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品进出口新趋势与新对策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息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度推行,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挑战1.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涌入纺织服装出口市场。

他们竞争激烈,不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与之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2. 外贸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忧虑,浩繁国家纷纷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进口进行限制,实行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贸易摩擦、保卫主义、技术壁垒等,导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3. 成本压力增加过去,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然而,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息上升,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也在不息增加,使得我国纺织服装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品牌建设不足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价值和品质保障,而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著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这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能力有限,无法与国际大品牌抗衡。

二、应对挑战的对策1. 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宁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加工、代工方式进行的现状。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3. 多元化市场拓展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加大对内贸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市场拓展策略,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赚取更 多的利润 , 而这样一来 , 又使企业 可以 ( 中小企业竞争环境不公平, 二) 企业负担过重 用 , 投入更大 的人力 、 物力 去进行 品牌经营 , 通过技 我 国企业 的税 负相对 于国际上其他 国家来 为品牌 注入更 多的活力 , 进一步 说 较重 ,尤其是纺织行业的税负更 高于其他行 术创新等手段 , 业 ,这 就严 重 影 响 了我 国 中小 纺 织企 业 的发展 。 提升其价值。我 国中小纺织企业既要树立正确的 创 更要 在 日常的经 营中 , 要负担较高的税 收 , 对于本来 品牌意识 , 立适合企业发展 战略 的品牌 , 在使 品牌拥有长久生命力 的 效益不是很高的纺织行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 霜。 以长远 的战略眼光 , 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地提升其产 品的 在这 样 的环 境 下 , 国 中小 纺 织企 业 的发展 就 步 同时 , 我 价值 , 从而让 品牌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 履 维艰 了。
辽 宁 丝绸
析 形 下 国小 织 业 展存 的 题 对 分
吕 岩 李 云浩 高 飞 180 ) 100 ( 东学院 , 宁 辽 辽 丹东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7 — 392 1 )4 4— 2 6 1 38 (0 10— 6 0
三 、 论 结
在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大环境下 , 在强有力 进标准 , 制定实施高于现行 国际标准的企业 内控 标 准 , 展生 态 纺织 品认 证 , 争 取得 出 口“ 色 的宏观调控下我 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总体仍然 向 开 力 绿 这为我国的中小纺织企业 的发展提供了优于 通行证” 。同时 , 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对产品安全 、 好 , 但想要使中小纺织企业长期向好 的 卫生和健康 的要求 , 尽快 发展绿色 、 环保型纺织 别 国的条件 ,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际经贸学院学年论文题目: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专业贸易经济班级2008级贸易经济学号20080474005姓名赵雷指导老师王涛二O一一年六月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赵雷摘要: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

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着重重的障碍,如反倾销、绿色贸易壁垒等给出口带来的影响,并且还面对着与成长中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面对现状,本文对纺织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转变商品产品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走群体化发展道路,提高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市场竞争,绿色壁垒一、引言中国是工业化成长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部门——纺织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财产。

在当前国民经济成长中,纺织品的加工生产和出口对于本国的经济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世界纺织品的供求平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2001年11月入世后,纺织业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长,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

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

[1]但是,伴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中美、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

自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生产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08年9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生产下滑趋势更为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011亿美元,下降12.49%。

其中纺织品出口384.3亿美元,下降14.57%,服装出口626.9亿美元,下降11.17%。

[8]虽然降幅远远小于全国货物贸易整体出口的下降幅度,是几大传统出口产业中跌幅最小的一个行业,但也已经是近10年来纺织服装出口的最惨淡时期了近年来,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而国内纺织企业恶性竞争是中国纺织品频频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特保限制措施等制裁的重要原因。

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国家已经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调整规划》),对于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纺织工业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需要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纺织工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一)市场需求制约难以迅速化解纺织工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对市场特别是出口市场的依存度较大。

当前,纺织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市场需求萎缩。

纺织业国内市场很难像钢铁、汽车行业那样较为直接地受到投资或补贴的拉动;国际市场需求在全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幅度萎缩。

《调整振兴规划》短期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纺织企业实现“软着陆”,让部分仍有竞争力的企业渡过暂时的困难,但短期之内难以闯在需求,不能迅速化解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其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长远发展方面。

