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与回肠的解剖

合集下载

十二指肠解剖_2022年学习资料

十二指肠解剖_2022年学习资料

▣降部的粘膜形成发达-胆总管-的环状襞,后内侧壁-胰管-肝胰壶腹括约肌-上有一纵行的皱襞称-肝固有动脉-十 指肠纵襞,其下-上部-十二指肠上曲-胰体-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降部、-胰头-指肠大乳头,距中切-十二指肠纵 -牙约75cm,为肝胰壶-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空肠曲-、升部-腹的开口处。-水平部肠系膜上动静脉-胆道 十二指肠和胰腺前面观-0445-十二指肠解剖-12
十二指肠解剖十二指肠解剖
目十二指肠-介手胃-和空肠之间,是小肠-上段的一部分,因总-长约有12个横指的宽-度(约20-25cm-二 居-而得名。-▣其土端始于胃的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回肠-之直函-0445-十二指肠解
胆总管-▣整个十二指肠呈“C”-胰管-肝胰壶腹括约肌-形弯曲,并包绕胰头。-肝固有动脉-除始、末两端外,均 上部-在腹膜后间隙,紧贴-十二指肠上曲-胰体-降部、-腹后壁第1一3腰椎的-十二指肠纵襞-右前方。-十二指 大乳头-十二指肠空肠曲-升部-▣按其走向分十二指肠-水平部肠系膜上动静脉-胆道、十二指肠和胰腺前面观-为上 、降部、水平-部和升部。-0445-十二指肠解剖
▣因为它既接受胃液-肝总管-又接受胰液和胆汁,-肝门静脉-胆总管-所以十三指肠的消-胰管-化功能十分重要。 副胰管-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大乳头-肠系膜上动、静脉-0445-十二指肠解剖
各部的结构特点及毗邻-▣1、上部-长约5cm,-胆总管-起自胃的幽门,水平-胰管-行向右后方,至肝门-肝壶 括约肌-下方、胆囊颈的后下-肝固有动脉-方,急转向下,移行-十二指肠上曲-胰体-降部、-为降部。-一胰头二指肠纵装-十二指肠大乳头-▣上部与降部转折处形-十二指肠空肠曲-、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成的弯曲,称十三 -水平部-胆道、十二指肠和胰腺前面观-肠上曲。-0445-十二指肠解剖

消化系统结构

消化系统结构

注:肝圆韧带是脐静脉闭锁后的遗迹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二、消化腺
(二)肝脏-----肝的组织学结构
胆汁的排泄过程
肝细胞→胆小管→ 小 叶间胆管→左、右肝 管→总肝管 与胆囊管 汇合→ 胆总管 与胰管 汇合→十二指肠乳头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二、消化腺
(二)肝脏-----肝脏的功能 分泌胆汁 •代谢功能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是消化液中重要成分之一。 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分解与合成都在 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肝细胞内进行,并可贮存在肝细胞内。肝细胞可将过多的 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将血中的氨基酸转变成蛋白质加以贮 存,当身体需要时,将这些物质再释放到血中以供利用。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解剖学构造 6、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起自回
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 “门框”状包绕在小肠周围。分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 管。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
征: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解剖学构造
6、大肠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重达1.5公斤,为血管极为丰富的实质性器官。肝在 活体为红褐色,质软而脆,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膈 面,脏面和下缘。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二、消化腺
(二)肝脏-----肝的一般形态
脏面邻接许多脏器,脏面以“H”形的沟、裂分为左叶、 右叶、方叶和尾状叶。“H”形沟可分5个部分: 右纵沟前部:胆囊窝 右纵沟后部:腔静脉沟 左纵沟前部:肝圆韧带裂 左纵沟后部:静脉韧带裂 横沟:肝门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解剖学构造
功能
◆吸收水和电解质; ◆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 生素;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大课

