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中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中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68c827f242336c1eb95e91.png)
中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为了加强我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任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一、县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一)培训活动参加教研室、师训站等组织的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教研活动参加时,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参与一次完整的县级主题教研活动计2学时。
(三)文本、网络交流在**教育、**教育网发表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报告等,根据内容记1-4分。
凡是局、室组织的研修活动,由教研室记录学时,学校不再重复记录。
二、校级研修学时认定部分(一)校本培训活动校本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训者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计1学时,主讲人与参训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及相关资料。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教师每学年必须完成10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记1-5学时。
(四)研修成果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学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高质量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学校规章制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管理办法
![学校规章制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63c9ba336c1eb91b375d0d.png)
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治理方法
为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治理,推进校本研修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轨道,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治理方法。
(一)认定时间:次年年初认定上一年学时。
(二)认定部门:学校校本研修学时认定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李斌。
副组长:刘林,蒲笑宝。
组员:刘富文、王大鹏、黄海宏、罗丽芬、郑稳红。
本方法自2012年2月开场实行。
(三)学时认定标准:每学年度不少于40学时。
(四)学时认定操作规程
备课上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每个1学时
公开课说课稿每篇1学时
听课评课:听课记录与评价意见每节课1学时
命好题:命一份高质量的试卷1学时
写一份有水平的试卷分析1学时
育好人:做一个学生的个案研究1学时
举行一次学生心理辅导1学时
研训记录:参加校本培训活动每个专题1学时
业务学习笔记每500字1学时
教学反思每篇1学时
教研活动:参加国家、省、市、区、校级每次分别折10、7、5、3、1学时
论文获奖:校一二三等奖折3、2、1学时,区一二三等奖折5、4、3学时,市一二三等奖折7、6、5学时,以此类推。
论文发表:国家、省、市、区、校级发表分别折10、7、5、3、1学时
课题研究:省市区校级立项分别折5、4、3、2学时,结题分别折10、7、5、3学时。
教学竞赛:校一二三等奖折5、4、3学时,区一二三等奖折7、6、5学时,市一二三等奖折合10、8、7学时,以此类推。
学历培训:每通过一门学科计10学时
其它专题培训:据文件定学时。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工作方案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115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7.png)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工作方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工作方案为了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一项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战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成为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的载体,破解教师全员成长的难题,根据教育局工作安排部署,依据《府谷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府教发【2012】14号)文件精神,特安排本年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工作。
一、组织领导组长:郭兴林姬成荣副组长:刘万兵胡桂林郝永兴苗占清周宏魁王勇成员:张柏树刘永林杨胜利白耀文杨海龙王旭东王占国贾荟华杨惠边飞林杨艳林张秀梅石锐杰张春苗谭瑞王巧霞杨彩霞郝夜芝郝勇高赟二、组划安排第一组:刘万兵王占国刘永林谭瑞石锐杰认定单位:府中三中职教中心二中古城麻镇麻中第二组:郝永兴张春苗杨胜利张秀梅高赟认定单位:二小四小同心路孤山新民王家墩武家庄碛塄特校第三组:胡桂林张柏树白耀文郝永郝夜芝认定单位:一小三小三道沟大昌汗老高川清水海则庙黄甫墙头第四组:周宏魁杨惠王旭东杨彩霞边飞林认定单位:高石崖华阳前石畔木瓜庙沟门哈一哈二赵五湾第五组:苗占清王勇贾荟华杨海龙杨艳林王巧霞认定单位:县幼儿园二幼四幼五幼府一府二田家寨石马川各民办园各组第一人为组长,第二人为副组长。
三、认定时间2012年12月5日—13日。
(如有变动,另行安排)四、认定办法和注意事项1、依据府教发【2012】14号文件两个附表,对照“评价”和“研修记录”的基本内容进行认定。
2、参与学时认定范围为校(园)全员,包括公益性岗位教师和临聘教师,各组按校(园)提供的校本研修原始材料逐一审核,做到个人认定、学校认定、原始材料三合一,真正体现校本研修的真实性、公正性。
3、学校(园)如有弄虚作假或不能按时提供需认定原始过程性资料,整个单位将不予认定,造成后果由学校负责,第一责任人校长及所在单位不得评优树模、晋职晋级。
4、认定组成员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认定,坚决杜绝循私舞弊。
5、每所学校学时认定结束后,填好两种表册的评审结论,组长签名,对评审认定结果负总责,对研修学时不合格者,签发限期补修通知书。
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细则