从国际市场看,提高出口退税等减负政策,可以使出口企业能够在现有成本上承接国外订单,形成一定利润空间,但国外市场需求很难创造,并且退税利润部分要补贴给国外客户。

从国内市场看,农村市场开拓难度较大。

首先,国内经济增长和外贸出口的双下降,使农民通过非农产业增加收入的来源减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从根本上制约农民的消费。

其次,纺织服装用品与家电不同,我国多数农村已存在相对集中的服装市场,要想仿效“家电下乡”实施“纺织品下乡”以启动农村内需市场,作用较难显现。

加之纺织品种类繁杂,“补贴下乡”在具体操作上难度很大。

(二)提高创新能力是长期的过程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包括长期的技术积累、专业人才的集合、试验条件的保障、相关的各种技术配套等。

增强纺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既要相应的科技研发投入、大量的先进科技人才,更需要良好的创新制度、机制和环境,以及鼓励技术创新的氛围。

这在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对于我国更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其次,资金投入面临一定的困难。

对于大多数纺织企业来讲,目前能做到的就是为了生存而坚持,还谈不上为了实现创新投入大量资金。

纺织企业的创新与转型策略

纺织企业的创新与转型策略

纺织企业的创新与转型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纺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并保持竞争力,纺织企业必须进行创新和转型。

本文将探讨纺织企业的创新与转型策略,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纺织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纺织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时尚、环保和功能性的需求。

因此,纺织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关键。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纺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采用先进的纺织技术可以生产出更柔软、舒适的面料,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

此外,技术创新还可以帮助纺织企业开发出环保型产品,符合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品牌建设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纺织企业可以在市场中树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品牌建设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和设计,还包括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纺织企业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水平,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市场多元化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一种重要策略。

通过开拓新的市场,纺织企业可以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额。

例如,纺织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往国内外不同的市场,或者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产品。

此外,纺织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五、人才培养与创新文化的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的建设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关键因素。

纺织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人力支持。

此外,纺织企业还应该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六、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是纺织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3.出口形势评估三、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贸易壁垒问题2.质量安全隐患问题3.价格竞争力问题4.品牌建设问题5.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四、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1.个案12.个案23.个案34.个案45.个案5一、背景介绍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贸易额一直以来占据很高的比例。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已形成多个品类、多个系列、多个层次的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市场压力的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围绕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旨在为纺织品出口商提供参考。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占到了中国的总出口贸易额的很大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开放,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1%。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

其中,美国仍然是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市场。

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品多样性、系列性、层次性强,涵盖面广。

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面料、针织品、鞋帽等。

面料和服装占据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

3.出口形势评估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纺织品贸易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贸易摩擦呈现多点、多层面的态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其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形势造成了不良作用。

但从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出口有逐年下降趋势,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和整体出口贸易相比,纺织品出口的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疾速开展,纺织品出口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开展的期间,并逐步建立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和国局势的双重挑战,因此本文运用绝对优势和比拟优势等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展分析,以期得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以保障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安康开展。

纺织品贸易的开展对整个市场经济也有推动作用,要加大纺织品贸易的开展,融入到经济革命中去,在市场贸易中顺应时代的开展,要科学持续的前进,要把握方向,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法,经营方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市场的需求,加快企业安康成长。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对策AbstractSinceChina joining the WTO, our foreign trade developed rapidly and te*tile e*port trade has also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market position.At the same time, China's te*tile e*ports also face the dual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sit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 by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uch as absolute superiority theorie and 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It is e*pected to draw the petitive advantage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tile e*port trade.Keywords: Te*tile; E*port Trade;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I前言1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根底1〔一〕纺织品类别和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界定1〔二〕理论根底1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现状分析2〔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进程2〔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现状3〔三〕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优势4〔四〕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开展挑战6三、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6 〔一〕通过"走出去〞,努力开拓新国际市场6 〔二〕重视科研,加快推进品牌建立7〔三〕创新观念、技术创新7〔四〕机制创新7结语8参考文献8前言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的开展开场遇到瓶颈,同时国家原料、劳动力本钱提高,国外新兴经济体的冲击等因素使得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形势。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面临国际间的激烈竞争。