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大课

V-形的界沟 舌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
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 粘膜有味蕾
Features of dorsum of tongue
舌的腹面(下面) 舌系带 舌下阜 舌下襞
舌肌 MUSCLES OF TONGUE
舌内肌改变舌的形状 舌外肌改变舌的位置
颏舌肌的功能: 一侧收缩,舌尖伸向对
分部
颈部cervical part 胸部thoracic part 腹部abdominal part
食管的狭窄
第一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 平第6颈椎的下缘,距中切牙 15cm;
第二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 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胸椎下 缘,距中切牙25cm;
第三处:位于食管穿膈的食 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距 中切牙40cm。
73
(一) 胆囊 gallbladder
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长约 8~12cm,宽约3~5cm,容量约50ml。
分底、体、颈、管四部。
胆囊底:位于胆囊切迹处,与腹前壁相接触。 胆囊体 胆囊颈:细而弯曲,起始部略膨大,称 Hartmann囊,胆结石常滞留于此。 胆囊管:长约3~4cm,直径约0.3cm。
2 空肠 jejunum 和回肠 ileum
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 肠曲,下端接续盲肠。 空、回肠共长5-6米,借 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又 称系膜小肠。系膜附着 的边缘称系膜缘,相对 缘称游离缘。
外观 肠系膜 组织结构
位置
管径 管壁 血管 颜色 动脉弓级数 直血管 黏膜皱襞
淋巴滤泡
空肠
系膜小肠的近侧2/5, 位于左腰区和脐区
(三)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
直肠壶腹:直肠下部管腔的膨大。 直肠横襞(Houston瓣):直肠内面有三个直肠横襞,由黏膜及环形肌构成,具有阻挡粪 便下移的作用。以中间的位于右壁者最大,且恒定,距肛门7cm。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

大肠与小肠解剖图2011-01-13 19:49:43| 分类:解剖 | 标签:大小肠 |字号大中小订阅盲肠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的下段,全长约1.5c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除直肠、肛管以及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肢垂。

结肠带colic bands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而成,有三条,沿肠的纵轴排列,三条结肠带均汇集于阑尾根部。

结肠袋haustraof colon的形成是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使后者皱摺成结肠袋,结肠袋为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当结肠袋被钡剂充盈时,具有特征性的X线象:结肠的阴影呈边缘整齐的串珠状。

肠肢垂epiploicae ap- pendices为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

在结肠的内面,相当于结肠袋间的横沟处,环行肌增厚,肠粘膜皱摺成结肠半月襞。

一、盲肠盲肠caecum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上续升结肠,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

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

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

盲肠位于右骼窝内,高位盲肠可在骼窝上方,甚至到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小骨盆内。

阑尾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平均长度6~8cm。

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

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阑尾的外径介于0.5—1.0cm之间,管腔狭小,经阑尾孔开口于盲肠后内侧壁。

阑尾的位置因人而异,它可位于回肠末端的前面或后面,或位于盲肠后方或下方,也可越过骨盆缘进入盆腔内。

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为多,盆位次之,再次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

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虽属少见,但在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应考虑到。

肠道疾病CT诊断解剖PPT

肠道疾病CT诊断解剖PPT
性预测值86.7%, 准确性86.1% 。
结肠肝曲癌淋巴结转移
分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 较难区分黏膜下层与肌层的侵犯, 因此对T2以上 的肿瘤出现过度诊断
• 显示是否累肠周脂肪敏感性100%, 但因肠周充血、 反应性炎症表现而对肿瘤侵犯范围出现过度判断
• 对淋巴结转移,特别是小淋巴结(<5mm)不能准确 定性*(希望能对找到淋巴结转移比较准确的影像 学标准,并对非手术治疗后淋巴结的变化进行评 估)
回盲部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一)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静脉(二)
肾癌术后十二指肠转移
回肠末段腺癌
多期增强MDCT:肿瘤TMN分期
• 以直结肠肿瘤为例
1.强化组织未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为部分肌层受累; 2.强化组织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但相应外缘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为全层 肌层受累;
肿瘤局限于上皮内或黏膜内(Tis), 侵达黏膜下层(T1), 肿瘤侵达肠壁固有肌 层(T2); 3.病变段肠管外缘不光整、毛糙, 周围脂肪间隙可见结节或条索影, 为肠周脂 肪受累; 4.肿瘤组织侵犯相邻脏器;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无浆膜段的结肠和直肠的肠旁组织(T3); 5.远隔脏器可见肿瘤灶.
肠系膜静脉狭窄
肠系膜静脉钙化
肠系膜动脉瘤
肠壁血管性疾病
肠壁粘膜面出血
空肠血管性病变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
肠扭转
肠套叠
肠道穿孔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解剖)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解剖)

