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练习及答案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3分)(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分)答: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1)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篇含答案
第1篇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
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
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意思对即可。
2.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
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意思对即可。
第2篇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边塞秋景异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答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即可)第3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第4篇辋川六言(其五)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和答案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感讽·其五》李贺①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②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③,披书案将朽。
【注】①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这首诗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而作。
②璺(wèn):玉石上的裂痕。
③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
(晋挚虞《三辅决录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首二句写石。
石头下边秋水澄明,石头旁边秋草枯瘦,景象明丽而又晦涩,这正是作者当时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B.五、六句从仰视角度写空中美景,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写出了诗人在家中赏月的闲适心境。
C.七、八两句诗人想象月中美丽迷人的景象,与后面家中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写出了幽冷凄清的内心感受。
D.“山璺泣清漏”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仿佛伤心人啜泣的景象。
2.尾联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9分)宴西楼①陆游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注】①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
②因循:随意地空让时光流逝。
③珠鞴(gōu):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
④摩诃池:在锦城西,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首联紧扣题目,从宴饮场所——西楼着笔。
首句先以“豪雄”二字概括宴会盛大场面,次句进一步就此着意渲染。
B.“锦绣笙箫”描写歌管竞逐的画面,暗藏标题“宴”字;“在半空”则描绘出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1.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小题1】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②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小题2】“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
文章写作技巧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答题时结合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方面分析。
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
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其作者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
结合词的内容,“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
③些小:指官职卑微。
④吾曹:我们。
(1)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1)本题考查诗句在诗中的作用.诗句意思: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答案:(1)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2)“一枝一叶总关情”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写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诗寄予了诗人关注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命运的情感.译文: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解析】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则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解答此题,理解词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阅历,熟知全词表达的情感,才能有针对性的解答.3.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经典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促织①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②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
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
②放妻:指妻子。
一说指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③天真:这里指促织自然真切的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正面点明促织,叫声虽然十分细微,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以出旬“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B.颔联写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鸣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表现出不忍远离、常期相傍之意。
C.颈联写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
D.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歌语言平实,感情丰富,联想自然,音在促织,哀在衷肠;以哀心听之,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运用了借代和对比(或反衬、衬托)的手法。
②诗人借物相形,抑彼而扬此,以“悲丝”“急管”代乐器演奏的音乐,这些悲急的音乐同促织的自然真切的呜声啼叫相比较,都无法让人达到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的效果。
③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凄苦孤独和远离家乡的羁旅愁苦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本诗并没有“写出了人民生活的愁苦艰辛,更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作者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尾联“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的意思是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早晴至报恩山寺文与可山石巉巉磴①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①磴:石级。
(1)钱钟书在《宋诗评论》中评价文与可“在诗里描摹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创造了以画写诗的手法,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时,要紧扣“以画写诗”的题干提示,抓住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和喜悦的心情,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阐述。
[答案](1)两联的景色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相生,形色相映,很有画面感。
颔联描绘出一幅烟开远水,日照高林,鸥落雉飞的动态画面。
颈联描绘的则是一幅大麦满园、蚕卧桑叶的静态画面。
(2)本首诗表现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
首联诗人清晨沿着山路拂松穿竹,露水打湿了衣裳。
颔联和颈联写太阳升起后诗人所见的清新明丽的山林乡村景色。
尾联写在村庄的晚景中,诗人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
这些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恬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沈石田落花诗[明]唐寅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训练与答案(一)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CD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高中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腐肃宗至徳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岀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
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
②刘长卿(约7②一约786 ),寓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 2 — 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
③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时。
④栖迟:居留。
1 •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贾谊,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①相同点:寓情于景。
第一首诗颔联,写诗人远眺汉口,看夕阳西下,暮归的鸟儿斜着翅膀渡过江去,遥想洞庭秋水浩渺,似与渺远的天边连在一起。
诗人身在汀洲心驰洞庭,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充盈其间:第二首诗颔联“秋草”“寒林” “人去”“日斜”,渲染岀故宅一片箫条冷落的景象,在这样的氛用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贾谊旧宅,表现出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自己的孤独落寞之情。
②不同点:第一首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一为实景,一为虚景。
上句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写友人所在地洞庭湖浩渺的水色,虚实相生,使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真挚、浓烈。
而第二首诗颔联所绘为眼前实景。
