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及其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1.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成分。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其余是人工合成的。
常见元素有氢、氧、碳、铁、铝等。
元素以化学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固定的化学式,如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常见化合物有水、盐、糖等。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其成分比例可以随时变化。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空气、海水等。
4.酸、碱、盐:酸是指具有酸性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碱是指具有碱性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具有中性。
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氧化剂通常含有氧元素,如氯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含有金属元素,如铁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
6.水: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
水的化学式是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状态。
水的凝固点是0°C,沸点是100°C。
7.盐和碳酸盐: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碳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盐,由碳酸和金属元素组成,如钠碳酸盐(小苏打)、钙碳酸盐(大理石)等。
8.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元素,如铁、铝、铜等;非金属是一类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氢、氧、碳等。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
主族元素与化合物:主族元素的性质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1A、2A、13A、14A、15A、16A和17A 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排列。
主族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对于构建化合物和影响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族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角色。
第一部分:主族元素的共性特点主族元素有一些共同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化合物中表现出相似的行为。
首先,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云层扩展,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也逐渐增加。
这导致了主族元素的金属特性逐渐增强,反应活性趋于降低。
其次,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通常等于其主量子数,这意味着它们倾向于与其他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不同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但它们都有稳定的气体状态,如氦气(He)和氖气(Ne),这是由于它们的价层填充完全。
第二部分:主族元素的性质1. 第1A和第2A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这些元素反应活泼,常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的化合物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2. 第13A族元素(铝和硼等)铝是一种常见的主族元素,常以氧化铝(Al2O3)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硼是另一种重要的主族元素,常用于制造玻璃和防火材料等。
3. 第14A族元素(碳和硅等)碳是生命的基础,而硅则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之一。
碳的特殊性质使得它能形成大量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
4. 第15A族元素(氮和磷等)氮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化合物在化肥工业和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领域。
5. 第16A族元素(氧和硫等)氧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广泛参与燃烧和氧化反应。
硫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和化学工业中。
6. 第17A族元素(氯和溴等)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消毒和水处理等领域。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2023年的今天,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并通过它们的分类来更好地理解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首先是元素的性质与分类。
元素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物理和化学属性上千差万别。
元素可以根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类。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可塑性,其中铁、钨、铜等是常见的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则表现出相对较差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可塑性,但是它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亲电性,如氮、氧、氢等。
半金属元素的所表现出的性质位于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之间,如硼、硅等。
元素还可以根据其化学属性分为惰性元素和活性元素。
惰性元素指的是它们在反应物中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如氦、氖等。
而活性元素的特点在于它们在反应物中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如氧、氯等。
其次是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物质,其性质与组成它的元素有关。
化合物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成分分为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种。
分子化合物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金属元素共价键连接而成,如水、甲烷等。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而离子化合物则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钾等。
由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的电离能差异较大,因此离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此外,从元素的化合程度来看,化合物还可以分为单质化合物和化合物。
单质即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气、氢气等。
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
总结起来,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与分类是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基础。
掌握它们的特性,能更好地理解物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为我们竞争激烈的科技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实用一、元素的化学性质1.元素的原子结构: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构成等;2.元素的化学活性:元素的化合价、化合能力等;3.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等;4.元素的电性和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电离能、原子半径等;5.元素的地壳丰度和存在形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存在的化合物等。
二、常见化学元素及其性质1.金属元素:铁、铜、锌、锡、铝等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2.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硫、磷等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等;3.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规律、周期表的各种分类和用途等;4.难溶于水的元素:炭、硫、硅、铝等元素的溶解性和存在形式等;5.稀有元素:稀有气体、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的特性、应用等。
三、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1.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2.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醇、醚、酮、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性质和应用等;4.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
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反应类型的定义及示例;2.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等;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五、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平衡方程式的给定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位置的调节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试错法、代数法等;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摩尔计算等。