![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e069f5aeaad1f346933f4b.png)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一、指导思想以高效课堂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问题研究为切入点,以主题课例研修为载体,坚持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思路。
立足课堂教学,务本求实,重常规,抓落实,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国家提出的“在职教师每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目标要求落实好,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陕教师〔2013〕31号)、安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安教发〔2013〕1 80号)、《旬阳县2014-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旬教体发〔2014〕2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14—2018年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细则。
二、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校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主管教学校长领导小组成员:校委会成员、学科教研组长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公负责人:教科室主任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公人员:教科室副主任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学科组成员:1.语文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2.数学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3.综合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三、校本研修内容校本研修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落实专业标准提升学科素养、改进研修实践提升研修能力”为核心任务,以“目标先导”有效课堂教学实施与探究为主要内容,以主题式课例研修为主要载体,引领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素养、学生发展、教学基本功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模块研修任务。
主要开展以下研修活动:1.校内的常规业务学习和教科研活动:如校级、组级业务学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校内课堂教学、说课及素养比赛活动,校内外交流观摩活动等。
2.教材培训、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和基本功培训活动。
3.校内的外派参观学习活动。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b0af6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5.png)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以促进教职工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
二、认定范围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适用于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职工,包括教师、管理人员等。
三、认定标准1. 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标准:- 完成研究任务并达到研究要求;- 参与研修活动的时间和研究成果可量化;- 研修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相关;- 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必须是合法聘任且在岗工作。
2. 学校应建立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认定过程公平、透明,并有有效的评估方法。
四、学分管理1. 学校应建立学分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
2.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分绩效评价办法,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教职工参与研究和提升自身素质。
五、学分使用与转化1. 教职工通过学校认定的校本研修,获得的学分可作为职称评审、晋升、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
2. 学分可以在一定时限内进行转化和累积,未使用的学分将在规定期限后失效。
六、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认定和管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规性。
2. 学校可以依托内外部专家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的评估,提高学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具体实施细则由学校根据本办法制定。
2. 如发现学分认定和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学校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本办法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供参照执行。
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1f68956294dd88d1d26b4e.png)
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校本研修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规范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效度,特制订本办法。
一、研修学时根据陕西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校本研修。
二、研修内容及学时换算1、校本学习。
教师每学年业务学习笔记不得少于5000字,计5个学时。
2、校外学习研修。
学校派出参加上级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报告会、研讨会、听课学习等业务活动等,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6学时。
3、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