A
29
第二节 消 化 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 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 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 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A
30
一、唾液腺
1.唾液腺(salivary glands)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细,粉灰,血管少 集合
级数较多
肠系膜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
A
回肠(内面观)
22
小肠的组织结构






A
肌外 层膜
23
十 二 指 肠 空 肠
回肠
A
24
六、大肠 Large Intestine
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结肠特点: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回肠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结肠带
肠脂垂 结肠袋
A
25
1、盲肠Cecum和阑尾Vermiform appendix
一、盲肠 二、阑尾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 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 线的中、外1/3交点处
A
26
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阑尾腔阻塞:粪石、异物、寄生虫、痉挛等 引起,导致分泌物潴留和血管 受压、阻塞、缺血,粘膜损伤 脱落甚至管壁坏死。
消化系统 解剖结构
A
1
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 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课件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课件
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 食、年龄、药物等。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消化食物
肠道微生物通过分解食物中的复
杂成分,如纤维素、糖类等,为
宿主提供营养。
01
合成维生素
02 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一些人体无
法自身合成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
、维生素B12等。
促进肠道蠕动
肠道微生物能够刺激肠道蠕动, 促进肠道排空和排便。 03
其他生活方式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肠易激综 合征。
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改善消化 问题。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等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 良影响。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其他措施
如定期进行肠道检查、保持个 人卫生等也有助于维护肠道微
生态平衡。
05
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肠道微生 物群落的失衡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从而影响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调节
04 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免疫系 合理饮食是维护肠道微生态平 衡的重要措施,应保证膳食纤 维的摄入,增加益生菌的摄入
等。
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护肠 道微生态平衡。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 药物治疗来维护肠道微生态平 衡,如抗生素治疗等。
食物选择
高纤维、低脂肪、低糖、高蛋白质 的食物有助于肠道健康。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

【局部解剖学】中、下腹部脏器解剖
动脉行于其上。
4.胰尾:
抵靠脾门。
六、肝门静脉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 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在胰颈后方汇合而成。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四)肝门静脉的特点
回盲瓣 控制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结肠。
●回盲区是整个 消化管道中最易 发生套叠的部位。
阑 尾
appendix
根 McBurney lanz
体 系膜
回肠前位28% 盆位26% 盲肠后位24% 回肠后位8%
盲肠下位6%
上缘 下缘 游离缘
注意:成人与小儿阑尾的差别 成人:壁厚、腔小、开口小, 小儿:反之, 临床表现不同.
(3)结肠脾曲毗邻:
①前:胃大弯、第8肋软骨。
②上:胰尾、脾。 ③外:膈结肠韧带。
④后内:左肾、肾筋膜。
临床意义:结肠脾曲的肿瘤不易 被扪及。
(4)乙状结肠系膜根的位置:
骶髂关节
乙状结肠 间隐窝
骶骨上 部前面
小骨盆 左缘
乙状结肠系膜根的毗邻:
左输尿管
(5)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鉴别要点
横结肠 乙状结肠
正 常 型
约90%
方 型
约3%
约2% 约4%
婴 儿 型