全球化进程导致国际间的纺织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纺织大国对外市场的争夺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纺织品的外贸压力日益增大。

2.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创新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中国纺织品产业大多数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科技含量较低,往往只能制造出低价值的商品。

4. 环保和社会责任压力增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在满足这些要求方面的能力较低,这也成为了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一大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发展对策:
1.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加强技术研发与装备更新改造。

提升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使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3. 加强环保理念的培育和实践。

积极应对全球环保挑战,提高环保生产能力,打造绿色的纺织品生产体系。

4. 加大法规规定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滥用社会责任行为的约束和惩罚,以实现公平竞争。

5. 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扩大对外市场,消除贸易壁垒。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纺织品产业的规则制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对话,提高我国在全球纺织品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纺织业出口开题报告

纺织业出口开题报告

纺织业出口开题报告纺织业出口开题报告一、引言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纺织品的国际贸易也日益增长。

本报告旨在探讨我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二、纺织业出口现状我国纺织业出口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XX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XX%。

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成为全球纺织品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三、纺织业出口的优势和劣势1. 优势我国纺织业出口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纺织原材料资源,如棉花、丝绸、羊毛等,这为纺织品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国纺织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逐渐提升,具备了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实力。

再次,我国纺织业的生产规模庞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2. 劣势然而,我国纺织业出口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我国纺织业的产品结构仍然偏向低附加值产品,缺乏高端产品的竞争力。

这使得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相对较低。

其次,我国纺织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纺织业出口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市场拓展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纺织业出口需要进一步拓展多元化市场。

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外,亚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纺织业出口企业应该加强对这些市场的了解,制定相应的市场拓展策略。

2. 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了增强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研发高端产品、功能性纺织品等,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 加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王潮歌董鸿飞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内问题的五点: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又包括国外两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低,发达国家的限制和贸易壁垒。

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约占23%,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

总体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向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出口。

其中22%的出口量向欧盟出口,14%的出口量向美国出口,11%的出口量向日本出口、9%的出口量销往香港、9%的出口量销往东盟、38%的出口量销往其他地区。

其中,欧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一)在国内角度来看在国内来看,1.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纺织品历来是以低价的主要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的,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明显比其他出口国家低,随着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服装的附加值仍然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单价55% 以上。

中国在附加值远离于衣着纺织品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地出口较少且产品较低档。

产品的国际产品结构不相称.使中国在出口收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

2.我国纺织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缺乏品牌效应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而言,出口档次低,創汇效益差,知名度相较世界名牌较低,传播范围狭窄,宣传效果不强,优势不相互沟通学习,缺乏合作竞争意识。

而中国仅有的少数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度和数量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

3.我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数量较多,但近几年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与其他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占优势。

纺织行业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纺织行业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纺织行业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一、提升产品质量1. 强化原材料筛选和质检: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受到原材料的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和质检工作。

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严格测试,以降低次品率。

2. 加强生产工艺控制: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推动绿色环保生产:纺织行业是一个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的行业,应积极推动绿色环保生产方式。

投资研发更加节能高效的生产设备,并加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创新设计理念1. 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展市场调研,并与设计师密切合作,灵活调整产品设计风格、颜色搭配等,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 引进设计人才和技术:加大对纺织设计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人才。

同时,推动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在数字化时代充分利用3D打印、智能软件等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提供定制化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喜好、体形等要素进行个性化设计与生产,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增加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1. 加强物流管理: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优化仓储布局和运输路径规划。

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库存信息可视化掌控,并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2.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价格公平合理;与稳定的下游销售渠道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展壮大。

3. 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订单、库存、生产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数据共享和整合,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四、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1.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针对不同职位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员工需求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等。

