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
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
![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1bdc103a76e58fafab00367.png)
政法研究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文/张庆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受到 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成为 政府发展的重点,在我国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仍存在许 多问题,本文以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为题展开分 析,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 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一、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中 管理范围过大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政府经济管理中法制化 管理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根源上并没有将政府经济管理的 职权进行限制,相关部门通常通过内部文件而躲避政府经济 管理,因此政府经济管理对其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经 济的持续发展。
在政府经济管理中对管理的随意性也是较为 严重的问题,少数政府部门具有错误观念,宫本思想成为管理 随意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出现公权私 用等现象,对管理随意性。
利益一直是政府部门所重视的,由于过多的追求利益以此导致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管理作用失 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政府 经济管理的实施与发展。
二、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策略(一) 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是解决政府经济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创新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全部力量进行政府经济管理能 力的提升。
创新管理制度在我国现代政府经济管理中是相对 重要的,首先政府应完善经济管理职能制度,以此有效的将政 府各个部门的行动力与决断力进行统一,将经济市场化以及 权力分散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政府经济管理的服务特 点进行创新,对市场能够形成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并且能够在 创新管理制度的过程种实行法制体系。
对政府经济的宏观纲 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应当在创新的过程中 受到法律的保护,使其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有效经济管 理,因此创新管理制度是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之一,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便促进经济更有 效的发展。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分析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92d0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f.png)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分析摘要: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也应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建立起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助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基于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深入剖析当前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提高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一、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改革的压力。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新常态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引导力度,通过改革创新的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孵化新动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还表现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政策不公等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民营经济稳定增长。
同时,加大就业的力度也是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要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劳动者就业创业,实现可持续就业。
最后,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加强产业合作和区域协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d5fcb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7.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管理财务、资源和人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将就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一、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管理者需要了解市场动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也需要注意财务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确保财务安全。
二、掌握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地实现财务管理,管理人力资源,完成对外交流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三、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健全绩效管理机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并通过设立适当的指标,实现对业绩的监督和评估。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工作质量,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源。
因此,管理者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对员工进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员工的岗位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建立公正透明的经济管理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保障经济管理有效性的前提。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定和职责,规范经济管理的流程和程序,保障经济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总之,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经济管理水平,掌握信息化技术,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公正透明的经济管理制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3cd26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f.png)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也面临着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同时也需要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需要转变为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服务化的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推动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加强市场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在新常态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市场秩序的维护是政府经济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在过去,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对市场主体进行直接管理和指导。
在新常态下,政府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来促进市场有效运行。
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平和有序。
二、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需要更多地发挥引导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需要引导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政府还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基金,引导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三、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在新常态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需要更多地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是加强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提升民生福祉。
政府还应该通过改革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52ac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6.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愈发凸显。
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以公益为宗旨的单位,因此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特殊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也逐渐需要更加注重经济管理。
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进行适度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要求。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还表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上。
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单位,其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要兼顾社会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达到平衡,成为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还包括经济运营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经济运营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市场竞争的机制和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不高和经济活力不足。
事业单位需要在经济运营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还表现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
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需要具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管理能力,然而受公益性质和体制限制,事业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并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针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事业单位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理念,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94dd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1.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组织形式,承担着社会服务、公共事务管理等重要职责。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问题。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其主要目标是为公众提供服务,而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限,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难以持续提高。
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服务质量成为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是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的属性特殊,其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需要根据不同单位的情况进行设计。
