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基本常识(文档)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60eacdb14e852458fb57c9.png)
工业使用放射源安全基本常识“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怎么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认识放射性之旅吧。
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源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
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
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放射源培训资料
![放射源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6b4d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4.png)
放射源培训资料一、放射源的定义与分类放射源是指能够辐射电离辐射的物质、装置或场所,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两大类。
1. 自然放射源自然放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质,如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铀、钍、钾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风险。
2. 人工放射源人工放射源是人为制造的放射性物质,用于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常见的人工放射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医疗设备和工业设备等。
这些放射源具有较高的辐射强度和辐射能量,对人体的辐射风险更大。
二、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的重要环节。
在放射源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安全管理原则。
1. 放射源的规范管理放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注册、备案和审批,并建立完善的放射源台账,记录其活动状况和辐射安全控制措施。
2. 放射源的防护措施为了降低辐射风险,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放射源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辐射源特点和使用程度,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屏蔽装置和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3. 放射源的事故应急预案在放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的报告、处理措施、紧急疏散和辐射监测等内容。
通过事前培训和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放射源培训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放射源的辐射风险,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放射源培训。
培训内容需要覆盖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的基础知识从业人员需要了解辐射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危害。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辐射源的相关问题。
2. 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放射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了解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3. 辐射监测与控制培训还应包括辐射监测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辐射剂量的评估和控制。
放射源文档
![放射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db8af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6.png)
放射源1. 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能够通过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出射线或高能粒子的物质或装置。
放射源可以分为天然放射源和人造放射源两种类型。
1.1 天然放射源天然放射源是自然界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例如,地球上的岩石、土壤和空气中都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铀、钾和氡等。
1.2 人造放射源人造放射源是通过人为手段制造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或装置。
例如,核能发电厂使用铀或钚等放射性物质产生能量,医用放射线装置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2. 放射源的应用2.1 医学应用放射源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医用放射线装置用于产生X射线或伽马射线,用于诊断疾病,如X射线拍片、CT扫描和核医学检查。
此外,放射源还用于放射治疗,例如放疗治疗肿瘤。
2.2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放射源被用于检测和测量目标物体的特定性质。
例如,放射源可用于辐射测量、密度测量和物态转变的研究。
此外,放射源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辐照处理,如杀菌、改性和退火。
2.3 环境监测放射源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情况,从而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放射监测设备通常被安装在核电厂附近、辐射设施周围以及核试验场所,用于实时监测辐射水平。
3. 放射源的风险与保护3.1 放射源的风险放射源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射线或高能粒子会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导致突变、癌症和遗传疾病。
而短期暴露于高剂量的放射线下可能导致急性病理反应,如放射病。
3.2 放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放射源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接触时间:减少接触放射源的时间,从而降低受到辐射的剂量。
•增加距离:尽量保持与放射源的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
•使用屏蔽物:在放射源周围使用合适的屏蔽物,如混凝土或铅板,以阻挡辐射。
•个人防护装备:在工作场所中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4. 放射源的法律法规和监管4.1 国际法律法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核能应用和和非核能应用裂变材料管理的国际机构。
放射源基本知识
![放射源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3bd511a21614791711280d.png)
