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罗家伦 傅斯年
五四运动的学生代表
五四运动的学生代表北京[编辑]方豪(1894-1955),浙江金华人。
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
后在安徽、浙江等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罗家伦(1896-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
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起草人。
倡导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
五四后留学海外,后来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校长(1928年9月18日就职)。
逝世于台北。
段锡朋(1897-1948),江西永新人,字书贻。
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逝世于上海。
王自治(1889-1965),甘肃正宁人,字立轩。
北京大学学生,继段锡朋之后任北京学生联合会会长。
后长期在甘肃省任职,并从事教育工作,曾任甘肃学院(今兰州大学前身)院长。
曾参加中国国民党。
1949年后留在中国大陆,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
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
后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后来因与王明等人产生矛盾而借机出逃。
最后逝世于加拿大。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
北京大学学生,五四游行总指挥。
五四后游学柏林、伦敦等地。
归国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创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并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逝世于台北。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
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务干事,参与火烧赵家楼行动。
后成为中国共産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中共高级领导人。
被中国国民党逮捕后杀害于南京。
许德珩(1890-1990),江西九江人。
北京大学学生。
后创立九三学社,任主席。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病逝于北京。
匡互生(1891-1933),湖南邵阳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首位冲进曹汝霖家者,也是火烧赵家楼的点火者。
后为教育家。
易克嶷,北京大学学生。
夏秀峰(1895-1976),湖南新宁人,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生,北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生代表,1919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西斋饭厅会议上写血书。
罗家伦的新政功过
文张晓唯罗家伦的新政功过1911年暮春,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首先提出“五四运动”名词的罗家伦便是一例。
自1928年至抗战中期的十多年里,他基本是在大学校长的职位上奔波忙碌,其职责之重大、作用之关键,略微夸张地说,在当时的高教圈内可谓罕有其匹。
其执掌清华大学的经历,虽短暂却对日后这座中国一流高等学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罗家伦(字志希)是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后的首任校长,在不足20个月的任期内,差不多逐一理顺了迁延许久的校政体制:不仅使该校结束了长期游离于中国教育体系之外的特殊状态,也将清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退还庚款的清华基金妥善而独立地加以保管;同时,强力引进大批优秀教师,奠定了“大学乃有大师之谓也”的基本格局;非但如此,他还极力扩充图书仪器设备及校内基础设施,扩大了招生规模,更使清华图书馆由偏重西文书册进而中西图书并藏,成为堪与北大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鼎足而三的文化重镇。
后人大多赞誉梅贻绮校长时代的“清净无为”,殊不知这与罗家伦执掌清华时大刀阔斧的整顿举措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联。
清华之成为国内一流学府,实源自上述开拓之功。
此后,罗家伦继而“临危受命”,出任因风潮迭起而被教育部解散重组的中央大学校长,他以“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思路,重建了这所国内规模宏大、学科最健全的“首都大学”,使之成为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发展期的一个突出亮点。
十年的中央大学校长,为罗家伦带来了“好评如潮”的外界称誉,人们赞扬他精心聘任教师的良苦用意,肯定他着意扶植工科教育以适应国计民生之需的战略眼光,高度评价他的大学应以为民族创造有机文化为使命的教育理念。
但同一个罗家伦,同样的为办好大学而殚精竭虑且“政绩彰彰”,当年清华园内对此的反映却十分怪异,纵使有案可查有迹可寻彰彰可见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卓著建树,也在某种有意无意的遮蔽中流于“历史失忆”状态。