新形势下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对策研究
出 口的现状
二 、影 响我 国纺织 服装 出 口额增 长 的 因素
纺织 服 装是 我 国 传统 上 的 主要 出 口商 品 , 自1 9 9 4 年 我 国 1 、全球 经济 环境 。2 0 0 7 - 2 0 0 8 年 美 国次贷危 机导 致美 国 纺织 品 服装 出 口居 于 世 界首 位 以来 , 现在 我 国 已是 世界 上最 多 间大 型 金融 机 构倒 闭 或被 政府 接 管 , 引 发全 球 性 的金 融 危 大 的服装 出 口国 , 自2 0 1 0 年 以来 , 自中国 出 口的服 装总额 已持 机 , 随后 在2 0 0 9 年 发生 的 欧洲 主权 债 务危 机 延 续和深 化 了次 续三 年 超过 2 0 0 0 亿 美 元 。然 而 , 尽 管 从 我 国 出 口的 纺织 服 装 贷危 机 , 造 成整 个全 球经 济 的衰退 , 尤 其 是作 为 中国纺 织服 装 产 品在 世界 市 场上 仍 占有相 当大 的份 额 , 但 从我 国 近几 年 来 类产 品重 要 出 口方 向的 美 国 、欧洲 , 使 我 国相 关外 贸企 业 不 纺织 服 装 出 口数据 上 看 , 虽然 除 了2 0 0 9 年受 到 世界 经济 危 机 可避 免地 受 到波 及 。据统 计 , 2 0 1 2 年1 月 至9 月, 中国 1 4 3 2 8 家 的 影响 导 致 纺织 服 装类 商 品 的 出 口下 降 外 , 整体 呈 现增 长 的 规模 以上企 业 销售 收入 的增 幅从年 初 的1 3 %降至 1 0 %左右 , 低 态势 , 但2 0 1 2 年 的增速 也 呈现 出明显 放缓 , 虽然 亦是受 到 世界 于近 两年 来的 平均水 平 , 利 润率 也从 年初 的6 %降至 5 . 0 9 %, 且 经 济不 景 气 的影 响 , 我 国纺 织服 装 产 品企 业 在其 出 口经营 中 亏 损企 业 在规 模 以上 企 业 中 已占 1 6. 3 2 %。虽 然 随着 经 济 的 遇到 的其他 制约 因素 的影 响也不 容忽视 。 回暖 , 2 0 1 3 年 的情 况有 所好 转 , 但 国 际经济环 境 的波动 仍是 影 从表 1 和图1 可 以看 出 , 我 国服 装 类 产 品和 纺 织 类产 品的 响我 国纺 织服装 的 出 口的重 要 因素 。 易 懂 、逻 辑 严谨 、便于 操 作 ” 的 技术 标准 和 管理 标 准 向农 民 推广 , 最 终生 产 出质优 、量 多 的农 产 品供 应市 场 , 不 但能使 农 民增 收 , 同时 还能 很好地 保护 生态 环境 。实施 农业 标准化 , 既 可 以促进 农 产 品的结 构优化 升级 , 提 高农产 品 产业 附加值 , 也 可 以改 变 我 国农 业 的一 贯 的增 长方 式 , 使 农 产 品 的增 长方 式 由粗 犷型 向集 约型 的转 变 , 又 可 以在 保证 产 量 的前 提 下提 高 农 产 品的质 量 , 增 强其 在 国际上 的竞 争能 力 , 解 决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遭 遇绿 色 贸易壁 垒 的现状 。 3 . 促 进 目标市场多元化 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贸 易 的格 局 都 是 过 多 集 中在 欧 盟 、美 国 、 日本 等 发达 国家及 一 些 新 兴 的高速 发 展 的 国家 , 目标市 场 比较狭 隘 , 从 长远 角度 考 虑 , 我 国政 府应 多 加强 国际合 作 , 发展 多层 次 的市 场 , 促 进 农产 品 的 出 口。 同 时还应 该 加 大力 度 实 现农 产 品 品种 的多样 化 , 针对 不 同市场 的需要 开 发 出适 宜 的农 产 品 , 提高 农产 品质 量 , 利 用 品牌效 应来 拓宽 销路 。这 样 能在 一定 程度 上 减少 我 国遭遇 发达 国家 施加 的绿 色壁 垒 障 碍 的压 力 。 4 . 建立农产 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绿色 贸易 壁 垒 限制我 国 农产 品 出 口最重 要 的原 因是 我 国 出I S l 的农产 品技术 法规 和标 准体 系 与一些 进 口国 的所要 求 技 术 法规 、标准 和规 格相 差甚 远 。而我 国获 取 发达 国家 绿色 贸 易壁 垒 的逐 步 衍生 壁 垒信 息 不 流 畅 , 不 能 及 时的 按 照新 技 术 法 规 去 生产 农 产 品 , 这 就 需要 政 府 及 时的 建立 农 产 品预 警 机 制, 收 集 发达 国 家绿 色 贸 易 壁 垒信 息 , 认 真 研 究 发 达 国 家 绿 色 贸易 壁垒 对 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造成 的 影 响 , 采取 的相 应 措 施