育 型
袋 』 显



24% 6%
28% 8% 26%
X线检查时,通常 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 6组
③直肠上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末 支间多无吻合。
➢(边)缘动脉
各结肠动脉分支之间 依次吻合,在近结肠处 形成一个连续的动脉弓, 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与 直肠移行处,称缘动脉。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 阑尾一般长 7-9厘米, 个别长达 28厘米。
• 2、结肠 • 升结肠 • 横结肠 • 降结肠 • 乙状结肠
• 3、直 肠
• 全长12-15cm
• 直肠骶曲:上部弯 曲凸向后,距肛门 7-9cm。
• 直肠会阴曲:下部 弯曲凸向前,距肛 门3-5cm 。
• 4、肛管:为直 肠穿过盆隔下列 旳部分,止于肛 门,长4cm,为 肛门括约肌所包 绕。
胃 :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和大、小两弯。
• 1、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旳 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 肠。
• 胃具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和 进行初步消化旳功能。
• 胃上口为入口,称喷门,与食 管相接。下口为出口,称幽门, 与十二指肠相连。
• 胃前壁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 向后下方。
• 胃旳右上缘为凹缘,呈胃小弯, 胃旳左下缘为凸缘,呈胃大弯。
舌。
1、唇和颊 2、腭
(二)、咽
• 咽旳位置和形态 • 位于脊柱前方,
上起自颅底,下 至第6颈椎下缘旳 高度连于食管。 • 咽属肌性管道。
(三)、食管
• 食管旳位置和形态 • 上自第6颈椎下缘,
下至第11胸椎。 • 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
窄区: • 在食管起始部; • 在与左支气管交叉处; • 在膈旳食管裂孔处。
• 肝2/3位于右季肋 部和腹上部,1/3 在左季肋部。
肝旳功能
• 1)、分泌胆汁 成年人每日由肝输出胆汁约 500-1000毫升。
• 2)、代谢功能 身体内旳蛋白质、脂肪和 糖旳分解合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并可贮 存在肝细胞内。
• 3)、防御和解毒功能 肝血窦内旳枯否氏 细胞有强大旳吞噬能力。
• 4)、造血功能
• 水平部向左横跨第3 腰椎。升部向上至第 2腰椎旳左侧向前下 方连接空肠。

空肠与回肠

空肠与回肠


距全层缝线0.2cm,用1号丝线行前、后壁浆 肌层结节缝合,缝合结扎后可将全层缝线完 全覆盖


最后缝合肠系膜裂孔,以防遗留裂孔引起术后内疝 吻合完成后用拇、食两指检查吻合口大小,一般以 易于通过食指为宜
(2)侧侧吻合


在切除肠管后, 首先闭锁两个断 端。 在肠管断端的肠 系膜侧和肠系膜 对侧各缝合一针 支持线。然后用 00号铬制肠线或1 号丝线行肠管断 端全层缝合,用 结节或连续缝合 均可
空、回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 回结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彼此吻合成弓。小肠近 侧段只有l~2级弓,远侧可达3~4级。末级弓发 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合。 肠切除吻合术时应作扇形切除,并将对系膜缘侧 的肠壁稍多切除一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 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良形成 肠瘘。
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在右腹外侧区; 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
空、回肠区别
空肠: 径粗,壁厚,色红,弓稀,脂肪少。
粘膜环状皱壁多而高,粘膜内散在孤立淋巴滤泡。
回肠:径细,壁薄,色白,弓密,脂肪多。
环状皱襞疏而低,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尚
有集合淋巴滤泡。
肠系膜mesentery
空肠与回肠
Jejunum & ileum
位置与形态




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 肠空肠曲,下段是回肠, 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 总称系膜小肠。 空、回肠平均全长为 410.5cm。 两部间无明显分界,大约 空肠占近侧的2/5,主要 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 回肠占远侧的3/5,盘据 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 入盆腔。