中国近代史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史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1、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2、罗家伦,“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3、许德珩:许德珩是同盟会的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考入北京大学后,他思想先进,很推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他给同学们很多正能量。
五四运动中,不仅有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作为先锋,还要作为主力军的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运动前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在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组织社团,与进步青年联系,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
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傅斯年人物简介
傅斯年人物介绍班级:2012级文管2班小组成员:刘珊、李珂、温卓越傅斯年一、生平简介傅斯年(1896~1950),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初字梦簪,字孟真。
祖籍江西永丰。
清绪光二十二年二月十三(1896年3月26日)生于山东聊城一个举人之家。
在近代学术史上,傅斯年是一个著名的人物。
他不仅是历史学家、教育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一生还富有传奇色彩。
二、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物年表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曾著《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1918年与同学罗家伦、毛准等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学生领袖之一。
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
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比较语言学等。
1926年冬应中山大学之聘回国,1927年任该校教授,文学院长,兼任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任所长。
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同年底历史语言所成立,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
1929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上古史专题研究”及“中国古代文学史”。
其间先后兼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
1950年12月20日因脑溢血病逝。
三、错误!未指定书签。
往事略集他是胡适的学生,但死在胡适的前面,胡适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
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
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
罗家伦与五四运动
罗家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专指l919年5月4日前后至当年6月底北京学生学生发起的以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外交、反对日本侵占中国山东权益为目标的爱国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在五四运动爆发的问题上,许多基本的事实至今仍不甚清晰。
几十年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领导作用”的叙述代替了对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的深入研究。
如果不是学习了这段历史,还不知道那句名言就是出自“右”的罗家伦之手。
而五四运动真正的发起者和组织即《新潮》社和《国民》杂志社的核心人物如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许德珩等则在近几年来才进入历史学家和普通民众的视野。
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对罗家伦在这段时间做一简要的评述,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当年五四运动的真实一幕。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
1917年入北大后,在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和新文化运动激流的影响下,他和傅斯年等创办《新潮》杂志,勇敢地“批评旧文学、旧观念、旧社会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而介绍若干西洋近代文化中可以观摩和采取的部分”,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
当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时,罗家伦和他的同学们毅然决然的投入了争取国权的斗争,并从此与五四结下不解之缘。