六、化学分析方法1.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2.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概念、滴定反应方程式、滴定的终点判定等;3.光度法:光度法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等;4.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的原理和应用等。
高中化学的归纳无机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无机化学中的常见元素和化合物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研究无机物质,即不含碳氢键的物质。
在无机化学中,有一些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是我们必须熟悉的。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进行总结。
一、常见元素1. 氢(H):氢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氢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储存等方面。
2. 氧(O):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占地球大气中的一部分。
它是许多物质的成分之一,如水(H2O),氧化剂等。
3. 氮(N):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78%的比例。
在化学中,氮还常以氨(NH3)和硝酸(HNO3)等形式存在。
4. 碳(C):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其化学性质独特而复杂。
它在地球上的许多物质中广泛存在,如燃料、矿石等。
5.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6. 铜(Cu):铜是一种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等领域。
7.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具有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它在镀锌、防护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8. 氯(Cl):氯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非金属元素,常以氯化钠(NaCl)等形式存在。
它在消毒、净化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常见化合物1. 水(H2O):水是无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由氢和氧元素组成。
水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也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成分。
2. 盐(NaCl):盐是由钠和氯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常见的食盐就是氯化钠。
盐在食品调味、融化冰雪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大气中占据一定比例。
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
4.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机酸,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制造肥料、爆炸物等。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和化合物是化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拥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在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以及物质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原子质量、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离子化能等。
1. 原子质量:原子质量是元素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它代表了一个元素中原子的平均质量。
原子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组成,其中质子数目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例如,氢的原子质量为1,氧的原子质量为16。
2.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与外层电子轨道的最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
原子半径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钠的原子半径比锂的原子半径更大。
3. 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释放的能量。
电子亲和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电子亲和能越高,元素越容易接受电子形成负离子。
4. 离子化能:离子化能是指一个原子在气态中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
离子化能可以衡量一个原子外层电子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离子化能越高,元素越难以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指的是其在物质变化时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颜色等。
例如,水的熔点为0°C,沸点为100°C。
2. 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指的是其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性质。
这些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等。
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会产生氢氧化钠水溶液,通过与酸反应可以中和酸性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的类型和强度密切相关。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在化学领域,元素与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而化合物则是由两个或更多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它们在性质上有一些显著的区别,下面将对这些性质进行详细探讨。
一、元素的性质元素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可再分。
所有的物质都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成。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原子结构特性:每个元素都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环绕在核外。
元素的原子序数表示了其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2. 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呈固态,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而非金属元素则常常是气体或固体。
3. 化学性质:每个元素都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元素可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也可以与自身形成同种元素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气分子。
二、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之间的化学键和化学键的类型有关。
下面将就化合物性质的表现进行具体说明。
1. 稳定性:化合物通常比元素更为稳定。
这是由于化合物中的元素通过形成化学键而变得相对稳定。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常常需要具备足够的能量才能发生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
2. 物理性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颜色等,取决于其分子或晶格结构。
不同化合物之间的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
3. 化学性质: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呈现出特定的性质。
通过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被分解成元素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中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组成的化学键类型。
总结:元素和化合物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性质取决于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两个或更多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性质由组成元素和化学键类型决定。
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质的行为和化学反应的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及其化合物1、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知识特点是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和计算的载体,其信息量大,反应复杂,常作为综合试题的知识背景或突破思维的解题题眼。
2、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必须先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部关系,方法是:“抓重点,理关系,用规律,全考虑”。
①抓重点:以每族典型元素为代表,以化学性质为抓手,依次学习其存在、制法、用途、检验等“一条龙”知识,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②理关系:依据知识内在联系,按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盐的顺序,将零碎的知识编织成网络,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滴水不漏③用规律:用好化学反应特有的规律,如以强置弱等规律,弄清物质间相互反应。
