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10个偏方
![中医治疗痔疮10个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af90fb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9.png)
中医治疗痔疮10个偏方中医治疗痔疮10个偏方1.消痔饮——治疗各种痔疮疗效非常满意【组成】朱砂莲15克草决明20克锻牡蛎15克马勃15克黄柏15克甘草6克【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软坚收敛,消肿止痛。
【加减】:如便血严重加:槐角24克、地榆30克;红肿痛剧加:黄芩10克、黄连10、黄柏15克;虚证便秘加:火麻仁30克、生地15克、杏仁10、郁李仁5克;实证便秘加:熟大黄15克、枳实9克;伴气虚痔核脱出加:黄芪30克、潞党参15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血虚加: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阿胶10克。
【用法】布包马勃与其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疗效】本人曾用消痔饮治疗内痔患者30人,其中28人服药14天痔核明显缩小无脱出,继服1个月再检查,痔核已全部萎缩。
追踪一年无复发。
2.治各种痔疮的效验方去药店买霍香正气水,每盒内装10小支。
每晚取一瓢开水,倒入塑料桶内,再放入2支霍香正气水,人虚坐桶上,让药气蒸患处,一般连续7天可愈。
如果发现患处还有硬块,可继续蒸。
蒸时,患处会自动有节律收缩,是正常现象。
此法只需几块钱,可以断根,并经多人验证。
3.此方药治痔疮无一例复发【配方及用法】全虫(蝎子)6克,天虫(僵蚕)6克,生鸡蛋15个。
全虫、天虫瓦上焙黄,研成粉末,将鸡蛋破一小孔,每个装入药未的十五分之一,搅匀,封好蒸熟,每晚睡前空腹吃一个药鸡蛋,连用15个为一个疗程。
此方简单易掌握,无痛苦,疗效卓著,无任何副作用。
此方治愈痔疮患者300多例,均无一例复发或无效。
平常多喝水,经常食用:1,野生全松“野生松叶、松皮研磨泡水多喝”。
【验证】山东庆云县王学庆患的是环痔,内外痣均有,大便时疼痛难忍,并带有许多鲜血。
他吃了第一个药鸡蛋,次日解大便时,出现了轻微泻下疼痛,血便没有出现。
他连用完15个鸡蛋,为了巩固疗效,又增加了一个疗程,以后即使遇有便秘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过疼痛和血便。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https://img.taocdn.com/s3/m/573778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f.png)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1.艽柏皂刺汤【处方组成】秦艽、黄柏各25g,桃仁20g,苍术、泽泻、防风各15g,皂角刺、当归各10g,大黄5g。
加减变化:便血多者加地榆15g,肿痛明显者加赤芍10g,脱出重者加升麻10g,偏热者加金银花20g,偏寒者加附子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用文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于盆中,然后患者先熏后洗,坐浴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痔疮水肿。
【临床运用】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7~62岁,病程1~15年。
其中结缔组织外痔16例,静脉曲张性外痔14例,内痔脱出4例,环形混合痔9例,血栓性外痔7例。
结果:治愈(痔核水肿及疼痛症状消失)46例,好转(肛门疼痛、痔核水肿及脱出减轻)3例。
【经验体会】中医学认为,痔疮水肿是由于气血阻滞、经脉阻塞不通所致,因此本病治疗应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
方中的桃仁、秦艽、皂角刺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苍术、黄柏、泽泻、大黄清热燥湿为辅。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功。
2.大黄苦参汤【处方组成】大黄、苦参、朴硝各30g,黄柏、桃仁、红花、白矾、五倍子各15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文火煎至2000ml左右,倾出药液留渣复煎1次,煎取药液2000ml,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中、晚各熏洗1次,每天1剂。
使用时需将药液加热倒入盆内乘热先熏,待药液不烫时再坐浴20~30分钟。
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间忌用。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性外痔。
【临床运用】共观察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
年龄18~6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
发病前便秘22例,大便不成形12例,并发轻度炎症者21例,其余正常。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一般用药1天见疼痛减轻,肿胀开始消退,1周左右血栓消失,无触痛和硬块。
治疗天数最短4天13例,最长9天6例。
【经验体会】血栓外痔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使患者血液粘度增强,微循环改变,痔血管血栓形成所致。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https://img.taocdn.com/s3/m/174b61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a.png)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痔疮是指直肠或肛门周围的静脉丛出现病变,导致静脉曲张、堵塞和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在中医传统治疗中,常用中药治疗痔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验方,具有一定的疗效。
1. 地黄疏经汤:
组成:生地黄、黄柏、苍术、制草乌、丹皮、大黄。
功效:清热解毒、疏经活络、防止湿毒侵入。
适用症状:内痔、外痔、湿疹、湿热出血等。
2. 血府逐瘀汤:
组成:赤芍、当归、川芎、白芍、莪术、黄芪、桃仁、红花。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适用症状:疼痛明显、便血较多、块块肿起、瘀血散滞的痔疮。
3. 淡竹叶汤:
组成:竹叶、黄柏、连翘、栀子、茯苓、草乌、川芎、小蓟、川穹、黄芩、车前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解毒。
适用症状:痔疮疼痛、便血明显、湿热瘀阻。
以上中药验方均在临床实践中有效,但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选用合适的方剂。
中药治疗痔疮需要时间和坚持,疗程一般为1-3个月。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增加饮水和蔬菜水果的摄入等,以促进疗效的提高。
如有严重症状或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的指导。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feb8e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b.png)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痔疮,又称痔疮,是指直肠或肛门部位的静脉 plexus 丛曲张扩,或出现静脉曲张、充血、水肿、出血等病理现象。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药认为痔疮是由于脾虚气滞、肝郁气滞、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因此中药方剂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血府逐瘀汤。
【原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适应症】治疗血瘀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二、诃子银翘散。
【原料】诃子、银翘、黄芩、连翘、黄连、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猪苓汤。
【原料】茯苓、白术、猪苓、炙甘草。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四、消痔丸。