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过于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导致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财务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到预算编制、资金运营、审计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预算编制不科学、资金运营不规范、审计监督不到位等。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是加强政府监管。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其经济管理需要得到政府的监管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资金运营、审计监督等方面的监管,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和透明。
政府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
二是加强内部管理。
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优化人员配置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和资金使用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运营。
改进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
![改进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9e9f2fe2bd960590c67770.png)
目
关于改进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吴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集团经济研究 GROUP ECONOMICS RESEARCH 2006(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tjjyj200611035.aspx
济管理的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为 政治目标的有效实现创造良好的社
~
会环境。 (二)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始
终坚持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市场 经济是以市场的公平和自由为前提 的,但完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即完全 市场是不存在的,不完全市场才是市 场的常态。不完全市场限制了自由竞
配的调节职能。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
国统一的大市场重逢 2、从有形的压取 市场建设向市场至蕈跫 经济制度建设转乏知 变。要息
建设转变。岳雪—手弓・
(一)资源配置职能。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为了解决市场失灵,政府
需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在一定的条 件下参与市场资源的配置,解决特定 条件下市场无法提供有效的资源配 置问题。政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主 要有以下两条途径:1、通过立法,界 定和保护产权。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 有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劳动积极性。 2、通过财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政府 通过政府补贴、税收政策等来鼓励或 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提高资源利用 率。 (二)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市 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要产生财富分配 的不均。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危及社会 的稳定,在此,政府必须发挥收入分
(四)经济稳定职能。市场的不 完善性不仅表现在市场机制无法导 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还表现在 无法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政府 的经济稳定职能主要表现在:1、实施 短期性需求管理政策,利用财政政
公共服务。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31af4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png)
经济新常态下关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传统的政府经济管理模式也亟需转变和升级。
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能必将迎来深刻的变革,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
过去,政府通常扮演着资源配置的主导者和市场监管者的双重角色。
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市场力量的日益增强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传统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已经显得有些滞后和局限。
政府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不仅是迫在眉睫的需求,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只有不断完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以及现代化趋势和创新路径。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加速、科技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今天,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推动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传统模式、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转变的必要性、现代化趋势和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传统模式政府在传统模式下扮演着“经济管理者”的角色。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和调控经济活动,通过颁布政策,管理资源配置,保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在传统模式下承担着“市场监管者”的职责。
政府通过建立法律法规,监督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保障消费者权益。
政府在传统模式下还是“社会调节者”。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社会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39870c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a.png)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新形势的到来,经济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化。
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往往较为集中,由政府主导,对市场的干预较多,这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够灵活,效率不高。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以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自由竞争等手段,让市场自主决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创新。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强对创新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也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生态环境,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加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也要加强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第四,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已经紧密相连。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也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新形势下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化、创新、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推动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管理论文
![新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9fc816fad6195f312ba671.png)
新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管理的思考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国内股市行情的波动、房价的急速高升、美国的次贷危机等一系列经济问题频发发生,对于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政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简约、优化行政管理机构、构件服务型政府,实行市场化管理方式,利用政府的经济管理手段,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等等。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政府经济管理改革措施一、新经济环境下对政府经济管理的要求我国加入wto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这过程中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自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法律体系与法制环境都在日益完善,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同时也保证了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于经济建设中有效的发挥。
然而我国法律体系的建立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最大能力,和国际通行惯例及作法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我国不少法律法规还是曾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中,已经表现出与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了。
一些法律法规依旧按所有制成份进行管理市场经济,另外不少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法制都带有强烈的地方保护性,将原本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行了分割,因此更新及完善符合新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已经迫在眉睫。
2.简化优化行政体制。
我国政府于wto过渡期间依然过多干预经济活动,不够规范的行政及执法等问题时常发生。
此外庞大的行政机构、低下的行政效率、繁杂的办事程序、低透明度的行政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降低了我国经济于全球化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所以简化并优化行政体制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7a657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b.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1. 引言1.1 现阶段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着诸多变化,需要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做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2000字】2. 正文2.1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新形势下对人才队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倡导团队合作,加强协同作战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要重视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不断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事业单位的管理团队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竞争力。
2.2 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问题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单位经济运行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务管理问题包括预算编制、资金使用与监督、会计核算等方面。
新形势下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有效性
![新形势下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3c30c5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3.png)
管理iM竟新形第下提升事业第匮经辭管瑕疥玫畦□济南郝鹏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工作不断变革,传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逐渐凸显,针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应在新形势背景下,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式,将创新与深入分析相结合,针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不足之处提出相应解决之策,从而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形式,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为大众提供更为便捷、优质服务,做好公共管理工作。