人类一直受到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近几十年来,也受到了人工电离辐射源的照射。
射线与人体发生作用同样也引起大量的电离,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辐射能量在物质中沉积的数量和分布。
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人体外部的放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叫外照射。
由于α射线的穿透本领很小,外照射的危害可以不予考虑;β射线的穿透本领也比较小,一般只能造成人体浅表组织的损伤,因此,对于近距离的β射线应引起注意;γ射线和X射线的射程都比较长,是外照射的主要考虑对象。
人体内部的放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叫内照射。
α射线和β射线的内照射危害比较大,尤其是α射线,是内照射的主要关注对象;γ射线的危害相对较小。
其它射线(中子等)的照射比较少见,这里不作专门讨论。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为了减少射线的照射,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在技术上,对内照射的防护措施是减少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和加快排出。
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 时间防护⏹对于相同条件下的照射,人体接受的剂量与照射的时间成正比。
因此减少接受照射的时间,就可以明显减少吸收剂量。
⏹ 2 距离防护⏹对于点源,如果不考虑介质的散射和吸收,它在相同方位角的周围空间所产生的直接照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实际上,只要不是在真空中,介质的散射和吸收总是存在的,因此直接照射剂量随着与源的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
在非点源和存在散射照射的条件下,近距离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于距离较远的地点,其所受的剂量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
⏹ 3 物质屏蔽⏹射线与物质发生作用,可以被吸收和散射,即物质对射线有屏蔽作用。
对于不同的射线,其屏蔽方法是不同的。
对于γ射线和X射线,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例如铅)效果较好。
对β射线则先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例如有机玻璃)阻挡β射线,再在其后面用高原子序数的物质阻挡激发的X射线。
对中子的屏蔽可以使用富含氢原子的材料(例如水和石蜡)。
放射性及放射源基本知识
![放射性及放射源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42be982e3f5727a4e9624c.png)
为区别不同的同位素,用 以下符号表示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中子不带电,
质质子量带数单位A正电荷。中子和质元子素质符量相号当X,分
别约等于一个原子质量单位。核中中子和质子
统称为核子,数目以A表示,A称为核子数或
A 质量数,核中质子数记为Z,中子数记为N。
X 常用如下形式表示一个原子核:
Z N 质子数Z
25
辐射单位量和换算关系
辐射量
国际制单位
专用名
换算关系
适用范围
照射量
未定
伦琴(R)
库 仑 • 千 克 -1 ( C•kg-1 )1R=2.5810-4库仑•秒-1
1库仑•千克-1 =3.87710-4伦琴
、
吸收剂量
戈瑞(Gy) 1 Gy=1J•kg-1
拉德(rad) 1rad=0.01Gy(J•kg-1)
主要内容
放射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放射性的发现 放射性(电离辐射)的基本性质和射线种类 描述放射性的主要量和单位 对放射性危害的科学认识过程 放射性的主要应用及其事故 辐射效应、防护原理及主要标准
1
一、放射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3
人们在生活中受到的电离辐射照射
宇宙射线
1、天然辐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
原生放射性核素
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 4 mSv/y,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
4
5
医疗辐射
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 核医学
2、人工辐射照射
核试验 核电站 核工业和核技术应用 核事故和辐射事故
6
7
8
二、放射性的发现
放射性(电离辐射)的发现
❖1895, 伦琴( Roentgen )发现 X 射线
放射源基础知识
![放射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24de0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a.png)
放射源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放射源这个有点神秘又很重要的东西。
你说放射源像啥呢?就好像是一个拥有特殊力量的小盒子。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让人又爱又怕的魔力。
咱先说说爱的这一面吧。
放射源在好多地方可都大显身手呢!在医院里,它能帮医生诊断疾病,就像一个超级侦探,找出我们身体里的小毛病。
还有在工业上,它能检测产品质量,确保我们用到的东西都是杠杠的。
这不是挺厉害的嘛!可为啥又让人怕呢?那是因为如果不小心使用或者保管不好,它就可能会捣乱啦!就好像是一只小老虎,要是没关好笼子,那可就危险咯!你想想看,要是放射源不小心跑出来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可能会让周围的环境变得不安全,让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
所以啊,对待放射源可得像对待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
那怎么才能保证放射源乖乖的呢?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啦!他们就像是放射源的超级保姆,时刻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给它找个安全的家,让它好好待在里面,不出来捣乱。
而且啊,我们普通人也要有这个意识,看到那些有放射源标志的地方,可别随便靠近,就像看到高压电标志一样,得躲得远远的。
咱再打个比方,放射源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你得顺着它的脾气来,不然它可就发脾气啦!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咯。
所以说啊,放射源这东西,既神奇又危险。
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好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可别不当回事儿呀,朋友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放射源的威力那可是相当大的。
我们得重视它,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给我们带来麻烦。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总之,放射源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我们得好好对待它,让它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放射源基本常识