【原料】黄柏、蒲黄、黄连、川楝子、丹皮、白芍、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五、止血散。
【原料】地榆、黄连、蒲黄、黄柏、炙甘草。
【功效】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以上就是关于痔疮中药方剂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一定要遵医嘱,按照药方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痔疮的康复。
祝您早日康复!。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314dff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4.png)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中医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并详细讨论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根治痔疮。
具体的用药方法如下:材料:- 龙胆草15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木香10克- 双黄连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15克- 白芍10克- 牡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高火煮沸,然后改为小火煎煮3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药水80毫升。
患者在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20天。
注意事项:- 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忌饮茶、咖啡和酒精类饮料。
- 运动锻炼可帮助排便,促进肛门血液循环。
- 忌长时间久坐、久站,尤其是对于办公室工作者。
二、牛蒡子汤牛蒡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牛蒡子30克- 干姜15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红花5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的药水。
患者在饭后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30天。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大便时应用力适中,不可使劲过度。
- 忌坐卧时间过长,保持适度运动。
三、鲜苦丁茶鲜苦丁茶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中药方,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鲜苦丁10克- 生姜5克- 红糖适量制作方法:将鲜苦丁洗净切碎,生姜切片。
将鲜苦丁和生姜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沸水,盖上茶杯盖,焖5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用药方法:患者每晚睡前饮用一杯鲜苦丁茶,持续2个月。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 如何治疗痔疮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 如何治疗痔疮](https://img.taocdn.com/s3/m/e31be2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中医治疗痔疮秘方4首1.五明硝洗剂【处方组成】五倍子、生明矾、芒硝各50g,黄柏、地肤子、蒲公英、二花、川乌、荆芥各20g。
【治疗方法】上药除芒硝外加水1000ml,煮煎20分钟,滤出药液后,再入芒硝,再煎煮5分钟。
放入容器内,以药液冷后为止。
每晚熏洗1次,必要时排大便后熏洗肛门一次。
半月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愈。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收敛止血。
主治炎性外痔、肛裂。
【临床运用】共观察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炎性外痔42例,肛裂5例,二者合并症3例。
结果:显效(用药三天后,水肿减轻,疼痛减弱,裂口出血减少;一星期后大部症状消失,半月而治愈)40例。
有效(部分病人排便后,出血点滴,大部分外痔肿胀疼痛消失)10例。
【经验体会】痔疮之病,多因脏腑热毒过盛而致。
方中五倍子、明矾、芒硝收敛固涩、消肿止痛,加用二花、蒲公英、黄柏、地肤子以清热解毒,以荆芥、川乌祛风、祛湿、止痛。
上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作用。
此法之运用不必手术,可减少病人痛苦,易被患者接受。
2.白药油糊方【处方组成】万花油5ml,云南白药5g。
将上药临时配制搅拌成油糊状,作1次换药量使用。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每次上药前在肛门患处用1%。
新洁尔灭液清洗,然后用本油糊涂在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
嘱患者多卧床,少活动行走,忌食鱼腥、酒及辛辣食物。
7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急性痔水肿。
【临床运用】共治疗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16~73岁;均为初起急发,大多1~6天。
其中血栓性外痔19例,炎性外痔26例,炎性混合痔21例,嵌顿痔20例。
结果:大多肛门疼痛即时明显减轻。
1~3天水肿消失33例,4~7天水肿消失者40例,无效者13例。
【经验体会】云南白药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有利于增加血流量,促使血肿吸收;万花油主要成分是红花、三七、马钱子、三棱、莪术等,具有消肿散瘀止痛消炎等功效。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aff4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8.png)
中药治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痔疮,又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困扰。
传统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气血不畅、湿热蕴结、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中药治疗痔疮一直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那么,中药究竟如何治疗痔疮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药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痔疮的关键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黄连、地榆、白花蛇舌草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还可以配合一些健脾利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炒山药等,以调理脾胃,改善体质,减少痔疮的发作。
其次,中药治疗痔疮还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来加速愈合。
常用的外用中药包括黄连素膏、三黄片、生地黄软膏等。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涂抹在患处,具有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痔疮的症状,促进痔疮溃疡面的愈合。
此外,中药治疗痔疮还可以通过中药熏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中药熏洗包括艾叶、蒲公英、苦参等。
将这些中药煎煮后,用温水浸泡患处,能够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最后,中药治疗痔疮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在饮食方面,应该多食用一些有助于健脾利湿、通便利水的食物,如山药、红薯、绿叶蔬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蒜等。
