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cdd49b90d6c85ec3ac693.png)
55 000
习题四
类型
经济业务序号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6.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7.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8.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2、会计等式是如何组成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
4、试述会计要素变动的4种类型和9种情况。
4种类型——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增加;2、同时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赠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150,000.00
?应付账款
25,000.00
20,000.00
20,000.00
25,000.00
?应付职工薪酬
5,000.00
5,000.00
0
负债合计
130,000.00
70,000.00
25,000.00
175,000.00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500,000.00
30,000.00
530,000.00
9.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1. 8.
9. 11
12.
4. 6.
5.
2. 7.
10.
11.
3.
习题五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9de4b6bec0975f565e25f.png)
精品文档新编《会计学原理》一基础会计(第17版)会计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
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
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6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6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08239e009581b6ad9ebbe.png)
第一章总论复习思考题(p25)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3、提高经济效益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7、略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物。
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10、11略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资金平衡关系?资金运动处于静态时,表现为资金的使用和资金的来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有着相互依存、互为转化的关系,有一定的资金使用,必定有一定的资金来源,这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表示资金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而且两者的数额必定是相等的,完整地反映了资金的来龙去脉。
2、会计等式是如何组成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3、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
4、试述会计要素变动的4种类型和9种情况。
4种类型——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增加;2、同时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赠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19版课后题第9、10章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19版课后题第9、10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7a05d02768e9950e7381c.png)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练习答案第九章财产清查复习思考题1、财产清查有什么意义?运用财产清查手段,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对或盘点,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有什么区别?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实地盘存制?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平时对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立明细账,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或一定时期可根据期末盘点资料,弄清各种财物的实有数额。
3、为什么要清查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进行的,用于现金的收支业务十分频繁,容易出现差错。
通过核对,往往会发现双方项目不一致。
4、如果遇到数量多、体积庞大、难以盘点的物资,如何确保其数量、质量的完好?1、查明差异,分析原因;2、认真总结,加强管理;3、调整账目,账实相符;4、无法归还的应付款项处理。
5、财产清查结果如有差异,在财务上应如何处理?财务部门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处理必须及时地进行账簿记录的调整。
具体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应将已经查明的资产盘盈、盘亏和损失等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如财产物资盘存单等)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有关账户,使各项财产的账存数同实存数完全一致。
第二步,按照差异发生的原因和报经批准的结果,根据有关批文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习题一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1)200×年7月31日2、因为银行对账单和未达账项均无误,而调节后的存款余额,企业多于银行,证明是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有误。
编制调节表时所发现的错误金额是:584 000-570 400=13 600(元)企业7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是:535 000-13 600=521 400(元)200×年7月31日月末企业实际可用的银行存款余额为:570 400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2)200×年8月31日调节后存款余额相等,证明企业和银行双方账目无误。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课后习题含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2cbbccba1aa8114531d9bf.png)
