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复赛模拟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28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及答案

第28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及答案

第28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及答案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1.图1所示的电阻丝网络,每一小段电阻同为r ,两个端点A 、B 间等效电阻R 1=r 209153若在图1网络中再引入3段斜电阻丝,每一段电阻也为r ,如图2 所示,此时A 、B 间等效电阻R 2=r 322.右图为开尔文滴水起电机示意图。

从三通管左右两管口形成的水滴分别穿过铝筒A 1、A 2后滴进铝杯B 1、B 2,当滴了一段时间后,原均不带电的两铝杯间会有几千伏的电势差。

试分析其原理。

图中铝筒A 1用导线与铝杯B 2相连;铝筒A 2用导线与B 1相连。

解答:本装置的几何结构尽管十分对称,但由于空气中离子分布及宇宙射线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使铝筒A 1、A 2的电势会略有不同。

譬如,A 1的电势比A 2高,由于静电感应,使A 1上方的水滴带负电,A 2上方的水滴带正电,带电水滴分别滴入下方的铝杯后,使B 1杯带负电,由于B 1与A 2用导线相连,又使A 2电势进一步降低,同理A 1电势则进一步升高,这又使A 1上方的水滴带更多的负电,A 2上方的水滴带更多的正电,如此下去,使铝杯B 2的电势越来越高,B 1的电势越来越低,最终可使两铝杯间产生几千伏的电势差。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下次实验开始时,可能A 2的电势比A 1高,最终使B 1的电势比B 2的电势高几千伏。

但A 1、A 2因偶然因素造成的电势差因上述正反馈效应而得到放大却是不变的。

【点评】物理系统的对称性因某种原因受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对称破缺。

对称破缺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及其他许多学科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题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3.受迫振动的稳定状态由下式给出)cos(ϕω+=t A x ,2222204)(ωβωω+-=hA ,220arctan ωωβωϕ--=。

其中mH h =,而)cos(t H ω为胁迫力,mγβ=2,其中dtdx γ-是阻尼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本题共七大题,满分160分)一、(20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m L 00.1=的光滑平板PQ 固定在轻质弹簧上端,弹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平板被限制在两条竖直光滑的平行导轨之间(图中未画出竖直导轨),从而只能地竖直方向运动。

平板与弹簧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s T 00.2=。

一小球B 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台面的右侧边缘正好在平板P 端的正上方,到P 端的距离为m h 80.9=。

平板静止在其平衡位置。

水球B 与平板PQ 的质量相等。

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0μ,使它从水平台面抛出。

已知小球B 与平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要使小球与平板PQ 发生一次碰撞而且只发生一次碰撞,0μ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2/8.9s m g =二、(25分)图中所示为用三角形刚性细杆AB 、BC 、CD 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

AB 和CD 杆可分别绕过A 、D 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A 、D 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BC 杆的两端分别与AB 杆和CD 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类似铰链)。

当AB 杆绕A 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 杆处于竖直位置。

BC 杆与CD 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已知AB 杆的长度为l ,BC 杆和CD 杆的长度由图给定。

求此时C 点加速度c a 的大小和方向(用与CD 杆之间的夹角表示)三、(20分)如图所示,一容器左侧装有活门1K ,右侧装有活塞B ,一厚度可以忽略的隔板M 将容器隔成a 、b 两室,M 上装有活门2K 。

容器、隔板、活塞及活门都是绝热的。

隔板和活塞可用销钉固定,拔掉销钉即可在容器内左右平移,移动时不受摩擦作用且不漏气。

整个容器置于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的大气中。

初始时将活塞B 用销钉固定在图示的位置,隔板M 固定在容器PQ 处,使a 、b 两室体积都等于V 0;1K 、2K 关闭。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2022年9月17日上午9:00-12:00)考生必读1、考生考试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须知。

2、本试题共7道题,4页,总分为320分。

3、如遇试题印刷不清楚情况,请务必向监考老师提出。

4、需要阅卷老师评阅的内容一定要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和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不能得分。

一、(40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干涉仪中最常见的一种,发明者是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最初设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目的是为测量“以太”(假想的传播光的媒质)的漂移速度,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图如图1a 所示:照明光为单色激光,入射光经过半反半透的镜子分为沿干涉仪的两个臂(反射臂和透射臂)传播的两束光。

半反半透镜与入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反射臂和透射臂相互垂直。

在两个臂端上各放置与相应的臂垂直的反射镜,反射镜可以沿臂的方向移动。

反射和透射光线经反射镜反射,再次经过半反半透镜透射和反射,两束光在空间重叠,发生干涉。

如果照明光为发散光源,我们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同心圆环。

半反半透镜是在一个平整的石英基板上蒸镀一层薄金属膜制成,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参与叠加的两束光都经过半反半透镜的反射,一束光是在石英和金属界面上的反射,另一束光是在空气和金属界面上的反射。

因为反射界面不同,所以两束光反射时相位突变不同,两者的差异为ϕ∆,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测量ϕ∆。

开始时,观察到干涉场中心是亮斑,干涉场最外侧是亮圆环,一共20个亮条纹(计及中心亮斑)。

现在缓慢调节一个臂的反射镜,让反射镜沿臂的方向平移,观察到干涉条纹发生明暗变化,并发现同心圆环条纹越来越稀疏。

干涉场中心明暗变化了23个周期,干涉场最外侧的明暗变化了20个周期。

(本题中,条纹数目均视为精确计数值,干涉仪两臂的长度在cm 量级。

)(1)求相位突变差异ϕ∆。

(2)反射镜移动后,可以观察到多少个干涉亮条纹(计及中心亮斑)?(3)使用此干涉仪测量某一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将扁平的石英空槽插入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个臂,使得石英槽的表面与臂的方向垂直。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8套)_解析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8套)_解析

1. 解:(1)参考题解图1,1T 的计算:球1从A 到1B 所经过时间记为11t ,到达1B 的速度大小记为10v,有2111113sin 2L g t t ϕ=⇒=10113sin 105v g t ϕ== 将球1从1B 到C 时间记为12t ,有210121112121324cos 10255L v t g t gL t gt ϕ=+=+取其解为:12t =合成,得到11112T t t=+=(4分) 2T 的计算:仿照球1所引参量,有 )221211114cos 2L g t t t ϕ=⇒==20214cos 105v g t ϕ==2220222222221433sin 102510L v t g t gL t gt ϕ=+=+22t ,22122T tt =+ (3分)(2)由(1)问解答可知道02T T ==球1,2于11211t t t ==。

分别同时到达12,B B 。

据此将讨论的时间范围分为两段:10t t ≤<和10t t T <<,10t t ≤<时间段F 的求解:此时间段内,t 时刻球1,2所在位置到竖直线AC 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11sin cos 2x g t ϕϕ⎛⎫= ⎪⎝⎭,221cos sin 2x g t ϕϕ⎛⎫= ⎪⎝⎭即有:12x x =重力1m g mg =,2m g mg =相对A 点力矩之和为0,故有解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第八套(解析与评分标准)满分3200F = (4分)10t t T <<时间段F 的求解:参考题解图2,球1,2朝AC 线水平加速度分别为()()1212cos sin ,sin cos 2525g g g ϕϕϕϕ==,即相同t 时刻重力矩之和为:M ∆,方向:水平朝外。

大小:1122M m gx m gx ∆=-。

()()21101112112sin 5225x L v t t g t t ϕ⎡⎤=--+⨯-⎢⎥⎣⎦,()()22101112112cos 5225x L v t tg t t ϕ⎡⎤=--+⨯-⎢⎥⎣⎦,()())12201011cos sin x x v vt t t tϕϕ-=--=- 为平衡此力矩,要求F :方向:水平朝左。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含答案)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含答案)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一、(20分)如图所示,哈雷彗星绕太阳S 沿椭圆轨道逆时针方向运动,其周期T 为76.1年,1986年它过近日点P 0时与太阳S 的距离r 0=0.590AU ,AU 是天文单位,它等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彗星到达轨道上的P 点,SP 与SP 0的夹角θP =72.0°。