一、参与组织五四发难大会,当选为2O名总代表之一直接促使“五四”运动爆发的一次会议是1919年5月3日晚在北大北河沿法科第三院临时召开的有北大学生和北京其他十几所学校学生代表参加的紧急会议,即所谓“五四”运动发难大会。
罗家伦不但参加了这次大会,而且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19年4月底,巴黎和会的坏消息一天天传来,北大的部分学生商量要在北京取一种积极反抗的举动,遂决议由北京各大学学生在5月7日国耻纪念日发难。
可是5月3日山东问题失败的消息传来,北京民众的情绪达到激昂的热度,各界都在召集会议,商议对策。
5月2日,校长蔡元培把巴黎和会上的消息告诉了北大学生罗家伦等人。
取与之间_名人故事
取与之间提起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的爱国学生领袖,人们多记得傅斯年、罗家伦等,知晓段书诒的则不多。
这也难怪,前者当年或扛举大旗,或呼口号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万众瞩目,后来又都成为著名学者:傅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罗任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皆为一方才俊。
反观段书诒,用罗家伦的话说,“&lsquo:五四&rsquo:那天,书诒虽然参加,却不是主动的分子”。
况且段既不注重考学位,也不著书立说。
尤其是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人生故事也有限。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即知段书诒者,莫若傅斯年、罗家伦也。
“书诒是天下才。
”这是傅斯年对段书诒的评价。
罗家伦说:“书诒决非干(枯)燥无味的人,而是平易近人的人,朋友们服他,不只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还因为他的真挚热忱,何况他有高超绝俗的人格,有这种伟大人格的人,是不会对不起事、对不住人的!”当学生与军警发生冲突,有学生被捕,眼见“事件愈加扩大,情势非常严重,众议不免纷纭的时候,书诒挺身而出,以沉毅、勇敢而热忱的姿态,突现于全体北大同学和整个北京专科以上学生之前。
他的言论、他的主张、他的气概、他发光可以射入人心的眼睛,竟使他成为大家心悦诚服的领导者”。
不久后,段书诒也因此“由北京学生联合会会长被推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扩大了&lsquo:五四&rsquo:的号召”。
不过傅斯年、罗家伦最钦佩段书诒的,还是后者在“取与之间”所凸显的亮点。
罗家伦说,五四运动使他们名声在外,后来“遇着过一些政治社会的引诱。
可是书诒和我们一班友好,绝不为动,相约继续求学,以充实自己,再图报国”。
之后他们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赴欧美留学。
段书诒学成回国,即投身于国民革命工作,直至北伐成功。
后来“他(段书诒)主持的中央训练委员会正当抗战时期,这机关的节省和效率,可以做各机关的模范,是大家所公认的”。
比如编制明明可进120人,段书诒只用60多人。
有人质问,他回答:“老百姓太苦了。
”言下之意,缩编省钱,把钱用来为老百姓办事。
山东近代名人
山东部分近代史名人及简介1、傅斯年: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
由于受到民主与科学新思潮的影响,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提倡新文化,影响颇广,从而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时,傅斯年担任游行总指挥,风云一时。
风云一时。
后因受胡适思想影响,反对“过急”运动;不久退出学运,回到书斋。
1919年夏,傅斯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考据学发生兴趣。
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2、王尽美王尽美原名瑞俊, 字灼斋(1898—1925)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埠会员。
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任主编。
党的一大之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王尽美在山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任书记。
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高君宇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
同年2月,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
历史趣谈五四运动学生领袖是哪一位?罗家伦与五四运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是哪一位?罗家伦与五四运动
导语: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的思想和革命领袖、“总司令”是北京大学教授、文科学长陈独秀;那么,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究竟是哪一位呢? 1919年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的思想和革命领袖、“总司令”是北京大学教授、文科学长陈独秀;那么,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究竟是哪一位呢?
1919年,时年22岁的北大外文系三年级学生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3位著名学生领导者之一,而且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
