳和电线。

②当测绳和电线标记与标准钢尺的比长误差超过1/1000时,应重新标定或更换。

水位遥测仪每半年要用测绳实测检校一次。

③每个测点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不得随意更换。

必须更换时,要用新旧测量工具同时各观测一次,并进行误差改算。

④每次水位观测要进行两次实测和读数,读数读至厘米。

以米为单位时,估读至小数点后二位。

水准观测取二次平均值为采用值。

⑤水井或水文钻孔水位观测结束后,必须妥善保护井口装置,切实防止钻孔被破坏和堵塞。

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水井和钻孔的深度测量,发现淤堵应提请领导采取清扫措施。

(18)观测井、泉、钻孔涌水量时,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浮标法、喷水钻孔法,流量计(水表)法等不同方法。

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水位观测,只准使用测绳、铅钟(或电极接头)和自计水位计、水位遥测仪等测量工具。

(19)用水堰观测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堰要坚固,槽(箱)内壁要光滑,不易变形。

水堰要安装在平直、坡度不大于0.5%的水流平稳的水沟内,安装时要用水准尺找平。

如必须安置在水流湍急的地点时,则必须采取消能整流措施,使流过水堰的水流保持平稳。

②观测前应检查水堰是否变形、倾斜、漏水,堰根外侧通气带是否堵塞等。

③水堰内及其附近如有杂物沉积,必须清理。

读数标尺应设在堰板的迎水方向,与堰板的距离应不少于3倍的堰口高度。

每次观测至少测量两次水头值,取其平均值。

(20)用流速仪测定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根据水流速度、水深状况,选择不同型号的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的测速范围为0.2~3.5米/秒;旋浆式流速仪测速范围,一号浆适用于0.07~1.5米/秒,二号浆适用于0.3~0.5米/秒)。

井下水沟内测流速和计算流量也可使用电子式防爆流速、流量仪。

②流速仪一般应每年校正一次,并重新标定流速参数。

③测流速时断面的位置应选择在河流(水沟)平直、河底比较平坦、水流平稳的地段。

根据河段(水沟)实际情况布置测速垂线,然后在各测线断面上实测数点的点流速,取其平均值即为测线断面的平均流速。

④流速测定时,首先应确定流速垂线的数目,一般视河宽及断面的形状而定。

在流速有很大变化的转折点处必须测定流速。

(21)在特殊条件下,如需采用浮标法测定涌水量时,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①在难以使用流速仪或缺少测速仪器的情况下采用。

②浮标法的实测断面应选在顺直且比较规则的地段,其长度为井下水沟的5~10倍:水沟水流应均匀平稳,无旋涡及回流,无阻碍水流的杂物等。

(22)实测时按下述程序进行:①选定实测地段后,按相等距离布设2~3个断面,即上断面、基断面(中断面)、下断面。

②对每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测量,水深点距应为0.3~1.0米,并用坐标纸给出横断面图。

井下水沟横断面测量水深不得少于3个点。

③根据实测地段水的深浅选择浮标种类,从上游断面以上5~20米处投放,以便使浮标在接近上断面时,已具有同行水流的速度,测出浮标从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的时间,求出流速。

④浮标可采用水面浮标及浮游浮标。

井下可用木片、乒乓球、纸片等代替水面浮标。

(23)地下水温度的观测,应根据地下水的深度、温度、井(孔)口径及要求测量的精度,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水中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读至0.1℃。

使用高灵敏测温仪时,需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和记录。

(24)对塌陷积水区和水库,除观测水位外,还应在地形图上圈出积水范围,用求积仪分段计算不同水深的面积,求得塌陷积水区、水库的总积水量。

同时,要根据地形图和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圈定和计算该塌陷积水区或水库、塘坝的汇水面积,以便预计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可能汇水量和水位上升情况。

8.井下水文地质观测(1)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任务:①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②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③提供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

④为钻探、堵水注浆提供观测资料。

(2)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①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

②井巷及采而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