已知:1AU=1.50×1011m ,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太阳质量m S =1.99×1030kg ,试求P 到太阳S 的距离r P 及彗星过P 点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用速度方向与SP 0的夹角表示)。

二、(20分)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杆AB 、CD 如图放置,A 点与水平地面接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为μA ,B 、D 两点与光滑竖直墙面接触,杆AB 和CD 接触处的静摩擦系数为μC ,两杆的质量均为m ,长度均为l 。

1、已知系统平衡时AB 杆与墙面夹角为θ,求CD 杆与墙面夹角α应该满足的条件(用α及已知量满足的方程式表示)。

2、若μA =1.00,μC =0.866,θ=60.0°。

求系统平衡时α的取值范围(用数值计算求出)。

三、(25分)在人造卫星绕星球运行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对称转轴稳定在规定指向,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卫星在其运行过程中同时绕自身的对称轴转,但有时为了改变卫星的指向,又要求减慢或者消除卫星的旋转,减慢或者消除卫星旋转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消旋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薄壁圆筒,,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O 是圆筒的对称轴,两条足够长的不可伸长的结实的长度相等的轻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筒表面上的Q 、Q ′(位于圆筒直径两端)处,另一端各拴有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正常情况下,绳绕在圆筒外表面上,两小球用插销分别锁定在圆筒表面上的P 0、P 0′处,与卫星形成一体,绕卫星的对称轴旋转,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ω0。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含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含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B、D和C,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给定速度v沿垂直于杆DB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图1k pV a =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1112111a a V V a k W 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 下的关系式ω⋅-=∆∆L Va t p 1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15分)给定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a,球心为O。

已知球表面处的电势为U=1000V,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

一个动能为2000eV的质子b以与O O平行的方向射向a。

设b与O O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求l的最大值,使得质子b能够与带电球体a的表面相碰。

再将质子换成电子,求l的最大值。

二、(15分)一个U形管包含两支管A、B和水平管C,它们都是由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制成的。

三部分的截面积分别为SA=1.0×10^-2 cm^2,SB=3.0×10^-2 cm^2,SC=2.0×10^-2cm^2.在C管中有一段空气柱,两侧被水银封闭。

当温度为t1=27℃时,空气柱长为l=30cm,C中气柱两侧的水银柱长分别为a=2.0cm和b=3.0cm,A、B两支管都很长,其中的水银柱高均为h=12cm。

大气压强保持为p=76cmHg不变。

不考虑温度变化时管和水银的热膨胀。

试求气柱中空气温度缓慢升高到t=97℃时空气的体积。

三、(20分)有人提出了一种不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其设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A 和B,分别将质量为M的物体和质量为m的待发射卫星同时自由释放。

只要M比m足够大,碰撞后,质量为m的物体,即待发射的卫星就会从通道口B冲出通道。

设待发卫星上有一种装置,在待发卫星刚离开出口B时,立即把待发卫星的速度方向变为沿该处地球切线的方向,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这样待发卫星便有可能绕地心运动,成为一个人造卫星。

若人造卫星正好沿地球表面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则地心到该通道的距离为多少?已知M=20m,地球半径R=6400km。

假定地球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通道是光滑的,两物体间的碰撞是弹性的。

四、(20分)一个半径为R、折射率为n的玻璃半球放在空气中,平表面中央半径为h的区域被涂黑。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令 表达质子的质量, 和 分别表达质子的初速度和到达a 球球面处的速度, 表达元电荷, 由能量守恒可知2201122mv mv eU =+ (1)由于a 不动, 可取其球心 为原点, 由于质子所受的a 球对它的静电库仑力总是通过a 球的球心, 所以此力对原点的力矩始终为零, 质子对 点的角动量守恒。

所求 的最大值相应于质子到达a 球表面处时其速度方向刚好与该处球面相切(见复解20-1-1)。

以 表达 的最大值, 由角动量守恒有 max 0mv l mvR = (2)由式(1)、(2)可得20max 1/2eU l R mv =- (3) 代入数据, 可得max 22l R = (4) 若把质子换成电子, 则如图复解20-1-2所示, 此时式(1)中 改为 。

同理可求得 max 62l R =(5)评分标准: 本题15分。

式(1)、(2)各4分, 式(4)2分, 式(5)5分。

二、参考解答在温度为 时, 气柱中的空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 (1)1C V lS = (2)当气柱中空气的温度升高时, 气柱两侧的水银将被缓慢压入A 管和B 管。

设温度升高届时 , 气柱右侧水银刚好所有压到B 管中, 使管中水银高度增大C BbS h S ∆= (3) 由此导致气柱中空气体积的增大量为C V bS '∆= (4)与此同时, 气柱左侧的水银也有一部分进入A 管, 进入A 管的水银使A 管中的水银高度也应增大 , 使两支管的压强平衡, 由此导致气柱空气体积增大量为A V hS ''∆=∆ (5)所以, 当温度为 时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21V V V V '''=+∆+∆ (6)21p p h =+∆ (7)由状态方程知112212p V p V T T = (8) 由以上各式, 代入数据可得2347.7T =K (9)此值小于题给的最终温度 K, 所以温度将继续升高。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14套)_解析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14套)_解析

1. 设N0=kmg,先分析最底下一组两个劈状物,作为一个整体的受力如图所示。

由质心运动定律可得N+2mg−N0=2ma cy=m a y(1)上式中a y是最底下一组中右上方劈状物的y方向加速度。

现取此劈状物为参照系,在此非惯性参照系中,此物的上表面即为固定的桌面,其上方还有无限多组劈状物的受力中还应加上一个方向向上惯性力f i=ma y,因此,各物所受的重力变为m g′=mg−ma y,即有:g′=g−a y.所以有N=km g′,将此代入(1)式,可得km g′+2mg−kmg=ma y→a y=2k+1g(2)再仔细分析一下最底下一组两个劈状物的情况,由左下物受力可得:N′sinθ=ma x(3)N0=mg+N′cosθ(4)由左下和右上两物沿垂直于斜面方向加速度相同,可得a x sinθ=a y cosθ−a x sinθ(5)由(2),(3),(4),(5)式可解得:k=1sinθ即体系对桌面的压力为N0=mgsinθ2. 对左室气体(1),有T0V0γ−1=T1V1γ−1→T1=2γ−1T0(1)内能的增量∆U1=m1μC v T1−T0=m1μC v2γ−1−1T0(2)对右室气体(2),有T0V0γ−1=T2V2γ−1→ T2=23γ−1T0(3)内能的增量∆U2=m2μC v T2−T0=m2μC v23γ−1−1T0(4)由于m1=m2=m,于是由(2),(4)式可得两部分气体总的内能增量为∆U=∆U1+∆U2=mμC v2γ−1+23γ−1−2T0(5)在两部分气体混合过程中,与外界无功于热量的交换,因此总内能保持不变,即U=U0+∆U=2mμC v T0+∆U=mμC v2γ−1+23γ−1T0(6)、设混合后气体达平衡态后温度为T,U=2mμC v T(7)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第十四套参考答案由(6),(7)式可得 T =122γ−1+ 23γ−1T 0(8)体系初,终态的状态方程为: P 0 2V 0 =2m μRT 0,P 2V 0 =2m μR T由此可得气体最终的压强为P =T T 0P 0=12 2γ−1+ 23γ−1P 0=1.18P 0 γ=533. 当线圈位于x 处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ε动 = −dΦdt =−ddt −B x πR 2 =−k πR 2dxdtε动 = −k πR 2v (1) 另有,ε动 = −∮ v ×B ∙dl =−∮vB r dl 2πR0 = −v B r 2πR (2)由(1),(2)式可得:B r = 12 kR = C (3)(3)式也可以用高斯定理获得:如图取一段以x 轴为轴、以R 为半径的圆柱形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有:∮B ∙dS = −πR 2B x (0)+πR 2B x x 0 + 2πR ∙x 0∙B r= −πR 2C +πR 2 C −kx 0 + 2πR ∙x 0∙B r = 0 ∴B r = 12 kR因超导线圈电阻为零,因此有: ε总 = ε动 + ε自= IR = 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中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hC. 299,792,458 km/sD. 299,792,458 m/h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A. 相等B. 不相等C. 相等但方向相反D. 相等且方向相同3.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正比且平方关系4.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势差成正比()A. 正确B. 错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______。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其速度为______。