他只用了15分钟就写就了“五四宣言”,文中严正指出:“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当时汇集于东交民巷的学生大约3000余人,来自北京十几所高校。
代表他们与外国使馆交涉的主要学生领袖,也是罗家伦。
进北大主修外国文学
民国六年(1917)夏,罗家伦21岁,北京大学在上海招生,罗家伦应试被录取,进北大文科主修外国文学。
自1917年到1920年,罗家伦在北大讲究学术自由的风气当中,接受良师益友的启发、熏陶,不断地切磋、琢磨学问;不停地搞活动、求发展;与同学办《新潮》,提倡文学革命;参加爱国游行,起草五四宣言。
其儿时所埋伏的革命种子,经中学时期的孕育,在此时已彰显为高昂的民族意识与革命的行动。
1917年就职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他也是罗家伦的浙江绍兴同乡),他那富有革命性的特立言行,在当时罗家伦的心目中,很自然地发出了共鸣。
他曾以《伟大与崇高》、《文化的导师》、《人格的典型》等篇章,来表达自己对蔡元培的推崇;而蔡校长也相当欣赏他,并极力提拔。
生活常识分享。
罗家伦的新政功过
罗家伦的新政功过作者:张晓唯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12期1911年暮春,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首先提出“五四运动”名词的罗家伦便是一例。
自192 8年至抗战中期的十多年里,他基本是在大学校长的职位上奔波忙碌,其职责之重大、作用之关键,略微夸张地说,在当时的高教圈内可谓罕有其匹。
其执掌清华大学的经历,虽短暂却对日后这座中国一流高等学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罗家伦(字志希)是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后的首任校长,在不足20个月的任期内,差不多逐一理顺了迁延许久的校政体制:不仅使该校结束了长期游离于中国教育体系之外的特殊状态,也将清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退还庚款的清华基金妥善而独立地加以保管;同时,强力引进大批优秀教师,奠定了“大学乃有大师之谓也”的基本格局;非但如此,他还极力扩充图书仪器设备及校内基础设施,扩大了招生规模,更使清华图书馆由偏重西文书册进而中西图书并藏,成为堪与北大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鼎足而三的文化重镇。
后人大多赞誉梅贻绮校长时代的“清净无为”,殊不知这与罗家伦执掌清华时大刀阔斧的整顿举措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联。
清华之成为国内一流学府,实源自上述开拓之功。
此后,罗家伦继而“临危受命”,出任因风潮迭起而被教育部解散重组的中央大学校长,他以“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思路,重建了这所国内规模宏大、学科最健全的“首都大学”,使之成为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发展期的一个突出亮点。
十年的中央大学校长,为罗家伦带来了“好评如潮”的外界称誉,人们赞扬他精心聘任教师的良苦用意,肯定他着意扶植工科教育以适应国计民生之需的战略眼光,高度评价他的大学应以为民族创造有机文化为使命的教育理念。
但同一个罗家伦,同样的为办好大学而殚精竭虑且“政绩彰彰”,当年清华园内对此的反映却十分怪异,纵使有案可查有迹可寻彰彰可见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卓著建树,也在某种有意无意的遮蔽中流于“历史失忆”状态。
傅国涌:“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斯年与台湾大学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恰逢新文化运动的浪潮高涨,他和罗家伦等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并在《新青年》发表许多文章,名动一时。
1919年5月4日,他是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
同年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
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代理北京学校长等,他主持安阳的考古发掘为殷商史和甲骨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古代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1949年1月起任台湾大学校长。
抗战期间,他出任国民参政员,以炮轰炙手可热的权势豪门孔祥熙、宋子文,被誉为“傅大炮”。
]1948年的最后一天,南京长江边上,大江滚滚而去,傅斯年和胡适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背诵着陶渊明的《拟古》诗第九首: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傅斯年和胡适的泪为何而洒?我曾写过一篇小文。
屈万里回忆,他曾听说那时傅斯年身上经常带着安眠药,预备紧急关头可以“随时吞药自杀”[1],我觉得这是因为他身体不好,夜难成寐,并不是为自杀而准备安眠药。
此时,前方战场攻守之势已易,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蒋心中迁台之意早就萌生了。
此前12月22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正式任命傅斯年为台湾大学校长,实际上这个决定11月就已作出。
当月,由他主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也迁到了台湾杨梅镇。
1949年1月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台大中文系教授黄得时请他写几个字,他信笔写下“归骨于田横之岛”的短幅相赠,其中弥满了凄怆之感,更想不到是竟一语成谶。
屈万里曾建议将这七个字刻在傅斯年的墓碑上。