2.①第一首诗中“楚客”指诗人自己(亦可指诗人和友人):第二首诗中“楚客”指贾谊。
②第一首诗结尾用贾谊之典,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此次遭贬的不平和同情;而“古今怜”三字,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一种历史性的悲剧。
第二首诗诗人遭第二次迁谪路过长沙凭吊贾谊故居,怀人伤己,感怀自己屡遭迁谪的命运。
贾谊“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当时昏戰无能的廣代君主对诗人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诗人对当朝君王的不满溢于言表:“怜君”,“君”既指贾谊,也是诗人自况,“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不应该被放逐到天涯,表达了诗人伤心哀惋的喟叹和对强加在他们身上不合理现实的控诉。
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及答案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为人们提供了领略古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鉴赏古诗词,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古诗词之美。
练习题一: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古诗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下面哪句诗不是属于《红楼梦》中的词?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C.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下面哪句诗句是杜甫的作品?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傍晚灯火起,遥山生翠微。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 下面哪首诗是苏轼的作品?A. 《登岳阳楼》B. 《静夜思》C. 《江城子》答案:1. A2. B3. C练习题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古诗词。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白居易《长恨歌》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A. 李清照《如梦令》B.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 王之涣《登鹳雀楼》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A. 柳宗元《江雪》B. 杜甫《登高》C.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1. A2. A3. C通过以上练习题的答案,相信读者们对古诗词的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浓郁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欣赏,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之中。
希望读者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及答案(十八篇)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逋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2)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秋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试题。
叹疆场隋代民歌闻道行人至,妆梳对镜台。
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金]刘汲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
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
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试分别概括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
4.阅读下面的隋诗和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蜀道后期张说(唐)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做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①二首苏轼【问题】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语文古诗词鉴赏经典题和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共9分)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黄庭坚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
帝阁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
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
[注]①帝阁:指天帝宫门或守门人,又指帝都宫门。
②舛差:指差误、差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伯氏与作者得知盖郎中研习杜甫诗歌,先后赠诗,体现了古人以诗酬和的雅趣。
B.“帝阁悠邈”“虎穴深沈”两个比喻,表现了杜诗深沉雄健、沉郁顿挫的风格。
C.“江花”寄寓了杜甫的百年忠义,由此可以推测出杜诗中曾经使用江花的意象。
D.盖郎中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的前程,一丝不苟地学习杜诗,作者对此深表赞赏。
答案:D.“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的前程”无中生有。
诗中并未提到仕途前程相关的信息。
2.作者对于学习杜诗有哪些见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要学习杜诗传承古代诗歌(“国风”)的优秀传统,保持纯正的诗风。
②要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笔法和其中的忠义精神。
③要深入研究杜诗的不同版本,校正错误。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共9分)赠阙下裴舍人[唐]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①柳色雨中深。
阳和②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③。
[注] ①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
②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
③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
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联描写皇宫苑囿殿阁春天的景色,色彩秾丽,气氛活跃,令人神往。
B.“穷途恨”,点出诗人的处境,尾联“十年犹未遇”进一步补足这一内容。
C.“长怀捧日心”,是说诗人长久怀抱炽热之心,表达对光明前程无限向往。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含答案)「篇一」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 此词大约写于被贬官时期。
‚瑶草:仙草。
③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金徽:瑶琴。
7、下列对这首宋词上阕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
B、“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
C、“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
D、“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的深深喜爱和依恋。
参考答案:选CD。
解题说明:本体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词实际上是化实为虚,运用想象,以虚衬实,以理想仙境之虚衬托现实黑暗、作者内心不满之实。
C 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
所以D错。
8、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参考答案:词人想象“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
‚接着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同时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词人说自己到仙境探索是为了得到灵芝仙草,不是为了得到像“朱唇丹脸”一样的桃花,即使得不到又何必长啸呢?以象征性的语言说明自己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业(含答案)
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 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的练习题及答案一、朝中措辛弃疾①夜深残月过山房。
睡觉北窗凉。
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②。
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
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注】①作者写作本词时正闲居代湖。
②星斗文章:天上的星斗焕发异彩。
⑴从时间和表达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①从时间的角度看,上片写“夜深”所见;下片写“朝来”(白天)接待访客。
②从表达的角度看,上片描绘幽静的山居生活场景;下片则围绕山居生活与客人对话。
解析:第一问,从上片的“夜”和下片的“朝”可以推知上片是写“夜深所见”,下片写“白天待客”。
第二问,由上片的“残月”“凉”“星斗”可以推知上片写景,由“难忘”可以推知下片写情。
每点2分,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
解题步骤是:解读诗句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4分)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你要想知道我对“山林”和“钟鼎”的选择,只要问问白鸥即可知道。
作者不直说,而是让客人去问白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淡看富贵功名、乐于过退隐山林的闲居生活的感情。
解析:“朝来客话,山林锺鼎,那处难忘”提出问题,“山林”“锺鼎”要选择哪一个,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人生态度。
结合词意说明,意思对即可,4分。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及答案【十题】
【导语】从⼩学到⾼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的优秀诗篇。
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化宝库⾥最璀璨的明珠。
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超的艺术⼿法,从⽽不断提⾼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平呢?今天,我们就⼀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阅读下⾯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林断⼭明⽵隐墙,乱蝉衰草⼩池塘。
翻空⽩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得浮⽣⼀⽇凉。
【注】这⾸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句在景物描写⽅⾯的特点。
(3分)(2)有⼈认为这⾸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情,也有⼈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得其乐的隐逸⽣活。
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说说你的理由。
(4分)【⼆、阅读下⾯这⾸唐诗,完成8~9题。
】别舍弟宗⼀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去国六千⾥,万死投荒⼗⼆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 赏析本诗第⼆联中数词运⽤的妙处。
