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将越发广泛,除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外,铁路、航空、水路等均将成为智能交通覆盖的领域,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地铁、火车、飞机、轮船等人员和交通工具都将纳入管理和服务的范畴。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智能交通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才提出当前ITS的定义。经过多年的建设,智能交通已经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大规模应用,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智能交通体系,并展现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运输部和美国智能交通协会的报告显示,过去3年北美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直接经济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5.8%,预计2015年将达到730亿美元。
由于交通的公共属性,导致智能交通建设政府主导的行为十分明显。从美国和日本智能交通建设的历史进程看,政府通过制定法案、政策、标准、补贴等措施引导和推动行业发展,根据本国国情和技术发展方向形成了各自的智能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体系,均实现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从这些国家智能交通前沿技术的发展看,开放公用的基础平台、一体化协同、智能交通服务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在起步阶段由于缺乏中央的规划和支持因此发展缓慢。到2000年,科技部成立全国智能交通协调领导小组,并相继批复成立了国家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和国家道路交通工程研究中心。“十五”期间,政府批准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重庆、济
南、青岛、杭州、中山等十个具有不同交通特点的城市,分别进行有关以智能化交通指挥、智能化公交调度、交通共用信息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自此在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开发、建设和应用的高潮。“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基本完成了初级的智能交通设施建设,并已经开始转向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的网络化建设,建立信息通信平台,实现人、车、路之间互相传递实时、准确的信息。
我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需要大幅提高,特别是在面对城市化率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极端恶劣天气的时候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各个城市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又需要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来加强城市管理,缓解和应急处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带来的各种事件和影响。我国智能交通城市之间建设水平差距较大,由东部至中部到西部,由南方至北方依次降低,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总体来看整体建设水平并不高,在系统规模、城市覆盖率、设备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各个早期试点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初具规模的同时,智能交通在二、三线城市的需求突显,投资规模迅速提升。各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智能交通对于治理城市拥堵、交通事故的作用,积极开始部署加快智能交通建设,使得智能交通建设的热潮从一线城市,逐步蔓延到二、三线城市。为了继续推进智能交通建设的发展,北京、深圳、黑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市纷纷推出各自的智能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说智能交通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建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据CCID统计分析,2011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IT应用投资规模达到250亿元,同比增长23.6%;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476.3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7%。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统计,2011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131.4亿元,同比增长31.1%;中国ITS应用委员会预计到“十二五”末该市场规模将达到350~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8.42%~31.9%之间。
由于统计口径、估算模型等方面的不同,这两种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但基本上可以看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增速在接近30%
的水平,城市智能交通投入增速要快于智能交通行业整体,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加速的状态。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尽管近10年来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老化、落后,公交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交通事故、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建设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使得城市交通问题反而呈现继续恶化的趋势,交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造成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下降,并持续造成大规模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困扰着城市的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