假如没有傅斯年,台湾大学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中,想要在短时间中迅速崛起、发扬光大,奠定一个现代大学的基础,确是难以想象的。
杂记“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
杂记“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五四运动”最有名的学生领袖是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
他们因“五四运动”而声名鹊起。
以后更是积极参与政治,不仅在文化领域,而且在推动“中国现代化”中作出很大贡献。
罗家伦罗家伦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最被推崇的是他起草的那篇慷慨激昂的“天安门大会宣言”,又称“五四宣言”。
文中称“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
危机一发,幸共图之!”此为“五四”普通意义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由来。
在“五四运动”周年纪念中,罗家伦总结“五四”,提出五四“三精神”为学生牺牲的精神,是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众自决的精神。
而五四运动的成就,他认为有(一)思想改革的促进。
新思潮的运动。
(二)社会组织的增加。
(三)民众势力的发展。
五四后,中国从一个气息奄奄的国家,活泼了起来。
罗家伦后来任过清华大学校长。
任清华大学校长其间,通过要回庚款,成立“清华基金”,增设各科学院,延聘一流教授,将清华由庚款留美专科学校,改造成一所正规国立大学,是为清华之大转变。
陈寅恪先生的评价是:“象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毛子水先生回忆)段锡朋“五四运动”的另一个著名领袖段锡朋也是北大学生,当时他的身份是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
在运动中被推举为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
段锡朋非常有领袖才能,在运动其间,作为政法系的学生,他更是在“五四运动”中实践民主与法制的原则。
运动中他每主持一个会议,通过一个议案,总要让大家进行充分的辩论,然后他将辩论双方的观点作简单陈述,再进行表决。
他还被推为与政府谈判的代表,在谈判中甚至赢得对手的称赞。
罗家伦与段锡朋后来都因实业家穆藕初在北大的赞助留美名额而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在民国政府担任政府要员。
在中国风雨飘摇三四十年代中为国出力,段锡朋更是积劳成疾,在1948年英年早逝。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罗家伦 傅斯年
“五四”运动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热情的投身到争取国家主权、抵御外族入侵的斗争当中去,为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其中不仅有胡适、蔡元培、鲁迅等这些大人物,还有罗家伦、傅斯年、许德绗、段锡朋等一大批学生代表。
一人物介绍罗家伦(1897—1969年),他是五四领袖之一,不仅首创“五四运动”一词,而且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更是一位学贯中西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并不能盲从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考取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外文系的一名学生。
很巧,胡适也于此时进入北大担任教授,而陈独秀则是文科学长,罗家伦成为胡适与陈独秀的学生。
罗家伦入学以后,惊喜地发现教授中有“拖辫子的辜鸿铭,筹安六君子的刘师培,以至于主张激进的陈独秀”,百家争鸣,却平安相处。
而新派的胡适更受年轻学子们的追捧。
入学的最初一个阶段,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成为了学子们辩论的热门话题。
在这些新思想的影响下,罗家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评论《青年学生》。
到了第二年的11月份,罗家伦与傅斯年等20多名年轻人组织了一个“新潮社”,大家决心集资办一份刊物。
罗家伦提议取名《新潮》,傅斯年担任总编辑,罗家伦担任编辑。
蔡元培与教务长蒋梦麟批给他们3000元作印刷经费。
1919年元旦那天,《新潮》杂志第一期出版了。
罗家伦在《新潮》的1—5期,共发表了13篇文章,其中3篇是评论,针对当时小说界、新闻界和杂志的各种现象,作出了尖锐批评,提出自己的中肯建议。
远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主持人张元济看到这些评论后,很受启发,对商务印书馆所办的几份杂志,如《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学生杂志》进行了革新,使杂志销量大增。
在当年,《新潮》在青年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新青年》。
因为它更激进,更有诱惑力,特别符合青年学生躁动的情绪和在那转型期间并不成熟、定型的世界观。
傅斯年(1896~1950),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谌志笃、王自治、张太雷、许德珩。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代表人物
傅斯年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景星学社社员。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罗家伦
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祖籍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生于江西进贤。