此外,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不动、大便久留等不良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有助于减轻痔疮的症状。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痔疮的最佳方法是综合内外治疗,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中药能够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有效缓解痔疮的症状,促进痔疮的愈合。
因此,对于患有痔疮的患者来说,中药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当然,在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中药土方缓解痔疮的良方
![中药土方缓解痔疮的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5f6655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9.png)
中药土方缓解痔疮的良方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中医药有着丰富的治疗痔疮的经验,其中土方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土方缓解痔疮的良方,希望对患有痔疮的人群有所帮助。
1. 朴硝石煎剂朴硝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湿、止痛的功效。
将适量的朴硝石研磨成粉末,每次约1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搅拌均匀后再用纱布过滤。
取得的煎剂可以用来外敷患处,或者用来盆浴。
这种方法可以舒缓肛周疼痛和痒感。
2. 三棱煎剂三棱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材,适用于内痔疮。
将三棱适量研磨成粉末,每次约10克,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煮沸后再煮10分钟,最后滤掉渣滓。
将得到的煎剂用于制作坐浴液,每天坐浴一到两次。
坐浴过程中,将肛门完全浸没在煎剂中,每次10-15分钟。
三棱煎剂可以减轻肛门疼痛和瘙痒感,促进痔疮的愈合。
3. 大黄散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有着活血化瘀、泻火的作用。
将适量的大黄研磨成细末,每次取5克,用温开水冲服。
每天服用2-3次。
大黄散可以促进排便,缓解便秘,减轻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4. 青黛栓剂青黛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将青黛研磨成细末,每次约5克,加入适量的开水中搅拌均匀。
将得到的糊状液体涂抹在纱布上,然后将纱布置于患处。
每天更换一次。
青黛栓剂可以减轻痔疮肿胀和疼痛,促进患处伤口的愈合。
5. 桃仁煎剂桃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将桃仁适量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搅拌均匀后再用纱布过滤。
取得的煎剂可以用来外敷患处,或者用来盆浴。
这种方法可以减轻肛门疼痛和痒感,促进痔疮的康复。
总结:中药土方可以有效缓解痔疮的症状和不适感,促进康复。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此外,中药治疗痔疮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保持耐心和坚持。
在使用中药土方的同时,也应注意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等不良习惯,以促进康复速度。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https://img.taocdn.com/s3/m/a1c7db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痔疮是指肛门周围静脉 plexus ani 内的静脉曲张和扩张,出现肿胀、疼痛、出血等症状。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痔疮与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失调有关,治疗痔疮主要是调理脾胃、活血化瘀。
近年来,中药治痔疮的验方得到了广泛关注,效果也备受肯定。
一、白术地黄汤
白术地黄汤作为治疗痔疮的经典方剂,具有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痔疮。
白术地黄汤主要由白术、地黄、茯苓、山药组成,具有润肠通便、活血止血的作用。
该方剂能够调理脾胃、消除血瘀、减轻痔疮症状,对于治疗内痔和混合痔疮效果显著。
二、佛手散
佛手散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由佛手、黄芪、地榆、土鳖虫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佛手散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止血、缩小痔组织,对于治疗外痔和混合痔疮效果显著。
三、三黄片
四、四生丸
五、香砂养胃汤
以上中药治疗痔疮的验方,均具有独特的治疗特点,对于不同类型的痔疮有不同的疗效。
在选择中药治疗痔疮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用法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治疗痔疮的验方效果佳,但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服用,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避免久坐不动、长时间用力排便、饮食不节等因素,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清淡、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痔疮康复。
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中医辨证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c523e3b3169a4517723a318.png)
中医辨证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哪些有一句俗语叫做“十人九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之高,尤其是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办公族,每天都在办公室坐着,造成了痔疮的发病率更高,那么如何治疗痔疮呢?下面分享痔疮的中医治疗和偏方。
中医辨证治疗痔疮(1)气滞血瘀主证:肛缘肿胀,隐见紫瘀,内痔脱出,表面紫暗糜烂,疼痛剧烈,肛管紧缩,便秘溲黄。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化瘀,消肿解毒止痛。
方药:止痛如神汤。
方解:方中以熟大黄主泻火解毒,活血行瘀;辅以黄柏、枳实清热燥湿,泻热通便;皂角刺消肿排脓;归尾、秦艽养血祛风;苍术、防风、泽泻、槟榔以祛风利湿,降气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消肿,行气化瘀止痛之功。
(2)风伤肠络主证:便血色鲜红,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门瘙痒,口燥咽干。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
方解:方中以生地黄、当归尾、赤芍凉血和血;黄芩、黄连、天花粉清热泻火;地榆、槐角能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血,配以升麻、甘草等以清热解毒;荆芥祛风解表,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之功。
(3)脾虚气陷主证:痔核脱出,不易复位,肛门下坠感,便血色淡,伴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芤。
治法:补中益气,固脱止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解: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脾虚则运化失司,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参、耆以升举清阳,使下陷之气得以提升;血生于气,气虚则血弱,故用当归补血和营;赤石脂涩肠固脱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脱止血的作用。
(4)湿热下注主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或脱出物渗出液较多,黏膜糜烂,或伴大便黏滞不爽,肛门灼热,潮湿不适。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渗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合萆薢渗湿汤。