每次均计1学时。
4、教师听课。
每学年不得少于30节,每节课计0.5学时。
5、承担公开课。
校级、县级及以上,一次分别计4学时、6学时。
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
6、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随笔、教学反思文章,内容新颖性、典型、能就事论理,计3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7、教学设计。
教师依要求上交独立完成的一课时教学设计计3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不含公开课设计)8、论文、报告。
教师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在县级以上获等次奖,登记题目、类型、获奖等次,分别按省及以上、市、县计4、3、2学时,省级以上或市级发表分别计16、6学时。
县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报告,获县、市、省及以上等次奖的,课题主要参与者(至多4人),分别计6、8、10学时。
同篇只计一次最高等次,每学年认定1篇。
三、学时登记校本研修学时登记以校为单位,每学年(7月)登记一次,登记单位建立专项档案(包括教师信息总表、学时登记表及汇总表、认定学时的原始资料等)。
四、学时认定程序为教师个人申请(填写认定表)、学校审核、县教研室认定、县进校登记管理。
校本研修学时个人申请认定部分内容及标准(标准版)
![校本研修学时个人申请认定部分内容及标准(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adac0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b.png)
校本研修学时个人申请认定部分内容及标准个人认定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研修计划、总结、自主学习、实践反思、研修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全年上限20学时。
1.个人校本研修年度计划和总结。
年度计划要求有主题,有目标任务,有过程安排等具体内容;年度总结要求从思想态度、教育教学、研修过程、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
计划和总结内容详实完整的各计1学时。
全年上限共2学时。
2.自主学习方面。
包括学习教育教学专著、学科专著(教材、课标等)一年至少各一本,有读书笔记,笔记每2000字计1学时。
全年上限5学时。
3.听课评课(观课议课)方面。
全年听课30节,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建议和启示等。
达标准者计5学时。
每超4节计1学时,全年上限6学时。
4.教育教学(包括非教学人员自身业务和管理工作)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等,要求内容详实(字数在500字左右)每篇计0.5学时,全年上限6学时。
5.基于网络类研修。
通过网络学习研讨、教学论坛等的校本研修,按参与人数,发贴讨论情况,每4次计1学时,全年上限2学时。
6.研修成果。
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省、市、区、校级一等奖者分别计5、4、3、2学时,二等奖者计同类一半学时,三等奖者计同类三分之一学时。
课题研究参照同级别一等奖执行,以结题成果为依据。
同一成果以最高级别计学时,不累加,全年上限5学时。
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学习制度
![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学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8205e37cd184254a353587.png)
1.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一、关于学时认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0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具体的研修工程中,年终由教科室主任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认定学时。
二、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由专人负责对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进行管理,以促进学习和研修的良性互动,保证研修的效果。
三、建立校本研修档案校本研修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研修方案和实施方案、研修教材〔录像、软件等〕、研修记录、考核成绩、具体成果、研修总结等相关材料。
四、建立健全校本研修教师个人档案〔文本内容包括学校集体研修、学科研修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教育叙事、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五、建立健全校本研修考核制度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校本研修考核小组将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如下:个人档案完善制度。
45周岁以下的教师随时整理、完善自己的个人档案。
学校每学期检查校本研修教师个人档案完善情况。
外出学习汇报制度。
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或学习材料,有必要的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
对学校批准的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按每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以及“超支不补、违章那么罚〞的原那么,报销参加研修活动必需的费用。
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当天及时上报。
学习培训考勤制度。
教师参加省、市、区上级教研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研修活动,不迟到,不缺勤。
自我完善提高制度。
40岁以下的教师每月整理两份教育叙事,每月至少听课4节,学校定期检查听课笔记。
骨干教师引领制度。
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开放一次课堂教学,校级骨干教师每年度至少开放一次课堂教学;每年至少在校内辅导一位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16.教材教法达标制度。
学校每学期将组织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学年的教材进行梳理。
40周岁以下教师每年度参加学校的教材教法业务能力考核,不合格者重新考核,再不合格者视为考核不合格;参市里组织的教材教法业务能力考核,不及格者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https://img.taocdn.com/s3/m/779a84603c1ec5da50e270c2.png)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勉县教研室关于“十二五”期间开展校本研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时认定办法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教师教育工作,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意见。