习题一按科目隶属关系分类表习题三账户资料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成本项目A 产品B 产品总成本(100件)单位成本总成本(80件)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3225 2580直接人工 5000+7004000+560制造费用 20651652产品生产成本 109908792(一)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习题一1借:其他应收款一采购员500 贷:库存现金5002、 借:在途物资 288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896 贷:应付票据336963、 借:在途物资 720贷:银行存款480库存现金2404、 借:原材料 29520(28800+720)5、 借:应付票据 33696贷:银行存款336966、 借:在途物资 111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887 贷:银行存款129877、 借:在途物资 720 (540+180)贷:库存现金 180银行存款5408、 借:原材料 11820(11100+720)贷:在途物资 11820(11100+720)习题二1、 借:生产成本--A 3225--B 2580贷:原材料58052、 借:生产成本一A — B 9000制造费用200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3、 借:生产成本一 A — B 1260制造费用280 管理费用4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9604、 借:制造费用 600管理费用300 贷:累计折旧9005、 借:制造费用 200贷:库存现金200 贷:库存现金4007、借:库存现金63制造费用237 贷:其他应收款3008、每元工资应负担制造费用 =3717/ ( 5700+4560)=0.3623A 产品应负担 产品应负担 =5700*0.3623=2065=4560*0.3623=1652A 2065---B 1652贷:制造费用37179、借:库存商品19782贷:生产成本--A 10990--B 8792借: 生产成本一 习题三1•借:银行存款35100(二)计算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de7ded4d8d15abe234ed8.png)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7版)会计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
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
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最新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19版课后题第9、10章答案
![最新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19版课后题第9、10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fa5e54caaedd3383c4d3b6.png)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练习答案第九章财产清查复习思考题1、财产清查有什么意义?运用财产清查手段,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核对或盘点,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有什么区别?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实地盘存制?哪些条件下适宜采用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平时对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立明细账,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实地盘存制是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或一定时期可根据期末盘点资料,弄清各种财物的实有数额。
3、为什么要清查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进行的,用于现金的收支业务十分频繁,容易出现差错。
通过核对,往往会发现双方项目不一致。
4、如果遇到数量多、体积庞大、难以盘点的物资,如何确保其数量、质量的完好?1、查明差异,分析原因;2、认真总结,加强管理;3、调整账目,账实相符;4、无法归还的应付款项处理。
5、财产清查结果如有差异,在财务上应如何处理?财务部门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差异以及差异的处理必须及时地进行账簿记录的调整。
具体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应将已经查明的资产盘盈、盘亏和损失等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如财产物资盘存单等)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记入有关账户,使各项财产的账存数同实存数完全一致。
第二步,按照差异发生的原因和报经批准的结果,根据有关批文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
习题一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1)200×年7月31日2、因为银行对账单和未达账项均无误,而调节后的存款余额,企业多于银行,证明是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有误。
编制调节表时所发现的错误金额是:584 000-570 400=13 600(元)企业7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是:535 000-13 600=521 400(元)200×年7月31日月末企业实际可用的银行存款余额为:570 400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资料2)200×年8月31日调节后存款余额相等,证明企业和银行双方账目无误。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课后习题答案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73fb20912a2161579293a.png)
习题一按科目隶属关系分类表习题二习题三账户资料表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会计分录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1002.借:应收帐款——乙公司52650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4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7650 3.借:主营业务成本——A 22500——B 34500贷:库存商品——A 22500——B 345004借:销售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5.借:销售费用1140贷:应付职工薪酬11406.借:银行存款1404贷:其他业务收入1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04 7.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贷:原材料——甲1000(二)计算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30000+45000-22500-34500-1000-1140=15860(元) 其他业务利润=1200-1000=200(元)习题四答案(1)借:管理费用8000生产成本3000制造费用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6000 (2)借:生产成本420制造费用7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120 (3)借:管理费用600制造费用8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400 (4)借:制造费用1200贷:银行存款1200(5)借:管理费用400贷:库存现金400(6)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300贷:库存现金300(7)借:管理费用480贷:库存现金480 (8)借:销售费用1500贷:银行存款1500(9)借:应付利息900贷:银行存款900(10)借:销售费用700贷:银行存款 700(11)借:管理费用-工资1200贷:应付职工薪酬1200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200 贷:库存现金1200(12)借:管理费用960库存现金40贷:其他应收款1000(13)借:制造费用1900管理费用500贷:银行存款2400(14)借:制造费用1000管理费用2000贷:银行存款3000习题五答:3.(1)借:银行存款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5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35000贷:库存商品35000(3)借:销售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4)借:管理费用300贷:银行存款300(5)借:财务费用2200贷:银行存款2200(6)借:营业外支出500贷:银行存款500(7)借:其他应付款300贷:营业外收入3004.(1-1)借:主营业务收入550000其他业务收入6000营业外收入4300贷:本年利润560300(1-2)借:本年利润448500贷:主营业务成本410000其他业务成本3500销售费用25500管理费用3300财务费用4200营业外支出2000(2-1)计算本年应交所得税本利润总额=560300-448500=111800应交所得税=111800×25%=27950(元)借:所得税费用279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950 (2-2)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27950贷:所得税费用27950本年净利润=111800—27950=83850(3)将本年利润净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2023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全部课后题答案