3.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V = ______。

4.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sinθ1/sinθ2 = 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m/s²。

求汽车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

2.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10 m的高度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3. 一个电路中包含一个5 Ω的电阻和一个9 V的电池,求电路中的电流。

4. 一个光波的波长为600 nm,求其频率。

四、实验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解释实验原理。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4. B二、填空题1. 反比2. at3. IR4. n1/n2三、计算题1. 4 s2. √(2gh) = √(2*9.8*10) m/s ≈ 14.1 m/s3. I = V/R = 9/5 A = 1.8 A4. f = c/λ = (299,792,458)/(600*10^-9) Hz ≈ 5*10^14 Hz四、实验题1. 将物体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读取弹簧秤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力。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10套)_解析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10套)_解析

【题号】1 【解析】 解:(1) 设绳的上端部分中的张力为T ,则为使小球能下滑,要求:sin cos mg mg T ϕμϕ-> (1) sin cos T Lg Lg λϕμλϕ>+ (2) 联立(1)、(2)可解得sin cos sin cos m L ϕμϕλϕμϕ+>-因为sin 2cos ϕμϕ= 所以3m L λ> (3) 03m L λ= (4) (2) 由功能原理可得0200sin lg()sin 1=()()cos 2m gl L l m L v m L g l ϕλϕλμλϕ--+++ (5) 将cos μϕ用1sin 2ϕ替换,则可解得v =(6) 又由dv dv dl dv a v dt dl dt dl===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第十套(解析与评分标准)满分320可得sin 2gl a Lϕ= (7) (3) 由dlv dt == (8) 得2L TL dl dt l =⎰即有ln 2=所以2T (9)【题号】2 【解析】解:(1)11()2211()()22E E D F D F v B v v A C A C v A C v A C v B ⎧⎧=⋅=⋅+⎪⎪⎪⎪⇒⎨⎨+⎡⎤⎪⎪⋅-=⋅+=⎢⎥⎪⎪⎩⎣⎦⎩(4分) (2)取E 点2122S S E M M GM M E Mv G A A=-=- (2分)(3)在D 处,P的主体和探测器初速度同为D v =,发射分离后,P主体圆运动:1v =探测器抛物线运动:22222102S M m m v G v A C-=⇒=+分离过程112212()D m v m v m m v -=+, 2121DDv v m m v v γγ+=⇒=-γ⇒=由于2C A =,122B A A B =⇒=,C =γ⇒=2=γ⎡⎢⎣⇒=⎤⎥⎦(((9分)【题号】3 【解析】解:小球质量记为m 。

1μ取值范围:参考题图1,有=c o s N m g θ,sin mg f ma θ-=,c fr I β=与a r β=,225C I mr =联立,可解得2sin 7f mg θ=,12tan 7f N μθ≥= (5分) 2μ取值范围:参考题解图2,有2cos()v N mg m R r θφ=-+-。

物理竞赛复赛模拟卷及答案

物理竞赛复赛模拟卷及答案

物理竞赛复赛模拟卷1.试证明:物体的相对论能量E 与相对论动量P 的量值之间有如下关系:20222E c p E +=2. 在用质子)(11P 轰击固定锂)(73Li 靶的核反应中,(1)计算放出α粒子的反应能。

(2)如果质子能量为1兆电子伏特,问在垂直质子束的方向观测到α粒子的能量有多大?有关原子核的质量如下:H11,1.007825;He42,4.002603;Li 73,7.015999.3. 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基态氢原子碰撞。

问可能发生非弹性碰撞的最小速度为多少?如果速度较大而产生光反射,且在原速度方向和反方向可以观察到光。

问这种光的频率与简正频率相差多少?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 ,电离能J eV E 181018.26.13-⨯==。

4. 如图11-136所示,光滑无底圆筒重W ,内放两个重量均为G 的光滑球,圆筒半径为R ,球半径为r ,且r<R<2r ,试求圆筒发生倾倒的条件。

1p 图51-21图11-1365. 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长均为L ,重力均为G ,彼此以光滑铰链A 相连,并通过光滑铰链与竖直墙相连,如图(甲)所示。

为使两木板达水平状态保持平衡,问应在何处施加外力?所施加的最小外力为多大?6. 如图11-505所示,屋架由同在竖直面内的多根无重杆绞接而成,各绞接点依次为1、2……9,其中绞接点8、2、5、7、9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9可以无摩擦地水平滑动。

各绞接点间沿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和沿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如图所示,绞接点3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2,点1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 ,求绞接点3和4间杆的内力。

7. 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 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 点处的零件运送到B 点处,A 、B 两点之间相距L=10m ,从A 点把零件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能送到B 点,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动速率,零件能较快地传送到B 点,要让零件用最短的时间从A 点传送到B 点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动速率至少应多大?如要把求得的速率再提高一倍,则零件传送时间为多少(2/10s m g )?8.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 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其总位移为s ,当其位移为2/3s 时,所用时间为t 1;当其速度为1/3v 0时,所用时间为t 2,则t 1、t 2有什么样的关系?图11-505v12v31 图12-311F (乙)(丙)9.一根长为1m具有小内截面的玻璃管,两端开口,一半埋在水中。

高中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有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有答案)

高中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复赛〕一、某一构件由两个菱形组成,AB 和DE 是两根硬杆,各焦点都用铰链连接,大菱形的边长是2l ,小菱形的边长是l ,现设法使顶点F 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求: 〔1〕C 点的加速度多大?〔2〕当两个菱形都是正方形,F 点的速度为ν时,A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二、长为L 的杆AO 用铰链固定在O 点,以角速度ω围绕O 点转动,在O 点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B ,一轻绳绕过B 滑轮的一端固定在杆的A 端,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C ,O 、B 之间的距离为h ,求:〔1〕当AB 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重物的运动速度; 〔2〕此时绳上的张力为多少?三、一对半径为r 的轻轮安装在一根细轴上它们共同以某一速度ν沿图示的平面向右滚动。

斜面与平面接触的顶角A 处足够粗糙〔即轮不会产生滑动〕,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要求轮从平面滚动到斜面时不要离开顶角,问ν的最大值为多少?四、一架大型民航飞机在降落到机场前撞上一只正在飞行的天鹅,试估算,天鹅转击飞机的力为多少〔只要数量级正确即可〕?五、有一汽缸,除底部外都是绝热的。

上面是一个不计重量的活塞,中间是固定的导热隔板,把汽缸分成相等的两局部A 和B ,上下各有1mol 氮气,现从底部将350J 的热量传送给气体,求:〔1〕A 、B 内的气体温度各改变了多少? 〔2〕它们各吸收了多少热量?假设是将中间的隔板变成一个导热的活塞其他条件不变,如此A 、B 的温度又是多少?〔不计一切摩擦〕A六、两个绝缘的相距较远的球形导体,半径分别为r 1、r 2,带电后电势分别为ν1和ν2,假设用细导线将两个球连接起来,求在导线上放出的电量。

七、一个正方形的导线框ABCD ,边长为l ,每边的电阻为R ,在它中点处内接一个小一些的正方形线框EFGH ,然后在各边中点在内接一个更小的正方形导线框 一直下去,直至无穷。

如果所有正方形导线框用的导线都是一样的,所有接触点接触良好。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试题解答一、(12分)题目一:球形液滴的振动频率假设球形液滴振动频率与其半径r、密度ρ和表面张力系数σ之间的关系式为f=kρσr,其中k是常数。

