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超精华)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概念:透镜是透明物质制成的、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并由此产生会聚或发散的效果。
二、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主光轴用点划线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即通过凸透镜的光将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偏离主光轴,即通过凹透镜的光将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
四、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凸透镜: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叫实焦点 ,用“F”表示。
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一个凸透镜有 2 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凹透镜: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发散 ,且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的会聚点,所以叫做虚焦点,用F表示,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五、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Ⅰ凸透镜(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汇总(附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01知识梳理1.透镜(1)透镜:透镜分为两类:凸透镜和________透镜,其中中间厚,边缘薄的为________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________透镜.(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3)焦点和焦距:如图甲所示,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如图乙所示,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且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甲乙2.生活中的透镜项目应用物距像的特点照相机u>2f 倒立、_________的实像投影仪f<u<2f 倒立、_________的实像放大镜u<f 正立、_________的虚像显微镜物镜:f<u<2f 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目镜:u<f 正立、_________的虚像望远镜物镜:u>2f 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目镜:u<f 正立、_________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特点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特点u>2f f<v<2f ______________的实像u=2f v=2f ______________的实像f<u<2f v>2f ______________的实像u=f 不成像u<f 物与像同侧,v>u ______________的虚像成像规律______处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______处是成倒立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________,焦距以内反变化02知识对比1.实像与虚像名称对比实像虚像形成实际光线会聚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承接能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画法用实线表示用虚线表示观察可以用眼睛观察,可以用相机拍摄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名称比较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第 1 页共 1 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光的传播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通过传播介质或真空在空间中传播。
光的传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来解释。
光的直线传播:当光通过透明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时,它会以直线传播。
光可以沿着一个方向传播,当它遇到障碍物或折射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垂直入射时不发生折射,而在倾斜入射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的主要特征是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光滑表面时,以相同的角度从表面反射出来。
光的反射性质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来描述。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都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意味着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如空气)射向另一个介质(如玻璃)时,它们沿着同一平面发生反射。
第三节镜的成像镜的成像是指镜面对光线的反射使得光线聚焦或发散,从而形成影像。
常见的镜有平面镜和弧面镜。
平面镜成像:当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时,光线将保持直线传播。
当光线倾斜入射时,光线会发生反射,并根据反射定律形成镜中的虚像。
虚像与实物的位置关系是左右颠倒的。
弧面镜成像:弧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的中心厚度较薄,边缘薄,能使平行光线聚焦,形成实像。
凹面镜的中心厚度较厚,边缘薄,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形成虚像。
第四节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折射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发生偏折。
色散现象可以通过将光通过三棱镜,使其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线来观察。
彩虹: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由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内反射形成。
彩虹的颜色在上部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颜色顺序相反。
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第五章主要讲述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镜的成像和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在光的传播方面,我们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方面,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描述了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及分类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如图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折射光靠近主光轴)(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折射光远离主光轴)(如图)①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口诀:平行的过焦点,过焦点的平行,过光心的不变②凹透镜作图:平同斜异,先虚后实,最后表箭头4、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记忆方法:三块区域两个特殊点)5、凸透镜成像规律①虚像与物体同侧,都是正立放大的(光屏不能承接);实像与物体异侧,都是倒立的(光屏能承接);②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反而变大(总结: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③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④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判断实像的大小:当v > u时,为放大的实像;当v = u= 2f时,为等大的实像;当v<u时,为缩小的实像;⑤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实相。
6、照相机成像特点: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7、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正常眼睛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10cm;明视距离为25cm;8、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戴凹透镜矫正;9、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戴凸透镜矫正;10、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眼睛一侧的凸透镜为目镜,靠近物体一侧的凸透镜为物镜;1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相同点:①、都用两个凸透镜组成;②、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物镜都成实像;1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点:①、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②、显微镜物镜的焦距小于目镜的焦距,望远镜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③、显微镜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成像;虽然望远镜经过物镜的像是缩小的,但经过目镜放大成像后,像离眼睛较近,所成的视角较大,所以人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知识梳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3、填表: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凸透镜成像规律:条件成像光路图成像情况u与v的关系像的位置(与物体在同侧或异侧)像随物距变化的情况U>2f 倒立缩小实像u>v异侧f<v<2f物近像远像变大u=2 f 倒立等大实像u=2f异侧v=2ff<u<2f 倒立放大实像u<v异侧V>2f物近像远像变大条件成像光路图成像情况u与v的关系像的位置(与物体在同侧或异侧)像随物距变化的情况u=f 不能成像U<f 正立放大实像u<V 同侧物近像近像变小当u大于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u小于f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四、眼睛和眼镜(明视距离约25cm)(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近视眼晶状体比远视眼的厚,折光比远视眼强,未矫正前像落在视网膜前。
近视远视成因及矫正图: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落在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的一倍f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
缩小的虚像
通过望远镜看物体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 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 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 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放大镜 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是变大了还是缩小了?把两 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你有什么 新的发现?