消化系统系统解剖ppt课件

消化系统系统解剖ppt课件

二、胰的分部
胰头 钩突
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体
胰尾
胰体
胰尾
胰管
末端与胆总管汇合成肝 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 大乳头
副胰管
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钩突 胰头
58
练习题
简答: 1.试述咽的分部。 2.试述食管的狭窄。 3.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 6.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 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韧带、 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 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尾状叶(段1) 左外叶上段(段2)
左半肝: 左外叶
上段
左外叶下段(段3) 上段
上段 左外叶
左内叶(段4)
右前叶
右前叶下段(段5)右后叶
右前叶
左内 叶
下段
右半肝:
右前叶上段(段8)
下段
右后叶 右后叶下段(段6) 下段
右后叶上段(段7)
50
四、肝外胆道系统
胆囊(gall bladder) 功能:贮存和浓缩胆汁。 位置:位于肝下面的胆 囊窝内 形态:呈长梨状,容量 40~60ml 分部:底、体、颈、管
横沟——即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门静脉
左、右支、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肝蒂)
前(下)缘——锐利
右部有胆囊切迹——胆囊底处
后缘——圆钝,朝向脊柱
右缘——钝圆,即肝右叶下缘
左缘——锐薄
左叶——左纵沟左侧
右叶——右纵沟右侧
方叶——横沟前方
尾状叶——横沟后方

第一节 小肠解剖和生理概要

第一节 小肠解剖和生理概要

第一节小肠解剖和生理概要小肠的解剖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起自胃幽门,回肠末端连接盲肠,并具回盲瓣。

在正常人体内成人小肠全长约3-5. 5 m,但个体差异甚大。

十二指肠长约25~30 cm;空肠与回肠间并无明确的解剖标志,小肠上段2/5为空肠,下段3/5为回肠。

十二指肠和空肠交界处为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所固定。

空肠和回肠全部在腹腔内,活动性甚大,仅通过小肠系膜从左上向右下附着于腹后壁。

空肠粘膜有高而密的环状皱璧,愈向下则皱璧愈低而稀,至回肠远端常消失,故肠壁由上而下逐渐变薄。

另外,肠管也逐渐变细。

空肠和回肠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该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在胰腺颈部下缘穿出,跨过十二指肠横部,进入小肠系膜根部;分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中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和12-16支空肠、回肠动脉;各支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最后分出直支到达肠壁。

近端小肠的动脉仅有初级动脉弓,直支较长,故系膜血管稠密,肠系膜的脂肪也较少。

愈向远端则可有声级和4级动脉弓,因而分出的直支较短,且肠系膜脂肪较多。

这也有助于从外观上判断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集合成肠系膜上静脉,而与脾静脉汇合成为门静脉干。

空肠粘膜下有散在性孤立淋巴小结,至回肠则有许多淋巴集结(Peyer集结)。

小肠淋巴管起始于粘膜绒毛中央的乳糜管,淋巴液汇集于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再经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腹主动脉前的腹腔淋巴结而至乳糜池。

小肠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来自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上神经丛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迷走神经的节前纤维,沿肠系膜血管分布至肠壁。

交感神经兴奋使小肠蠕动减弱,血管收缩,迷走神经兴奋使肠蠕动和肠腺分泌增加。

小肠的痛觉由内脏神经的传人纤维传导。

小肠的生理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除了来自肝和胰腺的消化液外,小肠粘膜分泌含有多种酶的碱性肠液。