根据单位分析法,可以得到单位等式[f]=[ρ][σ][r]。

力学的基本物理量包括质量m、长度l和时间t,分别对应的单位是千克(kg)、米(m)和秒(s)。

根据单位等式,[f]=[t]^-1,[r]=[l],[ρ]=[m][l]^-3,[σ]=[m][t]^-2.将这些单位代入单位等式,得到[t]^-1=[l]^-3[m]^[ρ][t]^-2[σ],即[t]^-1=[l]^[ρ][m]^[σ][t]^-2.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未知量的关系式:α-3β=0,β+γ=0,2γ=1.解得α=-1,β=-1,γ=1/2.解法二:假设球形液滴振动频率与其半径r、密度ρ和表面张力系数σ之间的关系式为f=kρσr,其中k是常数。

根据单位分析法,可以得到单位等式[f]=[ρ][σ][r]。

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动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半径r的单位是米(m),密度ρ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表面张力系数σ的单位是牛每米(N/m)=千克每秒平方(m/s^2)。

根据单位等式,[f]=s^-1,[r]=m,[ρ]=kg/m^3,[σ]=kg/s^-2.将这些单位代入单位等式,得到[s]^-1=[m][ρ][σ],即[s]^-1=[m][kg/m^3][kg/s^-2]。

将这个式子代入f=kρσr,得到k=f/ρσr。

1.(V。

T)。

(p。

V。

T)和(pf。

V。

T)分别表示气体在初态、中间态和末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

留在瓶内的气体先后满足绝热方程和等容过程方程:p1 * V1^γ = p2 * V2^γ (绝热方程)V1 = V2 * (p1/p2) (等容过程方程)联立以上两式可得:p1/T1 = p2/T2 = pf/Tf由此得到以下式子:p1/pf = (p1/pf)^(1/γ)ln(p1/pf) = ln(p1) - ln(pf) = (1/γ) * ln(p1/pf)pf = p1 / (e^(γ * ln(p1/pf)))2.根据力学平衡条件,有:pi = p + ρghipf = p + ρghf其中,p是瓶外大气压强,ρ是U型管中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大小。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及答案(大连理工)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及答案(大连理工)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及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本卷共八题,满分160分.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的过程。

一、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1.图1所示的电阻丝网络,每一小段电阻同为r ,两个端点A 、B 间等效电阻R 1= 。

若在图1网络中再引入3段斜电阻丝,每一段电阻也为r ,如图2 所示,此时A 、B 间等效电阻R 2= 。

2.右图为开尔文滴水起电机示意图。

从三通管左右两管口形成的水滴分别穿过铝筒A 1、A 2后滴进铝杯B 1、B 2,当滴了一段时间后,原均不带电的两铝杯间会有几千伏的电势差.试分析其原理。

图中铝筒A 1用导线与铝杯B 2相连;铝筒A 2用导线与B 1相连。

3.受迫振动的稳定状态由下式给出,,。

其中,而为胁迫力,,其中是阻尼力。

有一偏车轮的汽车上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其中一条的固有振动角频率为,另外一条的固有振动角频率为,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司机看到两条弹簧的振动幅度之比为7。

设为小量,计算中可以略去,已知汽车轮子的直径为1m ,则汽车的运行速度为 。

4.核潜艇中核的半衰期为年,衰变中有0.7%的概率成为核,同时放出一个高能光子,这些光子中的93%被潜艇钢板吸收。

1981年,前苏联编号U137的核潜艇透射到艇外的高能光子被距核源(处理为点状)1.5m 处的探测仪测得。

仪器正入射面积为22cm 2,效率为0.25%(每400个入射光子可产生一个脉冲讯号),每小时测得125个讯号。

据上所述,可知核的平均寿命= 年(),该核潜艇中的质量m = kg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20分)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R 的圆筒(图中2R 为其内直径)位于水平地面上.筒内放一矩形物.矩形物中的A 、B 是两根长度相等、质量皆为m 的细圆棍,它们平行地固连在一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长为的矩形薄片的两端。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2024年9月21日上午9:00-12:00)考生须知1、 考生考试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须知。

2、 本试题共7道题,5页,总分为320分。

3、 如遇试题印刷不清楚的情况,请务必及时向监考老师提出。

4、 需要阅卷老师评阅的内容一定要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和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不给分。

一、(45分)高层建筑(大楼)在风的作用下会发生晃动。

在特定条件下,大楼的晃动幅度会变得较大,影响到安全。

(1)为了减小晃动幅度,通常会在高层建筑上加装阻尼器,例如悬点固定在大楼上、摆锤质量为m 、摆臂长度为l 的摆,摆臂是刚性的,质量可以忽略;大楼在风作用下的运动可简化为谐振子的强迫振动,谐振子的质量为M ,恢复力等效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大楼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刚体。

整个摆和谐振子系统如图1a 所示,系统的总质量为m 与M 之和。

风可视为水平方向上的强迫力F (向左为正),它随时间t 的变化为cosωF t H t其中振幅H 和频率ω均为常量。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为简单起见,只考虑摆和谐振子的小幅度振动 (因而摆便成为单摆)。

(1.1)求谐振子因强迫力F 的作用产生的稳定振动的振幅;(1.2)指出在没有阻尼器的情况下,风的频率为多大时,大楼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对此频率的风,阻尼器应满足何种条件会最大限度地减小大楼的受迫振动?(2)若风的频率为第(1.2)问中求出的风的频率的√0.99倍,在没有阻尼器的情况下,求此时大楼受迫振动的振幅有多大? 若安装的阻尼器参数l 符合第 (1.2)问中得到的条件,为了使得大楼在此风的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振幅减到无阻尼器时的1%, 阻尼器的质量m 应该为M 的多少倍?(3)实际的阻尼器还装有其他装置以提供阻尼力,通常做法是将摆锤浸泡在固定于建筑物上的油池中 (相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油的质量可以忽略;油池质量可视为已包含在大楼的质量之内)。

已知当摆锤与油的相对速度为 v 时,摆锤受到的阻尼力为f v其中γ为常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考试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一、(15分)一半径为R 、内侧光滑的半球面固定在地面上,开口水平且朝上. 一小滑块在半球面内侧最高点处获得沿球面的水平速度,其大小为0v (00≠v ). 求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参考解答:以滑块和地球为系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滑块沿半球面内侧运动时,可将其速度v 分解成纬线切向 (水平方向)分量ϕv 及经线切向分量θv . 设滑块质量为m ,在某中间状态时,滑块位于半球面内侧P 处,P 和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由机械能守恒得2220111sin 222m mgR m m ϕθθ=-++v v v (1) 这里已取球心O 处为重力势能零点. 以过O 的竖直线为轴. 球面对滑块的支持力通过该轴,力矩为零;重力相对于该轴的力矩也为零. 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故0cos m R m R ϕθ=v v . (2)由 (1) 式,最大速率应与θ的最大值相对应max max ()θ=v v . (3)而由 (2) 式,q 不可能达到π2. 由(1)和(2)式,q 的最大值应与0θ=v 相对应,即max ()0θθ=v . (4)[(4)式也可用下述方法得到:由 (1)、(2) 式得22202sin tan 0gR θθθ-=≥v v .若sin 0θ≠,由上式得220sin 2cos gRθθ≤v .实际上,sin =0θ也满足上式。