要想在全新社会背景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管理与服务能力,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加以优化。
事业单位主要服务于群众,应尽全力满足群众知情权,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公信力,因此,应给予事业单位经济改革工作充分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与完善,事业单位工作在变革中逐渐融入市场经济活动中,很多事业单位都含有附属产业,在此种全新背景环境之下,事业单位一定要结合成本效益,对事业单位工作加以指导,从而创造更高经济效益,合理分配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资源,为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更要意义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主义特有结构,不仅是计划经济的重要产物,更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由国家财政支持,具有较强工艺性质,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打造稳定社会环境,对发挥政府职能以及社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不同于常规企业管理,虽然事业单位与企业都存有经济活动,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首要任务并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公益性质。
基于事业单位特征,事业单位强化经济管理工作,主要为实现合理资源配置。
伴随着经济变革与事业单位工作优化,部分事业单位逐渐融入于市场经济活动,这些事业单位附属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能力,合理分配事业单位内部各项资源,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二、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1.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b2034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7.png)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是极为关键的一项内容,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到事业单位之中,做好经济管理工作。
但是在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前言: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都在争先恐后的发展,对于事业单位也是如此,特别是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将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全面开展进来,具备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必须要深入其中,找到具体问题的症结所在,提高管理实效,保证经济管理效益,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效持久发展。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原则首先,就是要严格遵循全面控制的原则,根本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与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单位,都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与成本密切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到大局统筹全面控制,这样,才能提高经济管理效果;其次,就是在具体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责权利这三者紧密结合原则,进行严格遵循,从某种层面上来分析,所谓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是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而且要有效分解这些职责,真正的与具体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全面练习在一起;最后,就是对节约原则进行严格遵循,事业单位是至关重要的组织,所以,整个经济管理内容,必须要处处体现出节约原则,主要节约的方向有三个,一个就是人力的节约,另一个就是物力的节约,最后一个就是财力的节约。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体制不健全今日早已不同往昔,如今的社会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想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并且不断提高竞争力,那么就要对现有的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性的改进,这样,才能与发展需求完全相适应。
从如今的事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这样的意识,而且仍然延用过去的老方法,导致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ee80a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1.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步,事业单位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其经济管理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其具备适应性与竞争力。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加强内部控制,以及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
在内部控制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注重风险管理,防范内部损失,提高资产负债表的透明度,使财务状况更加稳健。
在预算制度上,应建立起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督和评价的环节,严格控制财政收支,实现合理调配资源,提高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事业单位应该注重市场化运营,通过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提高经济效益。
作为公共机构,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服务社会,但也应适度地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推行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以及开展多元化的业务拓展等方式,提高事业单位的自主经营能力,增强其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最后,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进步,事业单位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机构,而是需要具备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模式。
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管理经验的分享与交流。
除了人才队伍的投入,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是一个愈加重要的问题。
需要从财务管理、市场化运营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使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关于乡镇政府加强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
![关于乡镇政府加强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21ae9d66c175f0e7dd1375b.png)
关于乡镇政府加强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在多个领域与国际接轨,不同程度的带动了省会以及乡镇的经济发展。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改革也进入到新的阶段,而农村的改革也伴随着这一变化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方面,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法转变为集约型。
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乡镇政府应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经济管理能力,以促进乡镇的经济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基于此对新形势下乡镇政府面临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探索加强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提升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思考加强乡镇经济管理是提升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效率的关键,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升乡镇的经济管理水平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乡镇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成为急需解决问题[1]。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乡镇政府专注于建设项目、提升现代化水平,而忽略了对自身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得乡镇的经济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因此,应探索切实可行的提升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方法,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一、乡镇政府经济管理原则(一)竞争的公平性乡镇政府在面对众多经济贸易合作伙伴时,要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使每个贸易主体都能够充分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合理的展示,最终参与到各自适合的项目中,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发展和成长[2]。
(二)管理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性是乡镇政府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要点,不管是在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编写方面还是在政策执行方面,都要使所有的企业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3],使所有的企业参与到乡镇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当中,对政策的动态进行把握,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统一发展。
(三)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法律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若没有规范的法律条文作为后盾,经济管理中的所有工作都将无法可依[4]。
浅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对策
![浅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2f9e691711cc7931b7164c.png)
浅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对策【摘要】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存在较多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对提高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管理宏观调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特点,比如自由性、盲目性和平等性等对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直接干预控制逐渐转换到宏观调控,采用政企分开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仍然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一、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步较晚,体制还不健全,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去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商品经济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这两个缺点,这两个缺点曾多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失灵,因此,国家必须调控和干预市场经济,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来弥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足,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运用经济手段,如信贷、货币、金融等,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抑制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抑制生产过剩,保障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充分就业等,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仍然行政管理和干预很多经济活动,如政府依然管理和干预资本市场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的配置,政府直接干涉许多大型项目的审批,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自身管理存在问题,监督体制不够健全,就会造成权力市场化现象,如资本信贷、土地审批转让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新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思考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思考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93d9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9.png)