![放射源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e29d211783e0912a2162a70.png)
放射源基本常识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5、放射源的分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VIP专享]放射源常识
![[VIP专享]放射源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f954ba998fcc22bdd10d29.png)
放射源基本常识一、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二、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回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三、放射源的分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度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A)一般在1000Bq(贝可)以上。
2类放射源属非常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000Bq大于10Bq之间。
3类放射源属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或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0Bq大于1Bq 之间。
4类放射源属轻微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小于1Bq大于0.01Bq之间。
5类放射源属没有损伤放射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这类放射源的活度一般在0.01Bq以下。
目前,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
四、放射源的防护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а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a1e998e518964bce847c1c.png)
原子核的质量远超过核外电子的总质量,原子的质量 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限度只 有几十飞米(1fm=10-15m=10-13cm),而密度高达 108t.cm-3 。
缓发中子(0.0158 /fi,能量较低)
核燃料循环设施 ,
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 后处理主要内容有:(1)除掉裂变产物;(2)回收未燃烧的燃
料;(3)回收生成的可裂变物质(如钚)等。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人工辐射源 核技术应用 密封源 , α放射源 :α放射源主要用于烟雾报警器、静电 消除器和放射性避雷器等的离子发生器。常用 的α放射性核素有210Po、238Pu、239Pu、241Am、 235U、238U等。 β放射源 :(锶-90) 低能光子源 : γ放射源 : (钴-60、镭-226和铯-137) 中子源 :
(6)可以引起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及其它变化, 如使H20、HCl、NH4+分解,使有机组织的 分子破坏而造成细胞的死亡,等等。
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射线作用于周围物 质时发生的上述现象,并在日常生活中正 确利用了它们,如胶片感光、仪器测量、 生态保鲜、灭菌等等,总之在各个领域均 得到了有益利用,因此,大家可以大可不 必将放射性视为一只老虎,没有必要谈虎 色变,当然,驯化了的老虎才不会伤人。
(3)荧光作用,射线射到某些物质上,能激起 荧光或磷光,荧光的强弱决定于射线的强度, 闪烁探测仪器就是据此而测定射线的能量的。
(4)感光作用,射线使碘化银分解,使照像底 片感光,其程度与放射性强度及射线照射时 间的长短有关。
放射源简介
![放射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467346a783e0912a2162a59.png)
放射源简介一、放射源类型(例) 类型原理源类型 衰变类型 监测射线 煤矿传送带放射源(核子秤) 基于核源(铯137 等)发射的γ射线穿过被测介质时,其强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当伽玛射线能量一定时,其强度的衰减与介质的组分、密度和射线方向上的厚度呈指数关系,通过对载有物料时的射线强度进行连续测量,并与空皮带(或其它传送设备)时的射线强度测量比较,另外,对皮带的运行速度加以测量,然后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计算,直接显示单位载荷、瞬时流量、累积量等工艺参数。
如(137Cs )β衰变(俗称β辐射源)β射线一般金属就可以阻挡,核子秤一般处于铁皮罐中(如图所示),β射线与空气电离后会产生γ射线,γ射线穿透能力强,主要监测射线为γ射线。
延长石油放射源(原油智能计量仪)利用放射源释放的射线既能被物质(油、水、气)吸收,又能被物质散射的原理制成的。
一般是由一个放射源和一个或多个接受器相连。
如(238Pu )α衰变(俗称α辐射源)α射线一般纸张就可阻挡,原油智能计量仪一般处于密封铅罐中(如图所示),α射线与空气电离后会产生γ射线,γ射线穿透能力强,主要监测射线为γ射线。
二、照片(例)煤矿(核子仪) 延长油田(原油智能计量仪)放射源放射源接收器探头三、放射源种类(常见)衰变类型137Csβ衰变若放射源为密封放射源,则因α和β被密封罐阻挡,出束射线只有经过α、β和空气电离后产生的γ射线。
监测时只测γ。
若放射源有裸露放射源,则需要测量放射源工作场所(如仪器表面、操作台表面)0.5cm的α射线、1cm 处β射线表面污染放射性活度。
241Amα衰变238Puα衰变60Coβ衰变和γ衰变中子射线放射源如210Po-Be、226Ra-Be等,要用中子仪测量,但也需要测量γ射线。
四、监测依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1993;《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 4075-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源基本常识“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吗?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放射性又是怎么得到应用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认识放射性之旅吧。
※经典故事埃及金字塔“法老的咒语”故事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着各国的考古学家。
一直以来,传言古埃及法老在金字塔中下了毒咒,擅闯入金字塔的人会中毒咒送命。
1922年,多名考古学家发掘杜唐卡门法老陵墓,其后离奇死亡。
一时间,神奇的"咒语"让古老的金字塔再次披上了神秘的面纱!难道法老的"咒语"真的显灵了?最近,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凶手"是墓穴所含的衰变铀元素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氡气。
最近,加拿大及埃及的室内环境专家破解了这个困扰人们近80年的毒咒之谜。
他们发现是金字塔含有大量具有危险程度的氡气,令接触者患肺癌而死亡。
专家研究发现,这种令人致命的氡气是建筑金字塔石块及泥土内所含的衰变铀元素释放出来。
含氡气最高的三处古埃及建筑,依次序是开罗以南的沙喀姆喀特金字塔、阿比斯隧道及萨拉比尤姆陵墓。
室内环境专家巴克斯特表示:"是高含量氡气损害了当年埃及考古学家的健康。
"《环境辐射学报》巴克期特表示:"高含量氡气损害当年埃及考古学家的健康。
"换而言之,那些被"咒语"不幸言中的考古学家,是受了墓穴内大量的核辐射而死亡的。
"法老的咒语"之谜已被解开,但人类受核辐射的威胁依然存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放射性物质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利益,但人类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将会使自身遭受伤害。
