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师的高素质让数学活泼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范文五篇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6af0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a.png)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范文五篇数学知识点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
如同一根链条那样,各个环节既可独立成型,又可相互呼应,形成整体。
那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的文章,欢迎参考和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老师教育教学总结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国民,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路来重心构建新的课堂,力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
1、创造具体情境,力求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的、具有个性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人。
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如何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自己提,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
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演算,再经过交流合作,深入探究,得出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规律,最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意识。
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活力。
2、让数学课堂走进现实生活。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形象思维还比较完善,抽象思维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
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为实际生活服务。
正因如此,我努力创设条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一年级学生认识等号的意义,可联系我们小时候玩平衡木,当两边一样重时,我们可以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而连接这个算式的数学符号用“二”表示。
又如认识自然数0、1、2、3、4、、、、、、可以联系平时列队,这个队有多少人用几表示,这个人站第几用几表示。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4dbf35e5aeaad1f346933f72.png)
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把身边的生活引入数学教学来,才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课本是人的生活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创设学习情境,再现生活场面,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来思考的。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与数学相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与孩子熟悉并关注的事件,巧妙与引出数学知识。
如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
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
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开支,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
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c4f5e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9.png)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1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一年半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
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
”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
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
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
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
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
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
让数学课堂充满阳光
![让数学课堂充满阳光](https://img.taocdn.com/s3/m/7a83e2da84254b35eefd349d.png)
让数学课堂充满阳光【摘要】让阳光充满整个数学课堂,使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而是兴致盎然,犹如沐浴四季阳光般温暖。
【关键词】阳光;数学;生活;创设;赏识;合作从小,我就特别喜欢阳光,它给人温暖,积极和向上的感觉。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令我快乐起来。
沐浴着阳光,那么春天就不会再柔弱,夏天就不会再酷热,秋天不会再凋零,冬天也不会再残酷无情……因此我喜欢四季阳光。
当了老师后,我还是那么依恋四季阳光。
因为它蕴藏着四季,蕴藏着智慧,也蕴藏着知识宝库。
因此直想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让阳光充满整个数学课堂,使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而是兴致盎然,犹如沐浴四季阳光般温暖。
1. 亲近缤纷生活,如沐浴春天阳光般温暖春天,大地万物复苏,此时的阳光也出来“应景”了,真所谓“给点阳光就灿烂”。
人们留恋如春天阳光般灿烂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
而学生对数学学习也跟对生活一样,有着美好的憧憬和炽热的爱,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实践的产物,如果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就无法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无法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无法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而认为数学是一门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甚至厌恶数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只有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远离浮躁,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的数学课堂,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沐浴春天阳光般温暖。
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并仔细听老师要求,再用手指表示。
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个人分到的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
我的数学老师500字作文5篇
![我的数学老师500字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73f2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b.png)
我的数学老师500字作文5篇我的数学老师500字作文5篇提到我的数学老师,我感到很自豪。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的数学老师500字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篇一:我的数学老师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殷殷教诲。
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其中我的数学老师最特别,我很喜欢他。
从幼儿园开始,我所有的老师都是清一色的女老师,她们像妈妈一样关爱着我,教给我知识。
