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9青山不老 教案带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青山不老》,提问:“你们认为‘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读音和理解上的问题。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四、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五、朗读练习(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和朗读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巩固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并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我还需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六、课文解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题。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

七、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课文中的青山代表了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教学内容:本教案适用于六年级语文上册,通过学习课文《青山不老》使学生了解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恋、痴”等10个生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2.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内容,体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课题《青山不老》。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2. 学生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六、教学过程(续)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青山不老一、说教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调教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青山不老》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青山不老》及《教学反思》

19.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很多人在为保护家园而默默地奉献着。

4.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2.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劲挺在山洼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的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并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课件出示重点词,指名读、齐读。

3.师: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用这五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受到的震撼。

(奇迹)2.感“奇迹”。

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找出相关句子,齐读)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之间交流相关内容。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读课文并进行概括。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学习第2自然段)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和图片,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出示: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交流分享:概括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第【1】篇〗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懂环境之险恶1、出示词语:肆虐盘踞记载铁锹绿波劲挺价值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指名学生带读词语,然后请学生从这些词语中任选几个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故事发生在中国晋西北,这里以前的环境如何?指名学生交流[课前自学第二题]。

学生用“恶劣”一词概括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恶劣”程度还不够,恶劣中还有几分危险,圈出第二自然段“险恶”一词。

老师板书:险恶二、感受奇迹1、出示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引:有一个山野老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竟创造了这样一块绿洲。

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作者受到震撼把他称之为奇迹。

出示句子:十五年啊……奇迹。

老师板书:奇迹3、学生读句子,想想哪里体现了“了不起”?学生抓住数字,从老人“植树时间长”“绿化面积广”两个角度感受到了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大,成绩突出,认为这很了不起。

4、过渡:这些数字概括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老汉创造绿洲真了不起。

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你还从哪些事中读出了老汉的“了不起”?学生交流概括老人十五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

老师板书: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5、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理解“青山不老”1、过渡:出示第七自然段。

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这一奇迹让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作者为什么从这一句话中选取了“青山不老”四个字作为文章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完成[课中共学第一题]。

3、小组交流汇报,全班补充。

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青山在以老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护下会长青、常绿。

二是老人创造奇迹的精神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到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执着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

(板书:青山不老)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青山不老”的含义是什么?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2.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的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3.重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

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另外一个特点是课堂动静结合,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过程和方法:1、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读题。

3、提出阅读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读——理解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自悟,读出自己。

(一)自读“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二)、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那我们先来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创造奇迹)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这个奇迹。

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青山不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对生态环保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掌握重点词语和词组的意思;•启发学生对自然和环境的思考。

3.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青山不老》;•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板书准备:关键词汇和重点句子。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讲解故事情节或核心词汇。

第二步:阅读理解(25分钟)•分发课文《青山不老》给学生阅读,老师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寓意;•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寓意。

第三步:词汇学习(1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解释其意义;•学生跟读,教师帮助学生记住和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意思;•学生就掌握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

第四步:合作探穴(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表达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看法;•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写下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讨论。

第五步: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学生就本节课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合作探穴等,辅以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目前,教师主导了大部分的课堂讨论和解释,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其次,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调整活动的时间安排。

本节课中,阅读理解和词汇学习所占用的时间较长,导致了合作探穴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举例解释:如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过渡句和段落,如“岁月流转,青山依旧”这一句是如何连接前后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通过具体实例的剖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难点内容,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青山不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个地方,让你觉得无论何时都很美丽,仿佛不会变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青山不老》的奥秘。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作者对自然、家乡的热爱;
3.领略文章的抒情、描写手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青山不老”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青山不老”、“绿意盎然”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采用更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增加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另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练笔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他们在模仿文章描写手法时,有的能够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而有的则稍显生硬。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如句子仿写、段落改写等,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9*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教学重难点】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们祖国的晋西北,有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

这节课我们跟随记者梁衡,去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梳理问题:为什么说“青山不老”?我们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的形式设置悬念,导入课题,引发阅读期待。

接着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梳理核心问题引导阅读,体现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板块二初识老人,了解故事1.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填写信息表。

课件出示:预设: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4.小结:本文可采用“人物+事件+关键词”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采用人物信息卡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又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板块三聚焦“环境”,感受“奇迹”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__”画出相关句子。

·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点拨: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思考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应重点关注哪些语段。

3.引导交流: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奇迹)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思考:读着这段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学生交流对数字的理解)(2)联系生活比较: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350多个操场那么大。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7篇)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7篇)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7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

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学生而言,不管精读还是略读课文都是新知,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启发。

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既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能过多引导,要把握一个“度”。

教学课文《青山不老》,我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重点问题“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和难理解的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进行点拨,把握学和导的“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案”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

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提炼问题、学习方法,是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的关键。

因此,小组合作探究这一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思考、批注,4人一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相机点拨、启发、唤醒,引导学生读文,进一步走进文本,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内涵、体会情感。

1.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2.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感谢您选择旅行社,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x,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接下来我来讲解一下,我们的旅游目的地青山沟风景区,青山沟风景区坐落在丹东宽甸县境内,景区面积123.5平方公里,是aaaa级旅游风景区,景区里面主要分青山飞瀑、虎塘沟和青山湖三大景区。

里面的小景点数不胜数风光迷人,青山沟风景区素有“北方小九寨”之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 提问:你们对大自然有什么样的感受?二、课文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如“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等。

3. 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让学生正确掌握。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布置一道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我将更多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说说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

关注课题,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3。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在什么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语文要素】一、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2、师: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劲挺在山洼、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的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并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课件出示重点词,指名读、齐读。

3、师: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用这五个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受到的震撼。

(奇迹)2、感“奇迹”。

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找出相关句子,齐读)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之间交流相关内容。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读课文并进行概括。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学习第2自然段)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和,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出示: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读懂小环境中的艰苦。

①引导学生关注老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俭朴、单调的生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文字描述,激情导入1、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师:同学们,在我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个山沟,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林间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青山不老》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本,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得通顺、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晋西北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用15年时间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后代。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默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板书:创造奇迹』1、从数字理解奇迹: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一亩”有多少大?667平米,3700亩就相当于1850个实验小学这么大。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这个奇迹。

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划一划有关语句。

(板书:大环境)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关语句。

这些文字描述的环境,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板书:险恶』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险恶?(1)肆虐什么意思(任意破坏)哪些词句让你充分感受到了A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
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
( )( )共存日月( )( ) 三( )五(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

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一是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衬托( );二是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 );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 );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 )。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zǎi 载人è可恶sù星宿 jīn 禁止
二、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
(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三(番)五(次)
三、1.梁衡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 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
大、态度之坚决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文章的中心意旨
四、1.爱护花草树木,不要破坏花草树木。

2.好。

这样的语言委婉,容易让人接受,比生硬的说教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