由上式可知max 22max 0sin 2cos gRθθ=v .由(3)式有222max max 0max ()2sin tan 0gR θθθθ=-=v v . (4’)将max ()0θθ=v 代入式(1),并与式(2)联立,得()2220max max max sin 2sin 1sin 0gR θθθ--=v . (5)以max sin θ为未知量,方程(5)的一个根是sin q =0,即q =0,这表示初态,其速率为最小值,不是所求的解. 于是max sin 0θ≠. 约去max sin θ,方程(5)变为22max 0max 2sin sin 20gR gR θθ+-=v . (6)其解为20maxsin 14gR θ⎫=-⎪⎪⎭v . (7)注意到本题中sin 0θ≥,方程(6)的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将(7)式代入(1)式得,当max θθ=时,(22012ϕ=v v ,(8) 考虑到(4)式有max ==v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1分,(4) 式3分, (5) 式1分,(6) 式1分,(7) 式1分, (9) 式2分.二、(20分)一长为2l 的轻质刚性细杆位于水平的光滑桌面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D 和一质量为m α(α为常数)的小物块B ,杆可绕通过小物块B 所在端的竖直固定转轴无摩擦地转动. 一质量为m 的小环C 套在细杆上(C 与杆密接),可沿杆滑动,环C 与杆之间的摩擦可忽略.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两端分别与小环C 和物块B 相连.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A 在桌面上以垂直于杆的速度飞向物块D ,并与之发生完全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 时滑块C 恰好静止在距轴为r (r >l )处.1. 若碰前滑块A 的速度为0v ,求碰撞过程中轴受到的作用力的冲量;2. 若碰后物块D 、C 和杆刚好做匀速转动,求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参考解答:1. 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 设碰后A 、C 、D 的速度分别为A v 、C v 、D v ,显然有D C2l r =v v . (1)以A 、B 、C 、D 为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相对于轴不受外力矩作用,其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D C A 0222m l m r m l m l ++=v v v v . (2)由于轴对系统的作用力不做功,系统内仅有弹力起作用,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 又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所以不必考虑弹性势能的变化. 故2222D C A 011112222m m m m ++=v v v v . (3) 由 (1)、(2)、(3) 式解得2200022222248,,888C D A lr l r l r l r l r===-+++v v v v v v (4)[代替 (3) 式,可利用弹性碰撞特点0D A =-v v v . (3’) 同样可解出(4). ]设碰撞过程中D 对A 的作用力为1F ',对A 用动量定理有221A 0022428l r F t m m m l r+'∆=-=-+v v v ,(5)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于是,A 对D 的作用力为1F 的冲量为221022428l r F t m l r+∆=+v (6)方向与0v 方向相同.以B 、C 、D 为系统,设其质心离转轴的距离为x ,则22(2)2mr m l l r x m αα++==++. (7)质心在碰后瞬间的速度为C 0224(2)(2)(8)l l r x r l r α+==++v v v . (8) 轴与杆的作用时间也为t ∆,设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F ,由质心运动定理有()210224(2)28l l r F t F t m m l rα+∆+∆=+=+v v . (9) 由此得2022(2)28r l r F t m l r-∆=+v . (10) 方向与0v 方向相同. 因而,轴受到杆的作用力的冲量为2022(2)28r l r F t m l r -'∆=-+v ,(11) 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注意:因弹簧处在拉伸状态,碰前轴已受到沿杆方向的作用力;在碰撞过程中还有与向心力有关的力作用于轴. 但有限大小的力在无限小的碰撞时间内的冲量趋于零,已忽略.[代替 (7)-(9) 式,可利用对于系统的动量定理21C D F t F t m m ∆+∆=+v v . ][也可由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代替 (7)-(9) 式. ]2. 值得注意的是,(1)、(2)、(3) 式是当碰撞时间极短、以至于弹簧来不及伸缩的条件下才成立的. 如果弹簧的弹力恰好提供滑块C 以速度02248C lrl r =+v v 绕过B 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222C 022216(8)l r k r m m r l r -==+v v(12) 则弹簧总保持其长度不变,(1)、(2)、(3) 式是成立的. 由(12)式得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0=v (13)可见,为了使碰撞后系统能保持匀速转动,碰前滑块A 的速度大小0v 应满足(13)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1)式1分, (2) 式2分,(3) 式2分,(4) 式2分, (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9) 式2分,(10) 式1分,(11) 式1分; 第2问4分,(12) 式2分,(13) 式2分.三、(25分)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杆在水平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摆, 1. 令mLλ=表示细杆质量线密度.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转动动能可表示为 k E k L αβγλω=式中,k 为待定的没有单位的纯常数. 已知在同一单位制下,两物理量当且仅当其数值和单位都相等时才相等. 由此求出α、β和γ的值.2. 已知系统的动能等于系统的质量全部集中在质心时随质心一起运动的动能和系统在质心系(随质心平动的参考系)中的动能之和,求常数k 的值.3. 试求当杆摆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两侧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提示:如果)(t X 是t 的函数,而))((t X Y 是)(t X 的函数,则))((t X Y 对t 的导数为d (())d d d d d Y X t Y Xt X t=例如,函数cos ()t θ对自变量t 的导数为dcos ()dcos d d d d t t tθθθθ=参考解答:1.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动能是独立变量λ、ω和L 的函数,按题意 可表示为k E k L αβγλω= (1)式中,k 为待定常数(单位为1). 令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分别为[]L 、[]M 和[]T (它们可视为相互独立的基本单位),则λ、ω、L 和k E 的单位分别为 1122[][][],[][],[][],[][][][]k M L T L L E M L T λω---==== (2)在一般情形下,若[]q 表示物理量q 的单位,则物理量q 可写为 ()[]q q q = (3)式中,()q 表示物理量q 在取单位[]q 时的数值. 这样,(1) 式可写为 ()[]()()()[][][]k k E E k L L αβγαβγλωλω= (4)在由(2)表示的同一单位制下,上式即()()()()k E k L αβγλω= (5) [][][][]k E L αβγλω= (6)将 (2)中第四 式代入 (6) 式得22[][][][][][]M L T M L T αγαβ---= (7)(2)式并未规定基本单位[]L 、[]M 和[]T 的绝对大小,因而(7)式对于任意大小的[]L 、[]M 和[]T 均成立,于是1,2,3αβγ=== (8)所以23k E k L λω= (9)2. 由题意,杆的动能为,c ,r k k k E E E =+ (10)其中, 22,cc 11()222k L E m L λω⎛⎫== ⎪⎝⎭v (11) 注意到,杆在质心系中的运动可视为两根长度为2L的杆过其公共端(即质心)的光滑水平轴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因而,杆在质心系中的动能,r k E 为 32,r2(,,)222k k L L E E k λωλω⎛⎫== ⎪⎝⎭(12)将(9)、 (11)、 (12)式代入(10)式得2323212222L L k L L k λωλωλω⎛⎫⎛⎫=+ ⎪ ⎪⎝⎭⎝⎭(13)由此解得16k = (14)于是E k =16lw 2L 3. (15)3. 以细杆与地球为系统,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sin 2k L E mg θ⎛⎫= ⎪⎝⎭(16) 由(15)、(16)式得w =以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外侧长为()L r -的那一段为研究对象,该段质量为()L r λ-,其质心速度为22c L r L rr ωω-+⎛⎫'=+= ⎪⎝⎭v . (18) 设另一段对该段的切向力为T (以θ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 法向(即与截面相垂直的方向)力为N (以指向O 点方向为正向),由质心运动定理得()()cos t T L r g L r a λθλ+-=- (19) ()()sin n N L r g L r a λθλ--=- (20)式中,t a 为质心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3cos d d d d d 2d 2d dt 4ct L r g L r L r a t t Lθωωθθ+'++====v (21) 而n a 为质心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23sin 22n L r g L r a Lθω++==. (22) 由(19)、(20)、(21)、(22)式解得 ()()23cos 4L r r L T mg L θ--= (23)()()253sin 2L r L r N mg L θ-+=(24)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5分, (2) 式1分, (6) 式2分,(7) 式1分,(8) 式1分;第2问7分, (10) 式1分,(11) 式2分,(12) 式2分, (14) 式2分;不依赖第1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第3问13分,(16) 式1分,(17) 式1分,(18) 式1分,(19) 式2分,(20) 式2分,(21) 式2分,(22) 式2分,(23) 式1分,(24) 式1分;不依赖第1、2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四、(20分)图中所示的静电机由一个半径为R 、与环境绝缘的开口(朝上)金属球壳形的容器和一个带电液滴产生器G 组成.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球形液滴从G 缓慢地自由掉下(所谓缓慢,意指在G 和容器口之间总是只有一滴液滴). 液滴开始下落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h . 设液滴很小,容器足够大,容器在达到最高电势之前进入容器的液体尚未充满容器. 忽略G 的电荷对正在下落的液滴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容器初始电势为零,求容器可达到的最高电势max V .参考解答:设在某一时刻球壳形容器的电量为Q . 以液滴和容器为体系,考虑从一滴液滴从带电液滴产生器 G 出口自由下落到容器口的过程. 根据能量守恒有2122Qq Qqmgh km mgR kh R R+=++-v . (1) 式中,v 为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k 是静电力常量. 由此得液滴的动能为 21(2)(2)2()Qq h R m mg h R kh R R-=---v . (2) 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容器电量Q 的增加,落下的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v 不断变小;当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为零时,不能进入容器,容器的电量停止增加,容器达到最高电势. 设容器的最大电量为max Q ,则有 max (2)(2)0()Q q h R mg h R kh R R---=-. (3)由此得 max ()mg h R RQ kq-=. (4)容器的最高电势为maxmax Q V kR= (5) 由(4) 和 (5)式得 max ()mg h R V q-=(6)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式6分, (2) 式2分,(3) 式4分,(4) 式2分, (5) 式3分,(6) 式3分.五、(25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位于2dz =±的平面内,电容器起初未被充电. 整个装置处于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沿x 轴负方向,如图所示.1. 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而在以沿y 轴正方向的恒定速度(0,,0)v (这里(0,,0)v 表示为沿x 、y 、z 轴正方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0、v 、0,以下类似)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 试在非相对论情形下,从伽利略速度变换,求出在参考系S '中电场(,,)xy z E E E '''和磁场(,,)x y z B B B '''的表达式. 