射 电 望 远 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广阔无垠的宇宙
显 微 镜 和 望 远 镜
巩固练习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起的作用相当于(B )
A.照相机和放大镜
B.投影仪和放大镜
C.放大镜和照相机
D.放大镜和投影仪
2.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
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B )
一般的放大镜, 放大倍数有限,要想 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 等非常小的物体,就 要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物体的凸 透镜叫做物镜
显微镜原理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 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望远镜的结构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物镜,焦距较长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 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 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焦距较短
望远镜原理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F物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F目
F目
F物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是缩小的像,只是像离眼睛的距离很 近,为什么我们用望远镜观察物体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变清 楚了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知识点 总结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第一节透镜1、透镜分类:2、透镜对光的作用:光经过透镜后总是向较厚的一侧偏折(类比三棱镜折射图)(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折射光线会偏向主光轴;(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更偏离主光轴。
日常生活中,盛水的透明瓶子,注满水的灯泡,以及叶片或玻璃板上水珠都可以等效为凸透镜,它们对光有会聚作用。
3、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轴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因为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也叫实焦点,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点,没有实际光线交于这点,故为虚焦点。
一个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任何一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
(3)利用太阳光测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取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纸片放在另一侧,来回移动纸片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4)凸透镜焦距长短反映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弱,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
说明了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使光线偏折的越多,会聚作用越强,焦距越短.4、三条特殊光路图: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大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适用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2、投影仪①光源:增加投影片亮度,使投影更清晰②凹面镜:利用其会聚作用反射聚光后射向螺纹镜③螺纹透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将影片各部分均匀照亮;④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成在屏幕上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物距小于像距;③物像位于镜头两侧。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五章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五章第一节: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通常是由在物质中的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根据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参数,我们可以计算电的各种性质,比如电功率、电阻、电场强度等。
电荷也是电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电流的载体。
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根据电荷的正负,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的方向。
第二节:电路的基本知识电路是一种由电源、导线和负载(比如电灯、电机、电磁铁等)组成的系统。
电路中的电流是由电源中的电势差(电压)所驱动的,电路中的负载则抵消了电流的能量。
电路中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面包板、导线、电阻器等器件来组成。
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比如串联、并联、混合等)会影响电路的性能。
第三节: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电路中抵抗电流流动的物质或器件。
电阻通常使用欧姆(Ω)来表示。
电路中的电阻会导致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影响电路中的各种性能参数。
电阻器是一种常见的电阻器件,通常由金属丝或碳膜制成。
电阻器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值来改变电路的性能。
第四节:电功率和能量电功率是电路中的能量变化的速率。
电功率通常由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出。
电能则是电路保存的能量,通常也由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出。
在电路中能量的差异导致了电路的各种性能。
第五节: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一种电磁现象,由电流和磁场的互相作用引起,可以用来实现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通常通过法拉第定律来描述。
法拉第定律是指电路中的变化磁通量会引起电流的变化。
第六节:交流电交流电是一种在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周期性变化的电信号。
交流电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交流电的性质和直流电有很大的不同。
交流电通常使用电容器、电感器等电路元件来处理。
结语: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五章,为大家的学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总结,推荐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总结第一节 透镜1. 透镜的原理:光的折射。
2. 两种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主光轴和光心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个点叫光心 。
对光线作用及光路图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焦点和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 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 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焦距与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会聚能力的关系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平行光: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互相平行的,叫做平行光。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会聚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
第5节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用其观察远处的景物。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应用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本章的第五节,学生对前面内容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而本节课的主题是“制作望远镜”,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物理知识的有用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知道凸透镜可以组合使用二次成像。
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望远镜的制作,相比于学生自己回家制作,有更多的互相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和条件。
课堂未尽之处,也可以留作课下思考和解决。
它不仅仅是“做作品”——“做作品”强调的是成功和浅层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本节课的学习更强调驱动性问题,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理解核心知识、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形成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凸透镜在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典型应用,已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三条特殊光线作图的方法,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部分学生是天文爱好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并了解、使用过望远镜。
本节课以制作开普勒望远镜为契机,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合作、表达及动手能力。
另外,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还有不足,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及原理。
2.制作一个望远镜。
3.确定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之间的最佳成像距离。
核心素养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及原理,制作一个望远镜。
难点:通过实验测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确定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之间的最佳成像距离。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提出问题:如何准确知道目镜与物镜之间成像的最佳距离?使用光具座测量最佳距离时,是否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4.活动4:观察手持望远镜,尝试使用凸透镜、瓦楞纸、剪刀、胶带等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望远镜,实现望远功能。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物质、新材料、粒子和宇宙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具有许多不同的性质。
如物质的磁性、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导热性、物质的硬度、弹性、质量等。
物质的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锗等材料。