![2023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全部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2929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3.png)
2023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全部课后题答案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14版)李海波主编第三章习题一132页1、借:其他应收款—差旅费 500贷:库存现金 5002、借:在途物资 28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896贷:应付票据 336963、借:在途物资 720贷:银行存款 480库存现金 2404、借:原材料 29520(28800+720)贷:在途物资 29520(28800+720)5、借:应付票据 33696贷:银行存款 336966、借:在途物资 11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887贷:银行存款 129877、借:在途物资 720 (540+180)贷:库存现金 180银行存款 5408、借:原材料 11820(11100+720)贷:在途物资11820(11100+720))习题一登账材料采购总分类账年凭证字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7 转1 购料 28800付2 付运杂费 720转2 材料入库 29520付4 购料 11100付5 付运杂费 720转3 材料入库 1182031 本月合计 41340 41340 平-原材料总分类账年凭证字号摘要借方贷方借或贷余额月日7 转2 材料入库 29520转3 材料入库 1182031 本月合计 41340 借 41340材料采购明细类账物资类别或名称: 甲材料年凭证字号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结余金额【来源于】月日买价运杂费合计7 转1 购料 16000 16000 16000付2 付运杂费 480 480 16480转2 材料入库 16480 —付4 购料 5500 5500 5500付5 付运杂费 440 440 5940转3 材料入库 5940 -31 本月合计 21500 920 22420 22420 -材料采购明细类账物资类别或名称: 乙材料年凭证字号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结余金额月日买价运杂费合计7 转1 购料 12800 12800 16000付2 付运杂费 240 240 16480转2 材料入库 13040 —付4 购料 5600 5600 5500付5 付运杂费 280 280 5940转3 材料入库 5880 -31 本月合计 18400 520 18920 18920 -第三章习题二 P1331、借:生产成本——A产品 3225——B产品 2580贷:原材料——甲材料 2835——乙材料 29702、借:生产成本——A产品 5000——B产品 4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3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3、借:生产成本——A产品 700——B产品 56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420贷:应付职工薪酬 19604、借:制造费用 600管理费用 300贷:累计折旧 9005、借:制造费用 200贷:库存现金 2006、借:制造费用 400贷:库存现金 4007、借:制造费用 237库存现金 63贷:其他应收款 4008本月制造费用总额:2000+280+600+200+400+237=3717制造费用分配率: 3717/(5000+4000)=0.413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413 =2065(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413 =1652(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65——B产品 1652贷:制造费用 37179、借:库存商品——A产品 10990——B产品 8792贷:生产成本—A产品 10990—B产品 8792(二)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和“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第一章、第二章答案(36学时)
![新编会计学原理(李海波)第一章、第二章答案(36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81db9858680203d8cf2f2408.png)
学习要求与评价
教学形式:
理论和基本概念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练。 学习方法和要求: 分组讨论、课后作业 成绩评定: 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表现——30% 期末考试——70% 开卷 2小时
会
会
会
会
计
计
计
计
的
的
核
法
概
对
算
规
念
象
方
法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 古代会计阶段
远古“结绳”、“刻木”记事标志着会计的萌芽
《数学大全》确立了复式记帐法的地位,复式记帐不断 完善和推广。
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三) 现代会计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目前
1953年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开始运用,出现“会计 电算化”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 监督 (一)核算职能(反映) 以货币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反映 企业已近发生的经济活动。
例
• 某厂2008年9月销售产品10万元,当月收款6万元
• 按收付实现制:
• 银行存款
+6万元
• 主营业务收入 +6万元
• 按权责发生制:
• 银行存款
+6万元
• 应收账款
+4万元
• 主营业务收入 10万元
业务
一、收入 1、对外提供劳务10万元,收款 60%。 2、收到上月欠款2万元 3、预收货款3万元
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管钱粮的专职官 员进行“月计月会”
宋朝初期出现了“四柱清册”即“旧管”(上期结存) +“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 (本期结存)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6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6版李海波(全))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80f17de45c3b3566ec8b23.png)
完美 WORD 格式.整理第一章 总 论复习思考题(p25)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事 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并随着经济日益发展,逐步开展 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活动。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全面、系统、综合、连续的核算,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结合、提高 经济效益。