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背景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以下问题:
1. 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增强:一些国家采取贸易壁垒,如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阻碍。

2.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提升产业技术和品牌竞争力,对我国的出口构成压力。

3. 原材料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有所下降。

对于上述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多元化市场布局: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如加大对东南亚、非洲等市场的投入和推广,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拓宽贸易渠道。

2. 提升技术和品牌竞争力: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转型,注重产品创新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和推广本土品牌。

3.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维护自身利益,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寻求多边和双边合作机会。

4. 提高产业链技术水平:加强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成本控制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5. 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对供应链的整合和管理,提高交货准确率和时间效率,优化库存管理,减少运输成本。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我国纺织品出口旳现实状况1.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旳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23年旳534.4亿美元猛增到2023年约1651.4亿美元。

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

据最新记录数据,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旳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

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旳签订,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旳贸易环境,保证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旳发展。

以2023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高,构造调整获得明显成效。

2023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

尽管2023年我国旳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原因旳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获得较大发展。

1.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构造作为一种世界人口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旳纺织品遍及全球,是影响全球纺织行业旳重要力量。

不过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旳还是某些重要发达国家,他们没有比较优势来大规模生产纺织品,以是进口旳比例比较大。

因此中国纺织品出口重要集中在日、美、欧三大市场。

中国和日本旳纺织品贸易一直比很好,日本既是中国纺织品旳出口大国,也是纺织品旳进口大国。

中国从日本进口旳重要是原料,加工后再返销到日本。

中国对日本旳纺织品出口50%甚至更高是加工贸易。

日本在华投资也对中国纺织品贸易起了很大旳作用。

据记录,2023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占48.3%。

以是,日本是中国纺织品旳出口大国,是最有前景旳一块市场,即第一市场。

美国是一种工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他们对于劳动密集型旳纺织业无瑕顾及,因而是一种纺织品进口大国。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幽隰经贸对策【摘要】在全球纺织品配额青0度取消以麝,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坊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竭】纺织品贸易餐豸壁垒嚣监协会垂主器辫纺织业是我国最毕开放进八网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簸长最好,壤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韭。

然孬。

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离及出El企般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潮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餍的步伐。

一、我蓬纺织品翻臼贸易的瑶袄1近年来我国纺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凭猛增戮2006冬翁{651,毒亿美元。

五年中,基日邋长了运3镶。

撵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船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灏差达{290,34亿美元。

纺织暴趿装出口总{耋避{470。

85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e匕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串美纺织熬},办议的签鬈,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磊环境。

确保了我国纺织麓蹬口持续脊序的发震。

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I:a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警西罐长24.2%,对美纺织辍装警霉{A穗璜长42%。

对敬盟骚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

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El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8巍下,褒出霾整俸规模秘效益上仍取霉较大发震。

2.我阑纺织品出El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

在中美纺织经贸哭系上,中荚经贸合{乍关系是互利双赢的。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作者:刘鹏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3期我国是纺织大国,纺织行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虽然近些年发展喜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行业中依旧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滞留和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利于纺织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不利于行业顺利转型。

本文围绕我国纺织行业展开探究,进一步分析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厘清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希望可以为各个纺织企业带去发展思路。

一、我国纺织行业概述(一)纺织行业介绍在纺织市场繁荣的今天,我国生产的棉布、呢绒、化纤、纺织品、服装等,产量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尤其是服装出口领域,始终独占鳌头。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迎来了更迅速的发展与更迅猛地崛起,成为全球纺织业最受关注、最受期待的国家之一,而纺织行业也不负众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纺织出口市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使得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始终保持在6.3以上。

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平均增长将有望突破3,成为我国纺织行业加速进步与成长的又一个契机,配额的取消,使得我国纺织类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与之一起增长的还有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将为我国纺织行业加速发展做好铺垫。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市场份额扩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的限制措施层出不穷,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也在进一步加剧,使得我国纺织行业进入了更严峻的生存及发展时代,认清自身和认清未来发展形势至关重要。