上一年级的时我的数学老师贾老师却是一个男老师,我心里有点害怕,心想他会不会很厉害呀!我要是做错了事他会不会打我呢。
刚上学时,我胆子很小也不自信,老师提问题我也不敢举手回答,害怕答错了,被老师骂也被同学笑话。
有一次下课了,贾老师走到我座位旁,给我说话,一开始我很害怕,都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很温柔地对我说:“你家住在哪呀?”我胆怯地说:“黄山区。
”老师说:“我今天去你家吃饭好吗?”我没说话,老师笑着说:“老师不去你家,给你开玩笑的。
”听着老师的笑声,我心情放松了,心想原来贾老师一点也不厉害,还挺温和。
我也抬起头冲着老师傻乎乎地笑。
贾老师又问我:“上课时,老师提的问题,你不会回答吗?”我干脆地说:“会,我都会!”贾老师又说:“那你为什么不举手回答问题呢?”我说:“我怕回答错了。
”老师说:“怎么那么没有自信呢?错了也没关系,你现在是在学习,以后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知道吗。
”我点点头,老师摸着我的头说:“多乖巧的孩子呀!”我心里像灌了密似的,甜滋滋的。
以后的课堂上我都积极的举手发言,这让我更能集中精力的听讲,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我更加自信,我喜欢我的数学老师。
篇二:我的数学老师又一位“数学天使”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提到我的数学老师,我感到很自豪:我的数学老师——好!小学时,雷老师与众不同的数学方法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很庆幸,又碰到了一位好老师。
他第一次出现并不是那么闪亮,但自从他出现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我肯定能学好数学。
那时,同学们正在教室埋头苦读。
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
![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b36ae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精选31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篇1我有一个风趣的数学老师。
他姓杨,有一双大而闪着智慧的大眼睛,又大又圆的耳朵和一张不时说出让我们哄堂大笑的嘴巴。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充满智慧、风趣幽默的人。
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还没来,杨老师走教室,站在讲台上大声说:“5——3——1。
”我们便迅速回到座位上坐好,等待杨老师的安排。
可是,他却一脸坏笑地走出了教室,原来是逗我们玩儿的,这个杨老师!还有一次,我们正利用课间玩牌,他突然走过来说:“你们这么菜,也玩?不怕没面子啊?”我们嬉皮笑脸的说:“却,有本事,和我们杀两盘啊!”“好啊,让你们输得心服口服。
”于是,我们开始玩“上游”,玩了几盘都没“输”,杨老师坏笑着说:“没面子了吧?”我们说:“好女不跟男斗,我们是让你的。
”其实心里早已心服口服。
他的课很精彩,并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只说几条公式,几道例题,然后出几道题给我们做,我们就弄懂了;如果那道题有点难的话,就给我们稍微提些暗示,我们就弄懂了。
每次我们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快点到数学课。
赞美数学老师的作文篇2刘老师平时虽然很和蔼,却不失原则。
他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一些同学刚开始学习不认真,刘老师就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努力让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
他为了把知识讲得更详细,常常工作到深夜。
老师这种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因此,每节课我们都听得非常认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本一个个枯燥的数学符号,现在变成了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一跃成为全校第一。
刘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而且还多才多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元旦。
学校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特举办了元旦晚会。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老师》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4b2fd23bee06eff9aef807f0.png)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
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
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简洁且深刻——(思维力度)数学味清晰且厚重——(数学思想方法)灵魂刘德武老师的课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猜想直觉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到学生的亲自实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
赵震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过去简单的相遇问题,量上的变化引出了今天的工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迁移了旧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没有花架子,非常简洁。
但是我想:简洁且深刻这是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题做得越难越厚重,也不是题做得越多越深刻,为什么提出“简洁且深刻、清晰且厚重”也是源于在北京一个区的三天听课,其中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72d2686d1f34693daef3eea.png)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时,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
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教学中怎样落实新课标理念
![数学教学中怎样落实新课标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7730158c1eb91a37f0115c57.png)
数学教学中怎样落实新课标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的学科教学,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理念,落实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本文就个人数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对数学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做好学科宣传,增强数学的吸引力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具有许多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背景材料,以及数学进展中的成就。
数学教学要善于发现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传统名题、趣题、生活中问题。
用好这些有趣味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和获得成功的感受。
培养学生贴近数学的情感。
如果这些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期待,一种目标。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一种动力,学习就不会是一个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过程。
而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可以用下面的“农夫和鸡蛋”问题作为学习的一个目标,引导学生先学好本节课,为解决这一问题打好基础。
“农夫和鸡蛋”问题:有个农夫到街上卖鸡蛋,第一个人买去了全部鸡蛋的一半多一个,第二个人也买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多一个。
第三个人还是买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多一个。
这时筐里的鸡蛋正好剩下10个,问这个农夫原先有多少个鸡蛋。
这个问题如果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则代表着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个很高的水平。
体现了运用方程的思想。
如果用逆推法来解决,则反映着一种逆向的思维。
这样,教学的活动就更具有了活力和创意。
有些教学内容缺乏与之相关的趣味问题,可以考虑在思想方法上相类似的问题来作为引导,例如:下面的“九点四线”问题,体现了一种突破思维框框的思想。
“九点四线”问题:你能一笔画出4条线段,使这4条线段穿过如图所示的9个点吗?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移项法则时,可以设计一些卡片,拼成许多方程。