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罗家伦《论自我实现》原文赏析
罗家伦《论自我实现》原文赏析【作者小传】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
教育家,历史学家。
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
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
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
五四运动时是着名的学生领袖,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题目解析】文章提出并回答了什么叫“自我实现”和“怎样才能实现自我”两个问题。
作者主张的“个人实现”,有西方国家提倡的“个性解放”的含义,但无那种顾个人发展不顾社会和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自我的实现”、“非恃整个的大我来实现不可”的主张,正确体现了大我和自我的社会关系,这种思想,至今仍有很鲜活的价值和意义。
【原文欣赏】我们若问人生有什么目的?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回答是:整个的人生,目的在求自我的实现。
什么是自我的实现?自我的实现就是充分地表现自己,以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原来人类的天赋很多,一种是无知的天赋,如肢体感官之类。
一个人要实现自我,必先使他的肢体感官得到健全的发展,必先充分发展自己的体魄,这就是充分发展物质的天赋。
但是物质的天赋之外,人还有情感、情操的天赋。
人类相互间的情感,就是根据这种天赋而来的。
更进一层的天赋,就是心灵,也就是理性。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人类因为有天赋的心灵,所以有理性的活动,所以有种种的思想和理想。
而且往往为了这些思想和理想的实现,虽牺牲一切,在所不惜。
这都是自我实现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当然,自我的实现,要身体感官的健全发展,要感情、情操的充分培养,要心灵、理性的高尚活动;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非在社会中实现不可。
所以我们对于大社会,就是整个的大我,要有确切的认识。
罗家伦美文《道德的勇气》原文赏析
罗家伦美文《道德的勇气》原文赏析【作者小传】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
教育家,历史学家。
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
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
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
五四运动时是着名的学生领袖,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题目解析】此文写于1938年初,当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发生不久,作者有感当时社会形势,呼吁年轻大学生养成道德的勇气,并给出四条具体的培养办法,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一股人格提升的力量。
【原文欣赏】要建立新人观,第一必须要养成道德的勇气(Moral Courage)。
道德的勇气是和通常所谓勇(Bravery),有区别的。
通常所谓勇,不免偏重体力的勇,或是血气的勇;而道德的勇气,乃是人生精神最高的表现。
“匹夫之勇”与“好勇斗狠”的勇,哪能相提并论?什么是道德的勇气?要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勇气,就要先知道什么不是道德的勇气。
第一、冲动不属于道德的勇气。
冲动的行为是感情的,不是理智的,是一时的,不是持久的。
他不曾经过周密的考虑,审慎的计划,所以不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它的表现是暴烈(Violence),暴烈是与坚毅(Tenacity)成反比例的。
暴烈愈甚,坚毅愈差。
细察社会运动的现象,历历不爽。
第二、虚矫也不属于道德的勇气。
虚矫的人,决不能成大事。
所谓“举趾高,心不固矣”。
我们所要的不是这一套,我们所要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对事非经实在考虑以后,决不轻易接受;而一经接受,就要咬紧牙根,以全力干到底。
他所有的勇气,都是经内心锻炼过的力量,以有程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举一例来说明罢,我有一次在美国费勒得菲亚(Philadelphia)城,看一出英国文学家君格瓦特尔(John Drinkwater)的历史名剧,叫做《林肯》(Abraham Lincoln),当林肯被共和党推为候选大总统的时候,该党代表团来见他,并且说明因为民主党内部的分裂,共和党的候选人是一定当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热情的投身到争取国家主权、抵御外族入侵的斗争当中去,为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开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其中不仅有胡适、蔡元培、鲁迅等这些大人物,还有罗家伦、傅斯年、许德绗、段锡朋等一大批学生代表。
一人物介绍罗家伦(1897—1969年),他是五四领袖之一,不仅首创“五四运动”一词,而且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更是一位学贯中西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并不能盲从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考取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外文系的一名学生。