引经药物,使药力直达患处,可提高疗效,两者合用具有清化大肠湿热之功。
中医中药治疗痔疮的9小技巧
![中医中药治疗痔疮的9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d154d4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1.png)
中医中药治疗痔疮的9小技巧中医中药治疗痔疮的9小技巧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中更加普遍。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可以采用手术等手段进行治疗,但是中医中药仍然是治疗痔疮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下是中医中药治疗痔疮的9小技巧。
1. 温热水疗法温热水疗法常常被用来舒缓痔疮带来的不适症状,通常可在下坐浴缸中躺半个小时,但水温不要过烫。
2. 洋车前汁的使用洋车前汁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草本成分,往往被用于治疗痔疮的症状。
通常将汁液涂抹在痔疮周围部位,有助于舒缓局部肿胀和疼痛。
3. 木瓜的使用木瓜不仅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排便,还可以为痔疮患者带来解毒的效果。
可以将生木瓜切成小块后加入蜂蜜煮熟,并在饭后进食。
4. 小米粥中医认为,小米粥可以舒利肠胃,并有助于清洁身体。
可以将小米和粳米混用制成粥,并在早上空腹时食用,或在晚饭后进食,达到清洁身体的目的。
5. 前胡痔疮丸前胡痔疮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常被用于治疗痔疮。
它的主要成分是前胡、蒲公英、瞿麦等中药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在治疗痔疮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6. 马鞭草马鞭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的效果,并有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
常用作外用药膏,可有效治疗痔疮。
7. 山慈菇山慈菇属于一种珍稀的野菇,富含植物性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
常被用于预防便秘、保护胃肠道,其消炎、止痒、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痔疮。
8. 海藻海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肠道排毒、降低肠内压力,并提高肠壁的弹性和粘度,有助于治疗痔疮。
9. 云南白药云南白药是一种外用药膏,常被用于治疗痔疮。
它主要由蟹甲片、龙葵、薄荷、黄芩等多种中药材混合而成。
具有消炎、止痛、止痒、减轻坐骨神经痛,缩小痔疮的功效。
总之,中医中药治疗痔疮是一种温和、自然的方式,成效显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体质和痔疮症状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最为重要。
痔疮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
![痔疮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2cbb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7.png)
痔疮的中医药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痔疮是指发生在直肠和肛门周围组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非常常见。
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特点,备受患者青睐。
本文将介绍痔疮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估方法。
一、中医药治疗方法1. 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内服治疗是痔疮治疗的首要方法之一。
中医学认为,痔疮的形成与体内湿热、气血不调等因素有关。
因此,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成为治疗痔疮的关键。
常用的中药有石斛、白芍、地黄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功效。
2. 中药外用治疗中药外用治疗是痔疮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使用中药制剂进行痔块湿润或粉糊直接涂抹在痔疮部位,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有痔炎康软膏、金疮草膏等。
二、疗效评估方法1. 疼痛评估疼痛是痔疮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可以使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等量表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自身的感受进行打分,以便观察治疗的效果。
2. 出血评估出血是痔疮的典型症状,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评估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3. 症状改善评估除了疼痛和出血,痔疮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肿胀、瘙痒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肿胀减轻、瘙痒消失等,可以判断治疗的疗效。
4. 影像学检查在疗效评估中,有时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情。
可以通过直肠镜、肛门镜等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以便判断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痔疮是一种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
在评估疗效时,可以通过疼痛评估、出血评估、症状改善评估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当然,在治疗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康复。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痔疮的特效药方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痔疮的特效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240b7f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2.png)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痔疮的特效药方痔疮,也被称为痔疮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直肠和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直肠或肛门区域的静脉曲张。
中医经典方剂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医经典方剂,它们被认为是治疗痔疮的特效药方。
一、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痔疮。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桂枝、茯苓、甘草等。
桂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减轻直肠和肛门区域的炎症和水肿;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能够减轻痔疮疼痛和瘙痒;甘草则具有舒缓和保护黏膜的作用,能够缓解直肠和肛门的不适感。
二、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汤是另一个有效治疗痔疮的中医方剂。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和石膏。
黄连和黄芩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痔疮引起的炎症和肿胀;石膏则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出血症状。