(4分)2.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菩萨蛮·咏梅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声长,⼀枝和⽉⾹。
⼈怜花似旧,花不知⼈瘦。
独⾃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注】朱淑真,宋代⼥词⼈,号幽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1)简析上阕第⼀句“湿云不渡溪桥冷”在词中的作⽤。
(4分)(2)探究本词下阕情感抒发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
】浣溪沙苏轼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答案)班级得分(一) 田家獬(xiè)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明”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1分)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在诗人的眼中,“云”被人格化了,表面上是对“云”的责怪、埋怨,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下美景的喜爱眷恋之情。
(二) 蝶恋花①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②夷犹③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④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⑤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⑥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此词是词人退居期间所作,写的是附近的田园风光。
②画舫:彩船。
③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④江国:水乡。
⑤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⑥看看:转眼之间,即将。
1.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上片侧重写乘船游湖所见的水涨草绿、鹅儿戏水、微风拂岸的江南自然春色;下片侧重写词人在船上所见的农事;表达了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满足感、认同感)。
2.“春涨一篙添水面”一句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
(2分)示例:这是对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后的河水的描写。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涨起来之后湖面因涨水而加宽的景象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上片写春水上涨、芳草嫩绿、鹅儿嬉戏,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
B.“谷雨才耕遍”中的“才”字,流露了词人对农事迟晚的不满情绪。
C.全词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之情。
D.本词写景细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刻画了清新、明净的田园风光,令人醉。
二、爱国忧民(三) 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被押往大都,途经金陵之时。
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
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1.诗句“草合离宫转夕晖”描绘了国土沦陷后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的感慨。
(用原句填空) (3分)2.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3分)示例一:“旧家燕子”运用“旧时王堂前燕”的典故,表达王朝衰落、人事变迁的历史沧桑感和百姓失去家国后流离失所的痛苦。
示例二:“啼鹃带血”用神话中蜀王杜宇的典故,表现诗人心怀故国,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
(四)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五)不见杜甫不见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初期,诗人此时辗转得悉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②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
③匡山: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北部。
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白的形象。
(2分)“佯狂”“飘零”等表现了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抒发了对好友白的挂念;对白才情的赞赏;对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白有同样遭遇的感慨。
(答出两点即可)(六)雨夜(明)何景明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①万井②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释】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感?(2分)表达诗人在深秋的雨夜里的寂寞凄凉之感以及思乡之情。
22.诗中“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颂,请作赏析。
(3分)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秋声”“寒色”渲染秋风夜雨的凄清氛围,表达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浓浓乡愁。
四、赠友送别(七)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①。
垂紫陌②洛城东。
总是③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释】①且共从容:能留下一起和美相伴。
②紫陌:指郊野的大路。
③总是:大多是,都是。
1.这首词是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2分)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A.“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以乐景写哀情。
B.这首词从追忆昔日携手游玩的欢乐,到今日独自赏花的孤独,再到叹惜明日渺茫不可预料的苦闷,在时间上跨了去年、今年、明年,空间上由聚合到分散,在感情上由欢快到悲恨,词的境界一层一层开拓深化。
C.这首词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
D.这首词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是一首绝妙的作品。
(八)淮上与友人别谷扬子江头柳春,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
1. 诗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容?有什么作用?(3分).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
朋友分手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2分)“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
(九)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白一为迁客去,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分)这首词是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表达作者被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运用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十)小松杜荀鹤①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杜荀鹤:晚唐诗人,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A.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
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它未来“凌云”的先兆。
B.第三句由描写转入议论,讽刺社会上的一些小人见风使舵、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弊。
C.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D.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哲理,都达到了有机统一。
(十一) 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2分)示例: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绚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的杏花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分)示例:好。
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赋予)了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
3.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花般飘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
(十二) 纳凉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前两句,“_追”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悠闲自在__”的心境。
(2分)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十三) 孤雁①唐·杜甫孤雁不饮啄②,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③,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①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当时政局纷乱,诗人旅居。
②饮啄:饮水啄食。
③望尽似犹见: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
与下一句是互文。
1、诗歌以“野鸦”结尾,有何用意?(2分)用野鸦的鸣噪来反衬孤雁的寂寞,突出了孤雁的执着。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乱世漂泊,流离失所的痛苦心情,也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十四).午枕(宋)王安石夏意(宋)舜钦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午枕》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一日午睡醒来觉得光景动人便作此诗。
②《夏意》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
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夏意》作于隐居之时。
③簟:竹席。
④供(gōng):引起。
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们能感受得到两首诗歌是有些不同的。
请你分析一下两诗的异同之处。
(2分)同:都是写午后梦觉之景;都写到了清凉的簟席、门帘上晃动的花影和那清脆的鸟鸣声;都写出了环境的静谧。
(2分,写出两点即可)不同:王安石的《午枕》,在午后的安静气氛中,有一种不可知不可说的清愁,诗的末句“隔水山供宛转愁”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读到一种温柔的愁绪萦绕作者心间。
而舜钦的《夏意》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了一种清幽宁谧之境,表现的是惬意自得、轻松舒畅的心境。
(2分,点明“忧愁”和“轻松自得”即可得分。
)(十五)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