(二)纺织行业分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纺织行业种类众多,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也由此奠定了纺织行业的较大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的能量与作用不可小觑,仅2001年我国纺织行业总产值就已达到8196.2亿元,而纺织出口量更是高达532.8亿美元,在全国商品出口中占据20%,充分印证了纺织行业在我国的举足轻重地位。

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与对策

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与对策

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步伐的悄然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纺织业必然面临严峻考验,可以说,走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关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因此,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尽快走出困境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分析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为中国纺织业赢得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陷入重重困境。

(一)国内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处于流动性过剩、经济趋热的局面,央行一直奉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之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下调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可以说,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是在困境中艰难生存。

据统计,中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仅为3.9%;另一方面2008年4月1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7元关口,按照“汇改”之初8.11元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15.6%,这无疑对承受能力已经非常有限的纺织业雪上加霜。

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但直接造成了巨大的汇率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减弱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从而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压缩了纺织业原本非常有限的利润空间。

(二)国外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中国纺织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也正是这种强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的不断高升,其负面效应便是中美、中欧就中国出口纺织品方面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不仅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和困扰,而且势必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这必将造成美国消费放缓,从而直接导致美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下降。

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2008年1月,美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16.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1%,金额25.9亿美元,同比下降7.7%。

同时,美国经济衰退也将导致贸易保护压力的增大,进而削弱中国纺织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经济来看,受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影响,欧洲、日本等与美国经济具有密切关联国家的经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中国出口纺织品不仅面临对美出口的下行风险,同样面临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下滑的风险,这种连带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二0 一四年四月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长沙410205)摘要:本文主要写了关于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总额,出口国别现状及出口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本文查询的资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将历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我国同各国(地区)进出口海关货物总额绘制成表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环境;国际竞争力;1.引言中国是服装纺织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的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国际环境来看,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纺织品将不再受配额限制,中美中欧双边纺织品谅解备忘录也将同时结束。

因此,以后发达国家为了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进一步扩大将设置更多更严的TBT.另一方面,近年来,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化纤原料价格上扬,棉花价格不稳,对纺织企业的影响很大,部分企业利润率趋于下降甚至亏处于保本状态承受亏损压力。

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严重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欧债危机的缓和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运行,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不断变化。

2.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2.1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出口总额及货物进出口总额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从国际看,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发达国家经济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全球贸易增长有所回升,跨国投资缓慢回稳。

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充足,通胀压力总体不大。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 及发展对策
目录
01 一、我国纺织品和服 装出口贸易概况
03 三、我国纺织品和服 装出口贸易发展对策
二、我国纺织品和服
02 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 题
04 参考内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其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 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分析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现状、主要问题,并提 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搜集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 者对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2、数据收集:通过查询相关统计数据和信息,了解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 现状、主要问题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案例分析:选取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品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了解其 在出口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其对策建议。
讨论
本次演示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取得了 长足的发展成就,但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仍 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挑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 议:首先,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纺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其次,优化出口 产品结构,
2、市场过于集中: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和地区,对新兴市场开发不足。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业的自主 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4、贸易壁垒增多: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三、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 发展对策
参考内容二
引言
纺织品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 一,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 境的变化,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因此,本次演示旨 在探讨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品进出口新趋势与新对策作者:周易思弘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第7期周易思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也步入发展新阶段。

特别是自2012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开始放慢,由过去的高速或超高速进入到中高速发展阶段,同时经济增长的功力也由过去的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创新驱动与效率提升,即所谓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进出口正步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迫切需要正确把握其新的趋势特点,研究趋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着力研究应对新的对策举措。

一、新常态下中国纺织工业进出口新的趋势性特点(一)出口增速呈现趋势性放缓,出口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国际贸易也呈现新的变化,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2年至2014年出口增速分别为3.6%、11. 2%、4.6%,年均增速6.5%,不仅大幅低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十年年均增速10.1个百分点,也低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四年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仅高于金融危机爆发的2009年增速,趋势性放缓特征明显。