三、复方鸦胆子糖浆复方鸦胆子糖浆是一种中成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痔疮。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鸦胆子、黄柏、木香等。
鸦胆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痔疮引起的炎症和出血;黄柏具有收敛和消炎的功效,有助于减轻痔疮的不适感;木香具有理气健脾的作用,可以缓解肠胃不适导致的痔疮症状。
四、柴胡疏肝汤柴胡疏肝汤也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适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痔疮。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半夏等。
柴胡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能够改善肝气不舒导致的痔疮症状;白芍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可以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瘙痒;半夏具有舒缓胃肠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肠胃不适导致的痔疮。
总之,中医经典方剂在治疗痔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以上介绍的几个方剂是治疗痔疮常用的特效药方,它们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来改善痔疮引起的症状。
然而,由于痔疮的病因多样化,治疗过程中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用合适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因此,在采用中医方剂治疗痔疮时,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何用中医方法调节气血治疗痔疮
![如何用中医方法调节气血治疗痔疮](https://img.taocdn.com/s3/m/14e78ff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5.png)
如何用中医方法调节气血治疗痔疮如何用中医方法调节气血治疗痔疮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中医认为,痔疮主要是由于气血失调引起的,因此调节气血成为中医治疗痔疮的重要方法。
下文将从中医角度介绍如何使用中医方法调节气血治疗痔疮。
一、中医对痔疮的认识痔疮是由于肛门周围组织的脉络血管充血、出血或脱垂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体内气血不畅通、阳气亏损所致。
因此,治疗痔疮需要调节气血,恢复体内阴阳平衡。
二、中医调节气血的方法1. 草药调理:中医通过使用一些具有舒筋活血、理气行血作用的草药,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
常用的草药有当归、川芎、桃仁等,可以单独使用或配伍使用。
草药可以煎汤服用,或者研粉外敷。
2. 食疗调养:中医认为,调养饮食是调节气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适当的调整饮食结构,摄入一些有益于补充气血的食物,如红枣、黑豆、石斛等,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健康,改善痔疮症状。
3. 调节情绪:情绪的失调也是导致气血不畅的原因之一。
中医认为,气是血的师傅,情绪的不稳定会导致气血逆乱。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绪,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对于调节气血有着重要的作用。
4.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痔疮的常见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缓解痔疮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需要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
5.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通过用火烧罐,使罐与患者体表产生负压,从而起到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的作用。
拔罐可以选择在腹部、背部或者肛门周围进行,可以有效缓解痔疮症状。
三、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痔疮是一种易感染的疾病,因此保持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
坚持每天清洁肛门,洗手后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患处。
2. 饮食调理: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烟酒和辛辣食品,这些食物会加重症状。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有助于调节气血。
3. 坚持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改善气血循环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于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于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c333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4.png)
关于痔疮的中医治疗方法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直肠和肛门周围血管扩张、曲张和充血。
中医药学认为,痔疮是由于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在中医治疗痔疮时,通常会采取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治疗痔疮的方法。
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痔疮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诸如三七、地龙、蒲公英、川穹、苦参、苍术、决明子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在中医治疗痔疮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并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进行调整。
患者需要按时服用中药,并且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以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痔疮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四白、关元等。
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针灸穴位来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治疗痔疮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三、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痔疮的另一种方法。
艾灸治疗痔疮的原理是通过炙灼和热力刺激患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新陈代谢。
患者可以将艾绒或艾条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点燃艾草进行艾灸。
艾灸疗法具有温热补阳、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缓解痔疮疼痛、减轻炎症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患者在进行艾灸疗法时需要注意控制好艾灸的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皮肤。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痔疮是一种综合调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艾灸等。