已知电荷量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在伽利略变换下不变.2. 现在让介电常数为ε的电中性液体(绝缘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匀速流动,流速大小为v ,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在相对液体静止的参考系(即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由于液体处在第1问所述的电场(,,)xy z E E E '''中,其正负电荷会因电场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即所谓极化效应),使得液体中出现附加的静电感应电场,因而液体中总电场强度不再是(,,)xy z E E E ''',而是0(,,)xy z E E E εε''',这里0ε是真空的介电常数. 这将导致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不再为零. 试求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的强度以及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结果用0ε、ε、v 、B 或(和)d 表出. )参考解答:1. 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 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0,0)x y z B B B B =-,因此这个点电荷在参考系S 中所受磁场的作用力为0,,x y z z y F F qu B F qu B==-= (1) 在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因此点电荷q 在S '参考系中所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为(),(),()x x y z z y y y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2) 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为 ,(,,)(,,),(,,)(,,)(0,,0)x y z x y z x y z x y z q q F F F F F F u u u u u u '='''='''=-v (3)由(1)、 (2)、 (3)式可知电磁场在两参考系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满足 ()0,,()xy z z y yx z z x z z x y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E u B u B u B '''+--='''-+=-'''+--=v v (4)它们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0,0,),(,,)(,0,0)xy z xy z E E E B B B B B '''='''=-v (5)可见两参考系中的磁场相同,但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却出现了沿z 方向的匀强电场.2. 现在,电中性液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以速度(0,,0)v 匀速运动. 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会在液体参考系S '中产生由(5)式中第一个方程给出的电场. 这个电场会把液体极化,使得液体中的电场为(,,)(0,0,)xy z E E E B εε'''=v . (6) 为了求出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我们再次考虑电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两个参考系之间的变换,从液体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来确定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 考虑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两参考系中所受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 在液体参考系S '中,这力(,,)x y z F F F '''如(2)式所示. 它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形式为(),(),()x x y z z y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7) 利用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3)以及(6)式,可得 00,,()x y z z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BE u B u B u B εε+-=-+=-+-=+-v v (8)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 0(,,)(0,0,(1)),(,,)(,0,0)x y z x y z E E E B B B B B εε=-=-v (9) 可见,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仍为原来的磁场,现由于运动液体的极化,也存在电场,电场强度如(9)中第一式所示.注意到(9)式所示的电场为均匀电场,由它产生的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z V E d =-. (10)由(9)式中第一式和(10)式得01V Bd εε⎛⎫=- ⎪⎝⎭v . (11)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12分, (1) 式1分, (2) 式3分, (3) 式3分,(4) 式3分,(5) 式2分;第2问13分, (6) 式1分,(7) 式3分,(8) 式3分, (9) 式2分, (10) 式2分,(11) 式2分.六、(15分)温度开关用厚度均为0.20 mm 的钢片和青铜片作感温元件;在温度为20C ︒时,将它们紧贴,两端焊接在一起,成为等长的平直双金属片. 若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51.010-⨯/度和52.010-⨯/度. 当温度升高到120C ︒时,双金属片将自动弯成圆弧形,如图所示. 试求双金属片弯曲的曲率半径. (忽略加热时金属片厚度的变化. )参考解答:设弯成的圆弧半径为r ,金属片原长为l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φ,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1α和2α,钢片和青铜片温度由120C T =︒升高到2120C T =︒时的伸长量分别为1l ∆和2l ∆. 对于钢片1()2dr l l φ-=+∆ (1)1121()l l T T α∆=- (2) 式中,0.20 mm d =. 对于青铜片2()2dr l l φ+=+∆ (3)2221()l l T T α∆=- (4) 联立以上各式得2122121212()()2.010 mm 2()()T T r d T T αααα++-==⨯-- (5)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3分,(4) 式3分, (5) 式3分.七、(20分)一斜劈形透明介质劈尖,尖角为θ,高为h . 今以尖角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a)所示;劈尖斜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微小台阶组成的,在图(a)中看来,每一个小台阶的前侧面与xz 平面平行,上表面与yz 平面平行. 劈尖介质的折射率n 随x 而变化,()1n x bx =+,其中常数0b >.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沿x 轴正方向照射劈尖;劈尖后放置一薄凸透镜,在劈尖与薄凸透镜之间放一档板,在档板上刻有一系列与z 方向平行、沿y 方向排列的透光狭缝,如图(b)所示. 入射光的波面(即与平行入射光线垂直的平面)、劈尖底面、档板平面都与x 轴垂直,透镜主光轴为x 轴. 要求通过各狭缝的透射光彼此在透镜焦点处得到加强而形成亮纹. 已知第一条狭缝位于y =0处;物和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1. 求其余各狭缝的y 坐标;2. 试说明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能否仍然满足上述要求.图(a) 图(b) 参考解答:1. 考虑射到劈尖上某y 值处的光线,计算该光线由0x =到x h =之间的光程()y δ. 将该光线在介质中的光程记为1δ,在空气中的光程记为2δ. 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均匀的,光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在0x = 处,该处介质的折射率()01n =;射到x 处时,该处介质的折射率()1n x bx =+. 因折射率随x线性增加,光线从0x =处射到1x h =(1h 是劈尖上y 值处光线在劈尖中传播的距离)处的光程1δ与光通过折射率等于平均折射率()()()1111110111222n n n h bh bh =+=++=+⎡⎤⎣⎦ (1) 的均匀介质的光程相同,即2111112nh h bh δ==+ (2)x忽略透过劈尖斜面相邻小台阶连接处的光线(事实上,可通过选择台阶的尺度和档板上狭缝的位置来避开这些光线的影响),光线透过劈尖后其传播方向保持不变,因而有21h h δ=- (3)于是()212112y h bh δδδ=+=+. (4)由几何关系有1tan h y θ=. (5)故()22tan 2b y h y δθ=+. (6)从介质出来的光经过狭缝后仍平行于x 轴,狭缝的y 值应与对应介质的y 值相同,这些平行光线会聚在透镜焦点处. 对于0y =处,由上式得d 0()=h . (7)y 处与0y =处的光线的光程差为()()220tan 2b y y δδθ-=. (8)由于物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故平行光线之间的光程差在通过透镜前和会聚在透镜焦点处时保持不变;因而(8)式在透镜焦点处也成立. 为使光线经透镜会聚后在焦点处彼此加强,要求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22tan ,1,2,3,2b y k k θλ==. (9)由此得y A θθ===. (10) 除了位于y =0处的狭缝外,其余各狭缝对应的y 坐标依次为,,,,A . (11)2. 各束光在焦点处彼此加强,并不要求(11)中各项都存在. 将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 事实上,若依次取,4,9,k m m m =,其中m 为任意正整数,则49,,,m m m y y y ===. (12),光线在焦点处依然相互加强而形成亮纹.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1分,(4) 式1分,(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 (9) 式2分, (10) 式1分,(11) 式2分; 第2问4分,(12) 式4分(只要给出任意一种正确的答案,就给这4分).八、(20分)光子被电子散射时,如果初态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 当低能光子与高能电子发生对头碰撞时,就会出现逆康普顿散射. 已知电子静止质量为e m ,真空中的光速为 c . 若能量为e E 的电子与能量为E γ的光子相向对碰,1.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2. 求逆康普顿散射能够发生的条件;3. 如果入射光子能量为2.00 eV ,电子能量为 1.00´109 eV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 已知 m e =0.511´106 eV /c 2. 计算中有必要时可利用近似:如果1x <<»1-12x .参考解答:1. 设碰撞前电子、光子的动量分别为e p (0e p >)、p γ(0p γ<),碰撞后电子、光子的能量、动量分别为,,,ee E p E p γγ''''. 由能量守恒有 E e +E g =¢E e +¢E g . (1)由动量守恒有cos cos ,sin sin .e eep p p p p p γγγαθαθ''+=+''=. (2)式中,α和θ分别是散射后的电子和光子相对于碰撞前电子的夹角.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E g =p g c ,¢E g =¢p g c . (3)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22224e e e E p c m c -=,22224e e e E p c m c ''-= (4)由(1)、(2)、(3)、(4)式解得e E E E γγ'=[由(2)式得22222()2()cos ee e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γγγγθ'''=++-+此即动量p '、ep '和e p p γ+满足三角形法则. 将(3)、(4)式代入上式,并利用(1)式,得 22(2)()22cos 2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γγγγγγγγθθ''+-+=+--此即(5)式. ]当0θ→时有e E E E γγ'=(6)2. 为使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要求¢E g >E g . 由(5)式可见,需有E E γγ'-=>此即E γ 或 e p p γ>(7)注意已设p e >0、p g <0.3. 由于2e e E m c >>和e E E γ>>,因而e p p p γγ+>>,由(5)式可知p p γγ'>>,因此有0θ≈. 又242e e em cE E -. (8)将(8)式代入(6)式得¢E g »2E e E g2E g +m e 2c 42E e. (9) 代入数据,得¢E g »29.7´106eV . (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0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2分,(4) 式2分,(5) 或(6)式2分; 第2问5分,(7) 式5分;第3问5分,(8) 式2分, (9) 式1分, (10) 式2分.。