2、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功能,核算与监督 3、提高经济效益 4、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要反映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只有在其可货币化的基础上才能 予以反映,而可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就只能是资金运动——社会资金运动。
5、略 6、设置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7、略 8、它是对会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假定,及对会计领域里某些无法证面加以论证的事 物。
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和趋势经过逐步的认识所做的合理的判断。
会计主体、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 9、要求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质量的保证—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可比 性、可理解性、谨慎性 10、11 略第二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金平衡关系? 资金运动处于静态时,表现为资金的使用和资金的来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有着相互依存、互为转 化的关系,有一定的资金使用,必定有一定的资金来源,这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表示资金从哪里 来,又用到哪里去,而且两者的数额必定是相等的,完整地反映了资金的来龙去脉。
2、会计等式是如何组成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由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组成。
4、试述会计要素变动的 4 种类型和 9 种情况。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之欧阳音创编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李海波(第十七版)课后练习答案之欧阳音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02751e267ec102de3bd8957.png)
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特点: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单位;2、会计所反映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4、会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3、会计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会计的首要任务?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快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反映会计信息;2、严格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控制生产活动全过程。
3、加强企业目标的考核与分析,发挥会计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任务4、什么是会计的对象,为什么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即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构成,概括了各种经济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会计所要反映和核算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
所以说会计的对象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5、什么是资金循环和周转?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两者有何不同?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一次不断改变其形态,成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成为资金的周转。
工业生产企业: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商品流通企业: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6、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按科目隶属关系分类表习题二习题三账户资料表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会计分录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习题一1、借:其他应收款—采购员 500贷:库存现金 5002、借:在途物资 28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896贷:应付票据 336963、借:在途物资 720贷:银行存款 480库存现金 2404、借:原材料 29520(28800+720)贷:在途物资 29520(28800+720)5、借:应付票据 33696贷:银行存款 336966、借:在途物资 11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887贷:银行存款 129877、借:在途物资 720 (540+180)贷:库存现金 180银行存款 5408、借:原材料 11820(11100+720)贷:在途物资11820(11100+720)习题二1、借:生产成本--A 3225--B 2580贷:原材料 58052、借:生产成本—A—B 9000制造费用 2000管理费用 3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 3、借:生产成本—A—B 1260制造费用 280管理费用 420贷:应付职工薪酬 1960 4、借:制造费用 600管理费用 300习题三(一)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 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100 2.借:应收帐款——乙公司 52650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4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76503.借:主营业务成本——A 22500——B 34500 贷:库存商品——A 22500——B 345004借:销售费用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5.借:销售费用 1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406.借:银行存款 1404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04 7.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贷:原材料——甲 1000(二)计算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30000+45000-22500-34500-1000-1140=15860(元) 其他业务利润=1200-1000=200(元)习题四答案(1)借:管理费用 8000生产成本 3000制造费用 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6000(2)借:生产成本 420制造费用 7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120(3)借:管理费用 600制造费用 80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400(4)借:制造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5)借:管理费用 400贷:库存现金 400(6)借: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300 贷:库存现金 300(7)借:管理费用 480贷:库存现金 480(8)借:销售费用 1500贷:银行存款 1500(9)借:应付利息 900 贷:银行存款 900(10)借:销售费用 700贷:银行存款 700(11)借:管理费用-工资 1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00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200 贷:库存现金 1200(12)借:管理费用 960库存现金 40贷:其他应收款 1000(13)借:制造费用 1900管理费用 500贷:银行存款 2400(14)借:制造费用 1000管理费用 2000贷:银行存款 3000习题五答:3.