但出口总量不断攀升,2012-2014年出口额分别为2625.6亿美元、2920亿美元和3069.6亿美元,2014年为入世前的2001年的6.7倍,较2010年多949.6亿美元,年度增量有扩大之势,说明纺织工业出口峰值还未到来,增长动力和潜力依然较大。

(二)进出口顺差规模不断扩大,顺差主导地位无可替代纺织工业进口总体上扮演了配角,不仅规模量小,且增速低于出口。

虽然进口增速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较2001-2011年年均进口增速的5. 4%高出了0.3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分别为2377.6亿美元、2645.3亿美元、2795.8亿美元,为全国进出口贸易顺[差102. 9%、101. 8%、73.1%,三年合计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9.5%。

这在我国外向经济中地位作用突出,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行业,相当长时期内还没有其他行业可以替代,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平衡和“走出去”战略实施重要支撑力量。

(三)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升,加工贸易出口份额下降从贸易方式变化趋势来看,基本延续入世以来的走势,一般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占主体地位,并稳定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由2011年的75. 4%提高到2014年的76.2%。

一般贸易中,纺织品上升了0.9个百分点,服装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进料和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所占比重由16. 8%下降至13. 4%。

纺织品和服装进料和来料加工均呈现下降态势,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0.8和2.6个百分点;其他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变化幅度较大,由7. 7%提升到10. 4%。

纺织品和服装在其他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0.5、2.1个百分点,贸易方式呈现多样化和转型升级趋势。

(四)民营企业主体地位上升,三资企业进口作用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世界一体化加深,在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灵活的优势更加凸显,在进出口贸易份额中有大幅提升的态势,在全国进出口额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49. 2%提升至2014年的59. 30/0,特别是在出口中比重已经达到62.4%;三资企业出口比重虽有所下降,由31. 8%降至26%,但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依然高达60.9%;国有企业国际贸易额份额持续下降,由入世前占据大半个江山,至2014年所占比重仅为11. 9%,较2011年又下降了3.3个百分点。

集体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在进出口总额中不到3%。

(五)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欧美份额下降趋势难改。

金融危机后我国传统出口市场份额明显下降,多元化步伐加快,特别是东盟、非洲、拉丁美洲(以墨西哥为代表)等地区份额持续增长,2011年占全部出口额比重分别为7. 9%、5.4%、0.8%(墨西哥数据),2014年分别上升至12%、6.6%、1.1%(墨西哥数据)。

入世前,日本、香港、韩国占据了半壁江山,2001年分别占25. 8%、20%、5%,随着我国纺织品服装出LI多元化战略全面实施,所占比重持续下降,2014年分别仅占5. 4%、8.3%、2.8%,合计仅有1/6。

金融危机爆发,改变了我国入世后纺织工业对欧盟,美国出口持续上升势头,世界经济再平衡格局显露,2011年对欧盟、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了拐点,出口比重由37.1%降至34. 8%,其中欧盟、美国分别别下降了2至3个百分点。

在诸如低支棉纱和简单加工的针织服装产品市场有进一步被东盟等地区替代态势。

(六)出口产业链更趋完整,高级化势头增强。

门类齐全、产业链较为完善,是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主要优势之一,这一优势在新常态下有进一步强化的势头。

一般贸易比重进一步提升,进料和来料加工比重持续下降,其中纺织品进料和来料加工进[j额由130.1亿美元降至108.2亿美元,下降16.8%,而上游产业与服装、家用等终端纺织品出口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

出口产品高级化的势头增强,在海关统计的50至63章大类纺织工业产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无纺布、针织布、梭织服装、化纤长丝织品保持了较快增长,2014年分别较2011年增长33%、32. 2%、29.2%、22.2%,而低端产品出口有明显下降。

二、新常态下我国纺织工业出口存在的趋向性矛盾和问题我国纺织工业具有产业规模和供应链配套能力较强等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跨入新阶段,步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与周期性调整交织,趋向性问题和矛盾显露,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制约,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成本比较优势弱化。

2011年以来,我国劳动工资水平快速上涨,经简单加权平均总体工资水平上涨了50%左右。

工资较高地区如深圳市2015年月度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030元、16.5元,分别较2011年上涨了53%、41%,上海为1820元、17元,分别上涨42%、54%;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如贵阳为1250元、8元,分别较2011年上涨50%、62%,银川为1300元、12.5元,分别上涨80%、60%以上,越是原来工资起点较低地区近几年来补涨幅度越大。