很巧,胡适也于此时进入北大担任教授,而陈独秀则是文科学长,罗家伦成为胡适与陈独秀的学生。
罗家伦入学以后,惊喜地发现教授中有“拖辫子的辜鸿铭,筹安六君子的刘师培,以至于主张激进的陈独秀”,百家争鸣,却平安相处。
而新派的胡适更受年轻学子们的追捧。
入学的最初一个阶段,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成为了学子们辩论的热门话题。
在这些新思想的影响下,罗家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评论《青年学生》。
到了第二年的11月份,罗家伦与傅斯年等20多名年轻人组织了一个“新潮社”,大家决心集资办一份刊物。
罗家伦提议取名《新潮》,傅斯年担任总编辑,罗家伦担任编辑。
蔡元培与教务长蒋梦麟批给他们3000元作印刷经费。
1919年元旦那天,《新潮》杂志第一期出版了。
罗家伦在《新潮》的1—5期,共发表了13篇文章,其中3篇是评论,针对当时小说界、新闻界和杂志的各种现象,作出了尖锐批评,提出自己的中肯建议。
远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主持人张元济看到这些评论后,很受启发,对商务印书馆所办的几份杂志,如《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学生杂志》进行了革新,使杂志销量大增。
在当年,《新潮》在青年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新青年》。
因为它更激进,更有诱惑力,特别符合青年学生躁动的情绪和在那转型期间并不成熟、定型的世界观。
傅斯年(1896~1950),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乙部,1916年秋升入本科国文学(后改称文学院中国文学系)。
1917年秋天,傅斯年等人受《新青年》杂志的影响,萌生了组织学生学术团体的想法。
经过酝酿和准备,1918年10月,召开第一次筹备会,决定组建新潮社,创办学术刊物《新潮》杂志,自任主任编辑。
1919年1月,《新潮》杂志创刊号面世。
傅斯年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强调《新潮》杂志的宗旨是本着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鼓动学术之兴趣”,“造成战胜社会之人格”,“引导此‘块然独存’之中国同裕于世界文化之流”。
傅斯年在《新潮》杂志上共发表44篇文章,数量最多,其内容涉及政治、学术和教育,其文风颇有锋芒、大气磅礴,议论激切深刻,积极提倡伦理革命以及文学革命等新思潮。
二、罗家伦起草宣言五四运动前一阵,不断传来巴黎和会的不利消息,学生们已经是按捺不住了,罗家伦、傅斯年、张国焘、段锡朋、刘仁静等一大批学生跃跃欲试,一致决定5月7日“国耻日”那天举行大规模请愿示威活动。
不料5月3日那天,蔡元培得到北洋军阀政府同意和约中关于山东条款的消息,立即告诉了罗家伦、傅斯年、段锡朋、康白情等几位学生。
当天深夜,北京各高校学生开会,一致决定把示威游行活动提前到5月4日。
罗家伦的任务是联络各校学生和购买写标语的白布。
5月4日上午10点,罗家伦刚从城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到北大新潮社,准备和大家一起去天安门游行,同学狄福鼎一把推开门,对罗家伦喊道:“今天的运动不能没有宣言,北京八校同学推我们北大起稿,你来执笔罢!”罗家伦见时间紧迫,也不推辞,就站在一张长桌旁,匆匆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宣言》仅有一百多字,这是五四那天唯一的一份印刷品。
宣言虽慷慨激昂,但不论是文字上,还是字里行间都没有采取激烈行动的意思,只是呼吁全国民众关注青岛、山东问题,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也只是寄希望于“国民大会”的召开。
不过,宣言中的“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八个字倒是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主要证据。
三、罗加入游行示威5月4日下午一时半左右,北京十三所学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广场,在进行了简短的演说之后,学生们就排队由天安门南出中华门,向东交民巷各国公使馆前进。
游行队伍由傅斯年任总指挥,按预定路线出发开始游行,沿途高呼口号,散发传单。
在这一过程中,罗家伦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
当队伍到达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受阻,于是推选四位代表前往美国公使馆交涉,并递送了一份说贴,要求美国公使瑞恩施转达本国政府,“于和平会议中予中国以同情之援助”。
这四位学生代表有三位是罗家伦、傅斯年、段锡朋。
离开东交民巷后,游行队伍受到军警阻挠,愤怒的学生们高呼“我们去除国贼吧!”这与示威游行组织者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因为在天安门广场前开露天大会决定游行程序时,只是决定到总统府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卖国贼,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向外国驻华使馆表达中国人民的立场与态度。
示威游行总指挥傅斯年表示一定要使示威游行成为“有纪律的抗议”。
所以,这时急忙阻拦游行队伍,劝同学们不要去,但根本劝阻不了,也控制不了当时那种在高昂情绪下形成的局面。
四、傅斯年指挥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傅斯年只好举着大旗带领大家向东单曹汝霖住所赵家楼前进,而上百名巡警则跟随着队伍行进。
到了赵家楼,曹府大门紧闭,内外已有二三十名警察把守,罗家伦回忆说,他亲眼见到是一个叫蔡镇瀛的学生首先翻墙进了院内,紧随着就有十几名学生几乎相差无多同时翻进院落,其中有匡互生、许德珩、杨振声、陈荩民、傅斯年的弟弟傅斯严。