物理奥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奥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奥赛复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是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km/hD. 299,792,458 m/h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D.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电磁波?A. 可见光B. 无线电波C. 微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根据量子力学,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以确定的轨道运动B.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以概率云的形式出现C.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以波动的形式存在D.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B. 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流C.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电场D. 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k \frac{q_1 q_2}{r^2} \),其中 \( k \) 是库仑常数,\( q_1 \) 和 \( q_2 \) 是两个电荷的电荷量,\( r \)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库仑常数 \( k \) 的值约为 \( 8.9875 \times 10^9 \) ________N·m²/C²。

答案:N·m²/C²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 \( R \)、电流 \( I \) 和电压 \( V \)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V = IR \)。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9套)_解析

第36届物理竞赛复赛模拟题(第9套)_解析

【题号】1 【解析】(1)如图,刚刚释放时,整根链子贴着球面以相同速率下滑。

考虑整根链子滑动一段微小位移l ∆时的速度v ∆,此速度对应的动能应由链子下滑过程中的部分重力势能转化而来。

计算重力势能变化时,可等效地认为链子顶端长为l ∆的一小段直接转移到了末端。

记链子线密度为λ,则该段的质量为l λ∆,重力势能变化为1lg (1cos60)2P E R gR l λλ∆=-∆-=-∆, 则由机械能守恒()0K P E E ∆+=, 以及动能22126K E L v R v πλλ=∆=∆, 得到23gv l π∆=∆,另一方面,链子上每一点均做圆周运动,由于刚刚释放时速度为零,向心加速度均为零,只有大小处处相等的切向加速度T a 。

而在讨论一段微小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时,总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第九套(解析与评分标准)满分32022T v a l ∆=∆, 比较上两式,即可得到32T g a π=.(2)设刚刚释放时,相对顶端转过θ角处的链条张力为()F θ,其下方的链条质量为 ()()3m R πθλθ=-,假设链条整体向下有一微小位移l ∆,根据第一小问已知,链条获得的下滑速度v ∆满足 23gv l π∆=∆.而具体对该段链条而言,受到重力、球面支持力与()F θ三个力,其中支持力处处垂直于位移方向,不做功,因此其动能增量来源于重力势能减小与力()F θ所做的功,即21()()2P m v F l E θθ∆=-∆-∆, 计算重力势能变化量时,与第一小问一样,视为顶端l ∆的部分直接移到底端,则 1lg (cos cos60)lg (cos )2P E R R λθλθ∆=-∆-=-∆-, 代入前式,并将2v ∆表达式代入,整理得3()(cos +1)2F gR θλθθπ=-, 其极值点通过0dFd θ=确定,此时 3(sin )02m gR λθπ-+=, 解得3arcsin28.522m θπ=≈, 此时()0.1163m F gR θλ≈,链条顶端,底端显然张力均为零,否则顶端、底端极小范围内的链条将有无穷大的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竞赛复赛模拟卷1.试证明:物体的相对论能量E 与相对论动量P 的量值之间有如下关系:2. 在用质子)(11P 轰击固定锂)(73Li 靶的核反应中,(1)计算放出α粒子的反应能。

(2)如果质子能量为1兆电子伏特,问在垂直质子束的方向观测到α粒子的能量有多大?有关原子核的质量如下:H 11,;He 42,;Li 73,.3. 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基态氢原子碰撞。

问可能发生非弹性碰撞的最小速度为多少?如果速度较大而产生光反射,且在原速度方向和反方向可以观察到光。

问这种光的频率与简正频率相差多少?氢原子的质量为×10-27kg ,电离能J eV E 181018.26.13-⨯==。

4. 如图11-136所示,光滑无底圆筒重W ,内放两个重量均为G 的光滑球,圆筒半径为R ,球半径为r ,且r<R<2r ,试求圆筒发生倾倒的条件。

5. 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长均为L ,重力均为滑铰链A 相连,并通过光滑铰链与竖直墙相连,如示。

为使两木板达水平状态保持平衡,问应在何处所施加的最小外力为多大?6. 如图11-505所示,屋架由同在竖直面内的多根无重杆绞接而成,各绞接点依次为1、2……9,其中绞接点8、2、5、7、9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9可以无摩擦地水平滑动。

各绞接点间沿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和沿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如图所示,绞接点3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2,点1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 ,求绞接点3和4间杆的内力。

7. 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 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 点处的零件运送到B 点处,A 、B 两点之间相距L=10m ,从A 点把零件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能送到B 点,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动速率,零件能较快地传送到B 点,要让零件用最短的时间从A 点传送到B 点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动速率至少应多大?如要把求得的速率再提高一倍,则零件传送时间为多少(2/10s m g =)?8.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 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其总位移为s ,当其位移为2/3s 时,所用时间为t 1;当其速度为1/3v 0时,所用时间为t 2,则t 1、t 2有什么样的关系?9.一根长为1m 具有小内截面的玻璃管,两端开口,一半埋在水中。