根据《汉中市“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每人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培养模式为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三种培训各不少于120学时的要求,现依据不同的研修类型、层次、内容和方式拟定三种模式培训的学时认定办法。
一、校内教研活动1. 专题研讨会。
专题主讲者、组织者与参会者每次按照2 : 2 : 1计学时,一次计1学时。
主讲者需提供讲稿(含课件);校(年级组)组织者需提供研讨会活动记录、参会者名单、活动总结、影像资料等;参会者需提供会议记录,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2. 课堂教学活动。
承担课堂教学(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赛教课等)者与组织者、听课交流者按照2 : 2 : 1计学时,一节课计1学时。
组织者需提供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影像资料等;授课者需提供教学设计(教案)、反思和课件;听课者需提供听课记录。
赛教课获校内奖,多计1学时。
3. 校内培训。
按照次数计学时,一次计1学时。
主讲人、组织者与参训者按照2 : 2 : 1计学时。
主讲人需提供讲稿和课件;组织者需提供参训安排表、报到册、总结和影像资料等;参训者需提供培训记录和心得,记录和心得字数各不得少于500字。
4. 学校派出参加教学观摩研讨会等业务活动。
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会教师需提供派出通知、培训单位相关证明、本人学习笔记和心得等材料。
二、镇级教研活动1. 专题研讨会。
专题主讲者与组织者、参会者每次按照3 : 2 : 1计学时,一次计1学时。
主讲者需提供讲稿(含课件);策划组织者需提供活动方案、活动记录、总结、参会者名单及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参会者需提供会议记录,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校本研修学时折算办法
![校本研修学时折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7f2653cf84b9d528ea7a85.png)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类别
级别
校级
县级
州级
省级
国家级
备注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4学时/篇
12学时/篇
24学时/篇
32学时/篇
正式发表
出书或校本教材
5学时/千字
8学时/千字
14学时/千字
20学时/千字
参加学术交流
2学时/天
4学时/天
6学时/天
8学时/天
10学时/天
课题研究
2学时/个
4学时/个
12学时/个
16学时/个
20学时/个
有过程材料和阶段总结
出课
2学时/课
4学时/课
6学时/课
12学时/课
20学时/课
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级其它活动
每次0.5学时
获奖情况(含指导学生)
1学时/个
3学时/个
6学时/个
12学时/个
18学时/个
案例评析或教学日记
3学时/篇
4学时/篇
6学时/篇
12学时/篇
18学时/篇
读书笔记
1学时/千字,最多不超过15学时
小组研讨或专题讲座
一天时
业务学习、政治学习
每次0.5学时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4f5be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0.png)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篇: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规范xx 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根据县(区)教育局制定的《xx县(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xx辖区校本研修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小学、幼儿园校教师校本研修实行学分管理,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学分管理积极推动xx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
第二条学分认定对象为xx辖区公民办小学、幼儿园、幼儿园学校教师。
第三条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之外,必须参加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的、经县(区)教育局审核认定的校本研修。
第四条向阳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由向阳中心校牵头,各校教研室配合,xx教研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实施。
第五条各校要以“全员参与、分层研修”为基本思路,根据教师队伍发展共性和个性需求,确定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灵活选用研修形式,提升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效果。
第六条各校依据此办法,制订本校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细则。
第二章学分的构成第七条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内须完成累积不少于50学分的研修任务。
每位教师每年校本研修不少于10学分。
第八条校本研修学分主要由研修活动学分和研修成果学分构成,其中每年每位教师研修活动不少于6学分,研修成果不少于4学分。
研修活动包括校内、校际间(如各工作室、镇域研修互助体、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及县(区)级层面组织开展的各种研修活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开发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附相关证明材料。
研修成果包括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校本教材、课题成果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学校确认。
最后,由学校统一汇总公示后,上报审核认定。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fd8c536bd97f192379e938.png)
论文获奖
国家级 省级
24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20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市级