治疗痔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结合个体情况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促进痔疮的康复。
最后,特别提醒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者针灸院,避免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伤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https://img.taocdn.com/s3/m/8da036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1.png)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患者通常会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痔疮是因为肠道热毒、湿热、瘀血、气滞等因素引起的病变,因此中药治痔疮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据临床实践证明,中药治痔疮验方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些中药治痔疮的验方,希望能对患有痔疮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小叶扁豆散【组成】小叶扁豆12克【功效】清肠利湿、止血止痛。
【用法】将小叶扁豆研成细末,每次取2克,用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儿童慎用。
小叶扁豆散主要用于治疗痔疮出血、疼痛等症状。
小叶扁豆性寒,有泻火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痔疮患者的湿热烦躁情况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长期服用小叶扁豆散可以有效缓解痔疮症状,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是中药治痔疮中的经典验方之一。
二、白及散【组成】白及30克,沉香5克,冰片0.5克。
白及散主要用于治疗痔疮的湿热肿痛、便血等症状。
白及性寒,能够化瘀止血、消肿止痛,对痔疮患者的瘀滞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白及散特别适合于患有肛门湿疹、出血等症状的痔疮患者,长期服用可以有效减轻痔疮的发作。
三、槐花煎【组成】槐花30克,甘草5克。
【用法】将槐花和甘草加水煎煮,每日取适量,分次饮用。
槐花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治痔疮验方,主要用于治疗痔疮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槐花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痔疮的肿胀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槐花煎还可以舒经活络、通便止痛,对于患有便秘的痔疮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大黄薏苡仁散【功效】祛热通便、润肠调脾。
大黄薏苡仁散主要用于治疗痔疮患者的湿热瘀滞、便秘等症状。
大黄性寒,有泻火通便的作用,可以有效清热解毒、祛湿通淋。
薏苡仁则有健脾利湿、淋痹和湿热的作用,对于患有湿热痔疮和便秘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长期服用大黄薏苡仁散可以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痔疮的复发。
中药治痔疮的验方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在治疗痔疮的过程中,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和病情的中药验方,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https://img.taocdn.com/s3/m/6b0356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4.png)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痔疮是指肛门周围脱垂的痔核组织经程度不同的增生、静脉曲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痔疮多因肝火炽盛,气血瘀滞、湿热邪毒等原因引起。
采用中药治疗痔疮,可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
方一:丹参饮子
【组成】丹参30克,白芍15克,黄芩12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生地黄15克,木香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千里香10克,红糖适量。
【制法】上述中药共用水煎,去渣,加入红糖即可。
【服法】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止痛散结。
方二:消肿止痛饮
【功效】理气止痛,消肿利湿。
【组成】菊花15克,白芍12克,苍术15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桃仁10克,
红花12克,红枣6枚,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药治疗痔疮的过程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于刺激肠胃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同时,也要注意医生的嘱托,按时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以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肛肠科如何治疗痔疮并预防复发
![中医肛肠科如何治疗痔疮并预防复发](https://img.taocdn.com/s3/m/8092b5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中医肛肠科如何治疗痔疮并预防复发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困扰。
中医肛肠科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还能预防痔疮的复发。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多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等因素有关。
饮食不节、久坐久立、劳累过度、情志不畅等都可能导致痔疮的发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不同类型的痔疮在症状和治疗方法上也有所差异。
二、中医肛肠科治疗痔疮的方法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调理。
常用的方剂有凉血地黄汤、槐花散等,以达到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
2、中药坐浴将中药煎汤后,让患者坐浴,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蒲公英等。
3、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长强、承山、二白等,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缓解痔疮症状。
4、穴位贴敷将中药制成贴剂,贴敷在相关穴位上,如神阙、关元等,以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5、中药栓剂和膏剂将中药制成栓剂或膏剂,直接涂抹或塞入肛门内,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栓等,能够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作用。
三、中医肛肠科预防痔疮复发的措施1、饮食调理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腹泻的发生。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不要久蹲厕所,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3、避免久坐久立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影响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应适当活动,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一下。