新形势下关于国有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思考路径探析摘要:在国有企业中,对雇员的劳动经济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
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目前的经济状况,并根据目前发展国有企业的状况提出了一些经济管理办法,供有关人员单位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动经济管理;方法一、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一)企业的预算体系不完善国有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主要是为了预测和监测企业开展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预算包括预算制度、事后审查等要素,但实际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组织内部结构方面缺乏整体性,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预算。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预算管理活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当然,一些国有企业尚未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也没有根据其客观情况优化预算制度,这使预算管理更加困难,并严重影响了经济管理活动的实施。
(二)企业面临多重风险,监管不力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目前的国内经济发展是积极的,而国有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在面向发展的框架内发展起来的。
然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由此产生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以及一些隐形不为人知的问题:(1)由于其自身的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在公司内部的部门间暗箱运作中产生问题,利用非法手段隐瞒数据以谋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财务和经济信息丧失其原始信誉;(2)未能在公司内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对公司日常管理中的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些混乱,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这些因素的存在是公司经济管理活动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商业发展。
(三)财务状况不透明,财政信息统计失真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使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时,为了能够隐藏自己的实际状况,员工经常使用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失去了真实性,造成了会计过程中的大量任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获得的财务信息最终不透明,利润和亏损,使企业很难进行年度资本运作,并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经济后果。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9a44c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6.png)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摘要】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如资金管理不规范、收支不平衡等。
应对新形势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包括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加强监督评估等。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是当前的必然选择,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系,推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挑战、提升、措施、监督、评估、创新发展、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完善体系。
1. 引言1.1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更加注重经济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效益方面。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化经济管理能够让事业单位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最大的效益。
经济管理还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变化快速,经济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活的战略调整。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事业单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金使用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存在资金闲置或滞留的情况,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2. 管理体制滞后: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和科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 经济管理水平低: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管理水平偏低。
4. 缺乏创新意识:一些事业单位对经济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和驱动力,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思考
作者:张庆水
来源:《祖国》2017年第1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成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在我国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提高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为题展开分析,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一、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其中管理范围过大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政府经济管理中法制化管理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根源上并没有将政府经济管理的职权进行限制,相关部门通常通过内部文件而躲避政府经济管理,因此政府经济管理对其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政府经济管理中对管理的随意性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少数政府部门具有错误观念,宫本思想成为管理随意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出现公权私用等现象,对管理随意性。
利益一直是政府部门所重视的,由于过多的追求利益以此导致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管理作用失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实施与发展。
二、新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策略
(一)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制度是解决政府经济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创新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全部力量进行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创新管理制度在我国现代政府经济管理中是相对重要的,首先政府应完善经济管理职能制度,以此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行动力与决断力进行统一,将经济市场化以及权力分散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将政府经济管理的服务特点进行创新,对市场能够形成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并且能够在创新管理制度的过程种实行法制体系。
对政府经济的宏观纲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应当在创新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保护,使其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有效经济管理,因此创新管理制度是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政府部门应当重视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便促进经济更有效的发展。
(二)增强监管能力
想要有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增强监管能力是重点,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监管制度,以此转变观念,想要将市场变为经济化首先就要使市场的决策具备科学化。
在增强监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公务员,政府还要依靠相关的信息进行监管能力的增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在以往的监管中一些企业由于注重利益而采用不恰当的手段进行操作,因此政府经
济管理部门应当增强监管能力,采取相应措施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于一些使用不恰当手段的企业以及违法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法律制裁,以此能够更好的控制经济市场的发展,政府部门在增强监管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其服务性,树立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才能够有效增强监管能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才能够全方面的提高。
(三)采用开放性国际化经济管理方式
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发展应当采用开放性国际化的管理方式,其目的是能够将经济一体化,并且将管理区域一体化。
国内的经济管理是我国政府经济主要的管理方面,也因此对国外的经济管理较弱,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经济应当加强国外的经济管理能力,真正的实现管理开放性国际化,对于国外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应当进行重视,应当将有效的资源以及精力投入到国外的经济管理体系中,政府部门应当在今后国外经济管理中,委派有能力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对国外的管理信息以及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以及措施,能够将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技术引进到国内,为我政府经济发展起到作用的同时对我国经济建设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开放性国际化经济管理方式至关重要。
(四)完善经济管理法律体系
完善经济管理法律体系的目的就是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利用法律来约束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法律的,法律是约束行为的最好途径,政府部门在提高经济管理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依法行事,以此能够在今后政府经济管理中起到表率作用。
政府部门应完善法律体系,在法律控制的范围内进行经济管理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论是企业、个人、政府部门中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都要根据法律进行制裁,以此保证政府经济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发展。
完善经济管理法律体系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提高的关键也是重点,政府部门应当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工作,以此利用法律有效开展经济管理工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要想有效提高首先在管理制度上要进行创新,其次在监管能力上要做到加强,再有应当采用开放性国际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最后对经济管理进行法律体系的完善,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才能够有效提高,从而发挥我国政府管理部门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政府部门要在今后的经济管理中提升其管理能力以便更好的发展,同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