12学时/篇(在CN级刊物上发表以获奖资料为准)
比赛获奖
一等
二等 三等
校级
1学时/ 篇(次)
0.8学时/篇 (次)
0.5学时/篇 (次)
县级
2学时/篇 (次) 1.5学时/ 篇 (次) 1学时/篇 (次)
12学时/年、8学时/年、4学时/年
校内课题
承担校内课题研究者计5学时
专业成长汇报课 听评课
做课教师3学时/每学期 0.5学时/节
教研组活动
主题发言人每一个交流主题计1学时,教师参与计0.5学时/次。
培训笔记 校本培训活动
培训笔记0.2学时/页;撰写学习体会、心得体会、教学案例、 教育叙 事等0.5学时/篇;教学反思等0.2学时/篇。
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类别 专 业 引 领
课 题 研 究
参 与 校 本 研 修
研 修 成 果
内容 参加培训、研修活动
认定学时
学时数与主办单位认定(未明确学时数的培训以每45分钟为1学时折 算)
参加学术会议
12学时/国家级 8学时/省级 4学时/市级
2学时/县级
参加学历进修 国家级课题
72学时(以当年取得学历证书为准)
24学时/年、20学时/年、16学 时/年
主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20学时/年、16学时/年、12学 时/年
子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20学时/年、16学时/年、12学时/年
子课题组人员 (按职责大小,前3名)
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cdfc340066f5335a812135.png)
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校本研修内容:1、学校常规业务学习和教科研活动:如校级、组级业务学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校内课堂教学、说课及素养比赛活动,校内外交流观摩活动等。
2、教材培训、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和基本功培训。
3、校内的外派参观学习活动。
4、教师自主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成果总结、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反思笔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研修论文等。
5、教师参加的市级课题研究。
6、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四、校本研修学时转换及认定标准。
(一)基本部分(最高限制25学时)1、备课检查:手写教案环节齐全(①完整的教案应有课题②学情分析、③教学目标④难点⑤教学资源的选用⑥教具学具的应用⑦教法法学法的选择⑧学过程安排⑨书设计⑩业布置及课堂小结),字迹工整的计0.75学时;电子备课环节齐全的计0.5学时。
教学计划(①学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等。
其中,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2、教学反思:必须是手写教学反思(500字以上),每篇0.5学时,全年以8篇为准。
3、起草参与制定学校校本研修规划方案的计2学时。
4、为学校确定明确的办学思想的计2学时,教风学风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教师计分。
5、听评课:本学年按听评课记录,全年听评课满30节计6学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和点评实事求是地打分。
来年的听评课记录和自己确定的校本研修主题内容相符的记录为有效学时认定。
教研活动以考勤登记和活动记录为准,每次计0.5学时。
6、个人制定详实的年度校本研修计划、总结计1学时。
7、基本功考核按学校开展活动为准,参加市级基本功考核的教师,达标计1学时,优秀计2学时。
8、读书笔记(含政治学习)2000字计1学时,以学校当年发放的笔记本为准。
9、联片、学科培训以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学校外派学习为准,学时认定以学习记录为准,主讲每次计2学时,参与者每半天计0.75学时。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e6a738a32d7375a41780d3.png)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根据省、市、县有关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文件精神,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努力做好研修工作,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规范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于课堂教学研修15学时1、备课检查6学时。
每学期不低于30课时,备课组能按月检查、有记载、有标识。
2、听课4学时。
参考研修手册第12页,不足一节减0.2学时。
3、同课异构、一课两上3学时。
有教学设计1学时一次。
4、教学反思2学时。
一篇1学时。
二、基于同伴互助类研修15学时1、评课2学时。
有活动记录或评课稿参与一次0.5学时。
2、集体备课2学时。
有活动记录,有教学设计二次记1学时。
3、教材、教学、案例分析2学时。
有相应的文本资料一次记1学时。
4、公开课4学时。
需提交公开课、示范课证书,教学设计和活动记录,省、市、县、校级分别计4学时/次、3学时/次、2学时/次、1学时/次。
同类活动计最高。
5、导学案1学时。
提供优质导学案文本资料二份记1学时。
6、师徒结对2学时。
承担青教培养,师徒结对活动,有记录、效果明显一次记1学时。
7、教学沙龙1学时。
有笔记、有笔记。
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10学时1、研修计划、总结2学时。
提供研修计划、总结文本资料各1学时。
2、基本功考核2学时。
提供考核成绩记2学时。
3、学习、读书笔记2学时。
提供质量较高的笔记文字资料一篇记1学时。
4、教育叙事、教学论文2学时。
已发表的每篇记2学时,未发表的1学时。
5、课题研究2学时。
有个人研究的过程、成果资料,省、市课题记2学时,县、校记1学时。
四、基于区域合作类研修5学时1、联片教研、大学区研修、学科培训2学时。
有活动记录,有学习笔记一次记1学时。
2、教学论坛、网站、博客、qq群1学时。
有活动记录1学时。
3、对口支教2学时。
有文件、有活动记录记2学时。
五、研修成果5学时。
1、提供文本类、网络、多媒体、教育电视节目类、自制教具类等各级证书、文件、成果。
研修活动学时认定登记制度
![研修活动学时认定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fbf891a58da0116d17491a.png)