4、保持肛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锻炼肛门括约肌经常进行提肛运动,即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每次做50 次左右,每天 2-3 次,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6、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志不畅可能会导致气血瘀滞,诱发痔疮。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https://img.taocdn.com/s3/m/fe2888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4.png)
中药治痔疮验方效也佳
痔疮,又称痔疮、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部位的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
痔疮的发生与长时间久坐、肠道功能紊乱、便秘、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传
统中医认为,痔疮是由于脾虚湿重、血热壅滞而发生,中药治痔疮的疗效也是很佳的。
下
面将介绍一些中药治痔疮的验方,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验方:药物名称:糯米,红小豆,土瓜根,黑芝麻。
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服用。
功效:本方具有健脾渗湿、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重型痔疮。
以上三种验方均来自于《医学寻秘》,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治疗痔疮的中药方剂。
中药治疗痔疮还应结合个体情况,辨证论治,综合施治,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痔疮的优点在于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对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状
有良好的效果。
而且,中药治疗还可以帮助调理身体内部的失调,提高人体抵抗力,减少
痔疮的复发率。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治痔疮虽然疗效显著,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
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选用中药方剂,不可随意搭配;二是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守规定的用药方
法和剂量,不可贪图速效;三是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品,荤腥油腻
的食物,以免刺激痔疮的生长和复发;四是在治疗期间要配合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运动,
保持肛门部位干燥、清洁。
中药治痔疮的验方效果也是很佳的,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药物,并结合个体
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痔疮患者能够重视病情,及时求医,
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帮助。
中医治疗痔疮特效药方4首
![中医治疗痔疮特效药方4首](https://img.taocdn.com/s3/m/363141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d.png)
中医治疗痔疮特效药方4首1.四黄苦参汤【处方组成】苦参、虎杖、生蒲黄、石榴皮、侧柏叶、秦艽、生大黄、黄柏、黄芩、乳香、没药、芒硝各3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粉碎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加水2000ml煮沸,趁热熏洗,待凉坐浴,每次熏洗坐浴20~30分钟,坐浴后再取药袋在肛门部局部湿敷15~20分钟,每天1袋,两次煎洗。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泻火消肿止痛,主治血栓性外痔、嵌顿性内痔、嵌顿性混合痔。
【临床运用】本组共686例,男529例,女157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达24年。
其中血栓性外痔361例,嵌顿性内痔101例,嵌顿性混合痔224例。
结果:大多数用药1~2次疼痛即开始减轻,用药10袋肿痛消失者78例,2袋肿痛消失者99例,3袋肿痛消失者149例,4袋肿痛消失者202例,5袋肿痛消失者117例,有41例用药6~10袋,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
【经验体会】血栓痔和嵌顿痔是由于肛门部痔核静脉丛血脉瘀滞,血运受阻,以至痔静脉破裂形成血肿,造成局部瘀血和血栓,从而引起肛门部剧烈肿痛,并刺激肛门扩约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又加重了局部的血液运行不畅而使病情加重,使痔核发生水肿、嵌顿,甚至糜烂、坏死。
方中生大黄人血分破一切瘀血,局部应用有收涩止血的作用;生蒲黄有破血消肿之功;侧柏叶凉血止血,可缩短出凝血时间;乳香、没药、秦艽止痛生肌,可解除肛门扩约肌痉挛,打破肿痛-痉挛-肿痛的恶性循环;苦参、黄柏、黄芩、芒硝等苦寒泻火,更加快了局部瘀血的流通、炎症的消散和痉挛性疼痛的缓解。
总之,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解痉止痛、泻火消肿的功效,故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痔疮熏洗液【处方组成】黄芪、蛇床子、五倍子各15g,金银花、黄柏、白芷各10g,黄连、板蓝根、大黄各9g,黄芩、白鲜皮、地肤子、防风、滑石各6g,鱼腥草、百部、川椒、当归各30g。
【治疗方法】武火煎20分钟,去渣,先熏洗后坐浴,每日2次,每剂可用3~5日,5剂为1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ﻫ中醫治療痔瘡乃強調辨證論治的原則,就是根據患者的體質及症狀選擇合適的中藥處方。中醫對痔瘡的治療可分外用法(如:洗劑)及內治法。不論內服或外用,皆由具改善血液循環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藥(如:當歸、紅花)、具清炎作用的清熱燥濕熱中藥(如:黃柏、黃芩)、具止血作用的中藥(槐角、地榆)、具軟化及潤滑大便作用的中藥(如:大黃、生地黃、麻子仁等)、具促進腸道蠕動作用的理氣中藥(如;枳實、厚朴)、及緩解疼痛的中藥(如:芍藥、甘草)所組成。ﻫﻫﻫ4、痔瘡中醫治療,有分哪些辨證分型?症狀?中醫如何治療?(常使用哪些藥方(藥材)?可達到什麼功效目的?)ﻫ
(2)濕熱下注ﻫ主證:便血色鮮紅,量較多,肛內腫物外脫,可自行回縮,或脫出物滲出液較多,黏膜糜爛,或伴大便黏滯不爽,肛門灼熱,潮濕不適。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滲濕止血。ﻫ方藥:臟連丸合萆薢滲濕湯。ﻫ方解:方中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豬大腸的臟器療法,給病變部位作引經藥物,使藥力直達患處,可提高療效,兩者合用具有清化大腸濕熱之功。萆薢分清化濁;牡丹皮清瀉肝火和涼血消瘀止血,黃柏以苦勝濕,以寒清熱;茯苓、薏苡仁、澤瀉、滑石、通草以淡滲濕。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滲濕止血之功。ﻫﻫ(3)氣滯血瘀ﻫ主證:肛緣腫脹,隱見紫瘀,內痔脫出,表面紫暗糜爛,疼痛劇烈,肛管緊縮,便秘溲黃。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黃,脈弦或澀。ﻫ治法:行氣化瘀,消腫解毒止痛。ﻫ方藥:止痛如神湯。ﻫ方解:方中以熟大黃主瀉火解毒,活血行瘀;輔以黃柏、枳實清熱燥濕,瀉熱通便;皂角刺消腫排膿;歸尾、秦艽養血祛風;蒼朮、防風、澤瀉、檳榔以祛風利濕,降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解毒消腫,行氣化瘀止痛之功。ﻫﻫ(4)脾虛氣陷ﻫ主證:痔核脫出,不易復位,肛門下墜感,便血色淡,伴氣短懶言,納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芤。ﻫ治法:補中益氣,固脫止血。
(7)房事過度及忍精不射:如《諸病源候論》有:「諸痔皆由傷風,房室不慎,醉飽合陰陽,致勞擾血氣,而經脈流溢,滲漏腸間,沖發下部。」《古今醫統大全》有:「忍精不泄而成痔漏。」
(8無出路,結積成塊,生血生乳,各有形相。」
(9)遺傳因素:如《瘡瘍經驗全書》有:「亦有父子相傳者,母血父精而成。」ﻫﻫﻫ2、臨床主要表現症狀?常見族群?
中医治疗痔疮
———————————————————————————————— 作者:
———————————————————————————————— 日期:
中医治疗痔疮
1、痔瘡形成主要成因?中醫如何解釋?(成因)、範疇?