④全考虑:将元素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理解,从而达到解综合试题时能将所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信手拈来。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本学科理论、计算或跨学科知识间的外部关系,采取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①分析:将综合试题拆分思考。
②综合:将分散的“点”衔接到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块”中。
③抽象:在分析综合基础上,提取相关信息。
④具体:将提取出的信息具体化,衔接到综合试题中,从而完整解题。
(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⑴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如下:F、O、Cl、N、Br、I、S、P、C、Si、H。
⑵元素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区别: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影响其强弱的结构因素有: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小,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③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是以强列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为单质的稳定性。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⑶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其应用元素的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经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物质。
常见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贵金属元素。
它们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用途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铁、铜、铝、钠等。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良好的电子和热能传导介质。
金属元素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加工制造成各种形状。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阳离子,形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例如,氯化铜(CuCl2)和硫酸铁(FeSO4)都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金属元素常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氧、氮、硫、炭等。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良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非金属元素常出现在化合物中的阴离子形式,如氧化钠(Na2O)和二氧化碳(CO2)。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化性质,有些具有毒性(如氰化物),有些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纯硫)。
贵金属元素是指具有珍贵和稀缺性的金属元素,如金、银、铂等。
贵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不易被氧化和腐蚀。
贵金属元素常用于珠宝制造、电子产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金(Au)常用于珠宝制造,银(Ag)常用于制作餐具和漆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由组成元素的种类、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决定。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
水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高的沸点和熔点、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CO2),它是由碳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是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除了水和二氧化碳,还有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盐(氯化钠、硝酸钠等)、酸(硫酸、盐酸等)、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有机化合物(乙醇、乙酸等)。
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归纳
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归纳一、单质1.金属单质⑴金属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⑵金属与酸反应生成金属与 H2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与盐2.非金属单质⑴氧气(O2)①O2与非金属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②O2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③O2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氧化物⑵氢气(H2)①可燃性(H2和O2点燃生成水)②还原性(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⑶碳(C)①可燃性(C在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2,在不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 O)②还原性(C和金属氧化物高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C和C O2高温反应生成C O)③常温下性质稳定二、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⑴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和 H2O或C O2⑵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 H2O⑶C a O与 H2O反应生成C a(O H)22.非金属氧化物⑴水(H2O)①H2O通电分解生成 H2和O2②H2O与C O2反应 H2C O3③H2O与C a O反应生成C a(O H)2⑵二氧化碳(CO2)①“三不”: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C O2与 H2O反应 H2C O3③C O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 H2O④氧化性(C O2与C高温反应生成C O)⑶一氧化碳(CO)①可燃性(C O与O2点燃生成C O2)②还原性(C 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C O2)③毒性三、酸1.酸与指示剂作用2.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 H2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2O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 H2O5.酸与盐反应生成酸和盐四、碱1.碱与指示剂作用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HO2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碱与盐反应生成碱和盐五、盐1.盐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酸3.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碱4.盐与盐反应生成盐和盐。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汇总一、关键信息1、元素化合物的分类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2、常见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3、常见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氯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化合物11 钠及其化合物111 钠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112 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113 氧化钠的性质: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114 过氧化钠的性质: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15 碳酸钠的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16 碳酸氢钠的性质:白色细小晶体,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受热易分解,与酸反应比碳酸钠剧烈。
12 铝及其化合物121 铝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122 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123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24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受热易分解。
125 铝盐(如氯化铝)的性质:能与碱反应,当碱不足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过量时生成偏铝酸盐。