他们将大门打开,愤怒的学生们蜂涌而入,一边高喊“卖国贼曹汝霖快出来”,“打倒卖国贼曹汝霖!”一边四处搜索。
曹汝霖一看学生冲了进来,仓促间,躲进一间专门放置箱子的小房内。
驻日公使章宗祥这时刚从日本回到国内,暂住在曹宅。
5月4日这天中午,徐世昌在中南海宴请章宗祥,总理钱能训与曹汝霖(交通总长,但此时是由曾毓隽代理)、陆宗舆(币制局总裁)作陪。
席间,接到警察总监吴炳湘的电话,天安门外有千余名学生,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
吴炳湘在电话中说:请诸位暂留总统府,不要回家,因为学生将要游行。
徐世昌当即劝说曹、章宴后到别处暂避风头。
散席后,钱能训邀请曹、章、陆到他办公室,并打电话给警察总监吴炳湘,禁止学生游行。
吴炳湘报告说:段芝贵(首都卫戍司令,段祺瑞族叔)要出兵弹压,如果这样,即由他去办,我就不问了。
由于两派的矛盾,钱能训两边劝,说好话都无效果,陆、曹、章见状,遂告辞回家。
孰料,到家不久,示威游行的学生队伍就到了。
学生进了院子后,曹汝霖连忙吩咐仆人将章宗祥掩蔽在锅炉房。
就在曹家被学生冲砸得七零八落时,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俞劲和另一名同学点燃了衣被,大火烧了起来。
章宗祥觉察到起火,慌忙从锅炉房中逃出来,被学生抓了个现,用拆下来的铁床棍子打得遍体鳞伤。
这就是五四中著名的“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事件。
据罗家伦事后说,章宗祥被赶来的大批警察送到医院时,已不省人事。
曹汝霖说,主要是被学生一棍子打在脑壳上所致。
学生们也有点慌了,出了人命就是刑事案。
实际上,大火一起,就授人以柄了,徐世昌当时就下令抓人。
结果,在曹宅中没有来得及撤出的32名学生全部被捕。
回校后,大家一致决定北京所有高校一律罢课。
同时,接受狄福鼎建议作为策略,统一口径,就说游行回来后因游行疲劳过度本患肺病死去的北大同学郭钦光,是在曹宅被曹家佣人殴打致死的,气愤之中,学生也殴打了章宗祥。
学生们还煞有介事的为郭钦光举办了追悼仪式,郭也由此成为五四运动中唯一的一名“烈士”。
这件事激起了公众对政府的义愤。
五、傅斯年退居二线第二天,在讨论下一步行动时,傅斯年和一位名叫胡霹雳的同学意见不一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二人互殴,胡霹雳动手打坏了傅斯年的眼镜,傅斯年一怒之下,发誓不再过问学生会的事。
傅斯年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第二天开始,不再投身运动的领导与指挥,而是退居第二线,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一方面为其他学生领袖段锡朋、罗家伦等人出谋划策,一方面开始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
运动结束不久,他考取了山东官费留学生,不用为生活、工作奔波,使他更有时间考察社会状态,反思和总结五四运动经验教训,评价其功过是非,探索以后青年的努力方向。
他在这个时期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这些问题,并系统提出了改造社会的理论,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中国狗和中国人》、《时代与曙光与危机》、《欧旅途中随感录•北京上海道中》、《在美国公使芮恩施送别会上的谈话》及一些个人书信等。
六、罗家伦积极奔走营救被捕同学5日下午三时,在北京大学法科召开了以北大学生为主体和其他学生共3000人参加的全体联合大会。
通过了上书大总统和教育部,有23所高校共9860名学生签了字,向政府提出外交和教育政策方面的要求,以及通电罢课的决议。
在大会上,罗家伦报告了被捕学生在狱中之情况及与商界、报界接洽的情形。
当学生忙于营救被捕同学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联合北京各大学校长,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随后,警察总监吴炳湘告以各校复课为释放学生之条件。
5月6日晚10点多钟,蔡元培召集罗家伦等学生代表,要求他们连夜通知各校复课。
罗家伦等四五个同学于深夜赶赴各校,经过许多费尽口舌的解释,任务最终得以完成。
5月7日上午l0时,被捕学生终于得以释放。
不久,蔡元培和教育部长傅增湘在政府压力之下,一个被迫出走,一个被免职。
学生们在罢课的同时,一面全力营救被捕学生、发起挽蔡运动,一面策划全国性的抗争。
6月3日,演讲学生被捕,学潮再一次扩大,遭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超过1400人。
“六三”事件成为五四运动的转折点。
4日,罗家伦在被军警盯梢的情况下,冒险把北京学生遭捕的情况拍电报到上海,引发全国范围的“三罢”(罢课、罢工、罢市)。
政府这时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年轻的学生了。
迫于强大的压力,6月5日,政府释放了所有被捕学生。
6月10日,天怒人怨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被免职。
28日,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团宣布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至此,五四运动胜利结束。
七、罗检讨五四运动5月26日,罗家伦以“毅”的笔名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这是“五四运动”这一名词的首见。
罗家伦的这篇文章也是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国内对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评论的最早的一篇文章。
从那以后,人们就以“五四运动”来称呼这场由北大学生首先发起的爱国救亡运动。
在这篇文章里,罗家伦开篇就指出:“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的底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国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