素质教育下“说数学”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下“说数学”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3268fc9d5bbfd0a795673ef.png)
浅析素质教育下“说数学”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乏味。
培养学生的说数学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数学语言的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问、质疑、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两方面探讨素质教育下“说数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说数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还要体现在对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概念、题型,以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识记,不仅让数学教学变成了一言堂,还大大挫伤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科学素养不相适应。
为此,研究和探讨“说”数学的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切实让学生从数学语言的表达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并从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说”数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新课标提出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这一要求,而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或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充满好奇心,并学会独立思考,能够应用数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来追求新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能够加以探究和解决。
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将学生“说”数学的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转变数学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片面追求试卷分数,将数学知识和概念通过“填鸭式”的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从题海中获得所谓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技巧。
在应试中,学生只能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机械地应用到答题中,死记题型,死记答题方法,甚至依靠背诵模板等方法来实现对应用题的解答。
在这种不注重“说”数学能力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避免不了落入生硬老套的循规蹈矩中。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趣[论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趣[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f3c6d8240c844769eaeea7.png)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当今社会,知识不是单一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教学情境)下,师生共同参与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探索、交流、意义构建而获取的,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数学情境创设的关键是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情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体会。
一、让情境具有生动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
”现实生活中蕴含有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经验,让数学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生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时,可以把学生生日、属相以及彩票的中奖率等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
又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把如何描述“神七”返回舱的着陆位置作为背景,引出“坐标”这一概念等。
二、让情境具有知识性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之后,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下午4:15,身高为1.70m的王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体育课,这时体育委员用皮尺量得王老师影长为1.50m,同时另一名学生量得教学楼的影长为16.00m,请问这时教学楼实际有多高?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但一时找不出突破口,教师提示: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同一时刻我们可以认为太阳光线是平行的,这时学生们茅塞顿开,于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一性质迅速解决了上述问题。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大版(实用8篇)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大版(实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7ed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png)
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大版(实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大版(实用8篇)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321878227916888586d748.png)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浅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理解。
宣汉县大成镇中心校李波[摘要]: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
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会逐步形成。
然而,学生兴趣的培养源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灵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无定法”则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一、对法的理解从“法”的意思来理解,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法”的理解应该有两种:一是指处理事物的手段,即方法的意思;二是指标准,规范,即原则与规律。
“教无定法”是针对相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而言,“教学有法”是在宏观上对教育教学的把握,“教无定法”必须基于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这个前提。
“教无定法”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途径,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但“教无定法”是建立在“教学有法”的前提下,教师只有遵循一定的教学法则和教学规律,才能根据自身教学需要自由灵活地选择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d9df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精选12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篇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曾认真学习了《标准》,但总对所谓的“核心素养”一知半解。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接触到了吴正宪老师带领的名师工作坊,观看了由吴正宪老师主持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研班系列讲座中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教学视频,感受很深!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