在上端被覆盖后,把玻璃管提升起来并取出水面。

问玻璃管内留下的水柱高度为多少。

10. 静止的原子核衰变成质量为m 1,m 2,m 3的三个裂片,它们的质量损为Δm 。

若三裂片中每两片之间速度方向的夹角都是120°,求每个裂片能量。

11.玻璃圆柱形容器的壁有一定的厚度,内装一种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的液体,即液体中的每一点都可以成为绿色光源。

已知玻璃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 1,液体对绿光的折射率为n 2。

当容器壁的内、外半径之比r:R 为多少时,在容器侧面能看到容器壁厚为零?12.(1)用折射率为2的透明物质做成内半径、外半径分别为a 、b 的空心球,b 远大于a ,内表面涂上能完全吸光的物质。

问当一束平行光射向此球时被吸收掉的光束横截面积为多大?(注意:被吸收掉的光束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原来光束的横截面积,不考虑透明物质的吸收和外表面的反射。

)图33-114所示是经过球心的截面图。

(2)如果外半径b 趋于a 时,第(1)问中的答案还能成立?为什么? 13.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透明球,今有两束相距n 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1)n 取何值时两束光一定在球内相交?(2)n 取何值时两束光一定在球外相交?1p 图51-21图11-505v12v 31图12-31(3)如果n 、d 、R 均已给定,如何判断此时两束光的交点是在球内还是在球外。

14.一点电荷+q 和半径为a 的接地导体的球心相距为h ,求空间的电势分布。

15.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球面ACB 上,球面的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C 与球心O 的轴线,如图41-91。

P 、Q 为CD 轴线上在O 点两侧,离O 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已知P 点的电势为U p ,试求Q 点的电势U Q 。

1.试证明:物体的相对论能量E 与相对论动量P 的量值之间有如下关系: 证明:()()222222c m mc cp E υ-=-∴ 20222E c p E += 读者可试为之,从202E E -入手证明它等于22c p 。

2. 在用质子)(11P 轰击固定锂)(73Li 靶的核反应中,(1)计算放出α粒子的反应能。

(2)如果质子能量为1兆电子伏特,问在垂直质子束的方向观测到α粒子的能量有多大?有关原子核的质量如下:H 11,;He 42,;Li 73,.解:(1)核反应方程如下:静质量 0M 1M 3M 2M 动 能 0E 1E 3E 2E 由总质量和总能量守恒: 由反应能Q 的定义得:35.17=(兆电子伏特)[其中:28272)/10997925.2()1066.1(1秒米千克⨯⨯⨯=⋅-c u6105.931⨯=兆电子伏特 =兆电子伏特](2)设锂靶是静止的,根据动量守恒,可知,反应所产生的两个相同的α粒子(He 42核),应沿入射质子的方向对称分开,如图51-21所示。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矢量321,,p p p 合成的三角形,两底角皆为θ,又因32M M =,因而有 已知反应能Q=兆电子伏特,且132E E E Q -+=其中11=E 兆电子伏特,可得 =(兆电子伏特)即反应所生成的α粒子其能量为兆电子伏特。

α粒子飞出方向与入射质子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因此由于ME P 22=,得:代入反应能Q 的定义式: 将上式中质量数改为质量比得其中11=A ,432==A A ,代入上式:所以 2112432cos E E E Q E --=θ所以 6185'=οθ由此可知,在垂直于质子束的方向上观察到He 42的能量近似就是兆电子伏特。

3. 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静止的基态氢原子碰撞。

问可能发生非弹性碰撞的最小速度为多少?如果速度较大而产生光反射,且在原速度方向和反方向可以观察到光。

问这种光的频率与简正频率相差多少?氢原子的质量为×10-27kg ,电离能J eV E 181018.26.13-⨯==。

解: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量为1112⋅-=E E ,第二激发能量为.1222⋅-=E E被氢原子吸收1p 图51-21的最小能量子为我们必须求出在碰撞中能量损失为以上数值的最小速度。

如果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则碰撞中能量损失最大,碰撞后的速度将是.2υ初动能和末动能之差为这个值应等于最小的能量子 因此在非弹性碰撞后,两个原子的速度为本题第二间的解答与多普勒效应有联系。

对于比光速小很多的速度,相对速度之比给出频率相对变化的极好近似。

故有两束光的频率按此比率稍小于或稍大于简正频率 4. 如图11-136所示,光滑无底圆筒重W ,内放两个重量均为G 的光滑球,圆筒半径为R ,球半径为r ,且r<R<2r ,试求圆筒发生倾倒的条件。

分析:如果对两个小球和无底圆筒分别隔离分析受力再列方程组,较复杂,采取整体法较好。

解: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列出以下方程: 选择两个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则在竖直方向上有N-2G=0 (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若翻倒必以A 为轴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临界态下对A 的力矩和为零。

此时,系统受力情况为:两物体的重力,桌面对球支持力N ,筒的重力W ,它们对A 的力矩不为零,桌面对筒的支持力过A 点,力矩为零,故有()()022≥-----=WR r R G G r R N M r A (2)将1式代入2式有若该圆筒倾倒必须有()r R R W G ->2。

讨论:(1)从答案中可以看出,当G 大W 小,r 与R 很接近,就容易倾倒,这也符合重心高、支面小稳度就小的结论。

(2)如果是一个有底圆筒,则在没有其他力推它的情况下,就绝不会倾倒。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5. 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长均为L ,重力均为G ,彼此以光滑铰链A 相连,并通过光滑铰链与竖直墙相连,如图11-245(甲)所示。

为使两木板达水平状态保持平衡,问应在何处施加外力?所施加的最小外力为多大?分析:要使两板均处于平衡状态,外力只能作用在板2上,作用点应位于铰链A 与板2的重心之间,以便使板1的右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方可使板1也处于平衡状态。

为使作用力最小,外力应与木板垂直。

解:如图11-245(乙)、(丙)所示。

为使板1达水平平衡状态,其右端A 应受到向上的1F 作用,1F 的施力物体是板2左端。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LG L F 211⋅=解之得G F 211=隔离木板2,其左端受到'1F (与1F 为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及重力mg 作用,为使板2呈水平且平衡,外力F 的作用点应在'1F 和G图11-1361(乙)(丙) 图11-245的作用点之间。

设F 作用点距A 为x ,选F 作用点B 为转轴,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有将GF 211=代入上式得 ⎪⎭⎫ ⎝⎛-=⋅x LG x G 2121 解之得L x 31=板2所受合力应为0,有G G F F 231=+=点评:本题着重领会由结果或效果反推原因的思想方法,1F 和F 的方向及作用点均由此方法推出。

本题两次使用隔离法。

6. 如图11-505所示,屋架由同在竖直面内的多根无重杆绞接而成,各绞接点依次为1、2……9,其中绞接点8、2、5、7、9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9可以无摩擦地水平滑动。

各绞接点间沿水平方向上的间距和沿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如图所示,绞接点3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2,点1承受有竖直向下的压力P ,求绞接点3和4间杆的内力。

解: 由于点9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故屋架在点9处所受外力只可能沿竖直方向,设为N 9。

由于屋架所受外力N 9、P/2和P 均沿竖直方向,则屋架在点8所受的外力也只可能沿竖直方向,设其为N 9。

以整个屋架为对象,列各外力对支点8的力矩平衡方程,有所以29PN =N 9的方向竖直向上。

又由整个屋架的受力平衡关系应有所以P N PP N =-+=982N 8的方向竖直向上。

假设将绞接点5、6、7、9这部分从整个屋架中隔离出来,则这部分受到杆15、杆47、杆36的作用力,这几个作用力均沿与杆15平行的方向,设其以一个力T 表示,则这个力T 也必与杆15方向平行。

此外,这部分还受到杆25的作用,设其为T 25,显然T 25的方向应沿水平方向;这部分还受到支持力N 9的作用。

这样,这部分就等效为受T 、T 25和N 9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

则表示此三力的矢量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由前述此三力的方向关系可以确定,这一三角形只能是如图11-506所示的三角形,由此三角形可见,杆25对点5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可见杆25中的内力为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