(1)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5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 贷:库存商品 35000(3)借:销售费用 500贷:库存现金 500(4)借:管理费用 300贷:银行存款 300(5)借:财务费用 2200贷:银行存款 2200(6)借:营业外支出 500贷:银行存款 500(7)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4.(1-1)借:主营业务收入 550000其他业务收入 6000营业外收入 4300贷:本年利润 560300(1-2)借:本年利润 448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410000其他业务成本 3500销售费用 25500管理费用 3300财务费用 4200营业外支出 2000(2-1)计算本年应交所得税本利润总额=560300-448500=111800应交所得税=111800×25%=27950(元)借:所得税费用 279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950(2-2)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 27950贷:所得税费用 27950本年净利润=111800—27950=83850(3)将本年利润净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
借:本年利润 83850贷:利润分配 83850(4)提取盈余公积: 83850×10%=8385(元)借:利润分配 8385贷:盈余公积 8385(5)提任意盈余公积: 83850×15%=12577.5(元)借:利润分配 12577.5贷:盈余公积 12577.5(6)应付投资者利润: 83850×10%=8385(元)借:利润分配 8385贷:应付股利 8385习题六(1)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实收资本 400000(2)借:固定资产 200000贷:实收资本 150000累计折旧 50000(3)借:银行存款 50000贷:短期借款 50000(4)借:在建工程 500000贷:长期借款 500000(5)借:短期借款 50000贷:银行存款(6)借:长期股权投资 130000累计折旧 30000贷:固定资产 15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7)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累计折旧 10000贷:固定资产 30000借:银行存款 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8)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习题七一、会计分录(1)借:生产成本——A产品 21900——B产品 18100贷:原材料 40000(2)借:制造费用 2000贷:原材料 2000(3)借:库存现金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4)借:应付职工薪酬 24000贷:库存现金 24000(5)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380贷:银行存款 17380借:原材料——甲材料 15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6)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0贷:应付票据——八一厂 46800(7)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600贷:库存现金 600借:原材料——乙材料 40600贷:材料采购——乙材料 40600 (8)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新华厂 3000 9)借:应交税费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10)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000——B产品 10000制造费用 3000管理费用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00(11)借:生产成本——A产品 1400——B产品 1400制造费用 420管理费用 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3360(12)借:制造费用 2380管理费用 780贷:累计折旧 3160(13)借:制造费用 1400贷:银行存款 1400(14) 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92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200/20000=0.46(元)A产品分担制造费用=10000×0.46=4600(元)B产品分担制造费用=10000×0.46=46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 4600——B产品 4600贷:制造费用 9200(15)借:库存商品——A产品 37900贷:生产成本——A产品 37900(16)借:应收账款——新华工厂 131040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9040(17)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36000——B产品 44000(18)借:销售费用 1100贷:库存现金 1100(19)借:财务费用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20)借:管理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21)借:营业外支出 1120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1120按正规的处理方法应分为两个步骤:①发生辅助材料损坏,在报经批准前(假设不考虑应交增值税问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20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1120②报经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 112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20(22)借: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23)借:银行存款 2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0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0贷:原材料 1500(24-1)借: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其他业务收入 2000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114300(24-2)借:本年利润 91840贷:主营业务成本 80000其他业务成本 1500管理费用 3120销售费用 1100财务费用 5000营业外支出 112012月份利润总额=114300-91840=22460(25-1)12月份应交所得税=22460×25%=5615(元)借:所得税费用 561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615(25-2)借:本年利润 5615贷:所得税费用 5615(26) 12月份净利润=22460-5615=16845(元)12月份应提取盈余公积=16845×10%=1684.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684.5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1684.5(27)本年净利润=427000+16845=443845(元)借:本年利润 443845贷:利润分配 443845(28)12月份应付投资者利润=16845×40%=6738(元)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6738贷:应付股利 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