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吴正宪老师展示的示范课主要以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为主,着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
但是我也有困惑:教师抓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核心素质与教不完的内容比较,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教不完的内容下节课接着教。
”如果每节新课都这样,难道真的不影响吗?个人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重视知识培养不矛盾,都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
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
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中所包含的潜在数学特征。
强化应用意识,实施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
![强化应用意识,实施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7ede2a0722192e4536f672.png)
境 得 到 落实 , 有 效 增 强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效 果 。 我 国近 现 代 著 名 的 教育 家 陈鹤 琴 提 倡 “ 活教育” 。他 说 : “ 活 教 育 的 教 学 方 法 也 有 一个 基 本 的原 则 。 就 是: 做 中教 , 做 中学 , 做 中求 进 步 。 ” 在 小 学 数学 教 学 实 践 中 , 加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 提 高 综 合 素 质 培 养的同时, 教师还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 通 过 对 数 学 知 识 的 反复练习, 有 效促 进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全 面 发 展 。 教 师 要 树 立 整 体 教育 观念 , 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 想 方设 法 把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和 主观 能 动 性 调 动 起 来 , 实 现 以数 学 概 念 教 学 为 基 础 , 有 效 促 进数 学 能 力 的提 高 ,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 真正做到德 、 智、 体 全 面发 展 , 共 同 进 步 。在 教 授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的 同时 , 一 定 要 注 意教 学 语 言 的规 范 化 . 必 须 使 用 普 通 话 和 文 明用 语 . 解 题 步 骤要正确 , 教学方法要灵活而艺术 . 让数 学 教 学 在 学 生 愉 快 的 体 验 与参 与 过 程 中共 同完 成 。 教 师 要 加 强 自身 修养 , 应 该 了 解 学 生 的心 理 特 点 。 掌握 学 生 的 具 体 、 特殊 情 况 . 也要关心学生 . 这 既是 数 学 教 师 高 尚 品德 的表 现 .又是 实 现 成 功 教 学 所 必 需 的, 因为 “ 亲其师 , 信其道” 。对 那些 其他 课 学 习 成 绩 优 秀 而 数 学 成绩 稍 差 的学 生 , 要当做重点对象培养其数学能力 . 带 动 全 班 同学 努 力 学 习数 学 . 共同进步 , 有 效促 进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全 面 提 高 。改 变 传 统 教 学 方 式 , 构建新型教学情境 , 因 为 数 学 这 门学科具有抽象性 . 所 以 教 师 要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极 性 。 三、 实 现 教 学 资 源优 化 组合 。 提 高应 用能 力 培养 小 学 生 利 用 数 学 知识 解 决 生 活 难题 的 能 力 .巩 固数 学知识 , 强化应用能力训 练 . 在 强化数学 知识训练 的同时 . 进 步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心态 和健 康 的 心 理 素 质 。 传 统 教 育 方 式 的 基本 特 征 是 以 知识 的传 授 为 核 心 .以 教 材 和 课 堂 讲 授 为 重 点 ,偏 重于 传 授 学 科 中 固 有 的 知识 ,实 现 教 学 资 源 的 优 化 组 合, 对课堂教学进程实施有效调控 , 使 学 生 在 特 定 情 境 中 发 现 数 学 问题 及 其 内在 的 规律 ,对 概 念 的 形 成 与 概 念 之 间 的 内在 联系 , 进行反复演示 , 直 至 每一 个 学 生都 能 理 解 、 接受 . 从 而 实 现 对相 关 数 学 知 识 的进 一 步 理 解 和 有 效 应 用 。 现 代 多 媒 体 技 术 为创 设 数 学 教 学 情 境 提 供 了 技 术 保 障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的 方 便、 快捷等优势 , 能够 把 常 规教 学 手 段 与 多 媒 体 技 术 有 效 结 合 起来 , 使 小 学 数 学 教学 质量 得 到 进 一 步 提 高 。 教 师 要 做 教 与 学 的 引路 人 .为学 生 自主学 习 做 好督 导 工 作 。鼓 励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大 胆 实 践 。教 师 利 用 网 络 等 现 代 多 媒 体 教 学 资 源 , 可 以对 数 学难 题 进 行 具 体 分 析研 究 .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 主 动 探 索 生 活 中 蕴 含 的数 学 问题 .鼓 励 学 生 共 同 参 与 构 建 研 究 探 讨 性 数 学课堂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 鼓 励 学 生 大胆 质 疑 。 在小学数学教 学实践 中有意识地 结合文化情 境教学 。 对 开 拓 学 生 的 思维 能 力 ,更 加 形 象 化 地 理 解 数 学 知 识 有 很 大 的 促进作用 , 能 够 提 高 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有 效 培 养 学 生 的 爱 国主 义精神。 在 教 学 中 不 仅 要 教 给学 生知 识 。 而 且要 培养 他 们 从 小 磨炼意志 、 树 立 攻 克难 题 的 决 心 , 培养 勤学苦练 的顽强斗 志 , 勇 于 攻 克 学 习 与 生 活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难 题 。 教 师 要 针 对 小 学 生 的 实 际 情况 。积 极 探 索 提 高 学 生 数 学 能 力 和 培 养 数 学 思 维 方 式的有效途径 , 为 促 进 学 生 的 发 展奠 定 基 础 。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使用数学教学语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使用数学教学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43eb3a33d1f34693daef3e9b.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使用数学教学语言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使用数学教学语言引言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形式,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论是单纯的语言上的交流还是知识方面的传授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所以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一架桥梁,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很多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是数字以及一些公式上的学习,不存在课堂语言教学,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同样也是有数学教学语言的,只有教师运用了正确的数学教学语言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领会到老师所传达的知识和情感。
教师运用了正确的数学教学语言能够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的更加有趣味,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热情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语言是表达数学准确严谨特点的具有数学思维的语言,数学教学语言往往是依托数学中的数字图形、公式符号来进行表达的。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运用数学教学语言。
一、将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有机转化普通语言是学生最熟悉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数学课堂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学语言是以普通语言为基础的,数学教学语言要与普通语言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语言,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互译的方式更好的进行表达。