所以,我们在倡导世界和平使用核能的同时,自身也要正确认识核辐射,对日常生活中的放射防护知识有所掌握,这对现在和将来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986年切尔诺贝利发生了核泄露事故,那次事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至今还在延续。
2000年日本茨城东海村及韩国的核电泄露事故,又一次引起了广大老百姓对辐射安全的议论和关心。
核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不可否认,没有经过严密控制的大量核辐射对人体,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极其可怕的,从以上事实就可略见一斑。
但是,大家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那些强辐射泄露发生的几率是很微的,而较弱的辐射反而无处不在,我们真正要提防的正是我们周围相对弱得多的辐射。
以下介绍一下有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少量的自然辐射对我们的健康并无损害。
存在于人体身边的辐射来源众多,包括天然的和人为产生的。
可以说,自然界到处都有射线,辐射伴随着人为的整个进化过程。
我们周围的土壤、空气、房屋、海洋、河流、粮食、蔬菜和饮用水等都含在微量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放射性核素是自从地球存在以来就有的,它们伴随了我们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过渡到高等动物这数十亿年的进化过程。
我们把这种辐射叫做天然辐射。
由于照射量小,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自然环境,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人为产生的辐射只要应用、防护得当,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为产生的辐射开始出现。
如医院的X线检查、CT检查、ECT 检查、介入放射学诊治等;电视机和电脑是人们接触较多的家用电器,电视机或电脑在收看状态时,其显像管需要很高的加速电压,高电压使电子高速运行撞击靶物质,产生了一种人们不希望的副产品--X射线;另外还有核能电池、辐射保藏食品的大型辐射中心、为人们提供能源的核电站等等,都是产生辐射的来源。
而移动电话、微波炉、CD、VCD影碟机等发射的为微波辐射和激光辐射,这些辐射不能引起靶物质电离,所以不属于核辐射之列。
一般老百姓在生活中应如何尽量减少受核辐射影响呢?以下几条建议值得参考:①在离电视机正面方向一米以外收看电视是安全的;②电脑的显像管与电视机大致相同,由于其激发电压低于电视机的电压,所以产生的X射线更低。
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附加一安全防护网;③妇女在怀孕早期尽量减少在荧光屏前看电视及工作的时间,最好不要进行腹部X线检查;④对标有"辐射危险"标志的地方尽量敬而远之,例如医用加速器、核医学高活性室、X线摄片室等。
从事放射性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考虑采用如下几项基本措施:①防止放射性核素沾污人体和进入体内;②减少与放射源接触的时间;③延长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
④设置防护屏蔽物。
这样可使放射性引起的损害达到最低限度。
对核辐射除了可以通过远离、隔离等防护措施外,还可在饮食上进行防护。
有资料报道,蜂蜜、杏仁、人参、黄芪在一定的抗放射损伤作用;香菇有助于放射损伤的修复;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清除人体内由放射性引起的自由基,间接起到抗放射损伤的作用,俄罗斯从事原子工作的人员把茶作为常规的饮料;蔬菜中的卷心菜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对放射性照射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胡萝卜对放射性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所以经常适量地进食这些健康食品,对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对辐射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2、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3、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源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硒-75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4、放射源的危害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
5、放射源的分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1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3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
4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损伤。
5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在我国工业探伤或农业使用的放射源多数属于4类放射源或5类放射源。
6、放射源防护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能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7、放射源包装容器放射源一般都装在特殊设计的专用容器内,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放射源包装容器种类很多,大多为球形和圆柱形,一般用铅、铸铁、钢、塑料、石蜡等材料制成。
8、放射源警示标志国家标准规定,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及放射源的包装容上都必须有警示标志。
9、放射源的应用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红色、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几十年来,放射源的应用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
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可以改良品质,增加产量,还可用于灭菌保鲜等。
在工业方面可用于石油、煤炭等资源勘探,矿石成份分析,工业探伤、无损检测、材料改性和料位、密度、厚度测量等。
放射源还可用于人造卫星供电,火灾烟雾报警,污水治理等。
10、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
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以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
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请你:(1)远离现场。
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2)立即拨打环保举报热线:1236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转让、进口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以及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九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