13 铁及其化合物131 铁单质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32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33 氧化亚铁的性质: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134 氧化铁的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一种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135 四氧化三铁的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物性质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相互转化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 主要表现:还原性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表现:氧化性检验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锂钠钾钙锶钡铜紫红色黄色紫色砖红色洋红色黄绿色蓝绿色10、合金: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2、氯气的性质与非金属反应H 2+Cl 2 2HCl ;H 2+Cl 2 2HCl (爆炸)H 2O +Cl 2HCl+HClO制漂白液 Cl 2+2NaOH==NaCl+NaClO+H 2O制漂白粉 2Cl 2 +2C a (O H )2==CaCl 2 +C a (C l O )2 +2H 2O与指示剂反应的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实验室制法MnO 2+4HCl (浓)△MnCl 2 +Cl 2 ↑+2H 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 3溶液 Ag ++Cl ―==AgCl ↓(白色)(三) 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密度 气味无色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化学性质酸性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H 2OH 2SO 3与碱的反应SO 2+2NaOH==Na 2SO 3 +H 2O Na 2SO 3+SO 2+H 2O==2NaHSO 3SO 2+NaOH==NaHSO 3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 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 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 、O 3、Na 2O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2SO 2 + O 2 === 2SO 3 与氯水反应 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2HCl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 (归中反应)SO 2+2H 2S == 3S ↓+2H 2O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相同点与Cu 反应 Cu+2H 2SO 4(浓)△CuSO 4+ SO 2 ↑+2H 2O Cu+4HNO 3 (浓)==C u (N O 3)2 +2NO 2 ↑+2H 2O 3Cu +8HNO 3(稀) == 3C u (N O 3)2 +2NO↑+4H 2O 与木炭反应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C+4HNO 3(浓)△CO 2↑+4NO 2↑+2H 2O与铁铝反应 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不同点① 吸水性——干燥剂 ②脱水性——蔗糖变黑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1:3)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
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化学性质是元素的一种重要属性,它决定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探讨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本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概述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反应性、价态、氧化性和电负性等。
1. 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根据反应性的强弱,元素可以分为活泼金属、半活泼金属、过渡金属、卤族元素和惰性气体等不同类别。
活泼金属(如钠、钾)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容易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
惰性气体(如氦、氖)则具有极低的反应性,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2. 价态元素的价态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氧化态数值。
不同元素的价态不同,反映了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子结构。
元素的价态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者周期表中的元素位置来推断。
例如,氧的常见价态为-2,而铁可以具有+2或+3的价态。
3. 氧化性元素的氧化性是指元素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化物的能力。
氧化性强的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剂性质,能够接受其他元素的电子从而进行氧化反应。
例如,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氧化物。
4. 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对共价键中电子的吸引能力。
电负性高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具有负电荷,而电负性低的元素则具有正电荷。
通过电负性可以推测共价键的极性。
最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氟,其次是氧和氮。
二、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是指不同元素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以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性质的规律对于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以周期和族的形式组织。
周期性表征着元素性质的重复出现,族则指示了元素具有相似性质。
2. 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活性等性质的变化。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知识点归纳元素性质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
化学元素性质的研究对于了解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元素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1. 金属元素性质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电性: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电流。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能够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导热性: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迅速传导热量。
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快速传递能量。
(3)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被拉成细丝或锤打成薄片。
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中存在规则的排列,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
(4)金属反应性: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铁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铁的氧化物。
2. 非金属元素性质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的元素。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氢、氧、氮等。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导电性: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有导电性,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允许自由电子的存在。
(2)易离子化:非金属元素通常易失去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表现出强烈的还原性。
(3)气体状态:非金属元素的大部分存在于气体状态,例如氧气、氮气等。
(4)酸性:非金属元素常常形成酸性氧化物,能够与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盐。
3. 过渡金属元素性质过渡金属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B族的元素。
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过渡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变价性:过渡金属元素常常具有多个不同的氧化态,可以形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
(2)催化性:过渡金属元素拥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以促进化学反应速率。
(3)合金形成能力:过渡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合金,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的比例按化学方式结合而成。
每种元素和化合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元素和化合物的一些常见性质。
元素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1.密度:元素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
元素的密度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元素的重量。
2.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元素的熔点和沸点各不相同。
3.电导率: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能。
4.热导率:热导率是指物质传导热能的能力。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热导率,传热速度较快。
化学性质:1.反应性:元素的反应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倾向。
一些元素具有很高的反应性,例如钠和氟,而其他元素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性。
2.氧化还原能力: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接受或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些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例如氧气和氯气。
3.酸碱性:元素可以显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低pH值,碱性物质具有高pH值,而中性物质具有中间的pH值。