互译首先可以是将数学语言转化成普通语言,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数学定义可以转化为普通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深刻的记忆点,也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用符号表达的数学语言转化成普通语言,加深学生的理解。
其次可以将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
二、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更深刻的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进计算方法计算技巧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价值观的教学。
并不是只有思想政治课程才能进行思想方面的矫正,数学课堂也同样可以的。
在进行小数点或者是计算时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品质,在学习时间的计算的时候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在进行计算方法以及本文由收集整理一些技巧的教授时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be53439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a.png)
学法教法研究“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刘克琴(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八中学山东青岛266002)【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51-02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何谓“名师”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教师乃为名师。
“权威”从何而来?“权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实践证明,教师的威信对教育效果影响很大,有威信的教师讲课时,学生认真的听,愿意接受他的指导。
教师的威信越高,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就会越大、越深刻。
鲁迅之所以怀念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就是因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学识渊博,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
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景琦气走了七位老师,不能说这七位老师知识不渊博,但他们没有调动起白景琦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使他处处与老师做对。
当第八位老师来后,二人经过几次较量,白景琦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老师的权威在白景琦身上产生了作用,他不但努力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还学习老师的做人。
白景琦之所以能服老师,是因为这位老师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还具有教育的机智和人格的感召力,这些都是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
二、“怎样做名师”(一)“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就要有精深渊博的学术知识,教师知识越渊博,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付出的劳动,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少。
如在教学生识字时,“辩”与“辨”经常用错,如果教师懂得“六书”知识,告诉学生这是形声字,“辩论”须用语言,所以形旁是“言”,“分辨”“辨析”有分开、分析之意,所以形旁是“刀”,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
2.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将各科知识溶入语文教学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重点,理解课文的难点。
反思总结小学数学(优秀8篇)
![反思总结小学数学(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190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6.png)
反思总结小学数学(优秀8篇)反思总结小学数学篇1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为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依据《纲要》的精神,本学期我们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首先,我们将将数学渗透在幼儿在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中。
充分挖掘幼儿在园每一个生活环节中的数学教学资源,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
比如,吃点心、水果时,将分配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可以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得计数、等分等数学经验;午餐时让幼儿比较碗、勺的数量,或者让他们来分发碗、勺、筷等餐具,能帮助他们理解和领会物与物以及数与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边走边计数楼梯的级数,可以让他们练习顺数或倒数……第二,让数学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展开。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马路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都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教材。
我们平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各种物体所处的位置、距离远近、房屋的造型,等等。
诸如此类利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对幼儿进行分类、排序、认识形体和空间测量等数学知识的感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从中吸取数学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解释未知的世界。
第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室内环境。
在数学角里,我们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了各种材料,如小棒、钮扣、小磁铁、玻璃球、牙签、豆子、树叶……幼儿可以随意地对各种数学材料进行数数、加减运算、进行图形的比较、分类、拼搭,或者自制各种数学学具。
在娃娃超市里,我们引导幼儿将带来的一些形状、颜色不一样的废旧饮料罐头、瓶子或各种食品、药品盒之类的东西,根据形状、颜色、大小、品种、用途的不同分类、排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eec577cebb4cf7ec4bfed004.png)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摘要】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
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
【关键词】情境;经验;游戏;操作;评价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不费劲。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
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导语,会引发学生“猎新”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高矮》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学会观察,找出比较高矮的方法,先让孩子和我比,再让两个高矮差不多的学生比高矮,孩子们很高兴。
为了准确比出高矮,学生认为要背靠背的比,我让一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们比出高矮,学生观察出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背靠背比高矮时,不能踮起脚尖,也不能弓着背,还必须脱鞋等。
然后,我趁机引导:两个物体进行比较时,必须在同一个起点下才可比。
接着让学生自己比高矮,比较物体的长短,学生积极性很高,这一环节很顺利的解决了。