食糜在小肠内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氨基酸、二肤、三肤、脂肪酸、单酸甘油醋后,即由小肠粘膜吸收。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学课件-消化系统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右 1/3交点。
寻找阑尾方法 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故可沿结肠带向下追踪
(三)结肠
横结肠 结肠右曲 (肝曲)
升结肠
乙状结肠(易发生 肠扭转,是肿瘤和 憩室的好发部位)
结肠左曲 (脾曲)
降结肠
(四)直肠
直肠壶腹
(四)直肠
直肠横襞(Houston瓣)中间横襞较固 定,直肠镜检的标志,距肛门7cm
舌内肌(构成舌的主体) :纵肌、横肌和垂直肌
舌外肌
颏(ke)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
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垂直肌
下纵肌 颏舌肌
上纵肌
正中矢状切面
颏舌肌
舌横肌 舌中隔
舌下腺
冠状切面
(五)牙
1、牙的形态、构造
牙冠:露出口腔内的部分 牙根:嵌入压槽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之间的部分
牙根管 牙冠腔
牙腔 或髓腔
2、牙的分类、萌出和排列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6个月开始萌出,6岁左右 开始脱落, 13岁左右出齐。智齿一般在16-25岁萌出。
第第
乳乳
一二
中侧 乳 乳 乳
R
切切 尖 磨 磨
牙牙 牙 牙 牙
L
ⅠⅡ Ⅲ Ⅳ Ⅴ
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分为:切牙 、尖牙、前磨牙、磨牙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锁骨中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2、腹部分区
9分法; 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季肋区 脐区、左腹外侧区、右腹外侧区 耻区、左腹股沟区、右腹股沟区
4分法: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上腹 右下腹

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共77张PPT)

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共77张PPT)

2.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小叶是肝的根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个肝小叶的中央贯穿一条小 静脉称中央静脉。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 四周呈放射状排列形成板状结构,称肝 板。
肝板之间是肝血窦,窦壁有 肝巨噬细胞,能吞噬异物。
3.肝的血液循环
入肝的血管有两套
肝门静脉:肝的功能性血 管,主要由来自胃肠的静脉集合 而成;肝门静脉的血液最后流入 肝血窦。
唾液中有溶菌酶和干扰素,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唾液腺间质内的浆细胞分 泌免疫球蛋白,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一) 肝
1.肝的一般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血管极为丰富的实质 性器官。
功能:分泌胆汁、储存糖原、解毒、 吞噬防御、参与物质代谢,在胚胎期有造 血功能。
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横位楔形。
作用
1.盐酸〔胃酸〕
分泌:壁细胞分泌
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
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杀灭细菌
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促进小肠对钙、铁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
分泌:主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眎、胨、
pH 2~3.5 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粘液和碳酸氢盐
(4)牙
依形态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牙嵌于上、下颌骨的 两袋之间为横沟,结肠内面,相当于横沟处,环形肌增厚,形成结肠半月襞。
软腭后缘中央有一乳头样突起叫腭垂。 肝门静脉的血液最后流入肝血窦。
牙槽内,是人体最坚硬的 促进小肠对钙、铁的吸收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器官,弓状排列成上、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小肠粘膜的环状皱襞和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概述•口腔与食管目录•胃与小肠•大肠与肛门•肝脏与胆囊•胰腺与脾脏01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消化管壁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各层结构和功能不同。

消化腺结构不同类型的消化腺结构各异,但均包括分泌部和导管部,分泌部负责产生和分泌消化液,导管部则将消化液输送到消化管腔内。

消化系统通过摄取食物,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吸收利用。

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经过消化的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消化系统将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030201消化系统的生理意义02口腔与食管牙嵌于牙槽骨内,具有咀嚼食物的作用。

位于口腔底,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腭构成口腔的顶壁,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具有分隔鼻腔和口腔的作用。

唇构成口腔的前壁,分为上唇和下唇,具有保护口腔和辅助发音的功能。

颊构成口腔的两侧壁,具有运动和感觉功能,可辅助咀嚼和吞咽。

口腔的解剖结构牙齿的形态与功能牙齿显露于口腔的部分,覆盖着牙釉质,主要起咀嚼作用。

牙齿埋于牙槽骨内的部分,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紧密相连,起固定作用。

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称颈缘或颈线。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同时也有辅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形态的作用。

牙冠牙根牙颈牙齿的功能食管的解剖结构与功能食管的起始与走行食管起始于咽的下端,沿脊柱前方下行,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连接于胃的贲门。

食管的狭窄部食管有三处狭窄部,分别是食管起始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和食管穿膈肌食管裂孔处,这些狭窄部是异物容易滞留的地方。

食管的功能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食物从咽到胃,同时也有防止空气进入胃内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