物质按导热性能的不同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量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物质的硬度:硬度大的物体能够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二、新材料纳米材料:是指纳米尺度的材料,纳米是长度单位大小为超导材料:是指在低温环境下,导体的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受热后又会恢复原来合金隐性材料:隐性材料能将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反射回去的却很少三、粒子和宇宙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尺度数量级为10-10=0.1n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9.4605×1015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千克g=p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sv=s/t密度p千克/米³g/³p=/v力F牛顿NG=g压强P帕斯卡PaP=F/S 功焦耳j=Fs功率P瓦特P=/t。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算法:用目测的方法估算物体大概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通过的路线为直线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知识点
第一节1.物体带电(对外显电性):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接触起电3) 感应起电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用“+”表示,负电荷用“—”表示 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两小球相互排斥,说明两小球的带电情况怎样? 两小球带同种电荷(同带正电荷或者同带负电荷)两小球相互吸引,说明两小球的带电情况怎样? 可能⑴两小球带异种电荷⑵可能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3、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一:利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检验。
方法二:用检验仪器——验电器①验电器结构: ②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例子: 用一个金属球去接触,一个带了电的验电器情况1. 张角增大 金属球和验电器带同种电荷,且金属球所带电荷量更多情况2.张角减小可能:⑴金属球不带电 ⑵可能带少量异种电荷 情况3.张角先减少到0度,后又增大 金属球带了比验电器更多的异种电荷4、电荷量及单位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 表示电荷量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5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和空气;分子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很小,位于原子中心电子带负电,绕核高速转动,电子的数量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对外显电性。
验电器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摩擦起电的实质.....,即吸引力强的原子得到吸引力弱的原子的电子,因此.......是(最外层)电子的转移吸引力强的有多余的电子对外显负电,吸引力弱的原子由于于缺少电子显正电。
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由于缺少电子,显正电;丝绸由于得到电子,显负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材分析本章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内容包括: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本章共有5节:1.第1节“透镜”,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2.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并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4.第4节“眼睛和眼镜”,介绍了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5.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介绍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本章教学以各种透镜及其应用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章只介绍了凹透镜最基本的常识,把凸透镜基本知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教学要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为了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教学时要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将传统教学和科学探究相融合.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透镜.【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透镜的分类,透镜的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认识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理解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明确两种透镜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养成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实验、制作的兴趣.通过学习“眼睛和眼镜”,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保护视力.通过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探索宇宙的意识,并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眼睛看远近物体时睫状体和晶状体的变化情况,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本章共有5节,建议8课时.第1节透镜…………………………….1课时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时第1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比较法:学习透镜时,通过观察透镜的外形,找出凸透镜、凹透镜的不同点.学习眼睛和眼镜时,通过了解眼睛的结构,弄清人的视物原理,然后将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比较,进而才能有效地采取矫正方法.2.实验探究法:用实验探究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二、重、难点
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
望远镜
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
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
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
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
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
观察物体。
原理
结构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
近成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原理
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它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大许多。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知识拓展
1、使用显微镜时,从物体(标本)射出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这个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过两次放大,光线变得很弱,不容易看清楚。
因此,一方面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明亮,一方面物体要尽可能离物镜近一些,以便更多的光线进入物镜。
为了保证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物体要在一倍焦距以外,故物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
为使经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的焦距又总是设计得长一些。
2、使用望远镜(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时,为了使远处的物体(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尽可能明亮,要把物镜做得大些.物镜越大,可以会聚的光线越多,像就越明亮,就越容易观察更远更暗的物体(天体)。
镜面越大,其焦距就越长。
为了尽可能增大视角,经物镜成的实像离目镜的距离要尽可能接近目镜的焦距(比焦距小)。
为了使更多光线进入到目镜中(增大像的亮度),经物镜成的实像要尽量靠近目镜,所以目镜的焦距要设计得短一些。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0贵州贵阳模拟)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不起放大作用,A错。
凹透镜不能将物体放大,B也错。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倍数也是有限的,C也错。
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这样就能放大很多倍,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D正确。
答案:D
2、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
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解析: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
望远镜在军事上用来观察敌情,研究敌人的阵地等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天文学上用来观测天体,尤其对星象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望远镜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显微镜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
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解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几百倍到几千倍之间,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大得多,隧道扫描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轮廓,A正确。
反光镜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一个是凹面镜,它们都是为了反射一部分光透过载物片增大物体的亮度,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透过载物片的光更强,因此,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B正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选项C错误。
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选项D错误。
答案:AB
4、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幻灯机
解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所以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照相机。
答案:C
5、.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思路解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
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
6、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解析:物体经显微镜成放大的实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体靠近物镜,这时像变大,同时像距变大,使实像离目镜的距离减小,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
所以应选B。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