4.可燃性:一些元素具有可燃性,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燃烧或爆炸。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易燃的爆炸物。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组成、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化合物的性质受到其组成元素的影响。
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成键方式和成键能力。
共价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通过电荷引力结合在一起。
离子化合物通常比共价化合物更稳定。
化学性质:1.化学反应:化合物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导致化合物的分解或生成新的化合物。
2.反应活性: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其结构和成键方式。
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轻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其他化合物则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
化学知识点归纳 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化学知识点归纳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元素和化合物这两个基本概念。
本文将对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一、元素的定义和分类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一类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
每个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符号,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钠元素的符号为Na。
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化学中的应用,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大类。
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呈现金属光泽,易于形成阳离子和形成正离子。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它们多用于制造工业、建筑材料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具有以下特点: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大多数是气体、液体或固体,易于形成阴离子。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氯等,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氧化剂、还原剂或者催化剂。
3. 半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某些性质。
硼、硅、砷是常见的半金属元素,它们在半导体材料、光学器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二、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通常具有比元素更复杂的性质。
根据化合物的构成方式,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两种类型。
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晶体结构。
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等。
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导电现象。
2. 分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或者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结构。
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由两个非金属元素组成,常见的分子化合物有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分子化合物在溶液中不能电离,不具备导电性。
三、元素与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元素与化合物之间常常发生相互转化的变化。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 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与其他一些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本文将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介绍:碳元素的特殊性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 碳元素的特殊性碳元素的特殊性在于其能够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并且能够与其他碳原子形成链状、环状甚至网状的结构。
这使得碳元素能够形成多样化的有机化合物,为有机化学奠定了基础。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由碳骨架和官能团组成。
碳骨架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基本骨架结构,它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而官能团是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归纳:燃烧性质、溶解性质和化学反应性质。
1. 燃烧性质大部分有机化合物都能够燃烧,它们在氧气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可以提供能量,例如煤和石油等都是人类社会所广泛使用的能源。
2. 溶解性质有机化合物可以溶解在适合的溶剂中,如水、醇类和酮类等。
溶解性质是有机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的一个性质,可以用来进行分离、提纯和反应等。
3. 化学反应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质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脱水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能够改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产生新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制药、农药和涂料等领域。
三、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医药领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合成和研发。
许多现代药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和抗癌药等。
化学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与性质归纳
化学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与性质归纳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对元素分类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它的设计旨在展示元素的特性和归属,并为元素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性质进行解析。
一、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目前,该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该排列形成了一种周期性规律,使得元素彼此之间具有相似的性质。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元素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占据了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区域。
它们具有良好的热导和电导性能,常呈现出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固态的,但也有少数液态金属。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和右侧,它们的性质与金属元素截然不同。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气体或者脆性固体,不具有典型的金属光泽,且导电导热性很差。
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氧气、氮气等。
3. 半金属元素半金属元素质地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半金属元素的导电导热性能一般较差,但其对热和电的响应却更为灵敏。
4.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类特殊元素,它们都是单原子气体。
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具有相对较低的含量,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在照明、激光技术和阀门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二、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除了分类,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和归纳。
以下是常见的元素性质:1.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原子半径指的是元素中原子的大小,通常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比较。
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而从上到下逐渐增加。
离子半径指的是离子化后,离子的大小。
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电离能可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反应活性和化学惰性。