二、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一年级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来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都乐于参加的活动情境。
例如:教学《认钟表》时,一上课,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紧接着就创设了一个小朋友早上迟到大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巧设情境让数学课”活”起来
![巧设情境让数学课”活”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fa3f2b3a83c4bb4cf7ecd19e.png)
们 的要 求 。同学 们想 一想 ,三个人谁 吃得 最 多?学 生被 情 境 Ⅱ 了 ,纷 纷 发 言 ,各 抒 己见 。 到 底谁 回答 得 对 发引 呢 ?上完 这节 课 你们一 定 能得 到准确 的答 案 。这样 的情 景 很容 易调起 学生 的 胃 L ,激 发学生探 究 的欲 望 ,激 励 1
活动 的最佳状 态 ,有利 于学 生智 力 的开发 ,还 能促 进 当
前 的学 习 。在 教学 “ 数 的基本 性质 ”时 ,笔 者创设 了 分
其摆 成不 同的长方体 ,并 随时记录长方体的长 、宽 、高及
小 方块 的数 量 、长方 体 的体积 ,比一 比哪个小 组 的摆法 多。操 作完 后引 导学 生观察 思 考 :长方体 的体 积 同长 、 宽 、高有 什么关系 。学生在合作讨论 的过程中会逐步悟出 这种 特殊 关 系 ,从 而探 索 出 :长 方体 的体 积 =长 X宽 X 高 。这样 的学 习方式 ,改变 了枯燥乏 味的讲授 式教学 ,充 分调动起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达到 了手脑并 用 ,培
1 稚 毒
} fiRHn t : ’ {}M t : H1 ; { 51ARt{
巧 设情 境 让数 学课 “ ”起 来 活
山东 沂源县悦庄镇 中心小学 宋维华
数学 学 习过程 应是生 动 活泼 的 、主动 的 、富有个 性 的过 程 ,然 而 在 日常教学 中 ,经 常听 到教 师埋 怨课堂 气 氛不 活跃 ,学生 对数 学课 缺乏 兴趣 ,课 堂教 学效 率低 下 等 ,其 实这 些与 课 的设 计 有关 。爱 因斯 坦说 过 : “ 趣 兴
学生很 快地投 人到下 面的学 习中。 3创 设 直 观 彤 象 情 境 ,让 课 堂 “ 动 ” 起 来 。 数 学 .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教师的高素质让数学活泼
发表时间:2012-04-28T13:35:48.0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詹平[导读] 有教师教学的火热激情,有学生学习的不竭兴趣,数学这门学科一定会摆脱枯燥无味,更加灵动活泼!
四川开江普安中学詹平
一直以来,在学生眼中,最难学的学科是数学,最令人头疼的也是数学,最枯燥无味的还是数学。
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便成为我一直研究的课题。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让学生“愿学”。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
面带微笑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的一瞬间,师生之间便有了心灵上的沟通,便可将精力未完全集中的同学拉回课堂中。
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种真正无私的爱。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和谐的“情感场”。
首先,教师要用高尚的品德树立自己的威信,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有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其次,要尊重、爱护、体贴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了解学生,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学生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的教师才能引起学生的尊重、爱戴与钦佩,学生才会确信其教授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其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认真领会,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师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产生共鸣。
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的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批评也才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与信心,使他们真正觉得老师不是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在此基础上,师生才能达到一种心理相容的境界。
二、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让学生“想学”。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学生素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师尤其要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对课堂巧妙设计,在四十五分钟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变单纯的“知识输入”为“能力培养、智力开发”。
1、巧设导语,引入入胜。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昂然的去学习新课。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知识时,我就从大家熟悉的七星彩、双色球彩票入手,问学生:选择那一种中奖可能性大?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2、丰富素材,语言幽默。
生动、形象、多样化的学习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幽默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圆等知识时,我就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图片、图想;在学习函数、统计等知识时,我就用电脑来演示图形的发生发展过程。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也有了形象生动的知识。
3、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不断激发起学习兴趣。
例如:讲“一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就用生活中“人人都想走进道”的现象,画几种走法让学生去选;然后问学生:为什么都选那个最直接的路呢?学生回答:那条路最近。
使学生不仅形象地理解了这一定理,还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创设情景,享受成功。
用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景,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点缀与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听取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体验收获成功的快乐。
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会学”。
1、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独具匠心,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发、学有得。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出示阅读题,阅读完毕,通过提问或评估的方式来检查阅读的效果;或有计划的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的予以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特别是利用一题多解或需分类讨论的问题),引发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数学情景,运用“小组互学”的模式,引导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讨的习惯,从而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通过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更具有开放性,训练学生通过多向思维来选择信息,全方位进行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以此来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便学生没有完全解答上来,也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教师教学的火热激情,有学生学习的不竭兴趣,数学这门学科一定会摆脱枯燥无味,更加灵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