工资快速上涨,对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严重削弱了成本比较优势。

当前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最高已超过6倍多。

与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我国也仅在劳动力成本上较低,如物流、电力、天然气、石油等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养老等费率也处于世界前列。

在成本比较优势弱化,而新的综合竞争优势又未能全面形成、接续转换能力不够的背景下,有纺织品出口失速、丢失国际份额苗头或问题。

其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纺织工业出口总体上还是以量取胜,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2015年一季度纱线、面料、服装、无纺布四大类品种出口单价都比进口价低,分别低3.6%、35.1%、54. 6%、43.3%,我国只有纱线部分领域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定价格竞争优势,棉纱线、丝线、毛纱线等品种出口价格明显高于进口单价,但化纤纱线出口单价也仅为进口价的一半。

而且,纱线、面料、服装、无纺布四大类出口品种中,纱线、面料、服装出口价格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一季度较2011年末分别下降26%、3.4%、2.1%,只有无纺布上升12. 8%。

还没有走出过去以低价博量的出口模式,技术进步和创新严重滞后。

其三,服装出口低于进口增幅。

从我国纺织工业两大进出口品种来来看,纺织品出口增速虽然放缓,但仍然高于进口增增速,而服装出口增速则大幅低进口增速,2014年较2011年服装进口和出口额分别增加72. 8%和22. 6%,特别是从日本、东盟、澳大利亚进口额分别增长350%、134%、148%。

服装进口量虽然小但增长快,2014年进口5.6亿件,为2011年2倍多。

其四,企业和品牌竞争实力不强。

我国纺织工业出口绝大多数依赖于订单、定牌生产,自主开发品牌意识不强,缺少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

2012年我国出口百强企业合计出口370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工业出口额15%,出口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仅有上海纺织集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江苏国泰国际集团、东方国际集团4户,其出口额仅占全国纺织工业出口的 3. 6%,集中度极低。

而全球最大两家的运动服饰及器材生产商耐克和阿迪达斯,当前年销售收入分别在250亿美元、200亿美元左右。

国内企业无论在规模实力和经营管理理念与大型跨国和世界知名品牌都有着巨大差距,急需要培育一批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引领纺织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

三、应对新常态提升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第一,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思维定势,提升纺织产业国际战略定位。

要按照建设纺织强国战略定位来重塑形象和发展理念,加快从劳动成本比较优势转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转变。

产业自身定位也要从习惯性对纺织工业当作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定位中跳出来,从消费、文化、技术等角度来审视产业发展,引导服装、家纺行业向时尚产业、创意产业定位转变,纺织品的用料等也要向新材料产业定位转变。

唯其如此,才能更好拉高企业定位,重塑企业形象,转变社会对纺织服装的认知,拓展产业提供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更好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打造绿色、健康、新型的消费产业,才能担当起世界纺织工业引领者的角色。

第二,改变纺织业发展方式,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

成本上升过快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是制约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弱化关键所在。

唯有通过改革,解决物流成本费用过高的问题,加快棉花等原材料国际接轨步伐,理顺电力等要素价格体系与市场接轨步伐,加大诸如棉花增值高征低扣、社保费用偏高等方面改革力度,全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水平,才会延长我国纺织工业成本比较优势机遇期,为企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和空间。

同时,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未来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而在于对现有产业加工能力的提升改造,通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来获得效益、赢得竞争优势;要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纺织工业的精深加工、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循环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在竞争国飞速发展以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必须在高端领域保持甚至力求拉开与竞争国的优势差距,按照产业集聚、集群、集约模式,走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发展路子。

提升技术等全要素水平,塑造综合竞争新优势。

第三,坚持产能转移与资本输出并重,提高在纺织工业国际分工中地位。

我国纺织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初具向外转移生产能力和资本输出实力。

当前尤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深化开放战略机遇,加快外向发展步伐,对于那些已无成本的低端纺织服务产业,鼓励引导国内企业将初加工和粗加工能力向东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低国家和地区转移,与国内高端部分形成合理分工,增加国际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