通常情况下,离子化能随着周期表从左到右的移动而增加,而从上到下的移动而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整理第一部分金属元素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钠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银白色固体较小0.97g/cm397.81℃化学性质与O2反应4Na+O2常温2Na2O 2Na + O2点燃Na2O2(淡黄色)与H2O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现象:浮熔游响红强还原性2Na+S ==Na2S 2Na+Cl2点燃2NaCl4Na+TiCl4Ti+4NaCl物质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 CO3俗名纯碱、打小打色、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于水可溶于水与强酸反应Na2CO3+HCl ==NaH CO3+NaClNa2CO3+2HCl ==2NaCl+ CO2↑+H2ONaH CO3+HCl ==NaCl+ CO2↑+H2O与Ca(OH)2反应NaH CO3+NaOH= Na2CO3+H2O与BaCl2或CaCl2反应Na2CO3+BaCl2 =Ba CO3↓+2NaCl不反应与CO2反应Na2CO3+CO2+H2O = 2NaH CO3不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加热不分解2NaH CO3Na2CO3+CO2↑+H2O相互转化二、镁的性质1. 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2. 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2Mg+O2点燃2MgO 3 Mg+N2点燃Mg3N2②与酸反应Mg+2HCl=H2↑+2MgCl2③与CO2反应2Mg+CO2点燃2MgO+C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铝的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4Al+3O2点燃2 Al2O3②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焊接铁轨)③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④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3(两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2O3+6HCl == 2AlCl3+ 3H2OAl2O3+ 6H+ ==2Al3+ + 3H2O②与碱溶液反应Al2O3+ 2NaOH === 2NaAlO2+ H2OAl2O3+ 2OH- === 2AlO2-+ H2O3、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①与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3H2O②与碱反应Al(OH)3+ NaOH ===NaAlO2+ 2H2O③受热分解2Al(OH)3Al2O3+ 3H2O④电离方程式H+ + AlO2-+ H2O Al(OH)3Al3+ + 3 OH-4、Al(OH)3制备AlCl3 +3NH3·H2O=Al(OH)3↓+3NH4ClNaAlO2 +CO2+ 2H2O =Al(OH)3↓+ NaH CO35、从铝土矿提取铝(优化32页)酸溶法碱溶法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铁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沸点高,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化学性质:①与氧化性不太强的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如S.I2.H+.Fe3+.Cu2+Fe +CuSO4= Cu + FeSO4Fe +S点燃FeSFe+2Fe3+ ===3 Fe2+Fe +2HCl == FeCl2 + H2↑②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如Cl2.Br2.HNO3.浓H2SO4(△)等氧化为Fe3+。
(若在溶液中反应,若铁过量还有可能生成Fe2+)2Fe +3Cl2点燃2FeCl32、Fe3+ 、Fe2+相互转化3、Fe3+ 、Fe2+的检验方法五、铜的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u+O22CuO Cu+Cl2CuCl22Cu + S Cu2S②与强氧化性酸反应3Cu+8HNO3 (稀) =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③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如盐酸、稀硫酸第二部分非金属元素一、C、H、O元素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3Fe+2O2点燃Fe3O43. 制法①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②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2KCl +3O2↑④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氢气的性质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最小的气体2.氢气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H2+O22H2O②还原性:H2+CuO Cu+H2O碳的性质①可燃性:充分燃烧C +O2CO2氧气不足2C+O22CO②还原性:C +2CuO2Cu +CO2↑C +CO22CO二氧化碳的性质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CO2+H2O H2CO3②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 +Ca(OH)2=CaCO3↓+H2O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以燃烧。
④2Mg+CO2点燃2MgO+C一氧化碳的性质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CO+O22CO2②还原性:CO +CuO Cu +CO23CO +Fe2O32Fe +3CO2③毒性:一氧化碳吸入肺里跟血液的血红蛋白结合,破坏了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二、氯、溴、碘1、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①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 Cu+Cl2CuCl22Fe +3Cl2== 2FeCl3②与氢气反应H2+Cl2点燃2HCl③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④与碱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生产原理)Ca(ClO)2+H2O+CO2=CaCO3↓+2HClO(漂白粉漂白原理)2、HClO的性质①弱酸性②漂白性③氧化性3、氯、溴、碘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氯、溴、碘等元素在原子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氧化性。
单质的氧化能力:Cl2>Br2> I2,能发生以下反应Cl2+2 Br —=2 Cl—+Br2Cl2+2 I —= 2 Cl—+I2Br2+2 I —= 2Br —+I24、溴单质、碘单质的物理性质比较物理性质溴单质碘单质颜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液态固态溶液颜色水中黄到黄棕色黄色到褐色CCl4中橙到橙红色紫色到深紫色溴、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
单质溴有毒,具有腐蚀性,易挥发,常用水封保存。
碘易升华,应密闭保存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物理性质比较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化学性质2NO+O2===2 NO23 NO2+ H2O==== 2HNO3+ NO2、硝酸物理性质: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化学性质:硝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能和大多数金属及部分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①强氧化性3Cu+8HNO3 (稀) =3Cu(NO3)2+2NO↑+4H2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②不稳定4HNO3受热或见光4NO2↑+2H2O + O2↑③浓硝酸使Fe、Al 金属发生钝化3、氨NH3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水反应NH3+H2O=NH3·H2O NH4++OH-与酸反应NH3+HCl = NH4Cl与氧气反应4NH3+5O2催化剂4NO+6H2O (氨的催化氧化)★氨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一般加热NH 4Cl 和Ca(OH)2的混合物 ①实验装置:“固体+固体――→△气体”②反应原理: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 。
(2)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如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 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3、干燥方法:用碱石灰(NaOH 和CaO 固体的混合物)。
4、检验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⑤尾气处理: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H 2SO 4浸湿的棉花球,可避免污染空气。
4、铵盐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化学性质:①热稳定性NH 4HCO 3 NH 3↑+H 2O+ CO 2↑ NH 4ClNH 3↑+HCl ↑②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2NH 4Cl +Ca(OH)22 NH 3↑+CaCl 2+2H 2O (实验室制氨气)5、铵根离子检验:加碱共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
四、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硫单质二氧化硫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很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和沸点都不高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 SO 2+H 2O H 2SO 3 SO 2+ 2 KOH==K 2SO 3+H 2O②氧化性 SO 2+2H 2S =3S ↓+2H 2O③ 还原性,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
2SO 2+ O 22SO 3 SO 2+ Cl 2+2H 2O==H 2SO 4 +HCl④漂白性: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检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3、硫酸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强腐蚀性,密度较大化学性质:硫酸是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和多数金属、部分非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②C+2H 2SO 4(浓)CO 2 ↑+2SO 2↑+2H 2O③浓硫酸使铁、铝金属钝化五、硅及其重要化合物SiO 2+ 2NaOH =Na 2SiO 3+ H 2O SiO 2+ CaO 高温CaSiO 3 SiO 2+ 2C 高温Si+2CO ↑Na 2SiO 3+ H 2O +CO 2 =H 2SiO 3↓+ Na 2CO 3第三部分 实验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能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 3、Br 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