共同体研修学时认定登记制度一、校本培训活动共同体组织的专题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培着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记1学时,主讲人与参培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共同体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业务活动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省市县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研修活动(一)校内教研活动共同体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二)共同体教研活动策划组织者,交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计4课时;承担公开课者,须有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反思四个环节,交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讲课时间,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四、自我研修活动每学期书写学习笔记,有学习时间,学习题目、内容,达到3000字计6学时,超过字数的,依据学习笔记情况加1—3学时。
五、研修成果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育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字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结构步骤)式(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登记题目、课时课件。
(3)教学案例。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一篇字数10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4)教学课例。
这是经过一课多上至少是“一课两上”主题研修活动之后叙写的“课例”。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67d1c0b9f3f90f76c61b79.png)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为了认真贯彻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落实我校校本研修方案,切实做好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校本培训活动校本组织的专题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培着交心得,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小时记1学时,主讲人与参培者按4︰1计学时。
二、集中培训活动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业务活动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8学时。
参加国省市县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件登记学时。
三、校本研修活动(一)校内教研活动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
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计1学时。
承担公开课,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计4学时。
(二)年级组教研活动策划组织者,交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计4课时;承担公开课者,须有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反思四个环节,交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讲课时间,计6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整的参与计2学时。
四、自我研修活动每学期书写学习笔记,有学习题目、内容,达到5000字计6学时,超过字数的,依据学习笔记情况加1—3学时。
五、研修成果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育随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字数600字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课例研究成果:(1)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结构步骤)式(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一篇字数8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2)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计10学时。
登记题目、课时课件。
(3)教学案例。
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一篇字数1000以上,计4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4)教学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规章制度之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
校本研修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规范管理,提高校本研修的效度,特制订本办法。
一、研修学时根据陕西省《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校本研修。
二、研修内容及学时换算1、校本学习。
教师每学年业务学习笔记不得少于5000字,计5个学时。
2、校外学习研修。
学校派出参加上级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报告会、研讨会、听课学习等业务活动等,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计6学时。
3、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
每次均计1学时。
4、教师听课。
每学年不得少于30节,每节课计0.5学时。
5、承担公开课。
校级、县级及以上,一次分别计4学时、6学时。
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
6、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随笔、教学反思文章,内容新颖性、典型、能就事论理,计3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7、教学设计。
教师依要求上交独立完成的一课时教学设计计3
学时。
登记题目、类型。
(不含公开课设计)8、论文、报告。
教师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在县级以上获等次奖,登记题目、类型、获奖等次,分别按省及以上、市、县计4、3、2学时,省级以上或市级发表分别计16、6学时。
县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报告,获县、市、省及以上等次奖的,课题主要参与者(至多4人),分别计6、8、10学时。
同篇只计一次最高等次,每学年认定1篇。
三、学时登记校本研修学时登记以校为单位,每学年(7月)登记一次,登记单位建立专项档案(包括教师信息总表、学时登记表及汇总表、认定学时的原始资料等)。
四、学时认定程序为教师个人申请(填写认定表)、学校审核、县教研室认定、县进校登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