痔瘡病因病機,古今多從人體的陰陽氣血盛衰,臟腑經絡的順逆交錯和內外病因的相互影響等方面去探討。主要歸結於體內調節機能失常,解剖生理上的缺陷,加上各式各樣的外在誘因如年齡、風俗、習慣、氣候、懷孕、飲食、先天稟賦、消化道疾病情況等,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它的病因病機是多方面的,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ﻫ現分述如下:ﻫ(1)臟腑本虛:《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飲交接,多欲自戕,以致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而沖突為痔者。」《竇氏外科全書》也載:「人生素不能飲酒亦患痔者,臟虛故也」。《薛氏醫案》則有:「痔瘡之症或稟受胎毒……。」說明機體本身的結構弱點、生理特性或全身性變化,均是發生痔疾的基本因素。ﻫ(2)飲食不節:《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瘡瘍經驗全書》指出:「飲食不節,醉飽無時,恣食肥膩,胡椒辛辣,炙煿醇酒,禽獸異物,任情醉飽,……乃生五痔。」飲食過飽,過多,食用肥膩炙煿的肉類,易生濕積熱;大量食用烈酒及辣椒、胡椒、薑、蔥、蒜、肉桂等熱性調味品,可刺激肛門直腸黏膜,使之充血灼痛,所以古人認為痔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關係。ﻫ(3)便秘:歷代醫家都認為便秘是發生痔的病因之一,因長期便秘,糞便蓄積直腸,可使周圍血行受阻,瘀積成痔。《諸病源候論》曰:「忍大便不出,久為氣痔。」竇漢卿指出:「恣意耽看,久忍大便,逐致陰陽不合,關格壅塞,風熱下沖,乃生五痔。」意即久忍大便,腸道失潤,致使大便乾燥,解時努掙耗氣,氣血下陷,擦破肛門,風熱下沖,造成痔疾。
內治法ﻫ古代對痔瘡的內治多主張「清熱解毒,涼血祛瘀。」宋‧竇漢卿在《瘡瘍經驗全書》中說:「以一諸痔,各類不同……大半以涼血為主,徐徐取效。」元‧朱震亨主張「痔瘡專以涼血為主」(《丹溪心法》)。劉元素謂:「當瀉三焦,火熱退,使金得氣而反制木,木受制則五蟲不生,痔有愈矣」(《河間醫學‧痔論》)。東垣、子和亦認為有火、有熱。治療上用涼血地黃湯、防風秦艽湯、止痛如神湯等,主以涼血清熱,除濕化瘀。這些治法在臨床中,療效確切。但臨床上有因風、濕、燥、熱而病者;有氣血兩虧,脾、肺、腎虛而病者;有虛實夾雜者。所以在治療上就應隨證施治,既要扶正,又要祛邪。ﻫ(1)風傷腸絡ﻫ主證:便血色鮮紅,滴血或射血,或有肛門瘙癢,口燥咽乾。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ﻫ治法:清熱涼血祛風。ﻫ方藥:涼血地黃湯。ﻫ方解:方中以生地黃、當歸尾、赤芍涼血和血;黃芩、黃連、天花粉清熱瀉火;地榆、槐角能清大腸之火而涼血止血,配以升麻、甘草等以清熱解毒;荊芥祛風解表,涼血止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之功。
(4)久瀉久痢:《備急千金要方》曰:「久下不止,多生此病。」《醫宗金鑒》亦曰:「有久瀉久痢而生痔者。」因久痢久泄使脾氣虧耗,肺氣也受影響,最後導致大腸之氣不足,於是氣血流注,濕濁聚於肛門。ﻫ(5)久坐久行,負力遠行:如《外科正宗》載:「夫痔者,乃素積濕熱,過食炙煿,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又因七情而過傷生冷。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以致濁氣鬱血流注肛門,具能發痔。」久坐久站使氣血不和,負重遠行則耗氣而虛,均使氣血邪毒瘀積於肛門。ﻫ(6)妊娠及月經失調:如《外科啟玄》曰:「痔曰腸澼是也。婦女因產難久坐,或經行時氣怒傷冷受濕,餘血滲入肛門邊而生。」《薛氏醫案》有:「婦人因經後傷冷,月事傷風,餘血在心經,血流於大腸,則生痔」;《醫宗金鑒》有:「又有產後用力太過而生痔者。」
ﻫ痔瘡好發於二十至五十歲的人身上,其臨床症狀有:
(1)便血:便血是痔瘡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其特點是:呈間歇性,排便過程中點滴而下或噴射而出,亦可是衛生紙帶血,血色鮮紅,量或多或少,便後血常能自止。
(2)肛門腫物脫出和突起:肛門腫物脫出是內痔常見症狀,而突起是外痔典型表現。痔病初期痔核脫出可自行復位,到中後期痔核脫出需用手托或臥床休息才能回復,嚴重者於下蹲、行走、咳嗽時痔核即可脫出,較難縮回,甚至長期不能復位。ﻫ(3)肛門不適:痔核脫出患者可感覺肛門墜脹不適,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局部瘙癢,外痔部分受到磨擦、擠壓可有灼熱、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